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教學反思匯編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將相和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將相和教學反思1
《將相和》這篇課文,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理解故事內容不是重點,更不算難點,結合新課標中關于閱讀教學的有關論述,我確定了“藺相如”和“廉頗”從“不和”到“和”的發(fā)展過程和內在原因為學習的重點。難點定為理解三個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結果以及著三個故事之間的互相因果關系。通過學習,學生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它是一篇較長歷史性故事的文章,在教學中我從大處著眼,采用“削枝強干,長文短教”的方法。
反思一:新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節(jié)課,我抓住了文本中廉頗不服藺相如的一句話:“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我的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弊鰹橹、難點的突破口,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給予鼓勵,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反思二:通過質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尊重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他們對文中難懂的詞句進行了討論,在認真傾聽同學的發(fā)言中,提高了綜合學習語文的能力。
反思三:根據(jù)課文的重難點,對課文進行了分析,看到了課堂的氣氛,學生對“雙基”的掌握是我遺憾的一面。這主要從中差生的作業(yè)中反映出來,完成的質量不高,表現(xiàn)在答案上不完整,對個別詞語理解也不夠準確。
反思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在本節(jié)課上是一大缺陷,分析教多,讀得太少,淡化了語文的感悟,出現(xiàn)了忽略語言學習的傾向。
通過以上四點教學反思,我對新課標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那就是“雙基”教學必須從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高度出發(fā),走“三維目標整體挺進”的路子。在堅守語文本位,打好語文基礎的前提下,激活學生的思維,兼顧“雙基”的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的綜合素質。
將相和教學反思2
《將相和》這篇課文是根據(jù)司馬遷《史記》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記敘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三個小故事相對獨立且又互相聯(lián)系。
首先在講授這篇文章時,我讓學生在讀課文中理清層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接著以課本劇的'形式呈現(xiàn)了《完璧歸趙》,同時讓學生在自己的悟中畫出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總結學習方法。最后讓學生“抓住人物特點”繼續(xù)探索藺相如的為人處世和廉頗之間的矛盾起因。藺相如被封為上卿,廉頗很不服氣。這些重點語句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己體會廉頗為什么不服氣;引導學生站在客觀面來評析人物的心理:如果站在廉頗一邊,他會說:“廉頗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拼了命地在對抗敵人,多危險!所以廉頗不服氣,我能理解!北凰@么一說,個別學生一致贊同他的看法,都覺得藺相如不過是憑一張嘴,就爬到廉頗頭上,覺得不公平。之后,引導學生繼續(xù)探討問題:“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張嘴,沒什么能耐?說說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蓖ㄟ^學習討論,找出句子說明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如“……我指給您看”這就是智謀!拔业哪X袋和璧就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边@是智勇。“我就跟你拼了”這是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為趙王擊缶!边@體現(xiàn)了不畏權勢、為國爭光。
學生對兩個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了解:藺相如也好,廉頗也好,他們的偉大就在于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但是要想真正領悟品質還需要一個內化的過程。再次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人物的特點:藺相如政治眼光長遠,懂得權衡利弊,不與廉頗爭執(zhí),心胸寬廣,機智勇敢,一心為國,維護國家尊嚴。廉頗的基本是英勇善戰(zhàn)和勇于認錯。
結合生活實際,最后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連這樣官位居高的廉頗將軍都有這樣的悔改精神,你在生活中犯了錯是怎樣處理的,以小練筆形式呈現(xiàn)。
將相和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召集、商議、隆重、約定、膽怯、拒絕、能耐、諸位、和氏璧、無價之寶、理直氣壯、完璧歸趙、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負荊請罪、同心協(xié)力”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領悟3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1、讀講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2、把握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探究
1、同學們,“戰(zhàn)國七雄”時期,秦國是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它總有吞掉其他國家的野心。因此,當時一些中、小國家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關系到國家興亡的重大意義。今天,我們就學習發(fā)生在當時的秦、趙兩國之間的故事。板題,讀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合作交流
1、過渡: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
2、自由讀文,思考剛才的問題。
3、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小組學習。
三、品讀體驗
。ㄒ唬1、讀課后問題二,知道本課由三個故事組成。
2、帶著課后問題二默讀課文,找找這三個故事分別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
3、學生匯報。
4、采用多種形式引導朗讀,從各個故事中找出能歸納小標題的語句,指導歸納。如:A、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小標題《完璧歸趙》。B、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小標題《澠池會見》。C、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小標題《負荊請罪》。
第二課時
。ǘ⒛x《完璧歸趙》,思考:你認為藺相如是怎樣的人?從文中哪些句子體會出來?
