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問題引領初中學生在語文的海洋中遨游
讓問題引領初中學生在語文的海洋中遨游重慶市楊家坪中學 胡玉英
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認為在講解道理,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解決學生心中的疑惑是老師的本分。他肯定了疑問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宋代朱熹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更加充分地肯定了問題在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那么,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如何設問就顯得非常重要,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談幾點看法。
一、課前設置好問題
好的問題就象一顆投向學生心湖的石子,能激起學生情感的漣漪,讓他們在自然而然的情況下進入思考,產生聯(lián)想和想象,勾聯(lián)新知與舊識,不知不覺中鍛煉了思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既然問題有如此奇妙的作用,老師就應當珍惜課堂時間,珍惜學生的思考,不能讓學生的思考浪費在無聊的或者無謂的問題上,也就是說,老師的課堂提問不能流于散亂和隨意,而應該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讓自己設計的問題具有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質量。那么怎樣的提問才是有效的呢?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前瞻性
備課是一種預案,要具有前瞻性,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多方面的情況。首先,要了解學情,對學情的了解必須做到全面、準確。其次當然要深入研究文本,無論是題目的含義作用,寫作背景、作家情況、文章結構層次、文章主題及其現(xiàn)實意義,語言藝術、寫作手法、人物形象等都要研究透徹,不能淺嘗輒止,一知半解,等到上課遇到問題就手忙腳亂。這就是所謂備學生、備教材。然后把教材與學情結合起來,尋找學生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確定最適合學生的教學目的,確定最適合他們的教學重難點。
2.系統(tǒng)性和層次性
問題的設置必須具有系統(tǒng)性,不能流于散亂隨意。因為學生的思維想要在課堂上得到啟發(fā)和發(fā)展,就必須讓他們的思維穩(wěn)定地、持續(xù)地展開,否則像有些課堂提問,老師東問一句,西問一句,或者只需學生回答“是”“否”的偽問題,表面熱熱鬧鬧,實則讓學生摸不著頭腦,更談不上培養(yǎng)能力。另一個方面,問題之間應該具有層次性,什么是主問題,什么是次問題,應該一層一層,層次分別,符合邏輯,尊重學生的認知心理,主問題內容少,外延大,包容性大,主要依據(jù)當堂課的重點內容來設置,次問題則指向較明確,外延較小,包容性小。一節(jié)課的主問題數(shù)量不宜多,而次問題則圍繞主問題派生出來,數(shù)量的多少在上課前或許是有限的,應該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認知基礎上有所提升,但上課時應該依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增刪,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能讓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課堂教學的重難點,訓練思維能力。
二、課堂運用好問題
有了充分的備課,設置好了系統(tǒng)性的問題,接下來,就是上課的實戰(zhàn)了,如果說課前問題的設置還只是預案,那么課堂上對問題的運用和處理就更能顯示一個老師的學養(yǎng)、經驗和藝術。
1.巧妙提問,自然導入
比如在執(zhí)教《論語十則》時有老師這樣導入:“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知道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了全世界最偉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頓、哥白尼,那么,排在第一位的又是誰呢?”這樣的問題一定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等他們議論之后告訴他們,是我們中國的孔子。這樣學生就會帶著濃厚興趣進入本課的學習。
2.突出關鍵,鋪設臺階
課堂上,可以根據(jù)預案,圍繞主問題,依次拋出次問題,如果學生對次問題不能解決,可能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化大為小,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在解決一個個次問題,小問題的基礎上逐步深入到中心問題。
比如教學《孔乙己》一文時,我們可以設置三個主問題:1.孔乙己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2.本文的主題是什么?3.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為什么能深入一代又一代讀者內心?面對這三個問題,思維能力還不夠強的初三學生往往會望而生畏,學習的興趣也會頓感消失,對于這種情況,我以第三個主問題為例談談如何為學生鋪設臺階。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大為小,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里,我們可以依次拋出四個小問題:(1)你覺得孔乙己這人奇怪嗎?(2)課文哪些地方具體描寫了他的奇怪?(3)請問他為什么如此奇怪?(4)孔乙己是一個真實的人名嗎?這四個次問題緊緊圍繞第三個主問題設置,能夠一步步引導學生認識到孔乙己之奇怪,他的奇怪體現(xiàn)在其突出的矛盾性,他的矛盾性在文中有非常充分的體現(xiàn):站著喝酒但又穿長衫;窮得將要討飯但又好喝懶做;以讀書人自居但又把“半個秀才也沒撈到”當作靈魂傷疤;竭力爭辯維護清白但又偶有偷竊;被人譏諷但又想和人交流;使人快活但又無人關心、可有可無;正是封建科舉制度歪曲了人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使得孔乙己成為一個身心遭到摧殘,性格嚴重扭曲的怪人,但是孔乙己并不是一個真實姓名,與阿Q一樣,只是封建科舉制度犧牲品的一個代表而已。正是這樣一個具有典型性,又被賦予鮮明個性的孔乙己形象才成功地在讀者心中烙下了難忘的印記。
3.扣住文本,巧妙曲問
課堂上,時而會遇到一種困境:有的問題,正面提出的話,學生回答不了,這時就需要老師繞一個彎子,換一個角度,或許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特級教師錢夢龍在教《愚公移山》時,感覺“孀妻、遺男”不好解釋,就非常智慧地換個方向對學生提問:“這個孩子去幫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讓他去嗎?”像這樣的巧問、曲問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掀起教學高潮,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4.隨機應變,關注生成
課堂是一個難以完全預料的動態(tài)過程,由于教師、學生和文本三方面的力量對比不可能一成不變,所以,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可能引發(fā)連鎖反應,催生出一系列超過出預期而又極有價值的新成果,老師一個巧妙的問題可能引發(fā)學生若干個更為巧妙的回答或者派生出來的新問題,然后在激烈的氣氛中師生的互動中就可能碰撞出更高智慧的火花。高明的老師具有捕捉課堂生成契機的敏感性,所以這種時候,老師拋出的問題往往具有開放性、延展性,容易引發(fā)課堂爭論,在激烈的課堂爭論中,老師要注意駕馭好課堂爭論,決不能為了完成既定教學任務壓抑學生爭論的沖動,也不能任由學生把爭論簡化為意氣用事的吵架,而應該注意因勢利導,在關鍵處給以精當?shù)狞c撥,把爭論引向深入,引向豐富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方面。
【讓問題引領初中學生在語文的海洋中遨游】相關文章:
遨游在書的海洋作文02-14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探究09-05
生在綠中的驕傲作文05-04
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學習08-24
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采取對策08-28
用“策略包”引領小學語文初讀教學08-24
引領優(yōu)秀作文08-25
幼兒繪畫評價中的問題與對策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