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1
尊敬的家長:
您好!健康是人類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孩子的快樂與健康,進步與成長,時時牽動著每一位家長的心。
幼兒期是個體心理發(fā)育與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影響很大。我們要為孩子的心理健康筑建起一道有力的防護墻,家園合作,同心協(xié)力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傾聽孩子的心聲
加強家園溝通
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知道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同時,請家長主動與班上老師多溝通,了解孩子在園動態(tài),并就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游戲等,多與孩子進行分享、鼓勵,給予適度關懷。
注重以身作則
家長們對孩子有自己的要求,愿孩子能養(yǎng)成良好習慣,努力奮斗,將來有所成就。我們衷心期盼家長們在給孩子提希望定規(guī)矩的同時,也盡可能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做好自己言行和情緒管理者,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榜樣。
最好的愛是陪伴
家長可以盡量尋找機會和孩子建立溫馨家庭交流時光,例如一起做飯、清潔、鍛煉等。同時要注重提高陪伴質(zhì)量,拒絕說教和敷衍,要有讓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悅的雙向互動。在陪伴的過程中,最好要做到心無旁騖,全心全意地關注對方,讓孩子感受到父母親人間的親密感。
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異常行為
有需要及時就診
本著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介入、有效干預、預防特殊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的原則,密切關注孩子異常心理和行為。如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的,請家長及時、如實與班主任溝通,以便家園合力盡早介入,保障孩子心理健康。若孩子疑似出現(xiàn)異常情形,家長應及時與班主任溝通,并到權(quán)威醫(yī)療機構(gòu)診斷,積極治療,爭取早日治愈。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決定孩子一生的,不僅是學習,更是鮮活的生命和健全的身心!讓我們一起用心澆灌,用心培養(yǎng),靜待花開。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2
摘要:健康的心情能陶冶一個人地情操,使人充滿活力。如果一個人開朗樂觀,不論他遇到什么困難或遭到什么不幸,都能過得灑脫、自如。所以,作為幼兒教育者,更有義務讓每一位幼兒有健康的心理。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師家庭教育
當今世界,心理健康已成為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各階層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幼兒期正是一個人心理發(fā)展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個性和很多心理品質(zhì)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可塑性大,心理上極不成熟,自我調(diào)節(jié)控制水平低,極易受環(huán)境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這一階段加強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維護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我國兒童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
國內(nèi)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做出了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許多兒童都普遍存在著嫉妒、任性、孤僻、焦慮、情緒反常、社交困難等心理問題。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品行問題
當今的兒童大多是家庭的過分溺愛中成長,許多家長因為是獨生子女就一味的滿足孩子的需求。而長此以往,在兒童心中就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蠻橫霸道,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步會發(fā)展到破壞課堂紀律、說謊、打架等劣跡行為,甚至違反社會法紀,這常常令家長追悔莫及。
(二)情緒問題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jīng)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chǎn)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最普遍、通俗的情緒有喜、怒、哀、驚、恐、愛等,也有一些細膩微妙的情緒如嫉妒、慚愧、羞恥、自豪等。在兒童時期,其情緒問題極易受到家長們的忽視,如果父母不從小就注重孩子情緒培養(yǎng)的話,可能孩子成長后將很容易產(chǎn)生各種問題行為。
(三)人際關系問題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無群。”意思是說,人要通過交往、通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過社會生活。調(diào)查表明,許多兒童都存在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這種人際關系的障礙會對兒童個體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幼兒時期培養(yǎng)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性格問題
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特征。在兒童階段,性格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膽小、害羞、自卑、怯懦、暴躁、身體或語言攻擊等眾多方面。兒童由于膽小、害羞等性格,會經(jīng)常難于完成家長讓他做的如表演、和別人比賽、主動和別人玩等事情,這樣會使他們更加恐懼做這樣的事,反而加重了兒童的心理障礙。
二、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遺傳素質(zhì)及來自社會的影響
1、遺傳素質(zhì)
遺傳是指父母的生物特性傳遞給后代的現(xiàn)象。遺傳因素是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物質(zhì)前提,幼兒是在這種生物的物質(zhì)前提下形成自己的心理。遺傳的不同奠定了幼兒心理發(fā)展個別差異的最初基礎,每個幼兒都具有他自己的遺傳特性,這些遺傳特性會影響該幼兒心理發(fā)展,如性格內(nèi)向或外向,行為退縮或攻擊,情緒焦慮或抑郁等。
2、來自社會的影響
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經(jīng)常處于緊張之中,心理上的種種沖突、壓力和焦慮不斷地增加。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對幼兒產(chǎn)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健康。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網(wǎng)絡等先進科學技術與幼兒的生活日益密切,兒童與各種社會傳媒的接觸,直接影響了兒童道德觀念和行為的形成,對其身心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影響。
(二)父母及家庭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1、家庭結(jié)構(gòu)簡單,生活空間狹小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獨生子女家庭,都是二加一的簡單結(jié)構(gòu)。父母是雙職工,白天上班,晚上一家三口獨居單元房,孩子缺少同伴交流玩耍。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2、父母教育方式不當
在有的家長看來,家長的任務是讓幼兒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長對幼兒的衣食及身體保健舍得投資,卻忽視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1)獨生子女家庭中對孩子過分溺愛,已成普遍問題!澳鐞坌汀钡募议L對孩子處處包辦代替,致使孩子依賴性強、懦弱、缺乏獨立性,導致孩子任性、霸道,不會和同伴友好合作,是非不分,隨心所欲,缺乏自制力,形成唯我獨尊的不良心理,和集體格格不入。
(2)有些家長對孩子過于嚴厲,使孩子在“絕對服從”的高壓環(huán)境中形成自卑、膽怯、畏縮等不良心理品質(zhì)。
(3)家長整日忙于自己的事業(yè),很少抽出時間關注孩子的發(fā)展。缺少父母的陪伴、關愛成了孩子形成不良心理品質(zhì)的誘發(fā)劑。
(4)父母經(jīng)常吵架或離異對孩子的影響。父母離異,對孩子心理上的傷害是巨大的,年齡較小的孩子會出現(xiàn)攻擊行為、退縮行為,并表現(xiàn)出害怕、拒絕、孤獨等問題行為。
(三)教師教育方法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教師的教育方法是教師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育手段、方式方法。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不僅充當教育者的角色,同時還是母親或親人的角色,因此,教師的教育方式不僅直接影響到教育活動的開展,而且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個性心理的形成和發(fā)展。做為幼兒步入社會的第一任啟蒙者――幼兒教師,在處理每個問題時,教師所體現(xiàn)的個性待征和教育方法都會對幼兒的心理產(chǎn)生影響。因此,適合幼兒發(fā)展、幼兒樂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將會對幼兒的心理發(fā)展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
三、采取的應對措施
(一)用愛心擁抱孩子,是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決條件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教師如何愛孩子”。世界上不存在沒有不愛的教育,沒有不需要愛的孩子。教師只有把愛心獻給孩子,孩子才能積極接受教師的教育。
(二)教師要注意自身言行對幼兒潛移默化得影響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心靈也很脆弱。幼兒教師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一次不經(jīng)意的談話,一個不小心的失誤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成為影響兒童人格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幼兒教師對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貫認為正確的做法都應該做深刻的反思,以免不經(jīng)意中使兒童幼小的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
(三)教師要合理安排好幼兒一日活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及社會交往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不怕困難的幼兒。教師在集體教育活動中,要以恰當?shù)姆椒ㄒ龑в變悍e極參與各項活動,充分發(fā)揮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將幼兒的興趣與必要的規(guī)則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同時培養(yǎng)幼兒在活動中要學會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用理智去控制情緒,保持健康的情緒,處理好與小朋友之間的人際關系。
(四)家園共育,共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庇纱丝梢姡覉@達成共識,協(xié)調(diào)教育方法,統(tǒng)一教育要求,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保證。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搖籃,父母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和方式對孩子健康人格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因此,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講座”“家長園地”等家園合作方式,幫助家長提高認識,促使他們改變不正確的教育觀念。這樣家園互通,形成合力,使孩子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已,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獨立性強、有責任感、善于社會交往等積極情感,讓幼兒從小開始學習做人,成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和挑戰(zhàn)的一代新人。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把幼兒培養(yǎng)成為能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和挑戰(zhàn)的一代新人,是我們幼兒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從幼兒細微的心理表現(xiàn)入手,引導幼兒行為,疏導幼兒心理,讓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并不斷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心方法,為祖國培養(yǎng)出積極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3
設計意圖:
在一次戶外活動中,幾個幼兒被剛?cè)∠碌臋M幅所吸引,調(diào)皮的寶貝們拽著橫幅跑來跑去,我沒有制止而是靜靜的觀察,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小朋友被吸引,并主動的參與進去。我在想,這些橫幅每次用過之后就被堆積在角落,我們?yōu)槭裁床焕盟鲂┯幸饬x的事呢。因此,我決定以大紅布為素材開展一些有趣的體育游戲。
我通過運用廢舊的大紅布讓幼兒探索其玩法,可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通過體育游戲提高幼兒走、跑、跳、爬等動作技能;并讓幼兒學會廢物利用。
活動目標:
1、探索大紅布的多種玩法,發(fā)展幼兒的身體靈活性
2、進一步鞏固跑、跳、爬、鉆等動作技能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
游戲準備:大紅布數(shù)條、戶外場地、沙包、線、黃帶子
游戲玩法及指導:
玩法一:
游戲名稱:直線走
適合年齡:3-5歲
游戲目標:
1、發(fā)展幼兒走的動作技能
2、練習幼兒的平衡能力及耐力
游戲規(guī)則:雙手側(cè)平舉,眼睛看腳底,沿著大紅布的邊沿一步接著一步向前走
活動玩法:
1、將大紅布平鋪在地面上
2、幼兒縱隊站立于大紅布一端
3、當聽到開始口令后,幼兒一個跟一個雙手側(cè)平舉,沿著大紅布的邊緣一步,接著一步向前慢慢行進,繞大紅布邊沿走一圈
4、走完的幼兒在起點排隊重新開始游戲
玩法二:
游戲名稱:頂物走
適合年齡:6歲
游戲目標:
1、發(fā)展幼兒走的動作技能
