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中外合作辦學中雙語教學的探討
關于中外合作辦學中雙語教學的探討姜英俊
[摘要]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yè)課教學采用雙語教學是一個普遍的做法,如何做好這種特殊情況下的雙語教學還有相當多的問題需要研究。文章通過了解中外合作辦學中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有效的雙語教學模式,提出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碾p語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外方資源,充分借鑒外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態(tài)度、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學經(jīng)驗,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促使中外合作辦學中雙語教學的效果得到保障。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雙語教學
[作者簡介]姜英俊(1961-),男,黑龍江肇源人,江蘇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雙語教學。(江蘇南京211100)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l1004-3985(2010)36-0136-03
中外合作辦學不但可以直接引進國外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以及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管理經(jīng)驗和優(yōu)秀師資,還可使我們充分認識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必然性與重要性,確定國際化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中外合作辦學教學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出獨特的合作模式,即雙語教學,主要指全部或部分采用外語(英語)進行非語言類學科的專業(yè)課程教學,通常由中方和外方教師合作授課。另外,合作辦學模式下雙語教學涉及面廣,涉及學生所學的大多數(shù)課程。因此,雙語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辦學質量和所培養(yǎng)人才的綜合能力。
一、對外合作辦學中的雙語教學情況
(一)課堂教學情況
在對外合作辦學中,很多課程采用了雙語教學,但在雙語教學中有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教師能力不適應。中外合作辦學的師資力量無疑構成了中外合作辦學成功與否的關鍵,但實際情況是無論中方教師還是外方教師,均沒能達到合作辦學的目標要求。如果以中方教師為主,因多數(shù)不熟悉國外的教育方式,對國外辦學思想與理念理解不到位,導致不能很好地貫徹合作辦學的指導思想。中方教師對原版教材與相關資料的利用也只能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因而在教學中很難有好的表現(xiàn)。如果以使用外方師資為主,外方教師大多不會漢語,不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學生的情況,師生交流比較困難,其教學方式也很難被中國學生接受和習慣,教學效果往往也不好;二是我國多數(shù)高校學生外語水平達不到實際應用的程度,致使學生看不懂原版教材,很難聽懂外教上課,造成了接受上的困難,并發(fā)展到逃課的程度,這種現(xiàn)象在高職高專外對合作辦學中表現(xiàn)得更為嚴重。
(二)教材使用情況
在合作辦學中外方課程基本都是選用外方原版教材,這可從一開始為學生奠定真實使用英語的好環(huán)境。原版教材中的新理念、新穎的體例、學術動態(tài)和研究成果有利于我們在學科建設中發(fā)揮后發(fā)優(yōu)勢,縮短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使學生更快地了解學科前沿的發(fā)展狀況。使用原版教材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具有國際視野和具有國際意識的學生。但是在使用原版教材教學時,學生有較大的語言障礙,不熟悉其體例,對課程所涉及專業(yè)知識的理解不到位。有些課程本身就很抽象,含有大量的專業(yè)詞匯,使用原版教材理解和掌握課程知識困難很大,結果是使用原版教材教學往往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外方雖指定了教材,但在教學中并不拘泥于教材,他們不會按照教材的章節(jié)順序進行教學,而是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調整、裁剪或增補教學內容,隨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料。除提供教材外,還提供教學指導書和建議書、電子教學課件、網(wǎng)絡學習資源等,外方特別重視網(wǎng)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和使用,網(wǎng)絡教學資源在實際教學中也確實發(fā)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師資情況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任課教師一部分來自外方,英語水平很好,專業(yè)能力很強,但他們對中國國情和教育制度了解甚少,不了解中國的學生,因而與中國師生交流少,教學針對性較差。中方教師大多數(shù)在日常的教學和科研過程中實際運用英語的機會較少,多數(shù)教師能閱讀和聽懂英文,卻不能熟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更談不上用英語授課。全英語授課的教師,需要精通英語,掌握全英語教育的原理和技能、技巧,具有用正確的英語口語進行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能力,能得心應手地在各種場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模擬的英語情境。有些教師的英語水平難以勝任全英文教學的重任,不能用英文清晰地闡述課程內容,又難以用英文與學生有效地溝通,對此要有足夠的認識。
二、選準雙語教學的基本模式
雙語教學的模式是否得當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很大。(fwsir.com)目前我國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實踐中主要有如下四種雙語教學模式。
