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匯編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這是鄭杰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的第一句話,它深深地吸引著我。俗話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心靈對話”。讀著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另類校長”鄭杰深邃的教育思想,它讀起來非常親切,并不像其他的教育專著那樣處處都是大道理、空理論,而是從教師的身邊出發(fā),總結出問題癥結的所在,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鄭杰校長的一百條建議中,其中的幾個部分帶給我這樣的啟示。
一、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
吸引學生自愿到學校來,這只是第一步,我們需要設法讓學生到校之后,能勤奮努力地學習。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往往通過“逼”的手段讓學生讀書。這種逼的手段或包括批評、教育、幫助、指導、訓練、體罰,或包括表揚、獎勵、哄騙、引誘等能用上的、能想到的。這些手段都只是暫時的,我們需要的是長效的手段。教育不是讓學生將書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概念簡單的復制到學生的大腦中。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在進行每一節(jié)的教學活動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既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難懂的知識,又能夠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樂趣,進而激發(fā)學生自己來找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有了對知識的親和力,明白了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真正愛上我們所教的學科,而且實現(xiàn)自己幼小的生命價值。
二、教師要有自我認同感,切不可妄自菲薄
。眼下,“一級!薄ⅰ笆痉缎!焙芰餍,很多的學校紛紛創(chuàng)建,我校也不例外。我想,王校長在給我們學校確定這個辦學目標時,應該思索了很久。這只是個目標,其真正用意是“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踏踏實實干好學校的工作,使學校的各項工作走上正軌。
坦率地講,海南省農墾加來高級中學,在外界心目中的學校形象并不怎么好。今天總結起來,我想原因在于:學校教職工并未真正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老感覺自己低人一等,顯得底氣不足。這一點在教研活動時,與海南中學等外校教師接觸中自然會流露出來,不敢發(fā)言,不敢講話。老朋友或新朋友見面,相互之間往往會問,第一句,最近忙嗎?你回答,忙呀,學生太差,教也教不會,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不求上進不要學習,真不知教師怎么當好了。這樣一回答,其實你是無心,人家拿著你的話稍加分析,就知道,你們學校學生很差,學生都不行,你們學校教師很苦很累,自然對你的學校印像不佳。接著他們第二問,工資待遇怎么樣?你回答,好什么?跟你們完全不能比。這時你的回答也是無心,但別人就想,這學校創(chuàng)收那么差,條件很艱苦,這學校不行,學生又差,收人又低,不是薄弱學校是什么呢?學校品位肯定也差。第三句問,學校還可以嗎?你回答:就那樣,人那么多,亂七八糟。如果你再向別人抱怨幾句領導怎么怎么無能,同事關系怎么怎么復雜,那行了,學校在外人心目中簡直就一無是處了。朋友碰面,僅僅三句話,你已經為海南省農墾加來高級中學打好了廣告,一百多人每年碰到十個朋友,就是一千多條廣告,這樣子下去,學校真的不行了。
我們中國人喜歡謙虛。明明你的衣服很漂亮,總要謙虛一下,說:不行,便宜貨。我們習慣于“謙虛”,殊不知,如果在外人面前說起自己的'工作單位時,這種謙虛卻漸漸地損毀著學校形象。鄭杰校長認為:“謙虛是一種美德,而大謙虛恰恰是一種毛病。毛病的根子有兩條,一是習慣性自嘲,人生態(tài)度不夠積極,閑聊中十句話有七句是抱怨,抱怨環(huán)境不好,領導不英明,懷才不遇,生不逢時,二是不知感恩,對美好的事物不知掛在心上!
其實,海南省農墾加來高級中學美好的事物很多,為什么不說說美好事物呢?我們正在學習寬容和、賞識、贊美別人,可為什么不試著贊美一下自己,為自己打氣呢?
三、教師要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
“金杯銀杯不如別人的口碑”,聽到這句話時總覺得有些荒誕,我們不是講“事實勝于雄辯”嗎?但讀完鄭校長的一段話,靜心思考,確實如此,一位教師是否優(yōu)秀怎么能夠憑幾節(jié)演練千遍、反復作秀的公開課或“一把剪刀走天下”的論文來蓋棺論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學生、你的學生家長都口口相傳地贊美你、敬重你,那么你就有了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個口碑很好的教師,更有甚者,想在別人心中樹起一道豐碑的教師,鄭杰校長認為,辦法有很多,道理卻只有兩條,一是要有豐富的知識,二是要做受人歡迎的人。那么如何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呢?具備四個特點:一是熱情,二是真誠,三是善良,四是寬容。一個熱情的人、真誠的人、善良的人,寬容的人,一定是受人歡迎的人,受學生歡迎,受同事歡迎,自然也就受領導歡迎。你到處受歡迎,就會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就有了好口碑,也就成了名碑。我覺得,在教師這個行業(yè),也許“金杯銀杯”真就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口碑”?磥,今后的生活應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讓自己活的美麗而開心。
掩卷長思,這本書充滿了精氣神,使它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到處閃現(xiàn)著鄭杰校長的深邃思想,值得我們細細地去品味,領悟它精髓所在,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2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這一百條建議凝聚著大師智慧的光芒,似一顆顆啟明星為教育者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此書將深奧的理念植入于簡潔質樸的文字中,用生動而翔實的案例闡述大師的教育思想,使人輕松愉快的在閱讀中得到啟迪。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再根據(jù)我國的國情和需要,譯者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外從蘇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有一百條,統(tǒng)稱《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書中眾多觀點對我影響都很大,其中最能引起我的共鳴的就是尊重每位學生的特異性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諧發(fā)展,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前提又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昂椭C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xiàn)深藏在每一個學生內心的財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闭缥闹刑岬降恼Z文老師尼娜彼特羅芙娜的學生米哈伊爾一樣。盡管米哈伊爾在平時上課中讓尼娜彼特羅芙娜氣得臉色發(fā)白、雙手顫抖,但當這個“兩分生”--米哈伊爾很瀟灑地為她修理好電視機后,尼娜彼特羅芙娜感到非常的難受,甚至是久久地坐著,哭著……尼娜彼特羅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責:我們做教師的人,怎么會沒有發(fā)覺,在我們認為無可救藥的懶漢和毫無希望的“兩分生”身上,在他們的心靈和雙手里,還蘊藏著天才呢……
這一事例不禁促發(fā)我深思:既然是在學校的“兩分生”,還能很快成為一個技術很高的電視機修理工,我們在今后的教育對學生的評價中是否應該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應當盡可能地設計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這應該成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大家都知道,目前海州高中的學生中特長生比較集中,尤其在我所任教的.文科班中,美術生、音樂生大概占半數(shù),如果只用學習這一把尺子衡量,他們中的多數(shù)真的就是所謂的“兩分生”,往往被老師忽視。多年的這樣的教學經歷已經讓我完全轉變了觀念,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用鼓勵、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比如歷史課學習西方繪畫史時,美術生會查閱資料引導大家欣賞那些曠世絕倫的美術作品,學習音樂史時,音樂生會發(fā)揮其特長,課堂中他們的表現(xiàn)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賞,從他們的表情中我看到了自信和成就感的滿足,相信高中時代的這種經歷可能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積極影響。
平時工作中偶爾也會遇到把我氣得臉色發(fā)白,雙手顫抖的學生,。我現(xiàn)在任教的班級中有一位體育特長生,逆反心理極強,犯了錯誤不服管教,常與老師頂嘴,在與他的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教師直接指出的錯誤往往會引發(fā)沖突,那我就考慮換一種方式,用表揚的辦法拉近他與老師的距離。說實話,想表揚他真的很難,終于機會來了。在一次考試時,我發(fā)完試卷,首先和同學們約法三章:不準傳遞任何東西、哪位同學借筆要告知老師。在監(jiān)考過程中,我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支持響應我的竟然是這位有錯不讓說,經常與老師頂嘴的體育生,舉手告知我他需要借筆,我立刻抓住這個機會,對他的行為大加表揚,不僅帶動了其他同學,使考場秩序井然有序,而且更主要的是在這位同學身上逐漸地發(fā)生了越來越多的改變,與老師的關系越來越親近,與班級同學越來越和諧。
海高教學大樓正廳有這樣一塊宣傳板“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用尊敬的態(tài)度待老師”,在欣賞中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越來越多的閃光點。一個不愛學習,常常溜號的同學會在假期的雪后給老師打電話詢問是否需要掃雪,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責任和擔當。
