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年級學生作文多角度立意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
讓表達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高年級學生作文多角度立意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
文海教育集團學林小學 李水晶
【摘要】人的思維的觸角是多側面的,多層次的,所以人對事物的感受也是多姿多彩的。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多視角、多樣化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而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重要途徑是多角度立意。因而,在寫作文時,為使文章卓而不群,應引導學生另辟蹊徑,從多角度來立意。多角度立意是多角度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多角度立意,就是引導學生對同一題材,從不同角度進行審視,寫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本文通過“從多元解讀到多角度表達,讓學生不再‘淺嘗輒止’;從存同求異到和而不同,讓學生不再‘人云亦云’; 從合理聯(lián)想到有創(chuàng)意表達,讓學生不再‘劍走偏鋒’”三個方面闡述了對高年級學生多角度立意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通過多角度立意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關鍵詞】多角度立意 多元解讀 存同求異 合理聯(lián)想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明確倡導:“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比藗兺皇挛,會有不同的觀感,就是因為觀察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因為世上任何事物就其特征來說,往往呈現(xiàn)為主體的,多側面的,而人的思維的觸角也是多側面的,多層次的,所以人對事物的感受也必將是多姿多彩的。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多視角、多樣化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而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重要途徑是多角度立意。古人云:“文以意為先,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币蚨趯懽魑臅r,為使自己的文章卓而不群,應引導學生另辟蹊徑,從多角度來立意。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存在的普遍問題與歸因分析。
(一)學生作文缺乏思考過程,使學生作文出現(xiàn)“瓶頸”。
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水平不高的原因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和寫作習慣。他們觀察、體驗不夠,缺少發(fā)現(xiàn),趨讀畏寫,重讀輕寫,寫作訓練不足,閱讀不精,語感不強,積累不夠,長此以往便會出現(xiàn)一提筆便沒寫頭的情況。究其實,學生不愿寫作文,提不高,其實質(zhì)是缺乏思考,對事物沒有形成自己的感受、體會、認識、觀點,“肚里沒貨”。即便有了貨,寫出的文章也往往存在中心不明確、層次不清楚、結構不完整、記敘描寫失之籠統(tǒng)、不會具體展開、對問題和現(xiàn)象不會分析和概括、談不出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等等方面的問題,也不愿動筆,讓“貨”白白地流失。而這大都是語言、思維方面的問題。
(二)教師指導顛倒思維程序,阻礙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寫什么’是 ‘如何寫’的靈魂和核心、前提和基礎。‘如何寫’的每一個進程,無不是‘寫什么’的具體體現(xiàn),從‘寫什么’的角度去解決‘如何寫’,才是抓住了要害。離開了內(nèi)容和思想的充實與合理,單純的形式和方法的灌輸,從來就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彼裕囵B(yǎng)學生的多角度立意能力尤為重要。但有些教師在指導作文時顛倒了學生作文的思維程序。正確的思維程序是:先考慮寫什么,再考慮怎樣寫。但在實際教學中,以“記一件事”為例子,有些教師總是要學生抄板書或用列表式寫明事情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其中“經(jīng)過”要詳寫,要寫出你是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的等等。這種列表式就是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思維程序先劃框框,然后在這些框框里填寫內(nèi)容。學生們在教師這樣的指導下長期訓練下去,就會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勢,這就是用老框框來套內(nèi)容。這樣的作文,即使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也是內(nèi)容干干巴巴,缺乏真情實感。與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相違背。有些教師經(jīng)常采用“先說后寫,全班評論,優(yōu)生示范或范文開路,集體仿作”的教學方法。雖然這種方法有著它的可取之處,但都容易使大多數(shù)學生產(chǎn)生從眾心理和迷信權威的心理,阻礙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鉆進機械模仿的死胡同里動彈不得。
小學高年級學生,可塑性極強,課堂講授、課外輔導會變成超強度的全方位引導,學生認知水平有限,老師若不能符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去指導學生作文,那么講授會成為他們的桎梏,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他們表達獨特個體生命的本領。
二、關于多角度立意的內(nèi)涵闡釋、理論基礎及現(xiàn)實意義
(一)多角度立意的內(nèi)涵闡釋
多角度立意是多角度作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多角度作文就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審視作文題目、材料,根據(jù)一個題目寫成多篇作文,達到訓練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目的。所謂多角度立意,就是引導學生對同一題材,從不同角度進行審視,寫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
(二)作文多角度立意的理論基礎
作文教學應該以發(fā)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重點。至于發(fā)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如陳望道、葉圣陶,認為應該并重。梁啟超則認為,在所有作文能力培養(yǎng)的環(huán)節(jié)之中,整理思想、組織構造文章、培養(yǎng)思維能力是核心,開“以思維為中心”的先河。而朱光潛的看法與梁啟超一拍即合,他說:“語言的實質(zhì)就是情感思想的實質(zhì),語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薄熬臀易约旱慕(jīng)驗說,我作文常修改,每次修改,都發(fā)現(xiàn)話沒說清楚時,原因都在思想混亂。把思想條理弄清楚了,話自然會清楚!
