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范文9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計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x)班有xx人。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不好。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xiàn)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xiàn)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教學的指導思想
1、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根據兒童發(fā)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lián)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fā)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五、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10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系,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注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余的數量關系。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了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數據,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xiàn)實世界中的簡單現(xiàn)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現(xiàn)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努力體現(xiàn)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chuàng)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班級概況分析
一(1)班學生65人,其中男生33,女生32人。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guī)不了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個別學生不懂得執(zhí)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學生在學前對數學中的加減、簡單的圖形等已經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了解,但這種了解是不深刻的,還需進一步系統(tǒng)學習,學生能借助手指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能運用數的組成來計算的幾乎沒有,計算的速度還很慢,等等?傊,剛入學的孩子不是一張白紙,也不是已經寫滿文章的紙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
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措施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2.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3.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4.計算教學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5.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課時安排
(一):準備課(1課時)
(二)位置(2課時)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10課時)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2課時)
(四)認識物體和圖形(3課時)
(五)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
整理和復習(2課時)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七)11~20各數的認識(4課時)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2課時)
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課時)
(八)認識鐘表(2課時)
(九)20以內的進位加法(11課時)
十、總復習(4課時)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本冊教材的特點:
1、密切數學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教材試圖形成“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fā),在研究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fā)展數學。同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可以廣泛接觸到數、量、空間、圖形、可能性、關系、算法等豐富的現(xiàn)代數學世界。
2、 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xiàn)實的數學
實踐活動中理解和發(fā)展,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進而通過學習者群體的討論與交流,獲得數學結論。這樣的課程體系,為確立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課程環(huán)境。
3、 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材注重問題的探索性,題材豐富多彩,
信息的呈現(xiàn)形式多樣并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這一切都在于試圖使學生盡快地形成探索性學習方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天真可愛,對學校的一切都覺得好奇,從“游戲”到“學習”的轉變,使他們對“學習”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別是在新鮮感過后,同時也對學習存著一種壓力。他們有著兒童散漫、好動的'天性,有著極強的可塑性。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里都很寵愛,養(yǎng)成了他們的任性、自私、嬌氣,自我等一些不良習慣。他們學前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對這冊的數學知識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體水平一般,兩極分化較明顯,有個別的孩子連一些簡單加減法都不會的。甚至個別學生連數字也不能正確書寫。一周觀察下來大部分孩子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行為習慣比較隨意,有的上課把腳放在凳子上的。因為是剛進入一年級進行學習,課堂常規(guī)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么是課堂作業(yè)、什么是家庭作業(yè)、怎樣記家庭作業(yè),上課什么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的。這些孩子對數學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的,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課堂上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動靜結合,多表揚鼓勵,不斷強化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保護、發(fā)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學期教學的內容及目標:
本冊教材安排9個小單元,主要教學內容包括:
1、數與代數: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2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認識鐘表、比較。
2、空間與圖形:認識物體、位置與順序。
3、統(tǒng)計與概率:小統(tǒng)計和分類。
4、實踐與綜合應用:主要有找一找、說一說;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說說你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加法問題;整理自己的房間,向同伴說說是怎樣整理的;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圖書怎樣分類,并與同伴說一說;調查太陽剛升起,大約是幾時?太陽剛落下,大約是幾時?調查班中每個小組的男生、女生人數,并試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等等。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認識0~20各數,能正確數數、讀數和寫數,并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2、初步了解十進制,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學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并能解決與此相關的應用問題。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4、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5、能說出個位和十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6、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7、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8、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9、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比較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4、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的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5、通過2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加減法的學習,讓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具有初步的應用意識。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5、在小統(tǒng)計的過程中,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運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想像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4、通過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5、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統(tǒng)計意識。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共31人。雖然大部分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不好。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 ,比一比 ,1—10的認識和加減法 認識物體和圖形 ,分類 ,11—20的認識 ,認識鐘表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數學樂園 ,我們的校園 ,總復習。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人士證實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 教材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xiàn)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xiàn)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
