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导航,欧美日本中文,黄色在线观看网站永久免费乱码,chinese国产在线视频,亚洲欧洲第一视频,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毛片,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音樂論文>音樂鑒賞的論文

音樂鑒賞的論文

時間:2024-07-25 18:38:30 音樂論文 我要投稿

音樂鑒賞的論文通用15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音樂鑒賞的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音樂鑒賞的論文通用15篇

音樂鑒賞的論文1

  摘要:音樂教育能陶冶人的情操,對于中職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從有目的的實施教學,引入導入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參與表演能力等幾個方面著手,來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鑒賞課的興趣,樹立健康的情感,拓寬藝術視野,促進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中職音樂鑒賞課 導入 興趣培養(yǎng) 創(chuàng)造力 實踐

  音樂鑒賞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人文科學綜合課,是通過聆聽音樂作品,感受音樂的思想、情感、形象及其反映的社會生活,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愛好,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美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以及拓寬學生的視野。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音樂鑒賞教學中,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極大的調動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學習興趣。

  一、中職音樂鑒賞課所存在的問題

  我國傳統(tǒng)的音樂素質課程,主要是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教與學從本質上仍是分離的。主要表現為學生被動的學,老師機械的教的課堂教學模式。如何使音樂鑒賞課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除了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外,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興趣。音樂“新課標”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正如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反之,任何一種興趣都包含著天性中有傾向性的呼聲,也許還包含著一種處在原始狀態(tài)中的天才的閃光。在音樂鑒賞教學中,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極大的調動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學習興趣,這既是傳統(tǒng)音樂素質教育的補充,也是中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一個全新嘗試。

  二、怎樣培養(yǎng)中職生對音樂鑒賞課的學習興趣

 。ㄒ唬┝私鈱W生的鑒賞水平,有目的的實施教學

  要想清楚的把握中職生對所學音樂鑒賞作品的了解,要做到一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教師對教材進行問卷調查,第二,匯總之后初步了解學生對教材中所欣賞作品的熟悉度,第三,根據學生對教材的熟悉程度,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好充分的準備,有目的的實施教學。通過調查,中職生只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接觸一些音樂作品,而對于作品的作者、思想、情感等無從知曉,并且他們鑒賞音樂作品的水平僅處于音樂鑒賞的第一階段:官能的欣賞,是主要滿足于悅耳(即好聽)。例如在鑒賞瞿小松《第一交響曲》第二樂章的時候,同學們只能膚淺的說出這一交響曲與動畫片《貓和老鼠》里面的音樂十分的相似,而對于音樂作品本身的思想和情感無從去體會。如何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時候真正能感受音樂的思想、情感,使作品本身能和學生自身達成共鳴,調動學生對鑒賞課的興趣;教師首先要充分的把握教學內容和現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最佳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并且有目的的進行備課。

  (二)抓住學生心理特點,進行導入式教學

  1。以學生熟悉的內容對課題進行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在上課伊始,教師能迅速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創(chuàng)造一種與教學情調相融洽的課堂氛圍。巧妙的導課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音樂課教學與其他的學科教學一樣,導入新課是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好的導入有著其他環(huán)節(jié)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則是他們學習的最大出發(fā)點。

  對于陌生作品而言,選擇學生平時熟悉的作品進行導入,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既能夠初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消除學生對陌生作品的`反感。例如如在欣賞教學《電影、電視劇音樂欣賞》單元中,教師利用學生愛看電影、電視劇的心理,可以設計如下的教學過程:第一,生活中你最感興趣的影視作品是什么,最喜歡的影視音樂是什么,說說你的理由,這時學生們會各抒己見。第二,教師選擇一部很熟悉的電影比如《臥虎藏龍》,但是是無聲的。請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里,討論并設計出自己熟悉的一段音樂來做背景,說明原因。第三,欣賞著名影片《神話》、《集結號》、《赤壁》、《媽媽在愛我一次》等,讓學生帶問題思考:音樂在這些影片中到底起了什么樣的作用?第四,就你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影視作品音樂介紹給大家,并當場講解,說說喜歡的理由及樂曲的特點。其余的同學可以自由發(fā)表提問和感想。第五,找一部自己喜歡的影視片段,讓學生們可以自己想象一下配上什么樣的旋律。(優(yōu)美的、壯美的、崇高美的、悲劇美的等),在整個單元教學中,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會被極大的調動起來,并且也參入了學生們的探究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主動的去配合教師的教學。

  2。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3。 采取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導入

  情境主要是運用語言、畫面、音樂等手段,根據音樂作品的風格情緒和具體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通過藝術的直觀感知與教師生動的語言描繪,創(chuàng)設一種為教學需求服務、為學生審美服務的生動情境。例如在欣賞樂曲時,要學生仔細感悟音樂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樂的內涵。利用想象的方法,使學生能感到樂曲所要表達的含義,有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音樂,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ㄈ┘訌娨魳废到y(tǒng)綜合性教學,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

  音樂學習不是孤立的,它有著豐富的綜合內容,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圍繞教學安排和設計綜合性的音樂活動,充分擴展和調動學生的知識范圍,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樂趣,也能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其他學科的熱愛。

  比如在教授樂曲時可以把它與歷史發(fā)展相結合起來,因為文藝作品一定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所誕生。在教學前,教師要查閱樂曲的背景資料,盡可能地找到能吸引學生興趣的材料。比如:在介紹爵士樂時,可以根據爵士樂的出現,對非洲及美國的近現代史進行了一系列的闡述。此外可以在其中穿插點名人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

 。ㄋ模┡囵B(yǎng)學生音樂創(chuàng)造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領域

  普通音樂的教學中的音樂創(chuàng)作,不是為了培養(yǎng)音樂家的音樂教學,而是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增加他們的觀察力和思考力,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感受音樂和體會音樂,并且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積極的培養(yǎng)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設學生活動實踐的領域,拓展學生學習的范圍顯的尤為重要。例如在欣賞不同國家的樂曲時,學生對各國家的音樂作品的旋律會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教師可以抓住這次很好的激發(fā)創(chuàng)作互動的契機。從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著手,讓同學們自己創(chuàng)作旋律,首先教師可以把歡樂頌的旋律寫出來,說明這首樂曲的基礎旋律基本上是do、re、mi、fa、sol的簡約組合,并給學生說明白偉大的樂曲并不是最難的樂曲,作曲家是寫給最廣泛的大眾欣賞的。讓同學們感覺旋律創(chuàng)作不是很難,隨即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中國五聲音階創(chuàng)作一段旋律,為降低難度,只要求用五個音符自由組合,喜歡哪個音就讓它出現得多一些,放在重音位置上。而小結線和節(jié)奏由教師來添加和修改,而且將一部分學生的作品當場演奏出來。聽到自己即興創(chuàng)作的音符化成優(yōu)美的旋律,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許多,之后課上的節(jié)奏創(chuàng)作、伴奏練習,學生互動參與都很踴躍。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音樂的實踐能力,拓展了實踐領域,使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被真正的調動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自發(fā)情趣和學習興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ㄎ澹⿲W生參與表演教學,給學生一個展示舞臺

  教學活動是教學整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和成效的好壞。而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所安排的各種教學活動,就是為了給學生主體提供參與表現的機會。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在音樂鑒賞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其音樂主題,討論的問題,進行分組自由討論,還可以用學生的表演來生動、形象地完善音樂主題的表現,使學生在寬松的氛圍里實現美學教育。比如,歌劇《白毛女》選段《扎紅頭繩》、《十里風雪一片白》以及增加黃世仁與楊白勞的對白的欣賞教學,可把學生每三人分成一組,她們各自扮演一個角色——喜兒、楊白勞、黃世仁。當欣賞過樂曲,了解樂曲的基本情緒后,他們就隨著第二遍音樂的欣賞展開表演,每組同學都將喜兒的哀怨,楊白勞的悲憤、黃世仁的陰險,都清晰、生動的表現出來,他們互為補充,互相完善,同時也發(fā)展了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了美的創(chuàng)造。在發(fā)現美、體驗美的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這個基礎上就得進行分析 談中職音樂鑒賞課興趣的培養(yǎng) 談中職音樂鑒賞課興趣的培養(yǎng)

 。盒W音樂論文:音樂課堂教學過程 我國民族音樂的形成與特點 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

  談中職音樂鑒賞課興趣的培養(yǎng)

  和思考,把音樂作品的美拓展開來。為了達到對音樂欣賞中美的更加完美地創(chuàng)造,教師還可以用與音樂相關的諸如舞蹈、美術、戲曲,通過音樂欣賞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啟發(fā)學生積極感受,逐漸領會并從中體驗由欣賞音樂的美所帶來的愉悅,將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高雅形式美的直接興趣,主動體驗美的音樂,使她們對美的欣賞能力和欣賞水平在音樂鑒賞教育中得到不斷的培養(yǎng)和提高。

  總之,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目標,是每個音樂教師的總體思想。如何讓音樂教學與學生實踐、情感體驗、情操培養(yǎng)、自主學習等相結合,讓學生真正的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變狹隘的課堂教學為廣闊的生活舞臺,最終更大的激起學生們對音樂鑒賞課的興趣,是音樂教育者長期而漫長的任務。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教師應以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得當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們對音樂鑒賞課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劉偉、趙永紅、孫志誠。多媒體教學質量的探討。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20xx(1)。

  高建華。論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讀與寫。20xx(9)。

  吳永貴。淺議音樂欣賞教學的幾種方式。藝術教育。20xx(10)。

  李嵐清。音樂筆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音樂鑒賞的論文2

  音樂鑒賞教學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恢復音樂鑒賞課,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影響。它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發(fā)展,心靈的凈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開辟出一片新的天地。那么,怎樣才能上好高中音樂鑒賞課呢?我的體會如下:

  一、不斷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

  俗話說的好,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首先要有“流水”。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不一定是音樂方面特殊人才,但是,必須全面掌握專業(yè)知識,有熟練的技能技巧。只有這樣,才能靈活駕馭課堂,開展其它音樂課外活動。音樂教師除對本專業(yè)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揮等技能,還有作曲知識、中外音樂史及重要音樂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樂理論必須掌握外,對文學、歷史、美學、地理、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諸方面的邊緣學科知識也要有所了解,音樂教師只有博學多才,教學時才能運用自如,才能改變那種迂腐陳舊、形式呆滯的課堂教學模式,喚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真正勝任高中音樂鑒賞 課教學工作。

  二、巧妙運用音樂教育教學藝術

  高中音樂鑒賞課內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音樂作品,受閱歷和知識的制約,學生不可能對這些內容都很感興趣。他們往往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對不同的樂曲采取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喜歡的就抱積極的態(tài)度去欣賞;不喜歡的,就表現出厭煩情緒,以消極的態(tài)度去應付,不認真聽,不動腦想。簽于這種情形,在教學中,我就先從導語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導語是教師導入新課的語言,是課堂講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俗語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時,課前就有聽到同學說民歌沒意思,土里土氣的,不喜歡聽,沒興趣欣賞。然而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搜集資料,設計方法。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兩句樂譜:一句是《沂蒙山》的民歌,另一句是《十五的月亮》,先讓同學們視唱,并分析、比較它們的異同點,然后說明,《十五的月亮》是以山東民歌為基礎,演變加工而成的。這說明民歌是音樂創(chuàng)作的源泉,它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后,教師提出要求,這節(jié)課要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幾首民歌,這樣,同學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則上得很順利。

  三、精心傳授音樂作品鑒賞方法

  音樂鑒賞僅僅停留在興趣階段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進一步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充分體驗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達到鑒賞的目的。這就是鑒賞音樂的三個階段:直覺(感官)鑒賞——感覺(情感)鑒賞——理智的鑒賞。不同體裁的音樂鑒賞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1、對于歌曲的鑒賞:一般可以借助歌詞較直觀地理解歌曲內容,達到鑒賞的目的。對一些歌詞內涵較深或者寓意較朦朧的作品進行鑒賞,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學及文化素養(yǎng)。而對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國的藝術歌曲、歌劇、詠嘆調等作品的欣賞,除了必須具有一定的音樂素質之外,還要對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創(chuàng)作動機、民族習俗、作曲家的個人風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內容。

  2、對器樂曲的鑒賞:對一些近代的、單一形象的輕音樂樂曲,可以根據標題的啟示,通過自己的聯(lián)想,去體會樂曲的內容和情緒。如:賀綠汀的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對于大型的器樂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者情況,尤其是一些無標題音樂;對于一些大型的標題音樂作品,除了了解其時代背景之外,還可以根據樂曲的說明去理解、欣賞作品。如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作品是我國民間傳說梁祝的愛情故事為題材,借鑒民間器樂的表現手法,并以我國人民的欣賞習慣,根據情節(jié)的發(fā)展順序加以概括而創(chuàng)作成的。在鑒賞時,要求學生按照揭示的情節(jié)順序:“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共讀共玩——長亭惜別——逼婚——樓臺會——抗婚——縱身投墳——化蝶”靈活去理解鑒賞樂曲內容。