1、學生默讀思考。
2、同位交流。
3、學生匯報:
評價:藺相如是個勇敢機智的人。
重點句段體會:
。1)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保ㄇ擅願Z回和氏璧)
。2)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F(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就和璧一塊兒撞碎在柱子上!”(理解“理直氣壯”,為了國家的利益愿意犧牲自己的愛國、勇敢精神)
。3)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交出來。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巧妙地拖延時間,讓和氏璧完璧歸趙)
。4)到了舉行典禮的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jīng)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保C智、勇敢)
。ㄈ、默讀《澠池會見》,采用以上方法體會人物形象
1、學生默讀思考后匯報,教師引導評議。(學習方法與上個故事相同。)
2、需要注意的地方:
(1)找出描寫廉頗的句子,說說從中知道了什么?(廉頗是個威震四方的'將軍,連秦王也懼怕三分)
。2)從《完璧歸趙》和《澠池會見》兩個故事中找出含有秦王“只好”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在藺相如智斗、廉頗配合的情況下,秦王無可奈何)
第三課時
(四)、默讀《負荊請罪》故事,結合上兩個故事思考:廉頗為什么不服氣?
句段一: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句段二: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句段三: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四、鞏固延伸
(一)、品讀藺相如的有關語句,體會藺相如形象(注意在人物的語言中體會“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
(二)、從廉頗的語言和動作中體會廉頗的性格特點(知錯能改、熱愛祖國)
。ㄈ、回顧全文,了解三個故事間的聯(lián)系
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lián)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fā)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課堂作業(yè)
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明白的問題與同學討論。
板書設計:
將相和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
教學反思:
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是本課的重點。教學時,利用語言把學生帶到情境之中,讓學生在讀、議、辯、演中感受人物。
將相和教學反思4
在3月21日下午第一節(jié),我完成了《將相和》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教完后,我掩卷思考,深深感受到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真實、扎實、樸實,能確保課堂的有效性。在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我注意整合三維目標,努力尋求語文教育中工具性與人文性,多元解讀與價值取向,動與靜的平衡點。做得較好的有以下幾方面: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盡量做到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讓每一位學生得到認可、得到尊重,保持學生學習的上進心,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如有強同學在讀生字詞時,根據(jù)他的學習水平我讓他認識哪一個就讀哪一個,盡可能地讓他有成就感,有繼續(xù)學習下去的勇氣。開火車讀課文時,當同學們緊張了或讀不好了,我就會露出笑容鼓勵他們,讓他們沒有任何心上負擔或不愉快。在這樣寬松的環(huán)境中,同學們溫暖極了,思維也就活躍了。
二、讀書時間足,思維空間大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只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感知全文,與文本進行親密接觸,學生才能有獨特的感受,才會有所得,有所惑。此時,教師適時出現(xiàn),組織、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在推敲詞句,咬文嚼字中與學生一起與文本的高尚靈魂進行對話,在對話中調整或糾正學生在閱讀體驗中存在的偏差,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本課時,我安排了有梯度的讀:初讀,感知全文。快速瀏覽,掌握內容,再讀,把握聯(lián)系,精讀,體會人物品質。學生在爬梯的過程中,思維空間不斷擴大,思維深度不斷拓展。在這種看似平靜的課堂中,學生卻思維活躍,學有所得。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背景資料并交流,既為學生理解課文做好了鋪墊,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四、面向全體,關注差異
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照顧、鼓勵學困生,同時關注中等生和優(yōu)等生的學習情況。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在本課時的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如:
。、時間安排不夠合理:
由于在初讀全文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的開火車讀課文,占用了過多的時間,導致精讀完璧歸趙這個小故事時時間不夠,草草收兵。
。、有些環(huán)節(jié)安排不夠恰當:
在初步把握《將相和》這個大故事的來龍去脈時,讓學生完成填空:將相不和的原因是(XX )( XX),后來又和了是因為(XXX )。在學生填不好時,如果不急于求成,而是設個懸念: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來精心研讀文中的三個小故事吧。這樣不但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還使問題得到完美解決。
將相和教學反思5
《將相和》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根據(jù)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一篇歷史故事課文。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突出表現(xiàn)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廉頗知錯就改,以及他們兩人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協(xié)作的品質。三個小故事敘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緊密相關。文章篇幅較長,語言簡練,人物個性鮮明。
這樣的一篇文章該如何教呢?《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應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苯逃姨K霍姆林斯基也說:“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弊寣W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將有效地提高閱讀的效率,從而促進閱讀能力的形成,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根據(jù)文章的'寫作特點,教給學生一種新的閱讀方法:聯(lián)讀法,把三個故事聯(lián)系著讀,比較著讀,讀出三個故事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在比較中感受藺相如這個人物的品質特點。
我把教學重點確定為:
1、學會運用“聯(lián)讀法”讀出三個故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準確概括人物特點,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訓練學生語感及其它語文能力。
2、借助小結性的語句概括小標題。
教學難點:
1、搞清各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及與整篇文章的關系。
2、學習“聯(lián)讀法”。但是第一次運用聯(lián)讀法比較著讀故事,難度較大。于是我搭建了梯子,先由老師出示一點相似之處,讓孩子比較發(fā)現(xiàn)。果然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課堂上采用由扶到放,由表及里,讓孩子們充分研讀文本,感知人物形象,效果較好。
但是由于課堂容量較大,整節(jié)課節(jié)奏較快,還是老師講得太多,課堂不夠開放。這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是要多注意。
將相和教學反思6
我在教學《將相和》一文時,有學生質疑:“這篇課文題目是《將相和》,那么只要寫‘負荊請罪’一個小故事就可以,為什么還要寫‘完璧歸趙’、‘澠池之會’這兩個小故事呢?”問題涉及到這三個故事的相對獨立性和組合的完整性,我便讓學生深入討論,使學生明白,通過三個故事的具體敘述,具體回答了“和”的重要性:
第一個故事“完璧歸趙”,寫藺相如抒璧斗秦王表現(xiàn)出來的機智勇敢,這與后面“負荊請罪”中廉頗、藺相如矛盾發(fā)展到高潮的情景絲絲入扣,正如藺相如所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文章前后呼應,自然有機聯(lián)成一體。前面濃墨重彩大寫智勇,在結構上是為后面直接寫“和”與進一步表現(xiàn)人物埋下伏筆,起鋪墊作用。第二個故事“澠池之會”,故事內容雖是進一步寫藺相如為維護國家尊嚴,大智大勇,置個人生死不顧,敢斗秦王,但是,它明白地表現(xiàn)“和”的重要!摆w王決定動身……作好防御秦兵的準備。”由于有堅強的武力作后盾,所以,“澠池會上,……只好放趙王回去!绷浜咸A,一起與秦國作斗爭,使趙國獲得勝利,這說明“和”的重要,突出了文章中心,也為后面解決矛盾作了鋪墊。第三個故事“負荊請罪”是整個故事矛盾發(fā)展的高潮,也是表現(xiàn)人物性格和說明“和”的重要性的高潮。兩個人物都在故事中出場,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忍讓,使得計較個人得失、居功自傲的廉頗內疚自責──尖銳的個人矛盾,在為了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后得到解決,更進一步說明“和”的重要。
通過討論,學生領會這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在此基礎上,我和學生一起總結:“《將相和》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的一個完整的故事!觇禋w趙’、‘澠池之會’中藺相如機智勇敢、隨機應變,一再為趙國立了功,被趙王封為上卿,職位比老將廉頗高,引起廉頗不滿,后來藺相如的高尚品德感染了廉頗,廉頗知錯就改,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將相和教學反思7