老師的欣賞會換來學生的尊敬和熱愛。在3月27日海高校報上登載了這樣一篇文章,給大家節(jié)選一段“海高的老師,是那么的熱情,那么的親切。我為能擁有這么多的好老師而自豪,例如我們的歷史課張老師,她和藹而認真,細心而又嚴謹,她的熱情早已經將我們班的同學連在了一起,她總是象班主任一樣來教育我們,怎樣擺正學習態(tài)度,甚至怎樣待人處事,有時還親切地糾正我們的不足,在她的口中我們幾乎天天聽到鼓勵我們的話語,讓我們覺得她就像我們的家長”。雖然只是這樣一篇小短文,登在讀者有限的海高校報上,可每每想起卻總是讓我感到溫暖和幸福。
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特異性,用愛去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優(yōu)點,發(fā)揮其潛能,塑造其完美人格。蘇霍姆林斯基雖然與我們處于不同時代,來自于不同的國家,但書中的許多經驗都值得我學習,引起了我的共鳴,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3
讀完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從中我學到了很多有利于教學的建議與方法。在這100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提到較多的是讀書和勞動。下面我想結合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些建議談談我自己對讀書和勞動的一些粗淺想法。
一、對于教師來說,“閱讀不是為了明天上課,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對知識的渴求”。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要使備課不成為單調乏味地坐著看教科書,那就請讀科學作品,要使你所教的那門科學原理課的教科書成為你看來是最淺顯的課本;要使教科書成為你的科學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給學生的只是這門知識的基本原理;到這個時候,備課就無須花幾小時了。
在平時教學中,我總要花上至少兩個小時去備一節(jié)課,往往花費了力氣、絞盡了腦汁也得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特別是要上公開課時,不知道該從哪著手,沒有自己的主見,總以為他人的意見就是對的。這種問題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平時的知識積累太少了。因此我覺得平時應該多閱讀一些與教學有關的書籍,充實自己的知識海洋,也可以多學習別人的一些成功教學經驗,使自己在教學中盡量少走彎路。
二、對于教師來說,“要進行教育,首先要關切地、深思熟慮地、謹慎小心地觸及青年人的心靈,為掌握這一門藝術,應多讀書和多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你的科學知識每年都應加以充實,你在教學工作滿10年時,應覺得教科書像識字課本一樣簡單,只有這樣你才能說,你一輩子都在為教好書而備課,只有經常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科學知識,你才能在講述教材的過程中看到學生的腦力勞動,這時,你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考慮授課的內容,而是在考慮學生的思維。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豐富的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生活。因此,除了要研究教學,還要更多地研究學生的心理,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理解學生的一切活動思維,幫助學生解決除學習以外的困難,而不是盲目地將知識直接灌輸給他們,應使自己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
三、對于學生來說,“智力發(fā)展取決于是否會很好地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會邊讀邊想的學生,比起那些不會快速閱讀的人來,處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順利些;愈是困難的學生,他在學習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難愈大,他就愈需要讀書;閱讀的東西越多,思想就越清楚,智力就越積極。
只有引導學生多閱讀,他才會對知識產生興趣,只有學生能越出教科書的范圍,才能對知識有持久的興趣。在平時教學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困難生,他們之所以學習暫時存在困難,是由于他們沒有很好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也相應地差一些。要讓學生擺脫成績不良的狀態(tài),只有多閱讀。
閱讀是要有針對性的`,能幫助學生智力發(fā)展的。此時,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對自己發(fā)展有用的知識。
同時,只有教師在書的世界里享有豐富而充實的生活時,才能影響學生的思想,讓每個學生成為讀書迷。
四、對學生來說,“只有通過汗水、有老繭和有疲乏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把兒童、少年、青年的勞動納入家庭經濟物質生活,使它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使母親和父親把它看作是子女的神圣義務,這一點是有極其重大意義的;只有當勞動對于一個人不是抽象的教育練習,而是缺少它就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的事情時,他才能成為真正的勞動者,成為真正的人。
勞動的快樂、勞動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能,只有在勞動中個性得以發(fā)揮時才能實現(xiàn)。然而,現(xiàn)在的孩子,衣食無憂,除了學習很少參加實踐勞動,由于沒有勞動體驗,他們便不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果實,他們視野受到了限制,思維有也不夠靈活。班上由一位小男孩的家長就明確對我說:“我不需要孩子參加什么勞動,只希望他能把學習學好就可以了。”然而這位家長卻不知道,勞動能為學習提供更豐富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習進步,同時學習也是為更好地勞動和生活而服務的。這樣的家長大有人在,天天灌輸給孩子的觀念就是“你只要好好學習,別的都不用管”,結果導致孩子認為學習是為家長而學,跟他們自己沒有任何瓜葛。成績好的孩子家長便慶幸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則只能怪小孩沒出息。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4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全書四個部分:“教師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慧語連連,充分體現(xiàn)此書的精神底色,它像一聲斷喝,喚醒了教師對自身精神性方面的關注與追求;“教師作為一名稱職的員工”重在闡釋教師發(fā)展與學校建設方面的話題;“教師作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從人性關懷的角度論述教師應如何進行藝術性的教育教學活動;“教師作為一種自由職業(yè)者”則是從職業(yè)化的嶄新視角深入剖析教師當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yè),做一名成功的教師這一話題,頗具新意。四大部分一百條建議,融匯在一起,讓我感受頗深。以下幾點印象尤其深刻:
一、教師要有靜氣。
有的人一身匠氣,只知機械地干同樣的事,干得毫無生氣。他們眼中的工作,僅僅是要完成的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只習慣于從過去的經驗中去搜取營養(yǎng),在這種消極態(tài)度下,人們形成了一種定勢:凡事都可應付,只需照老規(guī)矩辦就是了。有的人沾滿俗氣,或者叫市儈氣,又叫小市民。他們遇事總先考慮自己的得與失,不斤斤計較一番,他絕不罷休。有的人躁氣,這種毛病許多人都有,躁氣就是浮躁之氣,千起事來冒冒失失,想急于求成,沒有多少事情能干到徹底,卻急于表功,事情沒有干完,就要評這許那。
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yè),教師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點點滴滴,任何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業(yè),一句句話語。所以,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yè),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guī)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靜氣就是要靜得下來細細地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樂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義也在其中。靜氣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會是另外一番景致,工作也會是另外一番景致。
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為年輕教師,有的是滿腔的熱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確需要靜。需要靜下心來備好每一堂課,批改每一本作業(yè),讀幾本好書,總結一下自己的不足,細細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嘗作為老師的樂趣。何樂而不為呢?來,一起放飛心情吧!
二、教師要學會做減法
如何把減法做得更好呢?
首先,減掉那些不合目的的勞動。教育目的是什么?這是做教師的首先應理清的。教師的目的在于促進孩子發(fā)展,這是教師目的的全部。一旦將其他目的摻雜其中,尤其將個人目的混入其間,則會帶來無盡的`苦痛。
其二,減掉那些無效用的勞動。教師的勞動嚴格地說是腦力勞動,教育的智慧首先在于運用智慧減輕體力的勞作。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一天,我們會恍然發(fā)現(xiàn)我們有許多事情白做了,有一些事情做下來卻起了反作用,我們?yōu)闊o效勞動付出了青春與心力的代價。
當然了,做減法先要做加法。在我們的頭腦中加入知識,用知識來修煉智慧;在心靈中加入理性,用理性指揮我們的軀體。人只有在克服了盲目和情緒化反應之后,才能在繁瑣的事務中找到一個支點,依靠這個支點,我們才能揮灑自如,游刃有余。還記得,當時教某班的時候,我對班上不完成作業(yè)的同學的要求是可以只完成一半或三分之一,但要自己認真完成。連續(xù)幾天,這部分同學的作業(yè)都做了一半按時交了,我也都很滿意,并在班里表揚了他們。課堂上,他們也聽得認真了,不斷受到老師們的表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你用“加法”不奏效時,為什么不試一試“減法”呢?