  四、借助多媒體音樂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主動借助有關圖片、幻燈、錄像、電腦進行教學,但必須強調“以聽為主,以看為輔”,以加深學生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將音樂知識講解與樂曲欣賞相結合。沒有一定的音樂知識,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而孤立地講授音樂知識,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不容易記。因此,在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欣賞樂曲的同時應結合音樂知識的講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投入,在日常學習中積累知識,利用針對式鑒賞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成為真正能聽得懂音樂的人,做音樂的“主人”。搞好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任重而到遠。作為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為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

音樂鑒賞的論文3

  內容摘要:音樂劇,現代音樂舞臺戲劇表演藝術的一朵奇葩。其知識結構多樣化,對其他藝術門類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其以強烈的極富現代氣息的娛樂性為外表特征,而內集審美功能、認識功能、教育功能于一體;從而實現在娛樂性的審美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完成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如能將音樂劇鑒賞課納入大學公共藝術課程,對完成大學公共藝術課程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關 鍵 詞:音樂劇鑒賞 大學公共藝術課程 人文素質教育

  20xx年3月8日,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印發(fā)《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明確該方案適用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非藝術類專業(yè),并闡明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設置及保障。

  該方案及實行可謂是中國藝術教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無論對中國的藝術教育還是人文素質教育都勢必產生極大的推動力。但細觀課程設置中規(guī)定的藝術限定性選修課《影視鑒賞》以外,均為傳統(tǒng)而古老的藝術門類,極富現代氣息的音樂劇鑒賞未能入選,不能不說略有遺憾。雖然音樂劇鑒賞在國內尚未成為成熟而完整的學科,但國內學者發(fā)表的研究成果及大量可看的劇目足以完成這個課程的教學。而音樂劇知識結構的多樣化,對其他藝術門類高度的綜合性以及使這一特性得以盡情發(fā)揮的強大娛樂功能,不僅吻合《方案》闡明的公共藝術課程性質和課程目標,而且堪當大學藝術教育的重任。

  一、音樂劇知識結構多樣化和對其他藝術門類的“高度綜合性”,為大學生廣泛了解各個藝術門類提供學習動機

  和熱情,“高度綜合”地培養(yǎng)大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當我們將音樂劇視為一個整體時,“它的構成元素幾乎囊括了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藝術品種:從文學、戲劇、詩歌、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筑,到幽默藝術、滑稽表演、服裝設計和聲光藝術,甚至還涉及到了電影、雜技、魔術等等!盵1]為了進一步剖析音樂劇,筆者采用西方音樂劇為例,設計了下列簡略的圖表,以較清晰地展現音樂劇的知識結構:

  從上表可看出,音樂劇的知識結構是由多門相關學科知識及多種藝術門類共同建構的。而“從藝術構成學的角度看,音樂劇正是在整體上綜合了話劇、歌劇、舞劇這三種綜合性舞臺戲劇樣式的表現優(yōu)勢而成為一個更高層次的綜合藝術的,因此可以說,它是綜合的綜合,是繼一度綜合后的第二度綜合,是對綜合藝術的再綜合。”[2]這成為我們視音樂劇具有“高度綜合性”的理論依據。

  綜合了多種藝術門類和藝術因素的'音樂劇,涵蓋的知識、信息的廣度和密度是其他藝術無可比擬的。如此眾多的藝術品種在不同程度上被融匯于一劇,使音樂劇發(fā)散出無窮的藝術魅力。當我們翻開西方音樂劇100多年發(fā)展的歷史畫卷,不得不為其壯觀圖景而驚嘆。如“世界四大名劇”,一上演就是十多年、二十多年,各劇的票房收入均達幾十億美元;如音樂劇產業(yè)在英國已成為文化產業(yè)的支柱,并占據該國音樂產品出口的最大份額。音樂劇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使大學生在領略音樂劇藝術的神奇、陶醉于音樂劇魅力之外,對音樂劇充滿了好奇,渴望了解音樂劇為什么具有這般的魔力,而成為推動他們認識事物、探索事物的內在動力,使大學生熱切地關注到音樂劇所包容的相關知識系統(tǒng),使他們充滿熱情地自發(fā)了解欣賞各類藝術品種,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高度綜合”地培養(yǎng)大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二、“吸納人類優(yōu)秀藝術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在娛樂性的審美過程之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全面“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文中提出面向未來社會的發(fā)展,教育必須圍繞“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做人”這四項基本要求來重新設計、重新組織。順應國際教育形勢的進步,國家教委曾多次提出,要把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質作為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探索,即實行人文素質教育。在高校進行的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指將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通過多種形式的知識傳授和環(huán)境熏陶,促進受教育者通過自身的內化和發(fā)展,逐步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內在品質和價值取向的教育。

  音樂劇藝術具有強烈的娛樂功能為大眾共識。而音樂劇內集的認識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正是通過娛樂功能得以順利實現的。將音樂劇納入大學公共藝術課程,可以在音樂劇的五光聲色、動感愉悅中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這是因為“音樂劇作為20世紀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從早期膚淺、庸俗的‘文化快餐’窠臼中跳脫出來,承載著豐富深刻的人文內涵,在最本真的意義上實現了寓教于樂!盵3]“寓教于樂”的教育觀念古已有之,延至當代,更加強調教育手段的豐富多樣、教育環(huán)境的輕松活潑,采用“玩”的形式、創(chuàng)造“樂”的情境來縮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距離,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實現對受教育者的培育。音樂劇將戲劇、詩歌、音樂、舞蹈、舞美造型等諸多藝術凝結成一個整體。在這個炫人耳目、色彩斑斕的整體中,學生們可以感受到多種藝術手段敘說故事的獨特性,而且,豐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快速轉換的場景、變幻莫測的舞臺裝置等等能夠滿足大學生求新、多變的審美口味。學生在視聽上獲得多重享受的同時,音樂劇較深的教育潛力隨之展現,即觸動他們去思考不同題材下的社會內容以及要揭示的哲理、主題。

  在那些最受歡迎的音樂劇作品中,諸多有關“人”的主題,如人的命運、人的價值、人的生存狀態(tài)、人的尊嚴和普遍的人類道德準則等一系列這個時代最為關注的重大命題,在音樂劇中得到了最生動、最感人、最徹底的藝術表現?v覽音樂劇的成功劇目,在嬉笑怒罵的戲劇表演、載歌載舞的舞臺聲色背后,是對“人”有著深層教育意義的人文精神的生動呈現。

  如“反戰(zhàn)”是西方音樂劇創(chuàng)作題材之一!段髫曅〗恪肥且徊吭谠綉(zhàn)結束多年后推出的反戰(zhàn)劇,它將反思目光定在了全人類的立場上,而不是僅限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它無情地批判和抨擊了戰(zhàn)爭在善良人類的身心上造成的嚴酷傷害,以及對戰(zhàn)后幾代人釀就的悲劇命運。在“和平和發(fā)展”已成為兩大主題的當今世界,《西貢小姐》所表現的深刻主題和博大的人文精神,已獲得了全世界的廣泛認同和強烈共鳴。

  “愛”是音樂劇中永恒的主題。只要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各種情感,在西方音樂劇的各類劇目中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表現。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愛情、友情等最淳樸、最美好的情感在諸多經典劇目,如《音樂之聲》《南太平洋》《旋轉木馬》《國王與我》等中獲得了最佳的詮釋。對國家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也是多部優(yōu)秀音樂劇的感情基調。例如《俄克拉荷馬》,熱情、真誠地歌頌了俄克拉荷馬人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贊美。

  綜上所述,通過觀賞蘊含人文教育意義的音樂劇佳作,使大學生在極富現代氣息的娛樂與審美過程之中獲得綜合性的知識結構及高度綜合的審美能力,幫助大學生們實現主動地關切人的命運、尊嚴和價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肯定和塑造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人格;用劇中愛、善、美等教育主題的價值內涵來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對人生有更豐富的體驗,給他們對道德生活的向往;教會他們理解親人之愛、故鄉(xiāng)之愛,教會他們用愛的眼光看待世界,教會他們以愛美的心,完善對自由、對幸福、對人生的理解。這完全吻合《方案》所闡述的公共藝術課程的課程性質和課程目標,也正是筆者提倡“將音樂劇鑒賞納入大學生公共藝術課程”的最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的通知,教體藝廳[20xx]3號。

  [2]《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guī)程》,教育部13號令。

  [3]居其宏:《音樂劇,我為你瘋狂》,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音樂鑒賞的論文4

  摘要:音樂鑒賞就是讓學生通過聆聽音樂、感受旋律、體驗節(jié)奏等方式對音樂創(chuàng)作和審美表達進行充分感悟的過程,對學生而言不僅可以愉悅身心,而且還能促進學生完善人格,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基于上述背景,結合高職院校教學實際,對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改革途徑進行了思考,希望能通過本文的研究,拓展學生在音樂領域的更高追求,豐富高職教育的內涵。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鑒賞;教學改革

  在高職院校中開設音樂鑒賞課程是培養(yǎng)現代化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也是促進高校美育教學發(fā)展的主要途徑,音樂鑒賞的目的在于通過音樂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學會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但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音樂鑒賞課程在開展過程中,教材體系、課程設置、鑒賞模式以及評價考核等方面均存在諸多問題,無法發(fā)揮音樂鑒賞課程在高職院校美育中的真實價值。本文將從音樂鑒賞課程的教育價值出發(fā),結合具體的教學現狀問題,對音樂鑒賞課程的改革方式進行探討。

  一、音樂鑒賞的審美教育價值

  新時期的音樂課程標準中,將“以音樂審美為教學核心”放在了課程的頭條位置,音樂的藝術美決定了音樂鑒賞教育對學生的審美價值提升作用,因此音樂教育的全過程應該是引導學生自覺審美的過程中,應貫穿所有主觀和客觀審美元素,并以鑒賞過程中產生的美感為主要內容。因此對于高職院校音樂教師而言,主要教學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發(fā)現美、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音樂屬于聽覺藝術,所有音樂藝術的實踐均需要建立在聽覺的基礎上,這種特性也決定了音樂鑒賞是學習或感悟所有音樂的基礎條件,也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審美能力的主要措施,因此音樂鑒賞課程是高校審美教育的第一步,其具體審美教育價值體現在以下方面:1.引導學生建立初步的審美認知,例如對音樂的分辨能力、感受能力和記憶能力,這也是音樂審美教育的基礎;2.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例如音樂情感的辨別能力、表現能力和理解能力,這是音樂審美的進一步升華。從這兩個角度來看,高職院校音樂鑒賞教學更應該將重點放在音樂審美的核心價值上,而并非只注重音樂的時代意義與韻律形式。

  二、高職院校音樂鑒賞課程的現狀和問題

  1.高職音樂鑒賞課教學現狀。音樂鑒賞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最早也追溯到春秋孔子時期,當時就有詩書禮樂等課程。經過多年發(fā)展,目前國內外音樂教育也逐漸趨于成熟,但從我國目前情況來看,教育部門并未對音樂鑒賞課程提出指導性的教學大綱要求,各院校大多是針對學校本身情況制定音樂鑒賞教學計劃。教學的主要對象一般為大一學生,內容以樂理基礎、西方音樂鑒賞、民族音樂鑒賞、傳統(tǒng)音樂鑒賞為主,對學生而言,由于在高中時期缺乏音樂教育基礎,在接觸音樂鑒賞課程時容易產生專業(yè)性代溝,導致學生望而生畏。此外,從教師角度來看,高職院校音樂教師大多數為科班出身,專業(yè)水平非常高,但教學水平卻與專業(yè)水平不成正比,很多教師在上課時所講的專業(yè)術語很難讓學生理解,這也是目前音樂鑒賞課程的主要弊病。2.高職鑒賞課教學存在問題。一是音樂鑒賞課程未達到應有的審美效果。音樂鑒賞課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音樂修養(yǎng)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教學效果卻遠遠達不到理想的標準,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教師安排的音樂鑒賞課程隨機性太強,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和針對性的鑒賞曲目,教學進度不一致,難易程度也不相同,這就導致學生接受的音樂知識有限;其次,很多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程不重視,僅僅作為一門選修課,缺乏學習熱情,此外,音樂鑒賞的教學模式也缺乏吸引力,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最后,音樂鑒賞課對教學設備和教學環(huán)境有一定的要求,但大多數高職院校缺乏專業(yè)的音頻和樂器設備,導致音樂鑒賞課只能局限在多媒體教室中,無法讓學生真實感受現場交響樂、鋼琴曲等需要現場進行細致欣賞的曲目,制約了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發(fā)展。二是鑒賞教學方法欠創(chuàng)新,無法適應多元文化背景。目前高職院校音樂鑒賞教學的方法仍然沿用欣賞———講解———評價考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隨著多元文化的發(fā)展,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逐漸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音樂潮流,高職院校沒有針對當前的音樂文化對鑒賞課程進行改革,導致音樂鑒賞教學墨守成規(guī),故步自封,逐漸與多元文化的時代背景脫節(jié)。

