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导航,欧美日本中文,黄色在线观看网站永久免费乱码,chinese国产在线视频,亚洲欧洲第一视频,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毛片,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學論文>教學計劃>高一物理教學計劃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

時間:2022-06-29 10:35:21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集合15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jīng)意間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物理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集合15篇)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

  一、教學計劃的描述:

  上學期由于復習初中內(nèi)容,這學期繼續(xù)學習牛頓運動定律,繼續(xù)使用PEP 《必修二》,共三章,分別是第一章《曲線運動》,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第三章《機械能守恒定律》,共四章。

  二、教學目標:本學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以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為例,研究物體彎曲運動的條件和規(guī)律;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功和能的概念,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

  2、方法目的:學習運動合成與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理解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能量和守恒的角度培養(yǎng)學生處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曲線運動》可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的第一部分講述了物體曲線運動的條件和特征。

  在第二單元的第二、三節(jié)中,闡述了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并用這種方法詳細研究了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這是本章的重要內(nèi)容。

  第三單元勻速圓周運動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guī)律,分析勻速圓周運動和離心現(xiàn)象的例子,分析圓周運動的例子。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可分為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學習開普勒關于行星運動描述的知識;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第三單元,第四節(jié),學習天體運動中的萬有引力定律。第三章,《機械能》,可以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關于功和力。

  第二單元第三、四、五節(jié)講動能,動能定理,引力勢能。第三單元第六節(jié)和第七節(jié)講述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2

  一、學情分析:

  初中生所學的關于力和運動的知識有:

  1、運動的描述中有參照物、機械運動、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學生了解到運動的快慢可以用速度來描述,用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大小來表示,沒有嚴格區(qū)分瞬時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的概念;長度、時間單位及其測量學生也有了了解。

  2、知道了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三要素,會畫力的示意圖;對力和運動的關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知道了慣性和在生活中的應用、二力平衡及平衡條件;知道了重力的產(chǎn)生、方向、重力作用點重心,會用公式計算大小;知道了彈力、摩擦力的產(chǎn)生,對大小有了定性了解。

  二、以往教學中的難點:

  1、運動的描述:對于速度、加速度、矢量等概念的理解。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高,教學中應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出概念,注意引導學生初步領會物理的科學思維方法。

  2、勻變速直線運動:靈活運用公式圖像處理問題的能力。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滲透科學方法教育(播種做法和行為,培育態(tài)度與精神),重視良好做題習慣的培養(yǎng)。

  3、相互作用:對彈力、摩擦力方向、大小的理解應用;矢量合成法則的理解應用。充分發(fā)揮實驗的功能和作用,多聯(lián)系生活實際。

  4、牛頓運動定律:對運動和力關系的理解;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精選練習題,加強規(guī)律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三、教學指導思想:

  1、要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實驗的基本素養(yǎng)。

  2、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以學生熟悉的實際的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

  3、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diào)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diào)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

  4、進行分層教學,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努力實現(xiàn)教學方式多樣化;及時反饋,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幫助,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3

  課型

  新授課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nèi)容為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第5節(jié),在整個必修課程中,該內(nèi)容的學習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加速度是運動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將運動和力聯(lián)系起來的橋梁。由于加速度概念和其他物理知識聯(lián)系性強,涉及面廣,特別是在分析、解決跟動力學相關的實際問題中經(jīng)常涉及,因此對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如何,不僅直接關系到本章后續(xù)模塊的進一步學習,而且還影響以后選修模塊的學習和掌握,所以本節(jié)內(nèi)容是本章知識的重點之一。本節(jié)的關鍵是促進學生對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學情分析

  前面學習了速度的概念,學生學習了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用類比方法遷移到加速度的概念學習中來,這給學習加速度這一概念降低了臺階,但由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很難認清速度、速度的變化、速度變化快慢的區(qū)別,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中,與加速度有關的現(xiàn)象不多,這更給學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學概念帶來了難度

  設計思想

  教師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讓學生觀察和體驗后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聯(lián)想,運用科學思維,萌發(fā)并提煉出科學問題,使教學過程成為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用探究的方法,感受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過程,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的順序進行探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引入加速度的概念。然后從公式和圖像兩個方面加以理解,通過對生活中和實驗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對比,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義

  教學流程

  學生主觀感受──提出問題──發(fā)散類比──拓展探究──交流合作──分析論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意義,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能用公式a=△v/△t進行定量計算。

  2.知道加速度與速度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會根據(jù)加速度與速度的方向關系判斷物體是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

  3.能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像理解加速度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將生活中的實際上升到物理概念的過程,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運動。通過事例,引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存在加速和減速的現(xiàn)實,提出為了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總結(jié)得出加速度。

  3.教學中從速度一時間圖像的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主要引導學生看傾斜直線的“陡度”(即斜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數(shù)據(jù)求加速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生活實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其探索的精神。

  2.領會人類探索自然規(guī)律中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對人類認識世界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區(qū)分事物的能力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與他人合作,勇于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觀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

  2.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它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

  教學難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區(qū)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3.利用圖像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教學方法

  探究、講授、討論、練習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及木板等.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新課引入

  [演示]讓小車分別在傾角較小的斜面和傾角較大的斜面上滾動。

  [提問]小車兩次各做什么運動?它們的不同之處在哪里?

  [得出]小車兩次都是做速度越來越快的直線運動,但后一次速度改變得快。

  [小結(jié)]物體的速度改變是有快慢之分的

  [引導]實際上速度改變的快慢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那么,同學們能否舉一些例子出來,進行說明。

  [實例]

  1.運動的客車進站時,如果車的速度改變太快,立即變成0,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百米賽

  跑時,發(fā)令槍一響,運動員希望自己在短時間內(nèi)速度改變是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3.火車出站時,速度逐漸較大,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風馳電掣;而一扣槍的扳機,子彈“啪”的一聲已不見蹤影,這說明什么?

  4.人們在玩過山車、蹦極時,體驗到的刺激是速度帶來的嗎?

  [小結(jié)]以上實驗,以及生活中現(xiàn)象都說明速度的改變是有快慢之分的,為了描述物體運動中速度變化的快慢,人們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那么,如何定量地比較物體速度的變化快慢呢?