三、教師要有寬容精神
寬容很不易,才成為一種美德。如果我們在教書時,只認了教科書和大綱,卻容不得半點質疑;如果我們只守著自己習慣的教法,借助于習慣的手段和方式,拒絕一切新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如果我們聽了某些宣傳或說教,認為某種教育理論或政策就是惟一正確或惟一必須信守的,那么我們還是不寬容。
當面對每一個有個體差異的孩子們時,如果我們只以個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獨偏愛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臟孩子、調皮的孩子、被父母遺棄的孩子,那么我們尚不具備寬容精神。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邁入了一個多元化的世界,進入這個世界的資格就是具備寬容精神。寬容不易,才使寬容成為美德。寬容不僅在面對異己時有用,對自己的沖突著的人性而言,寬容意味著造福于自己。寬容會使我們掙脫身心的一切束縛,使我們每一天都很自由。
是呀,陶行知先生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讓我們教師學會寬容,給學生多一點寬容,學生自己就會多一點自尊,多一點自省。寬容,是讓學生感受到愛和友誼的先決條件,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同時寬容也會使我們教師處事變得更加理性,使自己的工作變智育中心為以人為中心,造就一種民主的教育、生動活潑的教育,這不正是現(xiàn)代教育所提倡的嗎?
一百條建議,一百個法寶,似陽光,如雨露,滋潤著我干涸的心田。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讀出的更多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回音。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此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但愿在其新銳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5
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感受頗深,啟發(fā)非淺。如:“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里”、“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評分應當是有分量的”、“學科教學中的學生積極活動的內容”、“教給學生觀察”、“怎樣靠閱讀擴充知識”、“興趣的秘密何在”、“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想克服負擔過重現(xiàn)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要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喜歡做的事”、“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怎樣使小學生愿意學習”、“必須教會少年閱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教學中的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教育和自我教育”、“我怎樣寫教育日記”、“提倡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學研究”、“我怎樣研究和教育學習最差的學生”、“怎樣教育學生熱愛勞動”、“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提高教學質量的幾個問題”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題,都是對我們老師的教學很有幫助的。
書中談到這樣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是啊,我們每天都要備課、課前準備、上課、批改作業(yè)、課后輔導,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課題研究。教師和所有的人一樣,要做家務,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這些都需要時間。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解決了這個時間問題,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多讀學術著作。使我們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學校所發(fā)的那本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知識的海洋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平時要努力提高教育技巧,要做到持之以恒地讀書,讀不同類型、各方面知識的書籍,不斷地補充我們的知識的大海。因為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因此,我總是對自己說: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所以我要時時提醒自己要抓緊時間多讀書!
又如書中談到這樣一個問題:要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皩和瘉碚f,時間是怎么度過的,這和成年人的情況完全不同,——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誰不考慮童年的這一特點,他就很難理解兒童的心情,經常會碰壁。在樹林里度過一個充滿陽光的夏季的日子,對兒童來說就像過了整整一年,而在少先隊夏令營里度一個月,那就好像過了一輩子。不要用硬性規(guī)定的計劃來束縛兒童,讓他們去仔細地看看各種事,并且看個夠。也許,你還可以把兒童放掉整整一個小時,讓他們各自去干自己要干的事。這是兒童的天性使然,不如此就不可能有兒童的感知和思維!边@段話用對比的方法提出給兒童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多么重要呀。在每一步路上,兒童的面前都可能展現(xiàn)某種新的、未知的東西,這東西使他入了迷,占據(jù)了億他的全身心,他不僅顧不得想別的事,就連時間的流逝也感覺不到了。有時一個成年人,也會被某種有趣的東西所迷住,我也很難擺脫那件使我入迷和使我得到滿足的事?墒,在我的下意識的深處,卻有一種思想使我不得安寧:我還有工作,誰也不會替我把它做掉的。這種來自下意識的信號,會幫助我控制時間的利用。而兒童缺乏這種控制力,所以他會忘記時間。應當教給他怎樣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時就要做到不違背兒童的天性,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要盡量做到讓有趣的、使兒童感到驚奇的東西,同時成為兒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發(fā)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東西。換句話說,應當使兒童的時間充滿使他們入迷的事,而這些事又能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又不致破壞童年的情趣。給兒童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并不是讓他們有可能愛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任自流會養(yǎng)成無所事事、懶散疲塌的不良習氣。我常常告誡自己,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不是靠口頭解釋,而是要靠組織活動,靠示范,靠集體勞動。平時教師在教學和課余時間要做一個有心人,盡量讓孩子多做些感興趣的事,多組織安排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活動,使他們養(yǎng)成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發(fā)展他們的能力。
類似這樣的具體例子還有許多許多,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將一直對照著靈活運用書中好的教育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并教育好學生,促進每位學生健康成長。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6
讀一本好書,猶如品嘗一杯美酒,讓人回味無窮;猶如品嘗一杯清茶,讓人心曠神怡!督o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便是這樣一本好書。書中鄭杰校長在代序中謙遜地寫道:“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書中他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真誠坦白地提出了100條給教師的新建議,讓人覺得酣暢淋漓、神定氣升。譬如他提出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銳,懂得享受生活,學會贊美和傾聽,不應該培養(yǎng)乖孩子,沒有權力改造一切自然本性,要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等等。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書中有幾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 “人類的偉大還在于人創(chuàng)造了第二自然,供人享用音樂、藝術、文學等等,對自然物進行吸納、再造、改造、提煉、概括、渲染、提升、強化之后,人從人造的景觀中獲得更高層次的快樂……其實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類本能,人的感官是天生的美好事物的捕捉器,享有一切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
由于教師職業(yè)的特性,很多時候自己迷失在無端和無窮的忙碌之中,從來不問自己:我是誰,我該怎么活著?過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賢書”的日子,以至于在班隊課中當學生們和著電腦的旋律高唱《菊花臺》的時候,只有我在一旁發(fā)愣,學生人人會哼會唱,而我這個老師竟連聽都沒聽說過,無異于當頭棒喝!當學生們在美妙的音樂中盡情享受的時候,正是我心沉谷底的悲哀時刻:原來我只會埋頭耕地,卻不會抬頭欣賞風景;我只會似驢拉磨,卻不會讓自己停留片刻思考未來。
感謝孩子,一曲《菊花臺》喚醒我這個沉睡多年的夢中人,同時為孩子們感到欣慰,依然天然地保持著對美好事物的高度的敏銳。
記得小時侯常常唱一首歌:“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訴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溫室里;幸福在哪里?朋友哇告訴你,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哼著幸福歌,卻不知幸福是什么?每個人對它的詮釋也都是不一樣的。書中作者認為幸福分三層:第一層樓是物質生活有保障,第二層是藝術生活,第三層則是獨立思想。而這三層分別代表三種教師類型:第一類將教師工作僅僅當作應付的工作,不得已混口飯吃,這類教師不大可能有很大的長進,他們活著未必真正幸福;第二類教師以教師工作為樂趣,他們覺得教書就是藝術,這類教師會把課盡量上得生動些、新穎些,他們和孩子有著影子般的感情,因為愛而無比幸福;第三類教師將教育工作當作思想的起點,在一生的教育活動中,不斷探索,不停地追問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滿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經常會有一些心得,經常會求教于書本和理論,若干年后他們會成為專家,教書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對生命的一次次體驗,他們會很幸福和滿足。
對照這幸福的三層樓,我這位教師現(xiàn)在位于幸福的第幾層呢?恐怕是一層半吧,因為我還沒有把教師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苦多樂少。要更上一層樓,還得把教書看成是藝術,盡心盡職,在對孩子的關心愛護中充盈自己,讓自己充實而快樂。在教學中不斷反思,自我發(fā)現(xiàn),學習書本和理論,結合教學實踐提升自己的業(yè)務素質、人文底蘊,將教學活動和人生思索融為一體。這樣我才能登上所謂幸福的二層樓。
確實,幸福正如歌唱的那樣: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
現(xiàn)在的教師確實是難當了,個個都是獨生子女,家中的掌上明珠,尤其是一些被家長寵愛過度的學生,教師變得一點辦法都沒有了,越來越感覺到“黔驢技窮”了:嚴厲批評他吧,怕上了“精神摧殘”榜;若是氣急動了手,那絕對是體罰級別,到頭來是自己吃不了兜著走。于是就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茍且偷生”。可是長此以往,“害群之馬”愈加增多,極大傷害了無辜的大部分好學生。這是現(xiàn)在困擾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心頭之痛。怎么辦?如何既有效地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又保護教師自己呢?
