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1
胡敏芳老師在骨干教師讀書報告會上推薦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好象一塊磁石,牢牢地吸引了我。想自己,雖然教書已經(jīng)彈指間有近11個年頭了,可今年突然從六年級的畢業(yè)班翻下來教一年級,心里實在有太多的不適與忐忑……想想上次帶一年級還是參加工作的第一年,那時的我,剛畢業(yè)的小姑娘,渾身是勁兒,也能受得了那份鬧騰。再說,當時的教材是浙教版的老教材,這老教材與新教材的區(qū)別,那可不是說說的。新教材一二年級的內(nèi)容,都讓我們五六年級的學生汗顏了……自己順順利利送走了一個畢業(yè)班,接手教一個啥都不懂的新一年級,早在暑假,我就感覺不安了。
班級管理是第一關(guān):高年級的學生,有自律能力,有得力的小干部,有那么一套班級管理方法,不用老師多操心,班級就上軌道了。再加上有學習委員、課代表什么的,對作業(yè),查對人數(shù),都不用老師太費心?梢荒昙,唉,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間,連人家叫誰都搞不明白,整天就知道跟你告狀:誰又怎么啦!誰打我了!……師生一團糟!但我畢竟不是個新教師了,再說有同辦公室的新教師還要跟我學呢,心里是這樣沒底,但做起來就必須得有模樣。抓好第一次很重要。我在接班前也對一年級小朋友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預測,在他們進校門的第一天就做起了規(guī)矩,整隊、練坐、吃飯、掃地,很多時候是手把手教,多次訓練。早上到校后就直接進班了,教小組長如何快速收作業(yè),連續(xù)一個月里和他們一起吃午餐,教小干部分飯菜,中午和他們一起搞衛(wèi)生,不管是掃地還是擦窗戶,每一個崗位我都一一教過來,平時上課,就是進度暫時會落下也要把課堂紀律落實到位,這一點讓辦公室的老師很是稱道。一個月后,班規(guī)迅速形成,班級像模象樣了。
在工作進行了約莫一個多月后,胡敏芳老師在骨干讀書會上介紹的薛瑞萍《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一書,讓我聽后倍感親切!靶钠綒夂汀边@個詞我很傾慕,做人做事能遇事不驚、不溫不火、不驕不躁、不急功近利,這是何等境界!同為一年級的班主任老師,薛老師是怎么做到“心平氣和”的呢?我迫不及待地回去,在網(wǎng)上細細閱讀了此書!缎钠綒夂偷囊荒昙墶非皟刹糠痔貏e讓人收益。第一部分“走向平和”敘述的是薛老師小學一年級第一個學期的教學體會,從9月開學到1月期末的來臨,薛老師在孩子們?nèi)雽W開頭的這5個月里,采取的是循序漸進的方法,先讓孩子們不懼怕學習,然后再使孩子愛學習,進入讀書人的角色。這一部分里。薛老師以樸素的語言告訴我們,孩子的心需要細心呵護,任何急風暴雨式的方式都可能挫傷孩子的積極性。第二部分“請跟我來”收錄的是薛老師給孩子家長的信,每一封信都是她與家長的真情對話,都體現(xiàn)了一個教師應有的責任感和愛心。其中不少觀點是非常有益的,如“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培養(yǎng)孩子的靜氣,是家長和教師的`共同責任”、“孩子需要你的扶助”、“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等等,這些都是從理解孩子和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角度提出來的,對每一個家長和教師都不無啟發(fā)。薛老師一篇篇生動的班級日記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老師是如何用教育的智慧,平和的心態(tài),博大的胸懷去面對每一個孩子,每一件細小的事。
我是個普通的老師,但怎樣在自己可能的范圍內(nèi),做到不俗氣,不急躁,不喜形于色,向?qū)W生傳遞一種堅韌、靜氣;一種愛心、耐心;向家長傳達一些更科學、更有效的親子方法及培養(yǎng)之道……當然,我已經(jīng)在做了:一周一封給家長的信;家長會給家長推薦《美國幼兒園親子公約》;配合心輔站發(fā)動家長寫寫“合格家長征文”……
