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l.知識與能力:
、偎僮x課文,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
②提高理解、歸納能力及信息篩選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倮眯畔⒓夹g和網絡進行交流、探究。
、谕卣顾季S,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堅信有夢想去努力就一定能實現。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處理信息的能力。
2.激發(fā)學生探索月球乃至宇宙奧秘的興趣,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相信只要有夢想最終就可以實現。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課文:
1.學生課前誦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為生字新詞注音釋義。
2.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
二、導入課文:
設計導語:
簡介我國三步實施的“嫦娥奔月計劃”(繞、落、回)。
(尋夢的)鳥兒飛過天空,沒有留下痕跡,卻在人類心中喚起亙古不變的夢想(嫦娥奔月、敦煌飛天)。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先萌生飛天夢的民族,追尋著夢想,我們已經在奧妙無窮的太空中留下串串足跡。伴隨著不懈的追求,憑著智慧和勇氣,人類已經把登上月球這千古神話變?yōu)榱爽F實!30幾年前(1969年)三位人類的精英已經將足跡踏上了月亮,今天,讓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探尋──《月亮上的足跡》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梳理人類登月這一故事梗概。
時間:公元1969年7月16日至25日(1969年7月21日上午1l點56分20秒)
地點:美國佛羅里達州
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
事件:乘坐“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登月
2.要素中,哪一點最富于變化?
──時間要素
3.用一句最簡明的話表述文章內容。
(1969年美國三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登上月球。)
四、再讀課文,交流合作:
1.再讀課文,依據富于變化的時間要素,小組同學共同用文字完成“宇航員登月流程示意圖”。(快速獲取信息。)
2.小組交流:
(1)準備升空
↓
1969年7月16日
↓
加燃料吃早飯登上飛船
↓
飛向月球
↓
當地時間9點32分點火騰飛
↓
每秒6.8公里──每秒7.67公里──每秒10.5公里
↓
19日晚上8點33分,飛過月亮與地球引力的中和點。
↓
7月20上午7點32分,登月艙開始降落。
↓
登月成功
↓
7月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登月艙降落月球
↓
1969年7月21日上午11點56分20秒登月里程碑
↓
開始工作……
↓
返回地球
↓
22日上午6點35分,登月艙與飛船對接成功。
↓
25日凌晨1點35分8秒,飛船進入地球大氣層。
(2)整個過程歷時195個小時,漫長的過程,卻能寫得有條不紊。(詳盡的時間變化,精確到秒;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數據精確。)
(3)宇航員在月球上留下了哪些足跡(做了哪幾件事)?
討論明確:
、贆z查登月器;②采集月壤和月巖;③樹立紀念碑;④安裝電視攝像機;⑤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⑥安裝激光儀;⑦安裝月震儀;⑧插星條旗;⑨和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通話。
五、品讀課文,深入領悟:
1.登月成功,僅僅是美國人的驕傲嗎?
科學無國界。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驅們,成功固然是英雄,失敗也是英雄,是他們駕馭著人類的夢想,足跡踏上了月球。五百多年前的明朝,一個叫萬戶的中國人第一次用火箭嘗試了飛天──生命換理想!三位美國宇航員的成功代表人類的成功,這是人類的文明。正如法國作家雨果所說:歲月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
2.我們中國在邁向太空方面,為世界做出了哪些貢獻?
(交流我國航空航天方面成果,了解我國幾位航天英雄。)
六、拓展延伸,聯想與想象:
聯系《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秘》:
、傧胂褚幌,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②科學家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
、巯胂褚幌略诘窃碌母呖罩校詈絾T會有什么感覺?
、芪闹袑懙,“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七、課堂總結: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這次登月已有四十年,而我國也在實施奔月計劃,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愿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著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今天,我們創(chuàng)造夢想;明天,讓夢想燃燒,讓人類的足跡遍布宇宙!
