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江城》讀后感(精選10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城》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城》讀后感 篇1
初次聽說《江城》這本書,是在高二的地理上。已經(jīng)忘了是什么話題讓老師提起它,只記得老師形容這是一本好書。既然是本好書,不妨買來一讀。抱著這樣隨意的心態(tài),翻開了《江城》這本書,誰知道一打開便無法放下了。第一次讀完它,戀戀不舍,千言萬語匯成一個英文單詞“fasinating”,龍飛鳳舞地寫在書的最后一頁;此后就一直把它帶在身邊,閑來無事翻一翻。直到大一,我再一次從頭到尾地把它讀了一遍。毫不意外地,我依舊被作者那溫和寬容的筆調(diào),細膩生動的描繪,遠近適中的視角,還有恰到好處的幽默調(diào)侃深深吸引。不知怎的,我對這個素未謀面的,祖國西南方的小城產(chǎn)生了難以言說的情愫。
但是,這本書帶給我的遠遠不止于某種溫柔的情感。作者合乎邏輯的思維方式、細致敏銳的觀察體會,明察秋毫地通過現(xiàn)象看到的本質(zhì),帶來的是陣陣振聾發(fā)聵的思考。有人說,作者彼得作為一個旁觀者,看得比局里人更清楚并不奇怪,這不過是大多數(shù)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人再熟悉不過的道理罷了:你能注意到其他人注意不到的事情。但恕我直言,并非每一個處在這樣環(huán)境的人都能寫出這樣的一本書,畢竟敏銳的觀察力、對生活的熱情和適應陌生環(huán)境的勇氣并不是人人都有的美好品質(zhì)。
雖然這一切發(fā)生的地點在涪陵,一個與我毫不相干的偏遠小城,但書中所描述的這里的人、這里的現(xiàn)象,對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卻并不陌生,甚至因為太熟悉而從未深入思考過原因。以公交車上的扒手為例——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選擇在扒手下車之后才去提醒身邊的人小心看管好自己的錢包,這個人還得是熟人,才會得到這些熱心的提醒?為什么不去當眾揭發(fā)?這似乎不只是不敢跟扒手硬碰硬那么簡單——難道整車人聯(lián)合起來會斗不過一個扒手嗎?這個問題如果放在今天,放在發(fā)達的大都市,大多數(shù)人會怎么做?人們在這個問題上選擇其做法的理由會因此而改變嗎?
彼得認為這說明了中國人缺乏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社區(qū)感——大多數(shù)人不怎么關心他人的死活,只要不殺到自己或與自己親近的人床上來,寧可閉著眼睛假寐。所以在事故面前,他們都選擇舒舒服服地當一個圍觀者,而極少因為道義而有所行動。當然,這種僅限于小團體、家庭、朋友之內(nèi)的集體主義也并非有弊無利,這種緊密的社交圈子對需要得到關懷照顧的老年人尤為重要。
反觀日常生活,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大多數(shù)情況下中國人展示的集體主義的范圍的確是有限的很。小悅悅事中那路過的18位路人是怎么想的?排隊購物的時候插隊的人是怎么想的?就我個人而言,從長輩處接收到的思想也常常是凡事做好自己就行,切勿多管閑事。要想把這種根深蒂固的將“我們”與“別人”或是“他們”區(qū)別開來的思想徹底清除,可不是十幾二十年可以搞定的。
《江城》讀后感 篇2
亭午時分,窗外蟬鳴嘈雜,習題作業(yè)未有一字入心,隧無奈擱筆,揉了揉眉心。正在思考是否要等待噪聲過去再提筆時,余光瞥見那本《宋詞三百首》,于是欣然起身。
淺讀深品,藍字摘錄。一翻頁卻看到了放假前自己閱讀的痕跡:那是蘇軾的《江城子》,一條紅線,畫出的是首句“十年生死兩茫!。
《江城子》被后人評為“千古悼亡之音”,蘇子瞻悼的是發(fā)妻王弗。王弗出身書香門第,16歲嫁于子瞻,26歲亡故,期間正好十年。這是蘇軾最順心如意的十年,名滿天下,層層提拔,“春風得意馬蹄疾”。然而在王弗去世幾年間,蘇軾卷進了變法風波,新黨得勢時,他由于政見不合,上書談論新法弊端,被新黨壓迫。在他43歲調(diào)任湖州刺史后,一封《湖州謝表》被新黨抓了辮子,爆發(fā)了宋史著名的“烏臺詩案”,蘇軾鋃鐺入獄,幾次瀕臨砍頭之刑。后來舊黨得勢,他強調(diào)王安石新法也有可取之處,又被舊黨排擠,自請外調(diào)。
他把人生苦楚寫進詩詞,寫縱使相逢應不識,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十年間歷經(jīng)宦海浮沉,塵滿面,鬢如霜。
可蘇軾是曠達的,是“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笔恰耙稽c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笔恰耙欢亲硬缓蠒r宜!倍粋人胸中有天地丘壑,自然不會在意那些蠅營狗茍的事,他的樂觀不是樂觀,因為他的磨難不是磨難。
可是,只有讀過詩詞的人才會知道蘇軾歷典八州,“眼前天下午一個不好人”的豁達,知道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節(jié)氣,懂得李清照“卻把青梅嗅”的婉約。水域邊緣,藕花深處,淺淺漣漪層層暈開,卻是綠羅裙的采蓮女“芙蓉向臉兩邊開”,白雪紛飛,是天人“剪水作飛花”,飄絮之間,新釀米酒,紅泥火爐,是友人“能飲一杯無。”更有東坡居士淡煙疏柳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至今猶存我心。
殊不知這一字一句,皆是文人的.苦心推敲,一意一蘊,藏著多少墨客的匠心獨運。
若有一日,詩詞的文化徹底泯滅,“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樣的情懷還能在人們心中自然產(chǎn)生嗎?
