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融讓梨讀后感 推薦度:
- 孔融讓梨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孔融讓梨讀后感(7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融讓梨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孔融讓梨讀后感1
中華自古以來都傳承著禮讓兄弟姐妹的傳統(tǒng)美德,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感受到古代的小孩子都這么懂得禮讓,何況我們現(xiàn)代人呢?
孔融讓梨的故事主要講了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并帶來了一大堆梨?腿俗尶兹诎牙娣纸o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后,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后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腿藛栃】兹跒槭裁磽煲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腿寺犃丝兹诘幕卮鹬笨洫勊。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孔融是最小的一個,在現(xiàn)代社會中,長輩有好的,有大的東西都會毫不猶豫的給最小的小孩子,無比溺愛他,呵護她。這也成為了現(xiàn)代常見堪稱幾乎的現(xiàn)象。尤其是獨生子,家長團團圍著一個小孩,就像一群龍守護一顆明珠一樣!昂⒆,巧克力吃不吃呀?”“喝水嗎,換飲料吧?”“冷了嗎?”讓人不禁感嘆道,這比慈禧還享福!這就導致了孩子不懂禮讓。
我就是個“嫡系皇子”。因為哥哥住在姑姑家,逢年過節(jié)也很難來一趟。家里雖說這有三口人,但那兩個大人無非不圍這我團團轉(zhuǎn)?我也要學習禮讓,可去哪學呢?家里只有我一個“嫡子”。≈t讓是人和人相處必不可少的一種美德,懂得謙讓的人能和同伴和睦相處,能深受同伴歡迎。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長不懂得謙讓的`內(nèi)在含義,喜歡無原則地要自家孩子謙讓。記得有一次,我才那么小,和鄰居家的小孩玩,爺爺端過來兩只蘋果,說給我們吃,而那兩個蘋果一大一小,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挑了一個又大又飽滿的,而那個小孩更是被寵愛得不得了,就嚷嚷著要拿大的,我們就因為一個蘋果鬧得不可開交,你爭我搶,后來爺爺把那個小蘋果換了個大的才平息了這場無理取鬧的戲碼。長大后回想此事,真是有感而發(fā)!唉,現(xiàn)在每家每戶都有一個蜜罐,每個獨生子都在蜜罐里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當我問爺爺為什么不鍛煉我禮讓的時候,爺爺滿不在乎,只是拋了一句“禮讓了就是懦弱的人啦,你要去爭去搶啊”?晌艺J為,不學會禮讓,而去爭搶,就像后宮里的你爭我斗一樣,這才是懦弱的表現(xiàn),這才是不懂事不聽話。
現(xiàn)在的我們該怎么做呢?在朋友之間要互相禮讓,互相謙讓,不要你爭我搶,鬧得一團糟。人與人之間不要咄咄逼人,要你讓我我讓你,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盡管自己是個“嫡系皇子”,也要像古人學會怎樣禮讓。
孔融讓梨讀后感2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千古流傳。這天,我翻開《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著梨送給爸爸的圖片,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孔融讓梨》故事。呵,孔融是一個十分有孝心的孩子!四歲的一天,小孔融的媽媽從集市上買來了許多金黃的鴨梨,她讓孔融先吃一個,但是孔融在籃子里挑了許久,卻撿了一個最小的留給自我。原因是自我年紀小,就應吃小的,大的就應留給哥哥姐姐吃。
讀到那里,我才明白,“年紀小,就應吃小的”,說得太好了,我很贊同小孔融的做法。以前,我總覺得,我是小孩子,就應多吃點。每次媽媽讓我選吃的,我總會比了又比,選了又選,哪怕只大一點點,也是好的啊!但是從此刻起,我決定向小孔融學習,因此我逐步改正了自我的缺點。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夾給媽媽,對她說:“媽媽,請吃!”每次爸爸從上;貋韼б淮笸屏闶郴貋頃r我總是迫不及待地遞給媽媽,對她說:“媽媽,你吃吧!敝钡娇粗鴭寢尦韵,我才放心地離開。每一天晚上,我總是把熱水袋沖足電,交給媽媽,對媽媽說:“媽媽,請你捂腳!
在我表姐十歲生日的宴會上,服務員端上了一大盤烤鴨。我拿起一塊面,夾了一些鴨肉和蔥,蘸了醬,把兩頭裹起,卷好。大家都眼巴巴地看著我。我想:你們可別以為我是個“饞嘴貓”,我可不是做給自我吃的!我放下筷子,用雙手將烤鴨遞給媽媽,大聲地說:“媽媽,您吃!”在眾目睽睽之下,媽媽接過我遞給她的烤鴨,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贊不絕口,說:“黃浩洋真孝順。 薄拔乙惨屛业暮⒆酉蚝蒲髮W習!蔽衣犃,心里美滋滋的:看來,我已成為大家學習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樣了,我必須要做得更好!
