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愧于“光榮的人民教師”
——全國師德論壇發(fā)言選登為了大山深處的孩子 黑龍江省暉春市果樹新村教學點 馬憲華
我是一個農家女兒,親眼看見了父輩沒有文化的苦惱,無數(shù)次聽到了他們的感慨,這些都強烈地刺痛過我,我曾在心底發(fā)過誓言:絕不讓下一代再有睜眼瞎!讓我去果樹新村教學點代課時我也猶豫過,學校在大山里面,路途太遠,一個來回就70多里地;兒子就要上小學了,在原地教書可以帶他一塊走,而我去那兒以后,五六里山路誰來接送?但想到十幾個孩子和家長們眼巴巴的等待,我咬著牙答應下來。
1996年8月25日,我騎車上路了。教室是一間土坯房,只有25平方米,黑板是家長自制的。第一批來上學的5個年齡段的12個小朋友,穿著新?lián)Q的干凈衣服,整齊坐在那兒?粗@樣的教室,看著這群孩子,看著窗前不肯離去的家長,那一刻,我意識到,我的命運已經(jīng)和這個學校緊緊地連在一起了,也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擔子和責任。
為保證8點以前到校,我常常起早貪黑。從家里出來,要繞過四座山、趟過五條河,正常情況下,走在路上也要花費兩個多小時。去學校的路上有一段很長的水壕路,村民們只是在春天插秧、秋天收割時才走上幾次,平時幾乎沒有人走,轉過山坡就是一片墳地。這就是我上班的必經(jīng)之路。開始走時真害怕,常常頭皮發(fā)麻,直冒冷汗,可怎么也得走啊。冬天山區(qū)雪大,時常騎不了自行車,為了按時到校,我就推著自行車出來,能騎的地方騎,實在騎不了就推一段或拎一段。拎也拎不動了,就把車子埋在路旁的雪堆里,自己“連滾帶爬”地趕到學校,回家時再把車子從雪堆里扒出來。
面對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我的思想上有時也有波動。尤其是當一批孩子送走后,我都會考慮是否再堅持下去。但一想到我的一點堅持可能改變那些孩子的命運,再苦再累我也要堅持下去。就這樣,七年間我吃了不少苦,但我今天可以無愧地說我沒有誤過孩子一節(jié)課!
我是一名教師,我必須盡我的全部力量,讓孩子們受到最好的教育,否則,我吃的那些苦就沒有意義了。在這個簡陋的教學點,我每天給孩子上滿七節(jié)課(其中一節(jié)自習課),小學一至三年級該開的課程,除英語以外,語文、數(shù)學、思想品德、生活、自然、音樂、體育、美術都開了。學校沒有辦學經(jīng)費,我就自己做教具。遇到做不了的,就騎車到20里以外的市第一小學求借。孩子們入學的年齡參差不齊,水平不一,我就因材施教,個別輔導。
七年間,我付出了愛,山里的孩子也用他們特有的方式回應著我:每天清晨,我的講臺上都會放著一個蘋果或梨,教柜里也會被一袋袋蘋果、梨塞滿。有時孩子帶兩個蘋果,準會把最大一個送給我,有時還非得看著我吃。上班路上,我總能遇到已經(jīng)到市區(qū)上學的學生,孩子們遠遠地看到我,都會馬上從自行車上跳下來,向我行禮問好,我不走過去,他們不肯上車。這樣的情景常常讓我落淚,每當這時,我覺得自己受的一切苦都值了。
我從小就向往教師的崗位,果樹新村圓了我這個多彩的夢。七年來,我教了三批學生,加在一起是31名,這些孩子都是大山明天的希望!
