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推薦度:
-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推薦度:
-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1
寒假里用了約一周的時間和小肥一起讀完了這本《大草原上的小木屋》。
故事講述了勞拉一家人駕著馬車帶著狗遷徙到了荒涼的西部大草原上,一路艱險,到達大草原后又經(jīng)歷狼群圍攻、草原大火能一系列驚險的事件。但是一家人始終團結(jié)一致相親相愛,最后終于建造好了自己的房子、播撒了種子,等待著更美好生活時,卻又不得不搬走……
故事很是曲折,有一些驚險的地方非常抓人心,停不下來要一直讀下去。但是今天我想說的重點不是這些情節(jié),而是里面的一些特別打動我的細節(jié)。
書里的媽媽卡羅琳,從一開始要出發(fā)去大草原時就給我留下了特別溫柔又溫暖的印象。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媽把瑪麗和勞拉輕輕搖醒,叫她們起床。媽在溫暖的燭光里給她們梳洗,穿上暖和的衣服。紅色的法蘭絨長內(nèi)衣上套了棉布襯裙、羊毛連衣裙和羊毛長筒襪,外面罩上了大衣,戴上兔皮帽子和紅色的棉線手套。
如果說爸爸是力量的象征,打獵、建造房子、保護家人,那媽媽在這里就是讓一家人團結(jié)在一起的安定人心的力量。
勞拉一家遷徙到大草原后,就只有他們一家人,后來偶遇的鄰居也是住的很遠,但是媽媽永遠把三個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該有的規(guī)矩禮儀也都教導(dǎo)得妥帖到位。
屋里,溫暖舒適。勞拉的手和臉都洗干凈了,頭發(fā)也梳得很整齊,脖子上系著餐巾。她端端正正地坐在圓木疙瘩上,像媽教她的那樣,優(yōu)雅地使用著刀叉。她一句話也不說,因為小孩子吃飯時不許說話,除非大人有話要問。
因為長途遷徙、居無定所,他們的餐具都是鐵皮的,不會打碎。就算是沒有漂亮的餐具,媽媽也總是把鐵皮的杯子盤子都洗得干干凈凈,疊放得整整齊齊。壁爐架上還放有只有媽媽一個人能碰的一個精致的小瓷美人兒。
感覺媽媽就是那個小瓷人現(xiàn)實里的化身,美麗、優(yōu)雅,看起來柔弱卻是經(jīng)歷風雨后依然頑強且保持著那份優(yōu)雅。
除了溫柔優(yōu)雅又堅定的媽媽,書里描寫的爸爸媽媽之前的感情也格外讓人動容。
毋庸置疑,爸爸在外是個硬漢,帶著全家人長途遷徙,打獵驅(qū)狼養(yǎng)養(yǎng)在行。之前寫過一個硬漢柔情的繪本小合集,的確,越是在外強悍,在家里的溫柔就會被襯托得愈加明顯。
爸總是說,只要玉米餅上有媽的手印,他就不需要別的甜味劑了。
讀到這里的時候,我真是被甜到了,書里沒寫,我也能想到媽媽聽到這句話時候臉上滿的都要溢出的滿足與甜蜜。
爸爸為了媽媽在家里休息得可以更加舒服,費了很大的工夫給媽媽做了一把搖椅,要知道在大草原上除了釘子之外的所有原料都是要靠人力去自然里獲得的。因為太難得,在搖椅完工后,家里甚至搞了個慶祝儀式。
媽脫掉圍裙,把柔順的頭發(fā)梳得更加柔順。她把那枚金胸針別在領(lǐng)子前面,旣惏涯谴殒湸髟诳ㄈ鸬牟弊由。然后,爸牽著媽的手,領(lǐng)她坐到椅子上。媽靠在松軟的椅子里,消瘦的面頰上泛起紅暈,眼里閃爍著淚光,她的笑容那么美麗。椅子輕輕搖晃著。爸拿出小提琴,在火光里給媽拉琴、唱歌。
爸爸去很遠的鎮(zhèn)上采購玉米面釘子等生活必需品,回來時帶給媽媽的禮物:
爸給了媽一個包裹,看著媽打開,里面是一塊漂亮的.印花布,夠媽做一條連衣裙的。
“哦,查爾斯,你真不該花錢買這個!太貴了!”媽說?墒菋尩哪樕虾桶值哪樕隙紭烽_了花。
真是處處都洋溢著濃的化不開的柔情蜜意。
爸爸媽媽在相互表達愛意的時候完全不會避諱兒女,我覺得這也應(yīng)該是一個正常的家庭應(yīng)該有的正常的生活態(tài)度。相愛的父母才能培養(yǎng)出會愛的孩子來。
這本書里可讀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相互協(xié)助的鄰里關(guān)系、呵護孩子心靈的圣誕禮物、野外生存的實際操作等,原本想都寫寫,卻又覺得好書還是要自己讀,我只是把書里我自己覺得最打動我的部分分享出來給大家,也衷心地希望更多的孩子會因為多讀一本好書而愛上讀書這件事情。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2
大草原里的小木屋是我為妞借回家的一本童書,在為妞朗讀的過程,我卻被它深深地打動了。這本書講的是勞拉一家,美國一個普通拓荒者家庭坐著敞篷馬車,跨越八百多公里,從威斯康星大森林,遷徙到人跡罕至的印地安人居住區(qū)堪薩斯大草原,在那里開疆辟土重建家園的故事。