《將相和》是根據(jù)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lián)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fā)展;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又是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教學的時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然后再精讀各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后再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對人物作出評價之后,我讓學生給三個小故事加個小標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學生精讀課文時,我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先分小組討論交流,再由代表參加全班的交流討論,學生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很濃。對于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梳理,對于那些跟課文關系不大的問題,啟發(fā)學生課外去研究。這樣真正達到了課堂效果。
本課不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啟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結合“思考·練習”讓學生說說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喜歡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見解說具體,說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訓練他們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質。
回顧這一課的教學,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了學生。
但細想過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讀訓練上缺乏頻率,當時有些忽略;對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應充分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
在今后的教學中仍需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把新的教學理念貫穿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自學自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fā)展。
將相和教學反思8
一、關于本節(jié)課
。ㄒ唬┝咙c
《將相和》一文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文中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由于課時限時30分鐘,我重點講解藺相如這個人物,通過第一個故事體會他的機智勇敢、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等個性品質。為此,教學中我以讀、說、悟、演為主要途徑,讓學生充分地領悟藺相如的特點與品質。同時考慮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主體更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在導入部分,我通過對“和”字的講解,增強學生對祖國思想文化的認同感。以“不和”作為切入點,讓學生找出廉頗說的話輔以《史記》中描寫二人的片段,通過讀體會廉頗的“不忿”、“不服氣”。以“嘴”為探究對象走進第一個故事研讀藺相如面見秦王說的三句話。抓住“理直氣壯”、“大大方方”和語言對話來體會藺相如的機智、勇敢、有理不失禮、顧全大局的品質。期間在講“和氏璧已經(jīng)送回趙國去了……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币痪鋾r,在理解藺相如說此話的用意后,用語言將學生帶入當時情境,揣摩秦王的`心理,以師生表演的形式深刻感受秦王的憤怒、無奈、不甘等情緒,通過對比的方式讓生深刻感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結尾總結學法,讓學生通過神態(tài)、動作、語言感受人物的品質和形象,也為學習后兩個故事奠定了學習基礎。
(二)不足
首先,設計本文我本著“返古”的理念,盡量通過語言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將學生帶入“古代”,但由于課堂語言設計上存在缺陷、繁冗拖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時間的利用率;其次,教學過程中有“綁架學生”之嫌,整堂課學生完全按照我的思路去想,去感受,我未對其獨特的見解有所引導。就如同擺在我們面前有很多路,皆能通向終點。卻偏偏要求他們跟著我走最為平坦、開闊的那條路。究其原因,一是源于本人自我意識過強,忽略主體存在。二乃設計存在缺陷,不敢大膽創(chuàng)新;最后,情境教學模式運用不夠成熟,使其過于表面化,未能貫穿始終,即使在情境模塊也未完美呈現(xiàn)。如在讓學生表演秦王聽完藺相如說完的第三句話后的樣子,未讓學生準備就直接表演,缺乏內化吸收的過程,難免會走馬觀花。
二、情境教學我之建議
全中國都知道譽滿天下的北京烤鴨,食肉知味,贊不絕口。但絕對不會天天吃的,天天吃的是什么?那是家鄉(xiāng)菜!就像是久居外地的新疆人若是沒有拉條子、烤肉、抓飯的陪伴決計是難以適應的。情境教育人人皆知,但傳統(tǒng)課堂又已經(jīng)讓大多數(shù)人適應了,即便有情境的樣,那心卻不是情境的心,不免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局。
1。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自主練”的方式,轉變思想觀念,特別是轉變參加工作時間較短的新教師的觀念。將這部分教師作為推進情境教學模式的生力軍。
2。整合教材,通過歸納整理將適合全情境教學模式的文本進行整理,組成團隊進行教學設計。