  三、多元化視角下高職院校音樂鑒賞課程的改革思考

  1.高職院校音樂鑒賞課程的建構分析。首先,高職院校需針對音樂鑒賞建立健全的教學體系,明確教學目標和具體方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規(guī)范教學任務,制定明確的教學計劃,從而規(guī)避傳統(tǒng)教學的疏漏;其次,需針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構建針對性強、鑒賞內容豐富、易于被學生理解接受的模式,這就要求音樂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對音樂鑒賞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索,寓教于樂;最后,音樂鑒賞一定要有預計的教學效果,雖然在教師心中,教學效果的衡量標準各不相同,但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必定是學生對音樂鑒賞的熱情和積極性,以及對音樂領域不斷探索的求知欲,這也是高職院校音樂鑒賞教學改革的根本原因和最終目的。要達到這種效果,教師就要注重激發(fā)學生主動欣賞音樂的熱情,培養(yǎng)其藝術修養(yǎng),端正音樂鑒賞的學習態(tài)度。2.結合多元化背景,豐富音樂鑒賞的內涵。首先,安排教學內容時多元化音樂并舉。音樂鑒賞課程與音樂教學課程的主要差別在于,音樂鑒賞課程中的音樂作品種類各異,且時間和地理跨度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面面俱到,對每種音樂風格進行詳細闡述,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可按照世界文化的分類,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從整體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鑒賞。傳統(tǒng)教學中通常分為西方音樂、東方音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等模塊進行單元鑒賞教學,這種方法可讓學生對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流派特點和作曲家有相對全面的了解,但由于個體所具備的特殊性,歷史上每位作曲家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均有較大的差異,無法一概而論,因此僅以“面”的擴展進行音樂鑒賞教學就顯得內容空泛,缺乏深入。針對這種情況,可在“面”的教學基礎上,通過選取音樂作品中特定的.“點”來對具體作品進行深入鑒賞分析,例如在鑒賞20世紀初的Twelvetone(十二音)音樂時,可選取A.Schoenberg(勛伯格)的《華沙幸存者》為例,對作品片段化、急劇跳動的主旋律,不規(guī)則、出人意料的節(jié)奏以及無調性的和聲等微觀特征進行鑒賞,從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曲家所描述的二戰(zhàn)中慘遭屠殺的猶太人悲慘的心理世界。通過“面”與“點”的結合,可讓學生掌握多種音樂觀念,提高了對具體音樂現象和整體格局的分析和聆聽能力。其次,將音樂置身于不同的文化情境。音樂是文化藝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與世界各地的文化有直接聯(lián)系,但現有的教學方式沒有對文化情境的差異進行強調,缺乏對社會背景、宗教、藝術、經濟等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導致學生難以理解不同的音樂文化。因此教師需將音樂置身于多元文化情境下,例如在西方中世紀音樂鑒賞過程中,對GregoryChant(格里高利圣詠)進行鑒賞教學時,教師可從基督教的起源、發(fā)展、宗教儀式等知識的講解入手,讓學生先了解到基督教對西方音樂的廣泛影響,而GregoryChant的功能則是作為宗教禮拜儀式的背景音樂,主旋律偏平緩,以級進和三度為主,帶有莊嚴、肅穆、超凡脫俗的宗教意味,這樣學生就便于理解記憶。再如對中國民族音樂進行鑒賞時,可結合多媒體屏幕,創(chuàng)設對應的自然環(huán)境,例如教師在講述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時,可將作品置身于無錫二泉池旁,月戀水、水懷月,在泉與月的相互襯托下,全曲時而沉靜、時而躁動變奏、時而激昂憤懣、時而深沉憂傷,這也凸顯出了阿炳一生的辛酸痛苦,以及內心對生命的豁達體驗。3.改革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方法。一是充分運用網絡音樂資源。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音樂資源,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反復聆聽欣賞,并嘗試著理解作品中的核心音樂元素,例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興趣,選取《Fade》《克羅地亞狂想曲》《IntroAE86》等流行電子音樂和鋼琴曲,讓學生自由選取不同的版本進行鑒賞,并要求學生對不同演奏家的版本進行比較,在課堂上邀請學生發(fā)言,并將發(fā)言情況納入到評價考核成績當中,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且能讓學生在熟悉音樂作品的前提下與同學進行音樂的感受與體驗交流,可謂一舉多得。二是由傳統(tǒng)講授式課堂朝討論主導課堂轉變。在進行討論式鑒賞教學時,教師可對討論內容進行充分準備,并提前布置給學生,例如在欣賞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時,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維也納派的三位作曲家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有何異同?導致這種風格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位作曲家生活境遇是怎樣的?其音樂是如何被社會接受的?等等,要求學生自行查閱相關書籍和音頻資料。在課堂上選取幾名學生進行陳述,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學生陳述完畢后教師給予充分提示和指導,或者讓學生分兩組進行辯論,教師在此過程中充當裁判,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最終將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發(fā)展。

  四、結語

  音樂鑒賞課在高職院校美育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的高職教育呈現出各學科、專業(yè)和課程相互交叉的趨勢,對音樂鑒賞課程進行改革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現象的認知能力和對音樂藝術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的校園學習生活。在具體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需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將音樂鑒賞教學融入到多元文化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審美感知,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袁媛.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程改革初探[J].音樂時空,20xx(15)

  [2]卞紅煊.職業(yè)院校音樂鑒賞課改革策略初探[J].戲劇之家,20xx(21)

  [3]王文臻.高校音樂教育的現狀及教學改革途徑[J].黑龍江科學,20xx(01)

  [4]楊楠楠.關于高職院校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北方音樂,20xx(12)

  [5]馬馨馨.對高職院校音樂課的教學改革與對策的探討[J].現代職業(yè)教育,20xx(03)

  [6]王婷婷.理工科大學生音樂鑒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02)

音樂鑒賞的論文5

  一、挖掘高中生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音樂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藝術,情感體驗在其中表現得非常明顯。音樂鑒賞過程就是情感體驗過程,體驗的是音樂的情感內涵,或者是學生情感與音樂情感的共鳴性。在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情感內涵時,需要讓他們明白這是一種對音樂情感內涵的初步體驗,包含了各種感情元素,比如喜、怒、哀、樂等等。教師在教學會欣賞音樂作品時,應該幫助學生從音樂標題及歌詞中去找到體驗線索。有的音樂作品沒有標題,那么學生既要專心欣賞,以主觀感性知覺去體驗,又要根據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創(chuàng)作目的、作品風格、表現特點等方面去深刻地體驗,以準確的領悟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2]作為抒情藝術,音樂的內涵既豐富又深刻。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音樂情感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和音樂思想密切聯(lián)系。引導學生通過音樂以外的因素去理解音樂感情。比如聲樂作品中可以從歌詞找到依據,在標題音樂中可以從標題及文字說明去理解。有些沒有標題的音樂作品需要學生更加用心的體會作品情感,在反復傾聽中根據直覺去細細體會。另外,還要根據音樂的社會背景、作者生活經歷、創(chuàng)作目的、藝術特征等環(huán)節(jié)去鑒賞,這樣才能對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鑒賞到位。以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月光》來講,為了讓學生對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教師應該引導他們恰當領會三個樂章的情緒變化,不但要給學生介紹貝多芬的`創(chuàng)作目的、藝術特征,還可以結合貝多芬在1801年創(chuàng)作《月光》時正經歷失戀的背景,來了解這是一首他獻給戀人的作品。當時他也耳鳴了,這兩種打擊讓在將痛苦與失望情緒深刻地反映在了作品里,因此該作品也是一部“幻想曲”式的奏鳴曲。只要學生把握了這些,那么在鑒賞《月光》時,也就更能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二、激發(fā)高中生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想象、聯(lián)想能力

  音樂情感表現是作者在某種思想中基于生活基礎來表現情感內涵。所以,學生在鑒賞時應該充分發(fā)揮其想象、聯(lián)想心理,以揣摩音樂中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內容。學生需要通過教師的引導來想象、聯(lián)想音樂作品中的音樂形象,并將這種聲音形象轉換也成客觀世界的形象來進行理解。這是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的鑒賞問題。比如,在鑒賞《梁!愤@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時,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聆聽旋律,并聯(lián)想生活感受。以高中生的鑒賞水平來講,他們通常會以春天、花草等自然景色來進行聯(lián)想,很多都難以明說,更難以想象。故而教師在學生剛接觸這首協(xié)奏曲時,通過樂器演奏效果與樂器使用、鑒賞樂曲部分的講解使學生更好地開展想象。例如,呈示部分,輕柔的弦樂顫音和長笛使人感受到如鳥叫般的美麗旋律,而引子主題中雙簧管奏出的柔和抒情,則給人帶來一種花鳥共舞、春光熠熠的美麗畫面。小提琴奏出的柔音是嬌細的,而大提琴則走出了渾厚的低音,讓學生們對梁祝的愛情有更好的理解。這些感受都是要通過類比聯(lián)想來體驗。教師根據高中生的音樂知識來教授他們音樂理論,并不斷引導他們通過聯(lián)想來想象作品、體驗情感,既凈化了心靈,又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傊,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鑒賞學習過程和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有密切關系。因此,教師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需要基于學生的審美心理來進行教學。作為情感藝術的音樂,帶給每個人的都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溝通。故而高中音樂鑒賞中,只要教師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體驗,根據她們的審美心理實施音樂鑒賞教學,那么就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美育教育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最終讓他們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對于他們以后的人生發(fā)展來說也是大有裨益。

音樂鑒賞的論文6

  記得中國頂級的成功學激勵大師陳安之講過:比爾蓋茨之所以會成為世界首富,答案是他具有非凡的眼光,選擇了最具前景的軟件行業(yè),如果他選擇賣燒餅,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由此可見“選擇”的重要性。在我們身邊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勞任怨、勤奮努力的工作,但收獲頗少,平凡依舊,原因是沒有選擇真正屬于自己的方是與方法。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作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依據,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據大綱、教師、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教學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育專家傾力協(xié)作 科學構思教學內容

  縱觀我們整本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不難發(fā)現:專家為了實現新課改的各項目標,緊扣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指導思想,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多角度、多渠道地從各個領域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學生在聆聽中樹立正確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實踐中體味音樂鑒賞的過程與方法;在學習中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

  從教學評價入手―――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過程與方法 知識與技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

  首先,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專家們特別注重對學生情感呵護,引導其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學習觀。例如:《音樂與人生》、《京劇大師梅蘭芳》、《貝多芬》等單元側重將音樂和作為音樂活動主體的“人“聯(lián)系起來,使音樂學習過程真正成為”人“的活動。一切從“人”的思想、意識、興趣、情感出發(fā)。

  其次,讓學生通過對不同體裁、形式、風格的音樂作品的聆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評價音樂的能力,引導學生的探究、創(chuàng)造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例如:《多彩的民歌》《豐富的民間器樂》等單元是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民族音樂的區(qū)域風格特征,認識民族音樂中的體裁,感受傳統(tǒng)民族音樂文化中的精神財富,從而得到文化、精神洗禮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旁及其他地區(qū)或國家的民族音樂,從而歸納民族音樂的鑒賞方法。

  第三,通過欣賞多種中外音樂作品,認識、了解、掌握音樂要素、音樂流派、代表人物、風格特征、題材文化、流行音樂等方面知識與技能。例如:在《京劇》、《非洲歌舞音樂》、《爵士樂》等單元中,音樂知識與技能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些知識與技能恰好是服務于我們的欣賞過程,有利于我們鑒賞音樂的旋律美、和聲美、結構美。例如:京劇單元讓我們知道了人物行當、唱腔、京劇名家、京劇的發(fā)生發(fā)展歷史等知識;非洲音樂單元則是讓我們了解了非洲樂器、非洲歌舞音樂的特點;爵士樂單元則讓我們學習到了爵士樂的相關知識,了解爵士樂的主要特征和風格特點。

  在教材的構思的過程中,專家往往在同一單元中同時考慮到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等多個評價標準,并使它們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過程中體驗方法;在方法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觀和人生觀,真正達到音樂鑒賞課教學目的。

