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研究的前沿動態(tài)和熱點問題
近年來,我國教育研究取得了積極進展,出現許多新氣象。對此加以總結十分有意義!督逃芯俊冯s志作為國內教育理論的權威期刊,所刊發(fā)的論文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我們以2002年《教育研究》雜志所發(fā)表的論文為例,并對之作一些描述性分析。 一、重大理論突破與新的學術觀點 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充分展現了二十一世紀教育理論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新局面。無論是從研究的領域、視角和方法還是從所提出的理論、觀點和結論看,都有較重要的突破,給人以清新之感,反映了教育理論界創(chuàng)新、進取的新景象。就理論層面而言,主要表現如下: 1.“三個代表”和教育創(chuàng)新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新發(fā)展。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充分反映了學者們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我國教育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的指導思想的特征,這一方面體現在研究者對“三個代表”與教育實踐的關系所作的深入探討。如學者們在研究中談到要以“三個代表”為指導,正確處理好教育改革和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指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張健,第8期),不斷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畢誠等,第12期),使教育研究與教育實踐與時俱進。還有研究者對教育創(chuàng)新的時代意義及其核心內容作了探討,提出教育研究要全面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為教育創(chuàng)新作出切實貢獻(朱小蔓,第10期)。 2.社會轉型中的教育定位 隨著政治體制改革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整體深入,教育的外部和內部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種全新的背景下,教育面臨著新的定位和挑戰(zhàn)。如何對社會轉型時期的教育以科學合理的定性和定位,是從事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工作的前提。關于教育的定位,研究者提出教育是介于市場領域和政治領域之間的第三部門,學校及其教育機構是介于政府和企業(yè)之間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教育產品是非壟斷性的公共物品,可以通過政府和非營利性機構兩種資源配置機制來向社會提供。為此,應當鼓勵市場有限介入,并保持適當的政府調節(jié)功能(勞凱聲,第2期)。 3.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論和方法論 20世紀90年代后期,教育政策研究開始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走向教育政策研究”、“走向教育政策分析”已成為教育學界的共識。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對這一問題的探討主要是集中在教育政策的理論和方法論等相關問題。有學者提出決策者應該成為研究型決策者,而研究者應該成為政策型研究者(袁振國,第11期)。也有學者從政策價值的角度出發(fā),試圖構建教育政策價值分析的三維模式,即從教育政策的價值選擇、合法性、有效性等三個價值向度的視角具體研究教育政策的價值關系和價值問題(劉復興,第4期)。 4.教育主體間性 2002年度《教育研究》學者們在對教育主體性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吸納了后現代主義和哲學解釋學對教育的理解,運用主體間性理論對教育和德育予以了新的詮釋和解析,并開始關注教育與交往、教育與理解、教育與生活的關系。在主體間性問題上,研究者開始關注主體之間在語言和行動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雙向互動、主體對話的交往特點和關系等問題,有關教育學中的主體性問題進一步深化為不同主體間的共識,以及不同主體通過共識表現的一致性等新的領域。 有學者從主體間性來重新理解教育,認為教育是主體間的指導學習(郝文武,第3期)。在道德教育中,強調道德教育要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共生性存在”是德育教育中的人學理念(魯潔,第1期)。在教育與交往方面,主要是對現代教育在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強調師生交往的意義,并試圖從交往視角重建現代教育交往模式。有的論文提出要用交往理論,用“對話”式教育對傳統(tǒng)的教育實踐形態(tài)——“獨白”式教育進行改革(蔡春等,第2期)。有的論文提出師生交往對學校教育中的深層意義在于通過交往中的學習,使人成為人,使人過一種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蒲蕊,第2期)。有的論文提出要通過對教育價值和教育交往語言環(huán)境的重建來改善和增進教育中的交往(吳全華,第9期)。在教育與理解方面,通過對道德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和反思,提出德育的理解應回歸生活世界、促進主體間彼此理解,一起走進教育中“理解的王國”(王海燕,第5期)。 二、具體研究領域 1.素質教育、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及教學改革 在素質教育的理論方面有兩個明顯的突破。一是提出了素質教育對生命發(fā)展的意義。認為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質量為旨趣的教育(郭思樂,第3期);二是探討了人作為活動主體的素質結構,認為這是當代教育突出人的主體性、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要求的前提性問題。活動主體的素質結構可以看作是由傾向性素質、控制性素質、效果性素質、身體素質等幾個方面匹配而成的有機整體。由于創(chuàng)新活動是主體活動的一種基本特征,實踐是主體活動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因此創(chuàng)新素質和實踐素質可以從活動主體的素質結構得到合理的說明(陳佑清,第6期)。 