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
第四單元有一篇課文《第一次抱母親》,主要講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里流出了眼淚。
這是一篇很好的感恩教育的文章。現(xiàn)在的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好,是應該的,從來沒有想到要回報父母,每當有重擔時,父母總是搶先來擔,讓孩子們覺得父母的力氣是很大的,自己干不了的事,或者能干的事,都可以讓父母來干,也會覺得是理所應當?shù)腵,長此以往,后果很難想像。在學習本文時,我讓學生說說學過的一些孩子回抱父母的成語,如“舐犢之情”、“烏鴉反哺”,懂得自己也要回抱父母,應該替父母挑起擔子,減輕他們的負擔。最后還讓學生出了一份“媽媽愛我我愛她的”手抄報,表達對父母的敬佩之情,表達自己的一份感激之情。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2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這是中國人傳統(tǒng)道德標準的內(nèi)核之一。千百年來,一直是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遵守的。這篇課文正是進行這方面教育的好教材。課文不難,老師飽含深情的朗讀,是很容易把孩子帶入書中的情境的。感情范讀之后,偉大的母愛已經(jīng)深深地感染著教室里的每一個人。再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討論、感悟。同學們一致同意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別看他們只有四年級,可是對母愛的感覺并不陌生。因為他們整天都生活其中。這,只是對課文第一層面地把握母愛。
我詢問了一下學生,這篇課文還有沒有什么地方不懂?有同學提出,課文的最后,母親為什么流淚了呢?而且還使用了省略號,那省略的'又是什么呢?這個問題很有深度。我首先表揚了這位同學,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有時候,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借著這個提問,我把課文的學習引向第二個層面。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尋找答案。還別說,這個問題還真有難度。這也更加印證了這句話,母愛是無私的,可是愛母卻未必。這真是一種諷刺。在愛之間有時候真的無法劃等號。
既然難度較大的問題答不出來,我們就一步一步的來。先回答文中的我為什么難過。這個問題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可以感悟到我的難過和愧疚是源于對母親的缺少了解和關心。那么知道了之后該怎么辦呢?當然是彌補了。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我抱母親入睡。這里有幾個關鍵詞語需要細細品讀,感人至深。比如:我的輕輕地搖動護士的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著等。透過這些文字,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這一感人的情景。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研究母親的心情,流淚的原因就可以找到了。那是多么幸福的淚珠啊。母愛是無私的,愛母更加偉大。一個人連自己的母親都不熱愛,是不配去談什么其它的愛的。
家庭作業(yè),我特別強調(diào),一定要親自對著媽媽、爸爸讀一讀這篇文章,而且要把你的感受和你爸爸媽媽的感受都寫在成長日記上。第二天,我查看了孩子們的成長日記。發(fā)現(xiàn)家長們也被課文和孩子們感動了。有的家長說:孩子你長大了,媽媽很欣慰。有的家長說:看來,我要多回家看看你的爺爺奶奶了?墒且灿袀別的家長說:我不需要你的回報,你只要學習好就行了。(我看了很驚心,這是一個家長說的話嗎?這只能遺憾地說明,分數(shù)的價值遠遠的超過了,家長對孩子品德的關注。)也有個別家長沒有任何反應,我感覺到不可思議,于是繼續(x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幾個孩子根本沒有給家長讀。不是忘記了,而是因為恐懼。這就更可悲了。其中一個有過撒謊經(jīng)歷的女孩子,告訴我,媽媽對她的要求極其嚴厲,稍有不對,就拳腳相加。每當犯了錯誤,(孩子誰能永遠不犯錯誤呢?)為了避免這樣的現(xiàn)象發(fā)生,她只好說謊。久而久之,這個謊話,越說還越像真得了。有時候,老師也會被騙。可是,我也發(fā)現(xiàn),她的恐懼也越來越大了,朋友也越來越少了。
誰之過?!一言難盡.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3
這是一篇引導感悟母愛、學會孝敬的好文章。初讀這篇課文,我感覺這篇課文比較難上,文中母親對子女的感情,與兒子對母親的感情非常真摯感人。學生的閱歷淺,感悟會比較初淺,不深刻。尤其是對四年級的學生,是否能真切地體會到母愛的無私、博大,對執(zhí)教者真是一個挑戰(zhàn)。
一、緊扣“抱”,呈現(xiàn)板塊造型。
本課以一條清晰的線索貫穿全文,通過重點語句來賞讀、感悟課文,教學層次分明。本課的教學,本人以一個“抱”字來貫穿全文,從讀課題中的“抱”字,引起學生的關注;讀作者,通過“抱”感受對母親的不了解;認識母親,想象“抱”的分量;讀感恩,體會“抱”的情感交融。讀自己,讓“抱”字在心中生根、發(fā)芽。將全課的教學板塊連綴起來,條分縷析,呈現(xiàn)出一種板塊層進式的教學造型,學生在整體板塊內(nèi)容面前,進行縱深探討與交流,在實踐中訓練了語言文字,體現(xiàn)了板塊教學的簡潔美。
二、抓好“讀”引領精神之旅。
1、在情境中讀。學生只有沉浸于情真意切的情境中,方可讀得“深情并茂”。為此,在品讀課文時,我精心預設了一段段唯美的導語,引領著孩子們的精神之旅,并外化為動情用心地朗讀。
2、在感悟后讀。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引導學生自由感悟,從字里行間去感受這對母子之間的愛。如學習課文第二段兒子說的一番話時,學生在感悟了母親為了這個所付出的艱辛,體會到“重擔”“翻山越嶺”等詞語的含義后,孩子們的朗讀已力透紙背,也許孩子們已是文中的“我”,正在用朗讀感受母愛呢。
3、要在讀后加深理解。感悟——朗讀——理解,這是一條引導孩子閱讀學習課文的良性循環(huán)軌跡,在感悟讀后一定要再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孩子的理解會更為深刻。學習最后一段時,在引領孩子們悟讀到“這是怎樣的淚水”時,再次誘發(fā)孩子的情感,讓孩子說說:你想對母親、對自己說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激情奔放,直抒胸意,情深至切。
