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的進率之后學習的,是建立在學生對“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容積的教學和體積的教學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彼此聯(lián)系,相互交織。
成功之處:
1. 提供足夠的實際例證,注重概念的形成過程。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掌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zhì)屬性的過程。在教學中通過提供不同的物體,有實心的,有空心的,能容納物體的,通過對這兩類物體的比較,明確只有能夠裝東西的物體,里面是空的,才能計量它的容積,計量的時候要從容器的里面量長、寬、高,才能更準確地算出它的.容積是多少,并說明計量容積一般用體積單位,使學生弄清楚容積和體積的概念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2.加強動手操作,使學生明確升和毫升的進率。在教學中,我提供了一個500毫升的瓶子和一個1000毫升的瓶子,通過倒兩次的直觀操作,使學生深刻的體會到 1升=1000毫升。然后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讓學生發(fā)現(xiàn)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不足之處:
1. 根據(jù)體積計算公式,求得的結(jié)果應帶體積單位。如果要求的容積結(jié)果是“升”或“毫升”,必須化單位,但是個別學生就是不重視。
2. 做一做第2題要注意算法多樣化。除用現(xiàn)有體積 - 原有水的體積 = 珊瑚石的體積外,還可以利用轉(zhuǎn)化思想,根據(jù)增加的水的體積就是珊瑚石的體積來列式。
再教設計:
進一步明確容積與體積單位的使用范圍,明確體積和容積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2
今天我們學習了容積和容積單位間的進率這一課。開始,我復習了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為新授作好鋪墊,導入也是運用體積的知識導入的,目的是讓學生去體會容積和體積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新授中我根據(jù)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 讓學生以自學為主,出示自學提綱,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也有方向地去閱讀課本,并展開討論與交流,主動參與認知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進行適時點撥,循循善誘,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jié)果學習的很輕松。
運用有關(guān)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同時通過比較,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區(qū)別。使學生明確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
所以說,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它確實需要融入設計者諸多的個人經(jīng)驗,并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再創(chuàng)造,同時靈活、巧妙地運用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一節(jié)課,教學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充分的課前準備。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3
人教板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容積與容積單位一課。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是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而且體積和容積又是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因此,本課的設計理念是:
1、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
2、猜測、直觀、體驗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充分的操作、實驗,利用直觀進行思考,這也是培養(yǎng)空間觀念的主要方法。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容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容積的概念和容積單位。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觀念。
在教學本課時,我先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
。1)、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jié)M幾杯。
(2)、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大約是1升。
(3)、說一說,哪些物品上標有毫升、升。用做實驗的方法來得到結(jié)論。通過理解容器,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一個容器的體積與容積的比較的過程,使學生理解容積與體積的區(qū)別。掌握了容積的概念和容積的計算方法。
回顧起來有如下幾點體會:
1、在學生比較身邊物體的體積、容積大小的過程中,產(chǎn)生怎樣比較體積相近、容積相近物體體積、容積大小的問題,使數(shù)學問題的產(chǎn)生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踐,在啟發(fā)學生設計實驗的過程中,邊觀察、邊思考、邊表達,初步建立容積的概念,發(fā)展學生對空間的理解。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進行練習,加深體驗,拓展知識。
3、如果在課堂上老師的提問再少一些,再放手一些可能效果會更好。