  新課教學

  [討論與交流]

  A.在校運動會上,張三同學百米賽起跑階段,由靜止開始在1.0s內(nèi)速度增加到8m/s

  B.電動車由靜止開始在3.0s內(nèi)速度增加到8m/s(約29km/h)

  C.摩托車由靜止開始在3.0s內(nèi)速度增加到12m/s(約43km/h)

  D.摩托車以12m/s的恒定速度行駛了3.0s

  為了能更加清楚對以上情況對比,請你將以上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

  初始速度v0/m·s-1

  經(jīng)過時間Δt/s

  末速度v/m·s-1

  A.百米起跑

  B.電動車起動

  C.摩托車起動

  D.行駛的摩托車

  仔細分析表

  格中的數(shù)據(jù)思考下列問題:

  (1)能否用速度的大小v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說明你的理由。

  (2)能否用速度的`變化量Δv(=v-v0)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說明你的理由。

  (3)你認為如何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思考后同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意見。

  一、加速度

  1.定義: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跟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2.定義式:a=△v/△t=(v-v0)/△t

  v0──開始時刻物體的速度

  v—─經(jīng)過一段時間t時的速度

  3.國際單位:m/s2或m·s-2,讀作米每二次方秒。

  [練習]

  下面請兩個同學把表格中的A、B的加速度算出來,下面的同學計算C、D的加速度,要有過程。

  (這一過程非常重要,借此學生可熟悉公式、單位,教師也可從巡視中發(fā)現(xiàn)錯誤,并引出加速度的物理意義。)

  [點評]進行規(guī)范,并給出正確答案,大小分別為:8m/s2 2.7m/s2 4m/s2 0

  [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8m/s2表示什么樣的意思? 師生共同分析,結(jié)合定義,得出物理意義;并讓學生說出其它數(shù)值的含義。

  4.物理意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其數(shù)值越大,表示速度改變越快。

  [提問]加速度是矢量還是標量呢?為什么?方向如何規(guī)定?

  [討論后小結(jié)]速度是矢量,速度的變化量Δv也是矢量,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改變量也是矢量,所以a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

  [提問]那么計算時,如何體現(xiàn)加速度的方向?

  [典型例題]在一次事故中,小車以10m/s的速度向一面墻撞過去,碰撞時間為0.1s。

  (1)如果墻不牢固,墻被撞倒后的一瞬間,車仍以3m/s向前沖去,求碰撞過程中的加速度?

  (2)如果墻很牢固,車與它碰撞后的一瞬間,以5m/s的速度被彈回來,求這一碰撞過程中的加速度?

  [學生回答后給出正解]

  解:以小車開始運動的方向為正方向,v1=10m/s,因為末速度與開始運動的方向相反,且速度為矢量,∴v2=-5m/s,則Δv=-15 m/s!郺=(-15)/(0.1)m/s2=-150m/s2。即此時加速度大小為150 m/s2,負號表示a方向與車開始運動的方向相反。

  (學生在了解加速度的定義、物理意義以后,以此來檢測對公式是否真正理解;另外,同時通過該題讓學生見識一下矢量如何計算,培養(yǎng)用正、負號表示方向的習慣。)

  5.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減速直線運動與速度方向相反。

  [閱讀課本強調(diào)]

  (1)引導學生閱讀書本,知道加速度也分為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2)引導學生閱讀P27頁表格上所列的加速度,對其中一些數(shù)值進行分析,一定要結(jié)合物理意義及方向來鞏固以上內(nèi)容。

  [閱讀體會]課件展示閱讀材料,讓學生認真閱讀并體會計算加速度。

  材料一:高級跑車:克萊斯勒ME412

  0──100 km/h加速時間2.9 s

  發(fā)動機:V12雙頂凸輪軸48氣門4Turbo

  排量:6.000c.c.

  最大馬力:850bhp/5750rpm

  車重:1310 kg

  極速:400 km/h以上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4

  一、基本情況分析:

 、睂W生情況分析:學生剛剛進入高中,對于物理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的認識水平。很多學生認為初中物理好學,從而輕視高中物理的學習。

 、步滩姆治觯何覀兪褂玫氖墙炭瓢妗陡咭晃锢肀匦抟弧肥前凑招抡n標的標準編寫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學習內(nèi)容是運動學和靜力學,是整個物理學的基礎。這一部分的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能力,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義人生觀的培養(yǎng)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1.認真學習20xx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為基本出發(fā)點,為新高考方案的實施熱身,按照新課程標準搞好高中物理教學,使每一個學生的高中物理素養(yǎng)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和進步,不讓學生在即將實施的新高考方案中折戟。

  2.認真鉆研教材內(nèi)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nèi)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于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jīng)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zhuǎn)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diào)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diào)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

  4.加強教研研究,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和效益。

  ⒌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參入意識,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xiàn)“我要學”。

 、吨匾晫嶒,重視實驗能力培養(yǎng)。實驗探究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再現(xiàn)知識的發(fā)現(xiàn)過程,對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方式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1.認真組織集體備課,精編學案。編寫高質(zhì)量的學案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為此搞好集體備課,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按教材的要求和考鋼的要求,結(jié)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編寫出高質(zhì)量的學案。設計的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設計的習題題要緊扣考綱要求,典型性,針對性強,以基本題中檔題為主。

  2.抓好課堂效率。上課力求高效,精講精練,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化的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成績。

  3.抓好課前預習及課后及時鞏固。落實每個人的作業(yè)。單元復習和測試落實到個人,完善課前檢查和試卷的單獨評講。

  4.積極組織組內(nèi)人員多相互進行聽課、評課,及時進行反思總結(jié),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可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5.加強實驗教學,能做的實驗一定要做,能分組實驗要分組實驗,演示實驗一定要演示,要認真組織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5

  1.指導思想

  交流教學經(jīng)驗、傳承教學智慧、提升教學技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教師成長

  2.工作原則:實效性、共享性、研討性、互補性、創(chuàng)造性

  3.工作要點:

  a、制定學期教學計劃

  b、開展推門聽課,相互聽課制度,相互取長補短;

  c、落實教學常規(guī)要求;并進行每2周1次單元考試;

  d、每學期八次集體備課,把握集體備課基本流程:(1)確定主備人——個人研討;(2)集體商討——說課、切磋、完善、確定最佳方案;(3)達成共識,確定教案;(4)個人反思——根據(jù)個人執(zhí)教情況,認真思考,深刻反思、交流、再完善。

  e、有效開展公開課、示范課,指定主評,并每人評課交流;

  f、積極學習新課程理論知識,適應新課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6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從物理科學的形成和發(fā)展來看,物理實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實驗對于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全面落實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xiàn)做計劃如下:

  一、實驗目的

  1.使學生有“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2.通過物理實驗能引導學生的物理教學認識;為學生提供物理事實性知識;也能為學生檢驗、鞏固物理知識和理論,驗證物理假說提供事實性知識。

  3.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

  4.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認識和分析物理事實,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培養(yǎng)學生關愛社會、關愛自然、與人合作的情感,在實驗過程中經(jīng)歷成功與失敗的情感體驗,同時通過實驗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等等。

  二、實驗重點:

  本學期實驗教學的重點是部分演示實驗、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有:用打點計時器測物體的速度,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