3。非適合全情境教學模式的文本,可著力開發(fā)、打造情境模塊。
4。情境模式下的教學除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等外物,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語文性,通過語言創(chuàng)設將學生帶入情境。
將相和教學反思9
《將相和》一文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從故事中我們可知,兩個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個性品質: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等,廉頗的知錯就改等;共性品質:他們都以國家利益為重,愛國。個性的品質學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質學生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為此,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去讀、悟、演,寫領悟人物的個性品質和共性品質。這一過程充分體現(xiàn)語文學習的趣味性、主體參與性和創(chuàng)造性原則。
藺相如和廉頗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輝的人物。藺相如因“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頗之上,這是將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實質上緣于廉頗的錯誤認識“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
”言辭無禮,充滿不滿情緒。理解廉頗這段話,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在這課的教學中,用這句話統(tǒng)領教學,全課教學的思路清晰:“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先讓學生理解這句話,之后練讀這句話,注意讓學生讀出不服氣的`語氣來。學生體會到了廉頗的想法后,問學生:廉頗說藺相如就靠一張嘴,當上了上卿,你們覺得他說的對么?那么我們就來看看藺相如的這張嘴說出了哪些話,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藺相如的語言來。于是學生們動手在文中找出藺相如的語言,自由匯報,體會、理解人物的品質,最后回歸到廉頗也認識到自己錯了,從而負荊請罪。這么設計,脫離了繁瑣的分析,給了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讓學生做了學習的主人。
將相和教學反思10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五組第18課《將相和》是一篇歷史故事,改寫自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文章以趙秦兩國的矛盾為背景,記敘了幾個小故事,包括《澠池之會》《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寫出了將相(廉頗與藺相如)之間由“和”變成“不和”,最后又“和好”的過程。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第三個小故事《負荊請罪》。下面是我完成《將相和》的教學后的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語文課程具有的豐富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有深遠的.影響,小學生往往對語文材料有多元的反映,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身為小學語文老師,在這方面不應該受社會上的流行元素所影響。
詞語是構建言語大廈的基礎。積累詞語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默寫詞語,可惜這一傳統(tǒng)訓練已經(jīng)逐漸被淘汰出課堂,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對傳統(tǒng)訓練的挖掘和創(chuàng)新。
《將相和》是篇長篇課文,根據(jù)這個特征,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默寫詞語的環(huán)節(jié):“請同學們翻開練習本,根據(jù)意思默寫詞語。同桌之間一個說一個寫配合進行!
1、“攻城奪池,沒有拿不下來的,每次戰(zhàn)斗,沒有不勝利的。”是“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拔覀兛捎靡粋什么詞概括”!皯(zhàn)功赫赫”。
2、“理由充分正確,很有氣勢!笔恰袄碇睔鈮选保罢堈页鲞@個詞的反義詞!薄袄砬~窮。”
3、“用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寶物。”是“無價之寶”!罢l能根據(jù)完璧歸趙這個故事造一個句子?”“和氏璧是無價之寶,秦王千方百計想得到它!薄
這一來,小學生們都來興趣了,聽得非常專注。詞語默好,1分鐘?磥砥┤缧问脚c目標都單一的傳統(tǒng)型默詞語,也不好。
訓練學生聽力以及注意力分配;積累詞語以及整體感知課文;對“大大方方、理直氣壯、同心協(xié)力”這些重點詞語有了初步理解,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好鋪墊。
在教學“負荊請罪”時,我又給學生們布置了說的訓練:廉頗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兩人可能說些什么,課文沒有寫,請學生想一想他們各會說些什么并寫出來,準備交流。學生興趣盎然,寫出了不少生動的“對話”,如:廉頗:藺大人,您真是寬宏大量,肚中能撐船,我廉頗是粗魯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顧國家生死存亡和您鬧不和,真是罪過。藺相如:將軍能知錯改正,不是很好嗎?有何罪過?