4、如果學生能參加小組的直觀實驗活動,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只有不斷的學習、研究,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4
一、復習引入,
先是引導學生對已學的體積知識進行復習,然后通過出示實的長方體和空的長方體,向?qū)W生暗示“體積”與“容積”這兩個概念,并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學習新知,
共同探究。首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容積,接著讓學生自學課本,使學生知道計量液體的體積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單位。并進行了以下活動:
(1)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jié)M幾杯。
。2)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水大約是1l。
。3)說一說,哪些物品上標有毫升和升。用做實驗的方法來得出結(jié)論。然后,教學了例5,讓學生明白,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里面量長、寬、高。這也是求它本身體積的區(qū)別之處。最后,教學了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如西紅柿、梨)怎樣求得它們的體積。
三、鞏固練習,
針對不同的題,設計了單位換算,強化了容積和體積的概念,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操作、測量、看書、遷移類推學習活動,體現(xiàn)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地位。教學效果還可以,回顧起來有如下幾點體會:
1、理解容器,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一個容器的'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時,新概念與舊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上所花的時間較少。特別是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這句話,我只是一句帶過,要是能舉例,如(計量這個長方體的容積就用立方分米)。
2、容積單位(l和ml)的建立,由于做試驗,時間稍長了點。特別是讓學生產(chǎn)生了容積單位只有l(wèi)和ml,在做書練習九的第3題時,“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的容積為6,班上有一半的學生誤填了“升”。要是在一開始,就講明,計量容積,常用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如果是液體,還有另一種單位l和ml,效果會更好。
3、練習題的一題多解時,(書52求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對于簡便算法講解得還應放慢點,讓學生理解底面積不變,水位上升的高度之差與底面積的乘積就是珊瑚的體積時,老師應該板書,并指正學生的板書1×8×8=64(立方厘米),不易理解,而是用v=sh,8×8×1=64(立方厘米)更好。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5
容積和容積單位的教學是在體積和體積單位之后,學生對體積有了一定的認識,體積單位已掌握,明白其大小關(guān)系,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能用其解決問題。容積的概念較抽象,理解是重點,鑒于此,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預習,上課直奔主題“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是容積了嗎?”孩子都能找到答案,但都是在照本宣科。所以老師要求“通過別的例子說明什么是容積”,學生舉得例子都很好,這說明一是他們的預習奏效了,二是生活經(jīng)驗對他們很重要。然后找到學生所舉物體的共同點“容納別的物體”,繼而抽象出容積的概念,為了加深理解我們還討論了“所能容納”的意思。
用實驗1升或1毫升究竟是多少,就不是只靠看書和老師講解就能感受的到的,有句話說得好“我聽過了,我就忘記了;我看過了,我就記住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強調(diào)的就是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數(shù)學學習中,我們好多時候需要動手操作來理解知識。
本節(jié)課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容積,其實一部分同學通過對容積意義的.理解和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是知道容積的計算方法的,另一部分同學是可以通過細心閱讀課本發(fā)現(xiàn)的,不僅如此,還可以讀到體積和容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總之,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通過操作、觀察、演示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猜測,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進行簡單的判斷和推理。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了各種情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
我的機會,使學生產(chǎn)生了數(shù)學學習的成功感。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6
之前請假,將課調(diào)至今天來上,正好將《容積和容積單位》例5、例6兩課時一起上完。本以為連上兩節(jié)數(shù)學課孩子們應該已經(jīng)有些疲累或是感覺無趣,結(jié)果孩子們始終熱情高漲興趣盎然。下課的時候,聽到一個孩子小聲的嘀咕:“今天的數(shù)學課可真有意思!”我轉(zhuǎn)身一看,竟然是我們班的文文,一個不愛聽課不愛學習喜歡打架鬧事的“熊孩子”。這不得不讓我停下腳步,仔細想想這節(jié)課的可取之處。
一、找準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做好知識的遷移教學