在語言和思維的關系問題上,美國教育家與我國的語文教育家的觀點不謀而合。美國教育家海伯說:“要想寫清楚就必須想清楚;要想寫得充分,就必須想得充分;要想寫得實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須在思想上想得實在并展開豐富的想象。一個學生要想較好地學習寫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學習思考。這是一條規(guī)律,其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上海市特級教師陸繼椿提出一種“現(xiàn)代作文教學心理模型”如圖:
陸老師認為:“現(xiàn)代情感和現(xiàn)代認識是現(xiàn)代思維的基礎,這個基礎越是雄厚,越是交叉,越有利于發(fā)揮思維的作用!标懤^椿老師的“現(xiàn)代作文教學心理模型”的作文“觸發(fā)事物——多向思維——求異思維——獨創(chuàng)思維”的過程把創(chuàng)新作為了作文的最終目的,求新的關鍵在于思維。劉錫慶教授曾經(jīng)指出,作文的本質(zhì)在于求新。多角度的立意會鍛煉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應該會為學生的作文打開一條廣闊的道路。
(三)培養(yǎng)高年級學生作文多角度立意能力的現(xiàn)實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第三學段的習作教學目標之一是“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語,亦莊亦諧,不乏童趣童真,然而,他們的作文中的語言卻千篇一律,眾口一詞,缺少創(chuàng)意和個性,從中感受不到兒童對生活獨特的感悟和活潑爛漫的天性。要克服雷同這個毛病,除了通過不同的形式,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和豐富學生的生活,使他們寫出不同的內(nèi)容外,引導學生對同一個內(nèi)容從不同角度來立意,是“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表達”的重要基礎。
學生是來自各個家庭,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長大,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因而不同的學生是以不同的身份參加同一活動的,是以不同的態(tài)度對待這項活動的,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這項活動的,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像這樣千差萬別的情況,當然有多角度的立意。不同角度的立意自會有它不一樣的精彩。
三、高年級學生作文多角度立意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
近年來,我在作文教學中進行了探索 ,通過指導學生多角度立意 ,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生活本身五光十色,豐富多彩 ,每個人的經(jīng)歷、情感、意志、愛好、知識、能力又各不相同,因而對源于生活的命題或材料的攝取和精華就會落英紛、各顯千秋。而正是這些,又為多角度立意的實施提供了可能性。指導學生多角度立意,既是寫好章的關鍵,更是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有效途經(jīng)。
(一)從多元解讀到多角度表達,讓學生不再“淺嘗輒止”
多元解讀之所以是素質(zhì)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因為它是新形勢下語文教學策略構建的重要組成因素,是因為它具有其他學科教學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長期的應試教育思想,使學生習慣于“智力順從”式的單極課堂構建。閱讀教學中只有實施多元解讀,使學生品嘗個性思想被肯定的快樂,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fā)他們的生命活力,使他們自信、自主、自我肯定。在這個過程中,發(fā)展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這正是世界多元文化形成并發(fā)展的精神基礎。多元解讀既是彈性思維在閱讀教學中的規(guī)律性體現(xiàn),又刺激主體自身發(fā)散思維的持續(xù)發(fā)展,使他們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fā)現(xiàn),不斷否定,不斷突破,不斷創(chuàng)造。
五年級下冊《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文,結尾處有這樣一句話:“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xiāng)的夢!蔽覇枌W生:“在德國,作者為什么會做一個思鄉(xiāng)的夢呢?”學生的回答讓人驚詫:“因為他在外國很想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因為德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讓作者感到了家的溫暖”“因為在中國沒有這樣一種美好的境界,所以它希望祖國也能有這樣的一種境界……”“每個人的生命都會開花,為別人著想,是為別人開了一次花,如果你做了一個花的夢,那么,你將要為別人,為自己,綻放了一朵令人陶醉的花。”……我抓住機會,讓學生進行小練筆,寫寫作者的夢境。他們的作品立意各不相同,讓人欣喜。