在課程方面,學者們主要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原則,比較典型的觀點有,一是從課程實施的角度提出“綜合實踐活動”的獨特價值是智慧統(tǒng)整與知識統(tǒng)整(鐘啟泉,第6期)。二是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和意義進行了研究,提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為新型教學結構的設計提供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何克抗,第4期)。三是探討了“學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的關系,提出二者由截然分開開始走向相互融合和趨向統(tǒng)一,從而形成了以建構主義課程觀為基礎的“學生本位課程”(丁邦平等,第10期)。四是提出了“課程共有”的理念(胡東芳,第8期)。 在教學論和教學改革研究方面,學者們對教學論體系在新的教改和課改形勢下所遭遇的沖擊和挑戰(zhàn)及未來走向,教學轉型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系,課堂教學價值觀、過程觀等內容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探討。提出教學論從傳統(tǒng)向現代的發(fā)展走向是建立開放的現代教學論體系,實現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論研究模式的轉換,加強網絡時代的教和學的研究的觀點(魏新民等,第6期)。有的學者研究了教學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關系,提出要走出已經或正在步入的“新制度課程”的誤區(qū)(楊啟亮,第6期)。有的論文提出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和過程觀,培養(yǎng)能在當代社會主動、健康發(fā)展的一代新人(葉瀾,第5期),提出教學過程中師生的內在聯(lián)系是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主體之間的交往(對話、合作、溝通)關系(葉瀾,第10期)。 2.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社會對于教育資源特別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高,人們對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問題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這也集中反映在2002年度《教育研究》對這一問題的熱烈討論。學者們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的各個層面來進行探討。具體包括從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和公平機制到義務教育領域的均衡發(fā)展再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問題的研究。從教育政策的層面探討教育平等和公平問題,是一個新的視角。論文提出追求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是當代我國教育政策基本的價值選擇。教育政策僅僅具備教育平等與公平的理念遠遠不夠,研究和建立教育政策運行的公平機制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關鍵和保障,教育政策和制度創(chuàng)新是教育領域實現公平的基本途徑(劉復興,第10期)。關于義務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有的學者提出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基本策略,認為實現教育均衡發(fā)展是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程方平,第2期)。有的學者提出了促進基礎教育發(fā)展的現實策略,建立規(guī)范的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政府的財政撥款力度,強化教育督導評估,優(yōu)化學校布局(周峰,第8期)。關于高等教育領域的平等和公平問題,研究者認為高考制度存在著妨礙公平因素,應通過高考制度的改革,推進高等教育機會均等的實現(劉曉瑜,第2期)。有的論文提出由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問題而導致現實中的不公平,因此,高等教育公平有賴于高等教育制度創(chuàng)新和政策調整(張應強等,第12期)。 3.“教育產業(yè)化”、“教育市場化”研究 對教育產業(yè)化和教育市場化有關問題的研究是2002年度《教育研究》的又一重要特色,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體現在高等教育領域。由于高等教育投資體制、辦學體制的變革,社會資金開始流入到高教領域,改變了大學原有的地位和性質,迫使人們重新認識高等教育的屬性。學者們主要從觀念、政策、制度、體制等層面進行了探討。 在觀念層面,指出教育的事業(yè)性抑或產業(yè)性,并不是教育的固有屬性,而是對教育活動在某一歷史階段運行特征的規(guī)定,取決于人們對它是作為事業(yè)來運行有利還是作為產業(yè)來運行有利的主觀判斷(袁振國,第4期)。在制度層面,認為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和加入WTO的過程中,我國公辦高等學校作為第一部門組織在政府體制中運作的社會經濟基礎已經喪失。解決公辦學校存在的問題,需要的不是修修補補的改良,而是深刻的轉型,比較可行的方向選擇是轉向第三部門領域(高新發(fā),第10期)。在體制層面,關于我國普通高等教育投資體制改革,則運用制度經濟學的制度變遷理論,提出未來的改革將是政府主導下的強制性制度變遷過程(劉亞榮,第8期)。在高等教育的撥款機制方面,提出要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產出型撥款機制的觀點(王雪峰,第12期)。 4.教師專業(yè)化和教師教育轉型 對教師專業(yè)化和教師教育的研究以前大多是局限在理論層面對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探討,2002年的《教育研究》則開始轉向從實踐層面對如何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和怎樣實施教師教育的問題的研究。在教師專業(yè)化方面,主要就隱性知識、文化傳統(tǒng)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影響進行了探討。