容積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概念,學生對于什么是物體的容積,不容易理解,好在有體積的相關(guān)知識做鋪墊,如果能引導學生從兩者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中對比教學,可能會事半功倍。所以在授課時我首先復習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為新授做好鋪墊。導入也是運用體積的知識導入,這樣讓學生去體會容積和體積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在學生對容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引導學生質(zhì)疑:“容積和體積的概念有什么不同點”“容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秘,并能指出兩者的計算方法相同,只是求容積是要從里面量長、寬、高。實現(xiàn)了從體積到容積知識的遷移與提升。
二、抓住學生的回答亮點,即時生成教學情境
教學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說一說哪些物品上標有毫升、升。有些孩子反應很快,立刻掏出自己的牛奶盒,飲料瓶,水壺紛紛展示,這時有個學生拿出了一瓶1.5升的礦泉水,大家驚呼好大啊,原來1升這么多啊。而另一個孩子掏出了自己容積為10ml的小藥瓶,大聲的說,我這個好少啊。我立刻意識到教學1L和1ml的概念感知的鍥機來了,我立刻拿過小藥瓶,讓大家傳遞感知,然后挑選了一個孩子展示容積200ml的牛奶盒,接著是容積500ml的綠茶瓶,再到1L的水壺,依次容積遞增,讓學生發(fā)現(xiàn)變化。最后拿出一開始的1.5L大瓶礦泉水和10ml的小藥瓶對比展示,孩子們一下就意識到兩個單位的內(nèi)涵,并且我問擁有大瓶礦泉水的孩子,1.5L的水是多少ml呢,孩子們瞬間可以完成換算。讓教學重難點提前被攻破了。
三、重視小學生的直觀感知,建立空間發(fā)展觀念
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小學生形成、發(fā)展空間觀念主要依靠“視”與“觸”,亦即主要途徑、手段是觀察與操作,兩項都屬于直觀教學范疇。所以在教學中各個層次的學習,我都為學生提供實物進行直觀操作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容積的意義。學習排水法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不同的物品,既讓孩子們體會排水法的方法也讓他們了解了排水法的局限性。加深了理解,拓展了思維。
回顧整節(jié)課,我發(fā)現(xiàn)想讓孩子們能始終有興趣有激情的學習,一定要想學生所想,做學生所做,從他們感興趣的出發(fā),提供直觀實驗的機會,真正讓孩子們自我探索。老師教的遠不及他們自己學到的更讓人記憶深刻,更讓人有成就感。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7
容積和容積單位的教學是在體積和體積單位之后,學生對體積有了一定的認識,體積單位已掌握,明白其大小關(guān)系,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能用其解決問題。容積的概念較抽象,理解是重點,鑒于此,讓孩子帶著問題去預習,上課直奔主題“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是容積了嗎?”孩子都能找到答案,但都是在照本宣科。所以老師要求“通過別的例子說明什么是容積”,學生舉得例子都很好,這說明一是他們的預習奏效了,二是生活經(jīng)驗對他們很重要。然后找到學生所舉物體的共同點“容納別的物體”,繼而抽象出容積的概念,為了加深理解我們還討論了“所能容納”的意思。
用實驗1升或1毫升究竟是多少,就不是只靠看書和老師講解就能感受的到的,有句話說得好“我聽過了,我就忘記了;我看過了,我就記住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強調(diào)的就是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數(shù)學學習中,我們好多時候需要動手操作來理解知識。于是我除了安排書上的活動外,還借助注射器和量杯去感受1毫升,5毫升,10毫升,1升?五年級數(shù)學容積和容級單位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容積,其實一部分同學通過對容積意義的理解和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是知道容積的計算方法的,另一部分同學是可以通過細心閱讀課本發(fā)現(xiàn)的',不僅如此,
還可以讀到體積和容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這也是這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五年級數(shù)學容積和容級單位教學反思
總之,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通過操作、觀察、演示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綜合、猜測,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進行簡單的判斷和推理。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了各種情境,為各類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使學生產(chǎn)生了數(shù)學學習的成功感。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8
“容積和容積單位”這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的進率之后學習的,是建立在學生對“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上課之前,學生根本不知道上什么內(nèi)容,當我捧著水槽、量筒等教具走進教室的時候,還有學生問我“老師,你上科學課?”所以,我覺得,學生的疑惑的表情是非常正常和真實的。通過操作演示,讓學生直觀感知“升”與“毫升”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后,理解了“1升=l000毫升”。
通過教后反思認為有以下教學注意點:
1、根據(jù)體積計算公式,求得的結(jié)果應帶體積單位。如果要求的.容積結(jié)果是“升”或“毫升”,必須化單位。
2、做一做第2題要注意算法多樣化。除用現(xiàn)有體積 - 原有水的體積 = 珊瑚石的體積外,還可以利用轉(zhuǎn)化思想,根據(jù)增加的水的體積就是珊瑚石的體積來列式。
兩天的教學也并非一帆風順。主要有以下一些困惑:
1、升(l)與毫升(mL)這樣表示對嗎?