2、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及協(xié)調(diào)能力
游戲規(guī)則:雙手側(cè)平舉,將沙包放置頭頂,在行走過程中不要讓沙包掉落
活動玩法:
1、將大紅布平鋪在地面上
2、幼兒縱隊站立于大紅布一端,每人手持一個沙包
3、當聽到開始口令時,幼兒將沙包放置頭頂,一個跟著一個雙手側(cè)平舉一步接著一步沿著大紅布外側(cè)邊緣向前行進一周
4、如果沙包掉落,快速撿起沙包在最后一個幼兒后面排隊繼續(xù)向前行進直到到達終點
5、到達終點的幼兒在起點排隊等待下一輪游戲開始
游戲三:
游戲名稱:舞長龍
適合年齡:6歲
游戲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合作能力及反應能力
2、發(fā)展幼兒走、跑的動作技能
游戲規(guī)則:幼兒之間要保持距離,拽緊紅布邊緣
活動玩法:
1、將大紅布平鋪在地面上
2、幼兒縱隊站立,選前兩名幼兒當龍頭龍尾,分別站立于大紅布的兩端,拽緊紅布的四角
3、其余幼兒站于紅布下方,拽緊紅布外側(cè)邊緣
4、當聽到開始口令時,當龍頭的幼兒掌控長龍搖擺的方向,后面的幼兒跟其方向做出判斷并舞動紅布
5、下一組游戲時,更換下兩名幼兒當龍頭龍尾,直到每個幼兒都體驗此角色后游戲結(jié)束
玩法四:
游戲名稱:烏龜爬爬爬
適合年齡:3-4歲
游戲目標:發(fā)展幼兒爬的動作技能
游戲規(guī)則:幼兒之間要保持距離,手膝著地爬
活動玩法:
1、將大紅布平鋪在地面上
2、幼兒縱隊站立于大紅布一端
3、當聽到開始口令時,幼兒一個跟一個手膝著地從紅布一端爬向另一端
4、一組完成后站起來,從紅布外側(cè)統(tǒng)一方向走回起點,魚貫練習
玩法五:
游戲名稱:烏龜運糧食
適合年齡:5-6歲
游戲目標:發(fā)展幼兒爬的動作技能及平衡能力
游戲規(guī)則:幼兒之間要保持距離,沙包放于幼兒背上,不讓其掉落。
活動玩法:
1、將大紅布平鋪在地面上
2、幼兒縱隊站立于大紅布一端,作為起點,每人手持沙包一個
3、當聽到開始口令時,幼兒一個跟一個手膝著地爬在大紅布上并將沙包放置于后背上,慢慢的從起點爬向另一端
4、如果沙包掉落,快速撿起沙包在最后一名幼兒后面繼續(xù)游戲,直至到達終點
5、到達終點的幼兒沿著紅布外側(cè)邊緣統(tǒng)一方向走回起點等待下一輪游戲開始
玩法六:
游戲名稱:手腳著地橫向走
適合年齡:4-5歲
游戲目標:
1、發(fā)展幼兒手腳著地橫向走的技能
2、練習幼兒平衡能力
游戲規(guī)則:保持距離、不要碰到紅布
活動玩法:
1、將大紅布平鋪在地面上
2、幼兒縱隊站于紅布一端,作為起點
3、當聽到開始口令時,幼兒一個跟一個手腳著地跨于紅布兩側(cè),慢慢交替手腳向另一端移動,在移動過程中不能碰到紅布
4、到達終點的幼兒起身從紅布外側(cè)統(tǒng)一方向回到起點,等待下一輪游戲開始
玩法七:
游戲名稱:雙腳跳躍
適合年齡:5-6歲
游戲目標:
1、練習雙腳跳的動作技能
2、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在起跳的時候必須雙腳并攏起跳,不能單腳跳
活動玩法:
1、將數(shù)條大紅布平鋪于地面,紅布間應保持一定距離
2、幼兒沿大紅布最長的一邊站成一橫排,作為起點
3、當聽到開始口令時,幼兒雙腳合攏跳過大紅布
4、跳完的幼兒從統(tǒng)一方向返回起點等待下一輪游戲開始
玩法八:
游戲名稱:夾沙包
適合年齡:5-6歲
游戲目標:
1、練習雙腳夾物跳的技能
2、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雙腳將沙包夾住,不要將沙包掉落
活動玩法:
1、將兩條大紅布平行鋪于地面,作為起點和終點
2、幼兒在起點處面對大紅布站成一橫排,每人一個沙包
3、當聽到開始口令時,幼兒雙腳夾住沙包連續(xù)向前跳直到終點
4、跳完的幼兒從統(tǒng)一方向返回起點等待下一輪游戲開始
玩法九:
游戲名稱:跨跳
適合年齡:6歲
游戲目標:
1、增加高度練習跨跳的技能
2、體驗參與游戲的快樂
游戲規(guī)則:幼兒在完成跨的時候必須注意是腳抬高,雙腳交換的跨跳;當小老師的幼兒必須拽緊紅布讓其繃直不松垮
活動玩法:
1、將數(shù)條大紅布平行鋪于地面,紅布間保持一定距離
2、幼兒縱隊站立兩列,請排頭的幼兒當小老師,將大紅布豎起貼于地面拽緊兩端
3、其余幼兒按順序跨跳過紅布
4、跳完的幼兒按統(tǒng)一方向返回起點,準備下一輪游戲開始
5、根據(jù)幼兒的'情況可以隨時增加紅布的高度
玩法十:
游戲名稱:躲迷藏
適合年齡:6歲
游戲目標:
1、練習幼兒的反應能力
2、體驗游戲的樂趣
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根據(jù)大紅布移動的位置做出正確的反應,并要始終躲在大紅布下
活動玩法:
1、將紅布平鋪于地面
2、兩個老師合作(或請兩名幼兒當小老師)前后拽著大紅布的首尾,其余幼兒站于紅布下方
3、當聽到開始口令時,兩個小老師向統(tǒng)一方向移動大紅布的位置,或左或右、或高或低,紅布下方的幼兒及時做出判斷并快速站于紅布下方,當紅布向上揚時,幼兒向上跳,紅布向下落時,幼兒則蹲下
4、更換小老師,幼兒繼續(xù)游戲
玩法十一:
游戲名稱:拔河
適合年齡:6歲
游戲目標:
1、體驗民間游戲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游戲規(guī)則:聽到開始口令時才可以拔繩子、兩隊人數(shù)相等
活動玩法:
1、給地上畫3條直線,間隔為1米,局中的線為中線,兩邊的線為河界
2、將大紅布搓成繩子,在中間系一根黃帶子作為標志帶,下面懸掛一重物垂直于中線
3、幼兒分兩隊站于繩子兩端,人數(shù)相等
4、游戲采取三局兩勝
5、當聽到裁判員(老師)“預備”口令時,雙方隊員站好位置,拿起拔河繩,拉直做好準備,此時標志帶應垂直于中線
6、當聽到裁判員(老師)“開始”口令時,雙方各自一起用力拉繩,把標志帶拉過本隊河界的隊為勝方。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4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實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礎教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要素之一。近年來,由青少年心理障礙造成的社會問題時有發(fā)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普遍重視。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指出,要“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zhì),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下發(fā)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中進一步指出,要“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的能力”。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成為促進受教育者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那么,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應該怎樣開展和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又在哪里?幾年來,我們通過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實踐,認為:在幼兒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受幼兒理解、認知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以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生活習慣為主,把一日活動作為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在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中,有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關注每個幼兒的心靈成長,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不斷優(yōu)化幼兒的心理環(huán)境,調(diào)動幼兒積極參與到學習、游戲中,使幼兒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并在不知不覺中,使這種心理影響逐步積淀在幼兒的心理結(jié)構(gòu)之中,形成一種有益于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心理定勢或反射。
對于幼兒的心理健康,近年來國內(nèi)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與心理衛(wèi)生專家共同研究,對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認為一般情況下心理健康的幼兒有如下特點:智力發(fā)育正常,喜學好問;情感豐富,性格開朗;行為活潑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樂群,能適應集體生活,能與同伴友好相處,等等。
圍繞上述觀點,我們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初步探索,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健全的人格品行。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幼關系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氣氛,是保證教學有效進行的重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可見,良好的師幼關系是幼兒形成積極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行為的前提,而良好的師幼關系又是建立在教師對幼兒博大的“教育愛”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尊重幼兒的教育思想。在組織一日活動中,教師應真誠地關心、愛護、賞識每個幼兒,走進每個幼兒的心靈世界,尊重、信任他們,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學會傾聽。教師要把幼兒當作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尊重每個幼兒。從幼兒的心理需求出發(fā),主動、積極地去傾聽幼兒的種種訴說,并真誠地與他們交談,使幼兒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增強幼兒對教師的信任感、親切感。
學會接納。教學中,教師要理解每個幼兒,允許幼兒在學習、交往、自我表現(xiàn)等方面呈現(xiàn)不同風格。正確對待這種個性差異,正確評價幼兒,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身上的長處和不足,幫助他們鞏固優(yōu)點,戰(zhàn)勝和克服自身的弱點和不足。
學會尊重。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人格,與幼兒平等相處,要認識到每個幼兒的生命及尊嚴都是至高無上的。教學中,要以看“一個與自己平等的人”的眼光對待幼兒,保護幼兒的自尊心,用欣賞的眼光、鼓勵的話語真誠而積極地評價幼兒。將每一次教學過程都作為師幼雙方一次心靈的對話過程,敞開心扉,無拘無束地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接納,在這個過程中,使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二、創(chuàng)設愉悅的樂學情景
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和諧、積極的氣氛和情景,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在愉快的學習中求得發(fā)展。
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趣影響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要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贊語營造和諧熱烈的教學氣氛,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生動活潑又可操作的樂學環(huán)境。在這種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幼兒通過主動、自由的學習、實踐、參與、發(fā)現(xiàn),在整個過程中生成一種積極的自我價值觀,使教育要求、目的變?yōu)橛變旱膬?nèi)在需求,并使這種需求能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去尋求知識、建構(gòu)自我,從而向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和自我成熟的人生邁進。
在一日活動中,還應注意把握好各年齡段幼兒的生理特點和幼兒的個體差異。組織教育教學、游戲活動時做到因材施教、深淺得當,保證每個幼兒在適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動中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增強學習的意義感和價值感,從而對學習保持濃厚興趣。
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為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潛能,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驗、感受、認識,豐富心理世界,發(fā)展心理素質(zhì)。
提倡幼兒自主學習。幼兒是教育過程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育過程中,必須把幼兒當成一個有需要、有尊嚴、有動機的相對自主、不斷變化的人。一日活動要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及獨特性,盡可能多地給幼兒一些選擇的權(quán)利和承擔責任、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達到學習目標、有效地增強自制力和責任心、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開展探究式學習。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各種自然空間和幼兒身邊的事物,讓幼兒通過看看、說說、問問來調(diào)動多種感官學習,從而養(yǎng)成觀察、思考的.習慣,并能在實踐探索中積累知識經(jīng)驗,陶冶形成愛自然、重實踐、相信事實的唯物觀點。
提供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在適當范圍內(nèi),教師要鼓勵幼兒去承擔一定的任務,讓幼兒擁有自主權(quán)、選擇權(quán),去獨立完成任務,培養(yǎng)獨立能力。當然,當預見到任務中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時,應先讓幼兒想辦法解決;如果完成任務確有困難時,則應采取“幫助而不替代”的態(tài)度,去幫助他們解決。這對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和不畏困難的精神、健全的自我意識等良好個性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因為人的各種高級心理機能都是在活動和交往中不斷內(nèi)化的結(jié)果。因此,一日活動中,要以引導幼兒學會做人為主線,堅持平等、理解、關愛的教育原則,不斷加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應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fā),注重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行為規(guī)范訓練,抓好幼兒生活衛(wèi)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舉止和語言習慣的培養(yǎng)訓練,并開展諸如“我愛家鄉(xiāng)美”、“老師媽媽親”等活動;還可以組織幼兒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去公園開展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活動,向福利院、貧困山區(qū)的孩子獻愛心,不定期去部隊、工廠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幼兒從廣闊、博大、深邃的社會變遷中,感受鄉(xiāng)情、歷史的厚重及人文變遷的有力脈動,培育他們心中美好的社會情感。
