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导航,欧美日本中文,黄色在线观看网站永久免费乱码,chinese国产在线视频,亚洲欧洲第一视频,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毛片,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文史論文>社會學論文>善導凈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善導凈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時間:2023-02-20 22:36:59 社會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善導凈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凈土宗作為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在歷史上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到了封建社會后期即宋元明清時期,它與禪宗成為中國佛教兩大主流宗派。善導(613-681年)作為凈土宗的實際創(chuàng)始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自然也顯得耀眼和突出。中國佛教的發(fā)展,大體經(jīng)歷了經(jīng)典佛教和民俗佛教兩個階段,而善導凈土宗的創(chuàng)立,是經(jīng)典佛教向民俗佛教轉(zhuǎn)折的一個重要標志,從這個意義上說,善導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對于善導在凈土宗中的重要地位,佛教界和佛教學者都予以肯定。如蔣維喬在《中國佛教史》史說,善導之念佛“遺后世以絕大影響”,(注:《中國佛教史》卷二,第十四章《唐之諸宗》篇,第37頁,民國叢書選印本,1989年8月第1版。)“善導流之念佛,實可謂為后世念佛教之根本!保ㄗⅲ骸吨袊鸾淌贰肪矶,第十四章《唐之諸宗》篇,第37頁,民國叢書選印本,1989年8月第1版。)黃懺華說,善導“完備地組成了凈土一宗的宗義和行儀!保ㄗⅲ骸秲敉磷凇菲吨袊鸾獭返谝粌,知識出版社,1982年版。)近代佛教革新運動的倡導者太虛法師說:“善導為凈土宗之光大者,為中國最推崇之祖師。即在日本,亦以其為凈土宗之主要人物。后來專稱名號之念佛法門,即奠基于此,故善導實為中國凈土宗風范之確立者!保ㄗⅲ骸斗饘W入門》第117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遺憾的是,目前國內(nèi)對善導凈土思想乃至整個凈土宗的研究都相當薄弱,幾乎是一片未開墾的荒地。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一些人看來,善導的凈土思想,義理比較簡單,似乎沒有多少研究價值。這些人忽略了這樣一個歷史事實:簡單義理的背后卻有著復雜的歷史背景和深厚的思想基礎。通過對善導凈土思想的研究和分析,正可以反映出中國佛教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和趨向,以及凈土宗的信仰特色。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凈土宗是否是一個佛教宗派的看法有分歧,有些著名的佛教研究專家認為,凈土宗從嚴格意義上講,能否作為一個佛教宗派尚有問題,(注:詳見《論中國佛教無“十宗”》,《湯用彤學術論文集》,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355-370頁。)這也影響到人們對善導凈土思想的研究。

一、善導凈土思想的基本特點

善導佛學思想的基本特點主要有四個方面,即:超越性、他力性、簡易性、平民性。

(一)超越性。善導為眾生指明了往生的歸宿——西方極樂世界。眾生念佛的目的就是脫離“此岸”苦難世界,到達“彼岸”的西方極樂世界?梢哉f,在善導的凈土思想中,具有鮮明的超越性特點。

一般說來,中國佛教宗派大都側(cè)重于通過心的修持以求覺悟成佛。其中最突出的如禪宗,更是主張自心是佛,并批判西方極樂世界,否定彼岸世界的存在。禪宗認為眾生能否成佛就在于一念之間,慧能說:“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藏》48卷,第350頁中。)佛就在心中,不在心外。關于此岸、彼岸問題,慧能明確地說:“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保ㄗⅲ骸读娲髱煼▽殙(jīng)》《大正藏》48卷,第350頁中。)慧能通過“波羅蜜”一詞的解釋,說明是否到彼岸的關鍵在于心的著境或不著境,心著境就會起生滅,謂之此岸,心離境無生滅,謂之彼岸;勰苡终f:“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大正藏》48卷,第352頁中。)勸人不要“愿東愿西”,最主要的是在修持“自心”上下功夫;勰苓說:“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保ㄗⅲ骸读娲髱煼▽殙(jīng)》《大正藏》48卷,第352頁中。)明確地反對身外求佛,反對往生西方凈土的說法?梢,禪宗不提倡外在超越,反對成佛往生彼岸世界。至于天臺宗、華嚴宗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無視彼岸世界的傾向。

