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誡子書的讀后感
關于誡子書的讀后感1
在寒假里,我做了許多事,也看了許多書。但讓我記憶最深、啟發(fā)最大的是讀了《諸葛亮兵法》里的《誡子書》。
諸葛亮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謀略家。今天爸爸推薦我讀他寫的《誡子書》,讓我從他教育兒子的側(cè)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來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奮和學習的結果。
《誡子書》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文章主張通過“靜”來個修身,通過“儉”來養(yǎng)德。教育他的兒子要有遠大志向,并通過努力學習增長才干來實現(xiàn)志向,而要學習好知識就要寧靜專一。否則年華將隨時光而飛馳,人的斗志也將隨歲月而流逝,最終將象枯樹一樣枯敗零落,成為社會無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窮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無成,后悔莫及。
諸葛亮對他兒子這樣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誡子書》對我也很有教育意義,我生性好動,愛好廣泛而難以專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難就愛打退堂鼓,以至于學習成績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為沒有“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諸葛亮之所以年僅二十八歲就當了劉備的軍師,談笑間殺敵于千里之外,并在亂世中為劉備打下蜀國江山,名垂千古,肯定是從小“寧靜致遠”,博覽群書。我想我如果從現(xiàn)在就開始專心學習,“寧靜修身”、“勤儉養(yǎng)德”,成不了諸葛亮,也定能比諸葛亮兒子強。
關于誡子書的讀后感2
兒子上初一年級,周末帶回老師大人布置的作業(yè),一張4A紙的正面復印著諸葛亮寥寥百余字的傳世之作《誡子書》,背面是兒子歪歪扭扭寫上的“感想”兩個字。并且特別說明,這是給你的作業(yè),快點寫好,我周一要交給老師。
怎么寫呢,這不是出難題嗎?我問兒子,幸虧你老爸還看得懂這幾個常用字組成的文言文,要是有的家長看不懂,怎么寫讀后感?兒子說,老師給我們?nèi)贾v解了,如果老爸看不懂,可以問我們。
無言,苦思,老婆在旁邊竊笑。
三國群雄逐鹿,除了曹操及其后人之大名傳于后世外,其他好象沒幾個老子英雄兒好漢的例子。隨便問一下,諸葛亮的'兒子是誰,你知道嗎?由此可見諸葛亮的《誡子書》在當世當時也沒起到多大作用,千百年后還想教育我的下一代成為風云人物?我看有點懸。
但文章不能這么做,讀后感也不能這樣寫,何況兒子還眼巴巴的盼著老爸寫好一點以便他能夠在同學中出點風頭掙點面子——俺老爸雖然沒錢但還有點文化吧?!嘿嘿。
于是提起若干年來少有握過的鋼筆,鄭重寫下讀后感的標題:
一紙誡子書,千載為父情。
然后從做人、立志、治學等幾個方面結合現(xiàn)代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因素,既深入又淺出的談了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一篇紙寫完,居然有意猶未盡的意思。
兒子拿去看了半天,說我沒看懂,不過老師肯定看得懂。
老婆說,你也應當能看得懂,只是你爸的字寫得難看了些。
我說,老婆,你知不知道我讀《誡子書》的真實感想?教育下一代這樣偉大的工程,諸葛亮一百多個字就搞定了,就算翻譯成白話文宣講,也不會超過兩分鐘。所以說,男人一般都比較言簡意賅,絕不啰嗦。
關于誡子書的讀后感3
誡子書雖然寫于兩千多年前,但仍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誡子書”強調(diào)“靜”與“儉”,是學習,才干和志向的基礎,是自我修養(yǎng),自我砥礪,自我提高的關鍵。那什么是真正的靜呢?“靜”在身體外部的表現(xiàn),可以理解為泰然,穩(wěn)重,禮節(jié),嫻靜,含蓄等等。“靜”在身體內(nèi)部的表現(xiàn),可以理解為滿足,專注,快樂,充實,激情,樂觀,向上等等,凡能夠使身心達到積極和諧狀態(tài)的一切,都應稱之為“靜”。
在“小窗幽記”中講“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jié);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將影響身心達到“靜”的最佳狀態(tài)。
我認為諸葛亮寫的很對,我們只有認真學習,多讀書,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如果現(xiàn)在不好好學習,多看書,長大就是一個沒用的人。我長大相當老師或醫(yī)生,要實現(xiàn)目標,只有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通過刻苦努力學習,一定可以達到。
關于誡子書的讀后感4
昨天我學了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它的作者是清代文學家沈同。我讀完后深深體會到了中國語言文學的博大精深。這個令人入迷的文字就是——文言文。我小學的時候受文言文版的《三國》,《水滸》的`影響,接觸了一篇文言文——諸葛亮的《誡子書》。這篇文章不僅僅只是諸葛亮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更是世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這就是《誡子書》的原文。
這篇文章不長,甚至很短。但只要讀懂它的人一定會說“英雄所見略同”,就一定會佩服這個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作者諸葛亮。
