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論語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
拜讀《論語》時,發(fā)現(xiàn)孔夫子教給我們的做人道理真的好多好多。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shù)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閑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其中,他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內(nèi)心的安寧。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啊对姟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贝_實,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理想的心理狀態(tài)應該是情感表現(xiàn)樂觀而穩(wěn)定,既不為瑣事耿耿于懷,也不沖動莽撞。
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讓那種快樂既不會被清貧的生活所剝奪,也不會被富足的生活所蠱惑,努力地在清貧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nèi)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里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我的完美。那么首先就要意識到:教育是藝術(shù),藝術(shù)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教師作為一種職業(yè),需要具有廣博的文化基礎(chǔ)知識、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和扎實的教育科學知識。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睘榱撕粚嵶约旱闹R功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的一個知識寶庫、一本活的教科書、一個“什么都懂,什么都會”的人。在從事這項極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的同時,認識到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是教育的起點,教育藝術(shù)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這將為你帶來極大的快樂。其次不忘: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師職業(yè)需要有一種探索精神,探索即尋找科學的真諦,不滿足已有的結(jié)論,向未來挑戰(zhàn)。教學時把自己當作自由的研究主體,把激活課堂作為優(yōu)化教學的切入口,不囿于既定的教學模式,把課堂教學建立在教與學雙向主體積極性基礎(chǔ)上的一種充滿樂趣的活動。這樣,師生通過合作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會獲得良好教學效果和產(chǎn)生的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師生從研究中共同獲得一種認識提高的快樂、道德向上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快樂、發(fā)展的快樂。
教育是一項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價值的事業(yè),最需要優(yōu)秀和出色的教師。讓我們一起在這份職業(yè)中尋找我們的快樂吧!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2
暑假里,我把《論語》第二十章讀完了。在《論語》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孔子?鬃宇^戴一頂帽子,長頭發(fā)中有一兩根銀絲,直直地垂下;孔子的腦袋非常大,能裝下許多知識;孔子身穿青色的漢服,好一個“美男子”!
孔子共有三千多位學生,其中,七十二名特別優(yōu)秀,被譽為“賢人”。在《論語》中,孔子明確指導并予以評價的“清晰可辨”的弟子有很多個,包括“十哲”“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有: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有:子游、子夏!逼渲,子路勇敢、堅強,是孔子的學霸。子貢家里非常富有,但他仍然勤奮好學。
我最喜歡孔子和自己兒子孔鯉的對話:嘗獨立,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禮》不以立。鯉退而學禮。這句話的意思是孔鯉獨自一個人站在花園,孔子走過來說:“你學會《詩》了嗎?”孔鯉說:“沒有!笨柞幘腿プx《詩》?柞幱謥淼搅嘶▓@,孔子又說你學會了《禮》了嗎?孔鯉說:“沒有!被厝ビ肿x了《禮》。再后來孔子又來到了花園,孔子對孔鯉說:“《禮》《詩》學會了嗎?”孔鯉說:“學完了,學完了。”
孔子的“老而不死,為之賊!边@句話被后人錯誤理解成了老人不死,是賊。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上,看見一位老奶奶沒座位坐,于是對一個小伙子說:“喂!給我起來,難道你不知道尊老愛幼嗎?”小伙子小聲地說:“我生病了,剛從醫(yī)院出來,想坐著休息一會兒。”公交車上的人都開始指責老奶奶不對。
孔子既是一個懂“禮”的人,又是一個堅強的人,所以我會像孔子一樣,學孔子《論語》里的道理,遇到事情不要放棄,要堅強。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3
