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狀閃電》讀后感 推薦度:
- 《球狀閃電》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球狀閃電》讀后感(精選8篇)
當(dāng)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球狀閃電》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球狀閃電》讀后感 篇1
故事假設(shè)在銀河系之外的一個天狼座中有另一個可適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名為三體。一次偶然的機會,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相互知道了對方的存在,于是雙方陷入了一種思考。而地球上,知道對方的存在的人類很少但基本是居于社會高層當(dāng)中,由于知識背景的差異,他們對三體文明的看法相互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等分歧,有些人希望三體人能夠在地球上生存使地球上的丑惡消失,而有些人希望三體人永遠都不要登陸地球,因為三體人能夠給地球帶來的未必是福音等等。
盡管地球人對三體人的態(tài)度褒貶不一,但是三體人卻將地球人當(dāng)做一個敵人。盡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體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體人要成功登陸地球需4、5個世紀,從中地球可以發(fā)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準,而這對未來的三體人而言是一個大大的威脅。
這就是《三體》小說的總基調(diào)。同時這樣的`基調(diào)也讓我陷入了一個思考,即兩個之前沒有任何接觸的文明碰撞時帶來的到底是和平還是戰(zhàn)爭。顯然,就歷史看,這個結(jié)論可能并不是那么樂觀。當(dāng)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后,歐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奪財產(chǎn),殺燒擄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復(fù),最終被歐洲人統(tǒng)治且殖民。我想,這是因為每個文明體都像一個個體一樣,如果讓其走入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當(dāng)中時,他們便缺乏安全感,而這樣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導(dǎo)致一些殘酷的后果。歷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個犧牲品。
而《三體》小說中也是這樣,盡管三體文明比地球文明先進很多,隨著時間過渡,未來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或許過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會趕超三體文明,到了那個時候三體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個問題了。所以作為地球人和三體人而言,最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盡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時消滅對方。或許這樣的一個結(jié)論讓很多人感到悲觀,但這卻是一種最為現(xiàn)實的結(jié)果,尤其是生活在我們現(xiàn)實的社會當(dāng)中,可能會常常遇到于此類似的情形或者作出于此類似的選擇。
我找了三體系列的小說看,覺得這部小說挺好,作者劉慈欣真是個人才,想象力豐富,看得我一驚一乍!所以就想寫寫讀后感,而且我覺得在小說的閱讀過程中,對小說描寫場景的想象絲毫不亞于電影畫面。有自己的特色,在科幻界中應(yīng)該算是獨樹一幟了。
我看得很有趣,因為我是從第二部《黑暗森林》開始看的,一開始引人入勝的是一只螞蟻在三維世界里怕在二維世界里想象,剛開始看覺得有點莫名其妙,現(xiàn)在回想那不就是人類的寫照嗎?人直接感受的是包括時間的四位空間,按照如今維數(shù)理論,更高維的就存在我們身邊,或者說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中就有更高維的,只是憑借人類的結(jié)構(gòu)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只能靠想象,而人的想象力也并非無所不能,它受到物種的限制,就如螞蟻永遠無法想象球是圓的這種感覺!
《球狀閃電》讀后感 篇2
夏季,除了令人窒息的高溫,還有一種讓人心悸的自然現(xiàn)象:雷電。雷雨天氣,從窗簾的邊緣鉆進來的耀眼電光,以及仿佛響在耳邊的隆隆雷聲,我即使待在房子里,依然無法安心。在憤怒的大自然面前,我是如此的渺小,小到直視雷電的勇氣都沒有。
閃電是什么樣子的?雖然我不敢親自觀看,但是數(shù)以億級的人類之中,終究還是有不畏強權(quán)的勇士,揭開了雷電的神秘面紗。于是,在小學(xué)生的課本上,閃電呈現(xiàn)為紫色,長長的,是天空的裂縫?墒,你看見過球狀的閃電嗎?