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第53條中,鄭校長就深刻地分析了這個問題的原因,細致地闡述了懲戒與懲罰、體罰、管束的不同之處,指出了教師的懲戒權需要受限制,對學生的越軌行為進行裁量,選擇恰當?shù)膽徒浞绞,從而有效地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履行好教師的'職責。鄭校長指出:懲戒學生的前提是為了教育學生,實施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合理公正,并符合相關的程序。在滿足這四個條件后,再裁量選擇恰當?shù)膽徒浞绞剑貉哉Z責備、隔離措施、剝奪某種特權、沒收、留校、警告、記入學生檔案的處分、停學等。
是的,作為教師不能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對學生不作為是不可取的。積極的態(tài)度應該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有效地懲戒學生。此條建議既有效地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又保護教師自己,讓人豁然開朗。
總之,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里面的很多章節(jié)讓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稱職的服務者》,就是說教師要擺正為學生服務的位置,應該以平等的人格對待學生。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要有好的心態(tài)。又如《誰是學校的主人》中提出,真正的主人應該是我們學校的每一個成員,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學校的一切,那么你就是學校的主人。還有很多內容如《把困難當作機會》、《不要培養(yǎng)乖孩子》等等,讓人回味,令人思索。
最后,我想說,這不僅是一本無害的書,而且是一本對我們許多教師有益的書。當我們聽慣了各種講臺上、主席臺上滔滔不絕的說教之后,在難得的清閑之中,鄭校長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猶如清風,幫我們驅散心頭的陰云;猶如細雨,幫我們洗卻心靈的污垢。
請你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吧,它將點亮我們的生命之燈,在不經意間給人以許多心靈的萌動。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7
在閱讀教育類書籍時,經?吹揭粋響亮的名字——蘇霍姆林斯基,看到文中引用他的經典名句?蓮奈凑嬲o下心來閱讀過他的任何作品。近期剛好遇得一本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它真是一本好書!
其中一篇文章《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中提到,教師獲得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
看了《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后,我真的觸動很大。我也常抱怨沒有時間,忙啊。每天早早到校,很晚才離開學校,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處理學生之間的問題,已有點應接不暇,還要忙著生活中瑣碎的事情。正當我看不清方向時,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了我答案——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爸挥忻刻觳婚g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笨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明白了,為什么那么多優(yōu)秀教師,課堂上總是那么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管學生出現(xiàn)什么突發(fā)事件,他們都能巧妙引導,讓課堂因生成煥發(fā)精彩。想想自己的課堂,也做了精心準備,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但課堂上卻總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教得費力。這才恍然大悟,優(yōu)秀教師是平時的點點積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練,借鑒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用一輩子來備課,而我只用課前的幾個小時來備課,“書到用時方恨少”,效果當然不同。
一位優(yōu)秀的高級教師曾說過:“只讀兩本書(教材、教參)的教師無論如何是不能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讀書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的`愛心和社會的良心。這是做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坝腥苏f‘沒時間讀書’,關鍵還是他不想讀書……”這樣的讀書箴言,我完全贊成,并深有同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那就是喜歡讀書的精神!
讀書吧,讀蘇霍姆林斯基,你會感到教育可以一生追求。老師們,你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你不讀書,怎能讓你的學生與書為友?讀書吧!
站在這個神圣的崗位上也十年有余了,總是覺得忙忙碌碌,人也有些煩躁。不知怎的,最近幾年,我慢慢覺得會自我調整,一有空靜下來就喜歡思考些問題,不免也愛鉆牛角尖。近日正在研讀蘇霍姆林斯基先生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作者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為了解決中小學的教育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他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這本書的閱讀可是給我打開了另一片天空,有好幾個一直想不通的問題都在這里找到了些許答案。
在里面講到幾句話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一個好的教師,好就好在他能覺察課的發(fā)展情況,能正好從本節(jié)課發(fā)展的邏輯出發(fā),按照此時此刻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走下去。
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總是費盡心機地考慮,怎樣才能引導學生實現(xiàn)這種提高,怎樣幫助學生 “攀上高峰”,使他們成為“思想家”和“發(fā)現(xiàn)者”。教師竭力在教材內容中為學生尋找供他們進行思考和概括的食物。
這讓我想到記得這樣一句話:高水平的教師向課堂要質量,低水平的教師向課下要質量。
我們常說的“向40分鐘要質量”,就是要努力減少課堂上的無效勞動,進行扎實有效的課堂訓練,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并不盡如人意。而在大搞素質教育的同時,我們的老師更曾一度的陷入困惑。出現(xiàn)不少課堂教學效率降低,教學質量甚至有下滑傾向。
就數(shù)學教學而言,我個人認為數(shù)學課上重視思維過程,重視學法指導是相當重要的。教學目標的安排要重視思維訓練,能體現(xiàn)學生由不會到會,由做得不好到好的學習過程。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教是為了達到最終用不著教,我們要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拿到新教材,就知道應該從何入手去學習。
那么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這是老師們都關心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談到的這幾點對我們今天的教學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我們一同來看看吧。
一,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
二,課堂上創(chuàng)造各機機會讓學生探究和思考。
三,課堂上不能讓學生總是處在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這不利于學生思考。
四,讓學生運用知識,經常完成一些實踐性的作業(yè)。
五,個別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各盡所能。
六,不讓任何學生做一切缺乏動腦的勞動。
七,讓學生生深刻理解教材。
八,把知識和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提高教學質量任重而道遠,至于如何提高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和藝術。不管怎樣,我們要記住:學生易于接受的、省時高效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的。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猶如黑暗里的光明,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如何切實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如何讓每位孩子聰明健康的成長。更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我們將為提高自己的水平、轉變自己的態(tài)度而努力!