八、板書設計:
月亮上的足跡
朱長超
一(1——2):概說登月事件及其意義。
二(3——15):評說登月全過程。
第一階段:起飛
第二階段:進軍
第三階段:登月
第四階段:返航
三(16——18):再次強調登月事件的偉大意義。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冊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通過速讀,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通過整體感知、合作交流等方式學習本文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方法;通過品味、鑒賞的方式體會生動說明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法布爾的科學探索精神,培養(yǎng)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生動說明的方法。
2、體味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及本文傳神的語言。
教學難點: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研討法、談話法、活動法等,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準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感知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弄清字詞的讀音及含義,解決課后的“讀一讀,寫一寫”。
2、預習了解課文內容,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
一、導入新課:
伴隨著這優(yōu)美的樂曲,我們走進了今天的課堂。能不能說說你都聽到了什么聲音?(森林里各種小動物、昆蟲的鳴叫聲)這些昆蟲隱藏在茂盛的草叢里、濃密的樹葉里,歡快地歌唱。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觀察或研究過小昆蟲呢?看來,這些大自然的小精靈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趣味,都是伴隨我們成長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就去拜訪這些朋友中的一位——綠色蟈蟈。(板書課題)
二、預習交流:
1、字詞交流。
2、請大家把自己搜集到的關于法布爾的情況交流一下。
法布爾,法國昆蟲學家。1823年出生于法國一戶普通農民之家。從小迷戀大自然。在他19歲時,就立志研究昆蟲。后來通過自學,獲得自然博士學位。1875年開始著作《昆蟲記》,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園”中從事昆蟲學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蟲記》共十卷二百萬字。
《昆蟲記》:是一部嚴謹的科學著作,整部作品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先后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一版再版,直到百年之后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
魯迅說:《昆蟲記》是“講昆蟲故事”、“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周作人說:比看那些無聊的小說、戲更有趣味,更有意義。
達爾文評價說:難以效法的觀察家。
他還被法國文學界譽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推薦他為諾貝爾獎候選人。(這些稱號,對法布爾來說是當之無愧的。)
3、誰能介紹一下綠色蟈蟈?(身體呈綠色或褐色,腹部較大,翅膀短,四肢強壯有力,善于跳躍。雄的前翅有發(fā)音器,能發(fā)出清脆的叫聲。)
三、整體感知:
法布爾是怎樣介紹的呢?請同學們打開書:
1、速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
文章介紹了蟈蟈哪些方面的特點?重點是寫哪一方面?
2、學生交流:聲音特征、形體特征、食性等。
形體:漂亮、苗條、勻稱。
叫聲:喑啞、尖銳、急促、清脆、柔和。
食性:喜歡吃蟬,愛吃甜食,偶爾也吃一點兒水果、青草。
居住特點:和睦共居
3、小結蟈蟈在外形、叫聲、食性等方面的特點。
師小結:作者抓住了綠色蟈蟈的特征,詳略得當地進行介紹,使我們獲得了有關蟈蟈的科學知識。
四、質疑探究:
瀏覽課文,對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或疑問。
學生可能提到的問題:
1、文中多次變換對蟈蟈稱呼,有什么表達效果?(當蟈蟈捕蟬時用“狂熱的狩獵者”;當蟈蟈成為籠中觀察和實驗的對象時,作者用“籠里的囚犯”;當蟈蟈吃蟬的時候稱“蟬的屠夫”。作者這樣變換稱呼,使文章更生動、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師:你分析得真好,的確是這樣。作者將蟈蟈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2、開頭作者是怎么引出蟈蟈的?這樣寫的.好處。(開頭第一段并沒有寫蟈蟈,是寫在別人歡度國慶的日子里,自己還沒忘記去觀察昆蟲!拔要氉砸蝗恕闭f明作者對他熱愛的事業(yè)的執(zhí)著。第2段寫蟬在夜晚不再鳴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蟬的一聲哀號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蟈蟈。這樣寫別具匠心,富有情趣。)
3、如何看待動物中的同類相食這種現象?(作為一篇科學性的說明文,應當要準確的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不能因自己的好惡進行取舍,這正是法布爾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的體現。)
4、為什么作者要先寫蟈蟈的叫聲?(先寫叫聲——黑夜中的法布爾要確定自己身邊有蟈蟈存在,首先是聽到了蟈蟈的叫聲,而不是看到了蟈蟈。所以,先寫蟈蟈的叫聲符合邏輯,使文章的走勢顯得自然而得體。)
五、品味語言: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激勵學生自主展示,初步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1、我這里有一段描寫蟈蟈叫聲的文字,請跟第三段比較一下,看看你更喜歡哪一段,說說理由。(投影顯示)
夜色降臨,蟈蟈出來了。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綠葉叢中,蟈蟈在叫。聲音較低,在連續(xù)不斷的低聲中,時不時發(fā)出一陣尖銳、急促的聲音。
2、生結合課文分析、感悟,師生評價。(引導學生通過文字比較,體會擬人、比喻修辭手法的作用。)
3、文中其他段落也有很多生動的描寫,找出來,細細品味。
4、法布爾先生為什么能將綠色蟈蟈寫得如此生動、活潑呢?
