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导航,欧美日本中文,黄色在线观看网站永久免费乱码,chinese国产在线视频,亚洲欧洲第一视频,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毛片,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10-18 17:04:55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薦]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04頁例11和“練一練”,練習十七第4-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稍復雜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分析與解答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分析解題能力。

  2、通過練習,體會列方程解答稍復雜的百分數(shù)的實際問題,正確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找應用題的等量關系。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練習

 。ㄒ唬┱页鰡挝弧1”

  1、一本書已經(jīng)看了40%。

  2、實際比計劃節(jié)約 25%。

  3、今年產(chǎn)量比去年提高12%。

  4、乙數(shù)比甲數(shù)少20%。

 。ǘ└鶕(jù)所給信息,說出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1、一條路,已修了全長的60%。

  2、一種彩電,現(xiàn)價比原價降低10%。

  3、 松樹的棵數(shù)比柏樹多1/3。

 。ㄈ┝惺浇獯稹

  錢大伯原計劃培育400棵樹苗,實際比原計劃多培育20%,實際培育樹苗多少棵?

  學生獨立解決后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1。

  出示例11: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題意、說數(shù)量關系式。

  提問:比原計劃多20%,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

 。3)讓學生畫圖,根據(jù)圖進一步理解以上問題。單位“1”知道嗎?

 。4)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關數(shù)量。

  (5)分析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原計劃的棵數(shù)+比原計劃多的棵數(shù)=實際培育的棵數(shù)。

 。6)讓學生獨立列方程解答。

 。7)檢驗。

  2、進行對比。將復習題和例11進行對比,找出異同。

  3、教學“練一練”

  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提問:題中的.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是怎樣的?

  三、鞏固練習

  1、列式計算。

 。1)一個數(shù)的75%比30的25%多1.5,求這個數(shù)。

 。2)一個數(shù)的25%比它的75%少30,求這個數(shù)。

  2、對比練習。

 、倌彻S六月份用煤60噸,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噸?

 、谀彻S六月份用煤60噸,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噸?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七第4-8題。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已學會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數(shù)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復雜的百分數(shù)實際問題的方法。

  2、能根據(jù)題中的信息,熟練地找出基本的數(shù)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解題能力。

  教學重點:

  分析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找等量關系。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練習

 。ㄒ唬┙夥匠蹋

  χ+40%χ=7 χ-15%χ=10.2 140%χ-χ=0.5

 。ǘ┝谐龇匠探鈶妙}。

 。1)陽光機械廠有職工130人,男工人數(shù)是女工人數(shù)的` 。陽光機械廠男、女職工各多少人?

 。2)陽光機械廠中男工人數(shù)比女工人數(shù)少26人,男工人數(shù)是女工人數(shù)的3/5。陽光機械廠男、女職工各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0,出示例10。

  (1)讀題,理解題意

  問:60%是哪兩個數(shù)量比較的結果?比較時,要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你能想出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式?

 。2)讓學生根據(jù)上面的分析畫線段圖

  (3)學生列方程解答

 。4)交流解答過程及結果

 。5)讓學生嘗試檢驗 ;

 。6)小結:這樣的題目告訴我們什么?求的是什么?我們可以怎么思考?

  2、教學“練一練”。

 。1)第1題,先把數(shù)量關系填寫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2)第2題,學生獨立嘗試解答,完成后交流討論:

  1、是怎樣想到列方程解的?

  2、列方程時,依據(jù)了怎樣的等量關系?

  三、課堂總結

  今天學的百分數(shù)應用題有什么特點?解決這類題目怎樣思考?

  四、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七第1-3題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3

  第六單元百分數(shù)

  第15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05--106頁練習十七第9-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復雜的百分數(shù)問題,提高解題能力。

  2、通過練習,溝通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找準應用題的等量關系。

  課前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找出下列各題中的單位“1”,并說出下列句子的含義。

  男生人數(shù)占女生人數(shù)60%。

  男生人數(shù)比女生人數(shù)多20%。

  女生人數(shù)比男生人數(shù)少25%。

  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

  樹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豬肉單價比去年上漲了80%。

  二、比較練習

  第一組;

 。1)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2)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少21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3)一桶油剩下的是28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4)一桶油用去了7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練習后將這四題逐一比較(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第二組;

 。1)修一條公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40米,兩天正好修了全長的一半,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2)一根鋼管長30米,第一次接去全長的,第二次截去米,還剩多少米?

  學生獨立練習后將這兩題進行比較(比較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七第10題。

  (1)讀題,理解含有分數(shù)的條件,說出等量關系。

  (2)根據(jù)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2、做練習十七第14題。

 。1)引導學生弄清題中兩個分數(shù)的不同含義。

  (2)找出題中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3)列方程解答。

  3、獨立完成練習十七第11、12、13題。

  學生獨立練習后由學生進行交流評講。

  四、課堂總結

  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所學的知識。

  列方程解稍復雜的百分數(shù)實際問題時怎樣思考?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七第9、15題。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38頁例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數(shù)量關系的基礎上學會列方程,解答稍復雜的分數(shù)應用題。

  2、使學生能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找數(shù)量關系。

  難點:分析數(shù)量關系。

  【導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根據(jù)題意,看圖寫出代數(shù)式。

  (1)蘋果有akg,西瓜的質(zhì)量比蘋果輕。

  西瓜比蘋果輕()kg,西瓜重()kg。

  (2)雞有b只,鴨的只數(shù)比雞少。

  鴨比雞少()只,鴨有()只。

  指名匯報,并讓其他的學生指出應把什么看作單位“1”。

  2、根據(jù)題意先寫出數(shù)量關系式,再列出方程。

 。1)六(1)班有15人參加了合唱隊,占全班人數(shù)的。六(1)班有多少人?