我要做的也還有許多許多……
感謝胡敏芳老師的讀書報告,給我和好書牽了紅娘之繩,讓我從薛老師身上學到那許多的有益哲理。同時,多看書,多反思,絕對是需要的,讓我們都來做有書卷氣的人吧!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2
剛看到《心平氣和的一年級》這本書,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心平氣和”四個字。心平氣和──該是怎樣一種難能可貴的境界?教一年級還能心平氣和?薛老師在書中講述了她的的教學體會,從九月開學到一月期末的來臨,薛老師在孩子們初入學的五個月里,從開始的“鬧”,到后來的“靜”,從拼音學習,到寫日記的開始,都采取了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孩子們不懼怕學習,進而熱愛學習,慢慢進入讀書人的角色。
工作一年多年來,自學了一整套“管理”學生的絕招,那就是:猛敲桌子、瞪眼怒視、大喊制勝。這樣一來,咋一看,好象所教班級課堂常規(guī)極好。在為師的我沾沾自喜的同時,卻越發(fā)地覺得自已失去了原有的溫柔,日日暴躁起來了。并且訓斥的次數(shù)多了,就沒有效果了。教學和班級管理就會陷入狼狽狀態(tài),往往造成人在教室的時候,學生迫于老師的威力不敢說話,剛一走開,教室里立刻亂成一鍋粥的狀態(tài)。
薛老師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她也曾著急發(fā)火,但她能很快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心平氣和地和學生交流,心平氣和地教學。她在文章中提到“講課聲音盡量小,學生讀書要求用心但輕聲。反復表揚完成任務之后安靜看書的孩子。我希望這樣有意識的反復強調(diào),能盡早讓他們懂得靜是好的!痹谡n堂上老師要求孩子安靜,老師也是“靜”的,“看黑板讀字和字母的時候,我的目光閃電般掃射每一個角落,發(fā)現(xiàn)分心的,寧可疾步走過去,告訴他看黑板,也不大聲呵斥。”她十分排斥大聲斥責孩子,排斥嚴厲地批評,又一次“上午因為急,拍了一下桌子”,她反省“這是開學以來第一次。那難聽的聲音,應是對我劣根性的警醒,而不是一個壞的開頭。”
為了實現(xiàn)安靜教學,薛老師做了各種有益的嘗試。薛老師說:“優(yōu)美的音樂,能在潛移默化中,將孩子的心靈導向?qū)庫o優(yōu)雅。同時,也使他們對音樂有了鑒賞能力----吃過仙桃的人,是再也不會貪戀爛桃的!币虼怂刻熳屢荒昙壍暮⒆勇犚魳罚o靜地趴在桌上,慢慢地,讓很鬧的孩子終于能坐得住,能靜下來,對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大有幫助。
反觀自己上課,害怕學生聽不到,總是用最大音量不斷重復,有時候還動了買小蜜蜂的念頭,期望用高分貝的聲音來蓋住學生吵鬧的聲音。殊不知這樣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老師的聲音要大,是為了蓋住學生的吵鬧;同時在老師高分貝的刺激下,學生變得更加躁動,吵鬧的聲音也更加響亮;老師只好再一次用更加響亮的聲音來上課。在一次又一次的惡性循環(huán)中,在一天有一天的錯誤實踐中,我們的孩子離“安靜”越來越遠,他們的心態(tài)離“心平氣和”也越來越遠,取而代之的則是“躁動和不安”。
我們在教學中也要像薛老師那樣,注重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氛圍。時間長了,孩子們自然會輕聲慢語、以禮待人,適應了小學的生活。只有靜,才適合讀書,適合思考,適合孩子的成長。培養(yǎng)孩子的靜氣,是家長和教師的.共同責任。