三、關注“情”,綻放理性思考。
教學時,教師以“情”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吟詠,體悟其情感,實現(xiàn)因情學文,明理悟道。1、抓住對話,進入情境。讓學生習文章的對話。從而使對語言的理解與情境的感染揉為一體。2、品詞析句,領會情感。抓住“翻山越嶺”、“擔子”、“可是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笔箤W生在品詞析句的基礎上深化了對母親的認識。3、以讀代講,體會情感。學生通過朗讀、齊讀、個人讀的形式、揣摩語言的內(nèi)涵,從而達到“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如文章第二節(jié):我說:“在我記憶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边@段話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之后我讓學生有感情朗讀,通過重音、語速、語調(diào)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出來,學生的情感和認識進一步得到升華。4、深入剖析,感悟情理。全文學完了,學生被作者的感恩之心感動著,情感的起伏綻放了理性的思考。全文的教學,學生通過“情”的體驗突出母愛的偉大,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禮,從而讓感恩之心永存,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當然,本節(jié)課也有不足之處,即——教師的評價缺少有效性。語文課堂上朗讀指導中的評價至關重要。學生朗讀后要及時的給予評價,特別是對于那些讀得不太好或者膽小怯場的學生,在指出不足時要予以肯定和鼓勵,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在這點上由于教學經(jīng)驗的缺乏,我做得還不夠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注意及時引導學生做出有效評價的同時,把評價的面放寬,多去注意學生朗讀的技巧。在學生朗讀的時候,老師也要表現(xiàn)出認真傾聽的姿態(tài)。這樣可以給其他學生一個暗示,要認真傾聽別人的讀書。
另外,本人認為,這節(jié)課對圖片的運用還不夠到位。如在抓住“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者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重點句子時,應該緊密聯(lián)系課文第一幅“母親挑擔攜女圖”,引導學生反復地誦讀,想象母親肩上所承受的分量。可以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先問學生自己爬山的感覺,讓學生自身體會到母親爬山的艱辛,而這樣的艱難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而是年復一年,學生由衷的體會到母親的擔子之重,不由得有了對于母親的敬佩之情。此外,我應該再次引導學生看插圖上的母親雖然肩負荷重,但仍面帶微笑,承受著一切重擔,這勇氣源于對孩子的愛。因此,學生就會覺得這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了不起的母親,母親的形象的學生心中馬上高大起來。
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教學藝術博大精深、奇妙無窮。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在這教師、學生、文本對話的場所,如母愛創(chuàng)造奇跡般,我們也正不斷地付出、反思、收獲,努力地創(chuàng)造著教學的奇跡——讓充滿靈性的人與靜態(tài)的文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這也是作為一名教師所追求的目標。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4
伴著《燭光里的媽媽》的音樂聲,教師飽含深情的朗讀,偉大的母愛已經(jīng)深深地感染著教室里的每一個人。別看他們只有四年級,可是對母愛的感覺并不陌生。因為他們整天都生活其中。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這樣一段話:“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 100 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 80 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弊x完這段話,頭腦中不知不覺地計算起來“母親 80 多斤,擔子 100 多斤,還有妹妹等。”這一“輕”一“重”讓我深受感動。文中的.兩幅插圖也讓我倍受震撼:曾經(jīng),母親那么年輕、美麗、青春、健康;而現(xiàn)在,她重病在身,瘦小、蒼老,絲絲白發(fā)、歷歷深紋 ……讓孩子理解“重擔” ,經(jīng)過挖掘孩子們的想象,來重點體會母親為兒女所付出的點點滴滴。在理解了“重擔”之后,再讓學生回過頭來看“翻山越嶺”這個詞,讓孩子們想象母親行走的艱難,想象烈日炎炎的夏日、寒風呼嘯的冬日,母親依然跋涉的身影,理解母親僅僅是翻過那真實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在這樣的情感體驗中,母親的形象更加高大!而在反復的誦讀中,孩子們更加動情。
課文中最后一個自然段中:我的“輕輕地搖動”,護士的“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著”等。我讓學生想象這一感人的情景。然后說說母親眼角流下的是怎樣的淚水,學生有感而發(fā):母親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
這節(jié)課上,孩子們用一只眼讀課文,另一只眼感受了天下所有母親無畏、博大、無私的胸懷。讓我們深深記得: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5