善導針對一些宗派忽視或否定西方凈土世界的思想傾向,特意提出了“指方立相”的“心”外凈土說,他就《觀無量壽佛經(jīng)》第八像想觀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解釋說:“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凈佛性觀者,其意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豈有相而可緣,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無色,絕于眼對,更無類可方,故取虛空以喻法身之體也。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注:《觀無量壽佛經(jīng)疏》《大正藏》37卷,第267頁中。)“方”,方位,此指西方。善導批評說,用唯心論(“唯識法身之觀”)或觀念論(“自性清凈佛性觀”)解釋阿彌陀佛及其凈土是極其錯誤的。他說既然法身無色,凡夫就無法直觀,這就必須依靠使凡夫能夠集中注意力的形相,也就是要“指方立相”,為凡夫指明方位(西方凈土),樹立形相(彌陀相好),以使凡夫“住心而取境”,集中心力修持往生西方極樂凈土。那種離開具體形相的修持實踐,猶如沒有神通力的人,想在空中建造樓閣一樣,完全是一種空想?梢娚茖麚P的是一種“心”外凈土,這種凈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既然凈土在“心”外,那么往生凈土就必然存在“死此生彼”的超越問題。由于善導凈土思想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凈土宗的修持實踐中還特別重視臨終念佛。所謂臨終,在善導看來,是眾生由生到死,由死到往生的關節(jié)點。即使一生造惡,若能臨終念佛,也可以得到往生。“彼岸”世界是超驗的世界,由此凈土宗人還特別重視和宣揚念佛感應、臨終祥瑞。在凈土經(jīng)典中,突出地宣揚靈瑞現(xiàn)象,至于凈土往生傳記中的靈異現(xiàn)象,更是比比皆是。凈土宗十二祖徹悟說:修凈業(yè)者,有八種事“各宜痛講”,其中之第八事,即“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保ㄗⅲ骸稄匚蚨U師語錄》《續(xù)藏經(jīng)》2編14套4冊。)清代張師誠在《徑中徑又徑》中也特列“征驗門”(注:《徹悟禪師語錄》《續(xù)藏經(jīng)》2編14套5冊。),專講凈土宗人的臨終靈瑞。

此外,由于彼岸世界是超越世俗世界,也是超越人的認識能力之外的,一切理念思維、邏輯推理在彼岸世界面前都被視為是蒼白無力的,因此,善導還特別重視虔誠的信仰,把“信”列為凈土往生的“三資糧”(信、愿、行)之首。善導在關于念佛之前的心理準備即“三心”說中,就將“深心”,解釋為“深信之心”。宋代王日休在《龍舒增廣凈土文》卷一中說:“人驟聞凈土之景象,多不信之,無足怪也。善拘于目前所見,遂謂目前所不見者,亦如此而已。且如陋巷糞壤之居者,安知有廣廈之清凈?”(注:《大正藏》47卷,第255頁上。)他在此強調(diào)的是“佛之所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見而不信也!保ㄗⅲ骸洞笳亍47卷,第255頁上。)突出了絕對信仰的重要性。

(二)他力性。善導強調(diào)眾生的往生主要是憑借阿彌陀佛的愿力。這種力量不是來自往生者自身,而是來自外部,是一種他力。他力性是善導凈土宗思想的又一重要特點,也是凈土宗修持方法的最為顯著的特點。

