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麗的校園》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講課缺點,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麗的校園》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麗的校園》教學反思1
記得這篇作文在兩年前的一次考試中考過,自己也輔導過,加上孩子們每天在學校生活近九個小時,對學校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所以感覺這篇作文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很簡單的,也因此我在進行習作指導時我講得很簡單,只強調了寫景的作文要按一定的順序,要對印象深刻的景物進行詳細地描述。
兩節(jié)課,留給學生動筆的時間很多。不到四十分鐘,第一篇習作送到我的眼前。這篇習作像一根針,刺破了我幻想的氣球,讓它一下跌落在地上——習作介紹了學校的方位,緊接著就是“走進校門就能看到漂亮、氣派的操場”,于是“春天到來時,操場四圍的花草……;夏天來臨……金秋時……;冬天……”結尾“我的校園可真美呀!”語言很是優(yōu)美,也按了一定的順序,結尾還表達了自己的情感,都是按照我的要求來寫的。可是它讓我如此沮喪!習作題目為“美麗的校園”,可是如果把開頭換掉,它可以是“美麗的.小區(qū)”、“美麗的田野”、“美麗的…”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在兩節(jié)課之間的空隙,我迅速反思。反思的結論是指導太粗糙:我僅僅只是提示了寫景作文的要點,卻沒有具體到“校園”,沒有明確在寫校園時要扣住“校園”這個要點,于是不少孩子把寫景文章中的句子拿來堆砌一番了事!明白了問題所在,我在第二節(jié)課,馬上進行了補充指導,即“寫景還要抓住景物特點”。
就像工廠做產品一樣,一次成型的產品才能成為優(yōu)等品,經過二次加工的,或多或少總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成為次品。這次習作,雖然經過了后來的加工,但是很多孩子的習作仍然保留著第一次作文時的痕跡。我的忽略,讓我如此遺憾!
《美麗的校園》教學反思2
生活是習作源遠流長的一汪水。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苯虒W實踐告訴我們,只有經過細心地觀察,獨特的思考,才能寫出像樣的作文。
本學期我們習作的第一篇作文是描寫春天里的美景,由于在上一學期我們曾經寫過一篇作文《美麗的校園》,效果并不是多好。這次,我想借生活化作文的東風,更深層次地挖掘學生們的表達能力。上這一節(jié)作文課時,學生們興奮地排好隊,走在了校園里。我們首先來到了大門口。我首先提示學生觀察學校大門的.樣子,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這種設計所蘊含的深意。大概初次在教室外上課吧,學生們都很興奮。有的說:“它象征著我們學校在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有的說:“我們學校就像這展翅高飛的小鳥,會越飛越高!”……同學生七嘴八舌的議論著,好多同學還隨手記錄下了同學們說的精彩的句子。然后我們又來到了大槐樹下,大槐樹的魅力深深感染了學生。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就像剛學會飛的小鳥,對著這新奇的一切唧唧喳喳的叫著。在玩的同時,他們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不時為了怎么能把自己喜歡的景點描寫得更好而爭吵著。
遺憾的是,當天沒有風,槐樹的葉子沒能在風中翩翩起舞,在后來的作文批閱中,我明顯的感受到了學生對這一景點的描寫是相當?shù)纳n白的。一節(jié)課的時間太快了,我告訴大家要回教室了。有的學生連忙說:“老師,稍等一下,我馬上就完成。”我走近一看,本子上已是滿滿的兩張了。經過批閱,我看得出來這次學生作文的質量明顯比上一次強多了。
也許,我們會認為學生天天生活在校園里,那么熟悉的東西還用得著費這么大的力氣去觀察嗎?其實不然。事實證明,經過認真觀察的學生寫的作文要比那些憑著記憶寫的學生寫的作文要好多了,因為有時靈感就在你的仔細觀察中悄然萌發(fā),所以,我們要給學生一個產生靈感的舞臺。
因此,在以后的作文教學中,我也要盡可能地在生活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創(chuàng)新,爭取寫出更多帶有生活氣息的文章!
