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普及電教進行小語教學方法改革探微
我們的國家要在充滿挑戰(zhàn)和競爭的二十一世紀中躋身于強國之列,最根本最關鍵的問題在于教育。從戰(zhàn)略眼光看,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將是一個從觀念,思想到方法,行動都不同于二十一世紀的全新教育;而這個全新的教育又將以“教育現(xiàn)代化總攬全局”方能實現(xiàn)。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階段的當務之急,必須真正實現(xiàn)由“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主體”的轉變,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沉悶氣氛,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教育思想和觀念的現(xiàn)代化。然而,在基礎教育過程中,實施教育,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因此,必須通過運用教育技術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非常形象、直觀、生動的學習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努力達到看得見、聽得進、學得會、記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根據(jù)本地區(qū)教育技術的基本裝備情況來看,已經由“二機一幕”向“三機一幕”進教室推進,加上電教設備的逐步添置,為運用電教進行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本人長期擔任中年級的語文教學,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就如何運用多種媒體進行語文電教這一課題進行近五六年的研究和探索,并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以小語第六冊課文《荷花》為例,簡要地談談自己是怎樣通過投影、錄相、錄音、插圖和自制的投影片等多媒體的有機組合進行課堂教學的具體設想。
一、鉆研教材,確定運用多媒體的組合進行教學的總體思路
多種媒體的綜合使用,能將課文的內容以聲感、形感、色感、動感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使其在學生的大腦里留下鮮明的形象。《荷花》這篇看圖學文,是文壇巨匠葉圣陶先生的杰作。從個體看,荷花色香具全,姿態(tài)各不相同;從整體看,滿池荷花挨挨擠擠,無風靜態(tài)極美,有風動態(tài)更美。上飛蜻蜓,下游小魚,意境如詩,猶如一大幅活的畫,令人賞心悅目。根據(jù)本課教學要求,為了達到激發(fā)興趣,深化認識,全面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采用多種媒體的組合使用:導入重插圖,學文用投影,朗讀用錄音,在基本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借助自制的復合式抽拉投影片,體會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美感,待到最后一教時播放荷花錄像,這樣循序漸進,帶著學生走進教材,輔之以學生看聽說想讀練的訓練,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指導觀察、引導思考,通過對畫面的認識去讀懂課文
除了缺乏一陣風吹來之時的動感美景外,《荷花》的課文內容與配套插圖的畫面完全一致。用淺濕、明快、形象、生動的文字全面反映了圖中的景物,蘊含著發(fā)自作者內心的喜愛贊美之情。我按照邊走邊看邊想的觀察順序,引導學生通過對畫面的認識初步讀懂課文,做到心領神會。
三、把握重點,借助錄像欣賞作者對荷花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描寫
錄像最大的特點在于畫面連續(xù)、層次清楚、形象直觀,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可根據(jù)教學需要暫時定格,讓學生盡情欣賞。為了突出課文重點,我有目的地進行二次定格:第一次定格在荷花的姿態(tài)上,讓學生欣賞未開、剛開、全開的不同姿態(tài),弄懂為什么“可以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的道理,進一步理解了“一池荷花”的靜態(tài)美;第二次定格在“一陣風吹來”時“滿池荷花翩翩起舞”處,加上老師的穿插點撥,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體會作者“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跟著一起舞蹈的情感變化,最后得出人人明白的結論:“滿池荷花實在太美了!”全文的教學難點因此不攻自破。
四、
自己動手,精心制作抽拉式復合投影片,加深學生對靜中動的讀后印象。投影具有直觀性、形象性、靈活性、實用性、新穎性等特點,有利于教師傳授知識,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fā),有利于學生在連看帶想的思維活動中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我以原投影片藍本,精心制作了蜻蜓、小魚在滿池荷花中上飛、下游的抽拉式復合投影片,渲染了人、景融匯一體的動態(tài)美。
五、錄音是師,適時多次播放朗讀磁帶錄音,讓學生叫讀過程中邊欣賞邊正
音,發(fā)揮小語在普通話推廣中的特殊作用。
小語朗讀的磁帶錄音,其音色、音質、音準的程度,毋庸置疑地超過一般教師。特別是《荷花》這一篇課文,是百讀不厭、越讀越有滋味的名篇,充滿詩情畫意,只有通過朗讀的強化訓練,才能讓學生在提高朗讀水平的同時受到美的陶冶。為此,我多次適時地用磁帶錄音的播放替代教師的范讀,讓學生跟著試讀、復讀、跟讀,收到了熟讀成誦的即席效果。
作為探索,運用各種電教手段教學本課文已經嘗試好多次,與過去采用的常規(guī)教學方法相比較,唯一的體會是有效地克服了“從書本到書本——教師死教、學生硬記,最后前教后忘記”的弊病。
縱觀小學語文教材,由于年級高低作者不同,體裁有別,文風各異,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潛心研究編者的編排意圖,確定科學合理,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目標,根據(jù)不同的課型特點,大膽改革,銳意創(chuàng)新,進行各種電教方法的應用,徹底摒棄陳舊的教學方法,借此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以走出高分低能的誤區(qū),向高效率、輕負擔的方向發(fā)展。同時在電教的教學實踐中,又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忌方法類同,要做到恰當選擇。
二、忌千課一面,要做到常用常新。
三、忌一成不變,要做到靈活運用。
四、忌搭花架子,要避免為電教而電教的形式化傾向。
做到該用就用,而且一定要用好,不必用就不用,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倘若只追求表面上的轟轟烈烈,使用了卻毫無效果,純粹是教學上的時間浪費。為了電教而電教,往往會適得其反,甚至破壞了正常的教學常規(guī)。
至今,我在使用電教的實踐中嘗到了語文教學方法改革的甜頭,并將堅持不懈地進行探索和總結,為“辦現(xiàn)代化學校,育跨世紀人才”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