另外,這本書還讓我認識到贊美的神奇最用;體會到了思索的快樂;知道了寬容學也是一種精神;懂得了因材施教的重要……
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xù)學習這100條建議,利用它來細致深化自己的工作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8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讀書是其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提高其專業(yè)修養(yǎng)與道德素質的關鍵,但是由于平日工作繁忙,我的很多同行都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平時的工作已經很辛苦,也很難再有精力去閱讀。但是我卻認為,教師想要踐行新的教學理論,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就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讀書,應該是教師們永恒的追求。
最近我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1-20條,從中我獲得了很多感受,尤其是其中的第2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作者舉了一個例子,是一個歷史教師用一生備好課,他用質樸的語言,生動的闡述除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名教師對知識的渴求,應該發(fā)自內心的,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學需求。教師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同時也是學生生活中的解惑者,教師在給學生“一杯水”的時候,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但是“這桶水”總會有用完的一天,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還能夠傳授給學生什么呢?或者說能夠給予學生怎樣的幫助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并為其中所提出的見解所打動,這使我充分的認識到,唯有讀書,才能夠使教師視野更加開拓,豐富自己的頭腦,如此才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幫助,使學生能夠獲得心靈深處的震撼。
在教學改革背景下,更多新的教學理念被提出,教師成長的途徑有很多,而讀書,則是可以使我們對自己實踐進行反思的最好途徑,在我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之后,能夠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文字中所透露的教育智慧與睿智,身處于這些文字之中,我仿佛與蘇霍姆林斯基正在進行心靈的對話,作為教育領域的大師,閱讀他的文字,是我能夠不斷對自己進行反思,了解自己教育中的諸多問題。
反過來講,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一旦閱讀量不夠,書讀得少了,那么他的教學就會缺乏靈氣,他的用語就會顯得生硬而蒼白。比如,一個問題常常繞來繞去,最后也沒有講清楚,說明白;用一個詞語會思考很久,也找不到合適的;明明想好了,但就是表達不出來。讀書不夠,一旦提筆,就會覺得筆有千金重,更加不要說文思如泉涌了。書讀得少,人的思維也會受到局限,常常話不達意,這對于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是非!拔kU的”。我們不得否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壓力很大,除了課堂教學,還要進行很多教研工作,要寫很多論文材料,很多教師常常因此發(fā)臭,即沒有時間寫,也會覺得無話可寫。而閱讀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教研工作與寫作方面,一旦閱讀量夠了,寫一篇學術論文,就可以信手拈來。在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后,我也開始制定閱讀計劃,約束自己要定期閱讀好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閱讀已經成為了我的習慣,寫字臺上、床頭柜上,隨處可以看見我的書籍,書籍是我精深得到慰藉,使我的身心得到陶冶,使我的疲倦和壓力得到釋放。閱讀,應該作為教師一生的'愛好和習慣,我們作為新一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堅持不懈的“多讀書,讀好書!闭缣K霍姆林斯基所說:“潺潺小溪, 每日不斷, 注入思想大河……使自己永遠保持活力”,也就是說,教師閱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長期堅持、日積月累,這樣才能夠不斷獲取新的養(yǎng)分,不斷積累和豐富知識體系,思維才能夠與時俱進,使自己的教育事業(yè)能夠永葆活力。
閱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之后,除了以上感悟,我還認識到,蘇霍姆林斯基倡導教師閱讀要基于專業(yè)發(fā)展取向。依托任職學科專業(yè)書進行閱讀,正所謂術業(yè)有專攻,自己的專業(yè)書籍,是教師首先要閱讀的東西,并且要反復研究和鉆研。比如:如果是語文教師,則應該先閱讀有關語言學、文學史之類的書籍;如果是數(shù)學教師,則應該先也閱讀有關算數(shù)、代數(shù)以及運籌學等方面的書籍。閱讀書籍,不僅要讀懂,還要讀透。所謂“懂”,就是要明白書籍論述的是什么,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規(guī)律和本質,而所謂“透”,則是能夠運用這些規(guī)律解決問題,懂得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同時,蘇霍姆林斯基專門強調,教師要讀關于本學科的最新進展和重要社會問題的報紙與雜志,借以開拓專業(yè)視野!盁釔勰情T科學,并了解它的最新發(fā)展情況—最新的發(fā)現(xiàn),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我們力求使人類的,特別是我國的社會政治、思想、科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大事無不引起教師的思考與關心!边@些論述對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知識爆炸的時代亦非常適切。作為專業(yè)教師,必須隨時隨地關注本學科的發(fā)展進程和社會生活的相關信息,做到與時俱進、日求新得,不然,其知識儲備將日趨頹廢,甚至難以滿足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總之,在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靜,讀書對于一名教師的重要性,使我真正認識到多年來存在于自身教學問題的成因,那就是缺乏閱讀,知識量少、知識面窄,思維滯后、不靈活,作為一名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我為之而深深慚愧。也是因為如此,我才寫了這篇小文,希望能夠借助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呼吁同屬于教育崗位的工作者們,正確認識閱讀,明確讀書的重要性,將其樹立為終身的愛好和理想,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擁有開闊的思維以及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進而為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多貢獻。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9
毫不夸張地說,我覺得《給教師的建議》真是一本好書,我以前也聽說過,但從來沒有真正去閱讀過,從來沒有像看這本書那樣地看一本教育書籍。曾幾次水開了又涼了,涼了,又開了,也不記得去倒;曾幾次小鳥停在窗前嘰嘰喳喳地叫也不能喚醒我;曾幾次音樂停了也沒有感覺到……我如饑似渴地閱讀著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得感謝學校給我這樣一個閱讀的機會。
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振撼著我,看了后,我由衷地說:“蘇霍姆林斯基真?zhèn)ゴ,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彼绲兰页0愕拿恳痪湓捠悄敲磳嵲谟帜敲丛诶恚信e的每個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經碰到過的許許多多的問題,他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態(tài)度不得不讓人欽佩,覺得自己幾十年的書教得是那么失敗。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關于寫教師日記的建議》,因為這是我迫切希望解決的幾個問題,看了后真的對我?guī)椭艽螅饕窃谒枷肷、觀念上有了轉變,我也經常抱怨沒有時間,忙;我也想教育日記,但總是不能堅持;對后進生我更是一直認為這是智力問題和一個人的質地問題,無論是誰,無論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無濟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從理論上行得通,而實踐中要想讓一個智力有問題的人有進步有發(fā)展是不可能的,要讓一個品質不好的人真正棄惡從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謂的“秉性難移”,對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嗤之以鼻。但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后,觀念轉變了,從心底里認可了這個道理,只是認為操作起來還是會很困難很困難。那個“費加”是蘇霍姆林斯基難忘的,也是我印象特別深刻的。蘇霍姆林斯基是這樣描述費加的,她“簡直是來不及記住應用題的條件,在她的意識里,來不及形成關于作為條件的依據(jù)的'那些事物和現(xiàn)象的表象:當她的思想曲折要轉向另一件事物的時候,去又忘記了前一件事物。和我常認定的笨的學生非常相似,那我們平時對這樣的學生往往采用補課的方式,使他們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傍晚留下來反復地給他講解、背誦直到他“懂了、會背”為止。而蘇霍姆林斯基卻不這樣做,他給她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閱讀的書籍,都是關于智力訓練的。蘇霍姆林斯基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就這樣,費加到了五年級,學業(yè)成績趕上來了,七年級畢業(yè)后,費加進了中午技術學校,后來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整技師。真的是不可思議啊,費加碰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老師真是她的幸運,這樣的教育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我想,我們雖然不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地去對侍一個后進生,但至少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不要讓像費加這樣的孩子在短時間里一下子記住要背的課文,一下子理解這道應用題,不要把他們看得和優(yōu)秀學生一樣的能干,這樣只會越學越死,越學越笨。而要更注重鍛煉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智力,為他們今后的不斷學習,不斷發(fā)展打磨“腦機器”。