《第一次包母親》是一篇情感型課文,由于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幼,沒有太多的經(jīng)歷,他們處于被父母呵護的間斷要體會母親的愛意并要學會對母親感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課中教師問到:“你們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一下母愛。“大部分學生啞口無言,雖然這和平時學生積累詞匯又關,但重要因素在于對母愛的理解尚淺,所以整節(jié)課下來,知識點大部分學生掌握,但對于文中的情感沒有深刻體會。其實,語文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要滲透品德的教育,我的這一節(jié)課,整體下來效果不佳,一種感覺,做了一節(jié)課無用功。如何補救,這成了我每天必思索的事情。一次偶然的機會,同年級的語文老師要講這課,而且是部分家長參加,我也參加了,這節(jié)課讓我備受啟發(fā),真是沒想到,學生的情感流露的淋漓盡致,打動著每一個聽課人的心。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個小男孩從上課到課堂結束眼眶里都閃動著淚花,是教師的真情帶動了他,是教師真情的語言帶入他走進了文本,更走進了他的生活,一首《燭光里的媽媽》牽動了每一位同學的心。這才是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觸及了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的'感情在此釋放,并用實際行動讓他們對母親感恩,(和母親擁抱)更讓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讓學生從文本中走了出來,感受母親的辛苦,母親的愛,這也和生活緊緊聯(lián)系起來,在讓學生走進文本,在情感的世界中學習知識。
如何上好語文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首先教師的課堂必須是一個情感的課堂,教師必須先走進情感文本,帶領學生打開情感的大門,和文本情感產(chǎn)生共鳴,讓學生在課堂中釋放自己的感情,在感情中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佳更好。
所以老師們,我們教學中,要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情感教學。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6
4月21日,我上了一堂語文課《第一次抱母親》,感覺這節(jié)課比哪一次試講都成功,非常感謝全組同仁的幫助,如果沒有大家的集思廣益,沒有大家的通力合作,沒有大家的同籌構思,怎么可能有這樣的課堂?一堂高效的課堂是打磨出來的。
針對道德課堂這一指導思想,在設計教案時,力求簡單,高效,以一個大問題貫穿全文。起先,我先是采取按部就班的策略,逐段講解,在實施過程中,我發(fā)覺只能是了解課文內(nèi)容,但是文本的精髓走不進學生的內(nèi)心。同時,同組的老師也毫不隱晦的指出,整堂課就是你自己在表演,在陶醉置身,沒有讓文本老師學生三者產(chǎn)生共鳴。
我思忖著,若是要學生走進文本,受到打動,產(chǎn)生共鳴,必須要先熟悉課文。這也是我在試講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不少孩子沒有熟讀課文,所以在課堂上就不能順利的引導學生。
于是,我忽然萌生了一個想法,自己先在班級微信圈里動情的朗讀一遍,隨即孩子們紛紛效仿,一時間,微信圈里的精彩的朗讀此起彼伏。熟悉課文是學好文本的基礎。
在熟讀課文的情況下,就開始設計問題,全文貫穿一個問題:“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我的`心里為什么很難過?”全文的點點滴滴,字里行間都是“我”難過的原因。因為一個機緣巧合而抱母親,由此發(fā)現(xiàn)母親很輕,于是開始難過愧疚,回憶起童年,青年,自責自己對母親的關心太少了。在引導中,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讓學生談感受,契合主題問題,利用文本走進孩子的生活,讓學生談及自己的經(jīng)歷,觸及他們的心靈深處
全班同學在前期的發(fā)言上都很積極踴躍,但是在小練筆時卻發(fā)現(xiàn)舉手的孩子為數(shù)寥寥,甚至是不少孩子可能是只字未寫。在寫法上沒有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得有些學生感覺無從下筆。同時,也是因為學生平時訓練的少,今后在這個方面還要多加強訓練。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7
《第一次抱母親》敘述了作者第一次抱母親的經(jīng)歷,表達了母親的偉大和兒子對母親的一片孝心,是一篇引導感悟母愛、學會孝敬的好文章,對于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文的教學我設計了三讀(即初讀、再讀、精讀)在讀中感悟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難過—愧疚—崇敬、愛戴之情)在讀中感悟母親的艱辛、母愛的偉大。從而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母親的崇敬、愛戴和孝敬之情。
這個片段,我在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入文字,領會文意,真正理解和體會文章思想感情,進入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朗讀,讀出話中意,弦外音,再結合自己的體會,讓作者的心靈和學生的心靈進行碰撞,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從而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地釋放。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覺得充分利用已有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識(“三八”書信、《游子吟》)進行拓展,挖掘課文的內(nèi)涵,能調(diào)動學生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情感參與學習,能使他們很快地入情入境,從而讓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和學生的獨特體驗融為一體,變?yōu)榫唧w的行動。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8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想起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課文重點記述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簡潔生動地寫出了我抱母親的情景,字里行間流露著濃濃的親情。說實話,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覺得我并沒有花多大時間和孩子們探討,而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他們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我記得自己在開學初第一次閱讀這篇文章時就深深被文章所包含的親情感動,文章中母愛的偉大以及兒女的回報之心,在作者的筆下娓娓道來,親切自然。