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全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全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全文1
1、知識方面
(1) 識記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常識;(2) 背誦全詩。
2、能力方面
(1)領會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2)培養(yǎng)學生朗讀詩歌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通過意象來賞析詩歌的能力;(4)探究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3、情感方面
體會詩歌含蓄不盡,余味悠長的游子思鄉(xiāng)、愛人離居的愁情別緒,積淀人文素養(yǎng)。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詩歌的朗讀;(2)詩歌的賞析;(3)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難點:通過抓住意象來賞析詩歌。
【教學方法】導讀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以有關芙蓉的名句引入課題。
二、通過導學案學習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常識,了解寫作背景
《涉江采芙蓉》是《古詩十九首》中的一篇!豆旁娛攀住钒h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并非一人所做。從內(nèi)容看,主要寫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傷,寫游子、思婦的離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質(zhì)較高,又繼承了《詩經(jīng)》和《楚辭》的傳統(tǒng),吸收了漢樂府的營養(yǎng),所以不但善于運用比興,而且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語言淺近凝練,自然和諧,藝術成就很高。是五言詩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它是五言詩的發(fā)端,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
三、引導賞析
(一)初讀,整體感知(聽配樂朗誦,初步感知作品)
1、試為這首詩劃分節(jié)奏。(學生劃分,師生共同明確)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2、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如何 你認為全篇中哪個字濃縮了作者的情感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明確)
明確: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憂傷。是“思”字濃縮了作者的情感。
3、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達“思”的舉動是什么 這種行為在古代詩歌中常見嗎 可否舉例
明確:是采摘芙蓉。這種行為在古代詩歌中常見。
4、詩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為全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明確:芙蓉,即荷花,為全詩營造了高潔,清幽的意境。
(二)再讀,討論交流(請學生個別朗讀,之后小組討論作答,教師明確)
1、三、四句一問一答,在全詩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明確:這兩句在結(jié)構(gòu)上是暗轉(zhuǎn)過渡,為主人公的情緒由歡欣洋溢轉(zhuǎn)變?yōu)轺鋈讳N魂作鋪墊2、詩歌描寫“多芳草”的“蘭澤”對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是環(huán)境描寫,從側(cè)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高雅,感情的純潔、美好。
3、你認為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男子還是女子
提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言之成理即可。
(三)精讀,合作探究(教師指點精讀個別詩句,學生討論交流作答)
高三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全文2
一、感知層次:
1.了解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常識;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層次:
1.運用想象描摹詩歌的藝術畫面;
2.感受詩歌的思想內(nèi)涵。
三、感悟?qū)哟危?
1.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形象之間的關系;
2.古詩中“思鄉(xiāng)懷人”情感的審美價值。
【教學重、難點】
1.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描摹詩歌畫面;
2.抓住詩歌意象來解讀詩歌情感,培養(yǎng)詩歌鑒賞能力。
【教學設想】
1.教具:多媒體;
2.教法:誦讀法、討論法、賞析法;
3.教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投示:鐘嶸《詩品》:“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這個評價說的是什么嗎 它指的是《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jīng)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豆旁娛攀住愤x自南朝蕭統(tǒng)《文選》,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體味一下這“一字千金”的語言魅力。
二、誦讀感知
1.多媒體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試背誦。
3.提問:詩歌中出現(xiàn)的人物形象是誰
(詩歌中出現(xiàn)可能是“思婦”也可能是“游子”形象。以下我們是從“思婦”的角度來鑒賞)
三、鑒賞品味
1.朗讀“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一句,思考: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環(huán)境下登場了 她要做什么
結(jié)合多媒體圖片明確: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邊出現(xiàn)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
2.詩歌描寫“多芳草”的“蘭澤”有什么作用
討論、交流:這是環(huán)境描寫,意在從側(cè)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3.朗讀“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遠道”兩句,回答:
提問: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
高三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全文3
導入:
背誦: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王維《相思》)
采花折柳贈親朋:唐人送別,折柳相贈,意欲“挽留”。以“柳”與“留”諧音,象征友情綿長,永志不忘。采花折柳贈親朋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一方面是傳達了對親朋的關懷、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對親朋的美好祝愿。
漸入課文
1、《古詩十九首》簡介(集體朗讀)
2、題目——《涉江采芙蓉》的理解:“芙蓉”
芙蓉本是荷花的別稱。魏晉時期的詩人文士曹植、潘岳、鮑照均作過《芙蓉賦》直至唐代,荷花還常被叫作芙蓉。如大詩人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詩中的“芙蓉,即為荷花。錦葵科的木芙蓉晚出,因其紅艷如荷花,故借用其名。但唐人對兩者還是有嚴格區(qū)別的,日芙蓉,即指荷花;曰木芙蓉,即指我們今天所說的芙蓉花,一般不相混淆。宋人則不這么講究了,如文同的'《芙蓉》、張來的《芙蓉》便是吟詠木芙蓉的。大約自宋代起,鮮有人將荷花叫作芙蓉了。
荷花,又稱蓮花,古人也名之為藕花、芙蓉、菡萏、凈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贝艘院苫ㄓ骶邮嵵L范,且已成定說。以荷入詩者,有丁鶴年的《采蓮曲》,“蓮開花復水,蓮謝藕在泥。不學青萍葉,隨波東復西。朝采并蒂蓮,暮綰同心結(jié)。不學楊柳枝,含顰送離別!贝艘院苫ㄓ鲪矍橹畧载懻鎿。以荷入詞者,有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靜謐悠閑。由以上幾例分析可以見出:荷花更多被作為一種情感意象來使用,表示一種圣潔、堅貞與寧靜的意味。
3、采芙蓉為何
三、賞析全詩:帶著上面的問題集體朗讀全詩—— “遺”遠方的“同心”者。
所以采芙蓉是作者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 (大致把握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一)逐句分析
1、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渡過江水去采那朵蓮花,蘭草生長的沼澤地長滿芳草。
(1)這兩句詩有哪些意象
芙蓉”“蘭澤”“芳草”等意象。
(2)描述了怎樣的情景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營造的是輕松歡快的氛圍。
(3)表達了抒情主人公怎樣的感情
“芙蓉”“蘭澤”“芳草”等意象,表達出詩人情懷的高雅,感情的純潔、美好。
(4)詩歌描寫“多芳草”和“蘭澤”有什么藝術作用
這是環(huán)境描寫,意在從側(cè)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2、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遠道。
采了蓮花要送給誰呢 想要送給那遠方的愛人。
(1)這兩句的語氣如何 (2)你從“遠道”一詞品出什么
自問自答,語氣緩和。
“遠道”為下面的情緒轉(zhuǎn)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歡樂的采蓮背景上,抒寫獨自懷遠的憂傷,正具有以“樂”襯“哀”的強烈效果。
(3)三、四句一問一答,在詩歌中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詩歌講究“起、承、轉(zhuǎn)、合”,這兩句在結(jié)構(gòu)上是暗轉(zhuǎn)過渡,為表現(xiàn)主人公的情緒由歡欣洋溢轉(zhuǎn)變?yōu)橄旅娴镊鋈讳N魂作鋪墊。
3、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回頭望望遠處的故鄉(xiāng),卻又長路漫漫無邊無際。
(1)這兩句里有哪些意象 這些意象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高三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全文】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06-29
高中語文《涉江采芙蓉》優(yōu)秀教案02-17
高一下冊語文《涉江采芙蓉》教案 愛學范文01-22
語文教案:《暮江吟》11篇10-08
語文課文《采薇》教案設計精品01-09
《采菱》音樂教案01-07
高三語文勸學教案08-27
高三語文的復習教案11-12
語文高三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