另外,在那么多文章中我注意到蘇霍姆林斯基對閱讀特別看重,如《怎樣靠閱讀擴充知識》、《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等,《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中強調的也是說閱讀對智力的重要性!拔宜f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學生的課外閱讀”、“就像音樂家不隨時拿起自己心愛的樂器就不能生活一樣,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激發(fā)他們去閱讀,閱讀是正是達到順利學習的最重要的補救手段”、“字寫得好壞,既取決于兒童閱讀得怎樣,也取決于他們閱讀的數(shù)量”……你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我注意到這點后,對班里的同學分析了一下,還確實是這樣的。一般拿到一篇文章后馬上能流利讀下來的同學就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同學,其中幾個,我想可能到現(xiàn)在為止,除了背很熟的課文和段落之外,幾乎是沒有一篇文章能通順讀下來的,包括課外的,不過這些同學一般也不喜歡看課外書,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磥黹喿x真的很重要,以后要多布置一些閱讀的作業(yè),給同學們講講故事,去報刊雜志多投投稿等,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對我自己也有啟發(fā),我自己同樣要加強閱讀,否則會越來越落后,記憶力越來越差。
其實,這里每一個我覺得可行的做法,我都想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一下。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給教師的建議》鼓舞著我,是我心中真正的教育領域中的偶像!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0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再根據(jù)我國的國情和需要,譯者選擇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另外從蘇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有一百條,統(tǒng)稱《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 娓娓道來。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它讓我明白了原來學生這樣教會存在哪些不足,那樣教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讀后我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我為大師給我指引教學方向心中激動萬分。同時,為自己過去的想法而慚愧。
其實,在我們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總會遇到各類有差異的學生。如我班的某位同學,在學習上我用盡各種辦法,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作為老師的我很是懊惱,但是一次的運動會,卻讓我的感受發(fā)生了改變,我覺得她不是那么討厭,相反,我每天看見她有一中親切感,不是她有何變化,而是我要尊重孩子的差異,同時也發(fā)現(xiàn)她的優(yōu)點——我班最會掃地的學生,學習上她沒有什么造就,但她將來準會是個優(yōu)秀的保潔員。蘇霍姆林斯基在本書中旗幟鮮明地指出:如果教師和學校輿論唯一地根據(jù)分數(shù)來給一個學生做出好的或者壞的結論,那他就不會努力去當一個好人。因為上課、掌握知識、分數(shù)——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個局部,只是許多領域的一個領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結構的發(fā)展水平,事實上無法單純用紙筆工具準確地測量出來。傳統(tǒng)的考試,主要是對學生認知水平的單項測量,由于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以此對學生做出或優(yōu)或劣的判定?荚嚨男Яκ怯邢薜,考試結果——分數(shù)也并不能代表學生全部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水平。教育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當盡可能地設計出不同版本的教學評價標準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這應該成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多讀書。 我經常對家人說,當老師的我很忙,沒有時間干家務活。對朋友說,當老師很累,沒有意思。確實沒有老師不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的,天天上課、改作業(yè)、備課、輔導、談話、開會理論學習等等,連一分鐘空閑的時間都沒有。這里面除了沒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而覺得時間不夠用外,整天被迫著去做這些事,心累。感覺整天做不完的事情總在身后追著,即:“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而不是主動去做。教師的任務比較繁重,時間總會在不知不覺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談到如何解決時間這個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舉了這么一個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區(qū)培訓班的學員和區(qū)教育局的指導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老師和指導員本來打算做些記錄,可是他們聽的入了迷,竟然連記錄都忘記了,就像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這是多么令人驚嘆!課后有一位教師問他:“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我只用了大約15分鐘!币惠呑佣荚趥湔n,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確實,做教師的每天必須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書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我想:這也就是許許多多優(yōu)秀教師之所以優(yōu)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 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的。教師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多,就是與現(xiàn)實的緊密聯(lián)系,問題意識,憂患意識流淌于字里行間,而一個個社會現(xiàn)實中實際生動的事例,則支撐起了這種問題意識,使全書鮮活,充實,激起你對現(xiàn)實的關注,激起你對現(xiàn)實的思考,并在這種關注思考中,令你得以專注地讀下去。同行們,讀此書吧!大師給我們的這100條建議,會使我們當老師的受益終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1
在師范的時候就曾翻閱過《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當時就只是蜻蜓點水式地翻翻,沒有細讀,只留了個大致的印象,知道了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知道他還寫過一本書叫《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yè),讀他的書就像是在讀他的隨筆日記,書中記錄了很多教育教學的理論及方法。你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都能在書中得到解答。
現(xiàn)在,越覺得很有必要再從頭讀讀《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蘇老很重視孩子與大自然的接觸,他帶著孩子們到森林、湖泊去觀察生命的變化,用繪畫、寫童話故事等形式讓孩子們記錄所見所聞,他仔細地觀察每一個不同階段的孩子思維的不同發(fā)展。讓孩子們在自然現(xiàn)象面前發(fā)出驚嘆,發(fā)展智力是去自然界“旅行”的目的。“我們的觀察證實了兒童智力發(fā)展的一條很重要的規(guī)律性:兒童在課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這種腦力勞動越緊張,那末兒童就應當越經常得到知識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周圍世界的形象和畫面就應當越鮮明的引入他的意識里去。”孩子總喜歡提問,在大自然面前會提出無數(shù)“為什么”的.問題,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觀察的、觸摸的、聞見的一切事物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刻就像有一條鮮明形象、畫面、知覺、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斷地流進孩子們的心里,這樣,他們的記憶才那么敏銳和牢固。他們在大自然面前提出的那些微妙的、意想不到的問題使我們深為驚訝?晌野l(fā)現(xiàn),越到高年級,他們這種提問的品質卻逐漸消失了。日本實行小班化,一個班才20人,他們經常周游全國,學生每年有30天外出旅行的時間。在中國,我們的孩子每年有1次春、秋游的機會,可是孩子們真正觀察大自然了嗎?哪些孩子會向你提出:“老師,為什么花會有不同的顏色?植物的生長為什么這么奇妙?”又有哪個老師會和孩子們說:“我們一起去尋找春天的足跡吧,看誰有新的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身邊的小草、花兒的形狀、湖畔的夕陽等事物并不在意,他們似乎對簡單的游戲、零食更有興趣。疲于工作的父母更是沒有時間帶孩子去踏青,他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甚少,獲得的感官刺激當然也有限。什么時候我們的孩子們也能在“思維的發(fā)源地”盡情暢游呢?
日本的孩子在學習如何切割木頭,綁木塊,用鉆孔機打孔,他們還有上家政課?吹竭@些照片,我腦海里立刻想到的是蘇老對兒童勞動方面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1942年回到戰(zhàn)爭爆發(fā)前就一直熱愛著的教育崗位,從1948年到1970年,他一直是帕夫雷什中學的校長。他特別重視兒童在復雜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中發(fā)展智力。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澳切╇p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鉆研的智慧!痹谂练蚶资仓袑W,有各種各樣的勞動試驗室。有的設計和裝配各種裝置、機械和一切的活動模型;有的是專門做物理實驗的;還有的是觀察植物和動物生命過程的實驗室。他鼓動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們積極參加這些活動小組,啟迪智慧的各種勞動教會他們思考,促進智力的發(fā)展!斑@種對勞動過程中的相互作用的思考,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可比擬的發(fā)展思維的良好手段,它可以使思維終于因果聯(lián)系、機能練習和實踐聯(lián)系有關的那個極其重要的領域得到發(fā)展!睆碗s、有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對孩子們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教學做合一",這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他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yǎng)他們的生活能力。我們現(xiàn)在的學校里也設有勞動課、科學課?茖W課向孩子們揭示生命科學的奧秘,他們無不為大自然生命物體的變化感到驚奇。但是他們用眼去觀察、動手去實驗的機會卻很少,因為沒有專職的老師,大量的實驗器材都閑置起來了,一些用語言無法解釋清楚的實驗活動能省則省。孩子們只能在腦海里形成粗淺的、表面的知識,這對他們的腦力發(fā)展是不利的!勞動課就更別提了,紙上談兵,對現(xiàn)實生活基本上沒有太大的作用。假如我們能把這樣的每一節(jié)課都扎扎實實去教給孩子們,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動手能力,那么我們的孩子大概也能日本的孩子一樣收獲到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了!