我相信自己第一次讀文章的'感受,并想抓住這種感覺傳遞給學生。但我也知道成人讀文本前的積淀,讀文本的視角與兒童不同,我們心中的母親形象與孩子對母親的感情還有一段距離。為了使學生也能感受文章的情感,在教學這篇課文前,我就播放了由蔡國慶演唱的《心中的故事》,歌曲中,歌詞很感人,孩子們聽得非常認真。欣賞完歌曲后,我就直接進行配樂誦讀,當音樂響起,我聲情并茂地誦讀課文,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眼光變了,有幾個女生淚光閃爍。抓住契機,我馬上讓學生尋找自己最受感動的語句進行朗讀,通過巡視,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都在朗讀作者的那段真情告白以及課文的最后一段,看到孩子們這樣投入朗讀課文,我也深受感染,加入了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一起朗讀。讀了有十分鐘時間,我讓學生起來個別朗讀,孩子們的小手舉得高高的,雖然我還沒有和他們討論課文的內(nèi)容,但他們個個讀得聲情并茂,我想,通過朗讀,學生們對母親的理解就已經(jīng)上升了一個高度。而我,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更作為一個母親,被孩子們的淚水感動著。我想這時不僅僅是學生在與文本對話,不僅僅是師生之間的心靈交融,更是一個母親與孩子們的心意溝通!
雖然這節(jié)課我講解的地方很少,但我覺得我上得很滿意,孩子們也用情在學。我想語文課需要感動,需要震撼,需要心靈獨白。這感動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教師之情、學生之情匯流而成的生命潤澤。我欣慰我曾經(jīng)與學生一起分享過這份心靈的洗滌和濕潤,我和學生一起穿行在流淚的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9
內(nèi)容提要:母親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給了我們?nèi)绱核愕膼,涓涓細流,無法停息。她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我們也應該獻出自己的一片孝心和愛心!兜谝淮伪赣H》是一篇能喚醒無知孩子孝心,彰顯母愛偉大的文章。這篇文章讀來令人感動不已,淚流滿面……
關鍵字:母愛 母親 感動 抱
有一種愛被世人所贊頌,有一種愛可以讓人每時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溫熱這種愛就是母愛.母愛像火紅的太陽,母愛像黑夜里的油燈,母愛像冬天里的毛衣,母愛更像山間的溪水,一點一滴的細流匯成潺潺的溪流,一點一滴的關懷匯成濃濃的母愛。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情深意長、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語言樸實無華,感情真摯,字里行間飽含著一股濃濃的親情,讀來令人感動不已。
課文記敘了由于母親生病住院,我在醫(yī)院看護她,護士來更換床單,就這樣的一個偶然的抱母親的機會,引發(fā)了母子之間心靈的碰撞。字里行間洋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更流淌著子女對母
親深深的感恩之情。這篇課文的文眼在一個“抱”字上,我抓住文章中關鍵的語句引導學生品出滋味,品出情感。
整篇文章以作者的心理跌宕起伏,層層推進來推動情感的涌動。“吃驚、難過 愧疚”是作者對母親一生為家庭默默奉獻的情感線索。作者從不了解母親的辛苦,心疼母親獨自一人承擔重擔,到自己成年后沒能為母親分擔重擔而愧疚不已。
文章中我先以作者第一次抱母親為突破口,引導學生“第一次抱母親感受怎么樣?”這一問題,找出相關的語句,“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蔽以僖龑А熬谷弧笔鞘裁匆馑迹繉W生理解為“出乎意料,沒想到”,我繼續(xù)引導:“作者沒想到什么呢?從哪些地方看出我認為母親很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找出句子“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弊プ£P鍵詞語“使勁一抱、用力過猛”體會我原以為母親很重。然而母親“這一生最重的時候才89斤”,抓住“最重的時候”“我這一生”體會到母親辛勞了一輩子,這一生中,母親的'體重就沒有超過89斤。為什么母親這么瘦弱,幾十年來做兒子的卻沒有發(fā)現(xiàn)呢?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コ惺苣敲粗氐膿。”這段文字,這是本節(jié)課花時較多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反復的誦讀,想象母親肩上所承受的分量“拉著我+背著妹妹+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年復一年”,我又引導學生透過字面展開想
象,理解“重擔”一詞包含的意蘊,使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悟又更深了一層,體會“母親挑起的是家庭的全部擔子”,因此,“母親在孩子心中才會那么重!边有“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這些重點詞語的感悟,充分感受母親一直以來無私的付出。為了讓學生對89斤有感性認識,我拿自己的體型體重進行比較,來認識母親實在太瘦弱了。母親以她瘦弱的身軀挑起生活的重擔,真的是力大無窮嗎?不,是母愛創(chuàng)造了奇跡。
為了讓學生更加真切的去體會母愛的偉大,我出示了一組圖片,并進行解說:剛剛脫離危險的生完孩子的母親,手拿著襁褓中孩子的照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大雨漫過了街道,可到處是背著孩子、抱著孩子、馱著孩子、扛著孩子,母親們的身影;漫天風雪,阻不斷母親送孩子們的上學路,那一大一小的背影,讓人唏噓不已;寬厚長滿厚繭的溫暖的大手,握著的是一雙稚嫩的小手,不論是陽光燦爛,還是暴風驟雨,大手牽著小手,不離不棄··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并展開想象:“我”左手托住母親的頭,右手緊緊地握著母親的手,看著母親眼角的淚水。此時無聲勝有聲啊!母子間的親情就在這“抱”中交流著、升華著,也感動著我們。
雖然這節(jié)課我講解的地方很少,但我覺得我上得比較滿意,孩子們也用情在學。我想語文課需要感動,需要震撼,需要心靈獨白。這感動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教師之情、學生之情匯流