教材明確將升用大寫字母“L”表示,而毫升卻用小寫字母“ml”表示。這與以往千克(Kg)與克(g)明顯不同。有學生質(zhì)疑“升用小寫字母l表示行嗎?”、“毫升(mL)這樣寫對嗎?”通過查閱相關(guān)資料: 升(l)與毫升(mL)這樣表示都對。
2、容積與體積單位的使用范圍不明。
由于本課重點是認識容積,對升和毫升強化較多,因此教材第3題填“航天飛船返回艙的容積”時,許多學生還局限在液體容積單位的選擇中,沒能正確選擇合適的容積單位填空。當我以教材50頁“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計量液體的體積,如水、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向?qū)W生解釋時,他們例舉書上習題反問我。
生1:第10題是求微波爐的容積,微波爐一般是用來熱食物的,又不是用來裝水的,為什么問題是容積是多少升呢?”
師:微波爐可以用來熱湯、加熱液體,所以它的容積用升作單位。
生2:那微波爐還不是可以用來加熱飯、饅頭。返回艙里還不是可以放水。
……
雖然,我出示1立方分米的教具幫助學生通過邏輯推理得出航天飛船返回艙的容積是 6升(即6立方分米)太小,不符合生活實際。說明當容積太大,無法用“升”或“毫升”表示時,可選用體積單位“立方米”。但是在具體應用中,學生仍舊反映除液體外,他們還是分不清哪些計算結(jié)果要化成容積單位升或毫升,什么時候該填體積單位或容積單位。如53頁第5題求冰柜的體積,如果題目沒寫明容積是多少升,學生就很可能只算到立方厘米就結(jié)束了。在課堂作業(yè)中要學生填單位名稱:一個游泳池的容積是1500()。很多學生看到是水池,就填寫了“升”。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9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容積和容積單位》屬于第二學段“空間和圖形”這一領域里的內(nèi)容。依據(jù)課程標準,本課的具體目標是:“通過實例,了解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實際意義。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這一單元第三節(jié)內(nèi)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中的第六課時,它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的含義和計算以及體積單位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一節(jié)數(shù)學概念課。教材把這一內(nèi)容安排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后面,意圖就是讓學生運用體積的概念、單位和計算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容積的概念、單位和計算方法。
教材首先用描述和定義的形式說明了什么是物體的容積,計量物體的容積,就用體積單位。接著教材出示了生活中常見的藥水瓶、飲料瓶上的容積單位,介紹了計量液體的體積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以及它們與體積單位之間的關(guān)系,并設計了一個小組活動,讓學生利用瓶裝礦泉水和量杯來感知升和毫升的實際大小,最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標有升和毫升。這一意圖不僅是讓學生深刻地感知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也能體會出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學生們第一次接觸容積和容積單位,對學生來說怎么樣更好的理解容積的意義是重點,也是下一步學習容積的單位和計算方法的基礎,還能更好的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體積,所以根據(jù)這點我們制定了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容積概念的理解過程,體會容積和體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掌握升與毫升間的進率以及它們和體積單位的關(guān)系,并通過實踐活動感知1升和1毫升的實際意義。
3、在觀察和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及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是理解容積的概念,感知容積單位的實際大小。
教學難點:
是了解容積和體積概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第二部分:教法、學法說明。
概念的理解是概念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復習體積的有關(guān)知識,并計算牛奶盒的體積,為容積的學習做好鋪墊。接著通過估一估、看一看、說一說體會牛奶盒的容積和體積的區(qū)別,進而揭示出容積的含義。教學容積單位時,先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標有升和毫升的物體,并出示一個裝有1立方分米的紙盒,讓學生體會計量容積一般用體積單位,計量液體的體積時用升和毫升,并通過實驗讓學生體會容積單位之間的關(guān)系,最后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感知容積單位的大小,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在學法指導上,采用了模仿記憶、小組合作和動手操作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體會牛奶盒的體積和容積的區(qū)別后,揭示出了牛奶盒所能容納牛奶的體積就是這個牛奶盒的容積,讓學生模仿這個含義說說其它容器容積的含義,并歸納出什么是容積。這節(jié)課中預設了三次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啟迪,多向交流,互補完善,增強自信。動手操作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習方式,本節(jié)課有三次動手操作,每次操作都要經(jīng)歷猜測——討論實驗方案——合作實驗——匯報成果三個過程,杜絕實驗的盲目性,讓學生帶著問題和目標動手。
第三部分: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
1、回憶知識要點:同學們,我們在前面學習了體積和體積單位,你有哪些收獲呢?