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如禪宗、天臺宗等都重于自力成佛,與凈土宗的他力成佛截然相反。在這一點上,禪宗與凈土宗的對立也最為突出。唐代慧能創(chuàng)立的禪宗標榜“教(其他各宗)外別傳”,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

慧能提倡性凈自悟,即心即佛。約在禪宗五家(曹洞、云門、法眼、溈仰、臨濟)盛行的時代,一批禪宗大師逐漸形成了這樣一些看法,認為佛祖一旦成了偶像權威,就會起束縛作用,必須破斥,于是產(chǎn)生了“超佛越祖”、“呵佛罵祖”之說,臨濟宗創(chuàng)始人義玄是“呵佛罵祖”的代表人物,他主張“向里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始得解脫!保ㄗⅲ骸豆抛鹚拚Z錄》卷四,《臨濟語錄》。)這可以說是從根本上破除對佛祖的盲目信仰。南岳系丹霞天然禪師也說:“佛之一字,永不喜聞!保ㄗⅲ骸毒暗聜鳠翡洝肪硎,《大正藏》51卷,第311頁上。)禪師們“呵佛罵祖”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人憑自力解脫,不必著意外求。他們主張尊重自我人格,高揚自我意識,突出人的主體性,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與禪宗等宗派的自力成佛主張不同,善導把眾生看作末法時代的凡夫,認為此時凡夫已無法憑自身的努力和修持獲得解脫、成就佛果。善導強調(diào)阿彌陀佛愿力在解脫凡夫苦難中的決定作用、關鍵作用,宣揚對阿彌陀佛的絕對信仰。提倡稱名念佛,表現(xiàn)出一種在佛教修持中貶低自力、貶低主體性、貶低主觀能動作用而崇拜他力、崇拜偶象、崇拜彌陀佛的救世作用的凈土思想性格。

(三)簡易性。簡易性是善導凈土思想的又一特點。正如凈土宗人張師誠評論說:“唯持鴻名,頓了生死,如單方治病,直捷簡要,一日之修,功超永劫!保ㄗⅲ骸独m(xù)藏經(jīng)》2編14套5冊。)即只要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就能頓了生死,好象單方治病一樣,直捷而且簡要。凈土宗人還把念佛求生凈土稱為“橫出三界”,修其它法門為“豎出三界”!稑钒钗念悺分惺珍浀耐┙◣煋耒侗鏅M豎二出》篇云:“豎出者,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囚緣,菩薩修六度萬行,此涉地位,譬如及第,須自有才學,又如歷任轉(zhuǎn)官,須有功效”。(注:《大正藏》47卷,第210頁。)所謂“豎出”,是指聲聞、緣覺、菩薩各需經(jīng)過種種修行,才能成就正果。如同必須有真才實學,才能考試及第;又如必須有一定的政績,才能官職升遷一樣!皺M出者,念佛求生凈土,譬如蔭敘,功由祖父他力,不問學業(yè)有無,又如覃恩普轉(zhuǎn),功由國王,不論歷任淺深。(注:《大正藏》47卷,第210頁。)所謂“橫出”,是指只要念佛,就可求生凈土。如同官宦家子弟,憑靠祖父輩的力量,不管本人有無學問,都能做官;又如皇親國戚,憑靠國王的恩澤就可升居高位!皺M出”與“豎出”,不過是一種比喻而已,但是,它的確形象而生動地反映了善導稱名念佛和其他修持方式的不同,表現(xiàn)出簡單易行的特點。

清代僧人悟開分析了簡易的含義。他在所著《念佛百問》中說:“簡易之語,其意有二:一則就中下之根,說要截斷輪回,徑往西方,永超生死,只消專志念佛,心不顛倒,不論賢愚,皆能成就,故云簡易;一據(jù)六度萬行,祇劫熏修,方成佛道,今則六字洪名,不拘久近,果能正念分明,便得彌陀接引,托質(zhì)蓮胎,俱臻不退,豈非簡易?”(注:《續(xù)藏經(jīng)》2編14套4冊,第402頁。)悟開所說的“簡易”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說中下根人只要一心念佛就可往生;二是說不同于繁雜的修行,只要口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死后阿彌陀佛就會前來接引,進入西方極樂世界。