因為他非常喜愛綠色蟈蟈。因為他善于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因為他善于觀察和想像。
師小結:是的,他是抓住了聲音、形態(tài)、食性方面的特點來進行形象細致地介紹的。并且他善于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更重要的是他傾注了對昆蟲生命的滿腔尊重與熱愛。
六、拓展延伸:
法布爾筆下的蟈蟈如此可愛,我們的感情一定發(fā)生了變化。它們不再是小昆蟲,而是可愛的小精靈,是我們的好朋友。就讓我們來學習作者的寫法,用生動的語言向大家介紹一種你喜愛的小動物的某一個特點。
七、課堂小結:
1、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收獲。
2、師小結:
法布爾筆下的蟈蟈是鮮活的,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蟈蟈的鳴唱給大自然增添了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而法布爾則以睿智的哲思,求真的探索為人類奉獻了一枚枚智慧之果。建議大家課后讀一讀《昆蟲記》,你會有更多的收獲。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冊3#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毒G色蟈蟈》是一篇觀察隨筆,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文章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高度結合,描寫生動,妙趣橫生,在反復誦讀中體味生動傳神的語言特點,如擬人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
2.研討點撥法。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因其內容的生動有趣,課堂教學應充分調動學生自由探究的積極性,為深層把握文意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教師適當點撥、歸結,如文章突出的寫作特色。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猜謎:(課件展示)謎一:“小小諸葛亮,穩(wěn)坐中軍帳;布下八卦陣,捉拿飛來將!敝i二:“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敝i三:“頭小頸長四腳短,硬殼殼里把身安,別看膽小又怕事,要論壽命大無邊!(學生猜謎后課件展示動物的畫面)
大家說說,你是根據什么把謎底給猜出來的呢?(引導得出結論:根據謎語中講的特點以及自己平時的觀察)對,介紹事物,必須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說明。今天,我們來學習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一篇科學觀察隨筆——《綠色蟈蟈》,看看他是如何發(fā)現蟈蟈特點的,他又是如何來介紹蟈蟈這些特點的。
二、資料助讀
提問:誰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關于作者法布爾的情況和大家進行交流?
(提示:1823年12月22日,法布爾生于法國南部一戶農民家中。在他不足19歲時就立志研究昆蟲。后來靠自學獲得了自然科學碩士、博士學位!独ハx記》共20卷,談到的蟲子有100多種,同時收入一些講述經歷、回憶往事的傳記性文章,若干解決理論問題的議論,以及少量帶科普知識性的文字。做這件事耗費了他的一生,但這些可能是一般人一輩子也無法親眼目睹的蟲子生活細節(jié)。1915年11月的一天,這位以昆蟲為琴撥響人類命運顫音的巨人逝世。)
三、速讀概括,感知文章
1.對照幻燈片,學生解決疑難字音。
篝(gōu)火喧囂(xiāo)狩(shòu)獵篡(cuàn)奪
窸(xī)窣(sū)氣氛(fēn)吮(shǔn)吸靜謐(mì)
喑(yīn)啞(yǎ)螽(zhōng)斯萵(wō)苣(jù)顎(è)
喙(huì)嗉(sù)
2.速讀課文,感知以下內容。
(1)快速閱讀全文,找找看:文章介紹了蟈蟈哪些方面的特點?
(外表、叫聲、習性)
(2)綠色蟈蟈外表有哪些特征?
(“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yōu)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3)作者主要寫了綠色蟈蟈的哪些習性?
(蟈蟈的叫聲和食性。主要寫的是食物習性。從第4段到結尾,這是文章的主體,其中8、9、10三段是對蟈蟈食性的補充說明。11段是寫蟈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從不爭吵。)
3.交流討論,編寫謎語。
教師再次用課件展示蟈蟈圖片,學生4人一組進行交流、討論:請根據蟈蟈外形、色彩、聲音、食性等方面的特點合作編寫一個以“蟈蟈”為謎底的謎語。
四、品析語言,體悟情感
主問題:魯迅稱法布爾為“講昆蟲故事的楷!保皼]有哪位昆蟲學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你能從文中看出這樣的特點嗎?(獨立研讀、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交流研討重點:
1.不斷變換對蟈蟈的稱呼
夜間捕蟬的蟈蟈——夜間狂熱的狩獵者
入夜鳴唱的蟈蟈——夜晚的藝術家歌手
入籠喂養(yǎng)的蟈蟈——“我”籠里的囚犯
飽餐蟬肉的蟈蟈——蟬的屠夫
2.用擬人手法傾注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①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弱肉強食處四周的綠葉叢中,蟈蟈在竊竊私語。
②綠色的蟈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響亮一點兒,那你就是比蟬更勝一籌的歌手了。
、圻@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yōu)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芩鼈儗@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萼寄已b滿后,它用喙尖抓抓腳底,用沾著唾液的抓擦擦臉和眼睛,然后閉者雙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3.通過比較來寫蟈蟈
比如在寫蟈蟈的叫聲時,拿蟬的叫聲來作比較;寫它喜歡吃肉食時,拿螽斯來作比較;寫它追捕蟬時,拿鷹來作比較;寫它同類相食時,拿螳螂來作比較。這些比較,既突出了蟈蟈的習性,又說明了作者對各種昆蟲的習性了如指掌。
五、拓展延伸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說說看,你從這篇課文學到了什么?