而成的生命潤澤。我欣慰我曾經(jīng)與學生一起分享過這份心靈的洗滌和濕潤,我和學生一起穿行在流淚的語文課堂中,用生命的手掬起一捧捧晶瑩的心靈淚花,我們營造著愛的氛圍,一種和諧的人性氛圍。我感動了,學生也感動了。
我想我們應該感謝這位作者,是他喚起了我們對母親的愛,是他使我們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在接受母愛的同時,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回報母親更多的愛吧!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0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想起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文章的字里行間流露著濃濃的親情,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被文中的親情打動了。
導入課文后,我出示了兩個自學提示:
1、默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找出文中描寫“我”抱母親的關鍵性的句子,寫出自己的感受。
2、默讀第二自然段,想:為什么“我”不知道母親竟然這么輕?畫出相關句子,寫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提醒學生:不要放過一個詞、一個句子。如果你對其他詞句有自己的理解也把它寫下來。學生開始了自學批注,然后二人小組交流。大約十分鐘開始了全班交流。學生紛紛舉手,有的以小組形式匯報,有的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課堂上每個孩子都在思考著、感悟著、體會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我主要抓住母親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這段描寫,引導學生理解兩個“擔子”和“翻山越嶺”的意思,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呈現(xiàn)豐富的內(nèi)心視像,將文本語言伴隨著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學生的心靈世界之中,在此基礎上多次朗讀,揭開文本深藏的內(nèi)涵,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時我讓學生想一想,你又為母親做過些什么?你打算怎樣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學生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即使是沒發(fā)言的學生也受到了教育。最后我總結道:孟子有句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說:要像孝順自己的`父母一樣孝順別人的父母,要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別人的孩子。學完了這篇課文,我想我們不但要孝順自己的父母,也要像那位護士一樣孝順別人的長輩,好嗎?把母愛擴大了范圍,相信學生一定會銘記在心的。
課后我想:教學這樣感情真摯,富有教育意義的文章首先教師要善于煽情,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濃情中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下自主閱讀,自主感悟,以讀促悟、以悟促讀,受到思想教育。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1
本學期,有幸與師傅微微一同上了一節(jié)同題異構課。雖然是一節(jié)組內(nèi)的公開課,但在與師傅切磋、與文本對話、與骨干老師的交流中,我收獲很多。
在接到通知要上一節(jié)同題課的時候,我就和師傅微微迅速的研讀四下所有的課文,選擇了一篇容易引起學生共鳴的有關母愛的課文。為了準備好這節(jié)課,我反復的閱讀文本,畫出我認為值得講和值得教的內(nèi)容,形成了一篇自己的教案。但是,這篇教案很快被推翻了。
我們新教師參加了一次培訓,區(qū)教研員陳飛老師在培訓的過程中,就選擇了《第一次抱母親》這篇散文,與新教師們一起研讀。他從課題入手,將“第一次抱母親”的“抱”字解讀為“回報”的“報”字。這一下子就打開了我的思路,將“抱”字深入的去理解和闡釋,不正是回報的意思嘛。我突然明白,從一個“報”字入手,將文章中所有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細節(jié)描寫通篇考慮,就可以很自然的對作者兩次抱母親的不同表現(xiàn)、抱母親的不同含義進行清晰的解讀——這才是真的解讀文本。陳飛老師扣住作者到底在做什么,他動作背后的真正含義,讓我一下子明白了語言背后的東西。就好像打通任督二脈一樣,因此我趁熱打鐵,將自己的想法進行進一步的梳理,完成了我的教案。
在試上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每個班的班情不一樣,因此上出來的效果也不同,如果完全按照我的教案來,那么這節(jié)課就變成了走流程,學生反而學不到什么。怎么在大體內(nèi)容不變的情況下,緊緊抓住學情,上出有班級的特色的一節(jié)課。我根據(jù)我們的班的具體情況——學生理解和表達能力比較差,在課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細讀文本,通過提出幾個有思考和討論價值的問題,適時的將孩子思路引領到文章的關鍵處(這也是師傅微微采用的王榮生教授“三段式”備課方式給我的啟發(fā))。整節(jié)課基本達到了我的預期,學生投入到課堂中,積極思考,通過細讀文本,與文字交朋友,收獲文字背后的.意義。
課后,與師傅微微和年級組的骨干老師研討的時候,他們又給了我新的啟發(fā)。母愛雖然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但是課文中選錄的《第一次抱母親》,故事發(fā)生在60、70年代,那時候的母親與新時代的母親是截然不同的,現(xiàn)在的母親不會肩上挑著重擔,不會翻山越嶺做農(nóng)活。因此,學生無法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來理解課文中的這位母親,也就無法真正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作者心中的那種對母親的感激。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生現(xiàn)在才10歲左右,讓他們理解已過而立之年的作者,感同身受,似乎也有點難為孩子了。
學情到底是怎樣的程度?