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quán)處死的,據(jù)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chǎn)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jīng)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边@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x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fā)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zhì)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4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再談《詩經(jīng)》!对娊(jīng)》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就是"無邪"("思"為語助詞,并非思想的意思)。這里的邪不是邪惡,而是邪曲,即偽飾。無邪,就是真誠無虛。李澤厚《今讀》引鄭浩《論語集注述要》:蓋言詩三百篇,無論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偽托虛徐之意。
若說"為人之學",其中偽飾必然難免。文章偽飾并不難,為此下功夫的人也不少,卻很少聽說有誰耗費心力去硬寫詩來偽飾自己,更不曾聽說有哪一首抱此目的寫成的詩被譽為佳作。"詩言志",志是感情,感情本不易偽飾,即便試圖偽飾也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因此,詩最可稱得上一個"真"字。
《宋詩菁華錄》評陸游《釵頭鳳》曰:"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唯其情真意誠,筆端才能凄婉蕭索。又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寥寥四句,語意平凡,直似脫口而出一般,豪無華麗辭藻可言,不帶半點修飾。但這首極為平凡的詩,卻因感情真誠,便如江上清風山間明月,陶陶然令人沉醉。
我是喜歡詩的,自忖也還有一兩分詩情,只是空有詩情,無奈缺少詩才,所以只能體悟詩人的情感,卻難以用好詩來表達自己。以前也曾硬著頭皮湊出幾首,方家一看便知蹩腳之極,看來這寫詩是勉強不來的。
孔子不是詩人,似乎也不見得有詩人氣質(zhì),但《詩經(jīng)》是先秦思想家必讀的`典籍,孔子沒有不精通的道理。他讀《詩經(jīng)》,讀的是興、觀、群、怨之道(《陽貨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因此所有的詩句都帶上了禮樂教化的色彩,這才有了《論語》中的多次引用。原本"詩無達詁",況且詩中本就很多比興,后人對《詩經(jīng)》斷章取義,強作類比,也無可厚非。而且這類比聯(lián)想的思維方式,本來就為孔子所慣用?鬃铀枷氩恢貒烂艿倪壿嬐评,也很少論及"是什么"的本體論問題,他的思路多為"如何做",于平凡的行為要求中見大智慧。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5
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陸象山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朱熹說:“讀書要眼到心到口到”。無論怎樣讀,最關(guān)鍵的是要讀好書。
一本好的書,能夠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洗滌,一本好的書能夠為我們的一生做指引,一本好的書能夠讓我們受益匪淺,一本好的書能夠讓我們受益無窮。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想而知它有多么大的`影響力。
從資料上看《論語》包括倫理教育、哲學、政治、經(jīng)濟、歷史、藝術(shù)、宗教等方面,許多資料從量上看并不多,但卻十分深刻,孔子主張仁,是要推行仁政,期望經(jīng)過實行仁政,保護奴隸主的利益,孔子主張仁是要加強人的自我修養(yǎng),孔子主張仁最基本的意思是愛人。
從體例上看,它屬于早期的語錄散文,一是口語化,明白易懂,二是格言話,三是對華能夠體現(xiàn)出人的性格品質(zhì)甚至氣質(zhì)。
從教育的意義上看,它更是意義非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教我們?nèi)绾斡行摒B(yǎng),“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教我們?nèi)绾螌W習“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教我們要有誠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教我們要謙虛,“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教我們要珍惜時間。
讀書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時代都酷愛讀書,以書會友,以書為樂。
在書中遨游,在書中暢想,與書攜手,讀書,讀好書。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6
論語,一部全世界矚目的經(jīng)典著作。多少人在這本書的熏陶下成才。九歲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翻開一本帶有注釋的《論語》,一下子就被文中每一句話蘊含的道理所吸引了······
什么是論語?論語是由孔子及他的徒弟們的言行編成的一本書,書中的語言及其精簡,少了一個字就無法理解整句話的含義了。細細品讀,書中的每一個教悔都循循善誘,娓娓動人。
翻開《論語》第一句話便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很早就聽到過這句話了,意思也早已記在腦中,便是“學了知識以后,按時去溫習他,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高興嗎?別人不知道自己,自己也不懊惱,不是君子嗎?”以前我總是不以為然,但如今我卻十分肯定這句話,就如我們背單詞一樣,若不去常常復習,很快就會忘記。只有常常去復習,一個單詞才能永遠記在腦中。遠方有來了一個可以與自己談心的朋友,可以與自己分享喜怒哀樂,難道你不高興嗎?一個平易近人,做事不張揚的`朋友,難道不算是“君子”嗎?
就算是書中的第一句話,他也令我在生活中受益匪淺!