能夠自由穿梭任何物體,能在一瞬間將人變成飛灰,并且有選擇性地攻擊目標······這就是球形閃電。它像一個神秘的幽靈,引誘著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劉慈欣的《三體前傳:球狀閃電》。
《三體》早以如雷貫耳,但是畏懼于它的盛名以及巨大的篇幅,一直沒有勇氣翻開。最近看了太多的人生感悟和心靈雞湯文,迫切需要改變一下閱讀風(fēng)格,便打開了這本書。誰知一發(fā)不可收拾,不到兩天就看完了。這樣全身心地投入一本書的感覺,很奇妙。完全沉浸在書中的世界,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上一次有這種感覺,還是讀《白鹿原》的時候。
當(dāng)讀完整本書之后,再回過頭來看“序曲”,發(fā)現(xiàn)爸爸真是一個“哲學(xué)家”。爸爸說,“過一個美妙的人生并不難,選擇一個公認的世界難題,投入全部身心鉆研,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不知不覺的專注中,一輩子也就過去了”。林云為了她的'新概念武器,丁儀為了偉大的物理學(xué),而“我”的一生,都與這個奪走“我”的父母的、神秘的球狀閃電相伴前行。人活一世,只是為了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種物體,這樣的專注和純粹,讓人欽佩的同時也容易讓人膽寒。中國人自古以來的中庸思想告訴我們,凡事不要走極端。因為極端的近義詞是偏執(zhí)。
盡管我是一個無神論者,但是同樣無法否認,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以現(xiàn)有的科學(xué)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在這些神秘事件的背后,究竟存在著怎樣的真相?以往我從來不會去注意,去深思的很多東西,突然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之中。我同時也意識到,站在宇宙的視野反觀自我,一個人真的很渺小!疤斓夭蝗剩匀f物為芻狗”,可能只是一種客觀描述,也并沒有貶低人類的意思。既然自身都是如此的渺小,些現(xiàn)如今困擾著我的種種問題,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雷雨交加過后,我們感受到的是清新的空氣。而他,十四歲的少年,看著自己的父母化為灰燼,他也迎來自己的新生;蛟S是因為仇恨,或許是球狀閃電的神秘,“像爸爸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說的那樣,我迷上了一樣?xùn)|西,我要去經(jīng)歷他所說的美妙人生了!
《球狀閃電》讀后感 篇3
“美妙的人生關(guān)鍵在于你能迷上什么東西”——出自《球狀閃電》,劉慈欣所作。
自從他人推薦買下這本書后,我就迷上了它,對它愛不釋手,兩周時間便風(fēng)卷殘云地閱覽完了——這,就是科幻的魅力。∪缃窕匚镀饋,我發(fā)現(xiàn),在復(fù)雜硬核的物理知識下,是不同的人的鉆研史。
主角是一名孤兒,父母在他12歲生日那天被突如其來的球狀閃電擊殺成一堆骨灰,然而,他們的椅子卻毫發(fā)無傷,死一般的冰涼。從此,主角踏上了解開球狀閃電之謎的旅程,為此獻出他的一生。這條路上,他會遇到同樣追逐球狀閃電的張彬教授,獨具個人魅力研究新概念武器的林云少校。在廢棄的3141基地中聽滄桑的老毛子訴說他的往事,也會在雷電研究基地與神神叨叨的丁儀共同工作。這些人,無一例外都為一個項目付出一生,只不過命運給予他們不同的結(jié)局。
就像張彬,他和他妻子身為科研工作者,偶然地見到球狀閃電,便不停地去追求它。光陰如流水般飛逝,他妻子因過于急切地研究球狀閃電而在一次研究中不幸犧牲,張彬孤身一人奮斗三十多年,數(shù)學(xué)模型演算了一遍又一遍,存放盒都排了一整堵墻,仍然無突破。他的妻子,就像航海家葬身海洋,死得其所。而張彬,卻在一次次失敗的痛苦中,得不到任何回報。宛如一個大難不死卻全身殘廢的植物人,他沒有死,但他活著又有什么意義?相似的經(jīng)歷也在老毛子身上發(fā)生。所以,人生最痛苦的時刻莫過于用其一生走的路,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開始時便已走錯,而正是這些人,讓后來者找到了正確的路。是球狀閃電告訴我鉆研路上必有犧牲。
比起前面所說的,物理學(xué)家丁儀就成功得多。整本書自從他的出現(xiàn)就有了升華。在故事情節(jié)上,丁儀的出現(xiàn)使球狀閃電的性質(zhì)之謎迎刃而解,讓雷電研究基地的武器開發(fā)項目更進一步。在知識層面上,他將我?guī)肓艘粋更大的世界,那里的電子有籃球那么大,而原子核則在它幾百公里之外,而我們,只不過是宏觀宇宙中的一個原子。正如書中人物所說,丁儀這個物理直男,就是超人,超脫于世,不識人間煙火。然而,在本書結(jié)尾,這個有點神經(jīng)質(zhì)的人竟也有了女朋友。這也是他的一個突破。∏驙铋W電告訴了我,你不向前邁步,怎能知道世界的美妙呢?