其次,應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開設各類藝術教育活動課程,如書法、美術、陶藝等。通過音樂、美術、文學等藝術熏陶,將幼兒引入藝術的神圣殿堂,為他們個性、特長、人格的健全發(fā)展開辟和提供一個廣闊的天地。健康活潑的藝術教育,不僅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獲得積極的審美體驗,而且能陶冶幼兒志趣情操,促進幼兒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五、運用積極的評價手段
對幼兒的學習進行經(jīng)常性的評價是促進幼兒學習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能促進和維護幼兒的心理健康。因此,我們要求教師要客觀公正而積極地評價幼兒,讓幼兒體會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準確認識自己的潛能和優(yōu)點,悅納自己的不足,從而樹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識,激起積極進取的動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從幼兒成長的需要出發(fā),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整合各種教育要素,抓住各種教育契機,采取行之有效而又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教育方法,力求使幼兒園一日活動成為師幼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濡染的過程,以此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使每個幼兒成長為人格健全、對社會有用的人。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5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教育和行為指導而實施,也可以結(jié)合健康、社會、體育、語言、常識、計算、音樂、美術等不同方面的教育活動影響兒童,還可以通過家院合作實施形成心理健康教育。
1.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指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nèi)容,精心設計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2.心理咨詢和行為指導。心理咨詢師通過有效的談話方式,提供需要的知識,增進兒童的自我認識,并充分發(fā)揮其潛能,協(xié)助他們自己去克服困難,追求自我實現(xiàn),達到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目的。心理咨詢是幼兒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良好的心理咨詢效果,取決于進行心理咨詢的教師,醫(yī)生具有豐富的知識,認真友好的態(tài)度,科學、熟練的咨詢技術,并能遵循心理咨詢的職業(yè)道德和規(guī)則。狹義的行為指導概念有行為矯正的意思,在兒童行為指導方面,目前主要用于口吃、暴怒發(fā)作、說謊、偷竊、恐懼等行為異常的矯正。廣義的行為指導還包括道德與情操培養(yǎng)、榜樣作用、規(guī)范行為的建立與訓練等。行為指導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行為指導有個別指導和集體指導之分,個體指導適于幫助兒童解決個人特殊問題,集體指導是指認真制定指導計劃,仔細安排指導內(nèi)容。
3.家院同步教育。家庭是兒童生活如初級社會化的場所。教育的一致性要求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必須協(xié)調(diào)同步,才能得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家院同步實施幼兒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教育的重要途徑。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1.游戲游戲是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戲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實踐活動,他對幼兒認知、情緒、情感和社會性發(fā)展都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幼兒來說,通過游戲進行學習比通過說教更容易接受。游戲是兒童學習社會交往的重要方法。兒童在游戲中建立的現(xiàn)實伙伴關系和角色關系為兒童之間的人際交往,克服自我中心以及自覺的按照社會行為規(guī)范約束自己等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2.示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為幼兒樹立榜樣,讓兒童借助模仿,從無意到有意。
從自發(fā)到自覺,學習示范榜樣的行為和習慣,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榜樣可以是同齡兒童的良好行為,在幼兒健康心理和行為的形成過程中,具有決定性影響作用的榜樣是父母和教師的行為。
3.情境演示。情境演示是讓兒童以表演的方式,思考和表現(xiàn)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做出行為對策的教育方法。它能幫助兒童認識在社會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沖突,并對之做出合乎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反應。情境演示的課題都取決于幼兒現(xiàn)實生活,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情境演示的'方法生動形象,具有趣味性,能夠引起兒童的注意和興趣。通過兒童的表演和演示,能幫助兒童摸索和領悟到解決問題和沖突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兒童決策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強社會適應性。
4.行為練習。行為練習指的是讓兒童對已經(jīng)學過的技能和行為進行反復練習,加深兒童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形成穩(wěn)定的行為習慣。
5.討論評議。討論的話題應選擇與兒童當前生活聯(lián)系最緊密的心理健康問題,允許兒童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和議論,也允許兒童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情緒,鼓勵兒童對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發(fā)表評議。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6
近日,石獅市實驗幼兒園開展“珍愛生命,潤心成長”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
活動中,邀請了國家心理咨詢師吳為照老師為中班段的孩子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課——《做情緒的小主人》。講座一開始,講師就和孩子們互動,讓孩子們在互動提問過程中了解情緒的基本概念,知道喜、怒、哀、懼是情緒的'四種類型,讓他們感知情緒世界。
接著,講師又通過“聽指令、做動作”的游戲和孩子們互動。隨后,講師還利用大量的生動案例、富有啟迪的圖片和有趣的視頻等方式進行論述,現(xiàn)場觀看的孩子們都全神貫注、認真聆聽。
通過此次講座,孩子們對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會了怎樣科學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7
當今社會高速發(fā)展,社會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身為父母,身為老師總是對孩子給予太多的期望,或是期待他能夠?qū)崿F(xiàn)自己未能實現(xiàn)的愿望,或是期待他能光宗耀祖。最起碼也要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雖然有這種想法沒錯,可是,身為愛他們的人應該明白,這些期望太過遙遠,對于尚在孩提時期的孩子,這顯得有些過于“高瞻遠矚”了。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是需要被關注的。因此我結(jié)合幾個案例來談一下。
案例一:最近幼兒園里經(jīng)常會傳來響亮而清脆的哭聲,一遍又一遍響徹教師的走廊,每天早上上學的時候都會哭,老師都會關心的抱抱文博,希望能止住那讓人心疼的哭聲,以及那委屈固執(zhí)的哽咽?墒沁@一切都無濟于事。
還多孩子都有愛哭的毛病,一些父母老師對此并不在意,認為這是孩子的天性所致。孩子愛哭,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表示他的痛苦,孩子不愿說出內(nèi)心想法,慣用哭來獲取所求,孩子感到壓力大,還有就是母子脆弱癥。當然也可能是孩子沒有安全感的一種心理反應,這樣的孩子往往性格內(nèi)向,經(jīng)不起挫折。
首先,不要怕孩子哭,要想辦法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
孩子哭泣時,父母首先不要怕,更不要因此就把他想要的東西都拿給他,以至于讓他有有一種錯誤思想――想要得到什么東西就哭。當孩子哭泣的時候安撫他們后緊接著要學著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因為孩子年紀越小他的情感就越不穩(wěn)定,注意力也就越容易轉(zhuǎn)移。讓孩子情緒轉(zhuǎn)移最佳的.方法就是活動轉(zhuǎn)移,讓他的情緒得到宣泄,也可以有意識的提起孩子平時感興趣的事,比如給孩子講個故事,或帶她玩平時喜歡的游戲等。想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一定要從愛心出發(fā),從情感上愛他安撫她。哄勸孩子千萬要有耐心,不要嚴厲斥責、指責,更不能打罵孩子。否則,愛哭的毛病只會越來越厲害。
第二,要聆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目的。
當孩子在哭泣時,、在安慰他的基礎上,要他主動把委屈說出來。如果孩子哭得稀里嘩啦,讓他立即停止是不可能的。那這時候我們就要安靜站在一邊,等他平復后,耐心聆聽孩子講述自己哭的原因。不要催促也不要表現(xiàn)的很不耐煩。要了解孩子哭得目的,有的孩子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而哭泣,而有的孩子是真正的受了委屈哭泣。如果是前者,態(tài)度堅決的告訴他這樣的行為是非常錯誤的。如果是后者,那絕對不能因此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如果長期如此,他會習以為常,以這種方式要求為他做一些事或想得到某些東西。
第三,告訴孩子愛哭是錯誤行為,還要注意表達方式。
對于那些動不動就哭的孩子,有必要想他解釋清楚哭泣是一種錯誤行為,教導他遇到問題應該立即想辦法去解決。孩子哭時安慰她,教育他,這不是解決孩子脆弱心理的根本措施。想讓孩子逐漸堅強,就要在日常生活中鍛煉他的心里承受能力。一些父母老師總是對孩子說:“不要哭,別哭”這樣反而提醒了她,可能他已經(jīng)平靜下來了,有提醒了他。所以要注意自己教育孩子時的表達方式。
案例二: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喜歡享受成功的喜悅,牧軒這個3歲半的小姑娘也不例外,在學校里,幾個小朋友一起比賽跳皮筋,贏得時候她就高興地拍手,可是當他輸?shù)臅r候就哭鬧。
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從出生起就被父母的細心呵護包圍著,在一片贊揚聲中長大,他們對輸是沒有概念的,所以,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總認為他們的生活就該“萬事如意”,所以當他們遇到小小的不如意就會出現(xiàn)輸不起、承受能力差的情況。孩子的好奇心過重和嚴重缺乏安全感都會導致孩子輸不起。
首先,要察言觀色,具體指導
應當教育孩子,讓他建立起尊重他人的觀念,但是,不要訓斥孩子,否則,孩子很難接受,根本聽不進那些大道理。
第二,要適度安慰,講清道理
當孩子受到挫折耍賴是,需要對他進行適度安慰,等他的情緒稍稍緩和下來,在學他剛才霸道的樣子,讓他體會別人的心情。
第三,將心比心,巧妙溝通
孩子自身能力有限,他的挫折承受力就比較低,一不開心就會把責任歸于別人,這個時候,情緒疏導是很重要的。要應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在加以教育。通過設身處地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給孩子提供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這樣,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錯在哪里,從而對自己的行為作出改變。
案例三:澤涵3歲半了,大小便不成問題,可是在學校午睡的時候經(jīng)!爱嫷貓D”,更頭疼的時候,有的時候早叫起來去小便可是站在床鋪前動作很慢,等穿上鞋子就已經(jīng)畫了地圖。
很多孩子都有尿床的毛病,對于這種隨處小便自己卻完全察覺不到的異常行為,常使孩子感到羞愧、恐懼,精神負擔加重。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對孩子加以斥責和嘲笑,否則會加大他們的心理壓力,更讓事態(tài)嚴重。要認識到,孩子尿床并非大毛病,實際上,5歲以下幼兒在白天或者晚上發(fā)生不自主排尿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有幾方面原因造成,孩子的大腦尚未發(fā)育完全,孩子白天過于疲倦,老師父母總是訓斥孩子,孩子對環(huán)境十分敏感。
首先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坐便盆,讓孩子形成依賴,認為只要坐便盆才可以。對廁所具有排斥性。
第二,不要過早的進行排尿訓練
為了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排尿習慣,有些父母從幾個月就開始刻意地進行排尿訓練,但是孩子由于年齡小,對事物的認知和語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復雜的訓練,刻意反而會讓孩子因為排尿紊亂而尿床。
第三,不要責罵孩子
孩子出現(xiàn)尿床時,千萬不要責罵他們。老師父母的責罵,除了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對幫助減少尿床毫無用處。要知道,尿床這件事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成長中的必然,不會因你的責罵就不發(fā)生了。
第四,不要刻意的起夜
為了不讓孩子尿床,有些家長在夜里反復叫醒孩子,讓他排尿,這是不對的,孩子不想尿父母偏要讓他尿,這事讓他多么厭煩的事情啊。但是有的父母去不管孩子的哭鬧、掙扎,一定要他尿完了才能離開便盆,這反而讓他對尿尿這件事產(chǎn)生緊張和恐懼心理,從而加劇孩子尿床。
案例四:振涵總喜歡把手指放在嘴里,就連午睡時,為了不讓老師看見都偷偷的把頭蒙在被子里,而且,情況越來越厲害,老師一直給他改,可是已看不到又放進了嘴里。
孩子進入4歲后還吃手,甚至出現(xiàn)咬手指甲,咬被角的等現(xiàn)象,這可能就是行為問題,需要進行矯正。孩子吃手指是對愛的呼喚。由于爸爸媽媽或看護人很少與孩子肌膚接觸,很少陪孩子說話,當孩子感到饑餓、患病是不能得到及時的撫慰,吃手指是孩子的一種自我安慰方法。壓力大的話孩子也會吃手指,如果對孩子要求過嚴、經(jīng)常訓斥、打罵孩子,家庭關系緊張,等等,在較大的心理壓力下,孩子會通過吃手指來排遣內(nèi)心壓力。孩子吃手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擺脫孤獨,現(xiàn)在的家里一般就一個寶貝,孩子免不了孤獨。如果孩子長期接觸不到新鮮事物,不免會感到孤獨、寂寞和乏味。此時,孩子就會用吃手指來排遣孤單和寂寞。吃手指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也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焦慮、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首先,給孩子小嘴找個依靠。當孩子吃手指時,父母可以給他一塊磨牙餅干,讓他的小嘴啃啃。
第二,讓他多參加活動,多結(jié)交伙伴
孩子吃手指可能因為孤獨。所以,可以讓孩子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多交朋友。盡量別讓他一個人能閑著,他就想不起來吃手了。