四年級的時候,我爸爸開始教我學《新概念1》。我們用一個本子當做“生詞本”,把每天不會認的單詞都記在這個本子上,沒過幾天,本子上已有了60多個單詞。爸爸叫我時常翻翻這本本子,可我去總是把這句話當耳邊風。幾天后,爸爸看我生詞本上的單詞一個都認不出來,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像你這樣學了就忘,‘生詞本’還有什么用?只有時常溫習,才不會忘記!”以后,我謹記爸爸的教誨,每天都翻翻“生詞本”,果然記住了所有的單詞。爸爸看我有了進步,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自己也十分高興。學而時習之,果真“說乎”!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7
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lǐng)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xiàn)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仡欁约浩綍r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經(jīng)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與家人因瑣事產(chǎn)生分歧、和家人鬧矛盾,工作中與同事有時會產(chǎn)生摩擦,與家長產(chǎn)生摩擦,面對不如意的學生會生氣…看過《論語》心得讓我明白了自己給別人帶來煩惱的同時自己也很苦惱。讓我找到了克服生活中不愉快的好方法。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背姓J現(xiàn)實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
聽于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tài)度。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shù)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閑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8
翻開這本蘊含中國傳統(tǒng)道德思想的《論語》,便有陣陣淡雅古香迎面撲來,令人心生向往,甘愿遨游在這幾千年前的文字話語中,去感悟演奏生命哲理的樂章,洗滌去我們內(nèi)心的浮躁和雜念,回歸本真。
不同的人讀《論語》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獲,而我從中獲得了學習之道和為人處世。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身為學生的我們需要將思考與學習同時進行,我們要把我們從書本上所學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考變成我們自己的知識和思想,而通過思考我們不僅能知到自己還有那方面是缺失的,并進一步學習來完善自己的不足。而且思考也是對我們所學的東西是否正確的思考,學習過程中難免不會有錯誤的知識,因此我們需要自我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錯誤知識。在學習方面還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為知道就是知到,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學習最忌諱的是不懂裝懂,學習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你知不知道也只有你自己清楚,所以我們不能欺騙自己,不懂也不會有人笑話你,人們只會笑話那些裝懂的人。
在為人處世方面,我覺得《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最好概括與總結(jié)。人際交往時我們就應注意當某些事我們自己都做不到時,便不能要求別人去做到。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不能心胸狹窄,而要寬宏大量,推己及人。如果是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guān)系,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和平等待人的體現(xiàn)。
《論語》是儒家文學的經(jīng)典之一,它還有很多價值等著我們?nèi)グl(fā)掘,還有許多內(nèi)容等著我們?nèi)W習和解讀。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們不需學《論語》去治理天下,但我們可以學習君子修身之道和孝敬父母之道,這對我們的道德還是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品中華傳統(tǒng)文學,學中華傳統(tǒng)美德。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9
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沉淀在一本散發(fā)著油墨書香的《論語》之中,任憑他在歲月的風箱里被剝落的斑駁朱漆,任憑他在時間的長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這其中的靈魂所包含的所有美麗文化都以他安詳?shù)淖藨B(tài)靜靜的躺在那泛黃的紙張上。像陽光,播撒我心中知識的種子;像雨露,滋潤我向善的靈魂。
讀《論語》,本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看好書,寫讀后感的任務,可看著看著竟在書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個靈魂,一個個穿梭于“仁”、“學”、“君子”與“小人”之間的`靈魂。我還看見了一個“君子坦蕩蕩”的孔子,一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孔子,一個“剛、毅、木、訥”的孔子,一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孔子,一個“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個……
孔子是很講究學的,在他的《論語》中就有學而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學”與“思”之間的相輔相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我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才會進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其實學習也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態(tài);“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要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地治學:“溫故而知新”告訴我們學了就要重新再復習一遍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同樣的,孔子也是個孝子,大愛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對人民的博愛,還有對長輩們的孝愛?墒侨缃竦娜藗儩u漸地對孝這個字的認識越來越淡薄,原本閃光的字眼逐漸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這樣墜入了一個他們自認為的美麗卻又失重的世界?鬃诱f:“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句話完全顛覆了平日里人們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許你以為孝就是聽父母的話,幫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給他吃,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質(zhì)上的豐富;是對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為了他們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損害道德的事情;是愛自己,而不是不顧自己的安危讓父母擔心、憂慮。