宋代王日休說:“凈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于日用之間,而未嘗離,……論其跡,則見于早晨一茶之頃,而不必終日泥,十念法門是也!保ㄗⅲ骸洱埵嬖鰪V凈土文》《大正藏》47卷,第254頁。)又說:“此十念法門,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為暗室,一燈照之,則為明矣!故雖殺牛屠馬之人,放下屠刀,亦可以修。所以修者不難,亦不妨一切俗事,故在官不妨職業(yè),在士不妨修讀,在商賈不妨販賣,在農(nóng)人不妨耕種,在公門不妨事上,在僧徒不妨參禪。凡一切所為,皆不相妨!保ㄗⅲ骸洱埵嬖鰪V凈土文》《大正藏》47卷,第254頁。)

近代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還針對稱名念佛的簡易性特點指出,此一法門更契合在家人修行。他說,念佛一法“于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網(wǎng),事務多端,攝心參禪,及靜室誦經(jīng)等,或勢不能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保ㄗⅲ骸队」夥◣熚某,轉(zhuǎn)錄自《凈宗法語大觀》第288、289頁。)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皈依凈土法門,在家奉佛,就是例證。他有詩曰:“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經(jīng)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嗟跎;但夕清凈心,但念阿彌陀。達人應笑我,多卻阿彌陀;達又作么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注:《徑中徑又徑》《續(xù)藏經(jīng)》2編14套5冊,第451頁。)可見凈土法門的簡易性是白居易選擇凈土信仰的重要原因。清代濟能纂輯《角虎集》中有《念佛歌》云:“百行無知念佛好,念佛之人少煩惱;忙閑不廢用功夫,他日免受閻王考!保ㄗⅲ骸独m(xù)藏經(jīng)》2編14套3冊,第270頁。)竭力推崇念佛法門。

近代佛教有所謂“居士佛教”的說法,形成這種格局的原因頗為復雜,然簡便易行的稱名念佛凈土法門的流行,應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平民性。在封建社會沉重的階級壓迫與剝削下,廣大農(nóng)民和都市下層人民渴望幸福生活,自然會寄希望于修持易于操作、且許諾死后即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宗教,善導的凈土法門可以說正適應了他們的這種信仰需要。與貴族佛教不同,善導的凈土思想具有平民性。

善導竭力宣揚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美妙莊嚴,以及皈信凈土的種種利益,以滿足信徒的精神需要。如他的《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提到了念佛有“五種增上利益因緣”,說念佛可以“滅罪”、“護念”、“見佛”、“攝生”、“證生”。(注:見《大正藏》47卷,第24-28頁。)唐代文諗、少康集錄的《往生西方凈土瑞應傳》中就有念佛治病之說。文說:“梁氏浩州人,兩目俱盲。因僧勸念阿彌陀佛,一受教后,三年不絕,雙眼俱開!保ㄗⅲ骸洞笳亍51卷,第108頁上。)迦才的《凈土論》中,也記載了縣尉溫靜文婦身患重病,常年臥床不起,念佛痊愈的事例。(注:詳見《大正藏》47卷,第99頁中下。)《樂邦遺稿》卷下《修西方如現(xiàn)受官職》篇則宣揚“修西方者,且受一官之謂也!保ㄗⅲ骸洞笳亍47卷,第243頁中。)《念佛鏡》中《念佛得益門》篇專門列舉了善導集的念佛二十三種利益。(注:詳見《大正藏》47卷,第123頁上。)《釋凈土群疑論》、《樂邦文類》、《龍舒增廣凈土文》、《蓮宗寶鑒》、《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等很多凈土經(jīng)典,幾乎都有專門的章節(jié)講到念佛的利益。