《美麗的校園》教學反思3
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為配合新形勢的發(fā)展需要,在課堂中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自學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
校本教材或者說是原始教材的二次開發(fā),對于教材處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才能夠充分感受到來自生活的'、學校的、學生的豐富的教學資源,把這些教學資源為我所用,才能夠真正使得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真正產生有意義的,有價值的任務。我選擇學校中最具有典型性的一個建筑:體育館。通過對體育館外形的精簡,可以看到既有曲線,又有填充工具的使用。這樣,就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有了有機的結合。所以,我決定就把體育館作為任務驅動的主線。
在本課的導入上還可以嘗試其他的方法,更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綜合練習階段,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用自制的簡單游戲來做任務的銜接,既能做到有機聯(lián)系,又能調動學生的情緒。
《美麗的校園》教學反思4
整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每個階段學生都很投入,他們積極思考問題、主動發(fā)表意見,敢于、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作品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這節(jié)課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導策略,學生能主動探究、樂于創(chuàng)新、積極實踐,學生的基本信息素養(yǎng)、人際交往、團隊協(xié)作、創(chuàng)新等能力得到提高。通過這節(jié)課的準備和實踐,我進一步體會到信息科技的教學,不是簡單地教會學生幾個操作命令,而是要讓學生學會一種學習方法,用信息技術改變學習的方式,主動對知識進行獲取、整理、運用。上完課,我依然沉浸在上課的快樂中。下面,我從以下幾點來談談我的感受:
教學中,我堅持一條原則:“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的發(fā)展過程,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而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的應該盡多。”讓學生始終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如:預習階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由組長統(tǒng)籌安排,大家既分工又合作,協(xié)力完成了多項任務,有的小組能主動將小組合作中的問題整理在課上進行交流匯報,學生的交往能力、信息素養(yǎng)能力得到提高。又如:在構思、創(chuàng)作、展示、評價等階段,均能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特長得到發(fā)揮,能力得以展示。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沒有框框,思路開闊,能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也能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共享各種資源,一步步解決問題、內化知識,把最初的學習任務觀內化為學習的責任觀。學生在學到新本領的同時,培養(yǎng)了合作能力,也獲得了情感的深刻體驗。
在課中,師生角色定位準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教師的角色只是指導者、合作者、調控者。如:小組成員積極動腦筋、主動想辦法進行預習,準備工作做的很充分。我以指導者的身份查看每組的學習情況、學習過程,對個別小組的問題進行單獨交流、指導,對共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小組討論,通過集體探討、交流等共同解決問題。課堂中,體現(xiàn)更多的.民主,鼓勵學生好問好說、敢于否定、敢于爭辨,不給學生“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努力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習的民主、寬松的氛圍,耐心期待學生在“發(fā)現(xiàn)~選擇一探究一解決”的過程中內化知識,形成自己的觀點。如:在作品展示、評價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用精練的語言準確的闡述自己的觀點,與別人展開爭辨,我只是充當了一個傾聽者或點撥者。
教學中,我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美的情境,讓學生保持身心愉悅的同時進行學習、探索。課伊始,我先播放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在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再把本課的學習任務開門見山的拋出,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被充分激發(fā),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學生能較快地進入學習情境.又如:學生創(chuàng)作作品階段,由于時間緊湊,操作上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學生的情緒是非常緊張的,這時,放上一段優(yōu)美、輕緩的的音樂,在音樂的流淌聲中,學生漸漸地擁有一份輕松、愉悅的心態(tài),緊張中顯得那么有條不紊、思路清晰、動作熟練。
研究性學習注重研究的過程而不重視研究的成果,但適當?shù)恼故狙芯砍晒艽龠M學生的學習。網(wǎng)絡的存在為學生展示研究成果提供了既方便又快捷的平臺,借助網(wǎng)絡,師生共同展示研究與創(chuàng)作成果,共同分享收獲的喜悅。展示與交流是一種無形的評價,它不是評定學生在整體中的位置,而是提供給學生一個表現(xiàn)自己所知所能的機會,學生成為評價活動的主角,他們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拓展了思路,促使自己進一步創(chuàng)新、主動投入自我完善,使后繼學習更自覺、更有效。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我深刻體會到,教師要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必須樹立開放的、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理念,從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現(xiàn)代教學論和認識論、方法論中不斷汲取營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努力和積極探索。
《美麗的校園》教學反思5
在極其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我和我的學生一起完成了《美麗的校園》一課的學習。回顧整個教學活動,我感受最深的體會──就是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采用研究型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了求知過程的探究者、主動的學習者,老師則只是比學生多些經驗的求知者,師生關系更為民主、平等;教學已不拘泥于課堂40分鐘,而是需要教師有“課堂教學+課外信息”的意識,重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
課前,我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學生自由組合成了三個學習小組,并從“不同地區(qū)的學校、不同時期的學校、不同類型的`學校”三個課題中,自己選擇出本組的研究課題。教師的指導作用體現(xiàn)在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研究學習的能力方面。于是,我主要作了以下幾方面指導。
1、就每一個課題,我給學生提出了具體的搜集信息的要求。如:
不同地區(qū)的學校──要求學生搜集我國農村、城市的小學的圖片、文字資料,以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校圖片、文字資料。
不同時期的學校──搜集我國從古到今各種形式學校的圖片、文字資料。
不同類型的學校──搜集各種培養(yǎng)對象不同或培養(yǎng)人才的從業(yè)方向不同的學校圖片、文字資料。這樣,就使學生的信息搜集更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操作性。
2、考慮到當前獲取信息的渠道眾多,可學生已有的搜集信息的范圍還不夠廣闊。我就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思考:“你們覺得,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搜集資料?”
3、我強調孩子們分小組搜集信息,培養(yǎng)他們合作學習的精神。因為,在“研究”的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苦與樂,還要體會人際交往的微妙之處。
有了課前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和學生主動探究、參與學習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分組進行匯報交流,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共同學習、交互作用也就變得十分自然。教學中,我積極地與學生的想法相互動,就學生沒有談到的問題,以一個學習伙伴的身份給他們進行補充介紹,讓學生從自己的經驗里悟得知識;對學生匯報的時間及時進行調控等,也都是教師主導作用潛移默化的體現(xiàn)。我盡可能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和交往者,讓學生有話敢說,消除師生間的心理緊張氣氛,讓學生好學、喜探究的天性發(fā)揮出來,從而樂于學習。
總之,通過對本課的研究,我認識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師的素質需不斷提高,我們教學的空間將更為廣闊,只有把課前的研究、課內的教學、課后的延伸有機融合,才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研究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既直接感受知識,又體會到運用知識的樂趣。
【《美麗的校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03-25
《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01-30
《美麗的風箏》及教學反思03-02
美麗的紋樣教學反思03-29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03-20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反思03-20
《美麗的田園》教學反思10-25
《美麗的顏色》教學反思04-05
《美麗的公雞》教學反思12-19
《美麗的草原》教學反思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