  從音樂內在體裁結構入手―――分時期 分流派 分地區(qū) 分門類設置教學內容

  專家們在進行內容選編的時候,為了更加全面的讓學生了解到各種不同時期的音樂,選擇了巴洛克、維也納古典樂派、浪漫主義、印象主義、現代主義等不同流派的音樂,并對其代表人物進行了介紹;為了更加全面的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樂,選擇了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等地區(qū)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樂;為了更加全面的'讓學生了解到各種不同體裁的音樂,選擇了京劇、爵士樂、中國民族歌劇、古琴音樂等不同門類的音樂作品;為了更加全面的讓學生了解到各種不同民族的音樂,還選擇了中國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民族歌曲等等。都較系統(tǒng)、全面的含蓋了各種音樂題材、風格和流派。從音樂鑒賞內容層面上基本上滿足了教師學生“教”與“學”的需求。

  根據筆者三年來的新課程教學經驗發(fā)現:盡管教育專家們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費了不少心思,也付出了辛勤的勞動,選擇的內容順應了新課程的正確導向,為學生找到他們眼中“最新”的教學內容。作為學生,為了適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徹底的課改,同樣也在努力的尋找音樂給他們帶來的那份“情”,那份“美”。然而,音樂課堂上他們總是沒精打采,毫無興趣。調查發(fā)現: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有很大異疑,他們認為教材所選擇的內容陳舊、曲調老土、配器難聽、版本單一等等,基本上都“不好聽”,“不愛聽”。所以,現在從學生的角度談談音樂鑒賞課教學內容的“選擇”。

  學生強烈呼喊 我們努力過但沒有“興趣”

  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因為音樂課堂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所以大多數同學在課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師,做出一副很認真的模樣;要么是趴在課桌上睡覺或聽音樂;要么是帶上其他文化科作業(yè)或課外書籍等等。總之,他們在音樂課堂上找不到他們的需求。那么,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的需求是怎樣的呢?

  與時俱進 追求音樂的流行美

  現代世界,包括音樂在內的各方面都在飛速的發(fā)展。無論是音樂創(chuàng)作,還是音樂表演,都在技術上,藝術上有了很大突破,緊緊的體現了時代氣息和人們對音樂文化的需求。作為欣賞主體的學生,理所當然對音樂的品味也越來越高。經過筆者三年來的教學實踐發(fā)現:

  時尚旋律美,是學生音樂鑒賞的首要需求

  在《學堂樂歌》單元中,學生對教學內容比較陌生,缺乏興趣,甚至認為其旋律老土,沒有新意。課后,我認真的反思并作出了調整,我將“學堂樂歌’和 “校園民謠”結合起來,課堂上簡略的聆聽“學堂樂歌”,重點是欣賞具有時代氣息的“校園民謠”。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這樣既抓住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的進行了同類音樂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音樂鑒賞的論文7

  音色,是指音的色彩。從主觀認識角度理解,是由于聲音變化使人產生如同色彩般豐富的聯(lián)想而引起不同層次的對比感受。從客觀角度理解,音色是由于起振物體和制動物體控制發(fā)音體的振動使其泛音產生不同組合而形成的聽覺變化。演奏手法不同會形成華麗、朦朧、如歌、顆粒般不同聽覺色彩效果。鋼琴的音色變化與彈奏的控制力緊密相連,也就是說任何一種不同的控制力都會做出不同的音色;反之,每一種音色必定要運用某種合理有度的控制力來完成。當我們欣賞鋼琴曲――舒曼的《夢幻曲》與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三首》時,所獲得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幽雅靜謐,使人迷茫遐思;后者激越鏗鏘,令人慷慨激昂。

  鋼琴的音色能描繪意境,渲染情緒,揭示韻味,塑造形象,不同情緒的樂曲所要求的音色也是截然不同的,或幽雅靜謐,使人迷茫遐思;或激越鏗鏘,令人慷慨激昂。如何獲得理想的音色,不但要了解和把握作品的風格特點,深刻領略作品內涵,同時要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意到形到,神情并茂。比如,我們初次聽到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時,那緩緩流動的輕緩柔和的音色,令我們腦海升起靜謐的月光和緩緩飄動的浮云,對戀人的思念及對美好的憧憬這所有的意象都是由流動寧靜的音符帶給我們。猶如在一個神秘的月色之夜,沉思或懷念。又如欣賞《春江花月夜》在跳躍清脆的音色中,我們由衷地感受到:“在那暮鼓送走夕陽,兩岸青山疊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蕩月,漿櫓添聲,山河如此多嬌!

  每位鋼琴演奏者都以自己獨特的感情體驗,把握著樂音的式樣之間的許多不同類型的關系,選擇有音樂潛在性的聲音類型,迎接著演奏音樂,而音樂在每個演奏者的感情世界中所激起的回響也迥然各異。音樂對于每個演奏者可能意味著完全不同的心弦和音。演奏者所感覺的就是發(fā)出來的聲音本身,而這個聲音就是演奏者彈奏動作經過鋼琴而發(fā)出來的。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和聽覺能力,從而領會到鋼琴演奏中音色美的真諦。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意境的鋼琴音樂作品,甚至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演奏家手中,即使速度、力度、技巧等因素相同,其表現的音色仍有所不同。音色可以說是詮釋和表現作品的最終載體。但在鋼琴演奏教學中,對鋼琴作品音色的感受和把握常常是一個重要卻又易被忽視的問題。若只是機械地演奏已經排列好的音符,這樣的音樂則毫無生命可言,是無法走進聽眾內心更不可能打動靈魂的。

  理想的音色對于闡述一部作品是如此重要也許很多人都明白,但在演奏時,我們往往容易陷入視譜、節(jié)奏、速度、熟練、背譜等問題之中,而無暇去顧及聲音的質量,這就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評價鋼琴演奏水平的高低,不僅僅在于看其手指跑動的有多快、彈奏力度有多大、個人在臺上的`形象有多出眾,而關鍵在于能否駕馭好音色。鋼琴演奏音色的好壞,與很多因素有關,在這里我想談兩點:

  1.傾聽

  首先,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鋼琴演奏者必須具備敏銳的音樂聽覺能力,才能勝任鋼琴音樂的演奏要求。而自身的聽辨鑒賞能力對音色的優(yōu)劣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彈奏中,歌唱與聽覺是相互聯(lián)系的,演奏作品時。內心歌唱要有豐富的感情、動人的音色、自然的語調和語氣、連貫流暢的旋律線條、悠長的氣息及合理的吸吸。內心歌唱完美了,才能帶動鋼琴演奏,使其聲情并茂。音樂演奏中只有溶進了內心情感,音樂才有生命活力,彈出來的音色才會有靈性。演奏才能達到感人心者之目的。沒有歌唱、沒有呼吸、沒有表情的音樂是蒼白無力的音樂。而耳朵聆聽即是運用聽覺對音色進行鑒析,以修正不足,從而獲得正確的有情感的聲音。彈奏單旋律時要聽是否連貫清晰,彈奏和弦時,要聽發(fā)出的和聲是否響亮、整齊。如彈奏由陳培勛根據粵曲改編的鋼琴曲《平湖秋月》,前奏三十二分符的音流柔和地出現,如微風拂過湖面,湖水輕起漣漪。在彈奏時除了強調旋律的歌唱性與觸鍵的良好感覺外,還要用耳朵仔細聆聽,否則很難彈出令人滿意的效果來。此外,右手旋律的波音是用來描繪水波的。是否彈得像水波聲,演奏者要連續(xù)不斷地用聽覺自我檢查,以至發(fā)出任何生硬和粗暴的聲音都會引起內心的反感。聽覺的訓練與激發(fā)內心歌唱是獲得理想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這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

  其次,開發(fā)內心聽覺。聽聲音與發(fā)出聲音是一種循環(huán)反應,愈是用心聽,愈能發(fā)出心里的聲音.對樂音獲得或宏或細或粗或精的不同感知層次。在鋼琴演奏上,聲音的準備并不只是身體上的,而是要演奏者如何去聆聽、感覺和思考,倘若只用情緒牽引演奏者去感覺聲音是不夠的,還要知道如何在身體上去準備聲音,在心理上去準備聲音。任何一個演奏者都必須具有對聲音“準備”有相當水準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鋼琴上調整自己所需要達到的要求。日積月累的聆聽計劃是為了培養(yǎng)將要演奏的作品內在風格上的可靠音響形象,內心音樂理解相對于重復練習有更大的重要性。

  2.分析

  克勞迪奧阿勞說過:“每個作曲家所需的音質都不相同。藝術家對每個作曲家要求的音質要處理正確!曇羰菫榻忉屒臃⻊盏。

  ”良好的音色能夠撥動人們的心弦,喚起潛藏于心中的某種情愫。多樣的音色在體現鋼琴音樂作品風格與特色方面,在展示不同音樂流派與不同鋼琴藝術特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了解作品的風格,必須了解中、外音樂史,了解音樂發(fā)展史中各個時期各種流派、以及各個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風格、創(chuàng)作思想的特點等等。

  在外國音樂發(fā)展史中,巴羅克時期鋼琴音樂結構嚴謹、典雅清秀、音色要求晶瑩透亮、明澈清純。其代表人物巴赫的作品被譽為音樂史上舊約全書的48首《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前奏曲與賦格,要求主題突出。對其不同聲部、不同手指彈奏的聲音應做到既變化又統(tǒng)一。聲部間你追我趕、錯落有致,以形成不同旋律線條的流動與整體的和諧。古典主義時期鋼琴音樂以莫扎特的20首鋼琴奏鳴曲為例,要求聲音顆粒均勻、干凈明麗、象純凈的水晶、清澈的泉水。以表現其自然流暢、輕松典雅的氣質特點。而彈奏貝多芬的作品――被譽為音樂史上新約全書的32首鋼琴鳴曲時,音色應明亮輝煌、氣勢磅礴,他的作品具有交響化,有龐大的交響樂隊效果。浪漫樂派鋼琴音樂情真意切、起伏連綿,音色要求豐富多彩、層次精細。如肖邦的作品《夜曲》等要求聲音柔和綿長、優(yōu)美生動、以展示其細致入微、幽雅圣潔的藝術韻味。而李斯特的作品如《匈牙利狂想曲》則要求聲音輝煌雄渾、堅實明亮,以渲染其恢宏的氣勢,傾瀉其澎湃的激情。印象樂派鋼琴音樂特點注重意境的描繪、豐富而迅速的色彩變幻和音色對比。如德彪西的作品《月光》要求聲音迷離中不失圓潤,輕淡中不失柔和,以呈現寂靜的夜晚如銀的明月,整首樂曲要彈得朦朦朧朧。若隱若現,仿佛進入到夢幻世界,F代樂派鋼琴音樂大多數節(jié)奏多變、和聲復雜、奏法獨特,音色要求或尖銳生硬、或暗淡模糊。巴托克的作品《野蠻的快板》則將鋼琴作為打擊樂器使用,只有狂暴猛烈的敲擊方可達到作品本身的風格與情緒的要求。

  中國鋼琴音樂自解放初期以來涌現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曲家和鋼琴作品,其中不少成功之作系由民族器樂曲改編而來。彈奏時模仿民族樂器的獨特音色,表現中國音樂的民族神韻成為彈奏者必須著力注意的問題。彈奏儲望華根據華彥鈞的二胡曲改編的鋼琴曲《二泉映月》,要想到二胡的連綿柔和、曲調的幽柔、凄怨、憤懣。如泣如訴;彈奏王建中根據民間嗩吶曲改編的鋼琴曲《百鳥朝鳳》,則要想到嗩吶的粗獷嘹亮、熱烈歡快。彈奏運用民間音調改編或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必須展示東方音樂的民族特色與地方風味。如我國早期的鋼琴作品瞿維的《花鼓》,丁善德的兒童組曲中的《節(jié)日舞》,彈奏時要聯(lián)想到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賀淥汀的《牧童短笛》,則應充分展示竹笛那明亮圓潤、怡然自得的歌唱。

  因此,要獲取理想的音色,還應正確理解和把握作品風格特點,深刻領略作品內涵,探索產生不同音色的關鍵性因素,這是獲得理想音色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綜上所述,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認真的傾聽、深入的分析作品,是獲得良好音色的前提,世界著名鋼琴教育家享利古斯塔沃維奇涅高茲在他的名著《論鋼琴表演藝術》中寫道:“我毫不夸張,在我授課時,四分之三的勞動花在音色的探索上”。希望通過本文,給予鋼琴學習和愛好者更多有益的借鑒。