新大綱指出:教師要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將相和》教學打破了“教師講問-學生聽答”的常規(guī)教法,它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調動了學生參與語文實活動的積極性。
將相和教學反思11
《將相和》是根據(jù)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的經(jīng)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和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錯的精神。文章語言簡練,人物形象鮮明。
教學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用查字典了解詞語意思,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課堂教學做準備。教學中先在引導學生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然后精讀每個故事,深入研究每個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給三個故事加小標題,并說說三個故事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在教學中,讓學生讀、議、辯的形式讓學生感受。
通過以上方式教學,大部分學生能夠了解三個故事的內容以及之間的聯(lián)系。能夠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灸軌蛲瓿山虒W目標任務,課堂教學不足之處:學生課堂閱讀較少,個別學生對人物心理活動揣摩不夠,沒有很好地表現(xiàn)人物的氣勢、神態(tài)。今后教學要加大課堂閱讀訓練。
將相和教學反思12
第十冊語文第18課《將相和》是一篇敘事寫人的好教材,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突出表現(xiàn)了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顧全大局、注意團結的品質。課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作風、道德品質、計謀策略。特別是藺相如語言(包括間接轉述的語言)的描述,一個對外機智勇敢,對內忍辱退讓,置個人生死于不顧,卻處處顧及國家大局的典型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刻在讀者的`腦海中。
例如,在“負荊請罪”這個小故事中,直接引述藺相如的話有緊密相關聯(lián)的兩處:一為問句,二為解釋。其中解釋先反問后自答。
兩個問句間的邏輯關系可列表理解:
秦王比廉頗厲害。
我不怕秦王。
我更不怕廉頗。
這里先說一個果因句,正面肯定廉頗在保衛(wèi)趙國的作用上與自己同樣重要;接著說的是個假設句,從反面議論將相不和的后果;最后,說的是一個目的句,申明為國家利益而回避廉頗。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表因果,假設、目的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理解說話的意思,從而加深對藺相如為趙國的利益忍辱退讓高尚品德的理解。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讓學生讀懂人物的語言非常重要。只有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神態(tài)、心理活動才更好地認識人物、理解課文、訓練語文能力。
將相和教學反思13
在教學《將相和》中的澠池之會,我抓住學生愛分勝負的心理特點精心設問,并讓學生圍繞問題充分展開討論,激活了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在課堂上不斷閃現(xiàn),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我首先設問: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在澠池之會上,趙王和秦王究竟誰戰(zhàn)勝了誰?這個問題挑起了學生思維的矛盾,課堂里一下子像炸開了油鍋,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說戰(zhàn)成了平局,有的說秦王戰(zhàn)勝了趙王,有的說趙王戰(zhàn)勝了秦王。面對這種爭論不休的局面,我沒有一錘定音,而是讓學生細讀課文,分小組進行討論。變爭論為討論,結果學生意見得到了統(tǒng)一,大家都認為在澠池之會上是趙王戰(zhàn)勝了秦王。緊接著,我又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爭著發(fā)言。一生說:課本上說秦王沒占到便宜,我推想一定是趙王占到了便宜,所以我認為是趙王戰(zhàn)勝了秦王。一生說:趙王為秦王鼓了瑟,秦王也為趙王擊了缶,但秦國是大國、強國,趙國是小國、弱國,因此可以說是趙王勝了秦王。一生說:趙王鼓瑟是秦王讓他做的,而秦王擊缶是藺相如讓他做的.,從這個角度說,也是趙王勝了秦王。還有一生說:我是從樂器的聲音聽出來的,瑟的聲音優(yōu)雅動聽,缶的聲音像敲罐子的聲音,所以我覺得趙王戰(zhàn)勝了秦王。
這個教學片段的特點在于:設問抓住了教材要點,又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啟發(fā)性強。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較濃,老師僅說了三句話,而其余都是學生主動讀書,主動思考,主動答問。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最后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
將相和教學反思14
《將相和》這篇課文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曲折動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之間因果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針對課文的特點,我采用了“自讀會讀”的講讀方法,以點帶面,做到“抓主線、索因果、悟品質”,課堂氛圍濃濃,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給學生自讀會讀的知識和方法
“自讀會讀”的教學思想就是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課堂教學不但要教會學生如何掌握科學的學習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還應該教給學生“會學習”的知識和方法。比如“抓關鍵字詞”深入地閱讀課文,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秾⑾嗪汀愤@篇課文主要是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了解藺相如臨危不懼、足智多謀和顧全大局、講團結,以及廉頗知錯就改的優(yōu)秀品質。在“完璧歸趙”中,我抓住了一個“騙”字,分步進行自讀會讀的教學訓練:1識破“騙局”。2以“騙”對“騙”。引導學生研讀藺相如在秦宮里是怎樣以“騙”對“騙”的.?可以看出藺相如具有怎樣的品質?