 。2)小明的體重是35kg,是爸爸體重的',爸爸體重多少千克?

  二、自主探究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例5。(將上題中第(2)題第二個條件變?yōu)椤八捏w重比爸爸的體重輕”,其他不變,即為例5)

  2、審題。

 。1)看例題的插圖,獲取信息。獨立填寫“閱讀與理解”,復述題意,說說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題意,說說你對“小明的體重比爸爸的體重輕”的理解。

 。3)理解數(shù)量關系,讓學生自己試著畫圖表示父子兩人體重的數(shù)量關系。

  3、分析、解答。

 。1)出示線段圖。

 。2)說說數(shù)量關系。

 。3)學生根據(jù)得到的數(shù)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5)閱讀課本例5的“分析與解答”過程。

  4、改變例5。

  “回顧與反思”:看看小明的體重是否比爸爸輕,怎樣檢驗?

  課件出示,爸爸體重75千克,小明的體重比爸爸輕,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1)根據(jù)題意改變線段圖。

  (2)根據(jù)圖意解答。

 。3)啟發(fā)學生與例5進行比較,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教師小結:上面用方程解答例5的思路與分數(shù)乘法問題的思路是統(tǒng)一的,我們應該好好理解、運用它。

  三、實踐應用

  1、看圖口頭編實際問題。

  組織學生觀察分析線段圖,然后獨立做,最后指名嘗試編,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練習八第10題(先嘗試解答,后反饋并比較(1)、(2)和(3)、(4)的對比分析:為什么它的解法不同?有什么共同點?)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方程解答稍復雜的分數(shù)應用題,在解題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解題關鍵是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教材練習八第7、8、9題。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5

  “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nèi)容分圖形的認識、測量、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三節(jié)編排復習,其中第一節(jié)里的形、體知識以及測量知識都比較多,又分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立體圖形、體積計算四段編排。

  (1)分層復習圖形知識,溝通平面圖形間的聯(lián)系。

  復習圖形知識按“線—角—形”的線索進行。

  學生已經(jīng)認識的線有直線、射線和線段。線段是二年級教學的,只是聯(lián)系線段的圖形描述了它是直的,有兩個端點,長度是可以度量的。直線和射線是四年級教學的,通過線段向一端無限延長或向兩端無限延長分別形成射線和直線的概念。復習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征,一方面要突出它們都是直的線,另一方面要清楚它們的區(qū)別在于有、無端點和有幾個端點。整理直線、射線和線段的關系,可以按以前的認知線索,通過線段的端點無限延長溝通聯(lián)系,體會線段是直線或射線的一部分。四年級(上冊)教學的平行與相交,是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常見位置關系。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垂直是特殊的相交。學生舉例說說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可能只說出平行與垂直,也有可能說成平行、相交、垂直。如果出現(xiàn)這些情況,應適當予以糾正。

  從一點向不同方向畫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是角。把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能形成大大小小的角。復習角的認識把這兩種認識結合起來,“圍繞角的頂點旋轉角的一條邊”要先出現(xiàn)角的圖形,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然后使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固定不動,另一條邊旋轉,讓學生體會角的大小發(fā)生了變化,從而理解角的大小是它兩條邊的_開程度。復習角的分類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隨著活動角從小到大地變化依次回憶銳角、直角、鈍角、平角與周角。第二步分別說出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數(shù),整理這三類角的大小關系。第三步描述銳角和鈍角,突出鈍角大于90°、小于180°。

  復習平面圖形,先把學過的圖形分成由線段圍成的和由曲線圍成的兩類,又把線段圍成的圖形按邊的數(shù)量分成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然后著重整理三角形、四邊形、圓的知識。

  回憶三角形的知識時,出現(xiàn)了兩張集合圖。左邊的圖表示了三角形的分類,曾經(jīng)在四年級(下冊)出現(xiàn)過,可以利用這幅圖讓學生說說三角形是怎樣分類的,以及各類三角形的特征。右邊的圖第一次在教材中出現(xiàn),表示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因為等腰三角形具有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條邊、三個角),又有一般三角形不具備的特征(兩條邊長度相等),所以它是特殊的三角形。而等邊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兩邊長度相等),還有它獨有的特征(另一邊的長度和兩腰也相等),所以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教材讓學生思考,討論“等邊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嗎”,體會右圖里的一般與特殊、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進一步理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這些概念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建立正確的認知結構。教材還提出兩個討論題,在問題(1)里“任意兩邊的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是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也是三條線段能夠圍成三角形的必備條件。要引導學生注意“任意”的含義,并應用到練習與實踐第8題的解答中去。提出問題(2)有兩個目的:一是進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分類,在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里也都有兩個銳角;二是復習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180°,用內(nèi)角和的知識可以解釋一個三角形里最多有一個直角或一個鈍角。

  以前教學的四邊形都是特殊的四邊形,先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再認識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這是從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的安排,F(xiàn)在整理四邊形的知識,設計了一張反映這些特殊四邊形的關系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如果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就是平行四邊形;如果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就是梯形。如果平行四邊形的角都是直角就是長方形,如果長方形的長與寬相等就是正方形。學生說出各個圖形的名稱和特征并不難,要把教學精力放在理解圖形間的關系上,深入地認識四邊形。

