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是人的解放——讀黃武雄的《童年與解放》
教育是人的解放——讀黃武雄的《童年與解放》潘健
隨手翻開即被開頭幾張原始洞窟壁畫所震撼——奔騰的生命創(chuàng)造力,無拘無束的想象力,粗獷豪放,氣勢磅礴。難以想象是在人類的童年時期。還附有幾張兒童畫,生命之初的孩童用稚嫩的畫筆表現(xiàn)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用色大膽,渾然天成。而這些,是作者的暗示——童年時代,人的生命力是富麗多姿的。人的自然性呈現(xiàn)出人的本來面目。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曾擁有過這樣肆意翻騰的力量。盡管這力量常常是混沌的,不明晰,但它真實地存在過。
什么時候,這種神秘的力量漸漸消失了?
黃武雄不是單方向從學校教育入手來分析兒童,而是從數(shù)學、自然科學、認知心理學等各面切入,指出人原始的創(chuàng)造特質(zhì),探討兒童成長的秘密——人究竟是怎么樣長大的?人與生俱來的,究竟有著什么特質(zhì)和能力?兒童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如何建立良好的關系?成年人又該向兒童學習什么?
人是自然的子女
黃武雄認為,人原是自然的子女,可又受自然的制約。兒童無法接受高于他理解力的事物,即無法面對一種概念化的抽象事物。但他與生俱來地擁有敏感力,有一種高度整體辨認和洞察能力,即自然能力。比如以學語言為例,兒童是在情境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語言。沒有一個兒童一開始就精確地訓練語言能力——認識詞性,通曉語法及句型來學說話。再如出生的小孩很快就能掌握母親的整體特征。
這一切是整體的、浪漫的,極富創(chuàng)造力,故彌足珍貴,與以精確訓練為特征的文明能力相對。
自然能力,蘊藏著兒童的原始創(chuàng)造力。除了高度的整體性辨認能力,黃武雄繼續(xù)指出,兒童天生具有體驗生活、體驗生命的生之勇氣。兒童愛問為什么,對什么事都有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兒童敢于去做,不怕失敗。兒童不怕摔跤,千萬次跌倒后又迅速爬起來,不都是這樣學走路的嗎?在學數(shù)目的不變性之前,兒童自己摸索,學習抽象,體驗多少具體事物,不斷體驗不斷成長。兒童需要不斷地體驗才能逐漸掌握分析的能力,這是個漫長的過程。要不斷地跌倒,不斷地爬起。沒有這種生命的自我體驗、自我調(diào)整,以及不斷地在經(jīng)驗中學習,兒童想順利進入文明、掌握文明是不可能的。而“當人不再體驗,不再具有無畏的生之勇氣的時候,人便有了恐懼”。
有人說,小孩是純潔善良的天使。作為成年人,除了要學習兒童的好奇之心、無限勇氣外,還要學習兒童沒有偏見的寬容之心。他們的世界一朵小花、一只小動物包括一個陌生人都是有情感的,容易親近的。書中指出,大人也喜愛動物,但通常都有明顯的選擇性,而幼兒之喜歡動物則是普世地視同仁。在兒童的字典里,沒有壞人的概念。借此基礎,他們始終能積極地拓展自己的認知經(jīng)驗,能體驗到別人的歡樂和悲傷。為什么小孩更容易受感動?因為他們晶瑩的心還未裹上世俗厚厚的硬繭。
現(xiàn)行教育的弊端
作者黃武雄在本書伊始道出了他的憂思,人進入文明以來,物質(zhì)水平在快速提升,多樣化的消費生活使人的精神面目日趨一致。人的豐富性、多樣性不見了。知識的普及,并不能真正解放人。故在正文首篇他重申哲學主題“人是目的”,人不能淪為任何工具。
隨著年齡的增長,抽象文明能力增加的同時,美好的自然能力卻在降低或消失。美國的尼爾,波茲曼宣稱,這是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童年和成人的分界線正迅速模糊。(《童年的消逝》)兒童不像兒童,身上原始的創(chuàng)造力漸漸萎縮。他們被過早地拉入文明的大車里,加入前赴后繼的升學大軍,沖鋒陷陣,面目模糊。黃武雄引用皮亞杰的觀點,認為“兒童的認知結構不是存貨的倉庫,他必須將外在世界輸入的材料加以處理與改變,才能接納于他的認知圖式中,予以同化”。這個過程就是同化與順應,必須小孩自己去吸收,去完成。
書中說,統(tǒng)一強迫性的檢測,會干擾人內(nèi)在結構的同化與順應的辯證發(fā)展。而我們所依賴的智力測驗無法度量人的自然能力。我們看重的只是描述性的、控制性的、分析性的文明能力。所以造成當下學校教育知識與經(jīng)驗分割,人成了散裝知識的倉庫。知識僵化,成了冷冰冰的外在之物,老師的任務就是將之不停地灌入,不停地訓練,不需要你整體辨認自我整合,不需要你無畏的體驗,不需要你個體覺醒,只需要你安分地做一個考試機器。這個過程中沒有發(fā)現(xiàn)的快樂,沒有新舊經(jīng)驗相互印證的喜悅。
為什么中國學生分數(shù)高卻能力差,缺乏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為什么我們成年人工作缺乏激情,缺乏開拓意識?答案不言自明。
拿我女兒畫畫為例。前文講她原本熱愛畫畫,可送她到藝術培訓班學了一段時間后,畫畫的熱情逐漸減少。在家里根本不會再畫老師教的內(nèi)容。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她,你的長頸鹿畫得那么好,你再畫一只給我看看。她搖搖頭,說不高興畫,又說自己不會畫。在我一再要求下,她勉強畫了一幅,不過造型各方面沒有上次好。后來有一次我走進她的課堂—一老師畫,講解要點,學生在下面照著描摹。老師一一進行輔導,這里畫得不行,擦去,重畫。畫不起來的,老師直接幫著畫。其間不斷地提醒,不斷地修正,只為了一個目的:要畫得像。像什么,像老師的畫。因為成年人評價小孩的畫作,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像啊。畫得像,就是文明能力的要求。黃武雄指出:“以這樣的看法界定繪畫,會窄化兒童的繪畫世界,阻滯兒童在繪畫、表達上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迸,原來當孩子在成人的教育下,慢慢習得經(jīng)驗和模式,懂得一些套路,畫一些內(nèi)心無法觸動的東西,就會形成一個小小的封閉的自我。而且,有一個好的范本在那里,有一個好看的評價標準在那里,兒童就不會關注內(nèi)心的感受,只追求外在的技巧,漸而喪失本真的樂趣。
你說,兒童如何得到解放?