薛老師在自己的文章中毫不避諱的承認自己也“體罰”孩子。當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我特別震撼,覺得薛老師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真實的教學狀態(tài),不是單純的說教。也正因為薛老師的真實,文章的真實,才更加讓我們感動。孩子需要賞識和鼓勵,但在犯了錯誤的時候也需要適當?shù)膽土P,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在哪里。只有這樣,才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最后我想說,讓我們盡自己的能力,在孩子們的心里留些愛的碎片的──兒時讀過的一首兒歌,人生第一次整本的背誦一本書,聽老師講過的一個故事。這些記憶的碎片承載在老師和家長對他們的愛,承載著童年的記憶,留下或大或小或暫或久的影響。這多么好!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3
開學初,當我聽說我要包班的時候,心里一陣恐慌。是的,真的是“恐慌”,沒有其他任何詞語能淋漓盡致地形容我當時的心情了。我心里恐慌不是因為我不相信自己,只是怕自己沒有經(jīng)驗,萌殺了含苞欲放的花朵。除了恐慌之外,其實更多的是讓自己理智,調(diào)整心態(tài),迎接花朵的到來。
當張校長把《心平氣和的一年級》這本書贈送給每一位一年級班主任的時候,我的眼前好像有了明燈的指引,豁然開朗;氐郊依,我一頭扎進這本書,迫切希望這本書盡快傳授給我經(jīng)驗,能給我?guī)砉芾戆嗉壍姆椒ā5任铱焖贋g覽了幾頁以后,我更加發(fā)現(xiàn)自己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是多么的邪惡!心平氣和,腳踏實地才是關(guān)鍵。
在這本書里,其實薛老師沒有直截了當?shù)馗嬖V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做,而是在她的一篇篇日記中告訴我,盡量讓自己心平氣和,達到一個和諧的境界,這和諧包括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與家長的和諧,學生與學生的和諧,教書與育人的和諧。當然,在這些和諧里,我最先要做到的是前兩個和諧。薛老師在做這些和諧的時候,可是做了大量的后續(xù)工作。
從她的天天手記中,不難看出薛老師喜愛讀書,她在不間斷地讀書,以至于哪天沒讀書就覺得缺少了什么。記得薛老師有寫到:有一天她在讀《生活體驗與教育研究---人文科學視野里的教育學》,這本書十分難懂,好不容易找到一段清淺詩意的文字了,便興高采烈地念給同事聽,沒想到同事嫌其難,建議薛老師把這么難的書放一放,薛老師竟然說:“要這樣才有成就感,《讀者》一天看十本我也沒有成就感!碑斘铱吹竭@句話時,一陣詫異。一天讀十本《讀者》還沒有成就感,我連一個星期讀一本都沒達到,實屬慚愧,幸好薛老師沒有在我眼前出現(xiàn),要不然還真想找個地縫鉆下去!更有甚者,薛老師在課堂上急躁了些,聲音不由自主地大了起來,發(fā)現(xiàn)自己呵斥的次數(shù)多了,說是因為偷懶,沒有讀《道德經(jīng)》的緣故。當薛老師讀到“夫兵者,不詳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這句話時,能發(fā)散思維,道出了精辟之語:教師的不詳之器是什么--怒!
看過這本書以后,我也經(jīng)常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讓自己憤怒,憤怒起來不僅自毀形象,更加傷害了學生。每當我快要發(fā)火的.時候,我總是拿薛老師的話來提醒自己:喜愛他們才是喜歡自己!是的,讀書是一種內(nèi)在需要,也是為了保持一種上升的有活力的狀態(tài),其實讀書才是提高自己的必走的途徑,教學也是要靠大量攝取相關(guān)知識,不斷補充文化修養(yǎng)才能勝任的。我發(fā)現(xiàn),我離一名真正的教師還差很遠!
薛老師不僅喜愛讀書,還善于跟家長溝通,及時反省與思考?鬃诱f:“不憤不啟,不憤不發(fā)”“啟”與“發(fā)”都是對教師而言,不是要教師“啟”,學生“發(fā)”。天底下沒有不接受啟發(fā)的學生,只有不會啟發(fā)的老師,我想我也應該要像薛老師那樣,學習她,時時反省自己,時時思考面對的新問題,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懈地探索、研究!