何處清歡?
不禁想起小時候母親教導我背詩,那時只覺得朗朗上口,跟玩兒似的就背下去了。慢慢長大之后,看到春日桃花,知道了什么叫“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笨吹较募臼⒑桑闶恰敖犹焐徣~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狈謩e方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不懂的東西記下來,便是在心理生根,日后觸景生情,總會懂的。
人間清歡,詩詞處。
《江城》讀后感 篇3
在讀完這篇宋詞后,感慨萬千,眼淚竟從心里流了出來。這人世間多少生離死別在不同地方上演,古人用悲愴的聲音向我們傾訴著千古哀思。
本人最愛蘇軾詩詞,還幻想過若能穿越古今去一睹真容,但這種念頭自然是要打消的,八零后的我整日把胡思亂想當作每日必修課,卻恍惚的在虛度自己的青春年華,不曾留下自己滿意的作品跟別人分享。我連自己把什么目標放在第一位都不清楚,更別談怎樣讓人生活的精彩且更有價值。古人和今人有何不同,都逃不過一個情字糾纏,回頭已不見深愛的人那熟悉的面孔,即使那人已在他的世界從此化作一縷星光,只能遠遠觀望。我們都有不甘心的時候,那糾結的心情恨不得一次被深埋起來。我們會在最失意的時候想起那些曾給過自己安慰的人,那也許是給自己的傷痛用的一劑良藥。蘇東坡和愛妻離別時的痛楚世人都可體會,那是永別,而十年中那空蕩蕩的思念究竟能寄往何處,吟一曲千古離歌,飲一壺愁緒任往事紛飛。誰沒有此生最難割舍的相思,也枉在這人世走一遭,多情人總能給世人留下千古絕句,讓后人去體會和醒悟,那不是十年相思苦而是余生的.難忘。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是否會覺得狂躁不安,或是滿腹情愁卻不能傾倒在這虛偽的人世,活的苦不堪言。我們在掙扎著,想咆哮,想痛哭,想狂笑,不知作何是好,最后不得不平靜下來坦然接受這可惡的一切。人類存在于這世界有多久悲歡離愁就有多長,鬢如霜又怎樣,夢里的你依然如往常,在淚眼朦朧中是那么清晰。有時會想放任自己盡管讓腦子一片空白,糊涂度日算了,卻又沒法控制思想仍舊掛念他,想必會有許多人和我有同樣感覺。
蘇軾縱然才華蓋世為官清廉也難逃奸臣迫害,兩度被貶飽受離鄉(xiāng)之痛,在人生大起大落的狂流中淘洗著靈魂,仍然以苦為樂坦然面對一切。很難想象這位以豪放著稱而感情細膩的大才子是怎樣承受的,而今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類卻不同,稍受些委屈就大呼其不堪忍受的程度,真不知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還是抵抗災難的本能的退化。我們在墜入低谷時會想去做什么,任命運的擺布還是頑強的對抗,不畏懼一切或把一切看作如風一樣,就隨它去吧,沒什么放不下的。
我很欣賞古代那些英雄豪杰如鋼一般的氣節(jié),如水一般的柔情,不得不令人折服。就如同在嚴寒中還能從容綻放的梅花,散發(fā)著獨有的芬芳令人醉在其中,任冰雪在看似柔弱的花瓣上層層覆蓋……
《江城》讀后感 篇4
我讀書參照的書單,起初多是通過豆瓣讀書的榜單而來:按書籍評分由高到低,挨個看看書的簡介,若是感覺可以讀讀看,便網(wǎng)上下單買回來。目前榜單上靠前的,多是些名著或耳熟能詳?shù)臅,排到?6位的是《傲慢與偏見》,第37位的便是今天要分享的《江城》。
單看介紹,《江城》算是一本非虛構文學,記錄的是長江流域的一座小城涪陵的風土人情。涪,念“福”,我之前一直念“陪”。關鍵是本書的作者是個美國人,彼得·海斯勒。那我就很疑惑,為何評分最高的講中國的紀實文學居然是個美國人寫的?相比我們中國人自己,一個美國人理解中國的鄉(xiāng)土,才能到第幾層,能挖掘到多真多厚重?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讀了這本書。
彼得·海斯勒,在1996年初次來到中國,作為中美友好交流活動的一員,成為了涪陵一所師專學校的外教老師。他有寫日記的習慣,《江城》便是他在中國這兩年點滴生活的匯總。