在隱性知識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面,有學者提出了通過促進隱性知識顯性化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觀點(張民選,第1期)。關于文化傳統(tǒng)對教師專業(yè)化的作用,有學者提出在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方面,必須以我國文化傳統(tǒng)中注重生命的獨特品格為視角,挖掘文化傳統(tǒng)中有助于當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合理因素,為闡釋教師專業(yè)化的境界、動力與途徑提供理論基礎(舒志定,第12期)。此外,學者還對教師專業(yè)的內在改變和外在支持方面問題進行了研究(盧乃桂等,第12期)。在教師教育方面,有論文認為校本教師培訓在教師教育中具有重要及獨特作用,進而對校本教師培訓模式進行了研究(萬福,第1期)。 三、研究方法的新進展 對《教育研究》2002年論文的統(tǒng)計分析顯示,2002年《教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偨Y起來,可以概括為:研究者的問題意識增強;研究視角的多元化;具體研究方法有新的發(fā)展。 1.研究者的問題意識增強 在2002年《教育研究》中,研究者的問題意識正逐漸增強。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部分研究者對真假問題的判斷標準進行了探討,反對過去乃至現在依然存在于教育研究領域中“假問題”的出現。有學者就以“教育研究應研究什么樣的‘問題’”(吳康寧,第11期)為題對之展開了研究;同時,教育學應以濃郁的“問題意識”和理論根基躋身于人文社會科學之林(劉鐵芳,第6期)。 二是問題研究已成為重要的教育研究范式。這在2002年度《教育研究》上得到了充分體現。如教育創(chuàng)新問題、教育與交往問題、教師培訓問題、教育公平問題、義務教育經費問題、高等教育大眾化問題等等,這些都是教育理論建設或教育實踐中確確實實存在的“真問題”。而且,該年度有62.96%的論文屬于應用性和發(fā)展性研究論文。對“教育問題”的真切把握,使教育研究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是研究主體問題意識的增強進一步體現為政策意識的增強。研究者力求通過參與教育政策的制定來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教育研究中,部分研究者已經或正努力成為“政策型研究者”(袁振國,第11期);而且,他們積極參與論證、決策,從而使出臺的教育政策更加科學、合理、有效。在2002年《教育研究》中,較為直接討論有關教育政策問題的文章就有11篇,而2001年只有7篇,7篇中還有2篇分別是從教育管理學與教育經濟學的角度來闡述問題的。教育研究者政策意識的增強,其實質是增強了教育研究的實踐性與服務性,為教育問題的解決服務。 2.研究視角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當今時代發(fā)展的一個突出特征。教育研究也遵循了這個學科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研究者的研究視野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特征,他們從多角度、多學科出發(fā)來研究教育問題,使教育研究內容更加豐富、視野更加開闊,理論論證更加全面、有力。具體表現為:一是從其他學科出發(fā)來論證教育問題。從這方面來研究教育問題的學者比較多,可以魯潔教授從人學角度透視道德教育問題(第1期)為代表。二是借用某一理論來闡述教育問題,如運用制度變遷理論來分析我國高等教育投資體制改革問題(劉亞榮,第8期)就可作為其代表。三是從不同的方法論去認識教育問題,如從系統(tǒng)論的角度來研究高等教育轉型問題(王華峰等,第9期);從本體論出發(fā)來研究教學發(fā)展史(張廣君,第11期);或者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研究教學解釋方式問題(胡瀟,第11期);等等。研究視角的多元化,這將使教育科學獲得新的理論生長點,也是使教育研究不斷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徑、手段與方法。 3.具體研究方法有新的發(fā)展 教育研究工作者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期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較單一,文獻法、歷史法、測驗法等類似方法常被人們所采用。從2002年《教育研究》所載論文來看,這些傳統(tǒng)研究方法的使用也仍占主導地位,這說明傳統(tǒng)方法在教育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沒有發(fā)展。統(tǒng)計表明,在具體研究方法上,2002年度的《教育研究》還是有較大發(fā)展的。一是實驗法與調查法為廣大教育研究者所采用。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有近10篇左右的論文采用了實驗法。實驗法的運用可以程序探索教學的實驗研究(畢曉白等,第3期)為代表;而使用調查法進行研究的論文至少有7篇,比如對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狀況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肖文娥等,第10期);杭州市民工子弟學校調查報告(侯靖方等,第1期)等。實驗法與調查法較多地在教育研究中的運用,有助于教育研究的科學化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定性方法的不足。二是有部分研究者采用個案法進行案例分析,使研究更有針對性。例如以珠海市第一職業(yè)中學為個案開展的題為“以科研為先導,做大做強職業(yè)學!(詹紅紅,第4期)的研究。三是新的研究方法開始逐步被研究者所采用,如行動研究法、質的研究方法等。行動研究法的運用,以“中小學科研興校中的教師校本培訓”(劉堯,第7期)一文為典型代表;而有學者做的題為“主體間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論的一種思考”(王海燕,第5期)的研究則是運用質的研究方法的代表作。新的研究方法的采用,預示著教育研究將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22日第4版
【教育研究的前沿動態(tài)和熱點問題】相關文章:
家庭語言交際格局的動態(tài)研究08-07
面向FMS生產調度和控制的零件動態(tài)工藝模型研究08-06
護理健康教育的動態(tài)及嘗試08-05
跨國公司稅收調控機制的動態(tài)研究08-07
高保真實時準動態(tài)圖像采集壓縮和遠程傳輸平臺的研究與實現08-06
FAST饋源艙的靜態(tài)定標和動態(tài)跟蹤08-06
藝術教育與小學英語學科整合的研究和實踐08-17
讓信息技術學科成為素質教育的前沿學科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