善導的稱名念佛修持方法簡便易行,特別適應廣大平民的需要。《龍舒增廣凈土文》卷六中設專門的《勸修篇》,針對不同職業(yè)、根器的人進行勸修。有勸士人、勸有官君子、勸在公門者、勸醫(yī)者、勸僧、勸參禪者、勸富者、勸食客者、勸孝子、勸骨病恩愛者、勸婦人、勸仆妾、勸農(nóng)者、勸養(yǎng)蠶者、勸商賈、勸工匠、勸賣酒者、勸開食店者、勸屠者、勸在風塵者等,幾乎包括了各種各樣的人,其勸可謂廣矣。ㄗⅲ阂姟洞笳亍47卷,第269-270頁。)清代周克復的《凈土晨鐘》中又有“勸人人念佛”和“勸學者念佛”(注:《續(xù)藏經(jīng)》2編14套2冊,第114、115頁。),把人總分為有文化的和沒有文化的兩類進行勸說。清代周夢顏也說:“凈土之

說,勸大智慧人,化導甚易,因其宿福深厚,根器不凡也;以凈土之說,勸愚夫愚婦,化導甚易,因其胸無成見,如甘之可以受和,白之可以受采也!保ㄗⅲ骸段鳉w直指》,《續(xù)藏經(jīng)》2編14套2冊,第181頁。)清代悟開說:“只消專志念佛,心不顛倒,不論賢愚,皆能成就。”(注:《念佛百問》,《續(xù)藏經(jīng)》2編14套4冊,第402頁。)反映了凈土思想的“不論賢愚”和重視對“愚夫愚婦”教化的平民特色,具有不同于貴族佛教的特質(zhì)。

上述善導凈土思想的四個特點,是有內(nèi)在的邏輯聯(lián)系的。超越實現(xiàn)世界,追求西方極樂世界——彼岸世界,是善導凈土思想的基點。由此進而強調(diào)阿彌陀佛作為彼岸世界教主的地位,及其濟度眾生的宏大愿力和作用,為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憑借他力提供了可能。由于阿彌陀佛在濟度眾生往生西方凈土中的決定性作用,因此也就有稱名念佛修持方法的推出,也就是說,他力性必然推導出簡易性的特點,而修持的簡易性,又適應廣大平民的需要,易為廣大平民所接受。隨著善導凈土思想的傳播,極大地推動了凈土法門的廣泛流行。

二、凈土法門的廣泛流行

自善導創(chuàng)立凈土宗以來,凈土法門日益廣泛流傳。若把種種流傳的情況和表現(xiàn)加以歸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善導稱名念佛法門引發(fā)社會的普遍信仰;在民間,凈土集會結(jié)社風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凈土。

(一)引發(fā)社會的普遍信仰

1.善導稱名念佛法門在當時的巨大影響。善導不僅從理論上論證了稱名念佛為凈土修行的最主要方法,而且也在實踐上盛弘念佛法門,“出即為人說凈土法,化諸道俗,令發(fā)道心,修凈土行,無有暫時不為利益!保ㄗⅲ骸洞笳亍83卷,第158頁。)一時僧俗云集,轟動京師。很多佛教史籍都記載了當時長安念佛的盛況。《佛祖統(tǒng)紀》卷28就專門列有唐代《往生惡輩傳》一類,收錄了大量棄惡從善,修行念佛的故事。如第一章所述,長安姓京的屠戶,在善導的規(guī)勸下,就皈信了念佛法門。在善導的勸勉下,很多人為了早日往生西方,竟采取了自殺的手段。如《新修往生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京華諸州僧尼士女,或投身高齡,或寄命深泉,或自墮高枝。焚身供養(yǎng)者,略聞四遠,向百余人。諸修梵行,棄舍妻子者,誦《阿彌陀經(jīng)》十萬至三十萬遍者,念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凈土者,不可知數(shù)。”(注:《大正藏》83卷,第158頁。)足見當時長安信奉彌陀凈土的盛況。從有關資料看,曇鸞、道綽時尚沒有舍命往生的先例,到了善導時有了自殺舍命往生的事發(fā)生,說明一些凈土信眾把善導念佛法門推向了極端,這也足見信仰之深,足見善導凈土思想影響之大。