那些我們中國人眼中的尋常事,被他以老外的視角一一拆解。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確實,原來這事兒還可以這樣看,便會有種新奇的體驗。但這又絕不是簡單的“旁觀者清”。他并不是一個冷漠的或高高在上的旁觀者,而是深入?yún)⑴c到了當?shù)乩习傩盏娜粘V小:芏嗬贤夤P下的中國,在中國讀者看來,往往理解淺顯或驢唇不對馬嘴。而本書的作者不同,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被中國人自己所接受。
正是因為往往能擊中國人的點,當他吐槽了一些我們難以發(fā)現(xiàn)的點,或者能發(fā)現(xiàn)卻不好說出口的點,好比“瞎說啥大實話”,便會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效果。
比如作者講他看電視節(jié)目,看到少數(shù)民族在長城上載歌載舞唱《愛我中華》,想到的竟是:“你們古代的中國修筑這道城墻,就是想把你們擋在外面啊!闭媸莻好段子。但是先別急著感覺受到了冒犯,因為他接著又吐槽了自己的國家:“我在美國的電視熒屏上看見印第安人跳舞的次數(shù)比這還要多得多!
像這種吐槽和嘗試理解的內(nèi)容,貫穿了《江城》整本書。他的想法和觀點,有的我可以完全接受,有的我卻不置可否。二十年過去,書中的很多現(xiàn)象如今也已大不相同,而有些卻一直沒有改變。
我所接受的,或感同身受的,多是作者教授學生時的那些故事。
作者當老師時,“如果某個學生做錯了,會把他做對了的事指出來,并把他所付出的努力表揚一番!边@就和中國的教學方式很不相同。在中國,師生關系是很嚴肅的關系,如果學生做錯了,老師直截了當?shù)恼f出來就行。我曾經(jīng)也上過外教課,便發(fā)現(xiàn)我的外教不管學生做的怎么樣,都喜歡說一個詞“well done”。終于有一次,我忍不住把我的這個困惑提給了外教:“我真的不知道我到底哪里well done,請告訴我”。
作為一名老師,他也常常有對自己的中國學生發(fā)自肺腑的贊美和欣賞。盡管這些學生很多都來自四川當?shù)仄h貧苦的農(nóng)村。
作者常常會用讓學生們排演英文話劇的方式進行練習,不同的學生在其中往往展現(xiàn)出不同的風采。比如一個演哈姆雷特的男生,平日里便在學生中有些威信,在舞臺上更是氣勢非凡。此后,當作者再看到這個男生,看到他那“傲然的眼神”,盡管他擁有“農(nóng)民般黝黑的膚色”,但作者打心里認為,在四川鄉(xiāng)下,那就是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真正該有的樣子。作者被自己學生身上散發(fā)出的那股勁兒所感染而動容。在那一刻,我也認可作者是一名真正的老師。
書中有的內(nèi)容和觀點,我也不置可否。
作為一個美國人,作者勢必天然帶一些強勢文化的優(yōu)越感,這種感覺會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但好在他并不諱言因此而來的文化沖突。
比如對于環(huán)保或文化保護的話題。書中說,涪陵是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可“像中國任何一個城市一樣,各朝各代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印跡,城市的目的“僅僅是容納人口”。我個人認為,這話說的有些絕對了。我甚至覺得,是不是因為美國的歷史太過短暫,才如此在意歷史痕跡的保留,乃至有點忽視了今人的需求,畢竟真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是他們。
但他也頂多是發(fā)個牢騷,而不像北歐環(huán)保少女那樣痛心疾首的怒吼:how dare you!對待哪怕在國內(nèi)也有爭議的三峽工程,作者在遺憾很多古跡會沉入江底時,偶爾也會想通:“白鶴梁題刻”的確會沉入江底,但白鶴梁原本也是破壞的藝術,以“人為”破壞的是另一種“人為”。那時的他還不知道,之后當?shù)貙iT建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今人可以下到江底參觀。中國人有時不是不懂文物保護,只是今人想過得更好點罷了。
二十多年過去了,書中作者的一些遭遇現(xiàn)如今已大不相同,比如我們大多數(shù)國人對待外國人的態(tài)度。