  三、實驗難點

  1.將探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精神用于教學中。

  2.盡量將學生能自己動手做的實驗放手給學生。

  3.讓學生充分利用家中的材料做一些實用型實驗。

  四、實驗措施:

  1.嚴格要求,按程序進行操作。

  2.認真組織,精心輔導。

  3.積極組織并指導物理課外興趣小組開展實驗活動。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7

  【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義。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單位、符號和讀法。了解生活實際中的某些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數(shù)據(jù)。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義式,會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的問題。

  4.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及意義,知道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qū)別。

  【能力目標】

  1.運用平均速度的定義,把變速直線運動等效成勻速直線運動處理,從而滲透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養(yǎng)遷移類推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解決一些問題,而向復雜問題過渡,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2.通過師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

  【教學方法】

  1.通過例題和實例引導學生分析如何辨別快慢。

  2.通過討論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教學重點】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區(qū)別。

  【教學難點】

  1.怎樣由速度引出平均速度及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2.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及在運動中瞬時速度是怎樣確定的。

  采用物理學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來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運動來研究復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來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教師通過舉例,讓學生自己歸納比較快慢的兩種形式。

  2.通過實例的計算,得出規(guī)律性的結(jié)論,即單位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小。

  3.教師講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意義。

  【教學過程】

  初始位置/m

  經(jīng)過時間/s

  末了位置/m

  A.自行車沿平直道路行駛

  20

  100

  B.公共汽車沿平直道路行駛

  10

  100

  C.火車沿平直軌道行駛

  500

  30

  1250

  D.飛機在天空直線飛行

  500

  10

  2500

  問題1:比較A和B誰運動的快,為什么?

  問題2:比較B和D誰運動的快,為什么?

  結(jié)論: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有兩種方法:

  1)一種是在位移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快,時間長的物體運動慢;

  2)另一種是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位移的大小,位移大的物體運動得快,位移小的物體運動得慢。

  問題3:比較B和C誰運動的快,為什么?

  一、速度

  1.定義:位移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式:。

  3.單位:國際單位:m/s(或m·s-1)。

  常用單位:km/h(或km·h-1)、cm/s(或cm·s-1)。

  4.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

  說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如果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還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問題:百米運動員,10s時間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百米運動員是否是在每秒內(nèi)都跑10m呢?

  答:否。

  說明: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來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當我們只需要粗略了解運動員在100m內(nèi)的總體快慢,而不關心其在各時刻運動快慢時,就可以把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此時的速度就稱為平均速度。所以在變速運動中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1.平均速度

  1)定義: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運動物體的位移和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用表示。

  2)說明:

  A.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體在t時間內(nèi)的平均快慢程度。這實際上是把變速直線運動粗略地看成是勻速運動來處理。

  B.這是物理學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運動研究復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

  問題8:百米賽跑運動員的這個=10m/s代表這100米內(nèi)(或10秒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否是說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內(nèi)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

  C.平均速度只是對運動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或某一段位移內(nèi))而言的,對同一運動物體,在不同的過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的。

  D.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內(nèi)的總體快慢,這就是“平均速度”與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根本區(qū)別。

  E.平均速度不是各段運動速度的平均值,必須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解。

  2.瞬時速度

  (1)定義:運動物體經(jīng)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時刻(或此位置)的瞬時速度。

  (2)意義:反映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jīng)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它能精確地描述變速運動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動。

  (3)對瞬時速度的理解:瞬時速度是在運動時間

  時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時的極限就是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時速度。

  (4)瞬時速度的方向:瞬時速度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與物體經(jīng)過某一位置時的運動方向相同,(若是曲線運動,瞬時速度的方向是軌跡上物體所在點的切線方向(與軌跡在該點的延伸方向一致))

  三、速率

  1.瞬時速率

  1)定義: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2)瞬時速率的測量:技術上通常用速度計來測量瞬時速率。

  2.平均速率:

  瞬時速度的大小是瞬時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NO)其實我們初中所學的速度也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1)定義:路程與發(fā)生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

  2)速率是標量。

  3)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例1】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某時刻速度是10m/s,那么這個物體( )

  A.在這一時刻之前0.1s內(nèi)位移一定是1m

  B.在這一時刻之后1s內(nèi)位移一定是10m

  C.在這一時刻起10s內(nèi)位移可能是50m

  D.如果從這一時刻起開始勻速運動,那么它繼續(xù)通過1000m路程所需時間一定是100s

  【解析】某時刻速度是10m/s指的是該時刻的瞬時速度,不能說物體從此時起以后運動的快慢情況,以后做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或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均可能。所以選項A、B均錯。如果從某時刻(速度為10m/s)起質(zhì)點做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從這一時刻起以后的10s內(nèi)位移可能為50m,所以選項C正確,如果從這一時刻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經(jīng)過1000m路程所需時間t=100s。正確選項是C、D。

  【例2】一物體沿直線運動,先以3m/s的速度運動60m,又以2m/s的速度繼續(xù)向前運動60m,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公式,s為總位移,t為總時間,等于前一段位移與后一段位移所用時間之和。

  全過程的位移s=120m

  物體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時間為

  后段位移用的時間為

  整個過程的用的總時間為t=t1+t2=50s

  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

  m/s=2.4m/s

  *注意: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只能由全過程的總位移與通過全路程所用的總時間的比值得出。如果用求速度的平均值去做

  =2.5m/s,這樣得出的結(jié)果是錯誤的?梢,平均速度概念與速度的平均值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

  【鞏固練習】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8

  一、開學伊始的思考:

  新的一輪高一開始,幾個問題自然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1、高中物理我們到底要教給學生什么?(三年規(guī)劃目標)。

  高中階段的學科目標: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自然科學,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打好學生基礎、發(fā)展思維、挖掘潛力、培養(yǎng)能力是所有物理老師共同關注的課題。在認知領域方面規(guī)定“學習比較全面的物理基礎知識及其應用,從物理學與科學技術、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這一角度認識物理學的作用”。在操作領域方面提出“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初步學會科學地研究物理問題,尋找物理規(guī)律的方法”。對能力培養(yǎng)和科學方法教育規(guī)定具體要求。在情意領域方面規(guī)定“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志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克服困難、團結(jié)協(xié)作、勇于探索、積極進取的精神”。“結(jié)合物理教學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五種能力”,打好基礎,應對高考。

  2、高一目標是什么?

  高一是學生整個高中階段的第一年,這一年的學習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高一是基礎,特別是本學期,是入門期。是克服“物理難學”、“懼怕物理”心理的關鍵時期;在知識上是基礎;在學習興趣培養(yǎng)上;學習方法指導上;在培養(yǎng)規(guī)范上;在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上。

  3、應當怎么教?(教師的行動)對應新的形勢,我們應當怎么教?