2.善導凈土思想在社會上引起了各階層的普遍信仰。有關社會各階層的念佛情況,在各類凈土往生傳記中記載甚詳。如唐代道詵的《往生西方凈土瑞應傳》、宋代戒珠的《凈土往生傳》、明代祩宏的《往生集》、清代彭際清的《凈土圣賢錄》、近代楊慧鏡的《近代往生傳》等,均有專門的記載。在明代祩宏的《往生集》中,除有“沙門往生類”、“尼僧往生類”,專講和尚、尼姑的往生情況以外,還設有“王臣往生傳”,記述從晉代至明代的上層社會修凈土法門往生的事例。例如,在宋代,丞相張商英在夫人向氏的激發(fā)下,皈信了凈土,專念阿彌陀佛。(注:《往生集》,《大正藏》51卷,第141頁上。)朝廷官員楊杰也崇信凈土。如《往生集》之《楊無為提刑》篇載:“宋楊杰,無為州人,號無為子。少年登科,官尚書主客郎,提點兩浙刑獄。尊崇佛法,明悟禪宗。謂眾生根有利鈍,易知易行惟西方凈土!保ㄗⅲ骸锻,《大正藏》51卷,第139頁。)大夫葛繁也是少年登科,“官至朝散,凡公署私居,必營凈室,設佛像!保ㄗⅲ骸锻,《大正藏》51卷,第139頁。)江公望“官諫議,蔬食清修,述菩提文、念佛方便文,以勸道俗!保ㄗⅲ骸锻罚洞笳亍51卷,第139頁。)王敏仲,官至禮部侍郎,著有《直指凈土決疑集》三卷,平生精勤念佛,數(shù)珠不曾離手。(注:《往生集》,《大正藏》51卷,第140頁。)由上可見,在宋代,上層社會的念佛成了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而上層社會的念佛活動又必然帶動民間凈土信仰的廣泛流行。

“居士往生傳”、“婦女往生傳”、“惡人往生傳”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凈土信仰在民間的流傳情況。如《往生集》之“居士往生傳”載,在唐代,汾陽縣一位老翁,在善導念佛思想影響下,專門在法忍山上借了一間空房,晝夜念佛。鄭牧卿全家人也在善導念佛思想的鼓動下,皈信了念佛法門,足見唐代的念佛已頗具影響力。宋代有位計公,是鐵工出身,兩目失明,后念佛十分勤苦。宋代徐六公,嘉興人,務農(nóng)為業(yè),夫婦吃素,不殺生,勤于念佛。這說明從鐵工到農(nóng)夫都有信仰凈土的,至于婦女信仰凈土、吃齋念佛就更普遍了?傊,善導凈土思想從寺廟走向社會,進入平常百姓家,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普遍信奉。

(二)凈土集會結(jié)社風氣,是善導凈土思想廣泛流傳的一大表現(xiàn)。

佛教傳入中國后,逐漸出現(xiàn)聚眾念佛的現(xiàn)象,史載:“曇鸞晚復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時往介山之陰,聚徒蒸業(yè),今號鸞公巖是也。”(注:《續(xù)高僧傳》卷六《義解篇》,《大正藏》50卷,第470頁下。)意為曇鸞移住汾州北山石壁山的玄中寺,經(jīng)常去介山北麓聚集徒眾念佛,聚會地點后人稱為“鸞公巖”。這是一種較早的集會念佛的方式。又據(jù)史載,曇鸞臨終,遣人遍告諸弟子,約有三百余人,去集而至,齊聲唱念阿彌陀佛,旋即壽終(注:見《凈土論》,《大正藏》47卷,第97頁下。)這是善導強調(diào)的所謂“臨終助念”。這種臨終助念的推行,直接促進了集會念佛的展開。