其實,鉆研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相反,惰性自我們呱呱墜地時便將伴隨我們一生。然而,人類是懶惰的,又是好奇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世界的宏大。小時候,蹣跚地走在小區(qū)里,我會感到小區(qū)大得讓人迷茫;之后,我們望向大海,會感嘆它一望無際。如今,望向漆黑的夜空,我們知道,這后面藏著無數(shù)的恒星,無限空間,而自己,又是多么渺。〈藭r,鉆研的種子在心中萌芽,而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罷了。所以,鉆研使我們有了一雙好奇的眼,和一顆堅持的心。
因為無知,我們不得不求知,而越是求知,越感到自己的無知。世界這么大,有這么多未解之謎待我們解決。我覺得,這本書更是對所有科研工作者的致敬。一支筆,一張紙,就能開啟你鉆研的征途。不管目的地是多么虛無飄渺,都一往無前。美妙的人生需要鉆研,趁尚未老去,就趕緊啟程吧!無論結(jié)果將我們導(dǎo)向何處,在路上的你永遠是最美的!
《球狀閃電》讀后感 篇4
故事實在太吸引,中間一處也舍不得斷開。
并沒有看過很多科幻小說,推理或者是其他故事性質(zhì)的倒很喜歡。許我喜歡的是其中滿足了我對于“他者是如何生活”這件事情的好奇吧。借由一個個故事,觀見作者基于現(xiàn)實中存在的或即便不存在也可被理解共情的人性基本所塑造出來的人物以及他們不同的命運。大概這個原因同樣可以解釋得通為什么會喜歡劉慈欣的科幻。(其中相較于短篇又更喜歡長篇,而所有長篇里又是越長越喜歡,或許就是因為長篇在科幻世界的創(chuàng)造之余還會看到不同的人物吧。)科幻的本質(zhì)上是以客觀現(xiàn)實為土壤,吸收其中存在的定理作為養(yǎng)料,再與想象光合作用,最終生長出完全不同的植物。但它仍然是植物。提出的對世界的另一種解釋也可以被理解。一個想象誕生:可被理解的或宏大或精妙的那些中的一部分變成科幻,而不可被理解的駭人想象則很多去了恐怖驚悚里。(這么說也不對,恐怖驚悚也需要被理解。)
讀之就好像是一輩子只見過各式粗壯樹木的人第一次看到從相同土壤中蜿蜒而出的藤蔓的感覺。柔軟堅韌。仔細盯著每個細節(jié)都看不夠;這一處未看足夠仔細又實在忍不住想知道其他更多有關(guān)于它。明知非為現(xiàn)實存在,也明確知道這一切都是他人腦海中的想象產(chǎn)物,但在沉浸其中的'兩個小時時間里,又被合理自洽的那個世界完全吸引過去,看仔細的時間還不夠呢?又怎么有時間分心去跳出另一個聲音:可這不是真實的世界。就好像在夢里的我從來無法意識到那是夢一樣。是被死死地攫住注意力的一段閱讀體驗。與閱讀以“人”為唯一寫作重心的小說不同:在看那些小說時,常會在某些地方不自覺放慢速度揣摩著究竟是怎樣的心理。像是看展之于走迷宮的區(qū)別。
人究竟是因為什么高大?儀表?體魄?人格魅力?知識?理性?意志?某種不熄的狂熱?又或許不存在絕對高于其他所有特質(zhì)的選項,在某種情境下總會有另一種看起來更閃光更易不開眼的對比存在。但顯然我們每個人都要擇其一二作為自己價值觀的中心并嘗試去實踐。踐行本身并不容易,同時還要保持堅定,去忽略其他聲音。如果踐行得到則可稱之為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wǎng)上終于捕獲到了幸福。
又何必管著幸福對于別人來講是不是同樣的意義?