因為我看了薛老師的這本書,覺得唯有心平氣和、腳踏實地,才能把班級帶好,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因為自己沒有雷厲風行的作風,總想著自己是一只蝸牛,蝸牛別的什么也沒有,就是不缺堅持不解的精神,我喜歡做蝸牛,既然自己決定做一只蝸牛,那我的學生也會是一只只小蝸牛,我相信他們都是一只只出色的小蝸牛,于是我把班級的墻報設(shè)置為蝸牛天地,既希望自己每一次看到蝸牛,時刻提醒自己腳踏實地,堅持不懈,也希望一群小蝸牛能在我的帶領(lǐng)下,也能一步一個腳印的慢慢成長。我和小蝸牛一樣,需要成長,我愿和我的小蝸牛在心平氣和中一起成長!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4
暑假開始就知道這學期要教一年級,心里惶恐、忐忑、焦慮……趕緊拿出姜春梅老師早早推薦過的薛瑞萍老師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假期剛剛讀完時并沒有太多感觸,畢竟是書本上的理論,不知如何運用的課堂教學和管理中去,更不知道效果如何,直到9月份開學第一天,見到小家伙們,從這一天開始,薛老師的文字開始浮現(xiàn)腦海,迫不及待再次翻開書,再讀一遍,心中似乎有了一盞明燈,讓原本可怕的一年級變得越來越可愛了。全書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也是對我啟發(fā)最大的一部分——走向平和。收獲如下:
一、"從安靜訓練開始"的第一步教學。秩序從安靜開始,這一點是最讓我感到新鮮,對于新入學的孩子,我們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覺學習、認真聽講、按時作業(yè)等等我們認為好的學習習慣都給養(yǎng)成了。但薛老師不是這樣的,她的態(tài)度是"一要責任明確,二要慢慢加任務,就像現(xiàn)在對于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只強調(diào)安靜這一條。等這一條入了他們心,真正成為班規(guī)了,再抓其他的。樣樣都抓,必定樣樣抓不起來。"她希望這樣有意識地反復強調(diào),能盡早讓學生懂得靜是好的。一年級的常規(guī)教育是重要的開場,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孩子們不可能短時間內(nèi)全部做到。這就要求我們對孩子們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點一滴地幫助孩子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一段時間抓一個重點,達到了,表揚,再抓第二個重點。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就能逐漸適應小學生活了。薛老師說:"心平氣和地對待學生。讓我們慢慢來吧。我們原本準備用一生的時間來愛孩子的——不是嗎?方式過急的時候,只能讓孩子懼怕學習。還可能鑄成一生難以追悔的大錯。"
二、閱讀。這個閱讀不單單指孩子們讀書,而是薛老師酷愛閱讀。在她看來,閱讀,原本就是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飯一樣屬于必然的事情。她認為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家長如此,教師更要如此。薛老師說的好:一切的閱讀都是讀自己。語文原可以無師自通,語文學習的根本在于多讀書,讀好書;因為袖長方能善舞,當教師自己就不愛讀書或者根本就不讀書時,再多再好的教學方法也只能是茶壺里面斗波濤,空玩花樣而已。是書籍讓她"心平氣和"起來。
三、不斷反思。就像我們每天在寫教學反思一樣,薛老師還不間斷地反省自己,思考原因與對策。她在不間斷的反省中,一天天地由浮躁走向了心平氣和———盡管這中間依舊會出現(xiàn)反復,出現(xiàn)壓不住火的時候。薛老師有兩種做法值得我們所有教師學習:一是不背后說學生的'壞話,再就是不背后說家長的壞話。這種嚴格自律的背后,是一種道德,更是一種責任。因為只有視所有的孩子都是最優(yōu)秀的,才會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才會不惱怒于學生的種種不足。同樣,只有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主動地擔在自己的肩膀上,才能不因為家長的失職而氣惱,而怨聲載道。薛老師說過,沒有一個孩子不是抱著一顆學好向上的心來學校,只是個人的能力、悟性、基礎(chǔ)、家庭環(huán)境所給字樣不同。他們把無限的信任給了教師,教師應當對應他們的心愿,而不是根據(jù)他們呈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秀度回報相同的信任。一旦承認了人生的缺憾、先天和成長環(huán)境的差異,愛就無等差了。我想,薛老師通過不斷地反省和思考,來認識教育,認識世界。更重要的是,讓同行看到了教育的深層,也許這些語言并不能和教育理論并論,但是它真實感人,讓人受益匪淺。
開學才一個月了,孩子們已經(jīng)有模有樣了,早讀、值日、早操、發(fā)言、用餐、作業(yè),路隊,孩子們已經(jīng)迅速掌握了這其中的紀律和規(guī)律,盡管在二年級以上的孩子們眼中,他們的表現(xiàn)還不那么完美,還 那么稚嫩,可是只有陪伴過他們的老師才知道,這其中的努力和進步。