1、根據兒童發(fā)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體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lián)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fā)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fā)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五、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 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系,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注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余的數量關系。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了解。
7、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數據,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xiàn)實世界中的簡單現(xiàn)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 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 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 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 、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現(xiàn)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 、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六、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努力體現(xiàn)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chuàng)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 本冊教材基礎知識概要: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二、 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19名學生。其中女生9名,男生10名。男生多,學生紀律稍散漫,注意力不夠集中。
三、教材中的重點、難點:
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
四、基礎技能訓練:
全冊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五、主要教學手段: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xiàn)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yè)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結合新課程標準,提高學生的數學修養(yǎng)。切實抓好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操作、直觀,啟發(fā)和引導等教具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獲得正確的數學概念和規(guī)律性知識,把數學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在生活中尋找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二、工作措施
1、明確師生定位,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2、切實抓好每單元的知識點,突破難點,做到每單元過關。
3、做好每單元的檢測工作,及時查缺補漏。
4、重視培優(yōu)補差。
教學進度表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時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一)
1、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0到10各數。
能熟練地數出10以內的數;能認、讀10以內的數,會寫0到10各數。
認、讀、寫10以內的數。4
2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二)
1、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
2、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4
3第二單元:比較(一)
1、通過比較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10以內數的大小。
認識符號“<”“>”“=”的含義。
運用符號“<”“>”“=”。4
4第二單元:比較(二)
1、使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2、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學會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
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常用的比較的方法。4
5第三單元:5以內的加減法
1、初步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3、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加減法的認識和含義。
學習5以內的加減法。4
6第三單元:10以內的加減法
1、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4
7第三單元:10以內的簡單混合加減法。
1、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能熟練地計算10以內的簡單混合加減法。
10以內的簡單混合加減法。
簡單四則運算的運算意義和順序。4
8第三單元:整理和復習
活動:大家來鍛煉
1、讓學生自己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
2、提高學生對1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速度。
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歸納數學的能力。
讓學生通過對10以內加、減法表的觀察、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體驗探索的樂趣。4
9第四單元:分類第五單元:前后
1、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2、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3、讓學生體驗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1、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1、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4
10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使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用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掌握方位的相對位置。4
11第六單元:認識物體
1、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體名稱并能識別。
2、能對簡單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
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名稱并能識別。
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名稱并能識別。4
12第七單元:捆小捧、搭積木
1、使學生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
2、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
認、讀、寫11—20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4
13第七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2、通過情境,讓學生學會“9+?”、“8+?”的進位加法。
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9+?”、“8+?”的進位加法。
先讓學生借助實物掌握“9+?”、“8+?”的計算方法,再脫離實物進行口算。4
14第七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讓學生探索并學會“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十幾減8、9”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先讓學生借助實物掌握“十幾減8、9”的計算方法,再脫離實物進行口算。4
15第七單元:整理和復習
讓學生在小組內整理加(減)法表,并找出規(guī)律進行小組交流。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算理。4
16第八單元:認識鐘表 統(tǒng)計
1、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點,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2、使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3、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1、使學生會認讀整時、半點,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2、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
使學生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4
17總復習
1、使學生能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其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使學生能正確地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使學生會比較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等。
4、使學生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20以內的加減法