此刻,我才明白,孔融四歲時就懂得謙讓,而我已經(jīng)九歲了,這么做也是完全就應的。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苯窈螅乙靡活w善良的心去關(guān)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做一個當代的小孔融。
孔融讓梨讀后感(二):[由整理]
這天我和媽媽讀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讓梨》。
故事里面講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歲一天,鄰居家送來一筐梨,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們。大家都好奇的問他,你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們比我大,就應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就應吃小的啦。大人們聽了都稱贊孔融是個懂事謙讓的好孩子!
這個故事并不是叫我們讓一個梨,而是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就應學會謙讓,要多關(guān)心別人,不要光想著自我。我決心以后要做一個像孔融一樣有謙讓精神的,有愛心的人。
孔融讓梨讀后感3
最近,我又翻開了那本《中華美德故事之友愛篇——孔融讓梨》,再次閱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孔融讓梨的一舉一動讓我很慚愧,因為每次爸爸媽媽買水果回來,我都要搶著第一個吃,還要挑三揀四,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不吃,和謙讓一點兒也沾不上邊,這和孔融有多大的差距呀!不僅是我,身邊也有許多人也漸漸淡忘了“謙讓”這個最基本的道德:他們有的在斑馬線上飛馳而過、有的在公交車上不為有需要的人讓座,這樣的案例簡直層出不窮。
《孔融讓梨》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講述了東漢末年的文學家孔融,家里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了友愛和謙讓。他四歲那年,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親把洗好的梨好在一個盤子里,所有的哥哥、姐姐們都爭著去搶又大又好的梨,只有孔融站在那兒一動不動。父親看到孩子們在搶梨很生氣,讓他們把手中的梨放回到盤子里,并讓站在一旁的.孔融來分梨。孔融先揀了兩個大梨給父母親,隨后又把大梨好梨依次給了哥哥、姐姐們,而把一個最小的梨留給了自己。父親問他為什么留最小的梨給自己,孔融說:“我年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啊!”孔融才4歲,都懂得了謙讓的道理,真讓人敬佩!
近年來,大家都提倡禮讓行人過馬路,這也是一種謙讓,就拿我爸爸來說吧,他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禮讓行人的好習慣,做到了“車讓人,讓出一分文明”。但早在古時,已有了“融四歲,能讓梨”的名句,可直到現(xiàn)在,仍然有許多人不懂得謙讓的道理,就連四歲的孔融都比不過,難道“謙讓”這個道理已經(jīng)沒有什么用了,就要被人淡忘了嗎?都提倡“講文明樹新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在當今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上,雖然已經(jīng)比孔融生活的那個時代方便了許多,可是仍有許多人都只注意到了物質(zhì)的享受,而忘了精神上的修養(yǎng)。所以便產(chǎn)生了諸如此類的情況。但是,如果沒有了謙讓,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值得讓人們尊敬?!讓座也是一個簡單卻經(jīng)常讓人忽略的問題,它也是一個例子。讓座是文明的體現(xiàn),給有需要的人讓座是好的表現(xiàn)。千萬不要讓這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美德從此變成 “絕技”!要學會謙讓,在家里做一個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
謙讓是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做一個懂謙讓的人,向孔融學習,讓這項已經(jīng)流傳了千年的優(yōu)良品質(zhì)更加發(fā)揚光大!