以上是一些淺淺的讀后感受,胡亂想到什么就寫了。其實,每讀完一篇文章都會有一些想法閃過腦海,但都很零碎,以后要想到什么就要把它寫下來,整理以后也許就是讀后感了。
我們提倡校園成為書香校園,讓老師寫讀后感是不錯的方式,寫讀后感的目的是為了讓教師多讀書,都能靜下心來讀書。最讓人擔憂的是大家別把讀書也像很多事情一樣變成“形式主義”了。我們老師先帶著一股書香氣吧,再把香氣熏陶給學生。讓我們一起讀好教育理論書,讀懂每一位孩子的心,進入每一位孩子的心,靜心交流,使每一位孩子能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2
最近正好有機會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靜下心來細細品位,在那些樸實無華的文字背后蘊涵的是如涓涓細流般的教學理念和反思。
我是第一次承擔一、二年級的教學任務,之前我一直認為現(xiàn)在的一、二年級學生在學習上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有良好的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作后盾,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得心應手的,但是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已經徹底改變了我一有的想法,學生的基礎差異之大、反應速度之大都是令我驚訝的。有時候我甚至在懷疑自己的教學能力是否出現(xiàn)了問題。就在這時候我接觸到了這本書,里面有關介紹兒童特點和后進生的文章對我啟發(fā)很大,看了后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88至94頁中作者給教一年級的老師提出了一些建議,還提出了要研究孩子們的思維特點。蘇霍姆林斯基提到,醫(yī)生在對病人進行治療的時候,首先是細心地研究病人的機體,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著手進行治療。一個人的思維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邏輯思維,一種是形象思維。這兩種思維是客觀存在的,那么我們的學生對學科的偏好也是情理之中的。
作為老師首先應該承認這種差異,尊重這種差異,只有這樣才能平靜地接受他們的一些“落后”。但是更重要更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做的是,怎樣平衡學生這種片面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深思熟慮地、仔細耐心地研究兒童的智力發(fā)展、情感發(fā)展和道德發(fā)展的情況,找出他們在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原因。或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去努力:
一、教會他們閱讀。
國家教育總督柳斌說過:“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fā)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有經驗的生物、物理、化學、數(shù)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好象只是微微打開一個通往一望無際的科學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東西有意的留下來講,學生看見了越過必修的大綱教材的可能性,到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勵著他—青少年一心想要讀那些書,這也就是閱讀的興趣。
是啊,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中領悟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一名數(shù)學老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的空間,讓學生通過上網(wǎng)或從課外書籍中尋找閱讀一些與數(shù)學有關的資料、背景;在課堂學習中也要選取適當?shù)臅r機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提高自學能力,這也是一種學習的能力的培養(yǎng)。
二、要教會他們思考。
很多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是因為不愿意動腦筋,將學習當成一件苦差使!盁o論一個兒童感到如何困難,他都應當學會思考。應當使書籍成為他的歡樂的源泉。語言應當進入他的精神世界,成為他個人的財富!睂W習落后的兒童,我們在幫助他們時,不是直接給予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導他去自己尋求答案,使他學會思考。作為老師,要給他們提供一些思考上的幫助,創(chuàng)造一些思考上的“樓梯”,設計一些有梯度的問題。
三、珍視他們的`好奇心。
人的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我們要特別珍視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對事物所具有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根源,就在于我們成年人不斷地把物品、事物、現(xiàn)象展示在兒童面前,我們在兒童面前展示的物品、事物和現(xiàn)象越多,他應付產生越來越多的疑問,他就越加感到驚奇和高興。”
四、給于他們學習的自信。
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脆弱的,有時候一個無意的動作就會給他們的心靈烙上深刻的烙印,一句簡單的表揚都會在他們的心理激起層層漣漪。以前班上有個學習很困難的小女孩,就因為我讓她每天幫我收作業(yè)本從此數(shù)學課就成了她最盼望上的課了,她和媽媽的交流更是震撼了我的心靈,她說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了,這是她第一次有機會幫老師做事情。看著她每天那么負責地收著作業(yè)、上課時那么端正地坐著、那么認真地聽著,我的心里真有些說不出的滋味,這個柔弱的小女孩用她的天真、執(zhí)著觸碰著我心靈最柔軟的角落,我開始思考是什么讓我變得冷漠?是我自己還是這個繁雜的社會?我是否能堅守住這片柔軟的角落?讓我們努力地去做吧:在批評時注意點方式方法,在責問時多點耐心傾聽,多給他們學習的信心!
那么是不是做到了上面這些就一定能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習變得好起呢,不一定吧,應該說,一個孩子的變化遠不像我們想象得那么快,它需要時間的考驗,需要我們教育者以極大的耐心去澆灌這些剛剛萌醒的智慧的幼苗。多點耐心、多點希望!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3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其中有幾點印象非常深刻:
一、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翱梢园呀逃徒虒W的所有規(guī)律都機械地運用到他身上的那種抽象的學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對學生(所有學生)都一律適用的在學習上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應當像彈鋼琴那樣,和諧地實施德、智、體、美、勞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懊總兒童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沒有重復,各有特色”,決不能忽視孩子的個性。一個只在上課時隔著講臺跟學生會面的人是不會了解兒童心靈的。還應該懂得,決不能僅僅把孩子關在“黑板的小世界”里,對于孩子們來說,教室之外的“大自然的世界”是更加美好的。我校的教育理念: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其實也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差異化做出了注解。
做為一個教師,只有師生情感相通,才能在課堂上真正交流。只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甚至是個別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到自己的成功和進步,才叫因材施教。師生才能共同感受進步的幸福和享受知識的快樂。
反思:在現(xiàn)實的教育生活中,備教案,讀教參,僅僅考慮到大部分孩子的進度和水平,努力保持著教學的一致性。而那些不同的學生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們考慮到了嗎?“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地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苯處煹慕虒W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提出很高的要求。唯其如此,教師在課堂上方才可以“游刃有余”。唯其如此,教師的職業(yè)生命方才能夠永葆青春。
但怎樣才能修練好談話的藝術呢?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蘇氏舉了一個頗具經典意義的例子,借那位開課的歷史教師之口,提出了“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這樣一個發(fā)人深省的觀點。對于所開之課的直接準備,只用15分鐘;而對于這一節(jié)課,卻又準備了一輩子——這看似矛盾的說法,實際上正突出了讀書的重要!懊刻觳婚g斷地讀書”,用一輩子的積淀來準備一節(jié)時間有限、內容明確的課,當然會駕輕就熟,厚積而薄發(fā)。
反思:1、讀書提高內在素質。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自身發(fā)展和適應職業(yè)的必由之路!皣乐敽V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
2、讀書提高教學水平。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師不能經常的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內容就越生動有趣,教師的魅力在于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淀,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yǎng)、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的尊重的態(tài)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
總之,讀書,對于一位熱愛教育的老師來說,是如此的必不可少,“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他會自覺地捧起書本,用“學習”和“思考”來不斷為自己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他會深深地懂得,“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也會清醒地認識到,為了“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閱讀可以使我們逐漸提升教學素養(yǎng)和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提升自我的內涵和素質,進而提升談話的藝術。
三、對于學習中的作業(yè),書中認為首先要做好前期工作,盡量減少不該有的錯誤,讓孩子一寫就正確。有人認為先讓孩子嘗試,嘗試不成功是沒有關系的,孩子能夠在一次一次失敗中接受教訓。但蘇霍姆林斯基不這樣認為。他說作業(yè)批改已經不是目的,只是定期檢查便可。這種說法卻是讓現(xiàn)在一直扎在作業(yè)堆里不能自拔的教師們一個很大的啟發(fā)的。作業(yè)固然要改,但要注重效率,講究方法,讓改作業(yè)發(fā)揮最大的成效才是最重要的。
這本書里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學習和反思!我將秉承大師建議中寫道的:“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4
當再次讀完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書籍《給教師的建議》之后,自覺受益匪淺。
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lián)教育家,是廣大教師的典范,教師的榜樣。他經歷35年的教育生涯,一心撲在教育事業(yè)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記錄、總結自己的教育實踐,形成了豐厚的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經驗。而這本書就是從他那些獨具風格的理論和教誨中選擇出來的,對教師的教育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以“建議”的新穎形式,懇切地與讀者談心,使人聽來毫無刻板、說教之感。全書皆為經驗之談,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讀來令人備感親切、深受啟發(fā)。讀著此書,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為我們排解煩惱,給我們指點迷津……
在書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有如下幾條:
1、“讓學生超過自己的教師是好教師,讓學生連自己也趕不上的教師是不好的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句名言,妙就妙在讓學生超越自己。人們常把學生比作一棵小樹,教師就是栽培小樹的園丁。一旦小樹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園丁心里何等之沒美!培養(yǎng)人、塑造人,造就人,是教師敬業(yè)樂業(yè),奉獻進取品質的集中體會,是教師美好的理想與追求。一位好教師會發(fā)自內心地對自己的學生們說:”我希望,你們都能超過我。