  新的課程改革的形勢和規(guī)范辦學的形勢,今年8月22日會議上教育局提出繼續(xù)堅持“兩個不動搖”。

  新課程改革當然不僅僅是更換一套教材那么簡單,教師教學方式要實現(xiàn)從“組織教學”到“動機激發(fā)”,從“講授知識”到“主動求知”,從“鞏固知識”到“自我實現(xiàn)”的轉(zhuǎn)變,而轉(zhuǎn)變教學方式的目的又在于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實現(xiàn)學生“學會學習”的目標。

  這些變化都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欲求有效,必須力求教學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效,即學習課程標準、鉆研和處理教材、深入了解和分析學情、備課、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對學生的輔導、課后反思……諸環(huán)節(jié),以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都要做到有效,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4、學生應當怎么學?(學生的行動)。

  新的形勢下,學生學習方式要轉(zhuǎn)變。要學會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主動求知。自主、合作、探究培養(yǎng)終生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

  二、具體措施

  一、把研、煮、論、思活動常態(tài)化

  1.認真學習《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鉆研教材內(nèi)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合理的處理、整合教材,吃透教材的重點與難點,切實把握準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2.不論是擔任物理教學工作多少年,也不論教學經(jīng)驗有多豐富,隨著新形勢和新的學生的變化,肯定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師要經(jīng)常反思教學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努力提高業(yè)務水平,不斷提升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所以“教學反思——教學改革——教學重建”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決不能打折扣,還應多聽老教師的課,與自己仔細對比,從中學習。主動邀請老師聽課指導,詳細些好課后記。平時多向其它教師請教交流,互相取長補短。

  3.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4.教師準備一套初中課本,認真分析相關知識,做好初中和高中在知識上和學習方法上的銜接。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nèi)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于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jīng)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zhuǎn)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物理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實驗的基本素養(yǎng)。其次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以學生熟悉的實際的問題或情景為背景,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降低起點,不急于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diào)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diào)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

  二、打造優(yōu)質(zhì)高效課堂,向45分鐘要質(zhì)量

  為了達成目標和計劃,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課的效率。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每周安排一位教師上公開課,其它教師都要積極參與聽評課,青年教師做到先聽課再上課,力爭12名教師盡快成為市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的課堂教學改革達標教師,并年底推出2---3名優(yōu)秀教師。打造高效課堂而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能力,為此要把握一個原則,即“學生思維在先”的原則。也就是“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原則。學生思維在先與新課程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理念是一致的。如何保證學生思維在先呢?充分利用導學案,讓學生先預習,然后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授課,這是高效課堂的第一步。結(jié)合學校提出的“五六”模式,提出新授課課堂教學要求:教學中理解大綱要求,備教材、備大綱、備學生、備同步練習。

  (1)對一節(jié)課的知識內(nèi)容有全面的了解,寫出知識框架,弄清有幾個定義、概念、規(guī)律、定理、定侓和公式。

 。2)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活化、拓展、變通、找出生活中的實例,在概念分析、規(guī)律總結(jié)、定律驗證的基礎上進行數(shù)學化推導公式。

  (3)在細化每一個知識點的同時全面分析確定和驗證知識重點和難點。合理設計例題和練習題,做到取材面廣、代表性強、注意舉一反三,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注意講清思路,滲透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

 。4)加強實驗,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及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5)課堂上做到脫離教案,把知識講活、講細、講實、講新,精講多練,及時完成課本習題及相應的補充題,這是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必要手段,新課階段應把重點放在對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上,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領會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過程。

  三、落實有學科特色的集體備課

  我們的集體備課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每周一次全組集中集體備課,集中集體備課時我們采用提前一周,單課時備課的方式。集體備課的基本程序:個人粗備——集體備課——個人細備。高一物理組共12人,分兩個級部。每周3節(jié)課,我們兩個級部分工協(xié)作的方式,材料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計劃統(tǒng)一、單元過關統(tǒng)一,每個級部負責一章的導學案編寫和單元考試題的命制。另一級部則負責本章的自助餐作業(yè)。各級部教研組長負責安排本章的材料編寫分工,課時主講人根據(jù)全組討論的課時計劃,將自已負責的課時做出學案或者習題卷,并明確提出至少提前二天,把材料印刷好。在集體備課過程中,課時主講人以“說課”的形式把每一課時的教學流程、重難點的突破、習題配置進行講解。然后通過集體討論加以完善,最后定稿。最后定稿的打印稿張貼在組內(nèi)的小黑板上,使每一位成員對下一周的教學安排非常清晰。根據(jù)最后定稿,每位成員再進行自己的個人細備,各人細備務求每堂課都有教案,每個教案都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

  我們在集體備課時重點放在備學情、備習題、備問題上。導學案的問題設計、習題配置的廣度與深度。每天的說課分級部進行則可以隨時隨地地對教學的思路、認識以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每個導學案和跟蹤練習材料要形成電子稿,積累下來,建立檔案。

  四、及時反饋,把握學情,有效設計

  學習的過程又是思維的過程。人的`思維分為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如果思維能力存在問題,那么學生對于新知識的理解就會存在思維障礙,學生的直觀動作思維、直觀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就會受到限制。一要求老師經(jīng)常與學生特別是邊緣生進行交流溝通,二是通過課代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三是利用當堂檢測和課前小測。及時掌握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困惑,找到準確找到教學的切入點以便備課過程中選擇設計適合的教學活動,啟迪學生的思維。

  五、分層教學

  今年高一學生比較多,也注定是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每個班中成績差的學生比較多,必須做好分層次教學。一是學習杜郞口中學的做法,與班主任協(xié)調(diào),在學習小組的劃分上做好學生不同層次的搭配,二是書面練習分層,把基礎題和稍難的題分開。分批讓學生在課上或課下完成。三是課堂提問分層次,四是對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適當增加自助餐作業(yè)。這樣可以避免大鍋飯端不平的現(xiàn)象和好學生吃不飽的現(xiàn)象。特別是對于學習最困難學生,一定要讓這些學生都把改弄懂的基礎知識,必考內(nèi)容弄懂,一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防礙,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六、習題選編要求:

  在選擇習題時,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規(guī)律來進行選擇、設計、編制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控制好習題量,不搞“題海戰(zhàn)術”。

  (1)習題選擇要突出典型性和針對性

  習題的選擇不能貪多、貪全、習題的選擇應典型,既要注意對知識點的覆蓋面,又要能通過訓練讓學生掌握規(guī)律,達到“以一當十”,習題課不同于新授課,復習課,他是以訓練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故要達成高效的訓練目標,教師在選擇習題時,要針對教學目標,針對考察知識點,針對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切忌隨意和盲目。