(一)全英語教學模式(all English)
該模式要求所用教材基本為英文原版教材,教學語言全部為英語,以便讓學生沉浸于英語環(huán)境之中。全英語教學的兩個基本前提條件:一是合格的雙語師資(既精通專業(yè)又精通英語);二是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不僅能聽懂學科內容,而且還要能表達自己學到的內容,比如回答教師的問題,做作業(yè),考試等。在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多數(shù)項目中,任課教師中有一部分是外方教師,一部分是本校教師,他們中有的參加過出國培訓或海外留學歸來,英語水平和專業(yè)水平都較高,還有的大學專門為合作辦學項目外聘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這就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全英語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全英語教學模式是試圖要達到的理想模式,但受多種條件限制目前尚未達到。
(二)過渡性雙語教學(transitional bi I ingual educa-tion)
這是中英語言混合使用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的做法是:使用全英文(基本為原版)教材,在課堂教學中,中英文交替使用。由于教師和學生的英語水平的限制,過渡性雙語教學是很普遍的教學模式。過渡期雙語教學可以有不同的層次,但應提倡以英語為主的講課,可以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但教師用漢語和英語講課,使用外文板書或Plyl’演示。對有條件以全英語講課者應予以支持,并作為雙語教學的樣本在校內進行宣傳和推廣。
關于中英文在雙語教學中的比例,許多學者傾向于50%,甚至更高。實際上統(tǒng)一要求的教學效果并不好,原因有四:首先,假設教師的英語水平和專業(yè)水平都足夠高,而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會較大,統(tǒng)一要求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應適應盡可能多的學生。目前我國的大學生中能靈活運用英語的不超過10%,高職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更差,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做具體的處理。在教師、學生各方面水平均較高的學校,使用英文的比例可以大一些,其他學校應當適當?shù)亟档鸵恍。教學過程中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調整中英文比例;其次,由于我國許多從事雙語教學的教師的來源和背景不同,教學能力、教學經(jīng)驗、外語水平和專業(yè)知識水平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很難強求統(tǒng)一的中英文授課比例;第三,教師和學生對于不同學科知識的理解也是有差別,所以教師必須同時針對中國學生的知識結構特點和英文水平輔之以必要的、適時的中文講解;第四,雙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外語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yǎng)學生利用外語從事專業(yè)工作的能力,因此雙語教學課不能變成另外一種形式的外語課。
學生入學外語整體平均成績越高越有利于雙語教學。如果班級內外語水平差異過大,可以考慮依據(jù)外語成績進行分級教學。另外,為了減弱學生外語差異對教學整體效果的影響,建議在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招生中將外語成績作為重要條件,同時也為學生選擇雙語授課的專業(yè)提供了參考與指導。
(三)半外語教學模式:外語教材,中文講授
實驗表明,在采用全英文多媒體課件演示教學內容全中文講解模式(模式A),全英文多媒體課件演示教學內容中英文對照講解模式(模式B),及中英文對照式多媒體課件演示教學內容,中英文對照式講解模式(模式C中),以模式C進行雙語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模式A和B。所以我們建議盡可能地拋棄用全中文講授的方式。
(四)中外結合模式
由外方教師制訂教學計劃,選定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擔任主講;中方教師全程參與,協(xié)助外方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遇到外方教師與學生溝通有困難時,則擔任他們之間溝通的橋梁。實踐證明這種模式的效果較好,可以保證外方教師全英語授課的順利實施和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但這需要中外方教師課前要有一定的契合,而且要有外教長期待在中國,這勢必增加了教學成本。
三、充分利用外方資源,學習外方經(jīng)驗
利用好合作辦學的外方資源,包括外方的人員、教材、教學經(jīng)驗、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共同搞好課程的雙語教學。
(一)認真借鑒外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外方在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上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受教育者的角度安排教學、制訂教學計劃、實施教學,真正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著眼于人的培養(yǎng),塑造正直、高尚、誠信、講道德的人。教學活動要優(yōu)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前,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基礎、心理特征等因素,配以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教學手段。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角,主動地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學生對所學內容要透徹理解,深入研究、質疑、批評和力爭創(chuàng)新。強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調動學生掌握知識的積極性、能動性,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充分借鑒外方的教學內容選擇