20以內的加減法4
18總復習一4
19總復習一4
20期末考試4
以上是數學網為大家準備的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guī)蓚班數學課,兩個班學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差,所以一節(jié)課雖然傳授的知識不多,但組織紀律上花費的時間不少。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四、教學重點: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五、教學難點:
進位加法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yè),比如動手的作業(yè),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lián)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周寫兩篇數學日記。
七、課時安排:
共計約61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1、數一數……………………………約1課時 [本文來自www.3edu.net]
2、比一比……………………………約2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分類………………………………約2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1課時 [本文來自www.3edu.net]
7、11—20各數的認識………………約4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8、認識鐘表…………………………約2課時 [3edu教育網,完全免費]
9、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1)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展開,《新課程標準》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xiàn)代化和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指導思想和課程理念和改革要點。使學生掌握從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其內容包括代數、幾何、三角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和它們反映出來的思想方法,概率、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計算機的使用等。
(2)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有關數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地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運用歸納、演繹和類比的方法進行推理,并正確地、有條理地表達推理過程的能力。
(3) 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加強學習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心和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
(4) 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體會數學的美學意義,理解數學中普遍存在著的運動、變化、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轉化的情形,從而進一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會通過收集信息、處理數據、制作圖像、分析原因、推出結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操作方法。
(6)本學期是高一的重要時期,教師承擔著雙重責任,既要不斷夯實基礎,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又要滲透有關高考的思想方法,為三年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學情分析:
我校高一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進一步學習條件不具備.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
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這就要求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作好準備。高中數學很多地方難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數在閉區(qū)間上的最值問題,函數值域的求法,實根分布與參變量方程,三角公式的變形與靈活運用,空間概念的形成,排列組合應用題及實際應用問題等.客觀上這些觀點就是分化點,有的內容還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講的脫節(jié)內容,如不采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2、被動學習.許多同學進入高中后,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xiàn)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不知道或不明確學習數學應具有哪些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lián)系,只是趕做作業(yè),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對自己學習數學的好差(或成敗)不了解,更不會去進行反思總結,甚至根本不關心自己的成敗。
4、不能計劃學習行動,不會安排學習生活,更不能調節(jié)控制學習行為,不能隨時監(jiān)控每一步驟,對學習結果不會正確地自我評價。
5、不重視基礎.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鶩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guī)作業(yè)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 此外,還有許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濃厚,不具備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對數學思想方法重視不夠或掌握情況不好,缺乏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缺乏準確運用數學語言來分析問題和表達思想的能力,思維缺乏靈活性、批判性和發(fā)散性等。所有這些都嚴重制約著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必修1,主要涉及兩章內容:
第一章:集合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數學內容時的'簡潔性、準確性,幫助學生學會用集合語言表示數學對象,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1.了解集合的含義,體會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理解集合間的包含與相等關系,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與空集的含義;
3.理解補集的含義,會求在給定集合中某個集合的補集;
4.理解兩個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義,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5.滲透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方法;
6.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類比得到集合與集合間的關系等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二章:函數的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Ⅰ
教學本章時應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從具體問題入手,以問題為背景,按照問題情境數學活動意義建構數學理論數學應用回顧反思的順序結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歸納、抽象、概括,數學地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函數是探索自然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象基本規(guī)律的工具和語言,學會用函數的思想、變化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的。
1.了解函數概念產生的背景,學習和掌握函數的概念和性質,能借助函數的知識表述、刻畫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
2.理解有理指數冪的意義,掌握有理指數冪的運算性質;掌握指數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理解對數的概念,掌握對數的運算性質,掌握對數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了解冪函數的概念和性質,知道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時描述客觀世界變化規(guī)律的重要數學模型;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
函數的應用是學習函數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學習函數的應用,目的就
是利用已有的函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函數的應用,對完善函數思想,激發(fā)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進行實踐的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1.了解函數與方程之間的關系;會用二分法求簡單方程的近似解;了解函數模型及其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與探究能力、數學建模能力以及數學交流的能力。
必修4:主要涉及三章內容:
第一章:三角函數
通過本章學習,有助于學生認識三角函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三角函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廣泛應用,從中感受數學的價值,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現(xiàn)實世界、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發(fā)展數學應用意識。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數的定義,理解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及誘導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數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第二章:平面向量
在本章中讓學生了解平面向量豐富的實際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運算的意義,能用向量的語言和方法表述和解決數學和物理中的一些問題,發(fā)展運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法、減法和向量數乘的運算;