作者在涪陵的.兩年間,做為外國面孔,一上街便是眾人關注的焦點,最初比較困擾,后來也便習慣了。以前的中國人很少見到外國人,所以對待外國人總是特別好奇。我上小學是在90年代中前期,我清楚記得那時候背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有一條,專門教該如何面對外國人:“不圍觀、不尾隨、不卑不亢……”。那時的我,感覺作為一個外國人在中國挺不容易的,要承擔被一群小孩子當奇珍異獸騷擾的風險。后來的新版已經(jīng)沒有這一條了,因為顯然已不合時宜。
作者曾經(jīng)還在假期去陜西旅游,結果就在住旅店的時候被警察夜間突擊查房,想是被當成了可疑分子。那時的外國人,尤其是在官方那有截然相反的兩面,一面是要盡量滿足其要求的外賓,一面是可能帶來危險思想的危險人物。如今的國人見得多了,對待老外也多能變得“不卑不亢”了。
可也有些東西,一直沒有改變。
比如有一次,作者讓學生們發(fā)揮想象力,改編英格蘭俠盜羅賓漢的故事,要把他安排到當代中國的背景下。不少學生寫的故事里,羅賓漢雖然做的依舊是劫富濟貧的仗義之事,但最后“總會被捕入獄”,甚至掉腦袋,有的還讓他在獄中接受改造重新做人,出來成為一名偵探...... 這不禁讓我想到咱國家的一些電影,主人公在影片里的大部分時間都可以隨意發(fā)揮,但只要是違法了,最終還是要接受制裁的,哪怕結局轉(zhuǎn)的多么多么生硬也要接受制裁。前陣子著名影片《搏擊俱樂部》引入到國內(nèi),也難免結局強行被改,極標準的加一段字幕:某某最后投案自首云云... 這事兒傳到外網(wǎng),引得國外網(wǎng)友一頓嘲弄,搞得后來又不得不改回去了。
書中的一次學校文藝匯演,作者與另一名外教和學生們一起編排了另一部話劇《堂·吉訶德》。劇本被學生們改編得很有創(chuàng)意,很歡樂,也挺鬧騰,觀眾看得特別開心。但這種敢去釋放天性的劇,卻沒有在比賽中最終“過審”。和我們平日里網(wǎng)上發(fā)言一樣,也不知道怎么就觸發(fā)了他人敏感的神經(jīng)。我想,“敏感”這事兒美國應當也有,每個國家或文化都有,只是我們的點是不是過多了?作者直言:“在中國,諷刺與娛樂這兩樣都是具有風險的東西!薄皠e的我都可以忍受,但我不能忍受幽默感的喪失!眲e的事情上,我可以說作者的姿態(tài)有問題,但這一點我完全同意作者。如今,仍有不少人動不動就上綱上線,揣度別人“是何居心?!” 可Why so serious?有時也不怪國外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不茍言笑。不知怎的,我竟聯(lián)想到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優(yōu)秀作品“笑吧,皮奧萊維奇”。
最后,盡管閱讀過程中有各種不同的體驗,待讀完全本,看到作者最終乘船離開這座江邊小城,與岸上送行的學生們不舍的告別,我還是頗受觸動。這份真摯而綿延悠長的,是不管美國人中國人都能共通的情感。便隨手給了此書五星好評。
豆瓣的這個榜單上緊隨《江城》,位列第38名的書,竟也是彼得·海斯勒的《尋路中國》。這兩本書與他寫的另一本《甲骨文》,被稱為彼得·海斯勒的“中國三部曲”。然而最后這一本由于種種可猜到的原因,并未能在國內(nèi)出版。只是,看過了《江城》,我覺得能讓它出版,已然是進步了。最接再厲吧。
《江城》讀后感 篇5
豐富溫暖的記錄。
如果把書形容成一種吃的,這本《江城》于我而言就像是糯米飯,有點甜,越咀嚼越香。
講的是九十年代末一個美國人在涪陵生活兩年的記錄。
作者受過很好的教育,再加上中美友好交流的政策,他完全可以選擇去四川更好的地方,比方說成都。但他卻選擇了交通不便,環(huán)境閉塞,經(jīng)濟相對落后的涪陵。書的`最后給了答案,正是這樣的地方,更能呈現(xiàn)出最地道的中國特色。
書的內(nèi)容是很豐富的。
作者何偉在涪陵師專的英語系任教,他寫過學校里組織的籃球比賽,由于幾個美國人的加入,變成了中美籃球賽,學校里的人都不想中國隊輸,整個比賽被形容得十分可愛。
他還描寫了學校里形形色色的教師和學生,以及當?shù)氐娜擞质窃趺纯创@個老外的,其實過得并不容易,但是作者總是能理解他的被特殊對待,總能理解涪陵人的友好的或者讓人不舒服的行為。
尤其記得作者曾經(jīng)跟一個小商販起了沖突,那個商販很不友好,但事后作者還是表示理解,因為他覺得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可是商販飽受生活壓力,又何必爭論得面紅耳赤的呢?