在《論語》中有一句話令我深思熟慮:“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笔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們班這個小小的集體也會有“姚明”“王羲之”“達芬奇”“宋祖英”“華倫庚”“冰心”等。有的人學習不好,可是籃球卻是動若脫兔;有的人體育不好,可是書法卻是龍飛鳳舞;有的人書法不好,可是繪畫卻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繪畫不好,可是唱歌卻是娓娓動聽;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卻是滿腦子的數(shù)學;還有的人對數(shù)字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倒是寫起作文來便妙筆生花了……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不假啊。每個人的優(yōu)點都值得我們?nèi)W習,每一個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夠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教導我們,使我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多向我們身邊的所謂平凡人學習他們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樹叢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邊許多的植物滋養(yǎng)下茁壯成長,并且長成一棵堅韌不拔的大樹。樹之所以高大,因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偉岸,因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壯闊,因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閃光,因為有了那些所謂的平凡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是中華文明的匯聚,是一位諄諄教導的老師教會了我們?yōu)槿颂幨碌牡览恚且I(lǐng)我么向上的階梯。
薄書一本,細讀一遍,終生無悔。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0
《論語》為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續(xù),學習之初要有美德,學習運用中,美德之用也是無法或缺的。如開篇第一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用道德來治理國家才會使自己像北極星一樣,別的星辰都圍繞它。就說明了,德的重要性,這也說明為政之人同樣也需要有諸多的美德才可達到,此種效果。
圍繞德這個主題,《論語》為政篇講到何為孝,講君子不器,講信之重要性,德是為政之源,使看似散亂的為政篇,主題鮮明,條理清晰。
在德的主題下,又穿插了學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談論學習的.名言,很難和為政相聯(lián)系,但是無論做什么,都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都是學習、實踐、思考,再學習、再實踐,在思考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學與思的結(jié)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從孔子對顏回的評價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學與思的結(jié)合就沒有愚蠢的人?鬃友詡魃斫,以自身所感教育學生,學與思的結(jié)合受益終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習,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能領(lǐng)悟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七十歲能隨心所欲,有任何念頭不會越出規(guī)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學與思是達到成事目的的必經(jīng)之路。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1
一部論語,兩萬余字,卻可進入中國思想史上最燦爛的文章之列。它影響歷朝士子書生乃至普通百姓兩千余年,國人的性格,也受到無聲熏教。封建王朝瓦解了,四書五經(jīng)不能上講堂了,儒學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論語和其他儒家經(jīng)典一樣,在書架上蒙塵。然而論語的光輝并不會因一時不被理解而消淡,儒學作為中國文化的精髓部分,必然會和經(jīng)濟一起復興,論語的精彩,必然會被更多的人體會。果然,于丹教授做客百家講壇,講《論語心得》,提醒了國人還有這么一部經(jīng)典等待著我們翻閱。
宋代有位大儒程子這樣說論語的都后感:“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后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后知好之者;有讀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笨梢哉f是深得其趣了。我讀完論語,時常心中有幾多惶恐,幾多自責,并且為孔子折服。讀論語,我以為有必要把孔子請下圣人的高臺,而想像自己也是孔門弟子,追隨老師左右,聽其言觀其行,才利于得其樂趣。孔子是可愛而可敬的好先生,我的師兄顏回子路子貢等等也是個個棱角分明。粗看于丹教授講《論語心得》,分成幾個方面來論述。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部論語,我讀論語,只看得君子二字。不錯,我心中的論語,乃是一本學生的聽課筆記,所記錄的內(nèi)容,是老師教學生如何做一位君子。
且看開篇學而第一講的是什么。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所述三條,第一為學道以長才干,第二為交友以輔仁,第三條乃是修德,此三條者,不過都是為了做一個君子?鬃又當⒕,是從多方面多角度的,一部論語,正是為了告訴弟子們,何為君子,君子有怎樣的責任,君子有怎樣的才能,君子有怎樣的德行,君子怎樣為政,怎樣修身而成為君子……如此種種,都是自君子二字鋪展開來。論語當是一本給想成為君子的人看的書,不同的人可能看出不同的東西,這些東西都和君子是相關(guān)的,或者只是算君子的一部分,豹之一斑而已。