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寶庫。一首好詩,就蘊含著一種心情,一個故事,甚至是一段歷史,讓人回味無窮。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特長愛好、閱讀基礎都是不一樣的,那么學習同一篇作品后引起的共鳴當然也是各不相同的。古人早已認識到“詩無達詁”。每一位接受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可能性闡述。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一首好詩因為可以作多種理解,才讓人覺得回味無窮。同時,由于讀者的人生經(jīng)歷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異,對作品會有不同的解釋。如,在教學《江雪》這首詩時,對“這么冷的天,那個老翁為什么還在江上釣魚”這個問題,可鼓勵學生小組討論,提出多種假設,鼓勵學生答案的多樣性。對作品的多元解讀,有利于學生從小就形成一種觀念:問題的答案不只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會有很多種。這對學生的人生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立意能力會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
古詩中同一題材,但寫出命意不同的幾篇好詩的例子是很多的。在學習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后,我讓學生課后查找資料,看看還有哪些詩人寫了有關重陽的詩。學生找來了很多資料。如杜甫、朱放均曾以重陽節(jié)插茱萸為題材寫過一首詩。杜詩名《九日藍田崔氏莊》,共八句:“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傳旁人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朱詩名《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有故不得往因贈之》,詩共四句:“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那得更將頭上發(fā),學他年少插茱萸。”學生交流后,不難得出:“雖然三首詩都寫了重陽節(jié)插茱萸活動,但三位詩人從自己的生活感受出發(fā),各異其趣,分別表達了節(jié)日思親,悲秋嘆老,力不從心的不同思想感情。這時,我引導學生:難怪《苕溪漁隱》評說:“此三人,各有所感而作詩,用事則一,命意不同!边@啟示我們,不妨采用多角度命意的方法來提高我們的立意能力。也就是說,對一事物做多角度、多側面的觀察、分析,可以運用有限的材料,寫出多篇文章。比如:寫一只鐘表,應該怎樣下筆呢?
學生思維起初只是停留在“鐘表很實用,可以幫助我們掌握時間”“鐘表的種類、外形、特點”……我提示學生:“可以從它的內(nèi)在品質(zhì)上想想,如鐘表的永遠進取精神!睂W生的思路被打開了,紛紛說出“鐘表的不知疲倦精神”“鐘表的沉著,耐心的性格!薄扮姳淼囊槐P棋思想和“三針”的協(xié)作配合風格!薄扮姳淼臏蚀_、一絲不茍的品質(zhì)”……
【片段一】
在人世間,有這樣一個物品,它在千家萬戶安家,它默默無聞,卻用行動詮釋忠于職守的真正含義。
……
盡職的鐘,每天都在工作,每到晚上,當人們都進入夢鄉(xiāng)時,它仍在無聲無息地走著,為人們報時。不快一分,也不慢一秒,它總是那么無怨無悔,任憑風吹雨打,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鐘,是最盡職的時間守護者。
【片段二】
要問世界上什么力量是最強大的,是金錢?是權勢?還是……?我說是“團結”不信的話,請聽聽我們?nèi)值艿墓适隆?br />……
我們時針、分針、秒針是最團結的三兄弟,我們相知相守了一輩子,為的是齊心協(xié)力為人類服務。我們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一起解決,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共同承擔,因為我們團結,我們才能共同前進,因為我們互助,我們才會擁有光輝燦爛的人生。
【片段三】
爸爸是一塊大表,無終無止地勞動,為了這個家一生辛勤地轉(zhuǎn)個不停。爸爸又是一塊監(jiān)督我的大表。什么時候該怎樣做,大表都教了我。
媽媽是一塊手表,她每天“嘮嘮叨叨”,就像表上那個秒針一樣,不停地“滴滴嗒嗒”。在地里勞動的時候,她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回家做飯了。她知道棉花在什么時候開,準時去收……像這樣的事情她知道的很多很多……
妹妹,也是一只可愛的小電子表。每天夜里一兩點鐘,她便準時“報曉”,為了這個可愛的小電子寵物,第二天媽媽的眼睛總是通紅通紅的……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不一樣的生活,決定了每個人都是一塊各具特色的表,而每塊表呢,又都是彼此間相互關心,相互鼓勵,一起向前走!