2、“怎樣才能使兒童愿意好好學習”!耙龅绞箖和敢夂煤脤W習,就要讓兒童看見和體驗到他在學習上的成就。不要讓兒童由于功課落后而感到一種沒有出路的憂傷,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兒童的樂觀精神、他對自己力量的信心——這是一條把學校和家庭聯(lián)系起來的牢固的繩索,是一塊吸引父母親心向學校的磁石!彼晕覀円ψ龅阶屗麄兪冀K對自己充滿自信,經常體驗到努力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用成就感激勵他們不斷進步,強化良好的學習習慣,避免他們產生低落情緒,喪失信心。并且善于從他們的優(yōu)點入手,激發(fā)起主動學習的動力,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超過自己的前一名,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讓自己學有所獲。一旦他們真正從內心產生了學習的渴望,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通過具體的教育案例,幫助我們明確如何認識和對待學生的規(guī)律和道理,有助于我們的每一個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全面地看待和處理學生及其所出現(xiàn)的問題。
4、“要天天看書,終生與書籍為友。”蘇霍姆林斯基特別注重閱讀與教學之間的關系。他為唯有閱讀才能不斷豐富我們的知識底蘊,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閱讀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叭绻阆胗懈嗟目臻e時間,想使備課不成為單調乏味的坐著看教科書,那就請讀科學作品,要使你所教得那門科學原理課的教科書成為你看來是最淺顯的課本。要使教科書成為你的科學知識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給學生的只是這門知識的基本原理。備課就無須花幾小時了!蔽覀兂Uf“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不斷的學習就沒有扎實的知識和開闊的思維,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孩子們的視野越來越寬闊,知識面越來越豐富,求知欲也越來越強烈,不學習只能是“坐吃山空”,僅僅靠課前準備幾個小時已經不足以自如地駕馭課堂。教材中的內容只是常識,教師還要廣泛涉獵知識,既源于教科書又要高于教科書,將難以消化的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教材寬廣得多的時候,才有可能深入淺出的應對所教的內容,將死板的教科書變成激發(fā)學生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的有效途徑。
4、“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通過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閱讀課外書籍來促使其感悟的方法,對于我們在教育中解決對“后進生”教育這塊“最難啃的硬骨頭”,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5、“用勞動的愛好來教育學生”,運用作者自己的教育實踐,有說服力地解析一個一直困擾著人們的問題:勞動與教育的關系問題。過去一般都是認為勞動可以讓孩子們在勞動中培養(yǎng)勞動觀念和對勞動人民的感情,而作者在書中則把勞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發(fā)展智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于我們如何研究和組織勞動實踐是有積極意義的。
6、“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從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方向或者發(fā)展,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說,在教學的過程中,你首先要有這個意識,希望老師們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他還指出,你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有你所教的學生,例如一個班,兩個班等,還應該有“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當成自己將來所從事研究的方向,當成一門科學來攻讀。對這一類學生,教師要善于動腦筋采取一系列的方法來保持他們的興趣,來促使他們在這門學科上更深入的思考。有深入的思考才會產生認識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是誰都會享受到了,它要經過深入地,甚至是痛苦的思考。比如學生在剛剛學習物理的時候都有著很高的興趣,如果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目光,尤其抓住幾個真正喜歡學習物理的孩子,讓他們在班級里起到帶動全班的作用。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這么幾個孩子就會帶動全班孩子積極認真的學習物理。
這些能夠揭示教育奧秘的篇章,不僅有助于我們認識教育的規(guī)律,結合具體的教育對象因材施教,更給所有的教育者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指導作用。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5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座照亮學校巍峨的“教育豐碑”,永遠屹立在世界各國教師的心中。工作室選擇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給老師的建議》,為此我備感驚喜和幸運。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巨著以其經典性、全面性、現(xiàn)實性、尖銳性、實用性、深刻性構成了這座“教育豐碑”,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成為當之無愧的“教育百科全書”,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的教育財富。例如,關于教育的作用,他說:“教育才能的基礎,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和男女青年。要知道,我們面前的這個人才剛剛開始生活在世界上,我們可以使這個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東西不受壓制、傷害和扼殺。因此,每個決心獻身于教育的人,應容忍兒童的弱點。如果對這些弱點仔細地觀察和思索,用腦子、用心靈去認識它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弱點是無關重要的,不應對它們生氣、憤怒和加以懲罰!标P于愛國主義教育,他說:“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無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他對孩子們的認識,已成為經典性的認識,他說:“在思想、對周圍世界的理解以及在智慧、意志和性格的個性特點方面,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只有在了解了這個‘世界’,了解了它的全部奧秘以后,培養(yǎng)個性、形成人的精神風貌才會成為可能。”他強調:“能激發(fā)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薄耙畲笙薅鹊匕l(fā)展每個學生的天賦”、“教育必須保護孩子們的歡樂和幸!、“應當使年輕一代生活得艱苦一些”、“教育者應當成為真正的大寫的人”、“教育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教師要善于總結和勤于學習教育理論”、“應引導孩子們進行積極活動”、“分數(shù)不是唯一的標準”、“教育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形式主義給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危害”、“不要為青少年樹立某種神話了的偶像”、“無需向少年繁瑣絮叨地闡述十分了然的東西”、“教育不存在小事”等,這些振聾發(fā)聵的觀點都是蘇霍姆林斯基幾十年前思考解答的教育問題,也是我們今天正在孜孜以求的教育問題。
作為一名教師,我從來沒有設想過世界上竟有這樣的語言教學——在河岸邊,在田野里,在夜間的篝火旁,在燦爛的星空下,在淅瀝的秋雨中,在大雪紛飛的冬夜,老師教給孩子們怎樣用恰當?shù)脑~匯說出他們的'觀察和思想。他們曾經饒有興味地觀察一棵覆蓋著白雪的松樹,發(fā)現(xiàn)了它在晚霞的照耀下魔術般的色彩變幻:時而呈淡淡的粉紅色,時而變?yōu)殚偌t色,一會兒又呈絳紅色,然后又變?yōu)樽纤{色……孩子們興致勃勃地編起了小詩描繪眼前的景象,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和神奇的想象展現(xiàn)了豐富的精神世界。教育可以這樣做嗎?教師可以這樣做嗎?蘇霍姆林斯基就是這樣做的。這是他的“藍天下的學校”,也是他的“快樂學!,他就是在這樣的學校里做教育、做教師的。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美好的理想,但又并非是遙遠的烏托邦,因為它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實實在在地存在過。
他的教育思想是深刻的、入木三分的。例如,對愛孩子這個觀點的提出與深入,他說:“如果有人問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愛孩子!彼麤]有停留在口頭上,而是繼續(xù)說明為了愛孩子,就必須了解孩子,就必須深知孩子們的精神生活及其發(fā)展特點。然后,他又指出,沒有抽象的孩子。每個受教育者除普遍、典型的品質之外,還固有特殊的、不重復他人的個人特征。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繼而,他進一步論述孩子們的教育者應行使明智的權力、應善于珍視孩子們的信任、應善于憐惜孩子們的無力自衛(wèi)等思想。他還語重心長地告誡教師不應把孩子們理想化,必須從他們上學的最初日子起就向其提出準確的、清晰的、硬性的要求,首先是行為文明方面的要求。他還從反面勸告說,不可在所有的場合都把兒童的淘氣和頑皮視為心懷惡意地破壞秩序、把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視為懶惰、把兒童的健忘性視為不誠實。在眾多場合,蘇霍姆林斯基一再強調必須尊重人格、提高人品。這樣闡述“愛孩子”的教育思想走出了膚淺,走進了深刻。
這些年我在教育這條路上從來沒有停下過奔跑的腳步,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教育思想又為我注入了新的力量源泉,它在我的內心深處涌動,促使我不停地嘗試、反思……與蘇霍姆林斯基在20世紀中葉的烏克蘭創(chuàng)造的那個教育奇跡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距離。其實,當我們回到人本身,就會發(fā)現(xiàn)教育的過程雖然面臨種種困難,但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十分單純的,那就是一切著眼于人的發(fā)展。在蘇霍姆林斯基龐大而完整的教育體系中,有一個根本核心,那就是“人”。因此,他提出了培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的理論。只要我們心中有“人”,只要我們把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放在第一位,就能突破當下種種堅硬的壁壘,就能在這個日益紛繁、喧囂的世界上找到幫助孩子的辦法和途徑。蘇霍姆林斯基的文字里浸滿了愛,那些用文字記錄的歲月里也浸滿了愛。他常常用浸滿了愛的目光去觀察孩子們。對孩子透徹的理解與關愛,對教育全面的洞察與把握,對孩子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無限的悲憫與同情,使蘇霍姆林斯基不僅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教育史的一座燈塔,而且他本身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因此,蘇霍姆林斯基打動我的絕不僅僅是他的理論和信念,更有他作為一個可完全信賴的師長、父親與一個朋友的無比高貴的全部品質。
如果說蘇霍姆林斯基是一個為了愛孩子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那么,對于今天的我們,也當是——為了愛孩子,我們做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相關文章: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4-05
《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7-20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7-07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后感12-02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6-27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后感12-17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6-14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4-29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5-16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