諸葛亮就是想告訴我們學習得靜下心來,不要浮躁,要珍惜光陰,刻苦學習才會有大作為。這篇文言文的中心句子就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人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就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如果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就能達到遠大目標。諸葛亮當年躬耕于南陽,保全性命于亂世,他不求為諸侯做事,放棄了功名利祿。在劉備三顧草廬后,助劉備與東吳聯(lián)盟共抗曹操,后又輔助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一生都在追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钡纳,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而我也向往這種生活。
關于誡子書的讀后感5
諸葛老師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謀略家。今天爸爸推薦我讀他寫的《誡子書》,讓我從他教育兒子的側(cè)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來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奮和學習的結果。
《誡子書》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文章主張通過“靜”來個修身,通過“儉”來養(yǎng)德。教育他的兒子要有遠大志向,并通過努力學習增長才干來實現(xiàn)志向,而要學習好知識就要寧靜專一。否則年華將隨時光而飛馳,人的斗志也將隨歲月而流逝,最終將象枯樹一樣枯敗零落,成為社會無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窮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無成,后悔莫及。
諸葛老師對他兒子這樣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誡子書》對我也很有教育意義,我生性好動,愛好廣泛而難以專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難就愛打退堂鼓,以至于學習成績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為沒有“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諸葛老師之所以年僅二十八歲就當了劉備的軍師,談笑間殺敵于千里之外,并在亂世中為劉備打下蜀國江山,名垂千古,肯定是從小“寧靜致遠”,博覽群書。我想我如果從現(xiàn)在就開始專心學習,“寧靜修身”、“勤儉養(yǎng)德”,成不了諸葛老師,也定能比諸葛老師兒子強。
關于誡子書的讀后感6
最近,我在背《經(jīng)典誦讀》上的《誡子書》,感到寫的特別好。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54歲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著。
我覺的文中“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闭f得特別好。這句話的意思︰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干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
我認為諸葛亮寫的很對,我們只有認真學習,多讀書,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如果現(xiàn)在不好好學習,多看書,長大就是一個沒用的人。我長大相當老師或醫(yī)生,要實現(xiàn)目標,只有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通過刻苦努力學習,一定可以達到。作文
關于誡子書的讀后感7
《誡子書》是54歲的諸葛亮在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書信。信中諸葛亮諄諄教誨兒子,殷切期望兒子將來能成為一名君子。
何為君子?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講到: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說,既有文采,又具備優(yōu)秀品質(zhì)的人才能稱得上君子。說白了,君子必須德才兼?zhèn),有才無德、有德無才都不算君子。
怎樣才能成為君子?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學以廣才,志以成學。如果放縱自己、懶散消極、精神不能振奮,輕薄浮躁、性情不能陶冶;那么,大好的年華就會隨著時間飛馳,意志愿望一天一天的流逝,最后像枯葉衰落,被社會所拋棄。到那時悲傷地困守在窮家破舍里,后悔就來不及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德才兼?zhèn)、對社會有用的?yōu)秀人才呢?但是,教育的`方法正確與否值得商榷;更有甚者,相當數(shù)量的家長對于怎樣教育孩子感到非常迷茫。那么,諸葛亮的《誡子書》無疑是一劑良方!
【誡子書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誡子書》教學反思02-04
《誡子書》教學反思7篇03-31
誡子書讀后感04-07
《誡子書》讀后感04-30
《誡子書》讀后感08-13
誡子書讀后感04-14
讀《誡子書》有感04-19
誡子書讀書心得12-01
誡子書讀后感范文05-18
【通用】讀《誡子書》有感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