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該怎樣尊重學生
我們該怎樣尊重學生作者/ 齊 剛 劉發(fā)德
新課程改革以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已經逐漸被教師所接受并付諸實踐,許多教師談到新課程就把該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相信學生和發(fā)展學生,如何尊重學生的個性等掛在嘴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和活動中部分教師的做法卻讓人感到遺憾,下面就以我看到的三個情景為例談一下我的看法。
情景一:某校李老師老師執(zhí)教“成功需要自信”一課,李老師的教學設計以及和學生的交流以及李老師的點撥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一個現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教學中李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說心目中的成功者。同學們有的說歌星,有的說影星,有的說體育明星,還有的說自己身邊的親人。其中一個同學說喜歡周杰倫,李老師馬上說她也喜歡周杰倫的歌,特別是青花瓷讓人陶醉;有的同學佩服羽毛球名將,李老師說她也喜歡羽毛球這項運動,改天要和同學切磋一下。聽到這里,引起了我的思考,李老師和學生的問答在我們的公開課(優(yōu)質課)上常常會出現。學生喜歡什么老師就能會什么,就好像老師是無所不能的超人。共同的愛好確實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特別是在陌生的地方講公開課(優(yōu)質課)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會使得講課順利進行,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畢竟,多才多藝的老師是少數,在公開課(優(yōu)質課)上某些“無所不能”的老師讓我想到了這樣幾點:第一老師是在迎合學生,實際上這種迎合是一種欺騙,是一種不尊重;第二,老師什么也會,無論學生會什么想到什么,都離不開能文能武的老師的掌控,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第三,如果學生提出來課下要和老師切磋一下共同的愛好,老師應該怎么辦?我認為老師在課堂上要誠實,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
情景二:初三試卷講評課,小組合作,學生展示非常踴躍。其中一個學生進行展示時因為回答不到位,被老師幾次粗暴打斷,讓聽課的教師感到難受。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和點評,但是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教師要想能夠有針對性的點評和點撥,必須要讓學生把話說完。學生回答的好,說明他對這個題目有了更深地了解;學生回答得不好其實更有意義,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把遮蔽的問題暴露出來,從而使得教師在點撥時可以更有的放矢。
情景三:科教頻道( CCTV10)《讀書》欄目推出了2012暑期特別節(jié)目“我的一本課外書”活動,尋找中國最會讀書的孩子。臨淄區(qū)海選的對象是9-14歲的小學生和初中生,選手要推薦一本自己讀過的課外書并回答評委的問題,每位選手推薦書的時間是2分鐘,加上回答評委的提問,每位選手耗時約3分鐘。(教育論文 www.qkfawen.com)上午進行的是小學組的比賽,一共是58個孩子進行推薦。各位小選手紛紛把自己讀過的課外書選出一本推薦給大家,稚嫩的聲音,詼諧的介紹,充滿童真的動作讓聽眾感到了欣喜。有一位評委所提的問題讓人感到了其閱讀量之大和理解的深刻。隨著海選的進行,有的小選手推薦的書和前面選手推薦的重復,這位評委聽了幾句就開始說:“這本書前面說過,請說與前面選手不同的內容,請不要重復!庇械男∵x手聽了這句話說不出話來,有的直接就在臺上哭了,幾天的準備卻沒有得到表達的機會,評委老師彬彬有禮的聲音背后實際上是一種冷漠。
上面的三個情景促使我進一步的思考,在教學和活動中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學生。新課程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提出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但是上面所涉及的三個情景卻與新課程理念相悖。在我們的教學和活動中我們要把學生當主人。學生作為學習和活動的主人不是一句空洞的話,他必須首先要得到尊重。那么,我們又該怎么尊重我們的學生呢?
首先,尊重不是迎合。我們常說尊重學生要學會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只有蹲下來才能和學生平等的對話交流,才能改變老師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但是尊重并不是一種迎合,并不是學生喜歡什么教師就喜歡什么,學生需要什么教師就提供什么,教師要真正的尊重學生必須要學會引導。教師未必是全能的,但是教師可以依據自己的經驗為學生提供幫助,教師需要根據課程計劃要求給學生以指導。特別是在講公開課或者優(yōu)質課的時候,一味的強調和學生有著共同的愛好,以此拉近師生距離實際上是對學生的不尊重,如果老師不會的話實際上是在說謊,老師應該通過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學生帶入到課堂情境,讓學生有所思、所悟、所得,那樣才是真正的師生共鳴。如果能這樣的話,課講不好也難。
其次,尊重不能打斷。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教師可以不同意學生的觀點,但是教師必須能夠讓學生把話說完,即使學生的回答是錯誤的。教師如果注意傾聽并巧妙引導,學生錯誤的回答往往會變成課堂中的資源,通過對這種資源的分析,可以讓學生澄清許多錯誤的理解,這樣耽誤幾分鐘的課堂時間難道不值得嗎?在課堂上我們是不是可以這么倡導: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要讓你把話說完,把話說完后我們再從中去找到適合教學的資源。讀書海選面對的是9-14歲的孩子,小孩子讀書肯定很難表達自己的思想,但是孩子準備了好長時間你必須讓人家把話說完,能不能選上是評委的事情,沒有讓孩子講完誰知道下一步孩子要講什么呢?看到臺上無助的孩子我感到了心里很難受。我們教育孩子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必須要讓人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必須要體現表達權的公平,即使兩個孩子講的一樣,前面的孩子講了為什么不能讓后面的孩子說說呢。
我們說完了尊重不是什么,那尊重究竟是什么呢?
尊重是一種平等。這種平等首先是地位的平等。我們常說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首席意味著你不能獨裁,你也不能無所不能(也沒有必要無所不能);你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學生提供幫助,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是他們,你需要關注他們引導他們,就像一個高明的足球裁判,你感覺不到他地存在但是他卻無時不在,他要保證比賽的流暢,他要讓不遵守規(guī)則的人受到制裁。平等還包括話語的平等,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通過表達意見找到其學習知識的缺陷或者理解的缺陷,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
尊重是一種傾聽。教師能夠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能夠聽完學生的發(fā)言而不是打斷,這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我們整天講“生本”,最起碼要尊重學生說話的權利,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欲望,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權利,都有把話說完的權利。如果老師把這個權利剝奪了的話實際上是一種“偽生本”,還是一種傳統(tǒng)的課堂下教師高高在上的表現。傾聽也是一種藝術,高明的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就是充分地建立在充分傾聽的基礎上的。
尊重是一種理解。這里講的理解指的是理解學生的思想,體會到學生的思維習慣。在課堂上每個學生的理解不同,因此他的表述也就不盡相同。作為教師要學會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不能僅僅依據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去衡量學生。學生的回答可能沒有缺陷,正是因為有缺陷才有進步的空間。教師只有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傾聽他的講話,而理解又建立在老師對學情的理解上。老師要把握學情,必須要真正的走進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我們的教育,就是使得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能夠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們面對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我們只有真正的蹲下來和學生進行溝通,才是真正的尊重學生,才能讓受教育者的生命完整,靈魂高尚,那樣才是真正的以學生為本。
。ㄗ髡邌挝唬荷綎|省淄博市臨淄區(qū)教研室山、東 省淄博市教研室)
【我們該怎樣尊重學生】相關文章:
我們該怎樣修改《公司法》08-05
我們需要尊重08-17
長假該怎樣過08-17
校長,你該怎樣當?08-13
該怎樣看待當前的股市08-18
大學生畢業(yè)生該怎樣離校08-06
怎樣教育孩子尊重老師08-23
我們該給“文言”什么待遇?08-17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