孔融讓梨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孔融讓梨》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在漢朝一個4歲的小孩,在祖父六十大壽的時候,父親讓他分梨子,他按照長幼的順序分了梨子,留給自己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么分給自己最小的?“孔融說:”樹有高低,人有老小,尊敬長輩是做人的道理。“后來父親又讓他分梨子給兄弟們,他還是分給自己最小的,把大的分給哥哥和弟弟,他覺得弟弟小應該讓著他。
一個四歲的小孩,這么懂事、聰明,尊老愛幼,是多么偉大的美德。他的品德是我們從小就應該學習的,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有時是一種尊重,有時是一種寬容,有時是一種貢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向他學習,x時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要幫助他們,坐公交車時要主動讓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看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沒讀懂意思。今天,我終于把這個故事深一層的意思讀懂了。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在他四歲時,就已經(jīng)很有教養(yǎng)了。一天,鄰居給孔融家送來了一盤梨,孔融的兄弟姐妹們一哄而上,爭搶那些又大又好的梨子。但孔融卻站在一旁,沒有去搶。這里寫出了孔融很懂事,會謙讓兄弟姐妹,讓他們先挑選,自己才拿剩下來的吃。
父親見到亂哄哄的場面,十分生氣,讓站在一旁的孔融給大家分梨吃?兹谙劝褍蓚大的分給了父親,母親,然后把好的依次分給了哥哥,姐姐和弟弟,而把最小的一個留給自己。父親問孔融為什么把最小的留給自己,孔融回答:“哥哥,姐姐比我大,應該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著他,所以我就挑了個最小的!备赣H很滿意,還夸獎孔融謙恭禮讓呢。這里,又一次突出孔融很懂事。
孔融長大后,做了北海太守。他為人寬厚仁慈,廣交朋友,善待有學問的人,成為受人尊敬的人。孔融讓梨這件事上,不但使他的兄弟姐妹受到教育,還為世人做出了榜樣。從孔融的成長,我也懂得了小時候不但要學習文化,還要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格,長大才是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瞬摹?/p>
這一遍看完后,我懂得了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學會謙讓,我們之間就不會產(chǎn)生矛盾,矛盾不存在,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社會和諧,我們的社會就是文明社會;社會文明了,經(jīng)濟就會騰飛,我們的生活也就會更加美好。
孔融讓梨讀后感5
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跟別人有爭議的事情時,總會亂發(fā)脾氣,家長也很煩惱,怎么做能讓孩子心量大一些,能夠包容別人呢?在孔融讓梨的故事中,你就會找到答案。
相信大家對于孔融讓梨的故事,都非常的熟悉,就是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吃梨之前把大的梨分給了哥哥和弟弟,成為千古佳話。在這個故事背后,隱藏著教育的大秘密,最簡單的教育方法,就是通過家長的行為,通過言傳身教的方法,幫助孩子明白做人的道理。
第一,家長寬容待人的行為,影響著孩子的做人方式。
孔家的鄰居大寬哥,喝了酒以后,走路時不小心,在孔家墻角處摔了一下,摔壞了酒壺,來找孔家索要賠償?兹诘母赣H當時是泰山都尉,遇到這種情況,沒有抱怨大寬哥走路時沒有好好看路,而是反省自己的過失,把原來是直角的圍墻,改成了圓角的。
孔融的奶奶說: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心田存一點,子種孫耕。告訴孩子們,應該心胸開闊,禮讓別人。從此,孔家的圍墻上,還多了一塊“拐角處,請小心”的牌子。而孔融也從父親的身上,學會了為人處事,應該禮讓別人才是君子所為。
第二,一個“讓”字,讓孔融分梨時,處處想到別人。
父親買回來的梨孝敬奶奶,讓孔融分給大家?兹谠诜掷鏁r,先分給奶奶,分給爸爸,接著分給哥哥和弟弟。最后,把最小的梨子留給了自己。
正是之前,父親面對大寬哥的事情,處理時沒有與對方計較,用了禮讓的方式對待,才會讓孔融學會了禮讓別人!才能夠看到別人的好!才會愿意把最小的給自己吃!
一個“讓”字,可以讓孩子學會在家中對父母和長輩,恭敬有禮,家庭能夠和睦!在與朋友交往時,能夠不計較別人的行為,就算對方做錯了,也愿意包容,不生怨恨之心,能夠使社會和諧!
第三,從教育孩子的角度,發(fā)現(xiàn)最簡單的教育方法就是自己先做到!
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很優(yōu)秀時,卻沒有看到那個孩子的父母,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對孩子說話的態(tài)度很溫和,每天都準時起床,跑步讀書,做人善良,孝順父母。真的希望孩子能夠有大的進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當下開始,自己有一個大的改變!
孔老夫子說: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把所有對孩子的要求都放下,自己來做到!希望孩子每天早起,準時讀書學習,就要求自己,每天準時早起,合理安排時間,讀書學習提高知識水平。想要孩子能夠?qū)e人能夠多包容,不抱怨,就要求自己,包容別人,特別是包容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去抱怨,而是積極找到自己的不足!