孔子的眼中的君子,是怎樣的人呢?讓我們?nèi)フ撜Z中看。想要直接給君子下一個定義是有難度的,君子內(nèi)涵很廣。先說君子的責任?追蜃幼约壕褪俏痪,他的志向,最能表明君子的責任。顏回和子路與孔子各談自己的理想。直率的子路說他想要車馬輕裘,與朋友分享,用壞了也不可惜;顏回說得自己要不夸耀自己的長處和功勞;而孔子說的是什么?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分明就是施于天下的政治理想啊。君子生于世,“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君子之出仕,并非為自己謀利益,而是實實在在要為了天下人。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說法,與此類似。真的君子,是胸懷天下的,后世借救天下名行自私之實的豎子固然不少,真正的君子,還是有的。此一條,可以說是檢驗君子最根本的一條了,舍此余不足觀?鬃佣啻胃袊@世道日下,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語氣中那份無奈的悲哀,正是君子的悲哀啊。
知道了君子的職責所在,是根本。要為天下人謀利,當有手段。儒家君子的手段,前人之述備焉。儒家治國的方法,以仁為本,推行仁政。然而在論語中,孔子多次被問道為政的辦法,孔子每次回答得都不一樣。孔子講仁,兼講禮,義,孝,忠,德,這些都可以作為為政的手段。子路問衛(wèi)國之政,孔子說:“必也正名乎”,根本而言講的是禮;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边@里明了講的是德;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里講的是仁和德;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這里只講了三個具體的標準。至于其他弟子治理具體地方來問政,孔子給出的答案盡不不同。用孔子自己的話說,為政大概沒有什么是非做不可的,沒有什么是一定不能做的。只要合乎道義,都是可以的。因此可以綜合一點說,論語告訴我們,儒家之為政,只須著力于幾個基本原則之下,如仁,義,禮,等等。
知道了君子的職責、君子為政的辦法,要做一個君子,還須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論語在這方面講了很多,當今初中高中課本讀本介紹論語,也往往從這些角度開始?鬃釉谡撜Z里面教授給人的知識是多方面的,有說立志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有說學習態(tài)度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說學習方法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說堅持的,“吾道一以貫之”。還有許多激勵人學習的句子,“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等等,讀論語總能被這些話語所感動。孔子要弟子所學的,就是要達到能為政的標準?鬃右詾橐菩腥收'人必須自己懷仁,治國以德的人必須自己立德,因此君子如果要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首先自己要有高的道德修養(yǎng)和才能。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概括起來就是要好學?鬃友壑械木,重德行,輕言語,反對武力,好學。后世儒家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想必從孔子這里得到不少啟示。修成了君子,便可以出仕來實現(xiàn)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愿望了。
論語中展現(xiàn)了孔子多種多樣的教育方法,在今天看來,依然是很有意思的。然而這些只是孔子教導學生的手段而已。一部論語,記錄的是孔子和其主要弟子的言行,反映的是孔子的政治理想。或許我看到的并不全面,然而君子一定是每一個讀論語的人無法回避的,孔子的道,就是君子之道。對于孔子,真覺得顏回說得好,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循循然善誘人;對于孔子,顏回沒說到的一點,后代也時常忽略的一點,而很吸引我的一點是,論語中的孔子,生動而感人。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2
仔細傾聽于丹教授的《論語》,感覺曾經(jīng)遙遠而枯燥的《論語》一下子變得豐富和溫暖起來。于丹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jié)合現(xiàn)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nèi)涵,有許多獨到見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對《論語》的解讀能夠贏得民眾的掌聲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沒有把重點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論語的教導直接針對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講解的心靈之道、處事之道都是幫助人的內(nèi)心需要,這就是當今許多現(xiàn)代中國人的實際需要。人們從于丹的講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論語》中的一些教導,以幫助自己求得心靈的平安,幫助自己為人處事、幫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當今忙忙碌碌、競爭激烈以及精神相對空虛的情況下,人們更有對內(nèi)心平安的追求,當然孔子不能給當代中國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論語》中的一些內(nèi)容的確能給人某種心靈安慰,也可以讓人從中學到一些處事之道。
于丹《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jié),她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并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nèi)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nèi)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學習于丹《論語》,感覺最深的是能啟發(fā)我們的心智,觸動我們的心靈,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guī)矩、道理,讓人在不經(jīng)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樂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膩意境。
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感到幸福,對現(xiàn)實是否感到滿足,主要取決于個人的心態(tài)。確實,在今天這么一個不斷改革與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顯得更為重要。面對眼前千變?nèi)f化的世界,調(diào)整好個人的心態(tài),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是我們每個人在現(xiàn)實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人生的理想是心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只有站在個人心理的坐標系上,建立務實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職業(yè)生涯中有所擔當,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最為重要。于丹教授把《論語》樸素、敦厚的哲理解讀后以現(xiàn)代人的理解方式傳遞到我們,正確處理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就工作而言,一個人的目標,不能好高騖遠,必須經(jīng)過努力可以達到;同樣,目標不能太小,不經(jīng)一定困難能夠?qū)崿F(xiàn)的目標不可能帶來多大的勇氣,即便是實現(xiàn)了目標也不可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快樂。同樣,對于一所學校目標的適切制訂,將會增強教職員工的團隊精神;遠大的理想,將激勵人們戰(zhàn)勝各種困難,勇往直前。