再說一次內(nèi)容很豐富,作者記錄了很多當?shù)氐娘L土人情以及那個年代中國發(fā)生過的重大事件。
他的記錄從來不是夸或者是貶,他是在真實的體驗,江城的山啊水啊人啊事啊。最打動我的,是作者以一種美好的包容理解心態(tài)來看待他在江城的生活。那些煩惱的小細節(jié)都被他上升到另一個高度。
他習慣了當?shù)剞r(nóng)民問起他的工資,美國的生育政策等等,甚至會等著他們來問,真是十分可愛。他善意地理解這座小城,江城有美好也有很多瑕疵。正是如此,顯得十分動人。
《江城》讀后感 篇6
在這個國慶節(jié),我看了一本名叫《江城》的書。這本書的作者名為PeterHessler,中文名何偉。他畢業(yè)于牛津大學,也取得了許多成就。在大學畢業(yè)后,他以“中美和平隊”志愿者的身份來到了涪陵這個位于長江邊的小城市教中國學生英文。
這本書主要描寫了何偉在中國工作生活期間的所見所聞和他對各種問題、現(xiàn)象的思考。
作者剛剛來到這個城市的時候,遇到的是當?shù)厝藢λ?圍觀和呼叫,因為這個小城市那時只有那么一點點人,而他的面孔更像是外國人,因此我們國民的這種圍觀曾經(jīng)讓他又尷尬難堪,又不適應。但是后來經(jīng)過兩年的生活,他習慣了這種問候的方式,并感覺到了此種的親切,并且與他常去的面館吃飯的老板成了好朋友。
書中講述了他在涪陵幾次溯江而上的情節(jié),自己扎帳篷在山野中體驗沿江的風景和沿江的民風,和邊遠農(nóng)村人的生活,情節(jié)是那么清晰而生動,有烏江的描寫,也有風景和農(nóng)民講述的故事。從這些章節(jié)里你能感受到中國的城市與農(nóng)村的生活,更有大自然美好的風光,還有田園生活。看到這里,我又發(fā)現(xiàn)了書中所寫的美麗風光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各種污染所替代了,最近幾年污染已經(jīng)成為了中國發(fā)展的阻礙。
這本書實際上描寫的是當時中國的一個縮影。當時涪陵雖然落后貧窮,但是面臨著極大的發(fā)展,其實當時的中國有許多地方也是這樣子的。而涪陵只是其中一個城市,一個典型的代表,一個作者落地生根的地方。
在涪陵,作者有時候是一個旁觀者,有時候又是一個置身于當?shù)厣畹囊粋人。這樣就構成了作者兩年在涪陵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你也會被作者帶動著越來越喜愛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也許這才是這本書最引人深思的看點。
《江城》讀后感 篇7
世界之大,一個人即便周游世界,也難免盲人摸象,更何況,這世界上很多地方在快速地變化著。所以,每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都是主觀的,也是各不相同。在近代的中國,社會發(fā)展神速,轉(zhuǎn)眼間大家會發(fā)現(xiàn)眼前的周圍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環(huán)境了。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另一個人的視角來觀察這個世界,尤其是觀察一個過去的世界,會有機會獲得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這本書就是《江城》。
《江城》的作者彼得海思勒,美國記者,1969年出生于賓夕法尼亞州,畢業(yè)于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后獲得英國牛津大學文學碩士。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國家地理》雜志、《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媒體的長期撰稿人,1997年曾在重慶市涪陵區(qū)擔任教師。海斯勒曾游歷歐洲三十國,畢業(yè)后從捷克布拉格出發(fā),由水陸兩路橫越俄羅斯、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旅游文學寫作之路。海斯勒著有中國紀實三部曲,其它散文數(shù)度獲得美國最佳旅游寫作獎。