  第98頁練習與實踐第2、3、4題分別復習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以及點到直線的距離等知識。要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再次體會這些內(nèi)容,但不要求學生記憶這些知識。第6、7題是動手操作,如果學生使用量角器有困難,應給予幫助。在畫長方形的時候,要復習畫已知直線的垂線與平行線的方法,要求學生規(guī)范地使用畫圖工具。在畫圖形底邊上的高時,要加強對底與高相對應的體驗。

  (2)復習平面圖形的周長、面積,突出概念和思想方法。

  與周長、面積有關的知識包括周長和面積的意義、計量長度和面積的單位、計算周長與面積的公式。復習這些知識按“概念與計量單位—計算方法或公式—實際應用”的線索進行。

  周長與面積的概念在三年級初步形成,第二學段教學多邊形和圓的時候又多次再認了周長與面積的意義,多數(shù)學生對周長與面積的體驗是比較充分的。復習周長與面積的意義,以回憶和辨認為主要教學活動,讓學生說說對周長與面積的理解,可以聯(lián)系實例進行解釋。練習與實踐第5題分別比較方格紙上兩組圖形的周長與面積,進一步體會周長與面積是存在于封閉圖形上的兩個不同的概念。復習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讓每個學生都用學過的單位描述身邊的事物,在交流時就能整理出常用的長度單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整理出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練習與實踐第2題以用紙折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順帶復習其他面積單位的意義,通過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最多能分成幾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復習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復習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要重視兩點:一是讓學生選擇用手比畫、語言描述、實物演示等方法表達1個單位是多長或多大,如1米大約是多長,1平方米是多大;二是要整理并記住相鄰單位間的進率,下圖就是一種整理方式。復習周長與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回憶和整理。要聯(lián)系周長的意義,從圖形一周的邊的長度總和解釋長方形、正方形與圓的周長公式。如,長方形的四條邊分別是兩條長、兩條寬,它的周長是(長+寬)×2。又如,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即C=πd。要回憶各個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進一步理解公式的含義,體驗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是在圖形里擺面積單位推導的,長×寬(或邊長×邊長)的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里可以擺的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也就是圖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是轉化成長方形推導面積公式的,而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又是轉化成平行四邊形后推導出來,因此,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基礎,轉化是重要的思想方法。練習與實踐第9題畫面積相等的圖形,理解并記憶面積公式。依據(jù)先畫出的長方形畫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遞推了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步驟,加強了等積變換的體驗。依據(jù)平行四邊形畫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可以使底的長度相同,把三角形的高畫成平行四邊形的2倍;也可以使高的長度相同,把三角形的底畫成平行四邊形的2倍。在畫三角形的時候,能體驗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的倍數(shù)關系。依據(jù)平行四邊形畫梯形,可以使高的長度不變,把平行四邊形的底縮短,把對邊延長,縮短與延長的長度相等。通過畫梯形,對梯形的面積公式會有新的體會。學生解答這道題,還會有不同的思考方法,要組織交流,進一步體驗各個面積公式。

  應用面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內(nèi)容很豐富,有利用面積公式列算式求面積,也有按面積公式列方程算長度。還要結合求面積進行估計和測量,對不同單位的面積進行換算,并探索規(guī)律。

  (3)整合立體圖形的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立體圖形是六年級教學的,圓柱、圓錐還是本冊教材的新授內(nèi)容。因此,立體圖形的知識容易回憶,復習的目的不局限于回憶,還要整合知識,進一步精簡和優(yōu)化原有的認知結構。首先理解“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體會正方體具有長方體的全部特征。接著從意義和算法兩個方面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表面積聯(lián)系起來,體會它們的表面積是所有面的面積總和,都是側面積與兩個底面積的總和,而且側面積都可以通過“底面周長×高”計算。最后還用“底面積×高”概括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通過這些整合,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認識能提升一個層次,不再孤立地理解、記憶各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材安排了許多有利于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學習活動,有觀察幾何體,把從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圖形畫下來,或者根據(jù)給定的視圖想像和做出立體;把平面圖形繞它的一條邊旋轉,體會形成的立體;補充長方體的表面展開圖,設計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還要解答開放的實際問題。有些活動在以前學習時曾經(jīng)開展過,多數(shù)活動是新的要求,富有挑戰(zhàn)性。要重視活動的過程,讓學生在獨立解答以后進行充分的交流,體會知識的應用是靈活的,策略與方法是多樣的。如第104頁第4題,可以先從正面看到的圖形和上面看到的圖形得到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確定這個長方體的側面圖形;也可以在想像中把這個物體搭起來,體會側面圖形的形狀,空間觀念在推理和想像中得到了發(fā)展。再如第107頁第12題,規(guī)格①、②、③的三種鐵皮各選2張或1張,5張鐵皮就能焊成一個無蓋的長方體水箱。每種規(guī)格的鐵皮都可以做水箱的底,因而焊成的水箱有三種尺寸,分別為長0.6米、寬0.4米、高0.5米,長0.6米、寬0.5米、高0.4米,長0.5米、寬0.4米、高0.6米。1張規(guī)格④的鐵皮和4張規(guī)格①或4張規(guī)格③的鐵皮都能焊成無蓋的長方體水箱,這些水箱的底面是正方形,高分別是0.6米或0.5米。可見,平面圖形(鐵皮)的長、寬與長方體(水箱)的長、寬、高的轉化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發(fā)展空間觀念的極好機會。

  (4)在方格紙上畫圖形,復習圖形與變換的知識。

  在圖形與變換這一節(jié)里,復習的內(nèi)容有軸對稱圖形、平移、旋轉以及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等。