六、小結
熱愛生活的人應該看《昆蟲記》,因為可以更加了解世界,也讓自己充滿愛心。不熱愛生活的人也可以看看,就算你厭煩了人事,對蟲子也可能心懷好感,通過對它們的認識來喚回熱情。
七、布置作業(yè)
1.課外選讀法布爾《昆蟲記》中的文章;
2.請同學們去戶外靜聽蟲鳴鳥啼,并用一段話形象地描寫出來,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在傾聽中有所發(fā)現。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力求體現“師生平等,交互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分成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維度,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做到具體明確、知行合一。教學過程中,我時刻注意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內容面向全體學生,合理建構教學環(huán)節(jié),多法結合,層次分明;引導學生反饋時注重學法指導不同見解和獨特感受,課堂氣氛靈活生動。在教學設計層面,我努力設趣導疑,有針對性地設計訓練與活動,如“編寫蟈蟈謎語”環(huán)節(jié),師生互動,共同開發(fā)課程資源,形成了教學中的小-。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并有自己的收獲。45分鐘充實而有趣的教學實踐,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強化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把在知識轉化成了能力,教師也收獲頗多——“道,發(fā)于知,成于行。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體會詩中運用虛詞使語言委婉懇切的表達效果
感受杜甫憂國憂民,體恤下層百姓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理清說理的層次,學習勸諫的方法,感受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中運用虛詞使語言更委婉懇切的'表達效果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1、在學習了《石壕吏》后,杜甫在你心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2、杜甫的仁慈寬厚、悲天憫人還通過這樣的一件小事體現出來(教師介紹《又呈吳郎》故事的“前奏”)
二、 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朗讀本詩,借助工具書掌握陌生字詞
2、復述本詩的大致內容
3、杜甫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么?
三、 學習感受虛詞的表達效果
1、杜甫想要說服吳郎任由貧苦的婦人撲棗并非易事,作者是怎樣做到即說服吳郎任由婦人撲棗,又不使吳郎產生反感抵觸的心理?
2、出示學習目標:
(1) 理清詩人說了幾層道理從而說服吳郎的?
(2) 圈出詩中表現語氣的虛詞,反復朗讀感受其表達效果,分析這些虛詞在詩中起到的作用
3、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討論
四、 總結與實踐
1、朗讀詩歌,在朗讀中體會詩中虛詞的表達效果,感受作者體恤同情下層百姓的憂國憂民的情感。
2、課堂練習鞏固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感受第二人稱的表達效果。
2.學習并掌握豐富多彩的語匯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學習重難點】
學習并掌握豐富多彩的語匯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這是一篇書序,作者憑借對文學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讀這部《文學卷》書的青少年讀者介紹文學。課文用散文詩式的語句,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文學是什么,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文學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讀者對文學的濃厚興趣,激勵他們去打開文學這扇神奇的大門。這節(jié)課我們來看看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上的技巧。
二、自主預習
作者與青少年的對話運用了第二人稱“你”,這樣寫有何好處?
明確:作者以和青少年對話的方式描繪文學的魅力,便于直接抒情,給人以親切感,增強了的感染力。
三、合作探究
(一)品析語言
1.本文作者是當代散文家,善用修辭,文采飛揚,整篇生動形象,產生“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的`藝術效果。請就文中比喻、排比兩種修辭各舉一例,并說說它的作用。
明確:(1)比喻:“為你打開一扇門”,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并且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給人一種神秘感,產生探究的欲望。
(2)排比:“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心聲,是這個時代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風俗畫和人文風景線,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結晶!边\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價值。
2.本文的詞匯豐富多彩,用語靈活多變,這些是怎樣體現的?
