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讀后感(通用11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娛樂至死》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娛樂至死》讀后感 1
限娛令發(fā)布1年多后才接觸到這本書,限娛令發(fā)布的出發(fā)點或許和此書對于電視娛樂化的警惕有所不同,但限娛令體現(xiàn)出的官方對于媒體的引導的確讓人重新對電視的職能開始進行審視,它究竟應該為受眾帶來什么,它如何負責通俗又兼顧高尚。
以波茲曼之見,比演藝圈、電影圈、電視圈中的無窮紛爭與齷齪更糟糕的,是“娛樂”的泛化乃至深入人心。我們必須要審視電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娛樂工具?獲取信息的平臺?了解時態(tài)的媒介還是僅僅是一件家具一個擺設而已。電視本身沒得錯相反還是一項巨大的進步,但是一開始他的發(fā)展的方向就是錯誤,人們本身具備的娛樂性強加給他,并通過他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事實上它并沒有讓我們失望。但是由它產(chǎn)生了許多“齷齪”和“紛爭”。以及不正常的現(xiàn)象。波茲曼的觀點是我們要跳出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境界。要有第三者的眼睛來觀察電視。他根本不在乎娛樂節(jié)目的泛濫或媒體的娛樂化傾向。他寫這本書是寫給自己的知識分子同行的,他呼吁他們回到書籍中去,認真地寫作和思考,而不要貪戀在電臺、電視節(jié)目中侃侃而談,一夜之間曝得大名。娛樂至死”是他對媒體知識分子的警告。他認為,印刷機更適宜于理性思考,電臺電視只會淪為大眾娛樂,任何有志于知識工作的.人都應該清醒,回到書面寫作,那才是他們該呆的地方。波茲曼承認電視的合理存在,也堅持自己的使命,自己意識到的東西就要把他傳播出去。
電視的娛樂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開闊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對世界有一個總體的認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視起到了普及大眾文化的作用。只是,我們不能被電視中的虛幻世界所主宰,而導致在虛擬的世界中迷失自我。
《娛樂至死》讀后感 2
最近時間有點少,更多花在了學習上,還有一大方面花在了自己精神內耗?偸亲约汉妥约鹤鲗ΓM管很多次提醒自己看問題不要老是從讓自己不開心的角度看,但是還是會出現(xiàn)這種狀況。心情有不太好的時候,我也不太希望把這些情緒傳遞給別人,加上考研這些事情,有的時候會覺得壓力有點大,我想做到最好,所以可能就有很多的困難吧,希望自己可以一步步慢慢克服困難。
很開心,這又是今年讀完的一本書。開始奔著書名來的,覺得《娛樂至死》很cool,讀完了,覺得真的很大受啟發(fā),書中抨擊了電視帶給我們的影響,因為電視,人們變得不再愿意去思考?赐炅朔浅@斫膺@本書在諸多文學著作中屹立到現(xiàn)在,而且每年都會吸引很多的人去閱讀它,大受其益!更多的時候這本書提醒我們不能摒棄思考,因為現(xiàn)在社會的環(huán)境驅使,以及文化所致,電視大多數(shù)都是畫面,影像,大家缺少了很多的'思考。只是看,圖個開心就好了。一想到這里,就想到我看的《易經(jīng)》里面說的一句話 嗜欲深者天機淺,嗜欲淺者天機深 (意思就是說過度沉迷于感官享受的人沒有大智慧,反而不那么在乎感官享受的人有大智慧)這句話想要真正理解還需要很多很多的經(jīng)歷。希望在今后的日子,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要多思考,多加油。
期待期待下一本的書《人間值得》。這本書說的是一個90歲仍未退休的心理醫(yī)生對我們說的一些話。我覺得看完這本,可能對自己的壓力沒那么大,當然也不一定,還沒開始讀,同樣也可能帶給我一些驚喜。希望自己可以從中思考。
結尾就用書封面的一句話送給你我吧
“未來歲月漫長,依舊值得期待”
《娛樂至死》讀后感 3
娛樂至死的時代,細思極恐。
當下,更別提是多么像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淘寶的千人千面,資訊、短視頻app的個性化推薦,讓眼前呈現(xiàn)的只有我們感興趣的。
作者的核心思想:在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不假思索地接受經(jīng)過包裝的內容。
有人可能會說,技術的發(fā)展有利有弊,我表贊同。電視,手機的出現(xiàn),讓很多人可以足不出戶的見識外面的世界。
