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語文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的實踐
在語文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的實踐
大朗鎮(zhèn)第一小學 李慶培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強的思想性!拔囊暂d道”,文道統(tǒng)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因此,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有機地滲透德育,實現(xiàn)文道統(tǒng)一,是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品德的形成及人格的完善的一個重要過程。在教學中,我在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機的滲透德育,歸納起來有如下幾方面:
一、 在揭示課題中滲透德育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課文思想內容的聚焦點。因此,抓住題眼,揭示課題的內涵,既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達到學文悟“道”的目的。
例如在教《豐碑》一課時,我抓住課題的“碑”字,問:“碑”是什么? “是用來干什么的?” “這篇文章是紀念誰的?”“我們?yōu)槭裁匆o念他?”“文章為什么要以豐碑為題?”學生帶著問題快速地閱讀著課文,尋找著答案,幾分鐘后便爭先恐后地回答“軍需處長在嚴寒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讓給其他戰(zhàn)士,自己被活活凍死了”,“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精神成為戰(zhàn)士心中永久的紀念”,“他為革命戰(zhàn)爭所做出的豐功偉績永遠的留在了人們的心中”。從課題入手揭示文章的中心,通過層層深入的理解課文讓學生受到在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感召,自覺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
二、 在理解詞句中滲透德育
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觀點總是隱含在詞句之中。因此,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剖析和品味課文的詞句,借以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想內容,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如在教《詹天佑》時,學生對詹天佑修筑鐵路的愛國壯舉難以理解。為此,我抓住“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這句話,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還沒有出世”隱含著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蔑視,他們認為中國人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修筑從北京到張家口這段鐵路的工程。通過對這個詞語的剖析,學生不但知道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且懂得了詹天佑克服各種困難,提前使鐵路全線竣工,是為了給帝國主義“一個有力的回擊”,長中國人民的志氣,滅帝國主義的威風。這樣,學生對詹天佑所產生的敬仰之情,就升華為勤奮學習、準備將來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愛國熱情。
三、在欣賞人物中滲透德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讓學生感受人物形象,特別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輝形象,是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重要方法。
如教《金色的魚鉤》時,我引導學生通過老炊事班長三次“笑”的外表,體會他的內心世界:第一次,老班長端來魚湯,“笑著說: ‘吃吧,就是少了點兒’!彼“摸了摸嘴”,假裝先喝了。這是為了動員三個小病員愉快地喝魚湯。第二次,老班長見到三個小病員都端著魚湯不喝下去(小梁知道老班長沒有喝魚湯),便“收斂了笑容”,嚴厲地說:“為了革命,你們必須喝下去”。第三次,老班長看著他們喝完了魚湯,便“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這讓學生懂得老班長為了挽救三個小病員的生命、幫助他們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從而既感受了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崇高形象,受到了革命傳統(tǒng)教育;又認識到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培養(yǎng)了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
又如教《將相和》時,我引導學生在理順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在“完璧歸趙”的故事中,藺相如先以“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為由,從秦王手中智取回和氏璧;再以“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隆重的典禮”為借口,讓手下人化裝把和氏璧回趙國,表現(xiàn)出藺相如不畏強暴、勇敢機智的高尚情操。在“負荊請罪”的故事中,藺相如立功升職之后,知道廉頗對他不服,有意羞辱自己,“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當路遇廉頗時,便“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這些細節(jié),體現(xiàn)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委曲求全、顧全大局的高尚品質。廉頗知道了藺相如對自己處處忍讓的原因之后,便“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表現(xiàn)了廉頗勇于改過、團結對敵的崇高品質。這樣,學生就能從藺相如和廉頗的人物形象中得到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滲透德育
語文教學要注意運用語言和直觀教具創(chuàng)設與課文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誘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使之喚起各種感知覺,在頭腦中形成鮮明的形象,獲得真切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如在《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的講述中,我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課文插圖:在邱少云周圍,枯草在燃燒,濃煙滾滾;火苗趁風勢亂竄,發(fā)出“畢畢剝剝”的聲音;烈火把他整個身子包住了,背后的棉衣在燒著,發(fā)出了濃重的焦味。這時的邱少云強忍住火燒的極大痛苦,右手緊握著槍,左手死死抓住地上的土塊,緊咬住牙根、閉著嘴唇,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眼睛盯著敵人的碉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沒有挪動一寸地方,沒有發(fā)出一聲呻吟。我借助生動、形象的語言,包括手勢、表情和摹聲技巧,再現(xiàn)了當時的情景,讓學生想象當時火勢之迅速、猛烈,邱少云處境的危險,思考著邱少云為什么還“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認識到邱少云嚴守紀律、英勇犧牲的力量源泉,就在于對祖國、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對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憎恨。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在如臨其境中感受了邱少云這一英雄形象的崇高品質,從而自覺地以邱少云為榜樣,增強集體觀念,加強組織紀律性。
五、 在指導朗讀中滲透德育
古語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弊寣W生朗誦一些聲情并茂、文質兼美的課文佳作,有利于他們體驗祖國文學的音韻美,加深對課文內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養(yǎng)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描述了桂林山水秀麗的景色。詞語優(yōu)美,句式整齊,運用貼切的排比句、比喻句,節(jié)奏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在教學中,我運用教材的插圖、幻燈圖片和錄音帶,在幫助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色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用贊美的語氣輕快、有節(jié)奏來朗讀第二、三節(jié)。學生通過生動地朗讀,那桂林山的奇,漓江水的美,就進入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境之中。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美的享受,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錦繡山河的情感。
在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我體會到,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必須堅持“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以語文知識為基礎,選準文與“道”的結合點,做到以文傳道,以情入理,文道結合,情理交融。這樣,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中,逐漸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對真善美和假惡丑的辨別能力,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在語文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的實踐】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研究08-24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8-23
淺議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8-19
略論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8-19
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08-20
把美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08-19
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德育08-24
在語文教學中實踐德育教育08-20
小學數(shù)學中的德育滲透教育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