  先回憶學過的圖形變換,整理成圖形位置變化和圖形大小變化兩類。理解平移、旋轉都是改變圖形位置的方法,不改變圖形的大小;圖形按比例放大、縮小,是改變圖形大小的方法,不改變圖形的形狀。這些都是關于圖形變換的基礎知識。軸對稱圖形是一類特殊的平面圖形,它的對稱軸的兩邊形狀、大小完全相同,而且沿對稱軸對折圖形,對稱軸的兩邊能完全重合。

  練習與實踐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圖形,進一步體會圖形的變換。其中第2題集中了小學階段教學的圖形變換的全部內(nèi)容,在前面的教學中進行過這些畫圖活動。第3題綜合應用平移與軸對稱兩個知識。圓是軸對稱圖形,經(jīng)過圓心的直線都可以看作圓的對稱軸。把圓與線段組合成軸對稱圖形,應著重思考線段的對稱軸的位置。第(3)個問題引導學生觀察畫成的軸對稱圖形和它的對稱軸,體會對稱軸通過圓心并和已知線段垂直,而且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兩段。第4題把圖形按比例縮小后,計算新圖形與原來圖形的面積的比,再次體會“按1∶2的比縮小”是把圖形每條邊的長度變成原來的1/2,這個比不是面積縮小的比,進一步理解圖形按比例放大或縮小的含義。

  (5)在確定位置的活動中,復習圖形與位置的知識。

  確定位置的方法是逐漸教學的,先是聯(lián)系個體經(jīng)驗,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再是聯(lián)系生活常識,用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詞描述位置;然后既要描述方向,又要描述距離,比較準確地描述位置。另外,還可以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

  復習圖形與位置,在具體情境中應用知識,進一步體會確定位置的常用方法。練習與實踐在第1題的問題(1)里復習方向知識,應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東、南、西、北,再確定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動物園里任何兩個景點的位置關系都可以用這些方向詞描述。問題(2)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要提醒學生遵照“橫排是行、豎排是列”的規(guī)定,先寫出各景點所在的列數(shù),再寫所在的行數(shù)。如孔雀園在第6列第4行,表示它所在位置的數(shù)對是(6,4)。第2題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要引導學生注意兩點:一是描述方向只能用北偏東(西)或南偏東(西)若干度,不能隨意改變說法;二是把比例尺1∶50000轉化成“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500米”,容易進行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相互換算。第3題描述行走路線,進一步掌握方向知識。一般應要求學生口述,不必以書面形式回答。如果要求學生寫出行走的方向與路線,應該用填空的形式。如從東園向()偏( )( )°方向行到興民巷。另外,這題不宜要求學生說出從淮定橋到紅梅新村的行走方向。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6

  第五單元 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第5課時 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81頁練習十三第6-11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熟練、靈活地進行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2、能正確熟練地用分數(shù)乘法和加、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不超

  過兩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用分數(shù)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計算

  完成練習十三第6題。

  二、先指出單位“1”的量,再把數(shù)量關系填寫完整

  1、白兔的`只數(shù)比黑兔多5/8。

 。 )×5/8=( )

 。 )×(1+5/8)=( )

  2、圓珠筆的價錢比鋼筆便宜1/4。

  ( )×1/4=( )

 。 )×(1-1/4)=( )

  三、完成練習十三第8-10題

  1、完成練習十五第8題。

  (1)學生先讀題,比較兩題的異同,并說出每題的數(shù)量關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體評講。

  2、完成練習十三第9題。

 。1)學生先讀題,并說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體評講。

  3、完成練習十三第10題。

  讀題,弄清題目的意思后,獨立列式解答。

  集體評講:要求學生說出數(shù)量關系式。

  四、創(chuàng)新學習

  1、一種商品原價100元,先降價1/10后又提價1/10,現(xiàn)在商品的價格是多少元?

  2、某建筑隊修一條長120千米的公路,先修好了1/2,后又修好了余下的1/2,這時還有多少千米沒修?

  學生練習,集體評講時,教師提示:要注意單位“1”的變化。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十三第7、11題。

  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7

  第一單元

  長方體和正方體

  第5課時

  體積與容積(1)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0--11頁例6、例7,“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猜測、驗證等活動過程,體會物體是占有空間的,而且占有的空間是有大小的,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能直觀比較物體體積或容器容積的大小。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觀察、操作和想象能力,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課前準備:

  直尺,木條。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6

  1、通過實驗,讓學生體會到物體是占有空間的。

  教師按書中過程操作。問:為什么會剩一些水?引導學生認識到桃子占有一定的空間。

  如果改用其它的物體呢?再實驗。

  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物體是占有空間的。

  2、通過實驗使學生體會到物體所占的空間是有大小的。

  出示兩個完全一樣的玻璃杯,邊操作邊講述:一個里邊放荔枝,一個里邊放桃。想一想:哪個里面放的水會多些?

  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想一想,兩個杯里都裝了物體,為什么倒進去的水有多有少呢?

  學生交流。

  小結:物體不僅占有空間,而且占有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的。

  3、揭示體積的含義。

  出示3個大小不同的水果,問:哪個占的空間大?把它們放在同樣大的杯中,再倒?jié)M水,哪個杯里水占的空間大?

  學生獨立思考后讓同組的同學交流。

  通過剛才的三次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揭示體積的含義,并讓學生舉例。

  二、教學例7

  1、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書盒子,拿出書盒里的書,問:你能看出哪個盒子里的書的體積大一些嗎?

  教師講述容積的含義,并問:這兩個盒子,哪個的容積大,為什么?

  2、完成“試一試”。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三、鞏固提高

  1、完成“練一練”第1、2題.

