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 3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 1
讀完《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之后,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王曉春老師對學生那種負責的態(tài)度,深切的愛以及對教育事業(yè)的熱衷。如若不然,我想王曉春老師,不會這么細節(jié)的來區(qū)分問題學生,并且在問題學生的診療方面有這么深刻的見地。舉個例子,比如他對問題學生的定義,在王曉春老師眼中,問題學生是指“品德、學習態(tài)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個方面存在較為眼中的問題的學生”,而不是“單純因為智力問題而學習不好的學生”。我讀的比較粗略,大致瀏覽了下全文,發(fā)現(xiàn)對待問題學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而是相當復雜且嚴肅的事情。因為你對問題學生的方式和態(tài)度,很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你可能會使他更有學習興趣,也可能讓他厭學。這個時候,老師怎么對待問題學生,就顯得非常關鍵。
一、老師對待問題學生的態(tài)度:
在王曉春的老師對問題學生和一般老師的錯誤的分析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般老師在處理問題學生缺乏一種耐心。在《問題學生教育的常見錯誤思路》這一節(jié)中,王老師歸納了十種常見的錯誤思路。在其中,第一條(沒有研究學生的愿望,只有“管”學生的沖動)、第二條(不問“為什么”,只問“怎么辦”)和第四條(沒有多種假設,只有簡單歸因)都透出老師在對待問題學生方面缺乏耐心。而在問題學生的處理上,需要老師相當多的耐心。當學生有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老師應該先穩(wěn)住事態(tài),不要著急做是非判斷和道德歸因,老師需要來觀察研究(行為觀察法與心理測驗法雙管齊下)問題學生,來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的問題所在,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問題行為。然后根據(jù)觀察研究來提出假設,去驗證學生的問題真正原因,進而采取合理的.方式來糾正學生的問題。最后,根據(jù)治療的效果及時的反饋來評估自己的診療并隨時對其修正。
在對問題學生的診療上,王曉春老師的心態(tài)和采用的方法都很積極。積極的方式,無疑促進了問題的解決,并能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舉個例子,在“動覺學習者”這類問題學生的診療上,王曉春老師的心態(tài)就很積極。王曉春老師并沒有要求這類學生要像正常學生一樣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上課,而是對其進行適當?shù)募s束,盡量少影響別人。這樣的處理,就不會對影響學生的學習,但這樣的處理需要老師有相當積極的心態(tài)。
在問題學生教育上成功的老師,他們會對問題學生有耐心,理解問題學生,寬容對待問題學生……而,他們會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愛他們的學生。比如說,不是基于對學生的愛,而是一些功利目的,如漲工資之類的話,老師對學生的耐心是不可能持久的。如果,說耐心是問題學生教育的態(tài)度基礎,那么愛就是問題學生教育上的不竭動力。
二、老師對待問題學生的細節(jié):
在全書中,可以發(fā)現(xiàn),王曉春老師對學生的問題行為上進行了很詳細的分類。而這種分類,是需要對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進行細致研究,并對問題行為的細節(jié)進行把握的。比如說,王老師歸納總結了12種“頂撞老師”類型,這12種類型,是王老師根據(jù)“頂撞老師”這一行為的細節(jié),歸納總結出來的。再比如說,王老師提出,老師應該通過觀察學生表情這一細節(jié)來區(qū)別“臨時頂撞”和“蓄謀頂撞”。臨時的頂撞是突然的憤怒造成的,學生可能漲紅著臉,一副不滿、委屈的樣子,還夾雜一些恐懼(小學生尤其如此),說話甚至會結結巴巴,語無倫次,答非所問,這是一種類似失控的狀態(tài)。蓄謀的頂撞則不然,因為學生早有準備,可以看出他的表情相當鎮(zhèn)定。
而在老師和學生的實際接觸中,學生的問題細節(jié)通過老師自己的觀察往往是不夠的。老師往往要通過和其他學生甚至其他老師的交流來了解該學生的細節(jié)。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個打架學生的例子,那個義工如果單單通過觀察的話,對于那個打架學生的了解肯定是片面的。但他通過和其他學生的交流,掌握了更多細節(jié)。進而判斷出,這個學生缺乏了認同感,他渴望被其他孩子接受和關注。這樣的判斷,讓他更準確的做出了處理,并成功解決了問題。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 2