明確: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不同的意思。如“世界”一詞在不同的語句中有不同的內涵,“世界上有無數關閉著的門。每一扇門里,都有一個你不了解的世界”。前一個“世界”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后一個“世界”則指領域。又如,第二人稱代詞“你”在課文中指代青少年讀者,語氣親切,增強了的感染力。
(二)品味情感
本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作者是當代散文家、詩人,對文學有著特殊的興趣、喜愛和感悟。用文學的語言來描繪文學,關鍵在于對文學的深厚情感,這種情感的實質又在于作者對青少年讀者的關心和信賴,由此而轉化為親切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使青少年讀者愛不釋手,備受鼓舞。
四、板書設計
詞匯豐富多彩
抽象的概念人格化
親切的語氣
真摯的情感文學的魅力
五、課外拓展
文學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之陶醉、沉迷。那么作者的哪些語句能引起你的共鳴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用文學作品實例來幫助理解。
明確:課文第四自然段開頭兩句,從不同側面表現了優(yōu)秀文學作品同“歷史”“時代”之間的密切關系,例如:上古文學中的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就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認識;《水滸傳》是一部社會生活畫卷,讓我們了解了我國歷史上農民從起義到失敗的經過及起義失敗的原因,看到了起義英雄的光輝形象,目睹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罪惡,感受了北宋末年市民階層的社會理想等等。
語文教案 篇4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投入地讀,讀得有聲有色,積極地想,體會螞蟻的勤勞,蟈蟈的懶惰。孩子們的思維時不時碰撞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這個小朋友記字的方法與眾不同,那個小朋友的朗讀讓老師和學生爆發(fā)出一陣陣掌聲。對孩子們的表現,我滿意極了。隨著對課文的'學習,只剩下讓孩子們比較在冬天里螞蟻和蟈蟈有什么不同,接著再表演這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的教學任務就算是比較圓滿地完成了。請看教學片斷——
師:小朋友們,在這么冷的冬天,螞蟻怎么樣了?蟈蟈怎么樣了?
生: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里過冬了,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生:螞蟻笑了,因為他有食物吃;蟈蟈哭了,因為他又冷又餓。
生:螞蟻心里可高興了,他的洞里有滿滿的食物;蟈蟈可難過了,他什么也沒有。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演一演這個故事?
生:想!!
師:這樣吧,你想演螞蟻就演螞蟻,你想演蟈蟈就演蟈蟈。小朋友先和小組同學商量商量,再想想動作怎么演。
小朋友興致勃勃地跟小組同學商量起來,大家討論得很激烈。
有的說:“我演螞蟻,我這樣拉,我這樣拖。”
有的說:“我躺在溫暖的洞里吃食物,真香!”
“我演蟈蟈,我睡大覺,我還唱卡拉0K!”一位孩子邊比劃邊說。
有的有氣無力地說:“我快要死了!
聽到孩子們的潛臺詞,看到孩子們投人地表演,我十分高興,心想: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估計沒有什么問題。
“我們現在正式開始表演。請小朋友聽老師朗讀——”
“夏天真熱,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一部分孩子馬上扮成了小螞蟻,背呀,拉呀,拖呀……
——“蟈蟈躲到大樹下,有的唱歌……”一部分孩子扮成蟈蟈,唱歌,跳舞。
——“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的刮起來……”‘螞蟻’躺在洞里快樂地吃著食物,‘蟈蟈’又冷又餓,暈倒了……幾只蟈蟈躺在地上,直打哆嗦,咳,還真可憐。
我的課文讀完了,可孩子們仍然意猶未盡,特別是有幾個演蟈蟈的小朋友,躺在地上再也不肯起來了。我摸摸這個的小腦袋:“喂,起來啦,”我拍拍那個的肩膀:“好了,可以起來了!”好幾個男孩子,很不情愿地爬起身。
一個小男孩走到我跟前說:“老師,這個戲還沒有演完哪!”
“演完了,你是一個出色的小演員!”我刮了刮他的小鼻子。
“沒有,我最后演小蟈蟈暈倒在地上,我希望是螞蟻來幫助我?墒悄銋s叫我爬起來!蔽彝⒆訚q紅的小臉,被他認真的樣子逗樂了,我靜下心來,的確是,孩子們演蟈蟈暈倒在地上時,我簡單的認為課文已讀完了,表演也該完了,沒想到,孩子的心底有著如此豐富的感情,他們希望蟈蟈能得到幫助,希望這個戲能繼續(xù)表演下去,他們懂得遇到危難的時候要幫助別人,我怕失掉了一個跟孩子交流的機會,于是,我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學常規(guī),蹲下身子問他:“蟈蟈,你為什么老不起來呀?”果然,學生給了我更精彩的回答,課堂上出現更精彩的場面。
蟈蟈:我們又冷又餓,爬不起來了,我們需要幫助。(無驚打彩的樣子)
螞蟻:快看啊,那里有幾只蟈蟈躺在地上,我們快去把他們扶起來。
(學生上前扶)
螞蟻:我們快給他們點食物吃,再蓋條被子。
螞蟻:熱水來了,先讓他們暖暖身子。
蟈蟈:(難為情地)謝謝你們小螞蟻,我們舒服多了。我們以后也要向你們學習,辛勤勞動,早搬些糧食,留著冬天吃。
蟈蟈:我們今年也要想辦法找到更多的糧食,俗話說的好,有備無患嘛!