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贊為關注現(xiàn)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作者上世紀90年代初在四川擔任教師的時候,對中國人的習慣有了很深的了解,還學會了一口地道的四川話。為了融入中國社會,他為自己起一個中國名字,叫“何偉”。所謂江城,就是重慶下的城市涪陵,也是作者何偉在中國任教的地點,江城描繪的就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社會。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隨著計劃經(jīng)濟逐步解體,社會的觀念也在快速的變化,在文化修養(yǎng)和談吐舉止上,整個社會對男性的期望值并不高,但在賺錢上,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又過高。那些舉止粗魯言談出格的土豪成為眾人追捧對象,他們在酒桌上吵吵嚷嚷表現(xiàn)粗魯野蠻,但在上一代的成年人眼里,這是“吃得開”的象征。作者何偉對中國酒桌上的勸酒文化極其反感,每個人都花言巧語,兩杯酒一下肚就是兄弟,當面勾肩搭背,背后刀光劍影。以把別人灌倒為榮,以自己醉酒倒地為恥。許多成年男人會把好酒量當做有面子的象征,于是每一場酒宴都要以東倒西歪,胡言亂語的狀態(tài)結束。在這種現(xiàn)象的背后,作者何偉道出了背后的真相,在信息相對閉塞的時代,人們接觸的圈子都很小,因此他們非常重視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在那個年代,中國人總會從群體出發(fā)去思考問題,從而為群體的觀念所裹挾,最后丟掉自我意識,因為普通人并沒有充分話語權來表達自己,于是人們大多選擇了盲從。
作者描繪的'時代,是上個世紀90年代,涪陵居民們生活狀態(tài)的一個縮影。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作者從重慶出發(fā),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那時候的涪陵沒有鐵路,公路也非常糟糕,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qū)。但如今20年過去了,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觀念早已今非昔比,在這個時代,傳統(tǒng)媒體的影響力逐步下降,普通人的話語權越來越強,人們的自我意識也在逐漸提升。作者摒棄那種高高在上的獵奇寫法,而是試圖以中國人的心態(tài)來適應中國社會,樸實的文字背后蘊藏著他的包容與理解之心,這才是這本書真正的精華所在。
2001年,這本書在美國出版的時候,一條通往重慶的高速公路通車了,一條鐵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沒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而重慶也已經(jīng)不是四川的重慶,重慶附近的長江三峽已經(jīng)徹底變了模樣,這座城市也在飛速發(fā)展著。2003年,三峽大壩一期完工后,不斷上漲的江水將陸續(xù)淹沒那些江畔之城,這多少令我有些傷感。這并不是一本關于中國的書,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時期內(nèi)中國的某個小地方。正如作者所說的:“在1996年至1998年間,我學會了熱愛涪陵。能再次回到長江上的感覺真好,哪怕它的舊時激流只存于我的記憶之中!
《江城》讀后感 篇8
涪陵是我從未生活過的故鄉(xiāng),我在重慶求學四年,這是我情感最豐富也最充盈的時光。涪陵離重慶很近,但是在讀到這本書之前,我從未去過涪陵。
初讀江城是在大四的寒假,離開重慶一個多月,久居家中,返渝心切,終于找到了一本關于重慶的高分書來解渴。初讀一遍,我似乎并沒有理解其中文字的珍貴,只是覺得寫的很細致,算是九十年代西部地區(qū)的眾生相。再讀江城便是在兩個月之后,在一條破舊的三峽游輪上。在整個旅途中,我絲毫感受不到所謂“高峽出平湖”的豪邁,只覺得長江很可憐,像是一條被束縛住的、身材日趨臃腫的巨龍。黃昏時分,陽光灑在似湖而非峽的江面上,我拿出電子書又讀了《大壩》那一章,陷入到了和彼得海斯勒同樣的傷感。我傷感于已逝的過去,他傷感于無可避免的未來。在這一章的最后一段,彼得海斯勒寫道:
我細細地看了周圍人的面孔,看到的是驚嘆和決然——驚嘆于大壩的宏大,決然地忍受著寒冷,決然地要把工程的每一絲進展盡收眼底。即便在那些嬰兒眼中,我似乎也看到了這樣的神情。
那些嬰兒和我大概是同齡人,二十年后,面對已經(jīng)完工的大壩,我依然會驚嘆,驚嘆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錯誤。我覺得,無論三峽大壩的象征意義或?qū)嵱靡饬x多么強,長江不該變成這個樣子!案邖{出平湖”并不值得夸耀,人類應當為自己的自私向其他生靈表示愧疚,即便這種自私是我們生存所必需的。
距離離開重慶還有三個月,我似乎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模仿彼得海斯勒的生活。我盡可能地在重慶多走一些地方,多見一些人,多拍一些照片,多吃一頓火鍋,就像一個在沙漠中的旅人,在離開綠洲前盡可能地做好充分地補給。我終于還是去了涪陵。
我?guī)缀跞チ藭蠈懙乃械攸c,涪陵縣城、涪陵師專、烏江、長江、白鶴梁,也隔江眺望了白山坪和插旗山。每到一個地點,都會拿出《江城》讀一段相應的章節(jié)。彼得海斯勒說:
我渴望著弄明白,這座城市是怎樣運轉(zhuǎn)的,那里的人們在想些什么問題。
而我想知道的卻是,二十七歲的彼得海斯勒當時在想些什么問題。一個不同文化背景的異鄉(xiāng)人身處一座在中國數(shù)以千計的普通縣城里,那些書中為中國人都津津樂道的生活細節(jié)是怎么被他發(fā)現(xiàn)的?梢宦纷呦聛恚业氖斋@并不大,除了書中已經(jīng)寫明的,我很難用作者的視角和去觀察到新的細節(jié)。誠然,我是一個生長于平原之上的北方人,但終究也是一個縣城青年,這種家長里短充盈著整個城市的生活方式于我非常熟悉。重慶四年的生活,也已經(jīng)讓我把他鄉(xiāng)當作了故鄉(xiāng),坡坎、方言、棒棒、山川與河流,也早就融進了我的.生活。我變得當局者迷了。
離開涪陵時的心情,倒是和彼得海斯勒一樣:
我知道我再也見不到這塊地方了。那是我在涪陵的最后一個春天。
這也是我畢業(yè)前,最后一次去到離學校很遠的地方。
回到北方后,對重慶的思念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從未想過每年都會按捺不住回去一趟,更沒有想過會帶著一個同樣讀過《江城》的姑娘再次來到了涪陵。但我從未奢望能再回到過去的日子,那個做什么事都不遺余力、不計代價也不想后果的年紀已經(jīng)過去。重慶這座山城中埋藏著我曾經(jīng)最放肆的笑,最心痛的哭,每當踏上這片土地,我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節(jié)奏和我軀體深處的某個東西產(chǎn)生了共振。就像兩個正在轉(zhuǎn)動的齒輪,咔噠一聲嚙合在了一起。
《江城》讀后感 篇9
我是在一個陰晦的下午看完這本書的,看完的時候,夕陽從云層里出來,何偉坐上江船和涪陵告別,他的學生們在江岸上,忍住眼淚。
曾經(jīng)有想過寫點什么來記住我終將變成回憶的故鄉(xiāng)。讀完《江城》,忽然覺得,也許我對于小鎮(zhèn)人民——區(qū)別于鄉(xiāng)村,也區(qū)別于大城市——了解與解讀得甚至不如何偉透徹。
也許從一個徹頭徹尾接受“全球化”教育的人的視角,能夠擁有更多的耐心和寬容之心去看待某一個人群,以完全局外人的眼光,去欣賞他們的美麗和丑陋。
不過可以欣喜的'是,在書的后半段何偉時不時提起他之前的并不完全正確的觀點。從一個無關緊要的旁觀者,慢慢有了喜好和厭惡。他開始會在除夕的夜晚盡力敘述感受到的幸福,記錄和與一個擦鞋工的摩擦。
初到涪陵的時候,彼得海斯勒和亞當最感到不適之處都外化在政治環(huán)境上。除此之外,還有人民的眼光,這種眼光,至他們離開涪陵也沒有變化。
閱讀的周期太長了,就只能從目錄中回憶一些內(nèi)容。第二年,何偉的記錄從景色變化成人,他也開始在不變化的環(huán)境下觀察變化。這種中國人的視角,能給人以兼穩(wěn)定和改變的結果。
對于何偉書里的中國人,“這就好像看一個空白無意義的笑容,突然間發(fā)現(xiàn),一生的苦難背上都堆積在那笑容四角!
