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身份正義訴求論文的參考文獻
本文是一篇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在學(xué)術(shù)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征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注明,不再出現(xiàn)于文后參考文獻中。
參考文獻:
[1] [德]G·拉德布魯赫:法哲學(xué)[M],王樸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
[2] Jos Berghman.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 :Policy Contex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Beyond the Threshold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Edited by Graham Room.The Policy Press ,University of Bristol,Bristol,UK.11轉(zhuǎn)自王來華:“社會排斥”與“社會脫離” [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5(5):59-64.
[3] 柏 駿:農(nóng)民身份——一個社會學(xué)研究的視角[J],唯實,2003(12):90-93.
[4]李漢林 渠敬東 夏傳林 陳華珊:組織和制度變遷的社會過程—一種擬議的綜合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xué),2005(1)94-108.
[5] 《史記.秦始皇本紀》
[6] John Critchley,Feudalism,London:George Allen&Unwin Ltd,1978,P.11轉(zhuǎn)自侯建新:“封建主義”概念辨析[J],中國社會科學(xué),2005(6):173-188.
[7] 魯品越 駱祖望:資本與現(xiàn)代性的生成[J],中國社會科學(xué),2005(3):59-69.
[8] [美] 阿爾蒙德:比較政治學(xué):體系、過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
[9]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等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6:46.
[10] [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87.
[11] 朱力: 準市民的身份定位[J], 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社版), 2000(6):113-122.
[12]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卷[M],張雁深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63:1.
[13] [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8:10.
[19] 任強:中國封建法再認識[J],法學(xué)研究,2006(2):138-144.
[14] A.Giddens,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y,London:Hutchinson&Co.Ltd,1973,p.103轉(zhuǎn)自劉欣:當(dāng)前中國社會階層分化的制度基礎(chǔ)[J],社會學(xué)研究,2005(5):1-25.
[15] [英]:倫納德.霍布豪斯:社會正義要素[M],孔兆政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08.
[16] 江平:法律:制度 方法 理念[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5(3):1.
[17] 魯品越 駱祖望:資本與現(xiàn)代性的生成[J],中國社會科學(xué),2005(3):59-69.
[18] 張翼:中國城市社會階層沖突意識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xué),2005(4):115-125.
[20] [古希臘]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M],吳永泉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3:117.
[21] 張文顯:當(dāng)代西方法學(xué)思潮[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38.
[2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275.
[23] 衣俊卿:現(xiàn)代性的維度及其當(dāng)代命運[J],中國社會科學(xué),2004(4):13-24.
[24] [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 :尼可馬科倫理學(xué)[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0:95-97.
[25] [法]馬克.布洛赫:封建社會(下卷)[M],張緒山等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