第三,就是父母多陪陪孩子
父母要多摟抱、多陪伴孩子,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梢越o寶貝講睡前故事,讓孩子時時感到安全、幸福、滿足。這樣孩子就不會再想著吃手的事了。
第四,為寶貝營造寬松、溫馨 的氣氛。要想孩子不吃手,最好給孩子營造一個讓溫暖、舒適、穩(wěn)定、寬松的成長氛圍,讓孩子快樂成長。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雖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工作,但只要我們擁有這種精神,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從幼兒細微的心理表現(xiàn)人手,引導幼兒行為、疏導幼心理,讓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兒都健康快樂地成長。愛孩子就要讀懂孩子的心。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8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依次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是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而新《綱要》中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边@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jù)和深遠的時間意義!氨Wo幼兒的生命”是由幼兒深省發(fā)展的特點所決定的。由于幼兒的可塑性很強但知識經(jīng)驗匱乏,幼兒的活動欲望強烈但自我保護意識薄弱,他們的心靈幼嫩純潔特別容易遭到傷害。因此,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就成了幼兒園的首要任務。
二、具體措施:
我們將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安排安全活動內(nèi)容,采用集體、小組、個別活動等多種方式,努力達到安全教育活動目標。
。ㄒ唬、生活環(huán)節(jié)
1、來園:
注意幼兒的健康狀況、情緒狀態(tài),熱情招呼幼兒,注意他們是否帶有危險物品,如:別針、紐扣、小刀、硬幣、鐵絲、玻璃器皿等。如果有,我們要及時將其收藏,以免發(fā)生意外。
2、晨間活動:
按照活動計劃表或根據(jù)天氣情況安排幼兒進行體育鍛煉;顒忧,教師檢查場地、器械的安全性。較高氣溫的情況下,組織幼兒在陰涼處活動,以平和活動為主,提醒幼兒休息、擦汗、調(diào)節(jié)活動量。
教育幼兒正確、安全地使用體育器械,用正確的方法運動,如走跑跳攀爬鉆等,防止幼兒互相碰撞,提醒幼兒注意運動方向,靈活躲避。
3、早操:
要求幼兒有力度、合拍地做早操,對個別體弱幼兒可以安排其適當休息。
4、晨談:
教師可以根據(jù)預設的晨談內(nèi)容與幼兒討論、交流,也可以根據(jù)臨時情況變動。交談內(nèi)容:怎樣玩滑滑梯又有趣又安全;喝水也要講科學;用傘的安全;廚房里的安全;怎樣用學習工具等等。
5、午餐:
要求幼兒正確使用餐具安靜用餐,不打鬧、嬉笑,以防止飯菜誤入氣管內(nèi)。吃完后自己收拾殘渣倒進桶中。
6、午睡:
睡前提醒幼兒解好小便,自查有無玩具、小顆粒材料、危險品帶入寢室內(nèi),教師復查。在幼兒睡時,教師和保育員要巡視幼兒是否有不良的睡眠習慣,如看到幼兒蒙被、咬被等情況要及時制止。
7、下午游戲:
游戲活動所用的材料、工具必須安全、衛(wèi)生,尤其要檢查剪刀、鉛筆塑料玩具等,是否太尖或有損害。要教育幼兒正確使用工具,切勿以尖端指向自己或他人,切勿手持工具在室內(nèi)跑動,用完后要及時放入盒子內(nèi)。在組織科學游戲時,除了要保證材料安全外,還要教育幼兒探索時注意安全,及時幫助他們安全地操作探索。
8、離園:
離園時提醒幼兒整理衣物,家長來接時,要認真核對接送證,親手把孩子交到家長手中,提醒家長帶孩子玩大型玩具時要關注孩子,防止孩子發(fā)生意外,要制止孩子不正確的玩法,教育孩子和同伴友好地玩。
三,具體要求
1,加強對幼兒的常規(guī)教育,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2,隨時檢查幼兒的鞋帶是否系好,身上有無異物,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處理和解決。
3,加強對幼兒晨間工作,檢查幼兒有無帶危險品,即使消除事故隱患。
4,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5,讓幼兒知道幼兒園的名稱,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如和家人走失,會找警察叔叔幫忙。
6,嚴守幼兒園的接送制度,讓幼兒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知道報警電話是110。
7,定期堅持活動場所及大型玩具是否安全,整潔,杜絕事故隱患。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9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全文如下: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有的個性,不同的個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行為。好的個性比如謙讓、團結(jié)、愛護公物、講禮貌能增進孩子的人際交往效果,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反面來說,過分淘氣、愛哭鬧、不講禮貌、自私等個性則會阻礙教學的進行,不益于孩子的正常發(fā)展。個性就是心理范疇當中的人格,心理作為一種人對外部環(huán)境的主觀反應,其正常與否決定著人對環(huán)境反應之后的行為的正確與否。
在先天因素和社會、家庭、學校和同伴群體的影響下,再加上幼兒是人一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開頭期,幼兒的心理健康的狀況越來越多地得到了社會和學校的重視。學前健康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幼兒的健康教育!鄙頌橐幻變航處煟诮(jīng)過了長期與小朋友的交流溝通和了解之后,我也深刻體會到了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它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價值。
幼兒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發(fā)展能達到相應年齡組幼兒的正常水平,性格開朗、情緒積極、無心理障礙,能較快地適應環(huán)境.在實踐教學中,幼兒在情緒和性格方面出現(xiàn)問題是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有的幼兒遇事的第一反應就是哭,有時候可能是沒有明顯原因地哭,這會讓老師在解決問題時候很尷尬,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而從關心孩子的角度來說,到底是發(fā)生了什么,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是所有老師關注的問題。
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孤僻,不大合群,從短期來說,這會影響孩子在學習和做事方面與其他同伴的合作積極性,長遠來說,并不益于孩子以后人際交往的`開展和性格的形成。有的孩子比較情緒化,情緒的變化捉摸不定,做什么事都是根據(jù)心情來的,別人的勸阻或說服對他們行為的控制很少會起作用,老師如何能通過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來保持其情緒的穩(wěn)定性也是一門難科。還有的孩子比較具有攻擊性,因為年幼無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做事,所以根本不會懂得考慮自己的行為的后果。這是很嚴重的,除了對同伴會造成傷害,也會對自己有影響,因為如果同伴都不與他來往,那么孤僻會更有可能加重這種攻擊型個性的發(fā)展。
還有很多例子不勝枚舉,共同說明了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存在的普遍性。我國曾因為歷史的原因,忽視過對幼兒心理健康的研究。而現(xiàn)在由于自然環(huán)境、經(jīng)濟條件、生活方式、社會文化等眾多影響幼兒健康的因素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幼兒的生長發(fā)育也出現(xiàn)了新的不良現(xiàn)象,所以,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慕逃,勢在必行?/p>
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非難事,因為孩子本身是處于人生的開始階段,在擁有這個年齡段該有的自我意識和自主能力之外,其他還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作為老師,首先應該“蹲下來”,用和孩子平等的視角來看待這一個個可愛的生命,用愛的眼光來欣賞他們。陶行知先生說過:“小孩的體力和心理都需要適當?shù)臓I養(yǎng),有了適當?shù)臓I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否則創(chuàng)造力就會被削弱,甚至于夭折”。適當?shù)臓I養(yǎng),在心理方面顯然是指老師對孩子的關愛。關愛會給幼兒帶來安全感和自信,同時也會形成幼兒對教師的信賴關系,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其次,通過不斷的實踐、積累、揣摩和總結(jié),舉一反三,總結(jié)一些普遍適用的培養(yǎng)幼兒心理健康的方法,這是將想法和理論落到實處的根本途徑:
1.興趣引導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了解孩子的性格來發(fā)掘他們的愛好。愛好一旦建立,孩子的注意力自然會被集中起來,性格也會在對愛好的追求中變得完善。
2.鼓勵法。這是與興趣相輔相成的一個方法。在幼兒興趣之處進行承認和鼓勵,自身的行為就得到了肯定,自我意識也得到了滿足;同時,幼兒愛好的發(fā)展離不開適當?shù)目隙ê涂滟潯?/p>
3.反問法。語言作為一種重要的溝通工具,要合理運用。幼兒自身的分析判斷能力在形成時期,進行適當?shù)奶釂柡头磫,同時進行一定的引導,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自我判斷力,促進思維的多向發(fā)展。
4.寬嚴結(jié)合的方法。這點至關重要,因為過分管理或者過分關心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平衡發(fā)展都是不利的。老師要始終明白自己的位置,站在相對客觀的角度來調(diào)節(jié)幼兒的不同行為,耐心地講解勸說,矯正不良的行為,鼓勵正確的行為。等等方法沒有逐一列舉,但都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并指導實踐。前提是老師自身必須有一顆健全美好的心靈,將自己的工作使命感牢記在心。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一定非要有一套先進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必須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一定不能缺少一顆熱愛孩子的心。熱愛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了解孩子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時刻把握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把孩子們當做花朵,用真情來澆灌,孩子們一定都會是一張張明媚的笑臉。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10
為增強家長和教師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識,合力推進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孩子們良好行為塑造及身心和諧發(fā)展。近日,天橋幼教中心教育集團開展了線上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集團邀請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碩士生導師董會芹教授為集團全體家長和教師進行了《兒童良好行為塑造與教育》專題講座。講座中,董會芹教授針對幼兒行為塑造的原則進行細致講解:目標怎樣制定更科學?如何做好行為強化?正強化負強化的有效應用等等,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引發(fā)大家的思考。
葉圣陶先生曾說:“好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在幼兒良好行為養(yǎng)成的策略上,董教授為家長和教師們提出了諸多便于實施的教育小技巧,引起大家強烈的情感共鳴,讓家長和教師們受益匪淺,收獲滿滿。
講座中,家長和教師們認真參與,專注聆聽,仔細記錄。講座結(jié)束后,聽會的家長和教師們對幼兒行為塑造有了更深的.認識,紛紛在班級群內(nèi)進行感想交流,分享自己的收獲。
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心理健康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它離不開教育者教育理念的更新與完善,更不開家庭與幼兒園的默契配合。只有家園雙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育的作用,使每位幼兒都健康地成長。讓我們攜手共建有溫度的家園教育共同體,給每個孩子健康、快樂、陽光的童年!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11
設計思路:
幼兒的情緒表現(xiàn)完全是外顯的,缺少控制的,情緒常常極度強烈而高漲,小班幼兒更是如此,孩子的情緒不是很穩(wěn)定,有一半的幼兒在入園初期都是哭著度過的,每天哭著喊爸爸,媽媽,怎么勸都不好用,慢慢地對幼兒園熟悉了,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有時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有時大發(fā)脾氣、哇哇大叫,調(diào)節(jié)情緒能力較弱。為了讓幼兒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并且學會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我特意設計了《情緒變變變》的心理健康的`教學活動,將心理健康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所以活動始終以游戲貫穿始終。設置情境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發(fā)揮增效作用。并采用卡片聯(lián)想、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想來激發(fā)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認識日常生活中笑、生氣、哭的情緒變化,并產(chǎn)生相應的體驗。
2、學習用語言表達感受,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
3、體驗關愛、分享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音樂,相關材料,三個大班幼兒。
2、心理準備:幼兒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游戲《找朋友》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通過游戲幫助幼兒熟悉同伴,拉近與教師、同伴的心理距離。)
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體驗感受情緒的變化。
(1)介紹三個大班幼兒,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情境:三名幼兒在一起玩耍,很開心,結(jié)果開始爭搶玩具,相互開始生氣,最后一名幼兒沒有搶到玩具,開始哭……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更直觀的對這三種情緒變化的過程產(chǎn)生共鳴,幫助幼兒理解。)
3、幼兒體驗。
(1)嘗試用語言去講述自己的感受及情緒經(jīng)驗,并學學笑、生氣、哭時的表情。
(2)引導幼兒講述“生氣、難過哭時可以做些什么?”
