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讀后感(通用1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實踐論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踐論讀后感 1
我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讓我深刻的了解到,《實踐論》是毛澤東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毛澤東在馬克思辯證維物主義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的社會實踐,深刻的揭示了認識與實踐的密切關系。
《實踐論》中說道“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標準”。用來指導實踐的,而實踐是用來檢驗理論的。列寧說“實踐高于(理論)認識,因為它不但有普偏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xiàn)實性的品格!辈还苁情_展工作還是認識自然都是由點到面,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結合理論,用實踐來積累自己的經(jīng)驗認識,用自己的直接實踐經(jīng)驗再結合別人的經(jīng)驗(學習來的知識)來對事物進行判斷,這樣才能更加科學、客觀的認識事物和開展工作。
我們要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我們通過接受外部信息,通過主動觀察,形成了對事物表象的認識,即感性認識,再積累一定資料的同時對其加以整理、歸納和總結,便會得到事物之間的本質(zhì)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即規(guī)律。形成了對規(guī)律的認識,這才到了理論層面。當然理論還需經(jīng)過實踐的檢驗即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切認識都具有其時代局限性。
《實踐論》談到,“感覺只解決現(xiàn)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zhì)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無論何人要認識什么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于(實踐于)那個事物的環(huán)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边@說法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正是許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實踐論》認為:“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在絕對的總的宇宙發(fā)展過程中,各個具體過程的發(fā)展都是相對的,因而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人們對于在各個一定發(fā)展階段上的具體過程的認識只具有相對的.真理性。無數(shù)相對的真理之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絕對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單獨認識,不能被某一句話闡述,因為人們對于在各個一定發(fā)展階段上的具體過程的認識只具有相對的真理性。
《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tǒng)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xiàn)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實踐論讀后感 2
毛澤東第一次到陜北公學講哲學課時,一開頭就說:“今天跟你們講一個翻天覆地的大問題!卑盐ㄎ镎摵臀ㄐ恼摰恼軐W問題,說成是“翻天覆地”的大問題,學員們真是聞所未聞。毛澤東先講唯物論和唯心論,后講反映論和辯證法。這個講稿后來整理出來,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兩篇文章了。這兩篇文章都是毛澤東的代表著作,今天重點就《實踐論》談談自己的三點讀后體會。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實踐論》指出,“生產(chǎn)活動是人的認識發(fā)展的'基本來源!逼鋵崳瑥奈覀儑聡聦W語到長大成人,我們的認識無不都是源自實踐,不同的實踐讓我們在腦海中形成了對不同事物的認識,也就構成了我們不同人的性格,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性格與一個人的經(jīng)歷有關”。包括當前人們對生產(chǎn)活動、政治活動以及科學藝術活動的認識,都是源自實踐,源自于自身思想與客觀事物規(guī)律的契合過程。
2。實踐才能出真知
《實踐論》指出“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jīng)驗發(fā)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經(jīng)驗,事實上多數(shù)的知識都是間接經(jīng)驗的東西。所以,一個人的知識,不外直接經(jīng)驗的和間接經(jīng)驗的兩部分。聯(lián)想到最近的云南“孫小果”案,對于孫小果是如何逃離死刑,“死”而復生的,外界輿論一度認為其一定有一個強大的家族背景,但最終他的家庭背景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大,只不過是一連串的“經(jīng)辦人”因為熟悉體制懂得如何“運作”最終幫助孫小果“死”里逃生的,也可以說是司法系統(tǒng)的體制漏洞造成的。這個結果出乎輿論的意外,也正是因為大眾憑借臆測代替了實際調(diào)查這個“實踐”。
3。知行合一是循序漸進的反復過程
知行合一最早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而毛澤東是第一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將知與行進行闡述的中國人!秾嵺`論》指出,“通過實踐而發(fā)現(xiàn)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huán)的內(nèi)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边@充分反映出知行合一是一個螺旋式上升過程,只有不斷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又通過實踐解決問題,最終知和行才能在實踐的運動中達成合一。
實踐論讀后感 3
我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深刻理解《實踐論》是毛澤東最杰出的哲學著作之一。毛澤東以馬克思辯證主義為基礎,結合中國的具體社會實踐,深刻揭示了認識和實踐的密切關系。
《實踐論》說:“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外部世界了解的真理標準!庇糜谥笇嵺`,實踐用于驗證理論。列寧說:“實踐高于(理論)認識!币驗樗粌H具有普遍性的品格,還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的品格。“無論是工作還是認識自然,都是從點到面,單方面到更多方面。只有結合理論,用實踐積累自己的經(jīng)驗認識,把自己的'直接實踐經(jīng)驗與別人的經(jīng)驗(學到的知識)相結合來判斷事物,才能更加科學客觀地認識事物,開展工作。