蟈蟈:我認為我們可以分成幾個小組,分散進行,到各處去找,或者和小螞蟻們一樣,在夏天的時候就開始搬運糧食,這樣會找得更多一些。
螞蟻:對,只要你們齊心協力,總能找到更多的糧食。
結局:螞蟻和蟈蟈手拉著手,圍著火爐又唱又跳。
看到這些,我驚訝、高興、激動、振奮——為孩子們的發(fā)現、思考、探求和投入
語文教案 篇5
《珍珠泉》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通過對珍珠泉的描寫,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熱愛的感情。教學本課,筆者以“口語交際”的形式組織閱讀,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探尋美、體驗美和交流美。使學生既復習鞏固了本單元的閱讀方法,又為后面的“口語交際”做鋪墊。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認識5個字(包括一個多音字“擔),能用“緣故、樸素”造句。
2.練習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每一段的基本意思。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7個生字,用“緣故、樸素”造句。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師:說說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泉,它有什么特點。我國還有很多神奇的泉,你知道嗎?(學生可說“資料袋”中的內容,也可說自己搜集的內容。)作者吳然的家鄉(xiāng)也有一眼泉,叫——板書課題《珍珠泉》。
2.學生自讀課文。
師:這眼泉為什么叫珍珠泉?在作者的眼里,它是一眼怎樣的`泉?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讀讀課文。
同桌輪讀課文,互相訂正讀錯的字詞,最后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二、招聘“導游”,模擬“游客”
1.師:風景優(yōu)美的“珍珠泉”迎來了很多游客,景點管理部門想在我們班招聘一批小導游,你們想當小導游嗎?
播放旅游景點中導游解說場面的片段(30秒鐘之內)。
思考:導游會對游客說些什么?(城市學生對導游這一職業(yè)較為熟悉,該環(huán)節(jié)可省略。)
2.師:要當好“珍珠泉”的導游,你認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學生討論后歸納
。1)要熟悉“珍珠泉”的特點并用自己的話把這些特點介紹給游客;
。2)針對游客最想知道的進行解說;
。3)解說時要富有感情。
3.師:如果你是一名慕名來到“珍珠泉”的游客,最想了解什么?最想對導游提什么問題?
學生討論后小結?赡苡幸韵聠栴}:(1)“珍珠泉”為什么會不停地冒著水泡?(2)珍珠泉為家鄉(xiāng)作出了哪些貢獻?(3)“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潑灑了多少珍珠啊!”這句話什么意思?……
三、品讀課文,準備“應試”
1.出示“導游”招聘條件。
考題
。1)概括介紹“珍珠泉”的特點。
。2)選擇其中一個特點,詳細、生動地介紹“珍珠泉”的美麗景色。
。3)能回答游客提出的問題。
要求
。1)能主動、熱情、大方地為游客作解說。
。2)介紹“珍珠泉”的特點時能運用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表達出對“珍珠泉”的贊美,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3)能認真傾聽游客的提問,并認真、耐心、有禮貌地解答。
2.學生根據招聘條件中的“考題”和“要求”細讀課文,四人小組內每人輪流當導游(其他當游客)進行模擬“招聘考試”。
3.教師巡視各小組“應試”情況,學生推選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師點評、指導。
。1)解說課文第2自然段內容時,要注意“水是那樣綠……已經發(fā)黑的樹葉”這兩句話,既要突出綠的程度,又要表達出贊嘆的感情。
。2)解說第3自然段中“最有趣的,當然是那晶亮的、飽滿的、一嘟嚕一嘟嚕從潭底冒出來的水泡了”這句話,要突出水泡的頑皮!伴_始水泡很小……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要表現出輕松、活潑的情感!八婧吞兜住嘞褚淮噬恼渲榘!”要表現出水泡色彩豐富、晶瑩剔透的特點。
。3)第4自然段有一句話:“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要引導學生思考這句話在什么時候說較好,如何強調重音和停頓,如何表現出發(fā)自內心的自豪和贊美。
4.出示“珍珠泉”掛圖,指導學生憑借掛圖解說,并能恰當用一些手勢輔助解說。
四、組內比賽,競聘“導游”
1.組織學生分組(四人一組)進行解說比賽,推選出優(yōu)勝者(每組1名)。
2.老師為優(yōu)勝者頒發(fā)“導游證書”。
五、總結評價,拓展延續(xù)
小導游們,你們的解說盡興嗎?小游客們,你們這次“珍珠泉”之行愉快嗎?