但是糟糕的一面,我們所看到的'內容不是最真實的,都是經(jīng)過包裝的,并且絲毫未留給我們思考的時間。
比如《奇葩說》看似能夠得知很多道理,其實瞬間即逝。得知的知識也是非常碎片,不具備推論性,我們都知道思考的時候會結合以往經(jīng)驗和儲備知識來想問題,而在看電視過程中是做不到的。
以為知道了很多事實,卻離事實的真相越來越遠。
也正是在信息化時代,讓我們更容易跳過復雜問題,因為創(chuàng)作者知道如何取悅觀眾。難理解的,需要闡述的,觀眾不會喜歡,觀眾喜歡的是故事,是偶像。越是簡單,越是有視覺刺激,越能提高收視率和點擊率。
要解決沖突,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問為什么。切記,不要用笑聲代替了思考,更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么要笑以及為什么要思考。
《娛樂至死》讀后感 4
《娛樂至死》是對20世紀后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
1.有2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
一種是讓文化成為一個監(jiān)獄另一種就是把文化變成一場娛樂至死的舞臺
2.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睹利愋率澜纭
3.如果一個民族分心于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而言之,如果人民退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4.掩藏在電視新聞節(jié)目超現(xiàn)實外殼下的是反交流的理論,這種理論以一種拋棄邏輯,理性和秩序的話語為特點。在美學中這種理論被稱為達達主義,在哲學中被稱為虛無主義,在精神病學中被稱為精神分裂癥。
《娛樂至死》讀后感 5
這本書是對20世紀后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
書中勾畫了美國官員、新聞記者、律師、教育家等各色人等的電視形象,說明圖像給人類感官和思維帶來的影響。又通過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辯論、電視競選、教會布道、學校教育等案例,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娛樂使人不再思考!秺蕵分了馈废蛭覀兦庙懥司姡何覀儗в谖覀兯鶡釔鄣臇|西!
本書金句
雖然文化是語言的產(chǎn)物,但是每一種媒介都會對它進行再創(chuàng)造——從繪畫到象形符號,從字母到電視。
任何認識論都是某個媒介發(fā)展階段的認識論。
在信息的海洋里,卻找不到一點兒有用的信息。
真理不能,也從來沒有,毫無修飾地存在。它必須穿著某種合適的外衣出現(xiàn),否則就可能得不到承認,這也正說明了‘真理’是一種文化偏見。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讀后感 6
常常聽人說,現(xiàn)在從電視和網(wǎng)絡上就能獲取很多知識,事實確實如此。但正如書中所言,我們從這當中所獲得的知識包含了太多的娛樂性。電視節(jié)目需要收視率,需要盈利,沒有收視率,絕大部分的節(jié)目都辦不下去。換言之,娛樂性是電視節(jié)目生存的必要手段。為了達到娛樂性,電視上呈現(xiàn)的節(jié)目效果,大多是剪輯后的成果。在這個前提下,我們需要警惕的是,我們從中獲取的知識,看到的畫面,是片面的,僅僅是碎片。比如對名著的翻拍,要做到完全尊重歷史、還原作品,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認為,要獲取實在、完整的`知識,還是要多看書。就像公司這次“青年讀書會”活動,就是要幫助青年開拓視野、實踐歷練、知行合一,不斷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在這里,我要引用上面徐友漁講的那句話。這是他對這本書的評價,但也是在我們讀書時該有的做法。我們要明白,放在我們面前的書,并不每本都是好書,其中肯定有殘次品。尤其是讀議論性強的作品時,尤其要保持清醒。因為往往作者說什么,我們就認為是什么,容易被作者帶跑。
如何去甄別書的好壞,仁者見仁。只是在書的選擇上,我倒是有這么幾點建議:一是選擇好的出版社。畢竟這些出版社,有口皆碑,出錯率低;二是選擇好的譯者。這點適用于讀古代作品和外國作品時,因為我們大多數(shù)人看的都是譯文,是第二手資料,是以譯者的讀后感為基準所形成的,誰知道譯者期間殺死了多少個哈姆雷特,又創(chuàng)造了多少個哈姆雷特呢?換言之,還要學會比較,就是要看好幾本不同版本的《堂吉訶德》,選擇其中最好的譯品;三是盡量多讀史書,少看小說,各種小說。