(3)師幼共同小結(jié)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為別人想一想;或者輕輕的哭一哭、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游戲等等,這樣很快就會好了。
游戲《情緒變變變》,讓幼兒明白生活中要做個笑寶寶。
帶領幼兒玩一些簡單的游戲,如:吹氣球、熊和木頭人、拔蘿卜等。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12
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是幼兒園工作的主要任務,正確的健康觀念包括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和家長對幼兒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視,而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卻考慮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僅是孩子智力的發(fā)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須的素質(zhì)。那么,如何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時間,談談這個問題。
一、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ㄒ唬┙逃變簩W會尊重別人
讓幼兒學會尊重別人,是良好道德品質(zhì)形成的首要條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學會尊重別人良方。教師和家長應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讓孩子長在天長日久的受尊重的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尊重別人的好習慣。
。ǘ┙逃變簩W會愛、學會關心他人
孩子的愛心不是靠強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間培養(yǎng)出來的,更不是沒有原則,失去理智的溺愛換來的,它是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而逐漸形成的。
1、注重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和家長應從自身做起,在有意識地對哈子進行愛心教育時,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孩子。作為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教師之間也應該互相關心和尊重 ,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家長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多使用愛的語言。
2、培養(yǎng)幼兒形成助人為樂、關心社會、熱愛公益事業(yè)的良好思想品質(zhì)。如組織幼兒給災區(qū)小朋友捐獻衣服、圖書、玩具等物品,組織幼兒想希望工程捐款活動,參加為殘疾兒童獻愛心等媒體力量引導幼兒觀看以關愛、善良、正義等內(nèi)容為主題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邊相互友愛的事跡講給幼兒聽,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從小給孩子的心靈撥下愛的種子,是良好道德品質(zhì)形成的關鍵。
。ㄈ┙逃變簩W會禮貌待人禮貌是人們的道德準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guī)矩?蓮囊粋人說話用詞、語調(diào)口氣、 止態(tài)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養(yǎng)、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會身份。如謙遜文明的語言、恭敬有禮、落落大方的舉止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禮貌教育呀從小抓起,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使用禮貌用語的重要條件的環(huán)境,使孩子從小就學會禮貌待人。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承認。能禮貌語言主動、熱情、大方得打招呼、稱呼人,會問早、問好、道別。
2、教育孩子當自己不注
意影響別人時,會主動誠懇的道歉,當別人影響了自己時能克制、諒解別人,會說“沒關系、不要緊。”
3、教育孩子當別人在談話時,不插嘴、不妨礙,成人對自己講話時,要專心聽,不要打斷別人說話。總之,教師和家長要做到孩子的模范,處處以身作則,說話要做到溫和有禮貌。
。ㄋ模┳層變吼B(yǎng)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一個人有無勞動的興趣和習慣,將影響自己的一生。無數(shù)事實證明,事業(yè)上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熱愛勞動、勤奮好學者。相反,懶惰往往使人愚昧無知而無所作為,熱愛勞動,不僅使幼兒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養(yǎng)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為幼兒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樹立了幼兒自信、自立,敢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對幼兒進行熱愛勞動教育,還可以從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開始。如自己穿脫衣服、鞋襪、自己洗手、洗臉刷牙等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快樂,明白了勞動是光榮的,從而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
寶寶生病了還要去幼兒園嗎
最近,兩歲多的寶寶接二連三地生了幾次病,病倒是不太嚴重,一周左右也就好了。在生病期間,寶寶自然就不去幼兒園了。而且,全家人都圍著寶寶轉(zhuǎn),對他的照顧真是細致周到、呵護備至。寶寶身體康復后,媽媽打算讓他繼續(xù)上幼兒園的托班,可是寶寶卻不答應了,他大聲說:“我不去!我要在家!媽媽陪我玩!”媽媽好說歹說,寶寶就是不同意。
畢竟,爸爸媽媽要上班,寶寶一個人怎么能待在家里呢?寶寶以后再生病的話,是不是也可以不去幼兒園、不去學校呢?這可愁煞了爸爸媽媽。
冬春季節(jié),氣候多變,3歲以下的寶寶由于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所以容易生病。寶寶生病時得到了全家人細致周到的照顧,這意味著寶寶成為全家人關注的焦點,更意味著寶寶能享受到平時享受不到的待遇,不管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這與平時的反差如此之大,寶寶立刻就能察覺出來。所以,寶寶病好后很明確地要求:“我要在家!”寶寶生病了,那么在什么情況下要讓寶寶堅持去幼兒園,什么情況下可以不去幼兒園呢?如果寶寶精神狀態(tài)不錯、不發(fā)燒或者發(fā)燒體溫在38.5℃以下,只是有些流鼻涕、咳嗽等輕微的癥狀,那么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繼續(xù)上幼兒園,但是一定要向老師說明寶寶的情況,請老師隨時觀察。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tài)比較萎靡,發(fā)燒且體溫在38.5℃以上,那么應該讓寶寶待在家里。
切記,一定要把去幼兒園與不去幼兒園的原因告訴寶寶,讓他明白什么情況下應堅持去幼兒園,什么情況下可以不去幼兒園。如果寶寶待在家里養(yǎng)病,爸爸媽媽則有必要向?qū)殞氄f明自己是暫時放棄其他事情,特意留在家里照顧寶寶的!耙驗,我們愛你!等你病好了,我們要工作,你也要去幼兒園!边@樣做的目的是讓寶寶明白:爸爸媽媽除了陪寶寶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同時讓寶寶放棄依賴爸爸媽媽一直待在家里的念頭。
寶寶的病一天一天地好起來,父母就應該鼓勵寶寶繼續(xù)去幼兒園。千萬不要給寶寶造成有一點原因就可以不去幼兒園的印象。否則的話,寶寶以后適應幼兒園和學校的生活就有可能遇到麻煩。什么樣的寶寶才是健康的寶寶?大多數(shù)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營養(yǎng)均衡、身體棒棒,但他們都忽略了寶寶的心理健康。如果說孩子的身體發(fā)育是“硬件”的話,那么,心理發(fā)育則是“軟件”,只有把兩者完美地結(jié)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孩子的潛能。正如孩子的身體在發(fā)育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疾病一樣,孩子的心理同樣也會發(fā)生某些偏差,這完全是正常現(xiàn)象。社會發(fā)展的加速,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一個人面臨的壓力和困擾越來越多。
現(xiàn)在,有心理問題的兒童已占有相當?shù)谋壤页尸F(xiàn)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很多大孩子的.心理偏差都是始于寶寶階段(0~4歲)。如果父母認為寶寶年齡尚小,對他們的心理偏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及時的治療,那么這些心理偏差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而日趨嚴重,而且會不斷出現(xiàn)新的心理偏差,從而失去治療的大好時機。
幼兒心理醫(yī)生醫(yī)學碩士金利波
孩子嬰兒期后的智力發(fā)展離不開父親
兒童智力的發(fā)展既有遺傳因素的作用,也有后天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父親作為影響兒童智力的環(huán)境因素之一,他對兒童智力的發(fā)展所做的貢獻不僅僅表現(xiàn)在孩子的嬰兒期。在孩子嬰兒期后的智力發(fā)展中,父親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的。
專家從兩方面來研究父親對孩子嬰兒期后的智力發(fā)展的影響。一方面,觀察失父的影響;另一方面,直接觀察父親對孩子認知發(fā)展的影響。這兩方面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如同嬰兒期一樣,父親對男孩和女孩的認知發(fā)展都產(chǎn)生影響,只是影響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一、 失父的影響與認知發(fā)展
失父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父親由于死亡、離異或遺棄而永遠離開了家;二是即便父親仍是家庭成員,也可能由于工作、旅行或缺乏興趣而不在孩子身邊。
根據(jù)亨利.比勒的意見,與兒子經(jīng)常待在一起的父親有助于開發(fā)兒子的智力潛能,能夠成為孩子堅毅和成就的動力。有才能且成功的父親,如果與兒子經(jīng)常在一起,使男孩經(jīng)常有機會觀察并模仿父親,對于他全面發(fā)展工具性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極為有利。不過,假如父親不能經(jīng)常在男孩身邊,或者假如父子關系消極,則即便擁有一名頗具才能的父親,也不一定會促進男孩的智力發(fā)展。
同時,當研究者對一些女孩進行觀察時,發(fā)現(xiàn)她們的認知發(fā)展似乎也由于父親不在而受到一定的影響,旣愗愃埂ば涟l(fā)現(xiàn),雙親家庭的兒童和失父家庭的兒童在認識上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反映在測驗得分和智商分數(shù)上。
為什么失父家庭的孩子在學業(yè)成績和智力測驗上表現(xiàn)均差呢 我們知道,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取決于注意、鼓勵和刺激,尤其是在兒童的成就、能力和技能需要反饋的時候。對于單親家庭孩子認知能力水平較低的一種解釋是,他們與雙親家庭的孩子相比,很少得到成人的注意,與成人的交往也較少。離異的母親不大可能在孩子就寢之前給孩子講故事,也不大可能以游戲方式拓展孩子的日常照料,甚至很少跟孩子一起用餐。同樣,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大可能從母親或繼父那里得到學業(yè)上的幫助。
當然,一些最新的社會學和人口學的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父親不在改變了兒童的認知發(fā)展這一結(jié)論,似乎沒有明確而肯定的證據(jù)。盡管這樣,父親在兒童認知發(fā)展的過程中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父子的交往和認知能力
評價父親影響孩子智力發(fā)展的較好方法是直接觀察父子交往。專家的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那些不被父親重視(冷漠、事不關己)的男孩相比,凡被父親重視(仁慈、贊揚、幫助)的男孩,在智力測驗和詞匯測驗中的得分較高。與此相似的是,父親的限制行為往往與男孩認知得分較低相關。
父親與孩子交往的風格對孩子以后的歲月也有影響。如果父親對子女取得的成就及時加以贊揚和表示喜悅,那么孩子就會把自己的教育目標定得較高。盡管母親的認可不如父親的認可,但是父母的教育水平與兒童的教育期望是有聯(lián)系的。其他一些研究也證實了父親風格的重要性。
有關觀察表明,就家庭內(nèi)解決問題和討論任務而言,凡是實施適當控制的父親(例如,既維持適當?shù)募彝ハ拗,又允許孩子擁有一定的自主權(quán)),凡是不抱敵對態(tài)度的父親(例如,對孩子的言行較少諷刺、挖苦等),他們的兒子往往成就較高。與此對照,如果父母之間相互敵視,那么男孩的成就就較低。