下一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我們自己的家鄉(xiāng)——××,而且還繼續(xù)招聘小“導游”。你們準備帶領游客到家鄉(xiāng)的哪個景點參觀,如何解說呢?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積累贊美京劇的四字詞語,練習用選擇關系關聯詞造句,學習名言,閱讀練習,習作《我的研究報告》 過程與方法:以課本為主適當延伸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學習積累,養(yǎng)成自由表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養(yǎng)成自由表達的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養(yǎng)成自由表達的良好習慣
【教學時數】 5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積累贊美京劇的四字詞語,練習用選擇關系關聯詞造句。
教學過程:
一、 讀一讀
1.自由讀讀這些詞語 想一想這些詞語中都在講什么?
2.交流:這些詞語都是贊美京劇的詞語,且概括京劇的幾個方面特點。
3.讀一讀,記一記。
4.你還能試著用四字詞來描述自己熟悉的特點?
二、讀一讀
1.自由讀句子 先讀逗號前的句子,思考這一部分說什么,再讀后面的,再思考。
2.再連起來讀句子。
3.講解“要么……要么……”表選擇一項。
4.自學二、三句。
5.你能用這些詞再造幾個句子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積累名言,閱讀練習。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記一記
1.自由讀句子
2.教師簡單介紹含義
3.練習背誦
二、讀一讀
1.自由讀故事,想想“游刃有余”的字面意思和比喻意思?
2.全班交流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請幫幫我 教學目標:交流求助的.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習慣。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話題。
二. 交流
1. 哪些情況下我們要向人求助,說給大家聽聽。 2. 分組表演,小組交流。 3. 全班展示交流。
三. 評選出優(yōu)秀小組和優(yōu)秀個人。
第四課時
習作:我的研究報告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寫清楚研究的問題。 2、能講述清楚研究的過程和基本情況。 3、表達具體通順,得出研究結果。
(二)過程與方法 觀察、體驗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能寫出研究的過程和方法。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調查與搜集來研究它,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吧! 導出課題。
二、指導寫作
1.引導學生學習習作范例,認清研究報告的結構,打消學生對協研究報告的恐懼心理,激發(fā)寫作熱情。
2.學生交流:研究報告該寫什么
3.學生將自己想研究的問題列舉出來,越多越好
4.想一想:這些題目中,哪個問題我最想研究,最有研究價值,開展研究。
三.練習寫作
師巡視輔導 同時選擇典型習作隨堂講評 注意從以下方面引導:你想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結果。 第五課時 生自由習作、修改謄寫作文。
語文教案 篇7
活動課題:故事晚會
活動目的:
通過講故事活動,培養(yǎng)學生當眾說話的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同學們說話大方、口齒清楚的好習慣,盡快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提示:
講故事是一項有益、有趣的活動。在召開故事會之前,要選好故事,最好同學們自己學習編寫故事,所編的故事體現連貫性、曲折性和趣味性。
要講好故事,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要精心選擇故事材料。
趣味性。講故事是一種娛樂性活動,因此不能沒有趣味。但是,有些故事的"趣味"很庸俗,例如,嘲諷有生理缺陷的'人,譏笑天生弱智的人等,乍聽起來,覺得有趣,稍加思索,留下的都是苦澀。
善意性。我國古代把講故事叫做"說善書",講故事是為了勸人"行善"。雖然,我們現在不再用"說善書"這種做法,但講故事的目的仍然應該是善意的。
短小性。講故事不能像作大報告一樣長篇大論,也不能像電視連續(xù)劇那樣。今天講不完,明天接著講。故事像"獨幕劇",只說一件事,不蔓不枝。
2、要培養(yǎng)良好的講故事的心理素質。
同學們要在故事晚會上面向眾多同學講故事,其心理障礙是"怯場"的心理。一是要增強自信心。二是要排除雜念。
3、要重視講故事的技巧。
控制說話速度。多數同學平時說話有兩個偏向,太快,不流暢,這都是講故事的大忌。因此,同學們要學會控制說話速度。
交換說話語調。要想繪聲繪色地再現故事中人物性格、場景、氣氛,必須學會變換說話的語調。
調節(jié)語音量。聲音的大小決定于二個方面:一是依據面和聽眾多少而定;二是依故事情節(jié)而定。
活動步驟:
1、舉辦班級故事會,交代活動方式及規(guī)則。
故事會以比賽方式進行,可利用課外活動和周末晚會時間開展活動。參賽者由每組選派2-3名選手。
比賽內容。故事分"必講"和"選講"兩種。必講故事源于課本,通過抽簽而定,選講內容,由參賽者自定,時間5分鐘為宜。
2、評分標準。
總分為200分"必講"類100分,選講100分。
態(tài)度大方20分;口齒清楚20分。說話流暢20分;說話速度20分。
語調變換20分。
故事結束時,由評委報總分名次,由教師總結,適當進行獎勵。
活動材料。
1、在、、等故事書選取有意義而又生動有趣的故事閱讀。
2、回憶整理平時閱讀到或聽到的故事。
1、要求同學們自編故事。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學習,調動學生情感參與,與主人公在情感方面產生共鳴,深刻體會課文內容。
3、通過朗讀,體會課文內容,用讀啟發(fā)學生的理解,從而加強自讀自悟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調動學生情感參與,引導學生角色互換。