沒想到會被結(jié)尾一章觸動到,明明球形閃電本身已經(jīng)那么出色,何必還要把人物也搞得這么…讓人想再來一遍。
《球狀閃電》讀后感 篇5
整部小說的主題就是科幻、戰(zhàn)爭、人性,雖然講述的是一個科幻故事,但實際作者是注入了對戰(zhàn)爭及人性的思考。不過大部分小說或者電影電視劇也都是使用類似的方式,通過一個特定故事作為背景,實際講述的也是感情,人性之類的東西,故事只是為了能更好的烘托渲染人性。
科幻故事一般都帶有一點懸疑色彩,本作也是如此,講述了主角陳博士雙親從小被神秘的球狀閃電擊中后化成灰燼,從而導(dǎo)致主角產(chǎn)生對球狀閃電的恐懼,以及希望探其究竟的愿望。在探尋未知的道路中,也找到了同道中人,他的導(dǎo)師,花了畢生心血研究未果,甚至俄羅斯也存在有一群軍方研究球狀閃電的人也是研究了一輩子。最后,在所有人都已經(jīng)絕望痛苦的情況下,主角陳博士偶然間看到海上燈塔來了靈感,原來那么多人一直研究的方向是錯誤的,大家一直的`想法是如何制造出球狀閃電,但其實可能東西就在哪里,只是需要有人去發(fā)現(xiàn)它。這個雖然是小說情節(jié),但是思維上還是讓人為之一亮的,而且可以說是本書的核心關(guān)鍵點之一。糾正了方向后,很快就有了研究突破了。作者把球狀閃電描寫為宏電子,乃至后續(xù)出現(xiàn)了宏原子,也是讓人腦洞大開。
再來說戰(zhàn)爭?蒲泻蛙娛乱恢笔敲懿豢煞值,很多新科技,都是服務(wù)與制造高尖端軍事武器上。球狀閃電,宏原子彈也作為秘密武器納入軍方研究。書中可以說是女主人公林云,從小由于母親被高科技武器攻擊犧牲,自己就成為了武器迷,一直就希望研究出高新科技武器,在球狀閃電及宏原子彈上也非常癡迷,最后當(dāng)軍方高層認為此武器將極大危害人類社會,命令停止試驗的時候,林云不顧上級命令,還是啟動了宏原子彈爆炸,讀到這里,大家一般會認為林云已經(jīng)走火入魔,不管不顧了。因為宏原子彈的爆炸,毀掉了中國1/3領(lǐng)土面積上的所有芯片。但是劇情此時反轉(zhuǎn),敵對國因此建議停止戰(zhàn)爭,因為如果繼續(xù)使用的話,會將地球上所有國家的科技都毀滅,導(dǎo)致大家重返農(nóng)業(yè)社會。如果大家重新開始,那么世界格局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變化。所以有時候人的瘋狂,到底是辦了壞事,還是好事?就像科技不僅可以使用在軍事上,也可以運用在民生上造福人類,事物總有正反陰陽兩面。就看人是怎么去想的。
《球狀閃電》讀后感 篇6
好久沒寫讀后感了,嗯,也不知道為什么,就特別想給這本書寫一個感悟,嗯,可能是因為是男朋友推薦的,所以說才格外注意,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這本書,他本身的確是一個新發(fā)現(xiàn)新突破,他算得上是我在科技類圖書上的第一本書,之前一直想看三體,但是也因為太長,也因為沒有什么機會,就一直沒有看,所以他準確的說是科幻類小說上面的第一本書,那么繼續(xù),我們來說一下這個內(nèi)容。
它主要講的是我和林云,還有丁儀,包括張彬,包括其他一些人之間發(fā)生的故事,講述了關(guān)于球狀閃電的發(fā)現(xiàn)、探索,以及一些人的終身研究卻沒得到結(jié)果,最后卻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發(fā)現(xiàn)了重要發(fā)現(xiàn),當(dāng)然,他還被應(yīng)用于武器,這方面確實是在道德與倫理方面接受很大的考驗。
當(dāng)然到了最后,隨著球狀閃電的發(fā)現(xiàn),宏電子的發(fā)現(xiàn),宏原子的發(fā)現(xiàn),還有童年時期林云的生長環(huán)境對她的影響,各種各樣的人都和球狀閃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所以說整本書的框架是非常嚴密,很打動人的,雖然說我是分開把它看完的,但是如果我有時間有精力的時候,我一定會一口氣看完的,他真的是很吸引人的一種。