我們可以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接受外部信息,通過主動觀察形成對事物表象的認識,即感性認識,積累一定的資料,進行整理、總結,得到事物之間的本質(zhì)、必然、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即規(guī)律。形成了對規(guī)律的認識,達到了理論水平。當然,理論要經(jīng)過實踐的驗證。也就是說,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所有的認識都有其時代的局限性。
《實踐論》表示:“只有感覺到只解決現(xiàn)象問題,理論才能解決本質(zhì)問題!边@些問題的解決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不管誰需要知道什么,除了接觸那個事物,即生活在那個事物的環(huán)境中,沒有辦法解決。“這個看法看起來很平淡,但實際上是很多人忽視的真理。
《實踐論》說:“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在絕對的整個宇宙發(fā)展過程中,各具體過程的發(fā)展是相對的。因此,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人們承認對各發(fā)展階段具體過程的認識只有相對真實性。無數(shù)相對真理的總和是絕對的真理!苯^對的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單獨識別,不能用任何一句話來說明。因為人們對每個發(fā)展階段的具體過程的認識只有相對的真理。
《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對實踐的正確和系統(tǒng)的看法,對指導當時中國革命,指導當前和未來的各種實踐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實踐論讀后感 4
在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之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要積極努力的實踐!秾嵺`論》是一篇討論實踐與認識關系的文章,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我認為,懂得哲學,才能深刻理解事物,有哲學思維功底做鋪墊,也才能進行事物抽象思維的,因此,認真學習哲學十分必要。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總結出,通過實踐而發(fā)現(xiàn)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的發(fā)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的指導實踐,改造世界。
實踐是檢驗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不斷通過實踐而發(fā)現(xiàn)真理,證實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實踐是不斷發(fā)展的實踐論引導著我們現(xiàn)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有著深遠意義。我們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是我更好的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獲取成功,在實踐中得到經(jīng)驗。一些人因為害怕而不敢去實踐,錯過了驗證一些事情的機會。在認識的過程中,他們就錯失了第一步,失去了對外界事物的接觸。還有一些人憑著自己的經(jīng)驗,以為自己已經(jīng)可以了,不用再去實踐,可是真正付諸實踐的時候,又會是另一種光景。人們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想要得到滋生價值的'實現(xiàn),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于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jīng)過失敗之后,也就從失敗取得教訓,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對實踐重要性的認識,我們才能夠?qū)W到更多的東西,才能更好的成長。面對現(xiàn)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應該提高我們的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對于即將走入社會的我們,需要提高的認識和能力有很多,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參與社會實踐。想現(xiàn)在的我們,都會找一些兼職做,鍛煉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會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有些事只有自己經(jīng)歷過才會知道。又了經(jīng)歷,也讓我們了解了這個社會的現(xiàn)實,也為步入社會提前做好了思想準備。通過社會實踐,我們才能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我們的人生價值。
實踐論讀后感 5
從當時的寫作背景看,全國正值革命的關鍵時期,而黨內(nèi)兩種錯誤思想又不斷的沖擊著革命道路,險些把中國革命帶向危險的地步。作為當時的明眼人毛澤東審時度勢,寫下這篇《實踐論》(以及后來的矛盾論)。重點其實是為了端正思想,把革命思想統(tǒng)一,把革命帶向正路。而事實上,文章一出,也的確獲得不錯的效果。另外,這篇作為中國哲學史上偉大的著作,在現(xiàn)今的社會上,仍然有著重大的意義,它毛澤東思想對馬列主義繼承和批判的結果,是人類思想的又一大進步。如今,它仍舊指引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前進方向。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難以忘記它和它的作者對中國革命,對中國建設,對中國歷史所作的貢獻
不知不覺,我就把整篇文章看完了,當然受到文章的強烈震撼。這的確是篇情理兼?zhèn)涞奈恼。讀完后,我既有文學上的美感,又有哲理上的收獲。我個人覺得,它給我?guī)讉比較重要的啟示是:
1、實踐的必要性和首要性。這其實是認識論的首要的觀點,我們學習了馬列主義這么多年,這個觀點還是應該不僅深深留在腦里,還時刻提醒著我們?nèi)シe極參加社會實踐,凡事須躬親、力行之。
2、有了實踐便有了認識的需要和發(fā)生,但是,認識更要比實踐進一步。即文章說的,要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上做工夫。通常我們會被大部分或真或假或虛或?qū)嵉默F(xiàn)象材料所迷惑。這時,就要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忘親身實踐,在一大堆材料中找到自己所要的東西。這種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也猶為重要。
3、實踐對實際的依賴。實踐是實際情況的需要,所以實踐要完全立足于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fā),產(chǎn)生正確的依據(jù)和評估,進一步得到正確的方針和政策。并不斷的將正確的理論運用于再次的實踐中。所以,盡量營造成一個實踐、認識、總結、再實踐的良性循環(huán)。
實踐論讀后感 6
寫這篇讀后感是在讀了兩次《實踐論》之后,即使如此,我也不覺得,得其十分之一。因為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夸張的說,我甚至有些眼含熱淚。文中的一些觀點很好地解答了困擾我許久的問題,另一些則警示了我的缺點。以下列舉幾則發(fā)人深思之處。
如何用“相對真理”“絕對真理”理解“在舍友休息的情況下,晚回宿舍”是好是壞?