真能夠做到的家長,肯定會收獲滿滿的正能量和一個勤奮自律,心量大,能夠體貼他人,能夠熱愛讀書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讀后感6
馬藝在上月亮班的時候就養(yǎng)成了每天放學后必閱讀的習慣,我們總是捧著學校發(fā)的各類故事書和孩子一起暢游在書香中。我們比較重視孩子的經(jīng)典國學教育,培養(yǎng)孩子高尚的品質(zhì),是從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始的。同時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要身為示范,自己身正才能教人。
馬藝在聽她爸爸媽媽講故事的時候,她稚嫩的眼神中常常流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我們就會不厭其煩的用最通俗易懂的話語解釋給她聽,直到她露出滿意的笑容。有次去浙江圖書館的時候,碰巧樓下正在賣書,我們給她買了圖文并茂的古代兒童品德故事書——《孔融讓梨》、《陸績懷桔》等。其中《孔融讓梨》就是一則比較經(jīng)典的故事。故事大致講的是,漢代人孔融在四歲時,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弟弟吃,這種懂的謙讓,尊敬兄長愛護幼小的道理,需要從小就給小孩子教育,特別是在這個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的社會里尤其重要。昨晚,我問馬藝:家里有四個大小不一的蘋果怎么分?馬藝回答:最大的給奶奶,最小的留給我。再問:在你面前有三個石榴怎么分?馬藝回答:最大的給奶奶,中間的那個給爸爸,小的給媽媽。我可以吃家里的其它水果。
歷史上四歲的小孔融讓梨,體現(xiàn)的`是懂禮節(jié),現(xiàn)在多的是獨生子女,家里只有獨苗一根,很多時候已經(jīng)很難讓他們體會到這個讓的精神,所以更加需要這個教育,讓孩子學《孔融讓梨》要學真諦,學精神,“讓梨”而不搶“梨”不爭“梨”,淡化個人得失,為了他人主動讓利讓賢,多些謙讓,這樣她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社會就變得更和諧。比如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坐,在公園里主動讓體育鍛煉的器械,放學回來后主動跟其他小孩一起共同交流,分享快樂!我們不忘《孔融讓梨》故事,在各種誘惑的“梨”面前,常告誡她應該怎么做。希望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常常遇到孩子不講理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有針對性的找些書籍來閱讀。一個故事讀完后,我們會讓女兒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講了些什么,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再結(jié)合自己的言行分析、討論一番。這樣孩子既從中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從而也培養(yǎng)了女兒的概括理解能力。另外,在幼兒園里,學會親
近老師、朋友,并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有益的經(jīng)驗和知識。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孔融讓梨讀后感7
中華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輝煌歷史中,自有不少帶給中華文化一股清流的人,他們就如那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文化歷程。我就是從漢朝經(jīng)典《孔融讓梨》故事中受到啟發(fā),讓我長大!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吧: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四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詩詞,并且還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筐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兹谡f:"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漢朝,大家都對他尊老愛幼的精神贊嘆不已。是的,我知道這個故事已經(jīng)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可便是這樣一個故事使我長大。
猶記得三年級時,我們家迎來了一位可愛的小生命——我的妹妹。當一家人都在歡呼新生命到來的時候,我卻恰恰相反,害怕妹妹到來,她一出生就好像得到了所有人的呵護,搶走了爸爸媽媽以及身邊所有人對我的所有愛。我的世界完全改變了,媽媽整天圍著妹妹轉(zhuǎn),似乎忘了我的存在;爸爸也在匆匆接我回家的路上電話不斷,沒有一個人關(guān)心我似的,那時候的我,為了引起他們的注意,經(jīng)常又哭又鬧、自私自利,一有機會就把妹妹弄哭,仿佛只有聽到妹妹的哭聲才能消除我心中的怨氣,才能起爸爸媽媽的注意,想讓他們從對妹妹的呵護轉(zhuǎn)移到對我的關(guān)心上。爸爸媽媽開始覺得我是無理取鬧,經(jīng)常對我進行教育,說什么:“妹妹還小,我們都要呵護她。”可我就是不聽,學習成績一度下滑……
直到有一天,我在翻書的`時候看見了小時候讀過的《孔融讓梨》這篇文章,頓時勾起了我的思緒: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梨讓給比自己大的人,比自己小的人,尊老愛幼,而我在面對剛出生的小生命我的小妹妹時我都做了什么……羞愧難當!我看著這文章中的每一個字,心中猶如針扎,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改變從熟讀經(jīng)典開始,現(xiàn)在的我用爸爸的話說,猶如換了一個人:對長輩有禮貌,呵護妹妹,懂得理解父母,經(jīng)常幫助做家務照看妹妹,學習成績也提高不少!
大家是不是覺得我從《孔融讓梨》經(jīng)典故事中受益非淺呢?那就讓我們一起品讀經(jīng)典,把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