修德誨人 育才報國 中國海洋大學 宋微波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尊師重教始終作為一個突出的文化特質,構成了中華民族的主流思想和傳統(tǒng)之一。大學是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學生告別學校生涯走向社會的最后驛站。大學教師也因而擔負著特殊的任務,他們應該是指引青年學子匯入社會海洋的燈塔。
高校師德——承載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與道德建設的堅強基石
教師,代表了希望與未來,是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維系的基礎,是社會進步的保障,是人類智慧和文明的薪火傳遞者。大學教師不但擔負著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重任,而且對國家道德建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為教育者,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精深的學識,而且應有崇高的品行。
師德,即教師職業(yè)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的總和。鄧小平同志說:“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秉h和國家歷來重視師德建設。近20年的教學和科研實踐,讓我從領悟到篤信這樣的信念: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一個愛國敬業(yè)、熱情執(zhí)著、人格獨立、富有愛心、公正正直、品行端方的人。我想,這是作為一個優(yōu)秀教師所必備的。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影響教育質量的潛在因素,它比言語教育具有更強的心靈滲透力,它對教育質量的影響也是更持久,更深遠,這就要求我們從自身做起,努力增強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長期的努力和實踐讓我有幸收獲了“名過其實”的榮譽。自1995年以來,我先后被評為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山東省高校“十大優(yōu)秀教師”、山東省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和中國青年科學家。近年來所培養(yǎng)畢業(yè)的研究生中共有4人次獲得山東省“優(yōu)秀博士論文”(2002—2004),1人次獲得國家“優(yōu)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004)。
自律、自尊、自強——為新時代的“師范精神”而呼喚
教師尤其是大學教師,教書育人、培養(yǎng)人才是我們的天職,科學研究、追求真理是我們的重要任務。此外,由于人們對科學的信任也使得教師享有高度的社會信任和社會期許。人們對科學的信任代表了社會訴求的最高期許。當前,由于各種因素和不良思潮的影響,造成了學術界急功近利和投機心理的孳生,進而引發(fā)學術活動中腐敗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這也反映了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非常狀態(tài)。由于學術活動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鮮明的示范效應,學術活動中的腐敗現(xiàn)象勢必對社會造成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挽救我們的科學公信,優(yōu)化我們的社會環(huán)境有賴于每個公民的努力,更是我們教師特別是大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此,謹借此機會,為了促進社會道德建設,我發(fā)出如下倡議:
1.廉潔自律、潔身自好,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2.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實事求是、嚴謹治學。
3.生命不息、奉獻不止,與時俱進、探索不已。
學習型組織促師德建設 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qū)教育局 金寶
發(fā)展優(yōu)質教育需要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過硬、善于學習、善于合作的新型教師隊伍。為此,我局從構建學習型組織入手,不斷加強師德建設。
通過調研與研討,我們對師德內涵作了新的界定:“愛學生、愛教育、用尊重贏得學生愛戴”是師德的基礎;“有目標、重方法、用創(chuàng)新引導科學育人”是師德的主要內容;“勤學習、善合作、用能力網(wǎng)聚發(fā)展動力”是師德的核心價值;“有激情、有毅力、用魅力塑造健全人格”是師德的理性光芒;谶@樣的認識,我們確定了構建學習型組織的總體目標:
倡導一個理念——終身學習的理念;提高三個能力——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的能力;形成一種機制和氛圍——全員學習、全程學習、團隊學習;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搭建一個平臺——建設學習型組織文化,為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和成才機會。
師德建設是一項永恒的工程,要與時俱進。因此,我們的師德建設工作的設想是開放性的,以便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
1.推進“教師發(fā)展學!苯ㄔO,探索教師成長新模式。在提倡學習合作創(chuàng)新的進程中,我們正在與中央教科所共同探索創(chuàng)建以教育局局長擔任校長的區(qū)域性“教師發(fā)展學!。它旨在通過對教師進行開放式的繼續(xù)教育,了解國內外教育教學、社會和科學的新變化、新成就,通過挖掘教師的教育潛能,摸索一套新的教師培養(yǎng)模式,讓學校不僅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場所,也是促進教師發(fā)展的場所,把學校建成一個學習型團隊,一個開放的學習型組織,一個區(qū)域型先進文化建設的實踐基地。
2.建立與科研院所、大學合作建設的平等、共生的伙伴關系,建立以學校為主體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基地,打造一支“科學化”、“專業(yè)化”、“發(fā)展化”、“人性化”的教師隊伍。確立“科學教師”培養(yǎng)年,倡導教師學習科學、感受科學研究和科學發(fā)現(xiàn)的歷程,綜合科學與教學知識、技能和理念,運用探索、思考方法指導學生學習活動,用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儒雅的工作作風影響學生,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
3.在構建學習型組織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健全各項措施,并建立起師德教育的有效載體,使教師養(yǎng)成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思維習慣,并逐漸實現(xiàn)教師教學角色和教學行為的轉變。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需要在師德培養(yǎng)和訓練的學習、實踐、反思、提高的過程中養(yǎng)成。在構建學習型組織的道路上,我們所追求的是“真”和“實”,堅持不懈培育教育發(fā)展的核心動力。
此外,我們正積極打造獨具魅力的校園文化,推行“教師宣誓儀式”,讓每一個教師必須承諾教育責任。我們立志做到讓師德內涵成為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努力做到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讓每一位堅持不懈履行師德規(guī)范的教師都成為“名師”。
傾情奉獻教育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 虞曄如
新學期開學前夕,我和南京市的60名特級教師聯(lián)名發(fā)出倡議:傾情奉獻教育,拒絕“有償家教”。
一、愛崗敬業(yè)、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有償家教”違背了這個基本要求。
什么是師“德”?愛崗敬業(yè)、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只有愛崗敬業(yè),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把握現(xiàn)實,面向未來,才能對人類歷史負責!