音樂鑒賞的論文8

  作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在素質教育的大潮中,不僅要學好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更要有廣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適應時代的挑戰(zhàn)。為了使我們的人文修養(yǎng)更上一城樓,在這個學期為我選修了《大學音樂鑒賞》這門課,當我上完這門課的第一節(jié)的時候,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我感覺我聽到了“音樂” ,聽到了真正的音樂。

  許多人認為欣賞音樂,首先要先了解樂曲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音樂結構(和聲、伴奏、配器)。我認為音樂的產生非常自然,是出自感性、本性和天性的東西,它出自人類第一聲喊叫。欣賞音樂、走進音樂,首先要感受音樂,感受音樂帶來的感動和心靈的共鳴,然后才能理解音樂、表述音樂。

  音樂包含了藝術和思想等在內的豐富內涵。要對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含義進行深入的體味和得到完美的藝術享受,就必須從“感情”欣賞上升到“理智”欣賞,從“感覺”上升到“感受”。

 、偈煜ひ魳氛Z言:音樂語言依靠它特有的各種表現手段,包括旋律、節(jié)奏、音色、力度、等要素構成了音樂形象。聽者要對不同的要素具有一定的敏銳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良好的分辨和記憶能力。不同的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體及主題變化發(fā)展的手法,聽者應努力培養(yǎng)自己具有依靠聽覺去感受器樂化主體的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離不開對音樂語言的熟悉。

 、谡莆諛非浇Y構形式:曲式是音樂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套典型的結構方式。正是這種形式決定了主題呈示,重復,發(fā)展變化或再現的基本規(guī)律。了解和掌握它,才能進一步體味音樂作品的內容所體現的整體及形式美。

 、哿私庖魳妨髋珊惋L格:聽者必須對作曲者所處時代、環(huán)境、經歷、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時還要了解他寫作此曲時的動機、以及樂曲的基本內容(最好也了解一些音樂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聽音樂時,聽者就能隨著樂曲感情的起伏變幻,而在內心得到一種訊號,隨著樂曲之樂而樂,悲而悲,憤而憤,并轉化成哲理概念。

 、馨盐諟蚀_的欣賞方法:音樂在精不在多,而且要分層次和整體相結合。首先,面對一部作品,最好采取分章分段和完整聆聽行相結合的方法。感情上,我們要熟悉它,跟蹤音樂的信息;理性上,作品文字介紹或講解能夠幫助我們加深理解。其次,分層次聽,可以感受旋律、伴奏、織體的進行等。最后,整體綜合欣賞,感受整體的立體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步深入。

 、莠F場聆聽音樂會:聽現場演奏可以使人感受音樂,使人置身其中,在無言中體會音樂的魅力,對于提升個人音樂素養(yǎng)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課上, 老師也為我們介紹了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 像音樂最基本的要素有節(jié)奏和旋律, 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巴洛克音樂. 還介紹了像貝多芬和肖邦等音樂大師的一些作品. 這些音樂知識都很吸引我。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維瓦爾第和亨德爾。古典主義代表人物: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浪漫樂派代表人物:門德爾松、舒伯特、舒曼、羅西尼、肖邦、柴可夫斯基、普契尼、理查施特勞斯。

  在西方古典音樂欣賞中, 老師還給我們欣賞了中國的古典音樂, 其中使我感悟最深的是我國在著名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了,這首曲子描繪了梁祝相愛、抗婚、化蝶的情感和意境,歌頌了他們真摯純潔的愛情。尤其是樂曲的展開部,描寫“英臺抗婚”和“樓臺相會”的情景。銅管樂嚴峻的節(jié)奏,陰沉的音調,陰森可怕的大鑼和定音鼓,驚惶不安的小提琴與大提琴,拉開了這場悲劇的序幕,成功地刻畫了英臺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由于封建禮教的摧殘,一對青年男女無法擺脫即將降臨的厄運,他們在樓臺相會,互訴衷腸。小提琴代表祝英臺,大提琴代表梁山伯,傾吐了他們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切膚之痛。通過老師的講解一個古老而動人的傳說清晰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欣賞的過程中不僅使我們受到了藝術的.感染和熏陶,美化了我們的心靈,而且培養(yǎng)了我們有崇高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以及認識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美感能力。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學期的課程就要結束了。雖然《大學音樂鑒賞》課學習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的收獲卻非常多,這門課程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對欣賞音樂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簡單了。通過上《大學音樂鑒賞》課激發(fā)了我對音樂的興趣,使我更加注意聽,去想,去感受,去體驗音樂,使我懂得了在欣賞音樂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后我會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學習音樂知識,多聽,多看,多接觸優(yōu)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并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說:音樂是一種美好的特殊的聽覺藝術,不同的音樂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樣的色彩,只有你接觸的越多,越廣,才會給我們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因而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音樂。

音樂鑒賞的論文9

  摘 要:音樂鑒賞課程旨在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也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審美能力;提升;音樂鑒賞;課程改革

  社會進步與科技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強烈需求促進了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蓬勃發(fā)展。就高等職業(yè)教育而言,僅有一技之長不代表成為一個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須具備一定的美學情趣,才能真正適應現代社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贏,共同進步的要求[1]!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也進一步明確指出,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音樂鑒賞課程旨在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審美能力,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也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通過音樂鑒賞課程的學習,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力、表現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此外,還能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藝術文化修養(yǎng),活躍思維能力,增強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推動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現狀

  我國現行教育方針明確規(guī)定,學生需要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健康地發(fā)展。但是目前,美育在我國教育體系當中的分量最輕,地位最弱,已經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況。調查發(fā)現,我國美育教育缺失現象嚴重,全國很多地區(qū)普遍存在藝術教育、美育教育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的狀況,最為突出的表現是學校專職藝術教育教師短缺、對課程投入嚴重不足。對高職音樂教育中的教材研究、教學體系的研究以及藝術實踐的研究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2]。就現階段狀況而言,在高職院校中,尤其是理工科的學生,邏輯思維較強,但是形象思維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相對較弱。這樣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通過音樂鑒賞教學可以改變這樣的現狀。

  二、我校音樂鑒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教學手段單一,難以養(yǎng)成良好的欣賞習慣

  由于師資缺乏等客觀因素,我校音樂鑒賞教學采用大班教學模式,學生人數較多,專業(yè)結構較為復雜,通常沿用高校音樂專業(yè)的教學方法,注重音樂技能和音樂知識的傳授,注重音樂知識的系統(tǒng)性,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無法將自身的感情與想象投入到音樂中去,與音樂產生共鳴。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也較差,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立體性思維”的教學目標相去甚遠。

  (二)學生個體差異大,學習主動性不強

  高職院校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接受過一些音樂教育,但有些學生從未上過音樂課,認為音樂就是唱歌,音樂的常識性的問題都沒有掌握,導致在音樂欣賞水平方面有所欠缺,課堂互動無法正常開展。

  (三)內容多,課程少,課程設置有待完善

  我校音樂鑒賞課程設置是16學時,但教學內容卻涵蓋了音樂基礎知識﹑中外器樂﹑聲樂作品欣賞﹑歌劇﹑舞劇﹑戲曲音樂等諸多內容。由于學時短,內容多,教學時只能采取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方式,缺乏引導學生自我創(chuàng)新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淺顯,更無從談及審美能力的提升,與高職素質教育的理念相背而馳。

  (四)硬件設施缺乏,政策支持有待加強

  學校資金投入不足,雖然設有音樂教室,但也只是在多媒體教室放置一架鋼琴,沒有專業(yè)的音樂欣賞設備,也沒有做隔音處理,限制了上課模式。

  三、音樂鑒賞課程改革思路

  通過問卷調查和座談,了解我校審美教育現存問題,并歸因分析、解決問題,采用“自主、表現、合作”的音樂教學模式,改革音樂鑒賞課程。

  (一)凸顯學生主體,教師主導

  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品質。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學生的參與以及視聽效果的渲染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發(fā)展學生個性。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特點設計調整授課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轉“聽”為“做”,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表現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鑒賞能力。

  (二)運用探究型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團結協(xié)作能力

  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滲透審美教育。運用探究型學習方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來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形成價值觀的學習方式,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有實際的運用。借鑒此方法讓學生對欣賞的音樂進行資料收集、討論、交流、表演,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多種方式結合專業(yè)特色從教學內容、結構上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音樂鑒賞的論文10

  在音樂鑒賞中,學生的心理會呈現出四種不同的狀態(tài)。無論這些心理狀態(tài)是以何種順序出現,均能夠體現出大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對大學音樂鑒賞教學的審美及理性相關問題進行探析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音樂鑒賞教學理性認知

  在大學音樂鑒賞中,理性認識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其主要作用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音樂的感悟。促使學生充分理解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及內涵。許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都誕生于極具時代特色及文化的環(huán)境之下,音樂作品富有極為濃烈的情感。在學生感悟這些優(yōu)秀音樂作品時,需注意充分發(fā)揮出理性認識,以便更好的理解音樂內涵,對音樂作品更為正確深入的欣賞。一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中包含著詞曲,歌詞與音樂之間相互結合,相互依存,且不可被分割。因此,在音樂鑒賞中,需注意加強對音樂作品詞曲的充分考量,實行一個全面化的作品鑒賞。避免出現單純鑒賞曲目,完全忽略歌詞的狀況。在一個完整的狀態(tài)喜愛對音樂進行理性認識,才可幫助實現對音樂形象的完整鑒賞,為審美評價提供助力。器樂作品的鑒賞與聲樂相比,其難度較大[1]。因為器樂作品不包含歌詞,因此在鑒賞中,只可從音樂題目、時代背景等方面入手,去充分理解歌曲內涵,難度頗高。因此,在器樂作品的鑒賞中,鑒賞者需具備極為豐富的文化基礎及專業(yè)的知識理論,以便對作品內涵進行精準感知。鑒賞人員對于音樂的鑒賞結論并不等于理性認知,真正的理性認知是指對音樂進行多角度的探究,并有機結合個人情感,充分體會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內涵。如果在音樂鑒賞中,能夠有機的結合作品誕生的時代背景、文化內涵,充分感悟作者的豐富情感,那么則會感悟到歌曲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內涵,體會音樂作品的社會意義及激烈情感。

  二、大學音樂鑒賞教學審美探析

  與常見的音樂評論相比,音樂審美探析還是有著一定的不同的。音樂評論的重點在于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中的音樂邏輯考量。而音樂審美探析則更加著重于音樂情感感知。對音樂作品進行審美評價時,需注意充分考慮到多種藝術元素,以此幫助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第一,對音樂作品的藝術形式、情感充分考量,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對音樂作品的形式及內容做創(chuàng)新拓展處理。第二,在對音樂內涵充分感知的基礎之上,對音樂的表達形式做創(chuàng)新處理,對于其藝術評價信息進行反饋。對于音樂的審美評價并非單指對某音樂作品的評價及結論,而是需注意有機結合理論認知、個人音樂情感、聽覺感受等多方面的內容,充分發(fā)揮出個人的藝術想象力,進而加強音樂作品的精神影響力。

  三、加強大學音樂鑒賞理性及審美教學策略

 。ㄒ唬┘訌娨魳匪囆g文化欣賞

  在大學音樂鑒賞教學中,大部分的學生缺乏必要專業(yè)化的藝術素質,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注意對自身的音樂專業(yè)理論知識做完善化處理。并運用豐富化的教學設備等對音樂教學的方案進行科學設計,并在社會文化背景之中完美融合音樂藝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為音樂藝術鑒賞教學的順利、高效開展提供助力。

 。ǘ┘訌娨魳纷髌繁尘拔幕娜谌

  在大學的音樂鑒賞教學中,音樂作品評價與鑒賞并非僅著重于音樂演奏技巧,音樂作品自身便包含著豐富的音樂藝術文化背景,能夠充分地表現出音樂知識的廣度及深度。所以,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需注意加強對音樂背景文化的導入,盡量豐富學生的音樂鑒賞知識,進一步提升音樂審美品位。

  (三)參考多種音樂文化元素,豐富地區(qū)民族音樂作品

  音樂藝術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極為悠久,且現已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民族音樂文化系統(tǒng)[2]。在我國的各民族地域均具有極為豐富的音樂資源,對于音樂理性探析及審美教學而言,能夠充分發(fā)揮出極大的作用,因此需將其作為音樂鑒賞理性及審美研究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予以設計。

 。ㄋ模┩卣挂魳方虒W課程,加強音樂鑒賞實用性

  在現今大部分高校的音樂鑒賞教學中,其教學內容及模式均將西方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模式作為基礎。音樂及藝術文化的逐步積累,使得現今采用的教學模式與音樂藝術實際完全脫離。所以,在高校的'音樂鑒賞教學中,需注意對大量的音樂資源及素材做更新、拓展的處理。除卻對音樂理論知識做詳細講授之外,還需注意加強音樂鑒賞實踐活動的開展,以此幫助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認知及審美能力。

 。ㄎ澹┘訌姾献魇綄W習,強化音樂探析交流

  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對某個音樂作品的風格、文化背景等進行全面的探究。在各小組中的每個學生均屬于一個獨立的學習個體,在小組中可以充分表達出自身對于知識的理解[3]。與此同時,在小組探究中,各類觀點層出不窮,也可幫助促使學生對音樂知識內涵進行全面考究,這就是音樂鑒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直接表達。

  四、結語

  在大學音樂鑒賞教學中,理性認識及審美評價的運用,是幫助學生充分科學感受各類音樂的基本原則。積極把握住各種音樂情感的內容抒發(fā),對不同音樂形式做區(qū)分化處理,則是理性認知及審美評價的基礎性材料。以一個科學正確的態(tài)度看待大學音樂鑒賞教學工作,才可幫助有效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進一步推動整個音樂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賈鑫.大學音樂鑒賞教學的理性與審美探析[J].藝術科技,20xx(4):367.