最近閱讀了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一書,從書中我獲得了許多收獲,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些疑惑。首先是我從這本書中所得到的一些啟發(fā):王曉春老師在書中定義了什么是“問題學生”?問題生,指的是品德、學習態(tài)度、行為習慣、心理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而且用常規(guī)手段不能解決其問題,需要進行個案診療的學生。問題學生可以具體分成五種類型:行為習慣型、厭學型、心理型、品德型、“好學生”型。這樣就把問題學生的診療上升到了理論層面,同時他也從實踐上提出了問題學生診療的正確思路:遇到問題,先穩(wěn)住事態(tài);不急于作是非判斷和道德歸因;不搞“態(tài)度掛帥”;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了解情況時,行動觀察法與心理測驗法雙管齊下;橫向、縱向全面了解學生情況;確診前,要提出多種假設;確診時,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結論合乎邏輯,經(jīng)得起推敲和質(zhì)疑;確診時,要首先考慮問題在誰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藥;確診后,一定要有具體的、因人而異的治療措施;根據(jù)治療效果的反饋來評估自己的治療并隨時修正之。這些診療思路和手段很有實用性,對于我平時的工作啟發(fā)很大。
書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認同的就是王曉春老師提出的,對待問題學生要“多研究多思考,少說多做”。王曉春老師在介紹每一種問題學生的問題的時候,都在要求老師要冷靜的思考,要仔細的觀察,去了解關愛我們的學生。主張老師要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在我們實際操作中,如果學生沒有認真完成作業(yè),沒有認真聽講,老師就急著把懲罰措施拿出來,這樣只是表面上解決了,但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治,反而還容易使師生矛盾激化。王曉春老師對“不注意聽講”的學生的分析,我覺得非常精彩,非常貼近教學實際!昂芏嗬蠋熡龅絿乐夭蛔⒁饴犞v的情況,都簡單認為是學生對學習不重視,或者不想學習。教師的對策,就是給孩子大講學習的重要性,課上提醒、批評、罰站,趕出教室,再解決不了,就請家長,還解決不了,只好懷疑孩子有毛病!痹趯嶋H教學中,很多老師就是這樣做這的,但后果就是導致學生繼續(xù)不聽講,沒有絲毫改善。那老師應該怎么做呢,文中分析了注意力集中問題多是由非智力因素的缺陷造成的,可以分成以下幾類:對學習失去信心的;基礎太差,聽不懂;習慣性懶惰;智力類型與眾不同。對于這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學生,重點是要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少批評,多表揚和鼓勵,不該“哪壺不開提哪壺”,而應該“哪壺開了提哪壺”?傊逃荒芎唵未直荒芰饔诒砻,要多觀察、多思考,謀定而后動,從根本原因著手去解決問題才能事半功倍。
另外關于“問題學生”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我認為問題學生的產(chǎn)生有很大一部分是社會和家庭因素導致的,學校和教育是無法解決的。比如最常見的厭學問題,根據(jù)我的觀察和分析,大多數(shù)是由于學生學習成績落后導致的。十個手指有長短,成百上千的.學生放在一起必然也會有先進和后進,應試教育之下不斷的考試和排名無異于強迫那些后進生一而再的去揭開自己的瘡疤,不斷的去否定自己,在這種連續(xù)的打擊之下有誰還能對學習保有興趣呢?對于部分后進生的厭學問題,這不是學生,也不是老師的問題,這是整個應試教育制度帶來的必然結果,單純的學校教育是無法解決的。而“心理型”問題學生往往是由不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所導致的,老師能夠幫助到的實在是非常有限。這本書我最大的疑惑就是,老師對待問題學生就像醫(yī)生對待病人,指望“對冊診療,對癥下藥”,就能“藥到病除”,這樣合理嗎,現(xiàn)實嗎?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 3
有老師向我推薦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一書,拿到手一下便被其醫(yī)學術語化的書名給吸引了。當班主任最頭痛的是什么?還不是怕那幾個“釘子戶”隔三差五給你捅婁子,丟面子,扣分數(shù),“幾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嘛!回想自己最近兩年的班主任生活,有那么幾回,還不是給幾個問題生弄得慘不忍睹、腦汁攪盡。想到這,我毫不猶豫地將這本書帶回家細細閱讀,并暗想:或許等我修煉好了此等醫(yī)術之后,對班上的那些調(diào)皮的男生或許能找到一些教育的方法吧。