2、計算牛奶盒的體積:請同學們利用尺和計算器算出桌上牛奶盒的體積,比比哪一小組最會合作。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牛奶盒
體積 265。848(cm)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容積的概念。
。1)估一估:這個牛奶盒能裝多少牛奶呢?你為什么估得比這個數(shù)據(jù)?(因為包裝紙占了空間,牛奶盒的包裝紙有厚度。)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0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本冊教材三單元體積教學后的內(nèi)容,看到這樣的課題我開始犯愁了,概念教學歷來是教學的難點。如何使抽象的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變得形象直觀,便于學生去理解?備課時我想了許多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最后試想,不能從課本提供的概念入手,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去創(chuàng)設情境,即讓學生課前收集飲料桶、酒瓶、藥瓶、紙箱、紙盒等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這些東西。課上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琢磨這些東西,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信息,從許多的信息中發(fā)現(xiàn)升和毫升這樣的單位,到底表示什么呢?從而激發(fā)起探究的欲望,課前我腦子里還沒個頭緒,然而課中學生的表現(xiàn)竟然出乎我的預料,探究的.那么自然、那么有序,個個興高采烈,從發(fā)現(xiàn)信息到研究信息,再到猜想、驗證得出結(jié)論都是那么水到渠成,我著實感到如果給了孩子們思維的空間,探究的時間,孩子們并不笨,真的!尤其課堂上一個孩子的疑惑更是一石擊起千層浪,當我不知道如何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容積單位的教學銜接時,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探究過程中大家還有什么疑惑嗎?這時一個孩子站起來說:老師,我怎么也弄不懂體積容積單位升和毫升怎么能和體積單位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相提并論呢?我想他可能對書上介紹的1升=1立方分米和1毫升=1立方厘米產(chǎn)生了疑問。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页脛菀龑,是啊,老師也納悶呢?他們怎么可以相提并論呢?一個導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問題的情境這樣產(chǎn)生了,我心里暗自高興。佩服這位同學提出的這么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不僅幫了我的忙,而且拋出了探究問題。于是孩子們帶著問題去猜測,去驗證,又通過形象的多媒體演示,孩子們探究的不亦樂乎,豁然開朗,問題解決了。從他們滿意的笑臉中,我感到了孩子們確實懂了。正是有這樣的課堂問題的生成,才有了孩子們探究的欲望,漸漸地他們不會只是被動的接受課本中給出的結(jié)論了,凡事總要問個為什么。這正是“我的課堂我做主的體現(xiàn)”
于是課后備課我總結(jié)出了這節(jié)課學生經(jīng)歷的學習過程的五步法:
一、收集材料,目標展示。
二、觀察材料,發(fā)現(xiàn)信息。
三、研究信息,提出猜想。
四、交流驗證,發(fā)現(xiàn)困惑。
五、實驗解惑,得出結(jié)論。要說這節(jié)課成功的經(jīng)驗,并非歸功與備好的充分的讓學生按我設計的程序?qū)W習的教案,而是課前的教學材料的收集、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給孩子們提供了探究空間和時間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而且,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在教學了本節(jié)課之后,我對本課進行了反思。
在教學設計上,依據(jù)20xx版新課標的要求,我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學段特點,我在課上多次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猜想、實驗、等數(shù)學活動,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在課的開始,我利用“猜猜那個盒子裝的多?”的小游戲來導入,在學生不同的猜測下,教師進行驗證。學生看到結(jié)果與自己的想像不同,從而感受到體積大的物體不一定裝的東西多。教師順勢指著盒子的內(nèi)部空間,積的概念,導入本節(jié)學習內(nèi)容。通過這個小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讓學生感受容積的概念,理解容積表示的具體含義,并能初步辨別容積與體積概念上的不同。在探究容積單位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掂一掂1L水,然后教師出示容積是1立方分米的盒子,讓學生猜想如果把這1升水倒進這個盒子里,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根據(jù)學生的猜測,教師演示:將1升水慢慢倒入盒子中,使學生直觀發(fā)現(xiàn)1升=1立方分米。這樣的設計使學生在猜想、驗證的活動中,建立了1升和1立方分米的等量關(guān)系,為后面的單位換算奠定了基礎,豐富了學生的數(shù)學經(jīng)驗。在感受1毫升水時,我設計了學生的小組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這樣的小組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維活動,而親身實驗得到的結(jié)論會使學生的記憶更深刻。