- 相關推薦
【教師演講稿】《牽著蝸牛去散步》
【教師演講稿】《牽著蝸牛去散步》
橋樓中心校 夏利梅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橋樓中心校的夏利梅。今天我想借用臺灣作家張文亮的一本書藉名《牽著蝸牛去散步》來作為我演講的題目,因為他的這本書帶給了我很多教育啟發(fā)。但我和他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我不僅牽著一只蝸牛,我的身后可跟著一群小蝸牛們。那么接下來, 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我和我的小蝸牛們之間的故事!
有其他老師跟我說:"一個什么樣的班主任就會教出一群什么樣的孩子".對于這句話,我有點不太贊同。想想班上那34個娃,不急不慢的性子跟我的性格簡直是天差地別。所以有時我就在想我可能當了一個"假班主任",又或者是我教了一群"假學生"!掃地,慢;做作業(yè),慢;吃飯,居然也慢?上攵,這樣一群慢慢的孩子每天把一個急性子的班主任急的是團團轉。因此,我一日必有三催:掃快點,做快點,吃飯還要跑快點!可是,這樣的催促法在孩子們身上并沒有得到一絲效果!
久而久之,我也很少去催促他們。只能想其它對策:掃地,就讓他們提前開始掃,這樣也不至于耽誤上課;做作業(yè),采用鼓勵、獎勵的方式,讓他們提高效率,同時也不能丟了質量;吃飯嘛,就采用"比賽"的方式。當然,他們也曾帶給我驚喜。沒有我在旁邊守著,公區(qū)依然掃的很干凈。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就是,班上有位住校生叫浩浩,這個小男孩是一個典型的慢性子,尤其是寫字寫得很慢。每天晚上,我都會守著住校生把作業(yè)做完之后再下課回寢室。有一天,當其他住校生都做完作業(yè)許久了,只有浩浩一人還剩很多。由于急著回寢室備課,于是吩咐他最晚等初中生下課了,就自己回寢室休息,寫不完第二天早上再來寫。他回應了一聲"嗯"便埋頭繼續(xù)寫。等到十點左右,我打開門,站在陽臺上一看:"天啦!整棟教學樓只有一年級的燈還亮著!"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去找到他的作業(yè)。翻開一看,作業(yè)全部完成,字跡工工整整!這個男孩子讓我油生 "欽佩"!這樣一種雖然走的很慢,可從未停止前行的"蝸牛精神"讓我想起了張文亮書中的那則小詩: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要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jīng)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么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jīng)盡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為什么上帝要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上帝。槭裁?"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
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里風這么溫柔。
慢著!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以前怎么沒有這些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莫非是我弄錯了?!
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是呀,再回頭反思一下自我,我們總是想讓孩子們跟著我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去學習、去生活?墒,每個小孩子都有著對這個世界獨到的見解,有著他的行為模式,他的行為準則。無疑,我想無論是作為父母,還是一名教育者,我們都想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但是,你所認為最好的就真的是最適合他的嗎?答案是不一定。那為什么一定要去捆綁著一群活生生的孩子按照我們的意愿拼命往前沖呢?第一個沖到終點也不一定是最優(yōu)秀的,我們往往只注重結果。其實,最美的往往是沿途的風景和收獲,是一份過程!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不是孩子們太慢,是我自己太快。任何東西都需要過程:種子發(fā)芽需要過程,開花需要過程,結出碩果更需要過程!這群"小蝸牛們"雖然走的很慢,可是他們從未放棄過前行!我愿慢下來,牽著我的"小蝸牛們",一步一步往上爬!
2018年1月11日
【教師演講稿《牽著蝸牛去散步》】相關文章:
牽著你的手去散步08-20
牽著蝸牛去散步讀后感08-24
《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讀后感03-13
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讀后感08-23
《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讀后感4篇03-13
牽著蝸牛散步讀后感03-28
《牽著蝸牛散步》讀后感05-18
“牽著蝸牛散步 ”讀后有感05-21
牽蝸牛散步作文04-06
觀《牽著蝸牛散步》有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