通過這次同題異構課,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到在備課的時候,除了要考慮學生現(xiàn)階段的語文水平以外,還應該考慮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他們的認知水平等。只有更深入的了解學生,解讀學情,才能真正上好一節(jié)適合四年級孩子的課。
其實這節(jié)課給我的收獲絕不止于此,師傅對于課堂游刃有余的把控,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關注、對學生回答的精巧點評。都深深的讓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八街梢怨ビ瘛,師傅通過她的一言一行教給我的,我會好好收藏,用到我的課堂上。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2
今天下午,在我們學校開展了“解讀名師,感悟成功”的名師研修班的活動。作為主持人,我特意請于老師談一談在西安上的《第一次抱母親》。
一、“讀書至少十來遍!”
于老師沒有馬上解讀文本,而是聲情并茂地讀了一遍課文,聽著聽著,眼淚就從我的臉頰滑落下來。就像于老師自己說的“我的普通話不好,但是大家都為我鼓掌!钡拇_,常常聽于老師讀課文,常常會感動。也許源于他對于生活獨到的理解,也許是他對文本獨特的感受力吧!
談到鉆研教材,于老師說他從來不先看教學參考書。而是一遍一遍地讀,一直讀到自己滿意,讀到文章就像自己寫的,就像寫自己的事。
二、讀透字面,了解內(nèi)涵。
1、抓住“重擔”進行教學。
師:母親肩上挑的重擔僅僅是那一百多斤的東西嗎?你對這個"重擔"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的理解是,母親不只是承受一百多斤的擔子,還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養(yǎng)大。
師:辛辛苦苦養(yǎng)大,不僅是養(yǎng)育兒女啊,還有什么?
生:還有各種各樣復雜的家務勞動。
師:是啊,為了家庭,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情!
生:我們長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
師: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生:就是我們長大了,已經(jīng)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務勞動,或者是背重的東西,母親還是叫我們放下,她自己來干。
師:(轉(zhuǎn)向另一名同學)你呢?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生:母親很關心我們,雖然我們可以干活了,但是母親還是要自己干一些重活。
師:說得多好。∵@就是"重擔"的含意。同學們,"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濕臥娘身。"說的是母親養(yǎng)育兒女的艱辛,"兒病恨不將身替,調(diào)理湯藥不離身。"說的是母親在兒女生病的時候的焦慮和對兒女的照料。"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說的是母親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說的是母親對遠行的兒女的體貼和牽掛。同學們,母親的重擔里面裝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母親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擔,她挑的實際上是大半個天!同學們,當我們這樣理解了"重擔"的意思之后,再回過頭來看前面這句話,"翻山越嶺",母親僅僅是翻過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這個"翻山越嶺"你現(xiàn)在是怎么體會的?
生:可能是辛辛苦苦地養(yǎng)育自己的兒女。
師:是啊,把"可能"去掉,就是母親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為了子女,所走過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親付出多少啊,當我們這樣理解"翻山越嶺"的時候,當我們這樣理解"重擔"的時候,我相信你們能把第二段讀得更好,讀得更有情。把書立起來,一起輕聲地把第二段讀一讀。"母親竟然這么輕……"開始。
生:(小聲讀第二段)
2、“無數(shù)次”和“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
師:想一想,母親眼角上流出來的淚水,是什么樣的淚水?你是怎么理解的?母親眼角流出來的淚水是幸福的?是激動的'?還是別的?你是怎么想的?說說看。
生:我覺得母親流的淚水是欣慰的。
師:欣慰的淚水。僅僅是欣慰嗎?還有嗎?
生:我覺得母親流出來的淚水是高興的,幸福的。
師:幸福的,高興的,欣慰的。還有嗎?
生:我覺得母親流的淚水是感動的。
師:感動的。還有嗎?是苦的嗎?