而對于書本上學不到的,需要言傳身教的,一個人生導師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了。以前聽故事,聽成功人士講他們的奮斗史,似乎都會提到一點:我遇到“貴人”了。尤其是公司最近舉辦了師帶徒的拜師儀式,多位師徒結對成功,更讓我覺得公司似乎就在創(chuàng)造一個為我們找到“貴人”的機遇。
《娛樂至死》讀后感 7
一開始有先入之見,認為作者想表達的是一個現(xiàn)象問題。正如同在他那個時代當中電視廣為普及,人們一方面驚訝于電視-這種科技擴寬了人們的視野,讓知識更為普及化,一方面也覺察到其中稍有不妥。正如同當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但事實上看完整本書之后才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萍,就任何時候而言,不存在好壞,因為它僅僅是個工具。道德屬性是人們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正如同我們不能用人類道德去批判動物世界的好壞一樣,以道德的好與壞來評價一件工具本身就很可笑。
當然言歸正傳,在我看來,作者實際上想表達的,其實是對知識的不尊重。大多數(shù)人通過電視(網(wǎng)絡)輕而易舉地接觸到不同的知識。正因為如此輕而易舉,故而產(chǎn)生懈怠,從而不認真對待。Postman在文中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如果一個人在做報告過程中三番兩次不斷中斷,或是上個廁所,或是泡杯水諸如此類,聽報告的人不僅會覺得莫名其妙,更會對這場報告的專業(yè)性產(chǎn)生質疑,從而不認真對待。電視便是如此。當然其還以傳教和電視娛樂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在此姑且不表。由此看來,寓教于樂,前提是教,而非樂。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或許在幾千年前孔子已表述的非常明白: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在學習的基礎上再進行思考,思考了再學習,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學習基本環(huán)節(jié)。且Postman進一步指出,娛樂化下的批量知識生產(chǎn)知識給予人們的是模式化的思維模式,限制了思維的多樣性。不記得曾經(jīng)在哪里看到過的一個例子,頗為相似。人的眼睛是一種很獨特的器官,我們可以看的范圍其實很廣闊,但人們通常會將焦點放在自己關注的事物上,而忽略周遭。但值得注意的是,是人們自己決定焦點在哪,但電視(或諸如此類)卻是替你決定焦點在哪。或許不是很恰當,但足以說明一二。
在本書的最后作者還提出了兩個解決辦法。其一是讓人們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在看電視,但作者自己也承認這操作起來很難。另一個則是依靠學校教育。而在我看來,或許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學校應該教會學生尊重知識,認真對待學習,也該教會學生以何種態(tài)度對待娛樂。顯然,以身作則的方式更為可取。
《娛樂至死》讀后感 8
“在這里,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xiàn),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湖南人被徹底娛樂了嗎?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和商業(yè)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三天時間,讀完了《娛樂至死》,說實話,里頭有些話并不是很理解,但波茲曼傳達的主要意思還是理出來了,那就是電視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娛樂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娛樂不再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生活已經(jīng)成了娛樂的一部分。我立刻想到了湖南衛(wèi)視!翱鞓分袊,快樂湖南”,多么響亮的口號,娛樂堂而皇之成了主流,湖南人被徹底娛樂了嗎?