一年級,真的沒那么可怕,謝謝薛老師,謝謝《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謝謝我的孩子們!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5
我今年教一年級,開學的情景我記憶猶新:開學初,沒完沒了的叮囑、喊叫,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身心的疲憊,精神的焦灼成了我當時的心理寫照。幾乎每天都是在忙碌、繁雜、焦躁中度過。就在那時,我發(fā)現(xiàn)了《心平氣和的一年級》這本書。
讀完這本書,我僅學到了三個詞:心平氣和、一年級、讀書。拿“心平氣和”這四個字來說。剛開始我也參照書中的一些做法,比如一年級一些課堂行規(guī)教育,與家長的溝通方式等。但有時自己還是難以“心平氣和”,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心平氣和”其實不僅僅是一種情緒的調(diào)控,而是引導我們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轉(zhuǎn)換,從單一的實踐工作者向?qū)W習型、研究型、探索型教師轉(zhuǎn)變,以一種研究的角度去觀察、剖析學生由于缺乏知識或經(jīng)驗而發(fā)生的不良行為,發(fā)現(xiàn)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規(guī)律和特點。如此下來,每日工作之后剩下的就不再是對日,嵤碌臒﹣y,而是一種收獲、透悉孩子行為背后的工作經(jīng)驗或者教育理論的經(jīng)歷,使自己的內(nèi)心平靜而充盈。
而“一年級”這個詞,我原先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孩子入學啟蒙的階段,但薛老師的見解讓我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在這本書中,她提到:有些班級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提早結(jié)束了一年級的生活狀態(tài);而有些班級到了“二年級”仍然處于“一年級”的生活狀態(tài)。其中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小孩子在一起學習知識的同時,他是否在學習公共生活,也就是說他是否在學習秩序。在她的班級當中,她用兩個關(guān)鍵詞來給自己班級的秩序下定義:第一個是“音樂”,她對文本的教學設(shè)計非常簡單,更多的是在孩子們疲乏時把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時間拿來給孩子們欣賞音樂,陶冶性情,讀后感《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后感》。從電視劇“小龍人”的主題曲到著名的古典音樂“漁舟唱晚”,孩子們從剛開始的喧鬧到如今能安安靜靜地趴在那里聽完一首完整的古箏曲,對孩子們的`性情是一種非常好的熏陶;第二個是“輕輕地”,借鑒蒙臺梭利教育法中的靜寂游戲中出現(xiàn)的效果,她在管理班級事物時,她努力讓自己的說話聲音輕柔,讓孩子讀書時輕聲細語,發(fā)現(xiàn)這樣更能讓孩子們認真傾聽教師的說話內(nèi)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她這里使用的是“秩序”這個詞語而不是紀律。已經(jīng)不記得她原文是怎樣解釋的,大意是說秩序是每個生命個體從內(nèi)心深處自發(fā)地去遵循的一種合理而有序、主動而和諧的規(guī)律,是與生命個體的內(nèi)在的拍點是相契合的,而紀律是一種需要外界的力量督促我們?nèi)プ袷氐囊环N規(guī)律。在她看來,對于一年級而言,學習公共生活的秩序比學習知識技能更為重要。而現(xiàn)實中,我們往往對這一點認識不足,或者認識到了,但還沒有很好地去身體力行。
翻開這本書,其實我更感興趣的是第四部分內(nèi)容“聆聽大師”。因為,我覺得第一部分內(nèi)容,其實我們每位老師每天也在做著,區(qū)別也就是我們并沒有將它記錄下來。薛瑞萍老師之所以能擁有“心平氣和”,除了她在日志中的傾訴、反思、總結(jié)之外,她在一些教育論著中與一些教育大師的精神交流也是主要因素。記得剛走出校門時也曾翻開一些教育論著的扉頁,卻發(fā)現(xiàn)那些術(shù)語像是陌路人一般,無法讀取那些文字背后的思想,更別說去學習蘊藏其中的教育理念,只能無奈地放下。但在這本書中,薛老師以她20年的教育經(jīng)驗和實踐,以她個體化的閱讀和閱讀表達,讓我嫉妒地發(fā)現(xiàn)原來教育論著中的精神世界如此精彩。也有不少朋友看了薛老師關(guān)于教育論著的讀書札記而興致勃勃地去翻閱那些書籍,卻發(fā)現(xiàn)仍然是欲入無門。薛老師用一句泰戈爾的詩句來解釋:“且把你一生中的空隙留在原地,讓音樂從空隙的深處涌將出來!@是只有書蟲才知道的快樂!彼沁@樣解讀這句話的:“用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悟,賦予沉默的文字以美妙的曲調(diào),因為是你在讀,精辟的論述注入了你的理解;因為是你在讀,原本豐茂的樹木,生長出帶有你印記的枝葉。”讀書,讓知識和趣味互相交融,見解和品性依次增長;由此形成習慣,進而成為性格,當然一輩子便“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