父親的影響,以及婚姻關系,是通過對兒子自控能力的間接影響(而非直接影響)而發(fā)揮作用的。父親的行為影響男孩的自控能力,從而影響他們的成就水平。有趣的是,母親的控制和婚姻的不和,會對兒子的成就愿望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父親在紀律要求上的粗暴態(tài)度,以及前后不一的命令,是與兒子的成就水平下降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且通過這一中介,影響兒子的情感調(diào)節(jié)(焦慮、抑郁.自尊等)和自控能力。倘若父親的要求不能一致,它有可能成為4年以后男孩中學成績的預兆。但是,這種影響是通過對男孩自控能力的影響起作用的。
父母雙方都對兒童的學業(yè)成績作出貢獻,而且母親的榜樣要比父親的榜樣更具預言作用,但也許父親對兒子的成就具有更重要的影響。
三、父子和父女
父親以不同的方式,通過不同的途徑,對子女的智力和教育做出貢獻。然而,父親也可能通過妻子對女兒施加間接影響。
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父親對母親持友好態(tài)度會促進女孩的智力成長。也許,在父親對妻子持支持態(tài)度的家庭中,女孩有可能把母親作為一個角色典范。
其他一些研究者指出,父親對女兒的認知發(fā)展雖然產(chǎn)生影響,但是這種影晌并不總是積極的。父親甚至比母親更傾向于用性別定型方式對孩子作出反應,并且鼓勵兒子追求男性特征,鼓勵女兒追求女性特征。由于某些父親仍把智力成就視作一種男性的活動,因此父親可能忽略和淡化女兒的智力進步,因為他們把學業(yè)上的成就看做是非女性化的。
男孩和女孩從父母那里接受十分不同的信息,尤其從父親那里接受十分不同的信息。對于男孩來說,該信息是要“干得出色”;而對女孩子來說,該信息是要“玩得開心”。正如我們在嬰兒期見到的那樣,這些不同的經(jīng)驗很可能削弱女孩的下述信念:“世界對我的行為作出反應”;“只要有所作為,世界就能改變”。這些觀點對發(fā)展堅持性和控制力是重要的,它們是成功的重要組成成分。
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父母對兒子和女兒的教育期望和職業(yè)期望方面。父母雙方,尤其是父親對兒子很可能強調(diào)職業(yè)和職業(yè)成功的重要性,而對女兒就不那么強調(diào)了。父親不僅關心兒子職業(yè)的成功,而且,希望兒子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是希望女兒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的兩倍。父母還希望兒子擁有其他的品質(zhì),例如智慧、自立、負責和意志堅強等,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強男孩的職業(yè)成就上。可是,對女孩是否在工作和職業(yè)中干得出色,就不那么重視。父母對女孩的希望是心地好,不自私,有愛心,誘人,有禮貌,成為賢妻良母等。這些期望在女孩后來的發(fā)展中會起作用。
當然,對于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期望模式也有例外。
父親在家并非惟一的決定因素,父親與兒子和女兒的交往方式也有關系。據(jù)研究,凡在女兒童年時期和青少年時期,鼓勵她們進行體質(zhì)運動的父親,其女兒往往具有教育的可塑性。此外,具有上進心的婦女往往可以從她們在青少年時期與父親的密切關系中覓得根源。凡對女兒的自主性和競爭性既支持又培養(yǎng)的父親,其女兒到了成年期最具教育的可塑性。
父親以獨特的方式幫助兒子和女兒實現(xiàn)獨立的、與眾不同的身份。對男孩來說,目標是實現(xiàn)符合父親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對女孩來說,目標則是實現(xiàn)符合母親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獨立性。
那些事業(yè)成功的婦女們,在某種程度上,與她們的父親有著異乎尋常的密切的關系。最近的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職業(yè)婦女,從父親那里接受許多競爭性的鼓勵,而她們的母親則向她們強調(diào)女性價值觀?磥,為了破除傳統(tǒng)的職業(yè)期望,婦女既需要父親的鼓勵,又需要母親的鼓勵。
幫乖寶貝走出嫉妒的圈子
和大人們一樣,孩子也會妒嫉,而且他們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強烈且奇特。當孩子發(fā)現(xiàn)別人那兒有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無論是相貌、玩具、老師的表揚,甚至是家長的關注,他們的內(nèi)心就會有一種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樣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沖動呢?
由于家里還有個哥哥,九歲的虎虎總覺得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無論是外出游玩、生日派對還是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媽媽偏心。當媽媽解釋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了哪些錯事而哥哥卻沒有的時候,虎虎就撅著嘴說哥哥有的玩具自己卻沒有或者強調(diào)哥哥曾經(jīng)犯的錯而自己卻很乖。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這樣的心理,當他們看到別人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包括衣服、能力、受歡迎程度和玩具等等,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東西都可能誘發(fā)他們的妒嫉心理。有些家長認為這種表現(xiàn)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但專家指出,過分的妒嫉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發(fā)育,使他們在自己與別人的對比中感到自卑,妨礙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達到上學年齡之前教會他們?nèi)绾慰朔@種情緒。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幫助孩子減少妒嫉心理,以及當孩子的小腦瓜被妒嫉所占據(jù)的時候如何平復他們的情緒。
注意孩子的暗示,并表示同情
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對于家長們來說,觀察孩子的行為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緒趨向卻并不難。當孩子妒嫉心理爆發(fā)的時候,他們的行為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相應變化,比如搞破壞、哭泣或者說妒嫉對象的壞話等等。有時候,妒嫉心理也會反映在孩子的心理和身體方面,如胃疼、難過、焦躁、情緒低落或者沒有干勁。這時候,家長需要對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幫孩子把他們的想法說出來。比如,爸爸帶著5歲的女兒玩秋千,站在一邊的3歲的兒子委屈地要哭,這時候媽媽就可以說,“看,爸爸一直陪著姐姐玩,把我們都冷落在一邊了,這真不公平,對不對?”如果孩子表示同意,家長就可以告訴他這種感覺就叫做“妒嫉”——“我知道你覺得妒嫉,是不是?不過這沒什么的!奔议L的理解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因為這種時候,孩子們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欲望的滿足,而是家長耐心的傾聽,以及對他們內(nèi)心感受的肯定。
讓孩子知道大人也會妒嫉
顯然,妒嫉是一種負面情緒,但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們了解,即使是他們尊敬的爸爸媽媽也會有妒嫉的感受。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當寶寶和爸爸在一起親親熱熱的時候,媽媽也會妒嫉爸爸,但是媽媽不會因此而亂發(fā)脾氣或者感到難過;蛘吲e出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告訴寶寶自己也有過同樣的心情。比如,當虎虎抱怨自己不能和哥哥一樣參加跆拳道班的時候,媽媽就告訴他自己小時候也有過同樣的經(jīng)歷,但是這種情緒是可以克服的。“知道嗎?我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從來不準我在街上玩,但鄰居家的姐姐卻可以在外面一直跳皮筋到天黑!你說多不公平!”這個故事讓虎虎明白原來媽媽也妒嫉。隨后媽媽告訴,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可能得到和別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必須學會接受。
不要過分強調(diào)負面的東西
孩子會通過觀察大人的做法來塑造自己的行為方式,因此當你發(fā)覺孩子感到嫉妒的時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時,不要過多強調(diào)孩子的立場,更不要指責受到妒嫉的對象,否則不但會進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緒,還會導致孩子養(yǎng)成動輒歸咎于他人的壞習慣。假如你的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同桌被邀請參加同學的生日派隊,而自己卻沒有被邀請。這時候我們決不能指責那個過生日的孩子“不夠意思”,而應該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別難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過生日的時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認識的所有人都請來嗎?這樣,孩子就會理解并不是因為自己不受歡迎而未受邀請,也不會因此而記恨那個過生日的同學。
幫助孩子找到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總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樣的待遇,假如此時家長能夠誘導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但能夠緩解嫉妒的心理,還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覺得球隊一個隊友比自己上場的時間長,我們可以問他,如果你加強練習的話,情況會不會有所改變呢?這時,孩子會發(fā)現(xiàn),雖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練的選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選擇——通過聯(lián)系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場的機會自然就多了;蛘撸敽⒆訉e人父母對子女所傾注的重視感到嫉妒的時候,我們應該采取行動消除孩子的誤會。5歲的美美因為媽媽錯過了自己在學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滿,“別人的媽媽都來了!”于是,媽媽就讓美美在家里面給自己開了一個專場晚會。這樣一來,美美明白了媽媽其實很關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別的同學了。
盡量不要拿孩子與別人對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談論其他孩子時一句無心的“婷婷越來越可愛了”,或者只是一個微笑、一個聳肩的動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讀為“比較”。尤其是當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對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有一次,美美的媽媽跟一位阿姨說,鄰家女孩的卷發(fā)很可愛,可惜自己女兒的頭發(fā)卻是直的。沒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媽媽帶自己去美發(fā)廳要把頭發(fā)燙成卷發(fā)!美美媽媽一下子就意識到是自己的評價引發(fā)了女兒的嫉妒心理,從此之后,她再也沒有評價過女兒的頭發(fā),同時非常注意不拿女兒和別的孩子作無意義的比較。
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總喜歡強調(diào)自己的弱點,而且那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容易刺激他們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他知道自己也有優(yōu)點,也有為自己而驕傲的資本。假如孩子在畫畫方面有天賦,家長就應該多多鼓勵。每當孩子自己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取得了一點進步,哪怕只是一道算術題,也應該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注意到了,并且為他而驕傲。專家指出,當孩子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時候,他們就更容易接受別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關注。這種自信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于他們塑造自我,這才是真正值得別人艷羨的本領。
寶寶出現(xiàn)第一個心理反抗期
以前非常乖巧聽話的寶寶,2歲以后卻變得越來越難管教,不僅無緣無故發(fā)脾氣,還常常故意逆著媽媽的意思做,這是怎么回事呢?