文中對真理的論述,是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地方。“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在絕對的總的宇宙發(fā)展過程中,各個具體過程的發(fā)展都是相對的,因而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人們對于在各個一定發(fā)展階段上的具體的過程的認識具有相對的真理。無數(shù)相對的真理之總和,就是絕對的真理!遍L期以來,我一直陷于“相對”的怪圈,一面是由于自身哲學素養(yǎng)存在短板,另一方面也是被外界“相對性”觀點謬論所影響。舉個例子,前幾天和某一同學討論某一社會現(xiàn)象的好與壞,或者說是正確與否,具體化來說,如“在舍友休息的情況下,晚回宿舍”是好是壞?我持的觀點是:這種行為是不好的(當然是在長期如此的情形下),而此同學則堅持不持有立場,只圍繞著“凡事沒有對錯之分展開論述”。結果是,我們的討論逐步升華到是否存在絕對真理這一問題。
每每到此,我便變得小心翼翼,因為在我的知識體系中“相對”這一概念是認知事物的原則。這帶來的就是,不懷疑自己的觀點,又無法反駁此同學的論斷,以至矛盾困惑的境地。在《實踐論》中我得到了答案,絕對真理是相對真理的總和,相對真理是對于某一個過程而言的,如牛頓運動定律是適用于低速場景的,高速場景我們又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傊,離了具體的進程而談真理,以此來論斷沒有絕對的真理,是歷史虛無主義的體現(xiàn)。再讓我們回到開頭的例子,回宿舍晚而影響到舍友休息是有悖當今社會相對真理。這里當今社會的相對真理是指:你有晚回的自由,但前提是不能妨礙別人休息的權利。此處的社會良俗公知即是一種相對真理。
“直接經(jīng)驗”、“間接經(jīng)驗”對“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的新解
我們再來看有關直接經(jīng)驗和間接經(jīng)驗的兩點。“‘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在技術不發(fā)達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話,在技術發(fā)達的現(xiàn)代雖然可以實現(xiàn)這句話,然而真正親知的是天下實踐著的人,那些人在他們的實踐中取得了‘知’,經(jīng)過文字和技術的傳達而達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間接地‘知天下事’。如果直接地認識某種或者某些事物,便只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xiàn)實、變革某種或者某些事物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xiàn)象,也只有在親身參加變革現(xiàn)實的實踐斗爭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本質(zhì)而理解它們。這是任何人實際上走著的認識路程,不過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說些反對的話罷了。”
對于“秀才不出門”一事,我想說一個社會現(xiàn)象,信息社會中的新聞傳播。在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我們越來越成為“不出門的`秀才”,一方面我們享受著現(xiàn)代科技提供的便捷,另一方面我們被動地接受海量信息的轟炸。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接受大量的間接經(jīng)驗,更確切說,應該為間接信息。作為一名通信專業(yè)的學生,我深知,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一定會引入噪聲,類比于社會科學,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勢必會被誤解、扭曲,甚至篡改。你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兩手、三手的,以至于是假的。所以在此,我不得不提到自媒體。我是不大相信自媒體的,相對于,我寧愿相信官媒。這時,就有許多人跳出來說,官方媒體不可信,都是掩蓋事實的。那么我想問,對于成功之道,你是愿意聽取成績優(yōu)異的學長的忠告,還是游戲人生、風花雪月的宿舍同仁的建議?這就如同,在獲取間接經(jīng)驗時,我們更愿意接受那些權威、可信、成功者的經(jīng)驗。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識里手”
“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識里手’,有了道聽途說的一知半解,便自封為‘天下第一’,適足見其不自量而已。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的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決定地需要地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tài)度!边@句話是對我最當頭一擊的。反思一下自己,確實多半個是“知識里手”。時常以自己多幾分歷史的政治的積累,便不假思索地抨擊別人的見解,沒有一點謙遜的態(tài)度,而往往會“只知皮毛,不知其義”。如此下去,貽笑大方是小,誤人子弟是大,想想也是慚愧!思而不學則殆,務必要謙遜而多讀書,多實踐!