我們可以做什么
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鎖。早在半個世紀之前,陶行知先生就發(fā)出了解放兒童的號召:“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取得豐富的學問,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添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lián)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要給他一些空閑時間消化所學,并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干一點自己高興干的事情……”(《陶行知教育名篇》)
人是自然的子女,這并非與文明相悖。黃武雄建議要基于兒童原始的創(chuàng)造特質(zhì),發(fā)展兒童認知上的抽象能力。這意味著,我們要呵護兒童身上可貴的特質(zhì),尊重他們的需求;貧w自然,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自然的生活,滋養(yǎng)身體的整體感知能力。像蘇霍姆林斯基的“思維課”,帶領學生親近自然,建立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達到身與心的和諧。正因為有一條鮮明的對象、畫面、知覺、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斷地流進兒童的心田,所以兒童的記憶才那么敏銳和牢固。正因為兒童的思維不斷受到這條小溪的活的源泉的澆灌,所以才能提出那些微妙的、意想不到的、“哲理性的”問題,使我們深為驚訝。(《給教師的建議》)——那些在學校里不自由的,假期被關在各種補習班的孩子,受奴役的又何止是身體,更有思想的束縛,個性的壓抑,創(chuàng)造性的受挫。我不知道,在這些孩子的心中,童年是什么顏色。
豐富兒童的經(jīng)驗世界,讓兒童在體驗中學習。黃武雄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拓寬人的經(jīng)驗。學校教育,不是學習技術性知識,獲得文憑與地位,而是彼此的體驗相互印證相互碰撞。書中舉例,學習地理,不只是為了記憶地名,也不單為日后遠行備用,而是拓展人認識中的世界。要從小孩自己生長的村里市鎮(zhèn)學起,讓小孩體驗自己生長周遭的人文或自然的細節(jié),再描繪地圖,探討村里市鎮(zhèn)發(fā)展史,查詢?nèi)宋牡涔实。隨后,小孩認識的不僅僅是自然,還要結合文學藝術,探討這里的人文活動、歷史變遷,這樣的地理知識才有了生氣!F(xiàn)實生活中,看不到知識的全貌,將之支離破碎灌輸給學生,單純靠機械訓練忽視學生的體驗生活,知識將失去生命力。
培養(yǎng)兒童的人類愛,促進兒童人格成熟。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學校要捕捉有價值的內(nèi)容,引領兒童穿梭于不同時空不同場合,去對話去討論去認同。這期間,簡單的訓誡、宣告、標語是沒有用的,兒童只是表面的順從,無法產(chǎn)生愛。我校一直在抓校園環(huán)境,但效果不理想,破壞花草時有發(fā)生。管理的方法是宣傳加檢查通報。用書中觀點,這樣是不會發(fā)展兒童的人類愛。兒童即使在學校里做到遵守校規(guī),但一出校門就可能故態(tài)復萌。我想如果采取下列措施,會不會有效呆呢——1.從關于大自然的繪本、兒童詩入手,帶領學生誦讀感悟;2.欣賞植物帶給人們的美好,寫一寫小樹小草的內(nèi)心;3.收集植物生長的資料,觀看相關影片,開展我和小樹小草共成長活動……
輕合書頁,夜靜更闌。封面乃一棵蔥郁的松樹,頂端枝葉巧妙化作飛鷹騰空而去,似有深意。然,根植于大地,撲翅于藍天,不正是解放兒童的最好寫照嗎?
【教育是人的解放——讀黃武雄的《童年與解放》】相關文章:
游解放公園作文08-24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08-25
解放碑導游詞08-24
《解放軍軍歌》音樂教案08-22
解放思想我先行征文08-24
給解放軍叔叔的慰問信11-23
關于重慶解放碑的導游詞10-08
小班體育教案《學做解放軍》06-23
解放思想大討論調(diào)研報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