媽媽們先別著急擔心寶寶“變壞”,寶寶2歲以后,主觀能動性越來越強,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會表現(xiàn)出越來越大的自主選擇性,喜歡說“不”、“我就要……”等,這表明,寶寶已經(jīng)開始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心理反抗期。
這個階段寶寶所表現(xiàn)出來的“我不要”或“我就要”,其實是一種探索的過程,如果媽媽沒有及時認識到這種心理特點,一味訓斥、阻止或懲罰孩子,就會導致寶寶的“發(fā)展危機”,獨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壓抑,如,做事畏首畏尾,凡事看大人眼色,甚至執(zhí)拗性強,逆向而行等。
下面這些建議或許可以幫你做個更聰明的媽媽,學習如何對待令你頭疼的小寶寶。
寶寶發(fā)難:吃飯時,2歲大的他以為自己是奧運會參賽選手,食物不是往嘴里送,而是常常投擲出去。
為媽媽支招:
寶寶吃飯時耍賴的問題是每個媽媽都可能遇到的。如果他繼續(xù)亂扔食物,就要讓他離開飯桌,但這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個讓他知道自己錯誤的方法。你要說的只是“吃飯時不應該這樣做”或者“你肯定是吃飽了吧”。也許他真的是飽了,肚子餓的孩子一定會專心致志吃飯的。
寶寶發(fā)難:2歲多的他最喜歡爬高,抓著東西來回晃悠,好像他的人生目標是做個表演雜技的空中飛人。
為媽媽支招:
孩子注定要在不斷冒險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傮w來說,冒險是件好事,但是一定不能讓看急診成為冒險的代價。應盡可能為孩子提供跑、爬和跳的安全空間,比如在地上放軟墊子,這樣即使孩子從高處跳下來也比較安全。
當孩子處于危險狀態(tài)時,家長要立刻告訴他一些限制。比如當孩子爬到小三輪車的車座時,要馬上把他抱下來,并告訴他:“你站在上面,會掉下來摔傷的!
寶寶發(fā)難:無論你何時打電話,你2歲的孩子都會認為自由時間到了,想做什么都可以。
為媽媽支招:
當家長在打電話時,孩子因父母沒空理他而感到煩惱,索性竭力做出一些事情引起父母的注意。這時父母不必掛上電話,滿足孩子的需求是對他不好行為的鼓勵。相反,父母邊打電話,邊找些玩具或者畫報給孩子,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他有事情做,就顧不上父母是否在打電話了。
寶寶發(fā)難:你3歲的寶寶深信衣服沒有用,會把所有衣服都脫下來,甚至出門游玩也堅決不肯戴上遮陽帽。
為媽媽支招:
對于3歲的孩子來說,愛光屁股是個很容易糾正的習慣。試試給他穿一些不易脫下的衣服,比如在背后系扣子的上衣,需要系腰帶的褲子,并不斷對孩子灌輸這樣的概念:小孩是應該穿衣服的。向孩子講明穿戴衣物的好處,比如戴帽子可以遮擋太陽等,但不要忘了給孩子準備他喜歡的太陽帽,告訴他戴上帽子會顯得很酷。
寶寶發(fā)難:你2歲半的兒子向你喊叫著說:“我不喜歡你!”
為媽媽支招:
首先,不要因為孩子這種行為而開始責備自己。向父母喊叫“我不喜歡你”只是孩子試著鎮(zhèn)住父母的一種方法。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保持冷靜,找出孩子到底在氣惱什么。知道了真相,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面對不與同伴交往的孩子,該怎么辦?
每個班中總有幾個不吭、不玩、不與同伴交往的孩子,他們總是默默坐在一邊看著別人快樂地游戲、玩耍,自己卻無動于衷;別人欺負他,他也不敢申辯,更不敢還手;明明自己會的問題,看著別人搶著回答,自己卻不敢舉手。他們沉默寡言經(jīng)常成為被老師忽視的兒童。其實,這些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愛。
我們班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幼兒園幾乎聽不到她的聲音,是她不會講話嗎?不是的,和她媽媽的交流過程中得知,這孩子在家里外向的很,這樣一來,留給我們老師很大的疑惑。在這之后,我都會有意無意的在上課或活動中請她回答問題或參與活動,但一次兩次下來,感覺還是老樣子,不肯講話,不愿表達自己的想法。課后活動中發(fā)現(xiàn)她經(jīng)常一個人坐在座位上,偶爾看著別人玩耍,她會笑笑,讓我覺得很好奇,大班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不喜歡獨處的,怎么還喜歡一個人呢?引起了我好多的問號?
現(xiàn)在我班正在進行一個活動,就是每次點名的時候要求孩子站起來說一句最想說的話,或者是長大后的理想等等。這是按照學號點名的,每次輪到她的時候,她總是慢吞吞的站起來,嘴上想講,但又不敢講。于是我就走到她邊上,要求她輕輕的告訴我。終于,我知道她長大后想做一名醫(yī)生,并告訴她醫(yī)生一定要有很大的膽子,并且愿意和別人交流。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每次上課的時候,會看到她的嘴巴在動,那是她在跟著老師念兒歌,唱歌曲。雖然聲音不大,但肯開口了,就是一個好的開端。同時,在她每次開口說話的時候,要求她聲音大點,并給予她鼓勵,我相信,她的膽子會慢慢變大,講話的聲音也會慢慢變大。
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膽小、內(nèi)向的孩子處處拘謹、害怕,不愿說話不敢做事與人交往。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就多點關心、體貼他們,用熱情的目光、親切的話語,愛撫的動作主動和他們交談,消除他們與老師之間的隔閡,細心觀察他們的舉動,了解他們的需要,給予必要。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13
近年來,在少年兒童中出現(xiàn)的問題越來越多,使教育工作者和關心教育的人們感到不安。一些專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所有問題的出現(xiàn),無一例外地與少年兒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關。因此,分析造成少年兒童心理障礙的原因和尋求有效的對策,已成為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問題。1.家庭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
家庭是少年兒童發(fā)展的基礎和主要場所,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員之間感情的融洽與否是影響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因素,F(xiàn)代家庭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眾多父母的期望,這種期望致使許多父母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有以下兩種態(tài)度:第一種態(tài)度是對子女要求過高,在教育方法上苛刻,甚至有時不分場合當面訓斥、打罵,要求絕對服從。這樣會使子女自尊心受到傷害,心理壓力過大,最終形成憂郁、孤僻、退縮、逆反心理。第二種態(tài)度是對子女嬌慣溺愛,百依百順,這容易造成子女自私自利、任性、蠻橫、懶惰、依賴等不良心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少年兒童正常心理的發(fā)展都是有害的。此外,家庭破裂也會給子女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和失落感。據(jù)研究表明: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愛或母愛,產(chǎn)生消極情緒,不愛學習,敵視同學等,由此可見,家庭破裂會使少年兒童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失衡。
2.少年兒童自身弱點的不良傾向
人的心理是由各種心理成分組成的一個多層次、多側(cè)面的統(tǒng)一體。處在自我意識逐漸加強期的少年兒童,獨立性與依賴性同在,自覺性與幼稚性并存,他們一方面發(fā)現(xiàn)新的自我,要求獨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表現(xiàn)得非常幼稚,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斷能力。他們年齡小、閱歷淺、知識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感情不穩(wěn)定,因此,此時期的孩子經(jīng)不起外界的誘惑,在環(huán)境消極因素影響下,容易形成狹隘的意識,不良的心態(tài)。因此,少年兒童自身的人格弱點是其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主要因素。
3.學校教育失誤的不良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學校教育一直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致使許多學校只重視學生的智育,甚至以學生的分數(shù)高低來評價學生的優(yōu)劣,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其實,在現(xiàn)代社會中,學生具有完美的個性和人格要比擁有智慧和能力更為重要。因為社會用人已不僅僅考核專業(yè)技能,卻越來越需要心理素質(zhì)較好的人才?梢,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給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造成了消極影響。而且,學校也存在教師的教育方法不正確的問題,有的教師挖苦、諷刺學生,更有甚者打罵學生,對學生不一視同仁,對考分高的學生或家長有錢有地位的學生另眼相看,對學習成績差或家庭貧困的學生當成另類看待,這也嚴重影響了少年兒童正常心態(tài)的形成。除此,有些學校把素質(zhì)教育掛在口頭上,口號喊的響,卻無貫徹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實際行動。
4.社會消極因素的不良影響
社會對少年兒童的影響因素是十分廣泛和復雜的。不良的社會輿論導向、不擇手段的利己主義,往往使少年兒童在紛繁復雜的外部世界面前感到無所適從,這對他們?nèi)烁竦慕】蛋l(fā)展是非常有害的。社會風氣中的積極方面如新風尚對少年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和人格有促進作用,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也會腐蝕少年兒童的心靈,有些少年兒童效仿某些成年人講究吃喝玩樂,說大話、假話騙人。
二、對少年兒童進行心理教育的對策
1.轉(zhuǎn)變教育觀念
轉(zhuǎn)變多年形成的教育觀念,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應作為教育的實實在在的行動。長期以來,不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家長,都認為學生只有上大學才是惟一的出路,致使我國從小學教育就只強調(diào)考分,而不顧個性、人格的完美成長。為了考高分,家長不顧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讓孩子有一時休閑的時光,無休止地補各種文化課,使孩子四體不勤,性格冷漠自私,追求考試名次,一旦考試失利,便哭鬧不休,經(jīng)不起失敗的考驗。因此,現(xiàn)代教育必須認真實行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少年兒童積極樂觀的生活體驗和人生態(tài)度,讓他們懂得,無論將來做什么,只要對社會有用,就是成才。
2.面向全體、正確引導
堅持正確引導,是少年兒童心理特點所需求的.。首先,針對少年兒童共有的帶有普遍性的心理問題,根據(jù)學生實際及少年兒童迫切需要解決的或潛在的心理問題,進行正確引導,培養(yǎng)和提高少年兒童共性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預防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產(chǎn)生。其次,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類型以及不同環(huán)境中的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偏差進行正確指導。如培養(yǎng)后進生的自尊心、上進心,培養(yǎng)優(yōu)等生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家庭條件優(yōu)越學生的自立意識,培養(yǎng)家庭條件差的學生的自信心,以塑造各種少年兒童的健康人格品質(zhì)。這里所說的面向全體,就是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個性的心理指導相結(jié)合,使每個少年兒童都得到健康發(fā)展。
3.優(yōu)化校園的心理環(huán)境,加強心理指點
少年兒童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展變化,困惑會越來越多,因此他們希望得到指點,或老師、同學、家長的指點,或通過各種報刊、圖書的指點。但從一定意義上講,少年兒童心理素質(zhì)還是以集體心理為中介而內(nèi)化發(fā)展的。所以,學校應該重視校園心理環(huán)境建設,在學校中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讓每一位少年兒童都能自由健康地交往,從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發(fā)揮、完善少年兒童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他們自我管理能力。對他們遇到的心理疑惑,學校、社會各方面都來關心他們,通過心理輔導,教會他們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方法,指導他們正確看待現(xiàn)實,處理好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培養(yǎng)樂觀的進取心,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4.創(chuàng)設輕松、自由的家庭氣氛
家庭是少年兒童成長的第一驛站。事實證明: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能促進少年兒童完美人格的形成;而吵吵鬧鬧的家庭氣氛或父母各奔東西的家庭,由于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致使他們形成扭曲的人格。所以作為家長,應該為子女著想,給子女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氣氛,讓他們在有愛的家庭氣氛影響下,身心健康發(fā)展。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14
摘要: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幼兒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同時,應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認識幼兒素質(zhì)教育的結(jié)構(gòu),明確幼兒素質(zhì)教育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而提高幼兒的心理素質(zhì),就要普及和推進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兒園老師的一項艱巨任務。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幼兒園工作的主要任務,正確的健康觀念包括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和家長對幼兒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視,而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卻考慮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僅是孩子智力的發(fā)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須的素質(zhì)。下面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這個問題。