  [2]羅丹陽.大學音樂鑒賞教學的理性與審美探析[J].音樂大觀,20xx(8):

  187-188.

  [3]師芳.音樂鑒賞中的理性與審美[J].戲劇之家,20xx(9):118.

音樂鑒賞的論文1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目前已經普及,同時,該種教學模式也是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使得學生在教學思想觀念指導下,有效提升對民族音樂欣賞能力,以充分發(fā)揮出民族音樂作用,促進我國文化經濟時代發(fā)展。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一)翻轉課堂概述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同,并且兩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性,翻轉課堂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同時也實現了學生知識內化時間與空間之間相互轉化。高職院校教學模式具有多樣性,并且每種教學模式都有特定運行條件,該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了信息技術,對學生課前預習起到了一定引導性作用,然后教師會在課堂上設置不同教學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對于所學知識得以消化[1]。其中,學生對于知識實現內化,主要是通過課堂來實現,通過教師與學生或各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來完成。簡單來說,翻轉課堂就是借助專業(yè)技術、信息技術支持前提下,促進教師完成教學視頻制作,同時幫助學生在課前對于教學內容有所認知。

 。ǘ┓D課堂教學步驟

  翻轉課堂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對學生講解教學視頻內容,鼓勵學生對教學視頻突出疑難問題,通過師生之間探討形式,有效實現教學資源共享與交流。學生在合作學習以及獨立思考后,通過個人或小組,采用辯論賽以及報告會等形式進行學習心得獲取與分享。同時,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時,能夠與教師之間形成良好關系,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擁有濃厚學習興趣,也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教師在學習成果分享過程當中,要認真傾聽學生總結,使得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予以了解,以明確學生學習能力,并提出具有客觀性、針對性評價以及改進措施,實現學習進程實時調控。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合理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良好滿足教育改革要求,并且能夠有效提升該項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

 。ㄒ唬┙虒W特點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教學模式在實際高職院校教學中也在不斷產生變化,教學模式受到多種因素約束,比如學生接受知識程度、教師目標等,以使教學模式呈現出多樣性、綜合性、發(fā)展性、可補性發(fā)展特征。教學方法多樣性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其中包含了討論法、案例法、分析法等。綜合性將達到理想教學效果作為基礎,將教學方式進行靈活使用。發(fā)展性就不止是在歷史性方面有所體現,同時,教學方式也會隨著教學目標等因素而發(fā)生改變?裳a性是指在不同教學策略環(huán)境之中,能夠使得同種教學內容和目標達到相同教學效果。

 。ǘ┙虒W方法

  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特殊性,教師常用教學方法有:1!皩嵺`”與“講解”相結合。教師在欣賞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將實際訓練與民族音樂欣賞理論知識相結合,使得課堂氛圍活躍,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避免內容出現空洞現象,使得教學具有隨意性。2。背景與作品相結合。畢竟高職學生對于音樂鑒賞水平有所限制,然而對于相關理論知識又缺乏興趣,所以教學過程中,如果添加過多理論知識,會使學生對于課堂產生厭倦心理。然而,音樂欣賞課程需要將學生對知識理解能力建立起來,再深層次普及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知識,但是要確保比重具有平衡性,教師就可以將背景與作品相結合進行講解。3。教學與拓展相結合。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上時間有限,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后對知識進行拓展與補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要根據教師所布置任務,選擇適合自身學習方式自主完成學習目標,以對相關內容有所明確。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策略

 。ㄒ唬┱n前準備

  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首先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性分析,以明確學生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之上需要學到哪些內容、了解哪些內容,教師只有將教學目標予以明確,才能使得教學具有針對性,并有效完成教學目標。在開展翻轉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分析,再通過視頻方式將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并安排好課堂實踐活動,同時,教師要自行制作教學視頻,以實現知識直接傳遞,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翻轉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并將其進行合理性分析,再將課程進行科學化安排[2]。其次,自行錄制教學視頻,在視頻制作過程中要準確尊重學生思維,使得教學模式適合大部分學生,并具有針對性。再次,教學視頻后期剪輯具有較大重要性,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對視頻中出現錯誤及時發(fā)現并加以改正。最后,在發(fā)布教學視頻時,要考慮到全體學生各方面需求,教師可以通過學校多媒體中心將視頻發(fā)布,并讓學生自行注冊賬號,登錄以獲取視頻教學資源。

 。ǘ┱n堂教學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課堂教學活動予以了高度重視,從這一點上來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較大差異性,同時,翻轉課堂能夠通過多樣性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當中,主動形成知識構建,從而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獲取知識不再處于被動地位。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較為注重理論知識傳授過程,沒有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以及接受知識能力加以綜合性考慮,使得學生逐漸磨滅了學習興趣。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并結合實際課堂活動提升學生民族音樂欣賞能力,以有效完成教學目標。翻轉課堂是將知識傳授放在課外,在課堂之上,教師運用更多時間去設計課堂活動,并根據自身教學經驗以及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了解,選擇具有差異性教學方式。比如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本門學科特點,設置一些音樂鑒賞比賽等類似教學活動;顒舆M行時,不需要教師予以過多理論知識講解,反而是幫助課堂真正轉變成一項具有教育意義課堂實踐活動[3]。課堂初始階段,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相關問題,以檢驗學生自主學習情況,教師所提出問題必須做到與課堂緊密相接,并且具有創(chuàng)新性,然后在課堂活動中,選擇合理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使其在課堂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知識運用能力。另外,在對視頻內容進行知識回顧時,教師要努力營造和諧、愉快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放松心態(tài),并鼓勵學生對于視頻內容提出質疑,大膽向教師提出建設性意見,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使得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得到提升。

 。ㄈ⿲崿F“教”“學”相輔

  高職院校在開展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時,應當充分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受到該種教學模式良好驅使,能夠使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以培養(yǎng)和強化,以充分發(fā)揮出學生教育主體性作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論是課前視頻學習,還是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都需要獨立自主完成,所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起到強化作用[4]。比如在某音樂鑒賞視頻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自身學習需求對視頻進行合理處理,并根據內心真實想法對其做出欣賞評價。課后獨立完成音樂鑒賞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將不懂的問題隨時記錄下來,以便于課堂之上向教師請教。綜合以上分析,足以說明在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良好體現出學生個體差異性,并體現出學生個性化特征。

 。ㄋ模┙虒W評價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背景下,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良好維持師生之間關系,并促進師生之間產生情感交流。在一般情況下,一些有經驗教師會對學生學習目標有所了解,所以在學習任務布置時,能夠對學生學習心理產生一定有利影響,并有效推動學生進一步深層次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所做出教學評價依據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的'種種表現。另外,教師可以采取總結性評價方式,對學生知識掌握水平有所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評價對學生學習和理解方面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對學生知識框架體系形成也有著直接影響。在美國課堂上,大部分高校對于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采用百分比制、分數制、A—F等級制評價方式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予以正確性、客觀性評價,以有效體現出學生對于知識掌握水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教學評價方式與傳統(tǒng)相結合,取長補短,并將傳統(tǒng)評分系統(tǒng)進行創(chuàng)新化改革,并且高職院校在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將合理科學評分體系與視頻教學相結合,才能真正體現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育意義,以實現民族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目標,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結語綜上所述,教育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對于高校民族音樂欣賞課教學有了更高層次要求。民族音樂欣賞課程需要具有時代發(fā)展性,以順應時代發(fā)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師生之間溝通與交流,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確保民族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

音樂鑒賞的論文12

  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為教學方式的現代化轉變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準備與前提保障,這使得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化教學方法得以順利進入實際教學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建立起新的人才評價標準已經成為時代必然課題。為培養(yǎng)適應現代化需求,更加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新課改指出新形勢下必須在關注基礎教育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總體能力的教育方法,實現師生教學相長的教學目標。為了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的開展力度,筆者結合連南瑤族自治縣的教學實際情況,在大量采集本地的獨特民族特色的瑤族歌曲基礎上,為實現高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綜合提高做出積極有益的嘗試。

  一、大力采集本縣瑤族族民歌資源,發(fā)揮民族特色優(yōu)勢。

  連南瑤族自治縣,是瑤族聚居縣,瑤族居住的地方占全縣80%的面積,在連綿百里的高山峻嶺上,到處是瑤家村寨,瑤族風情豐盛,故連南瑤族自治縣有“百里瑤山”之稱。本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文化底蘊十分豐富,幷歉栉柚l(xiāng),瑤族人民愛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歌聲好比山溪水,千流萬支匯成河。為對本地區(qū)的音樂資源進行有效開發(fā)利用,筆者利用閑暇時間對本地區(qū)的音樂進行專門采風,采風內容包括當地的民歌內容、表演形式以及演唱風格,并通過運用現代樂譜對其進行及時的記錄,同時使用漢語對歌詞進行同音書寫,與此同時筆者還學習了部分民歌的舞蹈形式,增加了對民歌資源的認知水平與程度,為在課堂上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奠定了相關知識理論基礎與具備了必要的素材保障。

  二、用靈活多樣的音樂鑒賞形式進行課堂教學。

 。ㄒ唬⿲B南瑤族自治縣的瑤族民歌的風格與特點進行課堂總結。

  筆者通過音樂采風活動,得到了大量一手的音樂素材,在進行實際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們分組體驗學習,并通過自己的親身示范,使學生了解到當地民族歌曲的演唱方式,并通過對唱、歌曲接龍、斗歌等形式進行《花腰袋》、《敬酒歌》、《旺嘟精》等瑤族歌曲的具體學習,使他們學會這些歌曲的演唱形式,并通過對相關舞蹈的教習,使學生們能夠在舞蹈的參與下,全面的領會瑤族民歌的巨大魅力。以月為單位,每月的最后一節(jié)課,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回顧,對本月學習的民族歌曲進行系列總結。

  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使學生在對比、討論等豐富多樣的形式下,了解到民歌的風格與特點,并對其進行全面的總結。舉例來說:筆者在進行《敬酒歌》、《隔山歌》、《送個風車表心意》、《搖籃曲》的教學后,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用分組討論、側面啟發(fā)的方式,使學生總結出瑤族民歌的基本特點。風格上:風格多變,不拘一格!毒淳聘琛非{歡快,熱情奔放,用高亢的聲音傳遞著瑤族人熱情的生活態(tài)度!陡羯礁琛沸捎崎L,用女聲二重唱的方式,將瑤族情歌演繹得十分動人!端蛡風車表心意》曲調輕快、俏皮活潑,把瑤家兒童活潑可愛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搖籃曲》曲調輕柔,委婉動人,體現了瑤族媽媽對寶寶的無限呵護。出現這樣大相徑庭的表現形式,是因為瑤族各個村寨居住的環(huán)境以及在不同環(huán)境下形成的文化傳統(tǒng)以及生活習慣之間的差異造成的。歌曲演唱時間上:瑤族民歌的數量豐富,然而卻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便是歌曲時間普遍較短,一般不超過四分鐘。歌曲內容上:內容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祝酒時悠長的酒歌、逢年過節(jié)唱的歌曲、紅白事唱的賀歌、待人接物的禮歌等等,比如上山打獵的“打獵歌”,歌曲內容為:“我是一個打獵手,天天打獵滿山走;肩頭扛著鳥銃炮,腋下掛著火藥兜。伙計呃——去羅、去羅、去羅,為了保護生產奪豐收,我們去追捕那兇惡的野獸?靻,快喲,快點點來呀!你看——野豬吃蕃豆,野豬吃蕃豆!瞄準——梆!”歌詞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十分貼近生活。