  先做第1題:直接判斷,并讓學生從體積、容積的含義上說明原因。再做第2題,讓學生從容積的含義上進行解釋。

  2、完成練習三第1-4題

  四、課堂總結:

  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這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8

  第三單元分數(shù)除法

  第14課時樹葉中的比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66--6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測量、計算、比較、分析等活動,初步發(fā)現(xiàn)雖然樹葉的大小各不相同,但長和寬的比值比較接近。

  2、初步感受自然現(xiàn)象中蘊含的簡單規(guī)律,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課前準備:

  每個小組采集一種樹葉(10片)

  教學重點:

  利用比的知識探究樹葉長與寬之間的比例關系。

  教學難點:

  運用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情境導入。

  談話:課前大家收集了很多樹葉,仔細觀察一下采集的樹葉,看看每種樹葉有什么特點,小組里互相說說看。

  2、觀察比較。

  出示一些常見樹葉。

  引導:看看它們的大小形狀是怎樣的,不同樹葉的大小、形狀區(qū)別在哪里,同種樹葉的大小、形狀又有怎樣的關系?

  觀察后小組討論。

  交流,板書:不同樹葉形狀一般不同,同一種樹葉形狀是相似的。

  同一種樹葉形狀相似,從數(shù)學角度看,反映出什么特點呢?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會有很多收獲的

  3、揭示課題。

  4、提出問題。

  怎么樣可以知道每種樹葉長和寬的比呢?怎么樣比較這些樹葉長和寬的比呢?說說你的想法。

  明確:先測量樹葉的長和寬,再比較長和寬的比值。指出:測量、計算、比較是我們研究數(shù)學常用的好方法。

  二、動手實踐、自主發(fā)現(xiàn)

  1、舉例介紹樹葉的長和寬。

  談話:動手實踐之前,我們先要弄清楚樹葉的長和寬指的是什么?

  結合書上66頁的圖,你能向大家解釋一下嗎?

  2、動手實踐。

  活動要求:

 。1)4人一組,每組測量2種不同的樹葉,組長分工。

 。2)每人測量10片同一種樹葉的長和寬,并算出長和寬的比值(保留一位小數(shù))填在67頁的表里。

  (3)計算出你測量的樹葉的長和寬的比值的平均數(shù)。

 。4)在小組里交流各自測量到的樹葉的長和寬的比值的平均數(shù)。

 。5)將測量和計算的結果與相應樹葉對照,看看樹葉的長短寬窄和比值有什么關系,在小組里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3、學生操作實踐,記錄數(shù)據(jù)并進行相應計算。

  4、組織比較交流。

 。1)你測量的是哪種樹葉,比較每片樹葉的長和寬的比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指出:同一種樹葉的長和寬的比值都比較接近(板書)。雖然大小可能不同,但形狀是相似的。

 。2)如果不是同一種樹葉,對照它們的.比值和長短寬窄,你對形狀和比值大小之間的關系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如果不同樹葉的長和寬的比值比較接近,它們的形狀會怎么樣呢?

  指出:不是同一種樹葉的長和寬的比值不同,所以形狀也不同。(板書:不同樹葉的長和寬的比值一般不同)但如果比值接近,它們的形狀也是相似的。

  長和寬的比值越小,樹葉顯得寬一些,比值越大,樹葉就越狹長。

  5、實際運用。

  猜猜老師采集的幾種樹葉:

  1號樹葉:長和寬的比的2:1

  2號樹葉:長和寬的比是7:1

  3號樹葉:長和寬的比是10:9

  學生猜測、它們各是什么樹葉,說說你是怎么猜的?

  三、課堂總結

  談話: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有趣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課,探究樹葉中的比,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你知道了樹葉中的哪些奧秘?我們在怎樣發(fā)現(xiàn)的?你還有什么體會?

  教學反思: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9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59頁。

  教學目標:

  1、在前面所學得成軸對稱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利用圓設計圖案。

  2、使學生認識到圓是軸對稱圖形,且對稱軸有無數(shù)條。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對所學平面圖形的對稱軸的`認識

  教學重點:利用圓設計圖案

  教學難點:圓的大小、位置的確定

  教學過程:

  一、觀察以前認識的對稱圖形

  1、舉例說出軸對稱的物體。如:蝴蝶、飛機、門窗、月餅等。想一想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2、觀察、概括。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直線叫做對稱軸。

  二、設計圖案

  1、觀察:這個圖案有什么特征?

  說明: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每一條直徑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對稱軸。

  2、學生用圓規(guī)和直尺按步驟畫圖案

  3、試著用圓規(guī)和直尺畫一畫下面的圖形。

  4。學生嘗試設計圖案。

  全班交流展示設計圖案。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第61頁第6題:復習軸對稱圖形

  2、61頁第7題:對稱軸兩側相對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3、61頁第8題: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要注意組合圖形的對稱軸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0

  單元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圓,并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它們的周長、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學習圓的知識,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基礎。

  2.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是: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和圓的面積。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特征;認識半徑、直徑,理解同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會用圓規(guī)畫圓。

  2.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計算。

  3.在探索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的過程中,體會“化曲為直”、“化圓為方”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圓的特征和圓面積的推導過程,以及圓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四、課時安排:6課時

  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特征;認識半徑、直徑,理解同一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培養(yǎng)學生的作圖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xiàn)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其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掌握圓的正確畫法。

  課前準備

  圓形紙、圓規(guī)、直尺、三角板、圓形實物。

  課時安排: 1課時

  授課人

  授課時間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同學們,你認識這些交通工具嗎?仔細觀察他們有什么共同點?

  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

  談話:這些輪子都是圓形的。根據(jù)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呢?……

  二、探索新知

  1.談話: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下面,請大家畫一個圓,研究一下。

  談話:同學們得到圓了嗎?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畫出圓的呢?

