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把語感訓練與傳授語言知識結(jié)合起來
毫無疑義,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然而,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基本途徑究竟是傳授語言知識,還是語感訓練,如何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等問 題還不時地困擾著我們。對此,我想談點膚淺的體會。
(一)
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驗,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指導學生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淀語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 的基本途徑;語言知識則是一種必要的輔助手段。為什么這樣說呢?劉國正先生在《一己之見》一文中有過這 方面的論述。他說:語言能力是多種因素的綜合體現(xiàn),語言知識只涉及其中的一端。他又以嬰兒學語為例,說 明“人們學習母語,不是從知識到能力,不是依靠知識的先導,而是依靠多次的模仿和艱苦的磨練。到一定學 習階段,學習語言知識是促進,是‘添花’,卻不是必由之路!闭Z言知識教學的投入與收效的反差也證明了 這一點。為此,洪鎮(zhèn)濤先生提出,從本質(zhì)上看,語文課不是一種知識體系,而是一種能力建構。學生語言能力 的形成,主要靠語言實踐。可見,構建學生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不是學習語言知識,而是注重語言實踐,即在 聽說讀寫的實踐中,通過“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正確途徑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淀 語感,從而形成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保ㄗⅲ赫院殒(zhèn)濤、陳伯安《構建學習語言語文教學新體 系》)
那么,語言知識還要不要講呢?當然要講,而且必須講好。因為它雖然不是構建語言能力的主要基礎,但 它是構建語言能力的必要的輔助手段。語言知識,主要指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邏輯和文章的閱讀 及寫作等基礎知識!八鼈兎从沉苏Z言運用的一些規(guī)律,學習這些知識……可以增加掌握語言的自覺性,獲得 檢驗正誤的普遍準則;減少乃至避免表達的疏漏和混亂!保ㄗⅲ赫詣兑患褐姟罚┮虼,掌握一定 的語言知識,可以賦予語言能力更多的理性觀照,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確有積極意義,正因為這一點,《語 文教學大綱》明確地將語言知識定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但是,我們更要明確傳授語言知識的目的是什么。要明確,語言知識的傳授只能是語文教學的憑借和手段 ,是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服務的!耙虼耍荒馨褌魇谡Z言知識當作教學的終極目的……而要把語言知識當 作深化、強化學生對課文言語的感應、領悟的武器,使之服務于語感的培養(yǎng)!保ㄗⅲ赫酝跎形摹墩Z言教學 的錯位現(xiàn)象》)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感訓練,傳授語言知識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在 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將二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在語感訓練中傳授語言知識,借助語言 知識訓練語感。
(二)
語感訓練包括語感實踐和語感分析兩個方面:語感實踐,是讓學生自己去接觸、感受語言材料和運用語言 說話、作文。這方面的訓練,可通過指導學生朗讀教材、擴大閱讀面、聽廣播、看電視、舉辦辯論會、寫“語 感隨筆”和“雜記”等方式進行。語感分析,則是分析語言的運用,即在一定的語境中作語言例析。這方面的 訓練,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聯(lián)系語境和學生的生活知識積累,加以點撥和指導。通過語感訓練,學生便可習得 和積淀語言的分寸感、和諧感和情味感。我們說在語感訓練中傳授語言知識,主要是指在語感分析中傳授語言 知識。
語言知識是枯燥無味的,脫離了具體語言環(huán)境的語言知識更沒有價值。要使語言知識的傳授“變得更可親 、更有用,而不是讓人‘敬而遠之’”(注:摘自章熊《語言與思維的訓練》),我們就要將語言知識的傳授 與語感分析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語境例析中獲得語言知識,要使學生不僅能辨認這里用了什么句式,這里用了 什么修辭格,這里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等等,還要在具體語境中,領悟這里運用這種句式,這種修辭格、這種論 證方法的妙處。這樣才能生動活潑地傳授語言知識,變靜態(tài)語言為動態(tài)語言,變“死”的語言為“活”語言。
例如在教《白楊禮贊》一文時,我曾引導學生比較“白楊樹是不平凡的樹”和“白楊樹不是平凡的樹”兩 句話的語意輕重,在比較中,我講解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概念,并通過反復朗讀這兩句話,使學生體會到肯定 的語意一般重于否定的語意,從而悟出作者為何選用兩種句式的意圖和情感。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僅獲得 肯定句與否定句的有關語言知識,而且領悟到茅盾先生熱情贊揚白楊樹,贊揚北方軍民堅持抗戰(zhàn)的民族精神, 加深了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又如:在教《看戲》中的“歌詞像珠子似的從她的一笑一顰中,從她的優(yōu)雅的水袖中,從她的婀娜的身段 中,一粒一粒地滾下來,滴在地上,濺到空中,落在每一個心里”這段時,如只要求學生掌握這里運用了比喻 和排比的修辭手法,那就沒有什么意義,如能像下面這樣設計問題:①歌聲是無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 粒一粒地滾下來?”②心臟不是耳朵,聲音怎么能“落”進去?③這四個加點的詞能互換位置嗎?為什么?等 ,通過點撥,學生就可品味出這本應訴諸聽覺的歌聲在葉老筆下是如何變得可見可聞可觸可感的。這不是將“ 死”的語言知識教“活”了嗎?
(三)
敏銳的語感是語言能力的最高表現(xiàn),是語言學習的最后成果,而語言學習的過程則是借助語言知識,切身 感悟語言意蘊和語言規(guī)律的過程。因此,將語感訓練與語言知識的傳授結(jié)合起來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借 助語言知識進行語感訓練,真正發(fā)揮語言知識對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
語言知識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借助語言知識訓練語感的方法也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訓練方法。
1.借助標點知識,訓練學生語言運用的情味感
標點符號也是作者表情達意的載體之一。在某些語境,語言文字難以表達的意思和情感,卻由標點符號把 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細究起來,各種標點在語言中都積極參與了情感的表達,所以改動一個標點或增刪一個標 點,語言的語調(diào)和語氣都會改變,表達的情感也會不同,因此,我們可借助標點符號的知識,指導學生去比較 、推敲、品味,培養(yǎng)語言的情味感。
例如《最后一課》的結(jié)尾有這么一段話:
“我的朋友們!”,他說,“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 :“散學了——你們走吧!
這段話連同三個破折號,表達了韓麥爾先生內(nèi)心的苦痛。教學時,我們可借助破折號的有關知識,引導學 生在朗讀中品味,感覺韓麥爾先生斷斷續(xù)續(xù)的語態(tài)和欲言無聲的神情,領悟這位愛國知識分子難以言傳的亡國 之痛。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