而對于何偉本身,則“不論在這城市生活的某些時候多么舒服,生活依然并非正常,永遠也不會。”
江城江城。
《江城》讀后感 篇10
在正式翻開這本書前,網(wǎng)絡告訴我,這是一本紀實文學。
我的專業(yè)是廣播電視新聞學,是一個和視頻形式的各類作品打交道的專業(yè)。我對于“紀實文學”的理解,大概是和紀錄片類似的一種文學形式。紀錄片通過對鏡頭真實記錄下的現(xiàn)實場景和故事進行藝術化的畫面處理,利用剪輯、解說和策劃,還原特定時間、地點、人物一個相對真實的判斷。而我所理解的紀實文學,或許也是類似的一種再加工。
但鏡頭是不會騙人的,而文字卻有了更多的潤色甚至虛構的空間。翻開《江城》的那一刻,我是滿心疑慮的。
隨著閱讀的展開,我的疑團自然地化解了。我看到了一個我自己熟悉又陌生的“中國”。就像我的被靈魂抽離出肉體,站在云端,觀察著我自己,一切都似曾相識,一切又恍若隔世。作者彼得·海斯勒所描述的一切,都在他詩樣的敘述中,產(chǎn)生出難以言說的真實感。 對于我從書中看到的、學到的一些東西,我也自然地產(chǎn)生了一些吐露的欲望。
一、時代造就《江城》
書中所描述的一切之所以如此生動多姿、引起共鳴,正如作者和一切評論者所強調(diào)的,是特定時期、特定地點的產(chǎn)物。
世紀之交的中國,正是改革開放正全面開展地如火如荼的階段,中國從未如此勤奮地汲取來自世界的全部養(yǎng)分,用以灌溉自己因長久的歷史問題而遺留下來的干涸土壤。但是在東部地區(qū)日新月異的變化過程中,中西部大部分地區(qū),歷史遺留下的好與壞仍存在著。從作者的敘述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這些有些偏僻的小城鎮(zhèn)也在順應時勢地改造自我,但過程卻進行得蹩腳而不徹底。
除了世紀之交的中國偏遠小城鎮(zhèn)這一特定時空外,作者所直接接觸的更是最為敏感、最被關心和矚目的教育系統(tǒng)。中國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這是作者作為來自歐美資本主義社會最感到驚訝和不解的。對此,何偉說:“事實上,我樂于在低層學校里教書,因為這里的學生身上有我從未見過的未經(jīng)打磨的品質(zhì)。”這也說出了為什么涪陵能,涪陵師專能,而當時處在變革風口浪尖的諸如北上廣等大城市、一些中國頂級學府所不能的原因。
中國對于西方來說千百年保持著一種神秘的形象,外國人看中國的視角從馬可波羅甚至更早就展開了。而本書之所以脫穎而出并長久暢銷于海外,天時、地利與時機都是不能忽視
的重要因素。不是所有的真實和記錄都有非凡的價值,價值來自特殊,來自獨特的視角,來自事件本身的時機性,也來自善于發(fā)現(xiàn)的作者的眼睛。
二、真正的旁觀者
《江城》之所以成功,與作者的`獨特視角,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和思考的天分,以及其相對客觀的姿態(tài)不無關系。
海斯勒對于涪陵的觀察研究是真正抱著旁觀者的心態(tài)。在整部書中他一直試圖避免直接的結論和歸因,而是將自己所見所聞真實而詳細地記錄下來;若真需要下結論,海斯勒也通常會用“似乎”、“可能”或“以我的標準”,從不自大;而他所得出的結論,也一律有相對詳實的依據(jù),哪怕只是學生的幾行日記、市井小民的只言片語,都能被他作為社會和人文的基點范本。
新聞紀實類作品,即便是為記錄真實、記錄現(xiàn)實,我認為也是絕離不開主觀的判斷和思想的,絕對客觀的記錄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文字,也總存在著個體描述的差異。為了保證可讀性,不可能只描述“街道兩側(cè)種了兩排樹,樹葉上蒙了一層灰”,而也要添加進感情甚至幻想進去。我即便認同作者寫此書的客觀性和旁觀性,卻仍要帶著疑慮的心態(tài)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字里行間。畢竟感情色彩是任何人都抹不去的。
主觀色彩的加入并不一定就會毀掉一部紀實類作品,身處一時一地,作為一個獨特而有價值的群體的一員而渲染的感情色彩甚至就是某種獨特角度本身,或許會給紀實類作品注入新鮮特別的血液。
本書就是如此。作者是這樣一個小城少之又少的外國人,是這個城市少之又少的少數(shù)群體,被圍觀、被好奇、被期待,同時也對這座小城的一切圍觀、好奇、期待。他用自己完全不同于涪陵人的教育、成長背景,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看待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這種觀察不僅視角獨特,而且事無巨細。他能注意到我們因為司空見慣而常常忽略的細節(jié)。比如學生證上的學生守則,多少人真正認真通讀并試圖去理解每一條的意思和其中蘊含著的政治含義和教育目的?對于何偉來說,他所面對的一切都是新鮮的。這種嬰兒般重新認知的過程,好奇然后自我探索、自我解答的過程恰是本書的精髓和精彩之處,也使他的一切語言更有畫面感和說服力。而他事無巨細的觀察絕不僅僅停留在觀察表面,他深入地挖掘和思考,尋求背后的“中國現(xiàn)象”、“中國因素”,由小見大,見微知著,這也是為什么生活在一個交通不便的閉塞小城鎮(zhèn)中的他能生發(fā)出對中國如此深刻的理解和深度的認識。
【《江城》讀后感】相關文章:
《江城》讀后感04-28
讀后感讀后感01-03
狼王夢讀后感讀后感07-12
讀后感西游記讀后感02-01
《馬小跳讀后感》讀后感09-12
經(jīng)典讀后感12-13
讀后感06-17
經(jīng)典讀后感04-06
讀后感精選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