盡管“有償家教”看起來是一個社會需求,教師用工作之外的業(yè)余時間搞“有償家教”好像也無可厚非,法律對此并沒有作明確的規(guī)范。但是,僅僅用“合法”的要求來規(guī)范教師的行為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是一切行業(yè)的底線。身為人民教師,不僅應當模范地守法,而且應該以自身高尚的德行影響社會、引領未來。因此,教師的主要精力應當凝聚在本職工作上,凝聚在教書育人的事業(yè)上。在這樣一個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教師仍然應當堅守教育的理想,仍然應當擔當起塑造社會良知的使命。
二、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師德的核心,“有償家教”偏離了這個核心。
我們不能把教師職業(yè)單純看成謀生的職業(yè),同時它還是育人的事業(yè)。教師的職業(yè)從它產(chǎn)生的那一天起,就帶著崇高的色彩:服務學生,既對學生的現(xiàn)在負責,也對學生的未來負責。獻身教育是一種價值取向,更是一種精神境界,是教師基本的生命方式。這是教育事業(yè)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yè)的本質。
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是研究人、開發(fā)人、提升人,促進人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這個目標任務,靠誰?靠教師,靠一切有崇高感和責任感的人們,靠良心發(fā)現(xiàn),靠文化自覺,靠人文懷抱。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徐傳德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點燃智慧,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樣的使命要求我們教師凝心聚力,全心全意地把知識、智慧、愛心全部奉獻給學生。
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有償家教”異化了師生關系。
盡管“有償家教”只是少數(shù)教師的行為,但是它容易使教育涂上功利化、商業(yè)化的色彩,容易使師生之間的教學關系蛻變?yōu)榻疱X關系。教師應當是公正、純潔、清廉的化身。如果人民教師沾染上滿身銅臭,教育、教師的社會公信就會喪失,這對學生、對社會來說,都不是好的兆頭。如果放任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這些教師在獲取個人利益的同時,可能就會漸漸淡薄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漸漸失去師生互動中純凈的情感。
四、更新觀念、課堂創(chuàng)新是師德的新發(fā)展,“有償家教”陷入了“惡補”的怪圈。
教師應該具有對待職業(yè)的崇高感,在對教育事業(yè)的無比熱愛和正確理念的支持下,把發(fā)展人的多元智能、開發(fā)人的個性放在首位,努力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學生一道,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世界。
知識的生成在“互動”而不在“灌輸”,教育的魅力在課堂,在充滿生命尊嚴的校園文化中。課堂的每一種變化都是生命的呈現(xiàn)。對自己的學生“有償家教”,在那里,有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和心靈撞擊的互動嗎?能否發(fā)現(xiàn)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歡悅?能否得到生命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的滿足?愛因斯坦說:“教育,是人們遺忘了所有學校灌輸?shù)闹R后,仍能留存的東西!碧热粑覀兊膶W生一手交上金錢,而不久就遺忘了灌輸給他們的知識,那么以后還能留下什么東西呢?
五、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有償家教”貽誤了教師自身的發(fā)展。
教師不僅是教育改革的實踐者,而且要成為教育文化的研究者。如何在有限的時空中開發(fā)學習者無限的潛能,如何更好地關心課堂上有效的學習活動,體現(xiàn)并實現(xiàn)每節(jié)課的教育價值觀?這是教育所面對的永恒課題。具有執(zhí)著追求的動力,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不斷開拓自己的事業(yè)。時間是常數(shù),精力也有限,追求永無止境。少數(shù)教師搞“有償家教”,不僅會影響本職工作,其實也透支了他們自身的健康,又怎么能有時間和精力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永葆教學工作的活力呢?