  筆者在具體的教學中間,除卻用真人演繹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到瑤族民歌的豐富多彩,更會對他們傳遞現今民歌的繼承與傳承狀況,通過多媒體的演示,使學生了解到由于本地瑤族歌曲長期無音樂樂譜以及文字記載,民族歌曲在傳統(tǒng)口耳相傳的方式下流失的十分嚴重,因此必須通過我們這一代人的認真學習與保護,使民族瑰寶得以流傳下來,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使學生在熱愛音樂的天性和了解本民族優(yōu)秀歌曲淵源以及表演方式的基礎上,提高自覺傳承民族文化的責任感。

 。ǘ┺D變教學方式,激發(fā)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收集瑤族歌曲的同時,筆者對音樂素材進行現代化手段的綜合整理,使其能夠以聲、像、文結合的課件方式在音樂鑒賞課中進行直觀、感性的展現,通過對素材與教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在學習《獨特的民族風》一節(jié),特地加入了對《瑤族舞曲》賞析,為了能夠使學生準確掌握瑤族舞曲的特點,筆者利用網絡資源,搜集了幾種不同版本《瑤族舞曲》的視頻,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利用形象的視頻展現,使學生了解了《瑤族舞曲》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同時,筆者通過自身的音樂采風活動以及現實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具體舞蹈教學錄像,在課堂中進行有意識的導入與播放,使學生能夠將課堂學習的知識與日常生活情景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在對相關理論知識掌握基礎上,在觀看氣氛熱烈、載歌載舞的氛圍下自覺地進行手舞足蹈地參與,此時筆者還帶領學生進行民族舞蹈的表演,班級學生積極參與。這種將課堂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并在課堂中間進行生動形象、參與感極強的現實表演教學情境下,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更能夠使學生在接受教師授課的同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扭轉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生認為音樂課堂枯燥無味,所學理論知識毫無用處,且與他們本身生活聯(lián)系不大的觀念,使他們在樂觀向上、輕松愉快地教學模式下用更加主動的姿態(tài)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真正地實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為高效課堂的開展奠定必要基礎。

  (三)對收集瑤族民歌進行積極探討,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

  在對音樂采風收集的歌曲進行整理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帶領學生一起參與,并通過錄音、錄像等形式對相關過程進行記錄,轉制成光盤。筆者帶領學生對光盤內容進行研究學習的現實教學中,發(fā)現這不僅可以集思廣益地增加收集歌曲的歌詞準確度,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歌曲的理解能力。比如瑤族有一些傳統(tǒng)的曲調,雖然歌曲篇幅十分短小,但是演唱過程中歌詞內容并不固定,而是村民在勞作過程中,內心孤獨百無聊賴即興填詞,用來消遣寂寞的方式。如果沒有相關知識做背景,學生很難理解歌曲的真切含義,教師通過向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資料,使學生理解這些歌曲并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的,通過學生們的討論與對旋律的多次咀嚼,學生們能夠對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進行更加準確的體會。

  三、結語。

  由于地域以及歷史的特殊性,瑤族民歌有著十分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感情寄托,筆者通過自己的切身教學實踐,探索出了將瑤族民歌運用在音樂鑒賞課中的具體方式,希望為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在現代化技術手段不斷進步的時代下為保持本民族的音樂特色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資料:

  [1] 戴娜,關于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幾點體會[J]。祖國:建設版。20xx(02):132—136。

  [2] 林玨。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鑒賞能力—關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的嘗試 [J]。教育導刊。20xx(10):125—126。

  [3]宋淋元。怎樣上好高中音樂鑒賞課[J]?荚嚕航萄邪妗20xx(02):124—125。

  [4] 李曉暉。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研究[J]。藝術百家。20xx(A01):129—130。

  [5] 黃鈺婷。廣西瑤族民歌的地方差異[J]。藝術百家。20xx(04):364—365。

音樂鑒賞的論文13

  音樂鑒賞是對音樂美的探究過程,這一過程不但包含對音樂的情緒感受(基于音響)、情感體驗(基于聯(lián)想與想象)過程,同時包含對音樂的思維、表現、創(chuàng)造等審美過程。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努力做到通過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引導學生在生動活潑的音樂體驗、表現、創(chuàng)造過程中,積極自主地去探究音樂的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下五類教學引導方式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

  一、創(chuàng)作式引導

  教師在音樂鑒賞課上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思維的過程,是引導學生探究音樂的需要。根據當前高中生的學情,口頭創(chuàng)作能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進來,達到“低入高出”的效應,在音樂鑒賞課上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音樂活動。

  案例:《斯美塔那的交響詩——〈沃爾塔瓦河〉》

  師:如果你是個捷克人,從文學角度出發(fā),你將如何來表達對“沃爾塔瓦河”這條母親河的愛?

  如學生的回答與作者一致,教師可以說:“同學們的文學構思與作者的音樂構思不約而同地達成了一致,祝賀你們!”如學生的回答與作者的思路不一致,教師可以說:“同學們從多種角度展示了獨特的文學構思,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構思音樂的!

  教師投影作者的構思:

  案例說明:交響詩本身是文學的音樂化,因此學生的文學構思為接下去的音樂鑒賞做了情感上的鋪墊,而教師的點評將使學生對音樂的內容充滿好奇心。

  師:這些內容,你們覺得用什么曲式能較好地把它們組織起來?(投影)請在以下三種曲式中選擇合適的結構,并說出理由。

  案例說明:學生對這三種曲式已經很熟悉,有利于課堂上小組討論,小組間的交流、質疑。教學引導看重的是學生音樂思維的過程,而不是評判出誰對誰錯。

  二、懸疑式引導

  懸疑式引導是在教學中設置懸念或使學生產生疑問。學生大多具有好奇心和自信心,高中學生也不例外,當他們在課堂上的自信心受到沖擊時,會出現矛盾的心態(tài),這種矛盾心態(tài)在一定的情境中便會轉化為好奇心,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不失時機地設置一些“懸疑”,利用學生產生的好奇心催化學生的音樂情感,引導學生探究音樂。

  案例:《一個人的流派——德彪西》

  師:平時大家初聽一首音樂作品,通常對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會有較明確的感知,這是因為兩者是構成音樂最為重要的基本要素,下面請同學們聽幾個音樂片段(只放音頻,不告訴學生曲名),說說你對音樂的旋律印象深刻,還是對音樂的節(jié)奏印象深刻。

  ●音樂播放順序:

  1.旋律富有歌唱性的《春之歌》;

  2.節(jié)奏性強的《拉德斯基進行曲》;

  3.淡化旋律線條、無典型節(jié)奏型的《水中倒影》。

  ●課堂顯示:跟著第一段音樂,同學們可以把旋律線條哼唱得較清晰;跟著第二段音樂,同學們擊拍得很整齊,但對第三段音樂唱得、拍得則七零八落。不過,課堂氣氛迅速變得活躍起來。

  師:同學們聽了第三段音樂后,老師觀察到你們的表情很糾結,這是老師早有預料的,請不要責怪自己耳朵不行,是這類音樂的風格使得你們無所適從。這類音樂不像第一段音樂有清晰的旋律線條,也不像第二段音樂有鮮明的節(jié)奏型;它呈現出旋律上的片段性、不斷地變換性,節(jié)奏較松散、流動性強,屬于印象主義音樂。(揭示課題)

  案例說明:通過教師的第一段導語,學生的注意力已集中在是對音樂的旋律印象深刻還是對音樂的節(jié)奏印象深刻方面,第三段音樂的出現使學生感覺遇到了障礙,產生了矛盾心態(tài)。通過教師的第二段話,修復了學生的自信心,也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印象主義音樂的好奇心。

  三、“電眼式”引導

  “電眼式”引導是指使用較強吸引力的圖片或視頻吸引學生的音樂注意力,奠定學生探究音樂的情感基礎!半娧凼健币龑У耐瑫r,應設置能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問題情境,防止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畫面的形式上去。

  案例:《鋼琴音樂的奇葩——肖邦的音樂》

  ●視頻一:選用克羅地亞鋼琴演奏家馬克西姆(被譽為歐洲新古典鋼琴王子、鋼琴圣手,曾為雅典奧運會彈奏奧運會主題曲《奧林匹克之夢》)演奏的《C小調練習曲》錄像。馬克西姆英俊的形象,深邃的眼神,加上電聲樂隊、弦樂組的伴奏及閃爍的燈光,讓學生們熱血沸騰。

  師:肖邦被譽為“鋼琴詩人”,你如何評價這首音樂作品的“詩境”?肖邦通過這首作品想宣泄怎樣的情感?

  ●視頻二:選用俄羅斯古典鋼琴演奏家瓦蓮京娜(善于演奏肖邦的音樂,多次獲得國際鋼琴大賽的第一名)演奏的《C小調夜曲》錄像。演奏廳內,一盞追光燈照射在大三角鋼琴上,朦朧近似古典油畫的視頻中,一個表情惆悵且憂郁的古典美少女在琴鍵上探尋著肖邦的情感世界。

  師:肖邦的夜曲浪漫而凄美,這種風格通過哪些獨特的音樂表現手法匯聚而成,融入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案例說明:音樂視頻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是為了營造一種課堂情境,是引導學生探究音樂的需要,本課選擇的兩個視頻在音樂情境上是強烈對比的,雖然學生的音樂注意力起初主要來自于令人心動的演奏者或演奏場景,但教師的引導最終卻讓所有的同學都自然地進入到了音樂情境中。伴隨音樂風格的轉換,學生在課堂上的音樂情緒也強烈轉換,這種強烈對比給予了學生較開闊的音樂思維空間,學生的探究變得熱烈而有深度。

  四、探尋式引導

  我在教學中時常揭示一些普遍認同的`“音樂結論”,讓學生探尋這些結論的“來龍去脈”,即“音樂結論”背后的音樂表現內容、表現形式、要素組合、創(chuàng)作思維等。

  案例:《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

  師:聽了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的第一樂章,老師深深體會到為什么人們把莫扎特的音樂稱之為“含著眼淚的歡笑”,下面請大家仔細聆聽樂章的呈示部,一起探尋音樂中的“眼淚與歡笑”。(播放音樂)

  師:你能在音樂中感受到“含著眼淚的歡笑”這種獨特的音樂情感嗎?“歡笑”如何呈現?“眼淚”何處尋覓?

  ●每當發(fā)現學生的探尋出現困難時,我便給予探尋方向的提示。

  ●提示:請在呈示部兩個主題旋律中尋找“眼淚”,在樂隊配器與音樂的節(jié)奏中尋找“歡樂”。

  案例說明:這種探尋式的引導給了學生“音樂方向感”,有助于引導學生通過一些音樂作品案例,認識音樂風格的獨特性,懂得音樂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在多姿多彩的音樂創(chuàng)造中逐漸提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年輕人喜歡探尋奧秘,這種探尋式引導讓學習小組的凝聚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耙魳方Y論”在我們的教學內容中能運用的機會是比較多的,例如:貝多芬成熟時期的音樂風格——“熊熊燃燒的火焰”;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愴)交響曲》所展現的悲觀主義者的形象等等。

  五、熱身式引導

  所謂的“熱身式引導”可以理解為大作品或較難理解的音樂作品在鑒賞之前的“投石問路”,它使教學產生“梯度”,課堂效果較好,是實現低難度向高難度跨越的一種教學策略。

  案例: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

  ●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鑒賞之前讓學生在其作品弦樂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中預先體驗憂傷、滄桑的音樂情感。

  案例說明:《如歌的行板》在音樂的基調上與《悲愴》第四樂章較為接近,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聽這一樂章時曾流下眼淚,并說這一作品使他:“接觸到忍受苦難人民的靈魂深處!币魳分械摹翱嚯y”也為《悲愴》中“生命的熄滅”之結局埋下了伏筆!度绺璧男邪濉肥遣窨煞蛩够囊魳分辛鱾鬏^為廣泛的作品之一,很多同學對此曲有所了解。同時,樂曲ABA的結構清晰,音樂主題形象鮮明,加上旋律非常優(yōu)美,再以弦樂重奏的形式演奏,較容易打動學生。

  結語:教學引導說到底是課堂教學中的策略,是有效教學的表現形態(tài)。它體現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意識。高中音樂鑒賞的最終目的是審美,審美過程就是音樂探究的過程。如何有效引導學生通過生動活潑地參與、積極自主地思考去探究音樂的美,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

音樂鑒賞的論文14

  摘要: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更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教育,要完成初中音樂教學任務,就要通過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個鑒賞課的開展。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樂感培養(yǎng)

  本文引用格式:張玉潔.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J].教育現代化,20xx,5(32):384-386.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樂感的培養(yǎng)和鑒賞課程的開展,能夠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在理解和欣賞音樂之中提升自身的音樂學習水平,加深對音樂知識的學習。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的重要性