放下傲慢何嘗不是一種實踐?
最后,我想討論一個思考良久的問題:人可能大多是傲慢的,如同一個惡性循環(huán),傲慢往往使人帶有偏見情緒,偏見也增長著人傲慢態(tài)度。就拿《實踐論》來說,我不知道為何許多人對此類文章或書籍,抱有排斥心理,至少那么一絲。究其原因,與其說是“敬畏”,我倒覺得是傲慢,傲慢又大多源于嫉妒。它們客觀的、邏輯的、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普適性,讓人驚訝至疑惑。就像人性的弱點所展示那樣,我們往往會對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產(chǎn)生嫉妒心理,卻表現(xiàn)出不屑一顧的傲慢之態(tài),總試著去發(fā)現(xiàn)對方的弱點,以此來尋找平衡感,達到毫無意義的安慰。一開始,我并非不是這種態(tài)度,直到我認真讀這些書籍文章,不論馬克思主義原理還是《實踐論》,它們所闡述的理論和方法,解決了我許許多多的困惑,讓我認識到當初的偏見是如何的愚蠢、膚淺。
書籍不應該被傲慢地對待,如果不去讀,我們有什么資格說喜歡,不喜歡,亦或一般般?人生也如此,在這個漸崇尚自我的時代,適時低下那“高貴的頭顱”,踩踩眼前的路。放下傲慢何嘗不是一種實踐?
實踐論讀后感 7
《實踐論》問題雖為“實踐論”,但其論述的過程卻始終不離開認識。認識來源于實踐,我們要用認識來被動的作用于實踐。不管是開展工作還是認識自然都是由點到面,有片面到更多的方面。我們在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中,通過理解觀察外部信息,構成了對事物表象的認識,即感性認識,再積累必須的資料加以整理、歸納和總結,便會得到事物之間地本質(zhì)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構成了對規(guī)律的認識,這才到了理論層面。當然理論還需要經(jīng)過時間的檢驗即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而我閱讀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便覺得里面的許多觀點可以讓我聯(lián)系到自己的人生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自己將來發(fā)展的道路。其實人生的'發(fā)展也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生產(chǎn)活動決定一切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假如我們的學習活動決定一切日;顒,是最基本的行為活動。由這樣基礎可以得到書會成為我們自身發(fā)展的源泉,然而大學我們的日常生活形式變得多樣化。不僅要學習課內(nèi)的,更要參加社團活動來鍛煉自己。不同的同學的學習重點是不一樣的,就實踐論中所說,人的社會實踐,不限于生產(chǎn)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很多其他的活動。而成為一位有主見有勇氣有思想的大學生,是可以從課外活動,校外活動和書本中這些不同的方式學到的。生活活動是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最終人的能力達成一定高度。而人們的認識不論其他情況也是一步一步的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而有了哲學觀點的支撐,無論在發(fā)展道路上遇到多少款男,發(fā)展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趨勢是必然的,只要把握好每一個經(jīng)歷和體會,善于實踐人生。
實踐論讀后感 8
在偶然之下讀到一本哲理性較強的書給予我較大的思考與啟發(fā),書名為《實踐論》。在我閱讀及搜集相關資料后我了解到《實踐論》主要論述了在實踐基礎之上的認識是真理性標準,論述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批評了唯理論、經(jīng)驗論,批評了頑固派和空談主義,擺事實講道理,證明了認識過程的飛躍。該書以實踐與認識關系及其矛盾為中心,闡述了反映論基本原理,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就實踐一詞而言,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chǎn)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稱之為最基本是因為人類的衣食冷暖都取決于生產(chǎn)活動,而經(jīng)過生產(chǎn)活動,人類可以以此最方便地獲取知識信息,了解人與人的相互關系。如果失去生產(chǎn)活動,實踐活動無法解決人的基本問題,同時也阻礙了人類獲取知識,得到認識。
也就是說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富蘭克林通過“風箏實驗”得到雷電是一種放電現(xiàn)象的認識,并進一步證明“天電”和地電一樣能被金屬傳導,能熔化金屬,能點燃酒精;神農(nóng)以身試毒,嘗遍百草得到植物的藥理知識,并且證明哪幾種藥植可以混合達到更好的效用;李時珍通過親自服下了曼陀羅,發(fā)現(xiàn)它有麻醉和使人興奮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過量時在別人的暗示下,的確可以叫你唱你就唱,叫你跳你就跳,后來曼陀羅被廣泛用于制造麻醉劑。這些名人無不是通過實踐得知真理,通過實踐真理再進一步擴寬認識。就好像我們的大學生活一樣注重實踐,我們要趁在大學期間多積累社會經(jīng)驗,為了將來我們能更容易投身于社會。我們要學會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我們學的知識與實際有效的聯(lián)系起來,尤其是我們的專業(yè)知識。我們要更早的了解現(xiàn)今社會的形勢,以便我們可以更早地與社會接軌。這也是為什么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會注重暑假打暑假工的原因。