讀這本書之前,我們已經(jīng)通過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一書,陪伴勞拉一家度過了在大森林里的春夏秋冬四季。勞拉一家在大森林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情景,勾起了我對小木屋系列叢書的興趣。
我也是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無拘無束成長起來的孩子,我總是慶幸,我有一個在田野里盡情撒歡奔跑的童年,和由此帶來的開闊的心性?墒浅赡旰蟮暮芏嗄,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里生活,我卻逐漸失去了對自然環(huán)境的感知力。在經(jīng)歷了各種各樣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之后,我開始懷念人與自然之間那種隨意自由無聲的互動和交談,懷念我從中得到的安寧平靜的慰藉。
大草原的小木屋,不出所望,用充滿畫面感的語言,詩意地描述了草原特有的.寬廣遼闊的生態(tài)和美景,再次帶給我深深的治愈。
現(xiàn)在的孩子,與廣闊自然親近的機會,被大大剝離了。我希望通過為妞朗讀此書,能激發(fā)起她對草原的憧憬和向往,在她的小心靈里種下一顆親近自然的種子,并能有機會,在日后讓這顆種子萌芽生長。我總是相信,一顆懂得與自然對話的人,總能從中汲取到力量和靈感。
當然一個拓荒者家庭的故事,打動我們的,肯定不僅是他們所處的自然景觀。勞拉一家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與自然搏斗,從無到有新建家園的艱難過程,也帶給我很深的震撼。讀此書的過程中,我忍不住一次次停頓下來,在小妞面前感嘆勞拉一家表現(xiàn)出來的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因地制宜取材用材的智慧。小妞這代人,從出生就已經(jīng)坐享了現(xiàn)代文明高度發(fā)達的物質(zhì)成果,不必親身體驗?zāi)堑揭粋全新的領(lǐng)地開疆辟土的經(jīng)歷,但這種勇往直前的開拓精神,總會在各種人生境遇里讓人受益。
勞拉一家作為白人,與大草原土著的印第安人之間的天然對立,以及勞拉的父母如何面對處理這種對立,也是本書的一大看點。
我曾經(jīng)粗讀過美國的歷史,了解到美洲的大開發(fā)開發(fā)當然不是簡單的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征服與被征服的關(guān)系。而此書,則為這段歷史提供了充分的細節(jié),讓我們看到,兩個不同人種之間的對立,是怎樣驚心動魄劍弩拔張的存在,他們充滿了猜忌誤解的融合過程,又對置身其中的人有怎樣真實的影響。故事的最后,盡管勞拉父親與當?shù)刈顝姾返氖最I(lǐng)實現(xiàn)了和平共處,勞拉一家在駐扎地僅逗留了一年后,還是不得不服從政府的命令,告別了一枝一木辛苦搭建起來的家園,重新踏上遷徙的旅程,去尋找新的棲息地。我希望讀過此書的妞,能學會用更包容的心態(tài)去看待不同個人不同人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總之,這是一本蘊含豐富,能讓孩子看到更廣闊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書。我已經(jīng)開始期待,勞拉一家會在怎樣的環(huán)境里,在下一間木屋里開展怎樣的人生故事。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4-25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4-02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4篇04-25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7篇05-02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7篇)05-02
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集合7篇05-02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8-15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3-20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6-13
《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