給材料作文是最能發(fā)展學生思維的一種作文形式,因為它有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去嘗試。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想象,從不同的視角寫出不囿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從而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于是,我精心設計材料,從范圍上看,可以是特定的人物、事件或環(huán)境,可以是事件的開端或結局;從形式上看,可以是一幅圖景,一段錄象,一個道具,一段文字。我曾提供這樣的題材給學生:放學后,張凡和王杰同學在教室里玩耍時不小心打碎了玻璃。要求學生針對這個題材寫一篇作文,讓學生多角度思考。結果,他們寫出了下列文章:《知錯就改》,贊揚某同學和某同學有了錯誤能及時改正的精神;《我們不應該那樣做》,寫某同學要溜走時,另一名同學勸阻他不要那樣做;《你們都錯了》,寫兩名同學都犯了錯誤,悄悄溜走了。不同的立意源于不同的想象,用這一平淡的小事訓練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的火花。
在作文教學中,必須通過營造自由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大語文教學氛圍,以多元解讀為載體,促成學生厚重的生活積累,以個性化的寫作形式,引導學生自由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寫出真意,寫出真情,努力達到作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二)從存同求異到和而不同,讓學生不再“人云亦云”。
①相同體裁多角度立意。
文體的開放性是當前學生習作的一大特色,這為學生的自由發(fā)揮提供了廣闊的天空,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揚長避短的機遇,但也使一些學生無所適從,不少學生因?qū)懽髂康牟幻鞔_,事先沒有對象感,選材、立意、構思、語言等方面隨心所欲,寫到哪里算哪里。用統(tǒng)一的題目和標準要求參差不齊的學生,又會致使一部分學優(yōu)生因為要求過低而失去學習習作的興趣,另一部分學生因為無法達成習作目標而失去習作的信心。這樣的做法一定要摒棄。
例如,在練習寫一封信時,我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空間。書信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寫給老師,寫給同齡人,寫給父母,寫給其他人。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作文能力水平和興趣喜好,自主選擇作文內(nèi)容。在學生自主選材時,要充分信任學生,注意不能人為地把學生分成幾等,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要激勵其信心,挖掘其潛力,使其最大程度地得以發(fā)展。在寫作內(nèi)容上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層次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讓學生自主選擇習作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形成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實施得恰到好處,可以使暫差生不懼怕作文,優(yōu)等生更期待作文,生與生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作文水平都有所提高,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
【片段一:寫給老師】
世間最辛苦的人是老師,最偉大的人也是老師。我覺得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因為您就是這樣的人……您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給予我們溫暖的陽光,給予我們知識的雨露……在此,我衷心地對您說:“老師,謝謝您!”我也一定會記住您的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片段二:寫給同齡人】
今天你收到這封信,也許不會想到是相隔千里之外的一個同齡學生寫給你的!昂(nèi)寸知己,天涯若比鄰!闭f得多好!雖然我們相隔千里之遙,但是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在學校我們同為學子,同樣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在家庭我們同為父母的兒女,同樣享受著父母的呵護和憐愛;在社會上,我們同為公民,同樣要盡一個公民的義務和職責……
【片段三:變換角色寫信】
寫給孩子的一封信。
親愛的孩子:
你好!
你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但媽媽相信只要你努力,你一定會成功的。
媽媽工作很忙,并沒有多少時間來管你。你也變得有些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學習成績也一直沒有提高。記得有一次。你連續(xù)幾天沒有寫作業(yè),老師打電話告訴了我,我非常生氣,打了你一頓?墒菋寢屢埠軅难!你知道嗎?每次打完你,我都會默默地流淚呀,打在你身,痛在我心!
直到有一次,老師讓你們寫篇“對媽媽說心里話”的作文。你把你要說的話都寫在了作文里,老師夸你寫得非常棒,還把你的作文給我看,我深有感觸。從你的作文中我知道了原來你很希望媽媽在你身邊,一家人幸福地生活。使你不再孤獨,多一點溫暖。我看了以后,真的覺得對不起你,我沒有注意過你的感受。我決定在以后的日子里,多找些時間來陪陪你。你高興嗎?