同樣的實踐也是檢驗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例如一道數(shù)學難題,只有在紙上不斷的演算,才能得到正確答案;一杯無色無味的液體,只有在親口品嘗之后,才能知道是白開水還是加鹽之后的.鹽水;一朵路邊的無名小花,只有親自聞過,才能知道它的芬芳。只有實踐,才能真正地感受生活,得到真知。我國著名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認為,科學工作者應該實事求是,只有通過實驗才能說明真理年近八旬,不顧體弱多病,他親率助手們到京郊做實地試驗。他措絕了助手們的勸阻,親自上機器,握著冰冷的鐵手把,屏住呼吸,緊攥鐵把感受著力的大小,密切注視儀表數(shù)值的變化。最終證明了地應力的存在,實驗成功了。擴大點說中國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所做的道路探索,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最終通過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現(xiàn)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世界影響力的增強都驗證了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
“心動不如行動,實踐才能出真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實踐論讀后感 9
寒假中,我讀了毛澤東的《實踐論》,深有感觸。毛澤東的著作,從來就不是純理論的,都是針對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現(xiàn)狀和需要,是為了解決實際存在問題,把革命引向成功。1937年7月,毛澤東寫的《實踐論》也一樣,是針對中國共產(chǎn)黨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認識上、方法上的問題而寫的指導性論著,目的在于幫助干部戰(zhàn)士用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方法,提高干部戰(zhàn)士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馬克思以前,中國沒有實踐一說。要么就鉆進故紙堆里找“祖制”,凡事“先王遺照”,不敢越雷池半步,要么就“眼見為實”,不接受任何理論指導。這或許就是毛澤東在《實踐論》里所說的“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
其實,中國人的智慧里并不是沒有辯證的哲學,只是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擋住了中國的視野,然后大家都在“中央帝國”自我陶醉中不斷沉淪。但新文化運動的春風,滌蕩歲月新征程,讓未來共和國的希望在“衰亡帝國”的亂局中得以催生。隨著西方文化的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也登陸到了這塊滄桑之地。應該感謝那些把馬列主義介紹到中國的先行者們,沒有他們,也許青年毛澤東,就不能以全新的視角和全新的方法打開救國理想的大門。
但同時,那么先行者們,也有些人抱著馬克思理論的教條不放,不加甄別是否符合國情地、盲目地照搬照抄,使中國革命遭到了很大的挫敗。也有些人“始亂終棄”,不能堅持自己當初的理想,背叛了革命。但不管怎么說,如果沒有他們曾經(jīng)的努力,毛澤東就不找到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的偉大,不在于他是一個多么善于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人,而在于他是一個善于把馬克思主義融會貫通,運用中國實際的人。最能夠以淺顯的語言教會他的同志們,怎么把馬克思主義運用于中國的實際。他的這種行動是基于一種責任,或是一種歷史使命感,即中國必須改變!中國不能再任人宰割!但要改變中國的命運,單靠一個人或是幾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辦到的,必須要千千萬萬的人為這一目標共同努力,所以,很多的時候,毛澤東很愿意做一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
在《實踐論》里,毛澤東指出,人類在任何階段的實踐活動,首先是基于滿足人類吃、穿、住、行的基本生存需求的社會生產(chǎn)活動的認識,然后才可能是對社會生產(chǎn)活動相關的其他領域的認識,認識的一般規(guī)律是由低級向高級、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發(fā)展的,必將經(jīng)歷一個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變化過程。“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質(zhì)不同,但又不是相互分離的,它們在實踐的基礎上統(tǒng)一起來了。”無論是感性認識還是理性認識,都不能算是絕對正確的。
毛澤東說:“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兒的虛偽和驕傲,決定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誠實和謙遜的態(tài)度。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xiàn)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這就是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薄叭绻詾槔硇哉J識可以不從感性認識得來,他就是一個唯心論者!薄拔ㄐ恼撜吲袛嗍挛锸窍氘斎坏,是經(jīng)不住實踐檢驗的。”“但如果以為認識可以停頓在低級的感性階段,以為只有感性認識可靠,而理性認識靠不住,這便是重復歷史上的‘經(jīng)驗論’錯誤!
