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指導小學生作文
怎樣指導小學生作文文/郭蘭煥
摘 要:指導學生用觀察、積累、想象等多種方法習作,其目的是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物”可寫,有“情”可發(fā),使學生寫出語句通順連貫、內容真實感人的文章。
關鍵詞:小學作文;情境;想象;觀察
有些小學生害怕寫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起筆來就抓耳撓腮,半天寫不出一句話來,原因是不知道從何寫起,不知寫些什么。于是有些家長給孩子買來優(yōu)秀的作文書讓他們模仿,時間久了,孩子們寫出的作文就很難體現自己的風格、個性特點,壓抑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興趣,剝奪了他們施展智慧才華的機會,那么,教師如何引導學生作文,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呢?
一、用“情境”感悟
教學中的每篇課文都是較好的范文,都能在思想上、寫作方法上給以示范啟迪,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備課文內容,還要備課外的、最貼近學生自身實際情況的內容,以便在授課時讓學生有所感悟,產生共鳴,把學生真正導入到情境中去,有了真情實感,作文的契機或切入點就找到了,學生就有話可說,有感而發(fā),行文流暢了。
二、用“想象”創(chuàng)造
作文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能提高習作興趣。小學生在作文時應該發(fā)揮想象力來描繪美麗的世界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張開想象的翅膀,讓想象貫穿于整篇作文之中。沒有想象,作文就會枯燥無味,沒有想象,就會立意不新,沒有想象,作文就會閉塞。所以,只有想象,人物形象才會豐滿;只有想象,語言的色調才會多彩。
三、用“觀察”培養(yǎng)寫作能力
作文要在感悟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會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發(fā)我們的思考?墒,面對美麗的大自然孩子們卻無動于衷,雖然感到美麗,卻又寫不出來。生活中每天發(fā)生的事情很多,孩子們往往沒有觀察身邊值得關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情況。各地的風景優(yōu)美,鄉(xiāng)土氣息濃厚,美麗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態(tài)的動植物。這既是作文教學的直觀教具,又為作文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教師應利用這種優(yōu)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使他們“見景生情”.把這種情景教育引進小學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寫一寫家中養(yǎng)的雞,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雞吃食、雞打架、雞下蛋等等,幫助他們列出觀察項目,學生就會有目的地去觀察,寫作時就不會無話可說了。讓學生每天回憶發(fā)生的事,說一說,久而久之,學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價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內容。指導學生寫熟悉而又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寫那些“虛構生活”,讓學生知道,說實話、寫事實、敘真情就是作文。
四、用“好奇心”激情
在小學階段,孩子們的好奇心、好勝心較強,抓住這一點正確、及時地引導,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作文教學時,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與學生一起商定作文題目,進行師生作文比賽、作文講評,此時,教師和學生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強烈的好勝心能促使孩子們把所有的儲存信息調出來,并萌發(fā)強烈的寫作欲望即寫作之情,這種激情往往產生于學生自己的意料之外,它激勵著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然后,再回想自己曾抄襲的作文,真正感覺到那里沒有自己的思想。真正認識到,自己寫的作文才會有意義。
五、用“課余生活”積累
要教會學生自我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要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首先要成為一個品德高尚、修養(yǎng)良好的人,讓學生不斷陶冶道德情感,純潔自己的心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積累思想智慧的火花。素材來源于生活,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離不開生活。不斷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教育學生可以隨身準備一個記錄本,遇到好詞、佳句就摘抄下來,牢記在腦海里,隨時積累。也可以訂閱學生報紙,看健康的電視節(jié)目,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等,這一切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積累下來,也是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
總之,我認為寫好作文就像釀造甘甜的美酒,材料、工藝、方法,獨到之處一一具備,才能風格獨特,耐人尋味。
(作者單位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建國鎮(zhèn)建國高級小學)
【怎樣指導小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作文指導05-26
小學生作文方法指導04-26
中考作文指導04-01
怎樣學習的作文11-14
高考語文作文指導09-10
中考作文寫作指導09-12
中考英語作文指導07-14
高考作文指導05-16
高考話題作文指導07-03
中考作文指導技巧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