前一段時間于丹教授到日本講授論語,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她的想像。這說明日本對儒家文化的重視超過中國。但現(xiàn)代日本等許多國家的政體和經(jīng)濟發(fā)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靠的是現(xiàn)代制度創(chuàng)新與文化繼承兩者并行,不是全面拋棄,也不是全面保留。國家擁有現(xiàn)代政體,同時社會、家庭、個人也保留一些傳統(tǒng)的價值觀,這兩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輔相成。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制度與文化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論語》等傳統(tǒng)文化能幫助人得到一些內(nèi)心平安以及一些處事之道。于丹論語的現(xiàn)象其實是向中國社會啟示如何繼承和保護傳統(tǒng)文化,并同時建立和維護民主、平等、法制的現(xiàn)代社會制度,可以大力提倡傳統(tǒng)文化中對個人價值觀和修養(yǎng)有益的教導。
于丹的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諧,什么是無畏。在于丹對《論語》通俗化的解讀中,無論是“心靈之道”還是“處世之道”,無論是“君子之道”還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種大氣的胸懷,獨到的眼神,加以審視、領(lǐng)悟,并用輕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來!@就是于丹的力量,這就是于丹帶給人的美麗!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3
在現(xiàn)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jīng)離人們越來越遠,圣賢與經(jīng)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xiàn)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lǐng)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xiàn)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xiàn)實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huán)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么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jīng)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么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huán)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nèi)心價值取向。
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凈化自己的心靈,蕩滌內(nèi)心的浮躁,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zhuǎn)移較之于自內(nèi)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能將一部《論語》經(jīng)典講得深入淺出,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國學造詣。在"君子之道"章節(jié),作者對君子進行了精辟講解。但書中有個觀點讓我費解,"君子的社會角色是變通的、與時俱進的。一個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為,而在于他所為背后的動機。他們是社會的良心。"用動機而不是用行為判斷人,這是早已被唾棄的謬論,讓人聯(lián)想起衛(wèi)道、道德殺人等不雅字眼,作者放在自己鐘情的君子身上所為何來?歷史上心懷悲憫手舉利刃和流著眼淚殺人的人著實不少,莫非他們也是君子?不知該敬佩還是同情作者,一位《論語》的信徒,卻無心快語道破了"君子"的偽善本質(zhì)。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高不可及,現(xiàn)在我們必須得仰望它。這個世界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nèi)绾卧诂F(xiàn)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這就是于丹教授《論語心得》給我們的啟迪。全書以白話詮釋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jīng)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國》更好一些,她的語言沒有易中天那樣幽默,但絕對值得思考。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是從天地人之道說起的。從盤古開天地這種變化最終達到的一個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說: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xié)于現(xiàn)實世界上很多的規(guī)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有了這樣一個大的宇宙觀,再將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來,全方位地解讀了孔子及論語的'思想以及這種思想對于現(xiàn)代人、普通人及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品味人生,修身養(yǎng)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tài)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tài),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nèi)心的安寧。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4
最初知道“孔子”其人,是在“批林批孔”、“讀書無用”那個年代,當時的大街小巷、機關(guān)、學校無處不見“打倒孔丘”的標語,但對其“腐朽”的儒家思想只是模模糊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后來有機會讀到《論語》,卻也只是零零碎碎地讀,對其中精深遠遂的思想未能體味,更對那些個“之乎者也”提不起興趣而束之高閣。直到看了央視《百家講壇》,于丹老師以其清新流暢的風格,散文般和緩優(yōu)美的語言,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及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為我們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論語》解讀后,我買來了《于丹<論語>心得》。近日休假在家,有時間靜心閱讀了這本書,讀后讓人感覺如沐春風,有一種心靈的觸動。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錄。孔子的儒家思想,備受歷朝歷代君主的推崇,也一直影響著中國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就是在物欲橫流、信息爆炸的當今社會,仍然閃爍著真理和智慧的光芒。于丹老師筆下的孔子樸素平和、謙虛賢達,博學睿智,平易近人,時時為我們傳遞著一種博大、仁愛和快樂。于丹老師用其獨到的眼光和快樂的感悟解讀《論語》中深刻而又廣博的人生哲理,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個方面分別闡述自己的心得,如“《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我最欣賞的,也就是于丹老師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