毛澤東還說,認識的過程,不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簡單重復,而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不斷提高并深入。在《實踐論》最后,毛澤東說:“通過實踐而發(fā)現(xiàn)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fā)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huán)的內(nèi)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tǒng)一觀!
《實踐論》對中國革命的指導性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它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不僅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是使中國革命走向成功的道路明燈,就是現(xiàn)在乃至將來,中國人乃至全世界各國人民都將成為這種思想的受惠者。
歲月無垠,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歷經(jīng)滄桑而砥礪奮進新進程,再次證明了毛澤東《實踐論》是經(jīng)得住時間,也經(jīng)得住實踐檢驗的,違背了毛澤東的這種思想指導,中國革命都將遭到不用程度的損害。中國革命在不斷的挫折下走向成功,建國后一段時間里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飛速發(fā)展,改革開放后我國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無不證明毛澤東《實踐論》是超越時代的遠見卓識。
但是,違背了認識論的基本規(guī)律,背棄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基本原則,我們就難逃厄運。戰(zhàn)爭年代,我們就要付出更多的生命代價;和平年代,就會遲滯我們的進步,也會導致一些不堪回首的個人悲劇。對此,我們必須時刻警惕著,時刻保衛(wèi)著,時刻戰(zhàn)斗著,唯有熱血、辛勞、淚水和汗水才能步履鏗鏘、勇踏歲月新征程!
實踐論讀后感 10
作為文科生的我對于實踐和認識是統(tǒng)一的這一觀點是在熟悉不過了,鄧小平就提出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可見實踐的重要性。齊白石出身寒門,但自小酷愛畫畫,每天抽空臨摹或?qū)懮瑸榱诉_到形神兼?zhèn)涞木辰,他時常在野外認真觀察各種動植物的形態(tài)和習性,晚上躺在被窩里還在用手指畫草稿,經(jīng)過十年的實踐磨練,他終于成為一代宗師。司馬遷寫到魏國歷史時,聽說秦為了滅掉魏國,曾引黃河水來淹魏都城大梁,為了弄清史實,他親自到大梁的城墻上,爬高走低,尋找當年的痕跡,又找當?shù)氐睦先四托恼{(diào)查,終于掌握了大量資料,證實當年秦國確實水淹大梁,才把這一史實計入《史記》。這兩個例子足以證明實踐的重要性。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也進行了實踐,搜尋了許多例子,當然也少不了用來說服大家的反面例子。英國人亞克敦一生愛讀書,他所讀過的書多達7萬卷,卻連一篇像樣的文章都寫不出來,一位學者很是惋惜:“就像沙漠吸收流水,雖然喝了一江春水,最后卻連一泓清泉也沒有噴涌到地面上!笔聦嵖磥恚疵胬铀坪醺鼙日胬恿钊诵欧。
《實踐論》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需要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觀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進變化、分清事物彼此間的區(qū)別聯(lián)系、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循環(huán)往復,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具體來說就是在對任何事情沒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做出任何結論。
文章以認識和實踐即“行”與“知”的辯證關系為中心系統(tǒng)全面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對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毛澤東對于這句話給了更加深刻準確的'闡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于是認識被證實了,如果達不到,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
《實踐論》是毛澤東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tǒng)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xiàn)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好處。我們要認真學習它,并領悟其中的思想,應用于我們的實踐,從而使我們更好的獲得成功!