 。2)習題選擇要強調(diào)基礎性和可行性

  教師應在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進行習題的選擇,即應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可行性,過分簡單的習題會影響學生思維的質(zhì)量,思維活動未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缺乏其應有的激勵作用,難度過大的習題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難以獲得成功的喜悅,長此以往,將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物理的自信心。所以,習題的選擇把握好“度”,狠抓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3)習題選擇要體現(xiàn)研究型和挑戰(zhàn)性

  選擇習題要精,首先要有豐富內(nèi)涵,教師除注重結(jié)果之外,更要注重組題方式和質(zhì)量,做到“一題多解”熟悉各種解法,多解歸一,挖掘共同本質(zhì),多題歸一,歸納出解題規(guī)律。其次盡量設計實際生活中的原型,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選編習題,訓練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讓學生體驗到物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同時讓學生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習題選擇要扎根于課本習題

  課本習題是經(jīng)過專家多次篩選后的精品,教師在習題課的題目選編中,應優(yōu)先考慮課本中的例題與習題,并且對其進行適當?shù)耐厣、演變編制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多題一法的習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我們不應該“丟了西瓜撿芝麻”,忽視課本習題去搞大量本質(zhì)重復的課外習題

  (5)習題選擇要關注熱點

  建議選擇開放性試題,以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啟發(fā)學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思考問題;關注應用性習題的選擇,以訓練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物理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懂得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關注探究性習題的選擇,以訓練學生的觀察、交流歸納等多種能力。

  課堂例題與習題要精心篩選,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強調(diào)例題與習題的教育教學因素,強調(diào)理解與運用。作業(yè)本著精留精練、不搞題海戰(zhàn)術的指導思想。對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統(tǒng)計,完成質(zhì)量進行分析,對錯誤解法進行剖析,對不同問題進行歸類,對不同的解法進行歸納,并找同學談話,分析每個同學的得失。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做到小周期,快節(jié)湊,快循環(huán),使學生通過作業(yè)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讓優(yōu)秀的學生開設物理課外課堂,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fā)定時定點講述物理錯題,克服物理弱科生的思維障礙。

  七、規(guī)范解答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1、認真書寫,卷面整潔規(guī)范

  2、語言表述規(guī)范

  3、解答步驟規(guī)范

  4、先畫圖后做題,善于運動圖像解決物理問題,規(guī)范要作圖。

  5、審題規(guī)范,解物理題要做到不選對象不解題,不列式。

  6、認真聽講、積極參與

  7、勤于思考、善于總結(jié)反思。經(jīng)常反思感悟自己未能做出來的題目涉及的基本解題方法

  8、對錯題積累,解題方法積累,感悟心得積累,要經(jīng)常回頭看。

  9、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結(jié)。

  10、勤學好問、不怕困難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9

  一、關于教學計劃的說明:

  本學期繼續(xù)使用人教版《必修二》,共三章,分別為第一章《曲線運動》、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第三章《機械能守恒定律》。

  同時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門基礎學科,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相銜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高中物理課程有助于學生繼續(xù)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技能;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了解科學研究方法;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fā)展探索自然、的興趣和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學進步以及文化、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為終身發(fā)展,形成科學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以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為例,了解物體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研究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規(guī)律;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天體運動中的應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

  (2)了解研究物理學的基本觀點和思想,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

  (3)了解物理學的發(fā)展歷程,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發(fā)展趨勢以及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4)能應用有關物理知識和技能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和生活中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學會運動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萬有引力定律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2)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guī)律;

  (3)通過物理規(guī)律和概念的學習過程,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shù)學工具在物理學中的作用;

  (4)具有一定的質(zhì)疑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讓學生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發(fā)展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樂于探究自然界的奧秘,能體驗自然規(guī)律探究的艱辛和喜悅;

  (2)具有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的意識;

  (3)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具有團隊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平拋運動》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講述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和曲線運動的特點。

  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講述研究曲線運動的基本方法──運動的合成和分解,并用這個方法具體研究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這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

  第一單元第四節(jié)、第五節(jié)、第六節(jié):講述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規(guī)律。

  分析勻速圓周運動的實例以及離心現(xiàn)象。

  第一單元第七節(jié):講述圓周運動的實例分析。

  第二章《萬有引力與航天》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節(jié):學習開普勒關于行星運動描述的有關知識;

  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學習萬有引力定律的知識;

  第四節(jié)、第五節(jié):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的有關知識;

  第六節(jié):學習經(jīng)典力學的局限性。

  第三章《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二、三節(jié):講述功和功率;

  第四、五、六、七節(jié):講述動能和動能定理、重力勢能;

  第八、九、十節(jié):講述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四:具體實施:

  基礎+學法+培養(yǎng)興趣

  1.精講

  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講解務必要清晰。為此應該對重點的內(nèi)容反復強調(diào),對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應用要多舉例,結(jié)合情景進行教學。其次,把握好進度,不隨意增加難度。例題和習題的選擇要慎重,應符合學生的實際,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講,在高一階段的例題仍然是對概念的理解和簡單的應用。對于提高題,由于主要面對的是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以方法指導為主,而一般的習題必須考慮到大多數(shù)的普通學生,并且要結(jié)合。

  2.及時的反饋

  課上和課后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上課要及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以課后習題為主。作業(yè)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了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jīng)常溝通。

  3.加強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其中要求之一是讓學生重視課本。做法:筆記直接做在課本上,課后習題都要在課本上有完整的解答,把課本補充成為一本好的學習資料。

  4.對于學習困難學生的具體措施

  一定要讓這些學生都把該弄懂的基礎知識掌握,一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防備,適當放慢速度,使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幫助我上好每一堂課;維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保持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要用真誠去關心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6.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1)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從興趣入手;

  (2)指導他們培養(yǎng)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幫助他們舉一反三。

  5.教師間的合作與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向備課組各位老師請教,尤其要多聽老教師的課。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整合。

  1、扎扎實實備好每一節(jié)課,落實到每課有教案、學案、課件,為組內(nèi)的課題“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學習方法指導的有效性研究”,進入到“課堂實踐、反思提升”做好一切準備。

  2、結(jié)合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做實“學案導學”,精心設計學案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幫助高一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學案設計既要針對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又要結(jié)合學生知識基礎和思維能力的實際情況,增設自我拓展欄目,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自我分析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探討適合本學科教學的教學模式,包括新授課、復習課以及試卷講評課,提高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加強課堂教學的常規(guī)管理,密切師生關系,做學生可以信賴的知心朋友。加強課后輔導答疑和作業(yè)批改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克服所教班級較多、學生較多等不利因素,加強教學效果的反饋調(diào)查,及時調(diào)整和彌補教學中的不足,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收獲。