一、發(fā)揮游戲功能,使幼兒保持愉快的心境
人的心理是在活動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游戲是幼兒的生命,一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于始終的活動。除了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就能發(fā)揮增效作用。游戲是合群性的養(yǎng)成、獨立性的培養(yǎng)的極好手段。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游戲?qū)π睦斫】到逃际切兄行У,有意義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我們歸納為三個原則:游戲的功能性原則;兒童需要原則;針對性原則。我們依據(jù)三大原則靈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的角色游戲、體育游戲等,解決了幼兒希望能像周圍成人那樣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與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水平之間形成矛盾。通過游戲,讓兒童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對游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jié)的發(fā)展等活動中,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的良好發(fā)展、合群情感的發(fā)展,社會化和個性化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無疑是有意義的。
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可以充當爸爸、媽媽、孩子等各種角色,教師適時地參與游戲,引導幼兒模仿爸爸去買菜、媽媽給孩子喂飯、爸爸媽媽一起帶著孩子去公園等,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識,發(fā)展了幼兒語言,又使得幼兒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貓》游戲中,幼兒扮成各種小動物,幫助貓媽媽找孩子,在教師的'指導下,“小動物”將在不同地點找到的小貓送到家里,并高興地告訴貓媽媽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貓的。當貓媽媽對“小動物”表示感謝時,“小動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謝。它培養(yǎng)了幼兒為別人著想、助人為樂和禮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
二、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使幼兒保持積極的情緒
良好的環(huán)境少不了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共同組成,形成合力,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是幼兒賴依生存和發(fā)展的社會組織,家庭環(huán)境的教育功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fā)展。切實辦好家長學校,向家長們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他們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學校、社會、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健康,而家庭環(huán)境不好,也是不能說幼兒心理發(fā)展有了健康的環(huán)境。因此要想幼兒心理健康,除了教師努力外,家長也同樣需要努力。當前許多家長由于種種原因,對“心理健康”、“心理衛(wèi)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兒心理健康工作,在許多方面需要家長的長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對家長宣傳心理方面知識就變得必要了,再者幼兒和父母呆的時間長,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識,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進而給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響。所以說創(chuàng)設良好的幼兒園環(huán)境是滿足幼兒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重要保證。
三、針對逆反心理,消除幼兒戒心
在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由于方法不當,語氣、言詞過重或偏聽偏信,從而導致幼兒產(chǎn)生逆反心理,引發(fā)抵觸情緒。假如這種心理一旦形成,教師和幼兒就很難溝通交流。因此,針對逆反心理,消除幼兒戒心,對及時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1、建立相互間友好的關系。做為教師要善于和幼兒打成一片,要多通過學習、游戲和各種活動讓幼兒熟悉你、喜歡你、信任你,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覺得你是他們的一份子,是知心的朋友。
2、對事不對人。在工作中教師常對那些頑皮、調(diào)皮的幼兒批評得多,關心得少。久而久之,很輕易對這類幼兒產(chǎn)生偏見和反感,看什么都不順眼。以至于對本不是問題的問題橫加指責,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傷害了幼兒的自尊心和積極性。這正是所謂的對人不對事。因此,克服憑主觀主觀臆斷不能容人的作法,對于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3、不翻舊帳。本來這個幼兒只做錯了一件事,假如我們將以往的問題一五一十地抖出,就輕易被幼兒認為你不喜歡他,從而對你產(chǎn)生煩感,這樣會使本來簡單的工作變得復雜。
四、教學活動中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動環(huán)節(jié),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把教學活動內(nèi)在的、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特點、發(fā)展的需要,更好地發(fā)揮教學活動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論事,“陽春面澆頭”外在式的;也不是對原有材料中內(nèi)含的心理因素視而不見,不考慮兒童的心理反應,一味地灌輸滲透或是把各類教學活動互相割裂開來。在語言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的表述能力,讓幼兒能在老師和小朋友面前表達、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群性;美術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合作能力等,將教科研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來。在活動組織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實現(xiàn)“跑班制”,打破班級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級組間、各班級間幼兒互相參與活動,從單一的同齡伙伴交往發(fā)展到混齡伙伴交往,擴大了兒童交往場合和機會,提高了他們的合群性。日常生活是兒童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品質(zhì)自然顯露的時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養(yǎng)。我們利用幼兒園的生活活動進行隨機教育。設立生活角,開展編織、繡花、擦皮鞋等活動,使兒童在共同合作中鍛煉能力,感受一種群體感。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15
一、針對逆反心理,消除幼兒戒心
在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由于方法不當,語氣、言詞過重或偏聽偏信,從而導致幼兒產(chǎn)生逆反心理,引發(fā)抵觸情緒。如果這種心理一旦形成,教師和幼兒就很難溝通交流。因此,針對逆反心理,消除幼兒戒心,對及時有效地做好教育工作,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一是建立相互間友好的關系。作為教師要善于和幼兒打成一片,要多通過學習、游戲和各種活動讓幼兒熟悉你、喜歡你、信任你,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覺得你是他們的一分子,是知心的朋友。二是對事不對人。在工作中教師常對那些頑皮、淘氣的幼兒批評得多,關心得少。久而久之,很容易對這類幼兒產(chǎn)生偏見和反感,看什么都不順眼。以至于對本不是問題的。問題橫加指責,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傷害了幼兒的自尊心和積極性。這正是所謂的對人不對事。因此,克服憑主觀臆斷不能容人的作法,對于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三是不翻舊帳。本來這個幼兒只做錯了一件事,如果我們將以往的問題一五一十地抖出,就容易被幼兒認為你不喜歡他,從而對你產(chǎn)生反感,這樣會使本來簡單的工作變得復雜。
二、針對辯解心理,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身錯誤
細心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幼兒犯錯誤后總愛找出客觀理由或者將責任推托到其它幼兒身上。目的是為逃避教師的批評,要防止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最好的辦法是直接指出幼兒錯在哪里,這樣幼兒就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不易為自己開脫。其好處具體講:一是表明你對他的問題了如指掌,從而打消他想蒙混過關的念頭;二是不給幼兒辯解錯誤的機會,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三是幫助幼兒從自身查找問題。使幼兒在今后出現(xiàn)類似問題時,能學會認識自身的錯誤。
三、針對敏感心理,把握教育的時機
一般情況下,幼兒犯了錯誤并不注重錯誤的本身,而是往往注重教師對他的態(tài)度。這時就會對教師的一舉一動特別敏感,如果教師不了解幼兒這一心理特點,就會錯過教育時機。一是避免心理逆反作用,多數(shù)犯了錯誤的幼兒心理防衛(wèi)意識比較嚴重,這時如果你立刻去批評他,可能很容易引起他的反感,甚至還會認為你為難他、刁難他,因此避開這個敏感時刻,待幼兒心理恢復平靜后,再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錯誤。二是切勿延誤教育時機。超過時限,事物本身的影響力就隨之削弱,如幼兒所做的一件事,在這幾天后你在問他時,他可能已經(jīng)忘記了。同樣對幼兒出現(xiàn)的錯誤,如果不及時教育趁熱打鐵,那再嚴厲的教育,也會變的無足輕重。三是對能主動承認錯誤的幼兒,教師要點到為止,不要講的太多,尤其對那些已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的幼兒更不宜講的太多,以免適得其反。
四、針對虛榮心理,用表揚結(jié)束批評
一般來講,虛榮心和自尊心人皆有之,兒童也不例外。作為教師要利用這種心理,用表揚來結(jié)束批評,這樣有利于幼兒認識錯誤,樹立自信心。反之,如教師在幼兒犯錯誤時采取先表揚后批評的辦法,效果會怎樣呢?試想,如果你做錯了一件事,有人先表揚你,你一定會認為他居心不良,倒霉的事可能還在后面呢,表揚對你來講其實并不困難。而如果用表揚來結(jié)束批評,會使批評和表揚都能發(fā)揮作用。
五、針對“失寵”心理,多給幼兒一些愛
實際生活中,我們大都喜歡漂亮、聰明、可愛、聽話的孩子,而對那些長得不好看、反應慢、學習差的幼兒關心不多,愛護不夠。盡管作為教師并非有意如此,但實際工作中確實存在這一問題,而那些不得寵的孩子恰恰是最需要關心和愛護的。我曾經(jīng)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如果將愛和關心側(cè)重給那些平時較為不得寵的`幼兒,他們的。進步往往是非常明顯的,而這些愛和關心對于得寵的幼兒看來實際上是微不足道的。這就告訴我們,作為教師應多留意那些平時不起眼、講話少、性格內(nèi)向的兒童,多給他們表現(xiàn)和參與的機會,使他們身心能健康發(fā)展,并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六、針對反復心理,教育要有連續(xù)性
冰凍三尺,非一日寒,幫助幼兒徹底克服缺點,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許多教育者由于急于求成,只重治標,不重治本,忽視幼兒存在的反復心理,結(jié)果導致一些幼兒不斷犯類似錯誤。實踐證明,對于犯了錯誤的幼兒進行教育,無論當前效果是好是壞,其后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具體的講,一是善于觀察言行,盡管幼兒心理不易把握,但思想主要通過行為來體現(xiàn),只有緊緊把握這一環(huán)節(jié),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即使出現(xiàn)反復,也可對癥下藥。二是要有明確的態(tài)度。如果你要求幼兒有所改變,卻對他所做的事不聞不問,他可能會失去積極性,甚至自暴自棄。所以對于幼兒的表現(xiàn)要及時表明態(tài)度,正確的給予肯定,錯誤的予以制止。三是要幫助幼兒樹立學習榜樣,激發(fā)爭強好勝心理,積極努力向上。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心理健康教育10-06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02-10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10-05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案12-17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簡報02-19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01-12
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03-19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0-24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7-16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