包括以后還想看一些類似于這種的`科幻作品,包括劉慈欣的其他作品,還有阿瑟克拉克,和包括阿西莫夫等人的作品,我覺得都可以涉獵一下。
最后我覺得嗯,其實怎么說呢?看完整本書,對大體印象還是有的,但是可能具體細節(jié)記不清了,前后順序記不清了,可能最后作者的一些后記思考比較打動我,具體的觀點也記不太清,總之我覺得就是科幻小說存在是有它的意義的,它不應(yīng)該去想內(nèi)容會不會發(fā)展為現(xiàn)實,而是人類應(yīng)該一直存在這種想象力。
《球狀閃電》讀后感 篇7
“一粒沙里見世界,一朵花里見天國。”
大劉表達了他對宇宙的哲學(xué)思考——我們所處的現(xiàn)實世界是微觀世界的宏世界,也可能是更宏世界的微觀世界,一層一層,宏無窮盡、微無窮極。在科學(xué)泥沼中,普通人中的佼佼者已被牽住腳步、難以前行,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掙脫傳統(tǒng)的束縛,用極具開拓性的思維窺得真理之一二。
這篇小說讓我如此受觸動,在于她的奇特的想象、合理真實的科學(xué)依據(jù),更在于其哲學(xué)意義、人物塑造,三體中部分人物的塑造一直頗受詬病,而《球狀閃電》中角色們的塑造可是尤為出彩——為武器癡迷的天才女軍人、為少年往事而痛苦不已的青年科學(xué)家、奇才曠世又不羈的物理尋道者……
我曾討厭一意孤行的林云,覺得她殘忍冷漠,不在意飛行員的生命、不聽上級的勸誡、不憐惜那群無辜的.孩子,為滿足個人對武器的狂熱喜好不擇手段,但當(dāng)我明白她極端性格的形成原因,又能理解為何她對宏聚變?nèi)绱藞?zhí)著——她害怕敵方的攻擊會像多年前那樣率先落在祖國的土壤上、再次奪走同胞的性命。
殘酷的戰(zhàn)爭在落日與無數(shù)的灰燼中結(jié)束了,仿佛一切都已隨風(fēng)而去,只剩那朵藍色的量子玫瑰在心靈的注視中靜靜搖曳,它是那么美、流露出一股冰雪的靈氣,永不枯萎。浪漫至極,凄美至極。
《球狀閃電》讀后感 篇8
我理解了文章中的“我”,理解了林云,理解了丁儀,因為我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理想主義者是幸運的,但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它的心中始終有一個燈塔,不幸的是它心中只有燈塔,沒有其他的部分。金黃色的樹林里分出了兩條路,可惜我們不能同時去涉足。到我們卻選擇了人跡罕至的那一條,這從此決定了我們的人生。
對我而言感受最深的無疑是發(fā)現(xiàn)球狀閃電的過程。這是一項有關(guān)前沿物理的研究,雖然我們用超過常人的努力去探尋,可我們終究還是凡人,我們只能在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這些人設(shè)定的`框架中進行推演,不可能越雷池半步,否則就像步入了虛空一樣,但在這個框架之中,我們什么也推演不出來。正如書中所言:“窗外的每一片樹葉,都使人類的科學(xué)顯的幼稚無力”
這片小說為我打開了科學(xué)前沿的一扇窗,讓我睜開了迷蒙的雙眼。正如書中所言:我這是的第一感覺是我可以呼吸了,我的思想已被窒息了十幾年,這期間,我像是潛行在混濁的水中,到處都是一片迷蒙,F(xiàn)在突然浮出了水面,呼吸到了第一口空氣,看到了廣闊的天空,盲人復(fù)明亦不過是這個感覺。
【《球狀閃電》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球狀閃電》讀后感(精選15篇)08-29
《球狀閃電》讀后感(集合4篇)11-21
閃電的作文07-17
寫閃電的作文01-10
關(guān)于閃電的作文12-06
關(guān)于閃電的句子10-11
閃電的作文(15篇)12-17
閃電的作文15篇12-17
《少年閃電俠》讀后感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