生:我覺得母親流下來的淚水是激動的。
師:激動的。于老師還有一點兒體會補充一下,(此時還有學生舉手)哦,你說。
生:我覺得母親流下來的淚水是安祥的。
師:換一個詞兒--欣慰的。
生:我覺得母親流的淚水是甜的。
師:是甜的。但是,我給你加一點兒我的體會,我覺得是又苦又甜的,走過的路是多么不容易呀,現(xiàn)在是甜的了。同意嗎?(生齊答:同意。)母親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是又苦又甜的淚水。但是,同學們看黑板,(邊說邊板書:無數(shù)次)當我們回憶一下小時候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們,當我們把這兩個詞(師邊講邊把黑板上的"第一次"和"無數(shù)次"圈起來并用線連起來)放在一起的時候,作者僅僅是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動,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時候母親對我們抱過無數(shù)次,當我們把這兩個詞放到一起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想說些什么?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動,可是我們小時候母親是無數(shù)次抱我們,這兩個詞放在一起,難道你就不想對作者、對自己說句話嗎?說說你最想說的一句話。
生:母親的愛是無私的,她不需要什么回報。
師:母親的愛是無私的,不需要回報。還有什么要說的?
生:作者應該多奉獻少索取。
師:不光是作者,我們每一個人對父母都要多奉獻少索取。
生:母愛是最偉大的。
師:最偉大的,最無私的。還有什么要說的?請講。
生:母親的胸懷是最寬闊的。
師:最寬廣的。你想知道于老師此時此刻最想說什么話嗎?你們學過孟郊的一首詩嗎?《游子吟》學過沒有?(生齊答:學過。)你知道于老師此時此刻最想說的是詩中的哪一句話?
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掌聲。(全班同學鼓掌)是的,此時此刻我最想說的話就是她說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同學們,我們對父母做出的再多,也難以報達父母對我們的恩澤,記住這句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拿出筆,把這句詩寫在書上,咱們一起寫。(生在書上寫,師在黑板上寫。寫完以后,師又將末尾的句號改為嘆號。)同學們坐好。此時此刻我第一句話要說的是這一句詩,我第二段話要說的,想不想知道?(師拿出一個筆記本)想不想聽于老師讀第二段話?(生齊答:想。)謝謝大家。(師讀自己寫的讀后感。)《第一次抱母親》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動別人。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父母雖然去世了,但是別人的年邁的父母還健在,我要像愛我的父母那樣去愛我周圍的老人,我要像關愛我的孩子那樣去關愛我的每一位學生。
三、不放過文章中閃光的地方。
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護士把舊床單拿走,鋪上新床單,又很小心地把邊邊角角拉平,然后回頭吩咐我:"把大媽放上去吧,輕一點。"于老師是這樣引導學生的:“從護士的動作,從護士的話當中,她把床邊的邊邊角角都拉平,然后告訴我,把母親放上去,輕一點兒。從護士的動作,從護士的話語當中,你們一定也想到了自己,我能為別人做些什么?”
于老師說:“這些閃光的地方不要放過,但是一句話就夠了!”
搞完活動,我細細品味于老師的話,感到受益匪淺。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3
今天要講《第一次抱母親》。我讓學生預習完以后,便開始檢查自學的情況。
“誰來朗讀課文?”我話音剛落,全班七十多名同學幾乎同時舉起了手,就連性格一貫內(nèi)向、一發(fā)言就有些口吃的小麗也舉起了手。
“請小麗第一個讀。”出乎預料的是,小麗除了剛開始兩句讀得有點結巴外,其余的都讀得很流利,并且很有感情!疤袅耍⌒←惤K于戰(zhàn)勝了自己!”我對她豎起了大拇指,全班同學也都為她鼓掌祝賀。
“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在旁邊做好批注!苯淌依镱D時安靜下來,同學們有的埋頭看書,有的凝神思考……我走到班里的淘氣鬼小柏旁邊,想“偷看”一下他的批注,誰知一不留神兒,我的左腳碰到了他的凳子,他迅速掃了我一眼,根本沒理會我充滿歉意的微笑,繼續(xù)低頭在書上勾畫。我有點尷尬,轉(zhuǎn)身走上講臺。這時,許多學生已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
第一個發(fā)言的就是小柏。他說:“課文的最后一句最讓我感動,’’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了下來’’。因為兒子抱著母親睡覺,使母親感覺到兒子很孝順,她覺得自己一輩子的辛苦沒有白費,心里一高興就流淚啦!薄斑@是幸福、欣慰的眼淚!钡炔患拔沂疽,坐在旁邊的小冰就作了補充。“精彩!”我?guī)ь^為他們鼓掌。接下來,學生們的發(fā)言異彩紛呈。
快下課了,我準備作課堂總結,班長又舉起了手:“老師,母親用80多斤的身體扛著100多斤的擔子,這是母愛的力量。母親為子女操勞一輩子,生病時被抱一次都幸福得流眼淚,我覺得我們的母親都一樣偉大。所以,我想建議同學們回家都抱一次媽媽,讓媽媽知道我們也愛她!卑橹鴲偠'下課鈴聲,教室里再次響起了掌聲。
哦,我被這些看似沒有長大的精靈們感動了!他們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悟到了母愛的偉大。同時,文中兒子的反哺之愛也在他們心中產(chǎn)生了共鳴。誰說現(xiàn)在的孩子缺少愛心,誰說現(xiàn)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走近他們、了解他們,你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稚嫩的心正沐浴陽光雨露日趨成熟。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4
《第一次抱母親》這篇課文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覺察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慚愧。于是,像小時侯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角里流出了淚水。課文語言質(zhì)樸,但情意濃濃,十分感人。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更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分三個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敘述了“我”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沒想到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拔摇备嬖V護士,記憶中的母親總是挑著重擔翻山越嶺,“我”總以為母親“力大無窮”,卻不知母親只有80多斤的身體,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寫“我”突發(fā)奇想,想抱母親入睡,結果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