唐代以來,聚會念佛的規(guī)模日益擴大。據(jù)載,唐代道綽講經(jīng)散席時,“人各捏珠,口同佛號”,其聲“響彌林谷”。(注:《續(xù)高僧傳》卷二十《習禪篇》,《大正藏》50卷,第593頁下。)這表明聚會念佛的信徒已相當可觀。又如唐代凈土宗五祖少康“于烏龍山建凈土道場,筑壇三級,聚人午夜行道唱贊。……每遇齋日,云集所化三千許人,登座令男女弟子望康面門,即高聲唱阿彌陀佛,佛從口出,連誦十聲,十佛若連珠狀!保ㄗⅲ骸独m(xù)高僧傳》卷二十五《習禪篇》,《大正藏》50卷,第867頁下。)少康的凈土道場,云集三千多人,應當說是規(guī)模很大的念佛聚會。

到了宋代,凈業(yè)社團競相建立,蔚然成風,尤以江浙地區(qū)更為興盛。宋初淳化年間,凈土宗七祖省常在杭州建凈行社。據(jù)《佛祖統(tǒng)紀》卷二十六載:“法師省常,字造微,姓顏氏,錢塘人。……宋淳化中住南昭慶,慕廬山之風,謀結(jié)蓮社。……士夫予會者皆稱凈行社弟子,而王文正公且為之社首。一時公卿伯牧三十余,年予此社者至一百二十三人!保ㄗⅲ骸洞笳亍49卷,第265頁上。)凡入會社的人都稱凈行社弟子,且設有社首。社中有很多達官貴戚,如社首王文正公即是曾任宰相的王曾,可見宋代初期,上層社會結(jié)社念佛也是一種習尚。上層人士入社念佛,無疑會對念佛結(jié)社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宋代結(jié)社念佛受到王朝最高統(tǒng)治者的支持,如神照本如的念佛,就得到宋仁宗的賞識,宋仁宗欽其道,賜名白蓮寺。在王朝的支持下,到北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浙江蘭溪僧靈照住持華亭超果寺,“每歲開凈土會七日,道俗常二萬人!保ㄗⅲ骸斗鹱娼y(tǒng)紀》卷二十七,《大正藏》49卷,第278頁中。)每年開七天凈土

會,參加的達二萬人,足見規(guī)模之大。

在凈土宗人結(jié)社念佛的影響下,宋代天臺宗知禮及其弟子也結(jié)社念佛。《佛祖統(tǒng)紀》卷二十七載,知禮“居南湖,述《妙宗鈔》,釋天臺《觀經(jīng)疏》,大彰觀心觀佛之旨。曾于每歲二月望日,建念佛施戒會,動逾萬人!保ㄗⅲ骸洞笳亍49卷,第277頁上。)在此,知禮的觀心觀佛與善導的稱名念佛不同。但在建念佛施戒會,聚集大量信徒念佛方面是有共同之處的。

(三)佛教其他宗派普遍兼修凈土是凈土法門流傳的一個重要方面

佛教典籍,諸如龍樹的《十住毗婆沙論》、世親的《無量壽經(jīng)優(yōu)婆提舍愿生偈》,以及《大乘起信論》等,無不宣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鑒于此,有人認為凈土法門就象戒律一樣應為各宗人所共同尊奉。佛教各宗與凈土修持相融合,不是偶然的。而善導凈土思想的流傳,無疑也推進了這種融合的過程。