  學生交流。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方法;

 、儆脠D釘、細線和鉛筆畫圖,畫時圖釘要固定好,細線要拉緊,就可以畫出一個圓。

 、谟脠A形的瓶子蓋可以畫出一個圓。

  談話:我們來看這幾個同學畫的,有什么問題嗎?(不圓)為什么會不圓呢?你們畫的時候有問題嗎?

  學生闡述自己的.想法,師生予以評價。

  談話:怎樣才能畫出一個規(guī)范的圓呢?給大家介紹一種畫圓的儀器——圓規(guī)。請大家用圓規(guī)畫圓試一試。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學生交流:用圓規(guī)畫圓時,先把圓規(guī)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之間的距離,再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把有鉛筆的一腳旋轉一周。

  談話:有針尖的一腳固定的這一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教師邊講邊板書在黑板上)

  請同學們打開書,看自主練習第2題:找出下面圓的直徑和半徑。(生答)

  2.談話:直徑和半徑是圓中不同的線段,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研究一下試試?

  談話:哪個小組說一說你們是怎研究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下列情況:

 、偻ㄟ^對折,發(fā)現(xiàn)圓有無數(shù)條直徑。

 、谕ㄟ^畫一畫,我發(fā)現(xiàn)圓有無數(shù)條半徑。

 、弁ㄟ^測量發(fā)現(xiàn)同一個圓里所有的直徑都相等,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芡ㄟ^對折或測量發(fā)現(xiàn)這個圓中,直徑是半徑的兩倍,半徑是直徑的一半。用字母可以表示為:r=1÷2d; d=2r。

  3.談話:誰能用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解釋輪子為什么設計成圓形的?

  三、鞏固應用

  1、自主練習第2題(多媒體出示)。

  2、自主練習第3題(多媒體出示,學生自主做在書上,集體交流)。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半徑直徑的關系。

  直徑(D)

  半徑(R)

  圓形桌面

  90 CM

  壓路機前輪

  0.62M

  自行車輪

  7.1DM

  鐘面

  120MM

  四、全課小結

  談話: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圓心o,畫圓時固定的一點,確定圓的位置。

  半徑r,從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同圓或等圓中有無數(shù)條半徑,半徑都相等。

  圓直徑d,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同圓或等圓中有無數(shù)條直徑,直徑都相等。

  關系:同圓或等圓中,半徑是直徑的二分之一,直徑是半徑的2倍。

  對稱性: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圓是曲線圖形。

  課后札記: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

  第三單元 分數(shù)除法

  第8課時 比的基本性質(zhì)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55頁例9、例10和“練一練”,練習九第5-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zhì),并會應用這個性質(zhì)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并使

  學生認識事物之間都是存在內(nèi)在聯(lián)系的。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基本性質(zhì)。

  教學難點:

  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

  師:除法、分數(shù)和比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2、做復習題。

  師:第一題你這樣做根據(jù)的是什么?(商不變的性質(zhì))它的內(nèi)容是什么?第二題呢?

  3.導入課題。

  我們以前學過商不變的性質(zhì)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今天我們就在這些舊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下面,我們就一起研究研究。(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zhì))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9比的基本性質(zhì)。

  (1)學生填表

 。2)提問:聯(lián)系商不變的性質(zhì)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這兩個性質(zhì)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

 。3)師生共同總結比的基本性質(zhì):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上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

 。4)師:你覺得哪些詞語比較重要?

  0除外你怎樣理解?

  2、教學例10應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

  我們以前學過最簡分數(shù),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簡分數(shù)?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就是比的前項、后項是互質(zhì)數(shù),像9∶8就是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1)12:18 (2) 5/6:3/4 (3)1.8:0.09

 。1)讓學生試做第(1)題。

  師: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著怎樣的關系?

  引導學生小結出整數(shù)比化簡的方法:(演示課件出示)用比的前后項分別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使比的前后項是互質(zhì)數(shù)。

  (2)化簡第(2)題。

  師:這個比的前、后項是什么數(shù)?(分數(shù))我們已經(jīng)會化簡整數(shù)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把分數(shù)比先化成整數(shù)比呢?

 。3)引導學生小結出分數(shù)比化簡的方法:(演示課件出示)比的前、后項同時乘以它們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就可以把分數(shù)比轉化成整數(shù)比,進而化簡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4)化簡第(3)題。

  師:想一想如何化簡小數(shù)比呢?

  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化簡,指名板演

  師:那么應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把整數(shù)比、小數(shù)比、分數(shù)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鞏固練習

  1、把“練一練”第1題填完整。

  2、“練一練”第2題。

  指名板演,其余練習,完成后集體核對。

  3、做練習九第7、8題。

  4、出示選擇

 。1)1千米∶20米=( )

  A 1∶20 B 1000∶20 C 5∶1

 。2)做同一種零件,甲2小時做7個,乙3小時做10個,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

  A 20∶21 B 21∶20 C 7∶10

  四、課堂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習了哪些知識?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質(zhì)?應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如何把整數(shù)比、分數(shù)比、小數(shù)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九第5、6題。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

  第5單元 圓

  確定起跑線

  【教學內(nèi)容】

  確定起跑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田徑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

  2、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中, 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的有用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跑道周長的計算,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jù)所學知識解決確定起跑線的問題。

  難點: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置與什么有關。

  【導學過程】

  【情景導入】

 。1)播放20xx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決賽場面,博爾特以9秒58創(chuàng)新世界紀錄。

  師:100米賽為什么那么吸引人?讓那么多人為這9秒58而歡呼不停?(因為公平,才吸引人。與學生聊一聊比賽中公平的話題。)

 。2)播放20xx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400米決賽場面。

  師:看了兩個比賽,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又有什么想法?(組織學生交流)

 。100米跑運動員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400米跑運動員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

  400米跑的起跑線位置是怎樣安排的?外面跑道的運動員站在最前,這樣公平嗎?)