  4、強化教學常規(guī)管理,正確認識課堂管理的重要性,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向課堂管理要效率。加強課堂的設計和組織,保證杜絕無案上課現(xiàn)象出現(xiàn);課堂提問切中主題,講求參與度,提高提問的思維含量,課堂小結(jié)做到簡潔精練,課堂教學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出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次教學,體現(xiàn)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層次性,增強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興趣、信心,提高教學效率。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爭取不讓一個學生掉隊。規(guī)范教學行為,實行學案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備課、上課、課后輔導、作業(yè)批改、考試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高標準、嚴要求,全面提升教學質(zhì)量。

  5、加強集體備課。按照學校的要求每周二次集體備課,不讓集體備課流于形式,充分發(fā)揮全組教師的智慧,深入細致地學習《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標準》挖掘教材,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各備課組制定的集體備課任務,在備課重堅持做到有主題、有中心發(fā)言人注重研究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并做好記錄。特別體現(xiàn)出集體備課的相互促進的作用和有利于教學實際,有利于形成教學風格個性,有利于促進教研組內(nèi)的良好向上的氣氛、有利于青年教師成長的的隱形作用。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0

  一、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1.指導思想

  按照新課標新高考的要求和教學大綱的安排,以及本屆學生的情況,本學期將加強物理基礎知識的教學,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為高考物理的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通過新課教學,使學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對于物理概念,使學生理解它的含義,了解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對于物理規(guī)律,在講解時注意通過實例、實驗和分析推理過程引出,使學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達形式和適用范圍。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情況分析:

  學生方面,今年擔任(理科班)1班、8班的物理教學,1班的同學學習成績一般,學習的興趣不濃,所以今后將通過個別輔導和新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步喜歡學習物理,提高成績。8班同學成績較好,成都七中老師上課,我做好課后的輔導和知識的細化。

  三.課程分析和教學內(nèi)容

  新一輪教材改革中,一方面繼承了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對力學、電學、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的認識過程,精選了每一領域內(nèi)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內(nèi)容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注意面向新時代,要求教學內(nèi)容隨著時代而有所更新,介紹與基礎知識有密切聯(lián)系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成就,強調(diào)知識和方法獲得的過程。

  本學期教學中我將理解大綱要求,注意因材施教,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注意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領會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過程;

  注意講清思路,滲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邏輯性;

  注意加強實驗,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還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注意安排練習和習題,這是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必要手段。

  四、主要措施及方法:

  1、加強研究,學習新課程的各項要求,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分析新課程的變化,全面把握教材,適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和教學起點,讓所有學生都能跟得上,吃得飽。

  2、認真做好集體備課,分工合作,多聽課、評課,互相學習,全面提高課堂效率;全面落實各項教學常規(guī)。做到不備課不上課,上課態(tài)度認真,教學方法靈活,認真了解學情,認真輔導和批改作業(yè)。

  3、課堂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精心選題,加強學生對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重點內(nèi)容的訓練;上課注意講清思路,滲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邏輯性;

  4、注意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領會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過程;

  5、在教學中配合班主任做好培優(yōu)輔差工作的落實。

  五、教學進度和計劃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1

  課次專題教學模塊

  一、運動的描述質(zhì)點運動的基本概念

  1.質(zhì)點;2.時刻和時間間隔;3.參考系;4.路程和位移;5.矢量和標量;6.速度;7.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8.速率;9.速度改變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0.位移-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像。

  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規(guī)律;2、平均速度規(guī)律;3、位移一時間規(guī)律;4、速度一位移關系

  三、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

  1、關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兩個重要推論:連續(xù)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差為恒定值、某段時間內(nèi)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2、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比例式:等分運動時間、等分位移;3、自由落體運動

  四、 三種力及相互作用

  1、力和重力2、彈力3、摩擦力

  五、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平行四邊形定則及合成步驟;2、三角形定則;3、合力與分力的關系;4、合成法求力

  六、動態(tài)平衡(極值三角形與相似三角形)

  1、動態(tài)平衡問題:極值三角形可以解決動態(tài)平衡中力的大小變化和極值問題。相似三角形找到一個空間三角形始終與力的三角形相似,利用空間邊長與對應力的比值相等的性質(zhì)來求力的大小或變化。

  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的特點、按力的效果分解力F的'一般步驟

  3、合成法與分解法在平衡中的應用

  七、正交分解法

  掌握正交分解法及其應用步驟

  八、期中考試點睛

  對重點知識進行梳理,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查漏補缺、拓展提高,為學生期中考試提供幫助。

  九、牛頓運動定律一

  牛頓第一定律:1、內(nèi)容;2、正確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意義;3、慣性

  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十、牛頓運動定律二

  1、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受力分析(一定要畫受力圖);正交分解;列方程:平衡的方向列平衡方程;不平衡的方向列牛頓第二定律方程。

  2、瞬時性

  3、矢量性

  十一、 牛頓運動定律三

  1、瞬時性的實際運用;2、瞬時加速度的計算

  十二、牛頓運動定律四

  1、連接體問題;2、超重與失重

  十三、 牛頓運動定律五

  臨界狀態(tài):1、相對滑動的臨界狀態(tài)2、分離的臨界狀態(tài)

  十四、 動力學綜合(一) 專題訓練動力學綜合問題

  十五、動力學綜合(二) 專題訓練復雜過程的動力學綜合問題

  十六、綜合復習+期末測試 梳理鞏固所學內(nèi)容,夯實基礎,查漏補缺,拓展提高,沖刺期末。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勻速運動、變速運動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時間圖象,能及如何用圖象表示位移和時間的關系;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的意義;

  4、知道公式和圖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間關系的物理工具,它們各有所長,可以相互補充。

  二、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手段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用描點法描繪位移---時間圖象,并能從圖中獲取反映出來的物理信息。

  教學難點:

  如何分析物理圖象而從中獲取物理信息。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機械運動的概念,并且知道物理學中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我們引進了質(zhì)點和位移,一個物體運動時不但其位置在不斷改變,其位移在隨時間不斷地改變,那么一個物體運動時位移和時間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位移和時間的關系

  二、新課教學

  1、勻速直線運動

  學生:閱讀教材弄清楚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用投影片出示圖表并要求學生回答,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每相等時間內(nèi)位移有什么特點?

  這是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的運動情況,它的`運動有何特點:

  學生分析后回答: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每2.5s內(nèi)的位移為50m,每5s內(nèi)的位移為100m,每10s內(nèi)的位移為200m??任意相等和時間內(nèi)位移都相等。

  師:對,這種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位移都相等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板書:勻速直線運動

  提問:如果有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每5s內(nèi)的位移都是100m,那么這輛汽車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嗎?

