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干校六記》有感:那年那事那人
那年那事那人
——讀《干校六記》有感
孫珊 渦輪院瓊林書社
"干校兩年多的生活是在這個批判斗爭的氣氛中度過的,按照農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運動的節(jié)奏一會子加緊,一會子放松,但仿佛間歇瘧,疾病始終纏住身體。記閑、記勞,記這,記那,都不過是這個大背景的小點綴,大故事的小穿插。"在錢鐘書先生的小引下,開始了《干校六記》的閱讀之旅。被楊先生筆中的世界包圍充斥,浸潤,然后融化。
《干校六記》主要講述了1970-1972年錢老夫婦下放河南干校時所經(jīng)歷的一系列生活瑣碎小事,開辟菜園挖井之辛勞、駐守菜園之閑情逸致、"小趨"之樂、冒險之幸。楊老的文字樸實無華,就像一位老朋友跟你促膝長談,娓娓道來。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像楊老這樣的知識分子也得自己種菜養(yǎng)豬、造屋鑿井。大暑天,清晨三點鐘空著肚子就下地勞作。鑿井又累又臟,楊先生打趣說:"平時總覺得污泥很臟,痰涕屎尿什么都有;可是把腳踩進污泥,和它親近了,也就只覺得滑膩而不嫌其臟".那個年代小孩拉了粑粑在床上用手紙都是浪費的,直接招呼小狗來舔干凈炕和屁股才會主流。面對老鄉(xiāng)的偷菜,她追上去也只是盡一個看守員的職責,實際上它覺得這些菜讓老鄉(xiāng)拿回去吃了也挺好。對于屢見不鮮的偷菜現(xiàn)象,楊老在書中并沒有進行過多辛辣的批判,而是表現(xiàn)了對當?shù)馗F苦人民的同情、理解與寬容。
時光靜好,與君語;細水流年,與君同;繁華落盡,與君老。干校的經(jīng)歷,讓錢先生和楊先生有了又一次戀愛的機會。夫婦倆在干校分屬不同的部門,見面機會較少。時空距離給思念以養(yǎng)分。楊先生駐守菜地的時候,錢鐘書就遠遠隔著小溪與楊先生說上一兩句話。有時小溪干涸,楊先生就一躍而過,這樣夫妻倆可在菜園相會,遠勝于舊小說、戲劇里后花園私相約會的情人了。
楊先生通過一件件小事展現(xiàn)了在文革期間,中國這一代知識分子下放時的苦中作樂、同志友誼和夫妻親人之情,讓人感動的同時也忍俊不禁,感到別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