實驗后,學生得到1ml=1cm3。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操作與觀察對比中體會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的關(guān)系。在小組合作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增強學生的動手意識。在對升和毫升的關(guān)系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并沒采取直觀實驗的方法,而是讓學 生根據(jù)1L=1dm3,1ml=1cm3來試著對升和毫升之間的關(guān)系來進行推導。由于有了前面實驗的基礎,以及對舊知識的遷移,學生能夠很快地推導出1升=1000毫升,而且學生能夠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充分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及合情推理能力,并且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為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提供有效保障。在本課的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教學容積的計算方法時,我采用的是教師直接揭示的方法。而課后經(jīng)過反思,我認為,如果這部分知識采取讓學生自學的方式,學生學習的效果也許會更好。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2
這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和體積單位的進率之后學習的,是建立在學生對“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搜集一些飲料瓶、藥瓶、牛奶盒等容器,學生已有初步認識,再通過操作演示,讓學生直觀感知“升”與“毫升”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后,理解了“1升=l000毫升”。
通過教后反思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教學注意:
一、復習引入。
先是引導學生對已學的體積知識進行復習,然后通過出示實的長方體和空的長方體,向?qū)W生暗示“體積”與“容積”這兩個概念,并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學習新知,共同探究。
首先,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容積,接著讓學生自學課本,使學生知道計量液體的體積一般用“升”和“毫升”作單位。并進行了以下活動:(1)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jié)M幾杯。(2)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水大約是1l。(3)說一說,哪些物品上標有毫升和升。用做實驗的方法來得出結(jié)論。然后,教學了例5,讓學生明白,長方體和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里面量長、寬、高。這也是求它本身體積的區(qū)別之處。最后,教學了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如西紅柿、梨??)怎樣求得它們的體積。
三、鞏固練習,針對不同的題,設計了單位換算,強化了容積和體積的.概念,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操作、測量、看書、遷移類推學習活動,體現(xiàn)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地位。教學效果還可以,回顧起來有如下幾點體會:
1、理解容器,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一個容器的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時,新概念與舊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上所花的時間較少。特別是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這句話,我只是一句帶過,要是能舉例,如(計量這個長方體的容積就用立方分米??)。
2、容積單位(l和ml)的建立,由于做試驗,時間稍長了點。特別是讓學生產(chǎn)生了容積單位只有l(wèi)和ml,在做書練習九的第3題時,“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的容積為6,班上有一半的學生誤填了“升”。要是在一開始,就講明,計量容積,常用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如果是液體,還有另一種單位l和ml,效果會更好。
3、練習題的一題多解時,(書52求珊瑚石的體積是多少)對于簡便算法講解得還應放慢點,讓學生理解底面積不變,水位上升的高度之差與底面積的乘積就是珊瑚的體積時,老師應該板書,并指正學生的板書1×8×8=64(立方厘米),不易理解,而是用v=sh,8×8×1=64(立方厘米)更好。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3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操作演示,充分感知,從生活實際入手,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實物進行直觀操作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容積的意義,建立1升、1毫升液體的量是多少的表象,理解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具有理性的認識。