  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走進運動場,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研究、解決這些問題,了解比賽的時候各跑道的起跑線是如何確定的。

  【新知探究】

 。ㄒ唬┯^察思考,找出問題關鍵。

 。ㄕn件出示完整跑道圖)

  觀察跑道圖,每條跑道一圈的長度相等嗎?差別在哪里昵?比賽的時候,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怎樣才能做到公平比賽?

 。ǘ┓治霰容^,確定解決問題思路。

  1、小組交流:觀察跑道圖,說一說,每一條跑道具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內(nèi)外跑道的差異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充分交流得出結論:

 、倥艿酪蝗﹂L度=2條直道長度+一個圓的周長

 、趦(nèi)外跑道的長度不一樣是因為圓的.周長不一樣。

  2、小組討論:怎樣找出相鄰兩個跑道的差距?

 、俜謩e把每條跑道的長度算出來,也就是計算2個直道長度與一個圓周長的總和,再相減,就可以知道相鄰兩條跑道的差距。

 、谝驗榕艿赖拈L度與直道無關,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再算出相鄰兩圓的周長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距。

 。ㄈ┯嬎泸炞C,解決問題:

  計算圓的周長要知道什么?

  直徑

  第一道的直徑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ㄗ寣W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方法一:計算完成下表。

  方法二:

  75.1×3.14-72.6×3.14=7.85(m)

  77.6×3.14-75.1×3.14=7.85(m)

  ……

 。ㄒ龑W生將3.14159換成π進行計算)

  剛才大家通過計算已經(jīng)知道了400米跑相鄰兩個跑道長度大約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鄰跑道的起跑線應該相差7.85米。哪一種方法更快更簡便呢?

  第二種方法更簡便。

  如果我們在計算圓的周長時直接用π來表示,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

 。ㄏ噜徟艿榔鹋芫相差都是“跑道寬×2×π”)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么關系最為密切?

  生:與跑道的寬度關系最為密切。

  師(小結):同學們經(jīng)過努力終于找到了確定起跑線的秘密!對了,其實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寬度,就能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三、鞏固應用,形成技能:

  1、小學生運動會的跑道寬比成人比賽的跑道寬要窄些,要開小學生運動會,你能幫裁判計算出相鄰兩條跑道的起跑線又該相差多少米嗎?400米的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寬是1.2米呢?

  2、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跑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知識梳理】

  本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

  【隨堂練習】

  請你設計一個200米的跑道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內(nèi)容:課本P15頁例2,及練習四的6—10。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shù)乘以分數(shù)的意義解答分數(shù)乘法兩步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正確解答。

  教學難點:

  辨析兩次判斷單位“1”有什么不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先說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出得數(shù)。

  2、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兩個量,應把誰看作單位“1”。

  1)香蕉的筐數(shù)是蘋果的。

  2)香蕉的筐數(shù)的和蘋果的筐數(shù)相等。

  3)黃牛只數(shù)的等于水牛的只數(shù)。4)水牛的只數(shù)相當于黃牛的'。

  二、新課學習。

  1、出示例2。

  2、讀題,分析題意。說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明確這是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3、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

  思考:要畫幾條線段?5/6和2/3分別是誰的5/6和2/3?單位“1”分別是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畫圖。

  4、確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計算。

  1)求小華儲蓄的錢數(shù)怎樣想?

  思路:根據(jù)“小華儲蓄的錢數(shù)是小亮的5/6,把小亮的錢數(shù)看作單位“1”,就是求18的5/6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列式:

 。ㄔ

  2)求小新儲蓄的錢數(shù)怎樣想?思路同上。注意認清單位“1”

  5、指導列綜合算式解答。

  6、總結今天所學內(nèi)容和昨天的異同。

  7、練習

  1)完成課本P15頁下的“做一做”。

  2)指名說一說是怎樣確定計算方法的。

  三、新課小結。

  1、分數(shù)乘法兩步應用題與前一節(jié)所學的一步應用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怎樣判斷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P16練習四6、7。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四的第8—10題。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能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分數(shù)應用題,并能掌握檢驗方法。

  2、根據(jù)題意,能畫線段圖分析圖意。

  3、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身邊數(shù)學,體會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過渡引入

  1、根據(jù)題意,判斷誰是單位1,并寫出各題的數(shù)量關系。

 。1)故事書本的2/5 等于連環(huán)畫的本數(shù)。

 。2)梨重量的7/8 是840千克。

 。3)男生人數(shù)是全班人數(shù)的2/3 。

  2、一個兒童體重35千克,他體內(nèi)所含的水分占體重的4/5,他體內(nèi)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這兩組算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本課知識有聯(lián)系,通過學習,為學習新知作過渡。]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1根據(jù)測定,成人體內(nèi)的水分大約占體重的2/3,而兒童體內(nèi)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5 。我體內(nèi)有28千克的水分,可是我的體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1)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根據(jù)題意與線段圖理解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3)根據(jù)題意,啟發(fā)學生:根據(jù)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寫出數(shù)量關系式。

  體重× 4/5 =體內(nèi)水分重量

  師引導:這道題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該怎樣求?能不能根據(jù)上面的等量關系式,設未知數(shù)χ,再列方程求出?