  (一)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音樂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唱歌,重要的是在教學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對音樂的樂感和鑒賞,學生才能真正的學到音樂這門藝術的真諦,感受音樂的魅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音樂教學也被納入初中教學活動中的重點課程,音樂教學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最終還要歸功于新課程的改革與完善。在初中音樂教學課程當中,新課程的改革提出了要注重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和了解,注重初中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態(tài)度,不斷培養(yǎng)對音樂學習的激情,完善音樂課堂教學任務。音樂文化能夠帶給人們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行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和鑒賞教學,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文化內涵和表達情感,讓學生感同身受,真正的投入到音樂教學當中。當學生的課堂學習中流露出自身的真實情感,情感上得到解放,充滿愉快歡樂的心情感受音樂,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能力,初中音樂教學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ǘ┡囵B(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的學習過程,重在理解和欣賞,當學生完全了解這首音樂的情感和思想時,才會不斷激發(fā)自身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情感。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和鑒賞能力教學正好可以讓學生的欣賞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yǎng)自身對音樂的感受,調節(jié)自身的樂感學習。通過音樂鑒賞學生可以細膩的品味音樂的內涵,發(fā)現音樂中的價值,通過感官的參與與音樂融為一體,產生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音樂的熏陶,加深對音樂文化的感悟。學生通過不斷的欣賞和感悟,加深對音樂知識的了解,當完全理解音樂歌曲背后的文化含義和表達思想之后,就可以培養(yǎng)自身的審美能力。

  (三)加強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音樂課程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全身心的陶冶在音樂當中,在音樂中展開自身思維能力的發(fā)揮。通過在音樂課程當中開設樂感培養(yǎng)和鑒賞課程,可以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想象力,加深對音樂知識的學習。

  二初中音樂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

 。ㄒ唬┤狈︶槍π詫W習課程

  初中音樂的鑒賞課程,就要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鑒賞歌曲,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音樂的學習不僅只是部分學生積極配合就能完成,需要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音樂課程教學中。目前的音樂課程教學只是在課堂上教給學生一些書本上的音樂歌曲,歌曲中表達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情感也完全不同,教師只是完成教學任務,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部分初中教師也完全忽略了音樂課程對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隨便的為學生播放一些民族歌曲就當作音樂鑒賞課程,沒有完整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學生在沒有就教師引導的情況下也消化不了這些難度的音樂學習,從此音樂課程教學就頹廢。

 。ǘ┙虒W內容和形式太單調

  初中的音樂課程無非就是先為學生播放幾遍當堂課所講的內容,然后教師帶領學生在去唱幾遍,然后讓學生自身練習。所以在鑒賞課程中最大的教學問題就是教學形式太過單調,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在音樂鑒賞課程中也是沿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初中生雖然心理生理還不夠成熟,但是也經常聽一些流行歌曲,思維能力前衛(wèi),如果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不加以改革,就將會被學生們所淘汰。當教學方式和內容千年不變,教學內容就會與時代脫節(jié),與學生的想法脫節(jié),無法感受到學生內心的想法,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方式分析

 。ㄒ唬﹦(chuàng)設情境教學

  初中學生還處在音樂學習的基礎階段,對音樂知識的認知水平還不夠全面,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還沒有完全發(fā)展,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一,教學上也會有很大的困難。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上,音樂教師可以引進先進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模擬一些符合當堂教學內容的音樂情境,學生在真實的、合理的音樂情境中感受音樂知識的學習,完全融入到音樂教學當中。學生在真實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下,仿佛身臨其境,表演者就在自己的身邊,伸出手就可以觸摸到音樂,靜下心來仔細聆聽音樂曲調,真正領悟音樂知識學習,感受音樂魅力。例如初中語文課本中有一首《水調歌頭》的文章,教師可以搜集資料,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欣賞學生所熟悉的這首音樂曲調,當學生在完全理解這首曲目的意思的表達情感之下,就會仔細聆聽曲調中的節(jié)奏和旋律,了解曲調中感人的情感流露,歌曲中是通過哪種樂器來演奏,學生就處在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當中。例如初中音樂當中的《高山流水》曲目,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搜集資料,了解這首歌曲的來源和表達情感,再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處在情景當中,感受古琴帶給人們魅力和情感,用心去感受作者所想表達的思想情感和流傳千古的友誼之情。通過情景再現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激發(fā)對音樂學習的向往,在積極地學習情感中培養(yǎng)音樂的樂感,提升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不斷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ǘ├枚嗝襟w教學方式

  在現代教育當中,多媒體教學手段已屢見不鮮,經常出現在學生的課堂教學中。當今社會又是網絡時代,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多媒體教學手段就能很好的幫助學生學習,走進初中學生的教學生活中。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可以將抽象的音樂知識理論形象的展現出來,為學生不僅提供豐富多彩的音樂歌曲,還能為學生提供音樂教學視頻,學生會感受到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的音樂課堂學習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爭先恐后的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對每一節(jié)音樂課程都充滿期待,并且能夠積極地投入到音樂教學當中。在教學中逐漸提升學生樂感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鑒賞能力水平的提高,促進高校音樂課堂的學習。例如教師在開展鑒賞課程之前,先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有關的音樂歌曲,歌曲背后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在鑒賞之前先讓學生通過多媒體了解歌曲的背后情感,然后在為學生播放幾首相關的音樂歌曲,其中穿插一些視頻和圖片,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最后在引導學生回歸到當堂課所講授的內容,讓學生帶著情感去參與到音樂鑒賞之中,完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

  (三)建立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方式中也被提倡使用,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能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揮,在音樂課堂學習上取長補短,互相配合,提升學生的樂感培養(yǎng)和音樂鑒賞水平。每當學生學習一首歌曲之前,先讓學生展開討論研究,探討音樂的類型和表達的思想情感,了解音樂中的節(jié)奏和旋律,了解音樂曲目是由哪種樂器演奏,讓學生先大致了解之后再鑒賞音樂。例如教師在教學生鑒賞這首《七子之歌》前,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討論。例如《七子之歌》中都包括哪七個地方?都表達了什么情感?曲子都是由哪種樂器演奏?曲子的節(jié)奏是多少?讓學生先帶著問題展開小組討論活動,學生就會在討論中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發(fā)表各自的見解,全員都參與到其中。討論好之后可以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對平時不經常發(fā)言的同學鼓勵,對回答問題的學生都給與獎勵,這樣的學習氛圍就會深受學生的喜愛。教師在對教學問題的內容進行完善,為學生講授更加豐富的的演奏技巧和鑒賞技巧。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的提示,真正理解歌曲的音樂節(jié)拍,理解歌曲的強弱節(jié)奏,理解歌曲的情感表達,提升學生鑒賞能力的水平,完成音樂課堂教學任務。當學生全面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教師的教學任務也大量減輕,音樂教學就成為真正幫助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方式。

  四結語

  初中音樂的課堂教學中,作為音樂教師就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認識到音樂教學對學生的影響之重。教師就要從自身做起,豐富學生的教學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方式和多媒體教學方式,引進先進的教學經驗。為學生營造積極歡快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學生就會全身心的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當中,完成音樂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楊媛媛.淺論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J].魅力中國,20xx,(45):144.

  [2]果淑俠.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xx,(11):146-147.

  [3]樊劍輝.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的培養(yǎng)與鑒賞課教學[J].都市家教(下半月),20xx,(10):247.

  作者:張玉潔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太河鎮(zhèn)淄河中學

音樂鑒賞的論文15

  摘 要: 流行音樂的合理、科學引用不僅能滿足學生的音樂主觀學習需求,而且能幫助他們透過流行音樂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刻音樂知識原理,對于強化音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高中音樂 鑒賞教學 流行音樂

  所謂流行音樂,指那些特定時間段內深厚大眾歡迎、并在社會上得到廣泛傳播與普及的音樂。高中階段學生熱衷于追求新鮮時尚,對于流行音樂更是格外青睞與喜愛。流行音樂的合理、科學引用不僅能滿足學生的音樂主觀學習需求,而且能幫助他們透過流行音樂體會其中蘊含的深刻音樂知識原理,對于優(yōu)化音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借助流行音樂可幫助學生實現對音樂知識點的深刻理解

  教育實踐表明,流行音樂的恰當利用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可幫助學生借助熟悉的淺層次流行音樂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深刻音樂原理等理論知識點,即實現對相關音樂內容的深刻理解。

  對此,筆者感受頗深。如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不同地區(qū)的音樂風格也不盡相同”這一知識點,筆者便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分別為學生播放了美國的R&B流行音樂代表人物亞瑟小子(Usher)的經典音樂曲目,隨后又為他們播放了中國的R&B流行音樂代表人物周杰倫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由于平,F實生活中學生經常接觸到這些流行音樂,因此他們中大多數人都隨著作品的播放小聲哼唱了起來。音樂課堂氣氛空前熱烈而活躍。在此基礎上,筆者趁勢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通過亞瑟小子及周杰倫不同R&B作品的對比,你能從中得出哪些中美R&B流行音樂上的異同點?要求學生結合剛才聆聽的流行音樂作品,嘗試對這一問題進行合作分析與探討。由于討論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流行音樂作品,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格外高漲,很快得出如下結論:亞瑟小子的R&B風格更為直接、更為濃烈,而周杰倫的R&B作品則是創(chuàng)造性地增添了一些具有中國風特色的元素,使得R&B風格更貼合中國音樂聽眾的口味。而這一認知的形成很顯然為學生實現對于“不同地區(qū)的音樂風格不盡相同”的深刻理解與靈活掌握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有利于其形成端正、科學的音樂欣賞、鑒賞理念,更為接下來更有針對性地學習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真正取得了一舉多得的`良好教育效果。

  二、借助流行音樂可顯著提高學生的實際音樂鑒賞能力

  《高中音樂鑒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師不能僅教會給學生基礎的音樂鑒賞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應當使他們逐漸具備起扎實的音樂鑒賞實踐技巧,即會對現實生活中良莠不齊的音樂作品進行科學、合理的挑選,真正具備良好的音樂鑒賞水平與相關能力。”

  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為可將當下社會背景下質量參差不齊的眾多流行音樂作品作為鍛煉、發(fā)展學生實際音樂鑒賞能力的有效突破口。如學習“流行風”這一版塊的內容時,筆者特意為學生選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流行音樂風格作品:一種是典型的口水歌,歌詞簡單沒有深意,節(jié)奏旋律更是毫無技巧可言,如現下流行的《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等,另一種則是具有深刻內涵及積極向上意義的流行音樂作品,如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蝸!返。隨后,要求學生結合自身演唱體驗及實際體會,嘗試對這兩種風格的流行音樂作品進行對比,探究為什么同是流行范圍較廣的音樂作品卻能帶給演唱者截然不同的演唱主觀感受。學生的自主探究過程實際就是他們運用所學音樂知識科學、合理審視、辨別兩種不同流行音樂風格的一個過程,在該過程中他們既得以對之前學過的音樂理論知識點及時溫習與鞏固,與此同時,更使得他們深刻意識到:社會上特定時間段內流行的音樂作品質量差距懸殊,只有學會合理辨別、科學欣賞,才能在遠離惡俗音樂曲目的同時真正享受到有水平、有質量的音樂佳作。

  如此一來,借助不同流行音樂作品,學生的實際音樂鑒賞能力就得到顯著鍛煉、提升與發(fā)展,從而為他們在日后現實生活中得以更加理性、客觀的態(tài)度正確對待流行音樂打下堅實基礎,有利于其及時摒棄低劣的音樂作品,免受其不良影響,更有利于其從高質量的音樂作品中真正感受到正面、健康、向上的真善美力量。而這很顯然正是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內容的根本目標所在,真正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目標落實到實處。

  三、結語

  流行音樂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引起高中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視與肯定。對此,高中音樂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將與所學鑒賞內容密切相關的流行音樂適當融入教學實踐活動之中。既是滿足學生主觀心理需求的重要措施,更是顯著鍛煉、發(fā)展學生實際鑒賞能力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編著.全日制普通高中音樂鑒賞新課程標準.20xx.

  [2]賈麗.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有效方法[J].音樂時空,20xx,03(31).

【音樂鑒賞的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鑒賞論文05-24

(精選)音樂鑒賞論文05-25

音樂鑒賞的論文07-24

【精品】音樂鑒賞論文15篇05-25

【集合】音樂鑒賞論文15篇05-24

音樂鑒賞的論文15篇(必備)07-25

美術鑒賞論文02-25

美術論文鑒賞05-22

美術鑒賞論文07-22

音樂鑒賞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