其次,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通過自我閱讀用因果句式回答問題:三個故事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用概括性詞語或依照板書說出故事的前因后果。學生通過朗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對所學的知識能靈活運用,尤其是對故事結構進行的重新安排,使學生的認知過程得到了升華。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如討論前要自學揣摩,寫自學筆記的習慣;課堂上養(yǎng)成學生主動發(fā)言、質疑、爭議的習慣;訓練學生能按課文內容的順序,一個問題討論透了,再換一個議題,不顛三倒四的討論習慣等等。發(fā)揮學生個體性,讓他們在全班站起來表述自己分析,鉆研課文的成果。
三、積極探索,使學生成為自讀會讀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制定了閱讀目標,提示了閱讀的思路和方法,向學生傳授了“怎樣讀”的基礎知識和方法、技巧,放手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方法去獨立閱讀、思考、批注、評點、揣摩、質疑,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我十分注意讓學生反復讀書,讀過一遍再讀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問題來自己解答,并能用已經(jīng)學過的語匯來解決新的學習問題,如:用恰當?shù)脑~語(成語)概括文中的三個故事,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揭示人物的品質,復述故事,再通過表演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語言。該課教學采取了層層“剝筍”,步步推進的方法,通過自讀會讀的朗讀訓練,啟發(fā)學生加深對人物性格的理解,體會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領悟課文所蘊涵的思想教育意義。
將相和教學反思15
《將相和》是一篇歷史故事,是根據(jù)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而成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記敘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轉變。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本堂課我指導學生學習第三個小故事!墩Z文課程標準》中說得好: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在這方面應該不受社會上的一些流行元素所影響。一開始,我安排了聽寫的內容,共聽寫了6個成語。
詞語是構建言語大廈的基礎。默詞語是積累詞語的重要手段,可惜這一傳統(tǒng)訓練已漸被淘汰出課堂,糾其原因不外乎缺乏對傳統(tǒng)訓練項目的開掘和創(chuàng)新。《將相和》是篇長課文,根據(jù)這個特征,我這樣默詞語──
“請大家打開本子,咱們根據(jù)意思說寫詞語。同桌一個說一個寫配合進行!
1、“理由充分正確,很有氣勢!笔恰袄碇睔鈮选,“請找出這個詞的反義詞!薄袄砬~窮!
2、“攻城奪池,沒有拿不下來的,每次戰(zhàn)斗,沒有不勝利的!笔恰肮o不克、戰(zhàn)無不勝”!拔覀兛捎靡粋什么詞概括”!皯(zhàn)功赫赫”。
。、“用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寶物!笔恰盁o價之寶”!罢l能根據(jù)完璧歸趙這個故事造一個句子?”“和氏璧是無價之寶,秦王千方百計想得到它。”……
學生來勁了,聽得非常專注。詞語默好,1分鐘?磥砥┤缧问脚c目標都單一的傳統(tǒng)型默詞語,也不好。
訓練學生聽力以及注意力分配;積累詞語以及整體感知課文;對“大大方方、理直氣壯、同心協(xié)力”這些重點詞語有了初步理解,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好鋪墊。
在教學“負荊請罪”時,我又給學生們布置了說的'訓練:廉頗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兩人可能說些什么,課文沒有寫,請學生想一想他們各會說些什么并寫出來,準備交流。學生興趣盎然,寫出了不少生動的“對話”,如:廉頗:藺大人,您真是寬宏大量,肚中能撐船,我廉頗是粗魯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顧國家生死存亡和您鬧不和,真是罪過。藺相如:將軍能知錯改正,不是很好嗎?有何罪過?
新大綱指出:教師要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秾⑾嗪汀方虒W打破了“教師講問-學生聽答”的常規(guī)教法,它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調動了學生參與語文實活動的積極性。
【將相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將相和》教學反思11-04
將相和教學反思12-30
《將相和》教學反思02-12
將相和的教學反思04-08
將相和教學反思15篇12-30
《將相和》教學反思15篇03-06
將相和教學反思(15篇)03-03
《將相和》教學反思(精選18篇)10-30
《將相和》教學反思(15篇)04-06
將相和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