  學生如果回答是,則舉一反例讓學生分析。學生如果回答不一定,則由一學生舉例說明,并在黑板上作圖說明。

  小結(jié):一物體如果作勻速直線運動,則其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位移都相等。

  2、位移---時間圖象

  師:請同學們以上面圖表所給出的數(shù)據(jù),以橫軸為時間(t)軸,縱軸為位移(s)軸,用描點法作圖,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圖象,s與t存在一個什么函數(shù)關系?

  教師邊看邊指導,并且改變一組數(shù)據(jù)(速度不同的物體的一組位移、時間值)讓學生在

  同一坐標上作圖,然后把同學所畫的圖象在投影儀上打出分析。

  學生:可以看出幾個點幾乎都在過原點的一條直線上。

  教師:同學們與我們在初中學過的一次函數(shù)y=kx對照,s與t有什么函數(shù)關系。 學生:s與t成正比。 教師:對,這就是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也可以用圖象表示,利用圖象可以比較方便地處理實驗(或觀測)結(jié)果,找出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以后我們還會遇到更多的用圖象來處理物理量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的問題,所以,現(xiàn)在我們就要重視圖象的學習。

  教師:再請同學們分析一下,這兩條圖線有什么不同,這兩物體的運動情況有什么不同? 小結(jié):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線是一條直線,其傾斜程度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教師:從圖象上我們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

  學生分析后小結(jié):可以知道任意時刻物體的位移和任意位移對應的時刻,可以知道哪段時間里的位移和一段位移所用的時間。

  3、鞏固性訓練(出示投影片)

  (1)請同學們看圖,說出各種圖象表示的運動過程和物理意義。并模擬其運動的實際過程。

  (2)請兩們同學上臺模擬以下兩圖中所表示的物體運動過程,下面的同學注意觀察并指出其錯誤。

  師生共評:在甲圖中,0時刻即開始計時,已經(jīng)有了位移s1;AB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s與t成正比,t1時刻,位移為s2;BC段表示s沒有變化,即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CD段,物體勻速運動,位移越來越小,說明CD段物體的運動方向與AB段的運動方向相反,最后回到起始點,位移為0。

  所以物理圖象主要觀測方法是:看橫、縱軸表示的物理量;其次看圖象,從橫縱軸上直接可獲取的信息,聯(lián)系實際,搞清物理情景。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位移—時間圖線和物體運動軌跡是否相同。

  4、變速直線運動

  提問:汽車剎車時、飛機起飛時,其運動特點是什么? 學生:汽車運動越來越慢,飛機運動越來越快。 教師:對,這就是變速直線運動

  板書:變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就叫變速直線運動。

  提問:那變速直線運動的圖象還是直線嗎?

  學生分析:變速運動中,位移s與時間t不成正比,肯定不是直線,應是曲線。

  歸納總結(jié):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一定為直線,這是判定是否是勻速

  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的依據(jù)。

  為大家推薦的高一上冊物理時間位移教學計劃的內(nèi)容,還滿意嗎?相信大家都會仔細閱讀,加油哦!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3

  知識目標

  1、能夠運用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求解一個已知力的分力;

  2、會用三角形法則求解;

  能力目標

  1、熟練掌握物體的受力分析;

  2、能夠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進行分解;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分析觀察能力,物理思維能力和科學的研究態(tài)度.

  教學建議

  重點難點分析

  是力的合成的逆預算,是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將一個已知力進行分解,所以平行四邊行定則依然是本節(jié)的重點,而三角形法則是在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基礎上得到的,熟練應用矢量的運算方法并能解決實際問題是本節(jié)的難點.

  教法建議

  一、關于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議

  是力的合成的逆預算,是求一個已知力的兩個分力.在對已知力進行分解時對兩個分力的方向的確定,是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的.在前一節(jié)力的合成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對于運算規(guī)律的掌握會比較迅速,而難在是對于如何根據(jù)力的效果去分解力,課本上列舉兩種情況進行分析,一個是水平面上物體受到斜向拉,一個是斜面上物體所收到的重,具有典型范例作用,教師在講解時注意從以下方面詳細分析:

  1、對合力特征的描述,如例題1中的幾個關鍵性描述語句:水平面、斜向上方、拉力 ,與水平方向成 角,關于重力以及地面對物體的彈力、摩擦力可以暫時不必討論,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2、合力產(chǎn)生的分力效果,可以讓學生從日常現(xiàn)象入手(如下圖所示).由于物體的重力,產(chǎn)生了兩個力的效果,一是橡皮筋被拉伸,一是木桿壓靠在墻面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鉛筆、橡皮筋,用手代替墻面體會一下鉛筆重力的兩個分效果.

  3、分力大小計算書寫規(guī)范.在計算時可以提前向?qū)W生講述一些正弦和余弦的知識.

  二、關于力的正交分解的教法建議:

  力的正交分解是一種比較簡便的求解合力的方法,它實際上是利用了的原理把力都分解到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然后就變成了在同一直線上的力的合成的問題了.使計算變得簡單.由于學生在初中階段未接觸到有關映射的概念,所以教師在講解該部分內(nèi)容時,首先從直角分解入手,尤其在分析斜面上靜止物體的受力平衡問題時,粗略介紹正交分解的概念就可以了.

  教學設計方案

  一、引入:

  1、問題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定則?

  2、問題2:力產(chǎn)生的效果是什么?

  教師總結(jié):如果幾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跟原來的一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幾個力就叫做原來那個力的分力.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反之,求一個已知力的分力叫做.

  引出課程內(nèi)容.

  二、授課過程

  1、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也遵循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教師講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過程,所以平行四邊形法則同樣適用于.如果沒有其它限制,對于同一條對角線,可以作出無數(shù)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如圖).這就是說一個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無數(shù)對不同的共點力,而不像力的合成那樣,一對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個確定的結(jié)果.一個力究竟該怎樣分解呢?(停頓)盡管沒有確定的結(jié)果,但在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時,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來分解.下面我們便來分析兩個實例.

  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來分解.

  例題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一個斜向上的拉力 的作用,該力與水平方向夾角為 ,這個力產(chǎn)生兩個效果:水平向前拉物體,同時豎直向上提物體,,因此力 可以分解為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和沿著豎直方向的分力 ,力 和力 的大小為:

  例題2:放在斜面上的物體,常把它所受的重力分解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 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 (如圖), 使物體下滑(故有時稱為“下滑力”), 使物體壓緊斜面.

  3、練習(學生實驗):

  (1)學生實驗1:觀察圖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學生可以利用手邊的工具(橡皮筋、鉛筆、細繩、橡皮、三角板)按圖組裝儀器、分組討論力產(chǎn)生的效果,并作出 力(細繩對鉛筆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圖.