湖南衛(wèi)視主打著娛樂牌,狠狠地徹底地娛樂了湖南人,甚至全國人。湖南衛(wèi)視的新聞節(jié)目屈指可數(shù),而娛樂節(jié)目卻數(shù)不勝數(shù),“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為了看這些節(jié)目,小孩可以停止正在做的作業(yè),盡管明天可能被老師罰;老人可以戴上老花鏡,盡管戴上去感覺并不那么舒服;男生可以停止正在激烈進行的網(wǎng)絡游戲,盡管可能會被同伴念叨;女人可以停止正在敷的面膜,盡管皮膚可能變得更差……在這些娛樂節(jié)目面前,生活似乎都變得如此不重要,說得嚴重點,生活已經(jīng)成了娛樂的附屬,先娛樂一把再說。于是,我們被逗得捧腹大笑,至于為什么要笑,我們來不及思考,也無須思考。漸漸的`,我們開始喪失一種本能,一種叫做思考的本能,我們只會說,電視會告訴我們的。
多么可怕,電視主宰了我們!這讓我想起了在看《娛樂至死》時的一件趣事,眼睛盯著書本,而心里卻在糾結要不要回去看《刑警2010》。當這個看電視的念頭冒出來后,我已無法安心看書,多么諷刺,電視已經(jīng)如此深刻地影響我了嗎?包括我的心理和行為?我不想承認,可現(xiàn)實卻是如此,我合上了書本,飛奔到宿舍看起了《刑警2010》。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我們才應該是媒介的主宰,何時媒介主宰我們了?也許,我們現(xiàn)在應該為主宰媒介而努力了,不然,我們真的會如波茲曼所說,成為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娛樂至死》讀后感 9
讀完了尼爾·波茲曼的這本對于我們現(xiàn)在以電視為主的大眾傳媒時代人們失去了思考的批判與警示作品,不得不讓我反思電視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甚至讓人產(chǎn)生了一種對于享受所謂“娛樂”的后悔與恐懼感。是不是未來我們的發(fā)展真的會如同波茲曼在書中所說的那樣,“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笑以及為什么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應該說作者想要給我們傳達和表達的是這樣一種信息:如果沉浸在以電視為主的電子媒介中,慢慢地失去思考,那么電視終將通過控制人們的時間、注意力和認知習慣而使人們失去印刷時代時所具有的品質。我們的文化終將“因為大笑過度而體力衰竭”。這是我們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為了最終將這種不易察覺的文化傷害以及對人的思考,自我意識的剝奪進行徹底的、全面的揭示和強調,在本書中一步步地向我們解釋,舉例,比較,引用。作者先把媒介的本質以他的觀點向我們作了闡釋,“媒介即隱喻,媒介即認識論”,接著詳談了印刷時代下的美國的變化,涉及美國的宗教、政治、廣告及傳媒業(yè)等,述說了印刷時代下的書面文化帶來的優(yōu)勢,促進人們的發(fā)展。再著,講述了電報的發(fā)明發(fā)展給傳統(tǒng)媒介帶來的影響,以及電視興起后以娛樂為主的娛樂業(yè)的發(fā)展帶來的后果。最后,著重講了以圖片形式、視覺角度的電視節(jié)目給我們思想、思維方式等帶來的影響,尤其是提出了教育的形式的變化,以電視節(jié)目為載體的娛樂形式成為了教育的趨勢主流帶來的問題。以各個領域在從印刷時代進入到電視時代的變化背景下為例,顯示出與以前的對比變化,引人思考。
這本書重點放在了媒介形式對于媒介所承載的內容的決定性影響的闡釋上。前部分講解了印刷機下的書面文字,后部分講解了電視機里充斥的圖片與音樂。媒介所承載的內容若想通過特定的媒介來得到傳播,那么必須要符合該特定媒介的特性和本質要求。就好像河道里流的是液體而不是氣體,媒介形式就是河道,媒介承載的內容就是液體。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電視需要的是圖片,傳播的是視覺,需要人們來看,而印刷時代則是以書面文字為載體,需要人們來閱讀,而不是看電視的“看”。
可是,以電視為主的電子傳媒時代,它究竟有什么不妥呢?電視實質上是電報與攝影的延伸。在電報創(chuàng)造信息的時代,“人們失去了行動的能力”,人們對于這種信息無能為力,或是無關緊要,沒有必要采取行動。比如某些國際事件,雖然看起來是很有重要性的,但是對于我們又有什么相關呢?它只是告知我們發(fā)生了什么,但是我們卻無法做什么,事件發(fā)生地與我們所處的地方的距離增加了信息的“無關性”。攝影也差不多,只是“像電報一樣,照片把世界再現(xiàn)為一系列支離破碎的事件”。電視,是“一種媒介”,而不是“一種技術”,“電視展示給觀眾的主題雖多,卻不需要我們動一點腦筋”,“電視把娛樂本身變成了表現(xiàn)一切經(jīng)歷的形式”,“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边@就是電視給我們帶來的,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以電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正如作者在本書中舉的例子,宗教傳教士若將傳教搬上舞臺,制作電視節(jié)目,那么他傳布道義的初衷就變了,凡是以電視節(jié)目為形式的內容,終將以最大限度吸引觀眾為最高目標!安⒉皇撬械脑捳Z形式都能夠從一種媒介轉換成另一種媒介的”。