3.理解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標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4.理解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含義,會用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解決有關角度和垂直的問題。
第三章:三角恒等變換
通過推導兩角和與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復合型能力,是思維能力的更高層次。邏輯思維能力在解題中表現(xiàn)為:①領會題意、明確目標;②尋找解題方向和有效解題步驟;③正確推理和運算,表述解題過程。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應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思想方法的滲透。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廣泛遷移的實現(xiàn)。實踐能力在考試中表現(xiàn)為解答應用問題。創(chuàng)新是指在新的問題情境中,綜合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思想和方法,進行獨立思考、探索和研究,選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處理信息,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意識是理性思維高層次表現(xiàn),對數學問題的觀察、猜測、抽象、概括、證明,是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對數學知識的遷移、組合、融匯的程度越高,顯示出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就越強。
(三)強化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不僅僅是一種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種思維模式,一種思想。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數學命題的顯著特點之一。數學思想方法是對數學知識最高層次上的概括提煉,它蘊涵于數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應用過程中,能夠遷移且廣泛應用于相關科學和社會生活。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是適用于數學全部內容的通法,對于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與數學知識考查結合進行。只有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才能把數學的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各個階段的復習中,要結合具體問題不失時機地運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對其進行多次再現(xiàn)、不斷深化,逐步內化為自己能力的組成部分,實現(xiàn)知識型向能力型的轉化。
(四)強化思維過程,提高解題質量
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要充分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解數學題要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注意多題一解、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多題一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求同思維;一題多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一題多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深刻性。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lián)系,又養(yǎng)成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當處理的題目達到一定的量后,決定復習效果的關鍵因素就不再是題目的數量,而在于題目的質量和處理水平。一節(jié)課與其抓緊時間大汗淋淋地講三道題,不如愉快寬松的引導學生探討完兩道題。
我建議教師跳進題海,學生跳出題海。教師有計劃的精心研究全國各地的高考題和模擬題,從中精選和改編部分面目新,質量高,難度適中,針對性強的試題,有計劃的組織學生訓練,講評,以少勝多,提高效益。對學生要求會、快、對,會即有方法,會動手;快強調速度,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題量;對即準確,指解答正確。只有會,才有可能得分;只有快,才能多得分(指整套試卷);只有對,才能得滿分(指某道試題)。在復習中,首先要訓練學生解題有辦法,能動手,但決不滿足于此,尤其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眼高手低的現(xiàn)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從以往的月考中可以找出各班的多數學生都有這個通病。要從審題的仔細、思維的嚴謹、表述的規(guī)范、計算的準確等方面下功夫,做到會做的不丟分。要盡可能穩(wěn)中求快,對基本題提高熟悉程度,才有時間去思考新題、難題,對基礎題、中檔題要清楚明白,準確熟練,對難題要量力而行。
(五)認真總結每一次測試的得失,提高試卷的講評效果
試卷講評要有科學性、針對性、輻射性。講評不是簡單的公布正確答案,一是幫學生分析探求解題思路,二是分析錯誤原因,吸取教訓,三是適當變通、聯(lián)想、拓展、延伸,以例及類,探求規(guī)律。還可橫向比較,與其他班級比較,尋找個人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六)加強應試指導
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每一次練習、測試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技巧,提高學生的得分能力,如對選擇題、填空題,要注意尋求合理、簡潔的解題途經,要力爭保準求快,對解答題要規(guī)范做答,努力作到會而對,對而全,減少無謂失分,指導學生經?偨Y臨場時的審題答題順序、技巧,總結考前和考場上心理調節(jié)的做法與經驗,力爭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調節(jié)方式和臨場審題、答題的具體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糾正不良的答題習慣、優(yōu)化答題策略、強化一些注意事項.
高中一年級上學期數學個人教學計劃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1)班數學教學工作,一(1)班學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差,所以一節(jié)課雖然傳授的知識不多,但組織紀律上花費的時間不少。
一年級的小學生剛進入校園,他們天真爛漫,對學校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因此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很高。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注意力維持時間較短(一般為10~15分鐘);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愛表現(xiàn)自己;自控力差等。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較大(不少本地的學生都上過幼兒園;而許多外來人員的子女,由于種種因素,沒有接受過幼兒教育)。所以,我在教學設計時,必須考慮到這些因素,已期更好地完成這個學期的教學任務。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一)教學重點與難點:
會讀寫20以內的數 , 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
1、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豐富的知識。
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2、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3、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4、計算教學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5、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8、體現(xiàn)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三、教學總目標
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四、主要的教學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學習,改變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兒童化語言,尋找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方法,使學生喜歡上我的課。發(fā)展學生能力,努力激發(fā)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主動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2 、重視培養(yǎng)習慣。好的習慣使學生學習數學事半功倍。在平時的教學中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認真思考等良好習慣,形成自覺行為。
3 、提高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效率,合理利用時間,在課堂上獲取方法,解決問題,實現(xiàn)解決問題能力和基礎知識同步發(fā)展。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 、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數學實踐活動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形式上要活潑有趣,課內外結合,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數學能力。
五、課時安排:
1、數一數……約1課時
2、比一比……約2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分類……約2課時
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2課時
7、11—20各數的認識……約6課時
8、認識鐘表……約3課時
9、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6課時
10、總復習……約10課時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5篇01-16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六篇02-10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5篇)09-01
【精選】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3篇03-14
小學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11-22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范文九篇02-23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集合7篇03-13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集錦5篇03-12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合集九篇03-03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合集6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