教書育人 我不遺憾 東北師范大學 郝水
二十多年來,我承擔國家多項科研任務,取得系列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在小麥染色體工程研究中,在國際上首次創(chuàng)制了兩套完整的小冰麥異附加系,為應用冰草有用基因改良小麥奠定了基礎,獲得了帶有冰草有用基因的小冰麥易位系。在染色體結構的基礎研究中,我和我的研究小組證明了染色體骨架存在的真實性,并發(fā)現(xiàn)染色體骨架中除非組蛋白(NHP)外還有RNA存在,為染色體中存在收縮蛋白提供了免疫細胞學證據(jù)。此外還獲得了支持染色體螺旋模型的新證據(jù)。上述研究成果,以及我早期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共發(fā)表學術論文130余篇,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二等獎兩次,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一次,并于2001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由于我在科學上的成就,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大學的任務是不僅要傳授人類積累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要創(chuàng)造新知識。培養(yǎng)研究生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學會創(chuàng)造新知識的本領。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迄今已培養(yǎng)了二十余名碩士生和三十余名博士生。他們現(xiàn)在分布在國內許多大學和科學院的研究單位。成為教學和科研骨干,不少人已是教授、博士生導師。一些畢業(yè)研究生到國外留學,深造后又回到我們研究所工作。如我培養(yǎng)的第一批碩士研究生黃百渠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博士,畢業(yè)取得博士學位后,他很快返回祖國,和我一同創(chuàng)建了東北師范大學遺傳與細胞研究所,F(xiàn)在他已是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我所在的研究所現(xiàn)已成為由六個研究室構成的研究機構,六名室主任中有一名“長江學者”,兩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另三名也都是青年教授、博士生導師。
做為一名大學教師,我除了在教書育人和科學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外,我在國家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上也起過一些微薄作用。1980年—1986年我先后被任命為東北師范大學副校長和校長。回想起來有兩件事是對自己滿意的。一是建了兩批“教授樓”!拔母铩敝薪^大部分教授都全家到農村“插隊落戶”,返校后被安置的住房條件比較差,在學校后勤經(jīng)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首先為教授們造了房子。但由于僧多粥少,分房子難,作為校長、博士生導師,雖然全家三輩五口人,只住一套30多平方米的小房,但是我堅決不動。第二件事是當時正值全國高校建立學位制度初期,博士學位授權學科的多少是代表學校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在我任校長期間東北師范大學的博士學位授權學科由兩個增至十個。
回想55年來我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上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在大學管理和國家高教事業(yè)的發(fā)展上所以能做些點滴的有益工作,完全是多年來黨和國家對我培養(yǎng)教育、信任和支持的結果。我想我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多做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是符合黨的教導的,我沒有遺憾。
執(zhí)教深山終不悔 江西省遂川縣大汾鎮(zhèn)山門嶺小學 陳清華
1993年,聽到離縣城70公里,地處大山深處的滁洲鄉(xiāng)師資緊缺,特別是那些路途遙遠,條件艱苦的邊遠村小面臨無教師上課的情況時,我毅然離開了條件比較好的學校,主動申請進山工作。
當時的下秋教學點建在高山腳下,辦學條件極為惡劣,散居大山深處的近30名學生不到九點鐘難以到齊。在那一人一校的教學點,每天天剛亮我就起床燒火做飯,上午上完課緊接著為學生做好午飯,下午放學后,護送學生走過危險路段。晚上,我伴著煤油燈吃飯、備課、改作業(yè)。由于事務繁雜,沒時間煮菜,在起初的一年時間里我吃的是家里帶去的霉豆腐等干菜,有時干菜吃完了,就拌著鹽水下飯。通過艱苦的努力,這一年下秋教學點的統(tǒng)考成績破天荒名列全鄉(xiāng)第一,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后來,我動員妻子舍棄較為豐厚的經(jīng)商收入,隨我進山照顧學生。1996年秋,我倆調入上坳小學。那里的山高聳入云,通向山外的60華里路崎嶇不平,其中有近40里全是上坡路,坡陡達60度以上。學生上學比下秋教學點更為艱難,有十幾個離校幾十里路的適齡兒童必須住校才能保證入學。剛開始這些家長說什么都不放心讓孩子住在離家?guī)资锫愤h的學校,經(jīng)過耐心細致地說服動員,上坳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有史以來第一次達到100%。