愛你的媽媽
2008年4月
從上面的三個片段可以看出,多角度立意可以產(chǎn)生獨特的創(chuàng)造。片段三的小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當成媽媽來寫,在換位思考中寫出了對自己的真情實感。要避免作文 “千人一面”的產(chǎn)生,作者就要讓自己的思維自由馳騁,多角度思考問題,即多想一些與題目有關的人和事,多想一些表現(xiàn)手法,然后經(jīng)過比較篩選,獨辟蹊徑,獨樹一幟。 讓學生在同題中求異、求新、求奇,各立千秋。
②相同題材多角度立意。
有些題材,別人寫過也可以寫好。關鍵看能否選取巧妙的立意角度,寫出新意來。同是寫蜜蜂,現(xiàn)代作家楊朔選取蜜蜂釀蜜多而自己吃得極有限這一角度立意,歌頌蜜蜂舍己為人的犧牲精神,寫出了散文名篇《荔枝蜜》。作家秦牧則抓住蜜蜂的刺,從它刺后死去也在所不惜的角度立意,歌頌蜜蜂勇敢無畏的戰(zhàn)斗精神,也寫出了令人驚異的好散文《花蜜與花刺》。在讀書課上引導學生讀完這兩篇著名的文章后,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另一個角度去寫蜜蜂,學生的習作令人驚喜:
【片段一】
……
古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做任何事情,努力是動力,挫折是考驗,經(jīng)歷過這些,才能品嘗到成功的甘甜。苦難是折磨人的蜜糖,生活中沒有苦難的人是悲哀的。只要我們意志堅定,去戰(zhàn)勝一切的不幸,就能夠獲得成功。
……
【片段二】
蜂蜜固然好喝,但其中卻夾雜著蜜蜂的汗水?,遠處的那一片鮮花上方,停留著一群蜜蜂,它們從這朵花飛向那朵花,又從那朵花飛向另一朵花……這樣反復了無數(shù)次,它們才滿意地離開。為什么蜜蜂要采那么多花粉呢?其實,蜜蜂在“博采眾長”,但是它又不會將所有的花粉都用來釀蜜,它還要經(jīng)過“精挑細選”,這又是在“提煉”,正因為蜜蜂有著“博采而又能提煉精華”的精神,他們才能釀成最香甜的蜂蜜。正是應了詩人羅隱的那句話“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兩篇習作都是圍繞蜜蜂來寫的,共同亮點是:兩篇習作都在立意上獨樹一幟,情感真摯,讓人眼前一亮。前者用飽含哲理的話語,告訴人們成功需要勇氣和意志,只要把自己的理想,責任,智慧,汗水融合一體就會成功的道理。后者闡述了博采眾長,提煉精華,與獲得成功的關系,說理深入透徹,結構和語言都顯得流暢自然,充滿和諧之美。
又如,作文課上,我布置的作文是:寫一處景物。學生一看到題目,首先想到的是向人們介紹一處景物如何優(yōu)美,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這種立意無可厚非,但思維還不夠開闊。我啟發(fā)學生:“有沒有表達不同感情的?”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經(jīng)過一番討論,很多學生想向人們大聲疾呼要愛護環(huán)境,要遵守社會公德,因為家鄉(xiāng)的某處草地林木被毀壞了,某條街道的公共設施被人毀壞了,某段河流被污染了……接著,我又啟發(fā)學生想到贊嘆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如此多角度立意,使學生思路開闊,求異思維才能逐漸得以訓練。
小學生的作文大部分是命題作文,這是為訓練有序的邏輯思維而安排的,那么如何寫出新意呢?有的題目三年級寫,四年級寫,到五、六年級還寫,老師應在立意,選材上進行指導。尤其是立意,更要有效讓學生下一番功夫來開掘,情景作文是訓練多角度思維的方法。一天,我們班曾發(fā)生這樣一件事:上課鈴響了,同學們急急忙忙沖進教室,忽然,“啪”的一聲,有位學生不小心將一塊小黑板踢倒了,許多同學都從黑板上跨過去,只有張明同學把小黑板扶了起來。于是,我急中生智,抓住這個素材,出了個題目《小黑板摔倒后》,讓學生寫作文。寫前,我提醒學生這個題目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寫,允許同桌討論一下,結果出現(xiàn)了許多答案:有的說,張明做好事,自覺扶起小黑板,愛護公物。這是從正面用贊揚的眼光去寫;有的說,許多同學視而不見,說明對公物不夠愛護。這是用批評的眼光去寫;也有的用童話的語氣寫小黑板摔倒后的嘆息,從反面批評那些不愛護公共財物的同學。同題異做,思維開闊,學生的作文就會不落俗套。
要讓學生寫出別開生面的、有新意的作文 ,最主要的就是要善于從人所共知的老材料中挖掘出與眾不同的新主題。寫作文其實并不神秘 ,關鍵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有與眾不同的新思路。當然“新”并不是追求離奇 ,而是要善于思考和比較 ,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擺脫共性 ,突出個性 ,于平淡中見新奇 ,推陳出新 ,用新鮮抓住讀者。現(xiàn)實生活紛繁復雜,有美好的,值得人們?nèi)ベ澝馈㈨灀P;有丑惡的,促使人們?nèi)ケ迵、反思。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顯性的一面容易受關注,隱性的一面常常被人忽略。學生面對同一生活素材,如何立意呢?教師要誘導學生多向思維,克服思維的單向性和習慣性。這樣,可以從事物的另一面為我們的認識打開一扇窗,讓人茅塞頓開,立意新穎。