外方教師選擇教學內容依據(jù)的是學生某方面能力或素質培養(yǎng)的需要,而不是依據(jù)任何一本教科書。外方所提供的課程,所選用的從國外引進的教科書只是作為教學參考資料,不能把教科書等同于教學內容。外方教師通常憑借教材又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教材,常根據(jù)學生培養(yǎng)的需要隨時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這體現(xiàn)了永遠保持教學內容的新鮮度,以及學以致用和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和思想。補充材料主要來源有生產(chǎn)和生活中鮮活的例子、英文報紙、期刊、研究報告、商務報告、圖書、視聽資料,還有從網(wǎng)上下載的各種資料。外方教師所補充的材料通常占他們所使用的全部教學資料的50%以上。
(三)充分借鑒外方的教學過程控制技巧
外教上課繪聲繪色,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師生互動頻繁,教師引導、學生提問、答問結合、運用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僅引導學生有條不紊地掌握已有知識,而且鼓勵學生擴展知識視野,在更深更廣的層次上學習、質疑和探究。外教通常在課前布置很多的閱讀任務,讓學生自己去獨立地閱讀和汲取知識,之后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與探究。隨著教學的深入進行,學生提出的問題自然就越來越多,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也就不斷地上到一個新層次。個性化教學也是外方教學的一個特色,他們很重視學生的個性特質,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另外,外方教師會根據(jù)教學的需要,結合生產(chǎn)和生活的實際情況,布置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課業(yè)項目,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觀察與思考,解決實際問題,表達自己的見解,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此外,他們還非常注重實踐,重視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所以他們常常把教學過程延伸到社會實踐中去,從課堂走向社會。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設計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實踐方案,通過實踐來驗證方案是否正確,并要求學生及時撰寫實踐報告。
(四)學習外方對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外方教學很重視教學效果與教學環(huán)境之間的依賴關系。好的教學效果必然配合以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外方教學主張小班教學,每班不宜超過30個人,室內課桌椅的排列可根據(jù)學習內容自由組合,布局上盡可能地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在任何時候都處于直接交流的狀態(tài)。另外,外教上課很講究教學情境的真實,如果是在教室里上課,則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把教室布置得盡量接近真實的情境,如果在教室內做不到這點,則寧可到教室外甚至校園外的真實情境中去教學。
(五)充分借鑒外方的考核方式
外方注重教學的實際效果,嚴把質量關。外教通常在學期初就告訴學生所有的學習目標、要求、期望和考核方案,并嚴格執(zhí)行。相對于我們所慣于使用的終結性結果考核,外方更注重形成性過程的考核。對學生的出勤率、課內表現(xiàn)、課后作業(yè)、考試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與考核,并在學業(yè)成績中占一定的比例。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不僅體現(xiàn)在學習上,同樣也體現(xiàn)在學生的行為道德規(guī)范上,要求學生正直、誠信,遵守學術道德,如果出現(xiàn)學術道德問題則會嚴肅處罰。外教很注重考查與考試的配合,一般在一學期中要布置多次項目性的作業(yè),包括討論報告、調研報告、學術小論文等,并分別在總成績中占一定的比例。大大減少了學生對期末考試的投機心理,更加注重平時的學習。
四、革新雙語教學手段
中外合作辦學雙語教學能否取得預期成效與先進教育技術的采用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密切相關。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其為基礎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推動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一)利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雙語教學的集成化、立體化、真實化和互動化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帶來了教育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深刻變化,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現(xiàn)教學信息顯示的多媒體化、信息處理的數(shù)字化、信息儲存的電子化、信息傳輸?shù)木W(wǎng)絡化和教學過程的智能化,進而做到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管理自動化。此外,外方非常重視借助計算機網(wǎng)絡和遠程通訊進行課前輔導和課后指導。在許多合作項目中,外方委派的教師采用“31”教學方式節(jié)約支出和提高效率,即課前自學、集中授課、網(wǎng)絡跟蹤。在正式面對面授課之前,通常就借助于網(wǎng)絡的遠程通訊功能完成學習資料的發(fā)放,布置預習作業(yè)。在課堂教學之后仍以同樣的方式布置課后作業(yè)。通過電子郵件以及網(wǎng)絡教學平臺,始終與學生實現(xiàn)持續(xù)的學習交流。
(二)網(wǎng)絡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開發(fā)和利用英文教學資源、解決教學資源稀缺問題成為雙語教學有效實施的一個重要方面。根據(jù)雙語教學的需求,依托現(xiàn)代教育技術,建設和豐富雙語教學資源、開發(fā)教學支持軟件,為雙語教學的有效實施提供基礎性保障。