2、讀中質疑,讀中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感情,了解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1、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初讀課文,借助認字表、字典,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繭”的正確讀音。
(2)學習會寫的字:
先給生字注音。讀一讀。確定容易記住的字,將難字標畫出來。用你喜歡的方法記字。
找出形近字,寫在練習本上,并練習組詞:
均()程()獎()張()
鈞()逞()槳()章()
。3)重點學習易錯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課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出標記。
自學:“語文天地”中“金鑰匙”的內容。試著做學習筆記。
3、查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放入資料袋。
二、預習匯報、提高:
1、同桌互讀課文,認真聽生字詞語是否讀得正確,并根據情況給予評價。
2、同學范讀,同學評議。
3、擴詞練習。評判組詞。
4、書寫指導:把難字寫正確。
5、交流資料。
三、鞏固小結。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內容:
課文內容介紹:這篇文章寫的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迎善的真實的事情。
1、用你喜歡的形式朗讀課文。
2、你是怎樣做摘錄筆記的?匯報給大家聽。(以強帶弱。)
(1)不懂的詞語方面:禮節(jié)性、鎬、次生林
(2)積累喜歡的詞語。
。3)喜歡的句子:對大手的描寫及帶有數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嗎?分明是半截老松木。”“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紅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滿老繭、看到一山翠綠的森林、植樹26萬多棵
3、自我小結: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在文中課題下做簡單筆記。
4、小組討論并匯報:
。1)課文中多次描寫了老張的手,找出相應的句子畫出來,談談你的理解。
(扣準課題思考問題)
。2)你觀察過別人的手嗎?說說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點問題:
。1)老張的手是一雙怎樣的手?(讀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為什么會這樣?
(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3)自讀課文(4――19)自然段,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雙手的?你見過這樣的手嗎?
(4)課文中多次運用數字描寫,而哪些數字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說說為什么?
6、本文要告訴我們:
因為長年累月的辛苦,老張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這雙手,創(chuàng)造了無法估量的財富,創(chuàng)造了翠綠的森林。贊美老張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獻的質樸心靈。
修改自己的筆記。
7、本文有什么特點?說出文中我最喜歡的地方,為什么?(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良好習慣)
。1)比喻的恰當運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樣硬。
。2)巧妙的數字描寫:讓人從空間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雙手,說說你最了解的手的樣子及作用。
。ㄗ詈谜f說爸爸、媽媽、老師、阿姨等比較親近的人,從而加強了解和溝通)
二、大家一起長本領:(結合書后“日積月累”進行學習)
1、積累手的動詞。
2、做翻繩和打手影游戲,觀察手的動作,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出來。
三、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課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一雙手
。ù植、堅硬、與眾不同、勤勞、造福人類)的手
課后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努力倡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在閱讀中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同大家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抓住細節(jié)理解人物。還有“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在這節(jié)課中盡量引導學生充分朗讀,以讀代講,以讀代教。學生積極探究,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這節(jié)課中能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探究,課前布置預習,在預習中學生通過自學掃除障礙,了解課文內容,初讀課文后,針對文章內容進一步質疑,并幫助學生梳理質疑,以此開放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質疑中明確學習的方向。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園地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