本課新授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量,計算,運用體積知識導入的。這樣讓學生去體會容積和體積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新授中,教師根據(jù)知識遷移的規(guī)律,讓學生運用有關(guān)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
通過比較、測量、計算,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區(qū)別,使學生明確體積與容積,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練習的.設計,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了本課的教學,為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叭莘e和容積單位”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操作演示,充分感知,從生活實際入手,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實物進行直觀操作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容積的意義,建立1升、1毫升液體的量是多少的表象,理解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具有理性的認識。
知容積的意義,建立1升、1毫升液體的量是多少的表象,理解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具有理性的認識。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4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
我首先出示一組物體(如杯子、筆盒、小包裝盒等),提問:這些物體有什么特點?生答:可以把其它物品裝在里面。再提問:我手上的魔方可以把其它物品裝在里面嗎?生答:不可以。在這一組對比的過程中,學生明確了:能容納其它物體的物體(如杯子、筆盒、小包裝盒等),稱為容器。再出示兩個體積相等而容積不同的杯子,里面分別裝滿水。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所裝水的體積不同,引出容積概念。用裝半杯水的杯子,讓學生觀察,判斷此時里面的水的體積是不是這個杯子的容積。最后讓學生解釋課本中容積中“所能”一詞。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我先讓學生拿出搜集一些飲料瓶、藥瓶、牛奶盒等容器,找出L(升)、l(毫升)等字樣,引入容積單位。感受容積單位是用來計量液體的體積。容積單位(L和l)的和體積單位之間的轉(zhuǎn)換。準備了一個小注射器,讓學生直觀感受1l是多少。然后倒進一個1立方厘米的容器了,你發(fā)現(xiàn)什么?原來1毫升=1立方厘米。同樣,實驗演示學生感受1升=1立方分米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測量、自學、合作交流、遷移類推等學習活動,整個過程學生興趣盎然,較好地掌握了“容積”這一新概念,感受到1升和1l的多少,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
《容積和容積單位》教學反思15
《容積和容積單位》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
我首先復習了體積的概念和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并檢查了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記憶為新課教學容積和容積單位做好知識鋪墊。由于《容積和容積單位》是一個概念性的課,我采取讓學生根據(jù)自學要求自學并小組內(nèi)交流后教師針對教材知識挖掘文本后的隱藏的疑難點進行點撥釋疑。學生只用了五分鐘就把自學目標完成,剩下足夠的時間通過有趣的實驗和闖關(guān)活動對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可能出現(xiàn)的難點進行強化訓練。通過釋疑學生弄清楚了以下有趣的.問題:
1、容器是有一定空間的空心物體,像魔方等實心物體就不是容器,就沒有容積。
2、容積是容器所能最大限度容納物體的體積,如果杯子中水沒裝滿是200毫升,200毫升就不能稱為杯子的容積。
3、容積和體積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4、容器中液體體積常用升和毫升做單位,固體則用體積單位。在理解L(升)、ml(毫升)時我先讓學生拿出搜集的一些飲料瓶、藥瓶、牛奶盒等容器,找出L(升)、ml(毫升)等字樣,引入容積單位,感受容積單位(L和ml)的和體積單位之間的轉(zhuǎn)換。準備了一個小注射器,讓學生直觀感受1ml是多少。然后倒進一個1立方厘米的容器了,你發(fā)現(xiàn)什么?原來1毫升=1立方厘米。同樣,實驗演示學生感受1升=1立方分米,用量杯測出一升水讓學生感知一升。結(jié)課前拓展延伸:愛迪生考驗他的助手:測算電燈泡的容積,他的助手測量計算了幾天都沒得到滿意的結(jié)果,可愛迪生一分
鐘就測算出來了。你們知道怎么測的嗎?學生興致很高,想到了給燈泡裝滿水,測水的體積就算出燈泡的容積了。這時我順勢拋出下一個問題:怎么測算這個燈泡的體積呢?為學習下一課《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打下伏筆。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測量、自學、合作交流、遷移類推等學習活動,整個過程學生興趣盎然,較好地掌握了“容積”這一新概念,感受到1升和1ml的多少,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
但也有以下幾點需要改進:
1.課堂上教師語言不夠幽默生動。
2.實驗沒有讓全體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只在同學們討論設計出實驗方案后讓小組代表實驗操作了一下。
3、教師基本功不扎實,板書不精美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