(三)從合理聯(lián)想到有創(chuàng)意表達,讓學生不再”劍走偏鋒”。
聯(lián)想是人們根據(jù)事物之間的某種聯(lián)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關事物的心理過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種思維活動。由某人、某事物或某事理推想到與其相關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維。聯(lián)想在實質(zhì)上成為了發(fā)散思維的工具:由一事物作為觸發(fā)點,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和知識領域。如,《路》這個題目,由它的本義挖掘其深刻的內(nèi)涵:人生之路,學習之路,改革之路,奮斗之路,成材之路,成功之路,墮落之路,毀滅之路,失敗之路……進而想到: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作文教學中,要通過訓練,使學生了解聯(lián)想在作文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運用聯(lián)想的展開與選擇來寫作。
著名教授許國泰說“思維就是找聯(lián)系!边@話十分精辟,我們常說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其實就是四通八達的聯(lián)系,就是打開思路,讓思維的觸角與無限豐富的其它事物產(chǎn)生碰撞,產(chǎn)生新的思想火花!敖缓仙挛铩保ㄔS國泰),作文也是這樣,新穎的立意,就是從這四面八方的碰撞中產(chǎn)生的。當然,也不能說任何這種碰撞都是有意義的,都是成功的,但毫無疑問,沒有這種碰撞,就不會有新的、有意義的新立意。
在童詩教學時,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定義就是:“物象+心象+表達=詩”,作文教學中可以運用這種理論來指導記敘文的寫作理論:
物象① 意象①
物象②——感受(感悟點)——意象②
物象 意象③——主旨提煉
把眾多物象點歸攏起來,找出其中共同的東西,形成作者的總體感受。物象點的統(tǒng)攝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感悟點,此時,你已捕捉到意象,并滲入自己的感情、觀點,得到感悟,再在此基礎上,把感悟點的方方面面都分散,擴展為幾條線索,使感悟點具體化、明晰化、豐富化。這是豐富文章內(nèi)容,但分散之后還要從提煉主旨這個方面來集中。因為任何一篇文章都只有一個主題。感情之波不管怎樣翻騰激蕩,都必須受到主題制約。
在一節(jié)作文課上,我出示下面這幅圖畫,引導學生多角度找出畫的寓意。
學生找到了五種寓意:①只要功夫深,行行出狀元。②不要過分依賴外在條件。③做事情要持之以恒。④刻舟求劍又一例。⑤一窩蜂要不得。
我們依托一張小小圖片展開聯(lián)想,展現(xiàn)了聯(lián)想與想象在多角度立意與構思方面的作用。學生的潛力很大,思維活躍,不少閃亮的火花激動人心。學生感受到了聯(lián)想思維就是人們在頭腦中把一事物與另一事物,將關于一事物的思想或物聯(lián)系起來表象,推移到另一事物上去的一種思維方法。學生也感受到了多角度思考的內(nèi)涵,從思維的各個層次和側面對問題進行全方位、多因素、多變量的思考。就如拍攝人像可以側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選擇一個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某種神采,這對攝影者來說至關重要。他們也從多角度思考中有所感觸,要看清一個事物,得從各種不同角度來看:看正面,還要看反面,看現(xiàn)象還要看本質(zhì);看現(xiàn)在,還要看歷史;看這種條件下的表現(xiàn),還要看那種條件下的表現(xiàn)……避免思維的片面性。同樣的道理,對一個事物或問題發(fā)表看法時,也應從各種不同角度進行表述。
又如,在作文課上,我讓學生由數(shù)字“0”進行聯(lián)想。
【片段一】
0,是謙虛者的起點,驕傲者的終點。做任何事,都必須從“0”開始,從“無”開始,,再加上自己的勤奮,誰能說這件事就做不好呢?大家都知道,牛頓小時候成績差得不能提,但他并沒有灰心,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反省,努力學習,終于成了一位科學巨匠。一個人不可能生下來就是天才,因此,人人都必須從“0”開始,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做成一番大業(yè)。再來看一下,古今中外哪一個驕傲自大的人不是用“0”來劃上一個后悔的句號呢?即使你有了很大的成績,一旦你驕傲了,不努力了,“0”終究會是你后悔的終點!