實踐論讀后感 11
《實踐論》是我國偉大領袖毛澤東著名的哲學杰作之一,它以馬克思唯物辯證主義為基礎,根據(jù)中國的實際國情,深刻的揭示了認識和實踐的密切關系。我深有感觸,這不僅對當時共產(chǎn)黨的工作有指導意義,對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也有很深的啟示。
記得我很早就聽說過一句話,在當時也是受到很多人的吹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這句話就出自于馬克思主義!秾嵺`論》中一開始便說明了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chǎn)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這表明了實踐是高于認知的。列寧也曾這樣說過:實踐高于認知,因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還有直接現(xiàn)實性的品格。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論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階級性和實踐性。馬克思主義注重實踐,認為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zhuǎn)過來為實踐服務。
其實在人類原始的社會中不一樣是這樣嗎?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認知,中國有神農(nóng)嘗百草,若沒有親自嘗草的實踐,又哪來對藥草的認識?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們科學上有很多理論,只有通過了實踐證明的才能說是真理,而沒有事實證明的,永遠也只是理論,人們并不會確信它。
毛主席在文中舉了一個例子,在當時的工作中,有些同志不能勇敢接受任務,說:沒有把握。這是因為他對于這項工作沒有認知,對工作的的內(nèi)容和環(huán)境沒有規(guī)律性的了解,當他對這項工作的環(huán)境和情況有了詳細的了解后,他就會感覺有把握而愿意去做這項工作。但在我們生活中往往有這樣一些人,明明對別人交給自己的任務并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多,就滿口大話保證完成任務,這樣的人往往會失敗,也讓人厭惡。自信是好事,但自信也要建立的對自己的了解上。而對于自己的了解又建立在自己在平時事物上的做法的好壞。所以認為自己能完成一項任務,不僅要對自己了解,而且要對任務了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只有通過實踐了解了事物,才能得出相應的認知,理論,再根據(jù)這些認知和理論去完成自己所做之事。
由此看來,認知的`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情,屬于感官的階段,第二步,是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屬于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只有認知的材料齊全并且合于實際,才能根據(jù)這樣的材料得出正確的理論。
我們知道我們在抗戰(zhàn)革命時期的黨的戰(zhàn)爭指導方針,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是在毛主席經(jīng)過實踐,再結合我國當時的社會國情得出的正確理論。而我們之前不實踐而是完全依照蘇聯(lián)的模式所進行的革命是失敗的且得到了慘痛的教訓。
然而實踐和理論(認知)又是分不開的,《實踐論》中也是這樣闡述的,雖然書名為實踐,但卻一直在闡述實踐和理論的密切關系,兩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這就是我對于《實踐論》的,它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一樣有著重要的額知道意義,望我也能根據(jù)這更加明智的學習和生活。
實踐論讀后感 12
在這個假期我拜讀了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毛澤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他不但以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戰(zhàn)略家的實踐,改寫了中國的歷史,并且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哲學家的創(chuàng)造,在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而毛澤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變革社會的革命實踐、和他一生刻苦的讀書生活分不開的。
《矛盾論》和《實踐論》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兩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澤東哲學思想構成的主要標志,在假期仔細閱讀了這兩篇著作,它們分別從辯證法和認識論兩個方應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jīng)驗做出了哲學總結,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與認識論。在《矛盾論》中,毛澤東精辟地闡述了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問題矛盾的問題,矛盾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問題,異常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絕對性,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是關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毛澤東言簡意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tǒng)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就是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觀點去觀察世界,主張從事物的內(nèi)部以及從一個事物同其它事物的關系中去研究事物的發(fā)展。事物在矛盾中相互作用從對立走向統(tǒng)一,同時又用矛盾的特殊性,用來反對教條主義。經(jīng)過闡述認識的發(fā)展過程,我們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認識究竟怎樣從實踐產(chǎn)生,而又服務于實踐。因為社會生活的本質(zhì)是實踐的!