談及電視的廣泛普及,不得不談電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正是由于電視的廣泛普及,它的影響之巨大是其他媒介所不能比及的。我想,主要是電視給我們帶來了最大限度的娛樂與精神享受。的確,電視節(jié)目的多樣性和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給我們的精神生活帶來了刺激與滿足,現(xiàn)在的我們不僅僅滿足于以往書本上的描繪與刻畫,還不斷追求視覺上的新鮮,形象的美感和好奇感。于是,我們就逐漸進入了所謂的讀圖時代。現(xiàn)在的人們更傾向于讀圖,而不是全覽白紙黑字。圖片確是對世界的展現(xiàn),但卻把我們的世界分割成一張張毫無聯(lián)系,前后不相連接的片段。電視帶來了豐盛的視覺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給我們植入了娛樂的細胞,況且把這種思維觀念稱作為細胞,是因為我認為娛樂性終將在我們這樣物質欲望不斷膨脹的特定的社會背景下成為我們所追求的第一精神需求。并不是說娛樂本身不好,讀完這本書,我卻對娛樂產(chǎn)生了一絲反感與思考。娛樂是能夠給我們帶來精神愉悅,緩解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承受的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但是娛樂過了度就恰得其反了。
當前的趨勢,全國都興起了一股娛樂潮,凡事都以娛樂為目的。首先在我們的電視節(jié)目中就可以看出這種趨勢。不管是已經(jīng)紅了10年多的《快樂大本營》,還是《天天向上》,以及今年走紅的《非誠勿擾》,這些欄目都是以娛樂大眾為目的。當然,作為娛樂節(jié)目,娛樂大眾,吸引收視率本身就是其原則,但是我們應當思考這樣的模式,這樣的傳媒效應帶來的社會影響和對大眾長期進行而終將形成的心理暗示——一切以娛樂為準。電視,電視節(jié)目以其獨有的魅力,一步步將我們這些受眾變成了一個個不加思考,不加分析,不持批判主義的盲從者,順留者。這種影響還波及到受眾的現(xiàn)實生活,而非僅僅局限于受眾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上。何以見得?娛樂的時代,浮躁的時代,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傾向于追求過度的娛樂與快樂,不僅僅娛樂自己,還要嘗試娛樂他人,甚至達到迅速躥紅的目的。這就是為什么眾多博客,眾多視頻網(wǎng)站頻頻出現(xiàn)所謂惡搞內容,甚至涉及暴力、兇殺、色情內容的思想根源和動機,其實這也是社會上出現(xiàn)的網(wǎng)絡亞文化現(xiàn)象的原因。人們?yōu)槭裁磿P注“春哥”、“曾哥”、“犀利哥”、“鳳姐”這些網(wǎng)絡“熱點”?無非就是娛樂本身的影響所致。
電視確實讓我們暫時忘記了思考,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需要糾正,只要是在意識層面持有批判和懷疑的態(tài)度,并不是屏幕上所展現(xiàn)的都是真實的,正確的,可信的,有用的,我們還是需要以自己的思維方式,抬眼觀望,有區(qū)別地對待電視節(jié)目和電視給我們所呈現(xiàn)的內容。電視節(jié)目娛樂性過重的問題,其實不是節(jié)目制編人們的錯,而是電視這個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無法避免的缺陷。電視媒介,以傳播新鮮,視覺刺激,動態(tài)的內容,不允許電視節(jié)目制編人以傳統(tǒng)的書面形式傳播信息。
總之,在電視媒介給我們帶來巨大沖擊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冷靜,否則危險就將來臨。正如作者在書中舉例談及宗教與電視節(jié)目的問題,“真正的危險不在于宗教已經(jīng)成為電視節(jié)目的內容,而在于電視節(jié)目可能成為宗教的內容”。
《娛樂至死》讀后感 10
“在這里,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xiàn),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yè)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尼爾-波茲曼
當下非常流行著這樣一些文字:蝸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造就這些物種現(xiàn)象的功臣是電視和電腦,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與電腦這個黃金搭檔。蝸居的人比在外面奔波的人還要忙碌,不會無所事事,也不會難以打發(fā)時間。
打開電視,有24小時的新聞頻道,足不出戶也足以了解天下事;有各種各樣的電影頻道和電視頻道,每個電影、電視頻道都有各種專題電影電視和國際電影電視劇,打發(fā)只有24小時的一天時間綽綽有余;還有那些制作精良的《國家地理》以及各式各樣的紀錄片和電視節(jié)目等,可謂是應有盡有,應接不暇。
打開電腦,道理、情況,一樣,甚至更上一層樓。有各種各樣的門戶網(wǎng)站,有幾個混得不錯的論壇,有幾個交友聊天的QQ號和mSN,有微博和博客,時刻關注著感興趣的話題以及崇拜的偶像歌手、明星,在微博里追蹤偶像發(fā)帖及時發(fā)表自己言論,與他們進行互動,發(fā)表生活瑣事和小感悟,還在博客上發(fā)表自己的篇章大論。有十幾個購物網(wǎng)站,及時為生活需要購買各種物體,有三五個郵箱和好幾個網(wǎng)絡游戲……總之,看一下新聞八卦,網(wǎng)上購一下物品,發(fā)表一下言論,追蹤一下偶像,和朋友QQ一下,玩一下游戲,都一下地主,偷一下菜,除一下草等,看似什么都是一會兒功夫的鼠標點擊,都不需要很多時間,一天能有幾個一會兒?所以一圈下來,刷新幾下,都還來不及殺毒呢,一天時間就過去了。