文章一共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兒子抱母親前后情感的變化,從不了解到愧疚至抱母親入睡的釋然;另一條是護士態(tài)度前后的變化,從責怪我到被母親的故事感動至為“我”拉床單,兩線交叉著體現(xiàn)著母愛的偉大,反映出為人子女應及時回報母愛的思想。
我讀這篇課文之前,我把眼球停留在“抱”字上,我想這個“抱”應該是“擁抱”吧,但閱讀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抱”不是“擁抱”,最后一段這樣寫的:“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里,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那樣。為了讓母親容易入睡,我將她輕輕地搖動。護士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著。母親終于閉上眼睛。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準備把她放到床上去?墒,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
為什么抱母親,因為護士要為母親換床單,于是我把母親抱起。第一次抱起母親,與自己想象中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差點仰面摔倒,感覺母親是那樣的輕,與記憶中母親的力大無窮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我內(nèi)心的難過、慚愧皆浮上心頭,原來一直以來自己都沒有好好關心母親,只管享受著母親的照顧,卻忽視了母親。錯綜復雜的情感交替中突發(fā)奇想,抱起母親,沒想到母親卻流淚了,這是幸福的淚水,這是激動的淚水,這是快樂的淚水,這還是苦盡甘來的淚水。
一次擁抱,讓母親感慨萬千,可回想,母親給予孩子的擁抱是“無數(shù)次”,在孩子坦然接受母親懷抱的同時,作為孩子往往忽視了母親的感受。當然母親對孩子的付出無怨無悔。
在教學中,一要引導學生讀課題質(zhì)疑。在讀題之后,可以讓學生對課題質(zhì)疑:“讀了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提?”當學生看到課題的同時,讓學生去思考,去質(zhì)疑,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二是朗讀指導,讀中感悟。通過學生分角色朗讀,留給學生思考與想象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揣摩。讓學生通過動情的.朗讀,啟發(fā)學生從“我”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讀了母親的話,你體會到了什么?讓學生在充分的讀文后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自己的體會。去與作者,與文本進行了心與心的對話。三是抓關鍵詞,回歸全文,升華主題。在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可以抓住課文的關鍵詞“第一次和無數(shù)次”讓學生看到這兩個詞說自己最想說的話,然后讓學生猜老師想說一句什么話,從而引伸出課外的名句:“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暉!币簿褪钦f在讀書的時候,不僅讓學生透過重點詞,看到了課內(nèi)的話,還讓學生看到了課外的話。讓學生拓展思維的空間,擴大閱讀的面。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5
今天,我講了《大作家的小老師》一課,課文講了: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在莫斯科訪問時,遇到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娜塔莎,他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同她玩了好久。臨別時,蕭伯納想給孩子一個驚喜,讓她高興高興,對小姑娘說:“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話語中流露出一種驕傲、自豪的味道。然而,這位天真、純樸的小姑娘竟然學著蕭伯納的.口吻說道:“請你回去后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蘇聯(lián)小姑娘娜塔莎!笔挷{為之一震,意識到了自己的自夸,他深有感觸地說:“一個人無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師。”
我對教材是這樣理解的:它是在教孩子一種對人的態(tài)度——不卑不亢。基于以上認識,在引領學生感悟時,我問孩子們:在蕭伯納和蘇聯(lián)小姑娘蘇聯(lián)小姑娘娜塔莎身上各學會了什么?孩子們暢所欲言,感受到了蕭伯納對小姑娘的敬意,感受到了這位大文豪謙遜自律的寬大胸懷。
俗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贝髮W者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站在娜塔莎的立場,孩子們還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名言:一個人無論多么渺小,在巨人面前也不應該自卑,因為你們都是人。當你是一個強者時,不能高高在上;當你是普通人時,要做到不卑不亢。愿孩子們謙虛、自信,挑戰(zhàn)未來!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04-12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5篇08-22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5篇)08-22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4篇04-18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15篇04-17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反思集錦15篇08-23
《第一次抱母親》說課稿01-16
《第一次抱母親》讀書感受08-23
《第一次抱母親》文本細讀08-17
第一次抱母親語文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