首先,認識來源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人們經(jīng)過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個表象、各種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聯(lián)系,即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然后,隨著社會實踐的繼續(xù),人們抓住了事物的本質(zhì)、全體以及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感性認識達成飛躍,成為理性認識。而認識的飛躍,是絕對不能離開實踐的。認識的不斷深化,無不基于實踐這一基礎。無產(chǎn)階級對于資本主義的認識,中國人民對于帝國主義的認識,以及戰(zhàn)爭的領導者對于戰(zhàn)爭的認識等等皆是如此?墒,認識的目的不是認識本身,而是用于實踐、改造世界。因而認識來源與實踐,并要回歸實踐。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在獲得理性認識之后,還有更重要的過程,那便是從理性的認識到指導實踐又一個飛躍。經(jīng)過得來的認識指導實踐,并且在實踐中檢驗的發(fā)展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繼續(xù)。理論是否貼合于客觀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運動過程中是不能完全解決的。要完全地解決,僅有“把理性的認識再回到社會實踐中去,應用理論于實踐,看它是否能夠到達預想的目的”。對這個的理解我想起了我們學期末的實踐活動,電廠實習便是這樣,在學校里我們學習了很多的理論知識,在電廠實習中我們把理論認識再轉(zhuǎn)回到社會實踐中,將我們所學的運用到實踐中去。在單個對于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fā)展階段內(nèi)的認識中,經(jīng)過實踐發(fā)現(xiàn)真理,又經(jīng)過實踐證實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能動地發(fā)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我們又能夠得出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tǒng)一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如此循環(huán)以至無窮,并且每個新的循環(huán)都代表著更高的資料。
認識運用于實踐并得到證實之后,人們對于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fā)展階段內(nèi)的認識運動便是完成了,對于過程的推移來說認識并沒有完成。事物是不斷變化和發(fā)展的,實踐活動也會跟著變化發(fā)展,所以,認識同樣要不斷變化和發(fā)展。某一客觀過程在某一發(fā)展階段向另一階段變化發(fā)展時,認識就要繼續(xù),就要適應新的情景?陀^過程的發(fā)展充滿著矛盾和斗爭,因而人的認識運動的發(fā)展同樣充滿矛盾和斗爭;社會實踐過程是無窮的,人的認識過程也應當是無窮的。
在閱讀這兩篇文章的時候自我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也只能是讀懂了這兩篇文章的毛皮,可是在讀完《實踐論》、《矛盾論》后我覺得自我的世界觀更為清晰,對辯證唯物觀點的理解更為透徹。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范之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奠定了哲學基礎。認真研究“兩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華的貢獻,對于我們繼續(xù)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yè),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請組織繼續(xù)考察我。
實踐論讀后感 13
《實踐論》產(chǎn)生于1937年是毛澤東關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代表著作。由于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的教條主義和經(jīng)驗主義的錯誤思想,使中國革命在1931年至1934年遭受極大損失。該著作以實踐觀點為基礎,科學地解決了幾千年來中國哲學史上爭論不休的知行關系問題。
《實踐論》闡明了人類認識的過程是一個矛盾不斷產(chǎn)生,又不斷解決的無線辯證發(fā)展的過程,這就有點像古人一直談論的地心說和日心說一樣,也像古人在科學機械不發(fā)達的時候,他們甚至認為地球是方的,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我們也不敢說現(xiàn)在我們大眾所奉為圭臬的東西就一定是正確的,而對于一件事物的正確與否最根本、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去實踐它,在一個一個的實踐中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以前認為正確的東西原來是錯的,而以前從未有過的發(fā)現(xiàn)會重新擺在我們面前去思索去探尋,在一個接一個的矛盾中產(chǎn)生了一個又一個的新的想法,而我們?nèi)祟惿鐣衷谘驖u進地發(fā)展著,《實踐論》它強調(diào)指出對于某一發(fā)展階段內(nèi)的某一客觀過程的認識運動算是完成了,但是對于過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認識運動還沒有完成,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全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復以至無窮,而實踐與認識的每一個循環(huán)的內(nèi)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文中提到自然科學理論之所以成為真理是其在實踐中被證實的時候,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被稱為真理是階級斗爭和民族斗爭取得勝利的時候?梢娙祟愒跉v史中獲取的認識里,真理是有條件性的,看似爭取的理論可能也存在著錯誤,真理的標準只有用實踐去檢驗!秾嵺`論》是毛澤東對于實踐的正確而系統(tǒng)的見解,對于指導當時的中國革命,指導我們現(xiàn)在、將來各種實踐活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實踐論可以給青年尤其是“00后”的當代大學生以重要啟示和指導。在學習上,要多動腦勤動手,比如我們學英語,因為說得差而不說,總是把話放在心里念,一個個“啞巴英語”我們就不可能說好英語。在與人交往中,要真心誠意,客觀的對待他人。以后參加工作,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積極參與。許多事物,必須我們親身實踐才能得到真實的、正確的感知,才能經(jīng)得住實踐的考驗,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觀者的心態(tài),是不能學到東西的;以紙上談兵的方法開展工作,只能造成揮淚的結局。知行一致,需要實踐先行。
通過毛澤東主席的這一篇《實踐論》我不僅學習了在歷史長河中思想不斷產(chǎn)生發(fā)展的過程,而且也強化了自己的思維和邏輯和獨立思考,使之讓我自己能夠從不同維度、不同層次去看待一件事物,打破了日常常規(guī)思維,突破自己擁有了不一樣的視角和立場的心態(tài),正如毛主席所說,我們應該通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如此循環(huán)重復下去,不論我們做什么事,我想我們都會獲得最終的成功。
【實踐論讀后感】相關文章:
實踐論讀后感02-25
實踐論的讀后感03-29
《實踐論》讀后感03-24
實踐論讀后感06-09
實踐論文格式要求12-18
實踐論讀后感3篇03-30
社會實踐論文格式03-27
實踐論讀書心得08-03
讀《實踐論》有感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