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溫暖的、快樂的生活?秘訣就是去找到內(nèi)心的安寧。于丹老師講了個小故事:同為花崗巖,臺階不服氣地向佛像抗議,“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同一個山體,憑什么人們都踩著我們?nèi)ツぐ菽惆?”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們只經(jīng)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經(jīng)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通過這個故事,我把內(nèi)心的安寧理解為:平和。以樂觀向上、閑適超逸的性情融入環(huán)境;主動積極、坦蕩曠達的胸襟投入工作;快樂愉悅、真實自然的心情擁抱生活,我們的心靈深處就會充滿陽光、自信,生命就會快樂豁達許多,就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那樣,去尋求內(nèi)心的安寧。當然,要達到孔圣人的境界和于丹老師所說的那種和緩、從容談何容易,必須經(jīng)歷千錘百煉方能修成正果,但不斷地“修身養(yǎng)性”,逐步提升自己,努力追求內(nèi)心的淡定和坦然是必要的,至少他可以讓我們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世界中讓心靈找到歸宿地與棲息地。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guān),與內(nèi)心相連!泵鎸Α斑@樣浮躁、競爭又這么激烈”的當今時代,“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我們應該向內(nèi)尋求心靈的力量,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人生的缺憾與苦難,“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心情和態(tài)度”、“既然生死、富貴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并且順應”。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順意,一帆風順,總會遇上種種溝溝坎坎,有如行駛在海上的船,一定會遇到風雨,甚至巨浪,所以首先要正確面對,學會接受它、善待它,但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應該是以一種積極的、樂觀的心態(tài)去彌補、去看待。沒完沒了地糾纏其中,一遍遍地呼天號地,一股腦地去怨天尤人,只能痛上加痛,不能自拔,既有害身心,又于事無補。該放下時且放下,就像老和尚與小和尚的故事,換一種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就會有不同的心境,予人寬容,就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
《于丹<論語>心得》,不故作高深,不矯情賣弄,沒有尋章摘句,沒有引經(jīng)據(jù)典,沒有從教條到教條、從書本到書本的搬家,娓娓道來,循循善誘,將孔子從圣人的高位復原到腳踏實地的凡人,把閃爍著真理光芒的樸素語言和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結(jié)合在一起,傳遞給人們一種溫暖的思想力量,既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長。雖然對于丹老師的觀點不能百分之百的認同,但讀后讓人豁然開朗,淡然微笑,還讓人掩卷而思,浮想聯(lián)翩,真可謂服了一劑“心靈雞湯”。
最后借用于丹老師的一句話為結(jié)束語:“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志銘。”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5
在個人工作繁忙,工作生活壓力大;整個社會比較浮躁的背景下,按照孩子老師布置讀《論語》,讀后自己的心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凈化,為人處世、學習教育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啟發(fā)。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文化學習。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币馑际呛⒆觽冊诩乙㈨樃改,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話要講究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余力,就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由此可見,孔子認為在學習知識之前應先盡孝道,這也正好證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闭f的是為人要重義輕利,君子懂得的是大義,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孔子在政治統(tǒng)治上崇尚“為政以德”的思想。子曰:“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币馑际钦f,統(tǒng)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群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著他。
在人品第一重要之后,要重視學習。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見到賢人,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類似的毛病。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鼻诿愣脤W,不以向比他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
總體而言,論語中有好的觀點,也有迂腐過時的觀點,我們要吸收其精華。
譬如綜上所述的孩子從小教育要將道德品質(zhì)放在首位;學習要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為人要重義輕利;為政一方要實行德治,正人先正己等。
讀好書使人心靈凈化,讀好書使人類進步!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論語的心得體會12-27
《論語》心得體會02-28
論語心得體會01-10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1-29
論語的讀書心得體會12-28
與《論語》有關(guān)的心得體會06-08
讀論語心得體會12-13
《論語》閱讀心得體會02-12
閱讀《論語》心得體會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