《娛樂至死》一書中提到: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jiān)獄;另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簡而言之,奧威爾擔心我們憎恨的東西會毀滅我們,而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將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如今,我們正趨向于赫胥黎所擔心的情況,我們由于享樂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空間,失去了童年的夢想,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真實的親情和友誼,我們將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很多人會對此很不以為然,認為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的生活由于有了電視和電腦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黃金搭檔變的更加便捷,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事,遨游世界,體驗各國風情,實現(xiàn)“坐一隅而觀天下”。然而我們可知正是這汪洋如海的信息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勢填充我們大腦,而使得我們變得如此被動和自私?上面提到的蝸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不正是很好的證明嗎?
媒介即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xiàn)實世界。媒介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掌握話語權以及潛移默化的特性,即在它指導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的過程中已經(jīng)潛移默化的介入到我們思想和骨髓。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更新,電視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迎來了全民娛樂的時代,每個人都在歡呼,并衷心地迎接這個“偉大”時代的來臨?烧l又知娛樂時代精心培養(yǎng)的是一代遺忘癥患者和判斷能力低下病人。
坐在電視機面前,我們毫無意識毫無準備,看著屏幕上的`閃動的畫面,聽著傳出來的聲音,我們自以為是地以為遙控器握在自己手中,等于是自己掌控著這一切,殊不知,正如孫悟空在如來佛手心里翻了十萬八千里筋斗的那般諷刺,其實我們早已將整個兒控于某種無形卻強大的力量之下。這就是媒介。在它供給的娛樂中,我們不能自拔卻渾然不知。電視以娛樂的方式向觀眾傳播信息,讓觀眾歡笑,放松身心,忘卻現(xiàn)實中的煩惱,進入到電視所設計的幻想世界。即使是悲劇和血淋淋的場景,也能通過電視優(yōu)美的音樂和巧妙的光線布置展示出和諧的一面,讓魅力十足的主持人以幽默的口吻變相地逗樂觀眾,使得觀眾對此一笑而過。電視節(jié)目的運作機制不允許我們休息,因為休息就意味著我們有時間思考。電視需要的是掌聲,而不是反思。因此電視帶給我們的文化影響是我們接受了電視上所展示的那個世界,人們不再彼此交流,而是彼此娛樂。
由于因特網(wǎng)和電腦,這對黃金搭檔發(fā)展的非常迅速,更普及、更低廉、更方便、更娛樂,彌補了前任們欠缺的互動性,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更是一個無底的娛樂深淵。我們每天在網(wǎng)上沖浪,瀏覽無數(shù)或歡喜或悲傷或有趣或無聊的帖子,打開微博和博客發(fā)表言論和文章,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演完一出又一出,某女很傻很天真…我們用“灌水”、“頂”、“挺”、“某某到此一游”等無意義的詞匯作著所謂的回應。在這里,鼠標是掌握在我們手里,我們也完成了由聽眾、觀眾到新聞發(fā)布者的轉變,似乎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我們似乎在坐觀一場又一場娛樂盛宴,殊不知,自己也在日常的生活中拼命演出,為旁人提供著娛樂的源泉
波茲曼寫道,“印刷機統(tǒng)治的社會里話語清晰易懂,嚴肅而有理性,但是電視機統(tǒng)治之下,卻變得無能而荒唐!笨梢钥闯鲎髡邽殂U字時代的漸漸逝去而扼腕嘆息,為這個各個角落無不充斥著娛樂的時代的到來惶恐而滿懷批判。
波茲曼的《娛樂至死》,給了我當頭一棒,把我從電視和網(wǎng)絡的桎梏中解救出來,讓我重新思考這個充滿娛樂世界的電視和網(wǎng)絡。波茲曼這位老人留給我們的這一卷精神財富,當我們在察覺即將成為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時,就該多找個途徑去塑造我們這個物種的本來應有的高等面目,我們應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讓媒介主宰我們。
《娛樂至死》讀后感 11
一切都在向娛樂化靠攏,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在復旦的圖書館,《娛樂至死》這本書一直處于借出的狀態(tài),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著作依舊葆有足夠的生命力,孜孜不倦地傳播著他的思想和觀點,但這不是印刷時代的勝利,反而可能是對印刷時代終結的一種緬懷。