1.網(wǎng)絡教學資源的建設;首先網(wǎng)絡匯集了大量的文本、視聽資料和教學軟件等教學和學習資源,形成了高度綜合集成的資源庫,這些資源在雙語教學中可以廣為利用。其次,著眼于合作建設。為了滿足教學需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只停留在利用現(xiàn)有資源的水平上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必須立足于自主建設。根據(jù)雙語教學的需要,要建設的內容包括:(1)多媒體教學素材,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資源;(2)試題庫、習題庫、案例庫等;(3)課件庫;(4)網(wǎng)絡教學平臺建設。采用開放的技術,力圖建構一個豐富自主、開放交互的教學支撐環(huán)境。系統(tǒng)的總體結構包括雙語教學資源和雙語學習資源兩方面的內容。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相互融通,既可以滿足教師間的交流與借鑒,又成為學生在線學習的重要資源和師生交流的良好平臺。在教學資源方面,根據(jù)雙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需要,設置雙語課程資源鏈接、智能答疑系統(tǒng)、作業(yè)管理系統(tǒng)、師生交互平臺、信息播報、網(wǎng)絡化評教系統(tǒng)等網(wǎng)絡教學模塊。
2.信息技術與雙語教學過程的整合。整合信息技術與雙語教學過程,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手段和認知工具,應用于雙語教學過程之中,從而拓展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增強信息傳播的效果與質量,增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提高教與學的效果。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雙語教學,推進教學手段的革新。具體說來,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仿真教學情境,將難以表述的理論或難度較大的案例等采用立體化、可視化形式展現(xiàn)出來,把課程內容的要點和難點及選定的附加內容制作成多媒體教學課件,使教學信息有條理,更加形象化,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因語言障礙造成的理解困難。
通過設計多種多媒體展現(xiàn)的學習任務,把知識點與現(xiàn)實問題相聯(lián)系,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探究中發(fā)展動手能力,使學生成為雙語運用的實踐者。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媒體信息呈現(xiàn)的多維性、非線性和交互性的優(yōu)勢,合理設計教學任務,使雙語教學由單向知識傳授向多維信息傳播轉變。同時要處理好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注意傳統(tǒng)媒體與現(xiàn)代媒體的融合。此外,在學生學習活動中,教師應及時地溝通了解學生學習進展的情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和多媒體技術主動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雙語教學是中外合作辦學必然要采用的教學形式,它可以在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雙語教學的具體模式選擇應與教學實際情況相結合,充分考慮教師的授課能力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教學模式與師生能力相適應。要取得雙語教學的好效果,需要充分利用外方資源,充分借鑒外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態(tài)度、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學經(jīng)驗,還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革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斌華,雙語教學與雙語教育[Ml.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桂山,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雙語教學模式的建構[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3]楊惠芳.從中西對比看我國高校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Jl.教育探索.2003(8).
[4]曹麗英.高校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課的設置與教學[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
[5]游澤清,王志軍,吳曉榮,等.多媒體技術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Roblyer,M.D.lrUegnUing Edwatiorud Technol08y into Teachin[M].NewJersey:Pearson Education Inc.2003.
【中外合作辦學中雙語教學的探討】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雙語教學的探討08-02
淺談小組學習在雙語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4-23
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探究08-03
化學教學中初中與技校銜接問題的探討08-13
解題反思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探討08-18
PowerPoint 課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05-30
探討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08-01
體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探討08-17
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