細細品讀之后,了解到王老師從學習、紀律、道德三大問題入手,剖析了問題學生的種種表現(xiàn)及對應采取的策略。書中既不是單純地提供案例講解,也不是純粹的理論剖析,而是把所有的問題進行有機分類,然后從問題學生的表現(xiàn)入手,透過問題的現(xiàn)象,引導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zhì)。這樣讀起來,就好像我們也親身在面對問題學生一樣,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看了王老師的高明策略,也會激發(fā)我們思維的火花。
讀完這本凝聚著王老師經(jīng)驗和心血的經(jīng)典書籍,我從中收獲一些啟發(fā)。如:教育不能沒有愛,教育又不能僅僅依靠愛。曾幾何時,我們的一些專家提出了這樣的口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持這種觀點的專家認為,我們的.教育出現(xiàn)問題,主要是由于教師缺乏愛心,沒有用心去感化學生。是呀,正如著名教育家丏尊所說:“教育之沒有愛,正如池塘之沒有水一樣,沒有水不能稱其為池塘,同樣,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蔽覀兠鎸Φ氖亲鎳男乱淮,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他們更是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他們需要老師的愛。我們的老師在處理問題的時候,要給予學生更多的理解和關懷,用愛心喚醒他們懵懂的心靈。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對那些問題學生,僅僅依靠教師的愛就能解決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在面對問題學生的時候,也許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思維的方法,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而不是一味地用愛來遷就學生,“哄”學生。
王老師闡述了自己的十種見解,其中有一點對我觸動很大。即問題學生診療的正確思路四: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問題生出了問題,教師的第一反應太重要了,正是這第一反應決定了教師后來行動的方向。王老師主張教師遇到問題生出現(xiàn)問題,第一反應最好象科學家見到不明飛行物的照片一樣,懷著好奇心問道:“這到底是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這種反應導向冷靜,導向詢問和研究,最有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對教師心理健康大有好處。校園里經(jīng)常有年輕的老師“求救”、“求助”某個問題或某個問題學生的處理辦法。也有的老師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只是感到困惑、震驚,急于知道解決辦法,沒有獨立地思考問題的原因。一個問題的研究應該有三步:怎么樣——為什么——怎么辦。而現(xiàn)實中往往有人連“是什么”都表述不清、不全,不想問“為什么”,只望高人指點“怎么辦”。遺憾的是這樣的高人不曾見。
回想自己在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為了盡快解決問題,大部分時候都是將犯錯誤的學生訓一頓,訓到學生淚流滿面,承認錯誤,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結果了,然后就此了事,F(xiàn)在想來,這種做法只能是隔靴搔癢,收效甚微。如果當時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將問題前后分析清楚,將學生的狀況搞清楚,了解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不再犯錯,這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只能像王老師所講,這樣的“教育永遠不會走向科學,只能停留在最一般化的管理階段,而且會越來越行不通”。
我想,教育也應該是一門科學,所以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還是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來解決。而要養(yǎng)成這樣的思維習慣,得依靠我們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能保持冷靜的頭腦,客觀地處理問題。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 】相關文章: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06-21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書心得08-23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3篇04-01
作文《朋友》診療案例03-20
略談轉(zhuǎn)化問題學生03-24
問題學生談話記錄02-08
放射診療自查報告04-02
員工手冊10-22
《與問題學生過招》讀后感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