  實驗過程:將橡皮筋套在中指上,將鉛筆與橡皮筋連接,鉛筆尖端卡在手心處,體會一下鉛筆的重力產(chǎn)生的效果,在鉛筆上掛接上橡皮,思考拉力 產(chǎn)生的效果?

  教師總結(jié)并分析:圖中重物拉鉛筆的力 常被分解成 和 , 壓縮鉛筆, 拉伸橡皮筋.

  (2)學生實驗2,觀察圖示,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用橡皮筋和鉛筆重復實驗,對比結(jié)論是否正確.

  教師總結(jié)并分析:圖中重物拉鉛筆的力 分解成 和 , 壓縮鉛筆, 拉伸橡皮筋.

  盡管沒有確定的結(jié)果,但在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時,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來分解.

  4、課堂小結(jié):

  探究活動

  題目 關于“桿的受力分解”與“繩的受力分解”研究

  由于日常生活中,我們勞動、學習的工具一般以桿和繩子為主,其他的工具也可以依照其進行分析,研究“桿的受力分解”與“繩的受力分解”具有實踐意義。有關內(nèi)容可以參見備課資料中的“擴展資料”。讓同學觀察周圍的力學工具,對比桿與繩子,分析說明各個物體的受力特點,與其有關的題目可以參見如下:

  1、晾曬衣服的繩子,為什么晾衣繩不易過緊?

  2、為什么軟紙經(jīng)過折疊后,抗壓性能提高?對比拱橋的設計,有什么感想?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4

  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科學,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打好知識基礎、發(fā)展思維、挖掘潛力、培養(yǎng)能力,是反映學校辦學特色的一大課題。所以,高一物理教學計劃的制定必不可少。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物理教學計劃意義非同一般。本學期將從以下幾方面來完成教學計劃: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穩(wěn)扎穩(wěn)打上臺階。

  學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感到較難,上課能聽懂,作業(yè)卻不會做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是什么原因?qū)е鲁踔形锢韺W得很好的學生到了高一卻束手無策呢?首先,從教材上看,初中物理以觀察、實驗入手,內(nèi)容形象直觀。高中物理則要求能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抽象出理想化模型,特別要求學生能分析出具體的物理過程,內(nèi)容比初中更深更廣更抽象,進度也較快,而且課堂上反復練習的時間少,使學生學習感到困難。其次,從要求看,初中要求學生大面積及格,教學難度基本控制在教學大綱范圍內(nèi),對物理問題的解決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而高中很大程度上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等。

  二、教學過程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動態(tài)思維能力、發(fā)散性和輻射性思維的能力。

  具體做法是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習題講解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過程圖形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畫示意圖是將抽象的情景形象化,把抽象的物理過程具體到有形,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在講解物理習題時,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能力,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對習題進行分析,從而找到最佳的解題途徑,這點在做作業(yè)時同樣適用。另外,例題選取時,盡量用典型、常見的題,特別能同時溫習舊知識的例題最好。我相信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掌握是需要多次強化的。

  三、實施大成課堂教學模式,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

  課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我校已開展多日,在高一物理教學中實施“大成課堂”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xiàn)這一精神,關注學生長遠發(fā)展,教學計劃的制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組建物理學習小組,分組討論,F(xiàn)有的物理教學,其信息的傳播主要是采取了兩種模式,即教師、學生和教師、學生,限于教師和學生群體之間的彼此影響,忽視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從信息論的角度看:教學中信息的合理傳播應該采取這種模式,即:教師、學生和學生、學生,實現(xiàn)生生互動,這樣處理學生在課堂上留下的疑問快捷方便。在物理教學中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開發(fā)和利用學生資源,緩解教師輔導資源的相對不足。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討論,培養(yǎng)和訓練了學生的表達、求助、協(xié)調(diào)、反思等技能。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也是以小組作為整體來評價的,無論是平時課堂內(nèi)外小組合作學習的及時評價,還是階段單元測驗評價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以標準參照評價。避開了只對個人的評價給學生帶來的憂慮。

  在高中物理課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自己愿意去學、能夠?qū)W、會學、培養(yǎng)學習興趣以及改善人際關系、緩解心理壓力、合理利用學生資源、提升學生學業(yè)成績等都大有好處。小組學習方式與其它學習方式一起互為補充,豐富了高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

  以上是物理教學計劃的內(nèi)容,在教學中還應學生反饋的信息相應做出調(diào)整,在實施本計劃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高一物理教學計劃15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

  能力目標: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速度的引入;

  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圖表、v-t圖、及思考與討論;

  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運動學與動力學的橋梁,也是高中一年級物理課中比較難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還抽象。對加速度的概念的建立過程及物理意義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學生對速度的大小與加速度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系,速度變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是本節(jié)的難點。

  三、幾點想法

  1.關于概念的建立過程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過程時,基于加速度太抽象,讓學生首先感受。讓他們感受的'第一層是運動物體有速度,第二層是運動物體速度有變化,第三層是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有快有慢。從而自然地引入描述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快慢的必要性。

  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從何而來?提供現(xiàn)有數(shù)據(jù)給學生,還是學生自己做實驗獲得?我兼顧了兩者。本節(jié)課的關鍵是對加速度的理解,開始不宜通過實驗來自己獲取數(shù)據(jù),否則會喧賓奪主。在提供數(shù)據(jù)時考慮到學生對數(shù)據(jù)的可信度,提供了身邊的學生感覺到的百米起跑和電動車起步,去消了學生的對數(shù)據(jù)的質(zhì)疑。而在最后又通過紙帶讓學生自己來獲取和處理數(shù)據(jù),以期他們對加速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2.問題的設置

  思考與討論

  1:主要是引導學生建立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關于表格我沒有自己填入,是想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對多數(shù)據(jù)的對比和處理列表和做圖的習慣。在練習3中讓學生自己列表和填表,進一步滲透這種思想。

  練習1:主要是加深學生對加速度的理解,以區(qū)別加速度與速度和速度變化量的意義。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思考與討論2:引導學生體會圖象在反映加速度的優(yōu)點,加深對v-t圖象的理解,如何從圖象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教材和高考對這一點有很好的體現(xiàn)。

  練習2:由思考與討論2的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使學生對加速度有感性的認識,同時對加速度的矢量性做一個強調(diào)。第一問的設置暗示學生不要把物理學成物理。物理中圖象的信息量要遠大于物理中圖象的信息量。

  練習3在以上表述過。

  3.暫時淡化三個問題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與速度方向的關系,由什么來決定待引出牛頓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平均加速度與瞬時速度的關系。第三,曲線運動中速度的變化的快慢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教學計劃,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