【片段二】
0,是一個救生圈,讓弱者隨波逐流。一個人做事得了“0分”,他如果不怕失敗,繼續(xù)努力還好,如果他放棄了,那他便成為一個弱者,永遠不會前進,永遠被0栓住,失去自由。在這里,0是一個不好的字眼,它代表著牢籠,弱者一但碰上它,它就會像陰影一樣跟著你,直到你滅亡。因此,戰(zhàn)勝零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具有不怕失敗的勇氣,這樣,你就能掙脫0的束縛,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片段三】
0,是一面鏡子,讓你認識自己。當你做什么事得“0”時,你就會想我這次做得不好,下一次一定要做好。0給了你信心,給了你勇氣,令你勇往直前,獲得成功。但如果你氣餒了,就會停在原地不動。所以,在你遇到“0”的時候,必須有不怕失敗,不怕困難的勇氣才能戰(zhàn)勝“0”。
寫作的過程,離不開聯(lián)想和想象,因為聯(lián)想和想象是最基本的思維方式。文章學理論認為,普通文章的寫作心理主要是聯(lián)想。因為普通文章所表現(xiàn)的是客觀事實,它是如實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它只能表現(xiàn)生活中已經(jīng)發(fā)生的和正在發(fā)生的事實。所以,作者的思路就是聯(lián)想生活中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聯(lián)想的對象只能是已經(jīng)存在了的事實,否則就不叫聯(lián)想了。這里,我們所說的普通文章就是葉圣陶先生所說的區(qū)別于文學的“普通文”。比如《養(yǎng)花》,作者如果沒有聯(lián)想的思維活動,僅僅是就事論事的話,文章就會枯燥乏味,讀者也不可能從中領悟到生活的真諦,文章也就失去了現(xiàn)有的價值。又如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作者如果僅就岳陽樓的景色進行描寫而沒有那段對建造者的聯(lián)想,也就絕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句了,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流傳于世的可能性。
作文離不開聯(lián)想。有了聯(lián)想,就可以把世間萬物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思維更活躍,眼界更開闊,文章的內(nèi)容更充實,構思更精巧,語言更生動。作者經(jīng)過思索,從某些相同的或不同的相反的事物中,找到它們之間的一些內(nèi)在聯(lián)系點。寫作時插上聯(lián)想的翅膀。就能夠“思接千載,視通萬里。”
古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是對一事物如果從多角度、多側面進行觀察思考,那么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的景象將展示于我們的腦海中,任我們?nèi)バ蕾p,去品味。每個孩子內(nèi)心都隱藏著鮮為人知的豐富礦藏,需要我們用心去引導,去發(fā)掘。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世界,每個心靈都經(jīng)歷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多角度立意,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把學生從荒蕪的沙漠引領到思維的森林里,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為他們插上想像的翅膀。使他們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周密地進行思考,增強思維能力,使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表達”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從而全面提高作文能力。
【參考文獻】
①《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②孫建龍主編《小學寫作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③劉德斌著《現(xiàn)代中小學作文教學法導論》
【高年級學生作文多角度立意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相關文章:
高中政治課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策略探究08-23
中職衛(wèi)校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08-23
探討小學語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策略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