我堅信,關愛也能產(chǎn)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神奇力量,它能把人引向至善至美,讓人充滿信心,勤奮努力。事實也正是如此,每逢我為孩子們洗衣做飯,精心護理傷風感冒的學生,關注他們的喜怒憂樂、饑寒飽暖的時候都會換來他們感激的目光,甚至是激動的淚水。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孩子能克服困難堅持上學不落下一節(jié)課,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秀,文明守紀,誠實善良。
關愛孩子的同時,如何在簡陋、艱苦的教學條件下提高教學質量,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始終是我孜孜以求、苦心探索的主課題。我深知“為人師者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的職業(yè)道理,為此,我每年都要訂購不少書報及業(yè)務刊物,利用點滴時間精心研讀,以更新理念,指導實踐。
我因陋就簡充分利用山區(qū)的一些有利條件開展“形象教學”,努力把課堂教學與孩子們的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引領孩子們親近大自然,啟迪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我利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尊老愛幼、解難救困、助人為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運用影視工具的作用,使學生懂得什么叫愛黨愛國,什么叫誠實勇敢。
一個邊遠貧困山區(qū)的鄉(xiāng)村小學教師,最基本的職業(yè)精神,就是要不怕艱苦,不怕寂寞,甘愿奉獻,用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去激勵自己,去充實提高自己,潛心教壇,讓孩子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只有這樣,邊遠山區(qū)的孩子才有可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改變邊遠山區(qū)落后面貌的主力軍。
我奉獻 我快樂 江蘇省江陰市華士實驗學!浅
三十余載的教師人生,讓我收獲著教育帶給我的充實和快樂。
我出生在一個教師之家,父母都是當?shù)氐拿麕,家中最多的客人便是他們的學生,最多的來信就是學生的來信,師生情意融融。記得我在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我就寫上了“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1972年,因偶然的機會,村里讓我以一個臨時代課教師身份走上講臺,我憑著對孩子的愛和真誠投入地工作。上課時面對孩子的問候,我不是禮節(jié)性地點頭,而是充滿真誠地深深鞠躬。氣溫驟降時,急切地提醒學生“多穿幾件衣服”;下雨了,小河漲水變成一條湍急的小河,小同學過不去,我便把他們一個個背過去,最后竟累得自己眼一黑被水沖出一丈多遠……有個叫趙兵的孩子,數(shù)學基礎特別差,考不過30分,我憑著對他真誠的愛和關心,新課提前給他上,讓他在課堂上樹立自信,課后及時補差,每天不留尾巴。期末時,趙兵取得了八十多分的好成績。
就這樣,我從臨時代課老師到長期頂編代課老師,到民辦老師,到如今成為一名校長,到獲得江陰市課堂教學大比武第一名,幾十篇論文、優(yōu)秀教案在國家、省市級雜志上發(fā)表,27萬字的專著《我們心中的家園》正式出版,我逐漸成長起來了。
1991年、1992年我連續(xù)失去了父親、母親、女兒,當我難以承受這沉重的打擊時,是親人、是同事、是老師、是孩子們幫助了我。1997年,我患腎癌,左腎切除后,我感受著大家太多太多對我的愛。
而我回報給大家的,是對老師、對學生更百倍的關愛。記得我鎮(zhèn)有個張錦秀老師,要上一堂公開課,放學后,我們一起討論教案,先由她上課,我做學生,然后再研討;然后我上課,讓她做學生,如此這般,不知不覺竟七點多鐘,就這樣連續(xù)一個星期,后來,她的課上得非常好。
我體會,作為一個老師、一個校長,除了敬業(yè)、奉獻精神,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研究的那種執(zhí)著、鐘情、投入和追求,以一個學者型、思考型、研究型的教師形象去感染、影響廣大教師。如我!跋嗉s周末”的沙龍活動,老師們自愿參加,青年教師輪流主持,每次民主評選沙龍明星。我每次都準時參加,認真發(fā)言,與老師們討論,甚至爭辯。在與老師們一次次共同的實踐、交流、碰撞的過程中,我常常可以感受到的,是老師們在指導著我、啟發(fā)著我、激勵著我、感動著我。我們工作著、思考著、快樂著。學校從一個名不經(jīng)傳的普通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發(fā)展到如今的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貫制實驗學校。
每天生活在老師們、孩子們中間,洋溢著歡樂,沐浴著純真,滋潤著甜蜜,這其中的幸福的確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無愧于“光榮的人民教師”】相關文章:
光榮的人民教師,你們辛苦了!08-12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08-12
做光榮選擇 為光榮增輝08-12
勞動光榮作文02-08
勞動最光榮02-17
光榮與夢想作文03-12
勞動的光榮作文02-29
光盤光榮作文10-26
勞動光榮作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