 。4)學生嘗試練習方程解答,個別板演,教師點評。

 。1)解:設這個兒童體重χ千克

  (2)算術法:28÷4/5 χ× 4/5=28 χ=28÷4/5

  χ=35 答:這個兒童體重35千克。

 。5)讓學生自己檢驗,分兩步檢驗

  ①把χ=35代入原方程,左邊=35×4/5=28,右邊=28,左邊=右邊,所以χ=35是原方程的解。

 、35千克的等于28千克,正好是水分的重量,所以35千克符合題意。

 。6)說說解題思路。

  [新的教學理念就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找條件、問題、對比線段圖理解題意,能激起學生欲望和學習興趣。]

  2、遷移類推,嘗試學習,教學例2:小明的爸爸體重是多少千克?

  (1)讀題,明確條件和問題。

 。2)引導題意和線段圖對比。

 、兕}中有兩個量相比較,需要畫兩條線段來表示兩個量的數(shù)量關系。

 、陬}里的已知條件“

  小明的體重

  ”明確把小明的.爸爸體重看作單位“1”。

 、鄹鶕(jù)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怎樣表示出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爸爸體重×7/15=小明的體重

 、軐W生解答,教師巡視點撥。

  [嘗試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在相互交流中積累知識。]

  三、鞏固練習:(要求畫線段圖)

  1、課本第35頁的“做一做”,教師點評。

  2、修路隊修一條公路,已修了35千米,占全長的5/8,這條公路有多少千米?

  3、興豐小學六年級有女生25人,正好是三、四年級女生人數(shù)的1/4 ,4、四年級女生有多少人?

  [練習題要有針對性,要少而精,既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解題能力。]

  四、總結、拓展延伸

  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都是單位“1”的量沒有告訴我們,可以用設χ的方法,把χ當作已知數(shù)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后并檢驗。同學們能根據(jù)題意用算術法解答嗎?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

  例1 解:設小明的體重是x千克

  4/5x = 28 X = 28÷4/5 X = 35 答:小明體重是35千克。

  設計說明:

  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是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逆運算題。教案在設計中由“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引入,又通過和這類題進行對比,引導學生深刻地理解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抓住數(shù)量關系相同的特點,順利地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列出方程。這樣做使學生明確思維方向,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教案重視解題思路和解題步驟的歸納,通過層層深入地提問,簡單明確的圖示,幫助學生找到解題的關鍵——找準單位“1”,既加深了學生對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59頁及相關題目。

  教學目標:

  1、在前面所學軸對稱圖形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圓的軸對稱特性。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對所學平面圖形的對稱軸的認識。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提高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圓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用圓設計圖案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規(guī)、直尺等。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軸對稱的物體,想一想: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觀察圖形,找出這些圖形的特點。

  師生共同回顧總結: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直線叫做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2、你能畫出下面兩個圓的對稱軸嗎?能畫多少條?學生嘗試畫出圓的對稱軸,并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匯報后師生共同總結: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每一條過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

  3、導入:我們可以利用圓的這一特點去設計很多漂亮圖案來裝點、美化我們的生活。本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有關圓的.知識。

  二、預習反饋點名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ㄖ攸c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三、探索新知

  1、設計美麗圖案——花瓣。

 。1)課件出示教材第59頁最上方的圖片。觀察思考:4個花瓣由幾個半圓組成,這幾個半圓的圓心分別在哪里?半徑怎么找?

 。2)想一想,自己嘗試畫一畫?蓞⒖颊n本第59頁的步驟。

 。3)交流畫法。在講述過程中要重點說出:圓心的位置在哪里,是如何找到的?半徑是如何找到的?學生講述,教師在黑板上畫。

  小結:畫圖時首先要找出圖中包含的各個圓或半圓,找到它們的圓心、半徑。

  2、設計美麗的圖案——風車圖。

 。1)觀察圖案,想一想如果畫這個圖案,應按怎樣的步驟。

 。2)在小組內(nèi)交流后動手完成。展示自己畫出的圖案,并說一說畫圖步驟:

 、傧犬嬕粋圓,在圓內(nèi)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直徑。

 、诜謩e以這4個半徑的中點為圓心,以大圓半徑的一半為半徑向同一方向畫半圓。

 、郯阉嫲雸A涂上顏色。

  3、設計美麗的圖案——太極圖。

  指名說一說畫太極圖的步驟:

 。1)畫一個圓,在圓內(nèi)畫一條直徑。

 。2)分別以組成這條直徑的兩個半徑的中點為圓心,以大圓半徑的一半為半徑,分別向上、下兩個方向畫半圓。把大圓分成上、下兩部分。

 。3)把圓的一半涂上顏色,如圖所示。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6題。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8題。

  3、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9題。

  五、拓展提升

  觀察圖案,說一說下面兩個圖案的畫法。

  六、課堂總結

  讓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的收獲。

  七、作業(yè)布置

  教材練習十三第7題和第10題的第1、4個圖案。

  畫一畫,看一看,想一想。教師根據(jù)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diào)整教學方案。在小組內(nèi)交流后再匯報。觀察圖案,找到各個圓、半圓的圓心和半徑。觀察圖案,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首先要對圖案進行“分解”,知道每一部分是怎么來的。難度較大,可在課下完成。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jié)課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思考、交流、討論等一系列活動,主動獲取知識,并且體會到探索之趣,經(jīng)歷成功之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了學生的能力。不足之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體現(xiàn)。教學建議:教學時,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創(chuàng)造,以張揚他們的個性,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25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16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08

【推薦】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1-24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薦】01-25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熱】01-25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精】02-09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比的意義02-16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優(yōu)秀05-26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