尼爾波茲曼先生在書中描繪了從印刷機到電報再到電視時代的變遷,他的憂慮也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加深,似乎一切都在向娛樂化靠攏,嚴肅話語語境喪失了生存的空間,公眾的思考和耐心也變成了奢侈品,萬千媒介像巫師一樣奪走了人們的想象力不同的主流媒介決定了不同的社會特征,公眾的意識形態(tài)和參與方式也發(fā)生著巨變。
這一切確確實實正在發(fā)生,并且愈演愈烈?膳碌氖,尼爾波茲曼先生不會想到他大肆批判的電視已經(jīng)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到來了,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
技術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媒介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電視時代還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甚至到下一個虛擬現(xiàn)實時代,我們已然清楚地認識到,技術是改革的第一動力,任何一項新的技術都可能顛覆我們的認知,繼而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媒介只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手段罷了,它處于整個序列的前端,我們就誤以為媒介決定了我們的文化精神,這種看法我是不認同的。
媒介并不是問題的本質,它只是娛樂化的載體和表現(xiàn)形式,本質是人性中對娛樂的渴求和需要,所以我們會為電視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提供給我們的產(chǎn)品買單。
Facebook、人人網(wǎng)、微信等社交軟件的出現(xiàn),顛覆了人與人、人與空間甚至人與過去之間的關系,重構了一種新型的社交網(wǎng)絡,泛在的娛樂化從形式到內容都比電視時代更加嚴重。
但是,不要忘了,公眾醉心的遠不止這些媒介,網(wǎng)上購物、電子游戲、網(wǎng)劇等等,都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公眾所熱愛的活動,它們占用我們的時間比電視高出了許多。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觀點很有預見性,但缺少一定的準確性。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向懶惰的妥協(xié),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媒介不是罪魁禍首,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娛樂產(chǎn)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使得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yè)都心甘情愿成為娛樂的附庸,這就像是市場經(jīng)濟的勝利,公眾愿意為其埋單,享受這種娛樂化所帶來的快感,寧愿犧牲自由、思考、嚴肅、辯論等作者所提及的價值。電報沒有錯、電視沒有錯、聯(lián)網(wǎng)沒有錯,歸根到底技術沒有錯。這是科技發(fā)展的必然,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所以,我們不能將尼爾波茲曼先生批判的東西全部怪罪于媒介,它也只是在完成它的工作而已,那些創(chuàng)造娛樂產(chǎn)品的人也只是在完成他們的工作而已,并且做的不錯。值得警醒的是我們自己,是每一個媒介的接收者,我們自身的趨娛化是否讓我們失去了一些更加寶貴的東西?例如用鋼筆寫下的文字、例如一場嚴肅的辯論、例如一封深情款款的書信,或者一次沉靜的冥想。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欲望,有人說懶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因。
我們太懶了,很多事情不愿意去做,新的發(fā)明就應運而生,為我們提供便利。我認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相較于之前的不便利,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向懶惰的妥協(xié)。這種程度愈演愈烈,就證明人類正變著方兒地滿足人性的欲望。這是第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媒介不是罪魁禍首,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都沒有錯,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我們終將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
【《娛樂至死》讀后感】相關文章:
《娛樂至死》讀后感07-19
《娛樂至死》讀后感(精選14篇)06-18
娛樂至死讀后感(精選11篇)06-16
娛樂至死讀后感(通用25篇)04-12
至死不渝的愛情句子07-23
娛樂的心情的句子07-28
娛樂廣播稿12-16
娛樂廣播稿(合集)11-20
至死不渝的愛讀后感最新 讀后感03-05
娛樂廣播稿6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