就禪宗與凈土宗的關系來看,在唐代,凈土宗與禪宗一度出現(xiàn)了對峙的局面。禪宗人常說:“念佛一聲,漱口三日”,反對凈土宗的念佛往生說。善道、道鏡共集的《念佛鏡》一書則反駁禪宗說:“看心功德少于念佛功德百千萬倍!庇终f:“坐禪不是末法時!保ㄗⅲ骸洞笳亍47卷,第128頁中、下。)這種禪凈對立的局面到了宋代就改變了,禪門法眼宗永明延壽禪師提倡參禪者兼修凈土,從此禪凈雙修成為爾后中國佛教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軌跡。延壽禪師撰《神棲安養(yǎng)賦》等弘揚凈土法門,提倡日誦佛號十萬聲。他的《禪凈四料簡》(注:《續(xù)藏經(jīng)》2編14套3冊,第271頁,或《大正藏》47卷,第292頁上、中。)在佛教界影響深遠。曹洞宗人潛修凈土者也很多。臨濟宗宗匠死心悟新禪師,云門宗巨擘契嵩、義懷、宗本等,也都兼修凈土念佛。再如元代著名禪師萬松行秀、中峰明本、天如惟則,也都兼修凈土。明代初期著名禪師楚石楚琦作有《西齋凈土詩》,提倡念佛。明末四大高僧蓮池、憨山、紫柏、蕅益既熱心參禪,又弘揚凈土念佛之說。其中蓮池、蕅益更是注重弘揚凈土,分別被尊為凈土宗的第八祖、第九祖。清代徹悟禪師參禪開悟后,住在京西紅螺山資福寺專弘凈土,被尊為凈土宗第十二祖。總之,正如惟則在《凈土或問》書中所說:“合五家之宗派,盡天下之禪僧,悟與未悟,無有一人不歸凈土者。”(注:《大正藏》47卷,第293頁下。)禪凈合流成為中國后期佛教的基本走向。

不但禪宗逐漸與凈土宗合流,天臺宗人也歷來重視凈土信仰。早在隋代,天臺宗的創(chuàng)始人智顗就作有《凈土十疑論》、《五方便念佛門》、《阿彌陀經(jīng)義記》,稱頌西方凈土。宋代天臺宗的主要代表人物,幾乎都是凈土信仰的提倡者。如知禮曾云集道俗近千人,勤勸念佛,發(fā)誓往生。后來本如還組織白蓮社,專修凈業(yè)。天臺宗人遵式則撰有《晨朝十念法》,制定了晨朝念佛的儀式儀規(guī),并勸導眾生念佛要堅持不懈,“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保ㄗⅲ骸洞笳亍47卷,第210頁中。)四明沙門宗曉編纂凈土宗的重要文集《樂邦文類》、《樂邦遺稿》,收入了延壽、遵式、元照、宗賾等人的大量凈土論文,廣布流傳。天臺宗人志磐著《佛祖統(tǒng)紀》,該書卷二十七將宋代僧侶七十五人列入《往生高僧傳》,幾乎囊括了當時各宗所有的代表人物,反映了當時各宗普遍歸心凈土的歷史情況。

此外,如唐代唯識宗的窺基寫有《阿彌陀經(jīng)通贊疏序》、《阿彌陀經(jīng)疏》、《西方要訣釋通規(guī)》,宋代律宗的靈芝元照撰有《觀無量壽經(jīng)義疏》、《阿彌陀經(jīng)義疏》、《直生凈土禮懺行法》、《芝園集》等,也都宣揚凈土思想。

由上可見,凈土宗在唐代之后,幾乎成了佛教各宗的“共宗”,說明在佛教內(nèi)部凈土思想獲得了廣泛的流傳。 


【善導凈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相關文章:

凈土的作文01-27

良知·凈土08-15

特點·思想·方法——談數(shù)學學習08-13

思想品德課導行略談08-17

凈土中的夢02-27

心靈的凈土作文03-20

心中的凈土作文06-01

善積勤研提素養(yǎng)巧導多思現(xiàn)價值08-14

不二法門造句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