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教案14篇(優(yōu))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音樂教案 篇1
一、課程標準
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二、教學設計思想
在上一節(jié)《光的反射》中,學生初步認識了平面鏡,知道了它能發(fā)生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從而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本節(jié)內容主要包括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像原理和虛像。教學設計的其基本思路就是讓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探究學習,體會科學探究的七個步驟,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和交流評估。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主要以學生分組實驗、教師點撥為基本方法,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和分析討論,逐步形成平面鏡成像特點。由于學生在小組實驗中經歷了科學探究的一系列過程,遇到困難時通過小組合作想辦法解決困難,使學生體驗到實驗成功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任務和學情分析
《平面鏡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的后續(xù)內容。本節(jié)內容包括平面鏡成像特點、成像原理和平面鏡的應用。通過本節(jié)教學應該使學生知道:平面鏡成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形成的,初步了解虛像的概念。上課時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在平面鏡內所成的像,進而提出問題讓學生猜想平面鏡成像有哪些特點。本節(jié)課所提出的問題,并不需要學生立即回答,只是為了引起研究興趣,為進一步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必要的鋪墊。目的在于要讓學生通過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自己總結出規(guī)律,同時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印象,使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牢固。
四、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認識平面鏡,了解平面鏡的作用。
2.知道平面鏡的成像特點。
3.知道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4.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體會物理科學探究活動的基本步驟和方法,體驗等效替代等物理科學研究方法的內涵。
2.經歷理論分析平面鏡成虛像原理的過程,體驗建構物理模型的科學思路和方法。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平面鏡的成像特點,養(yǎng)成認真、細致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對平面鏡成像應用的了解,領略物理現(xiàn)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fā)現(xiàn)”的喜悅,感受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平面鏡的成像特點。
教學難點:設計實驗找到“虛像”,以及對平面鏡成虛像的原理分析。
六、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及講授解析
七、教學用具
演示實驗(教師用):平面鏡(300*300)、鍍膜玻璃(300*300)、支架、手機支架、激光筆、電子蠟燭2個、普通蠟燭2個
分組實驗(學生用):平面鏡(250*250)、鍍膜玻璃(250*250)、支架、電子蠟燭2個、普通蠟燭2個
八、教學過程
模塊一:知識回顧,導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1】知識回顧——光的反射定律
教師活動:利用激光筆演示,快速帶領學生回顧光的反射定律。
設計意圖:光的反射定律是解釋平面鏡成像原理的核心,采用形象生動的激光筆演示帶領學生復習,既能貼近客觀事實規(guī)律,又能提升復習效果。
【環(huán)節(jié)2】導入新課——認識平面鏡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別從平面鏡的特性和平面鏡的作用兩方面,來認識平面鏡。
學生活動:根據(jù)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小學科學),了解平面鏡的相關知識。
預期成果:學生能從平面鏡的特性和作用兩方面,來認識平面鏡,并且明確本節(jié)課核心內容就是要學習平面鏡成像的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觀察平面鏡,了解平面鏡的外觀結構特性,從而真正理解平面鏡表示方法原因。為保證學生知識系統(tǒng)的完整性,通過聯(lián)系日常生活習慣,借助演示實驗,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平面鏡的兩個作用。
模塊二: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平面鏡的成像特點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對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進行回顧
設計意圖: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因此,本節(jié)課有必要讓學生在先了解科學探究基本步驟基礎上,完成本節(jié)課的實驗任務。明確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我們就是要再次經歷科學探究的`整個過程。
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
教師活動:向學生拋出問題,根據(jù)生活常識和知識儲備,你覺得平面鏡成像都有哪些特點呢?
2.猜想與假設
學生活動:交流討論
教師活動:梳理猜想,最終細化為兩個實驗探究任務:像、物的大小關系和像、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關系。
設計意圖:梳理好科學猜想,細化實驗探究任務,是整個實驗探究成功的基礎。
3.設計實驗與制定計劃
【任務1】比較像、物的大小關系
教師活動:向學生提出驅動性問題,借助提供的實驗器材進行設計實驗。
。1)如何成像?
。2)如何找像?
。3)如何比較像、物的大小關系?
學生活動:討論、交流實驗方案。
教師活動:梳理找像的思路,提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任務2】比較像、物到平面鏡的距離關系
教師活動:引導“逆向分析”:測距離,用刻度尺;測哪一段距離,就需要記錄像、物點的位置。從而引導學生如何利用實驗用紙,記錄像、物的位置?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并交流。
★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在學生展示交流的環(huán)節(jié),利用“視頻同步”,讓演示實驗的現(xiàn)象清晰地呈現(xiàn)給每個學生。而光學實驗不同于其他實驗,對于角度的要求極高,所以此處應將手機架設地更高一些,最大程度減少非實驗器材對實驗效果的影響。
4.進行實驗與收集數(shù)據(jù)
教師活動:在學生進行實驗前,對實驗相關注意事項進行再次強調,尤其要注意安全。
學生活動:進行實驗,并及時記錄數(shù)據(jù)。
教師活動:巡視指導,利用“希沃授課助手”采集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分析與論證”準備素材
5.分析與論證
學生活動: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以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分析歸納結論。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將對應的像與物的位置相連,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設計意圖: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請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據(jù)處理、歸納總結的能力;對于學生不易發(fā)現(xiàn)的“連線垂直”問題,教師可以進行適時的點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一特點。
6.評估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回顧整個實驗流程,對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挖掘,進行交流討論。
模塊三:知道平面鏡的成像原理,建立“虛像”的概念
【環(huán)節(jié)1】動手實驗,通過事實說明平面鏡成“虛像”
教師活動:展示小孔成像的光路課件,知道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都可以用光屏來承接。
【提出問題】平面鏡所成的像是不是也是實像呢?引導學生利用光屏(A4紙)動手實驗
學生活動:動手實驗,并交流:平面鏡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來承接
【環(huán)節(jié)2】通過分析反射光路,知道平面鏡的成像原理,建立“虛像”的概念
教師活動:思考:平面鏡所成的“虛像”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1)利用課件演示,說明人眼看清物體的原理
。2)利用課件,講解平面鏡的成像原理,建立虛像的概念。
模塊四:了解平面鏡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活動:聯(lián)系日常生活,交流平面鏡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師活動:通過播放一段視頻,對平面鏡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行補充。
【課堂小結】
學生活動:對照本節(jié)學習目標,自查目標達成情況,分享收獲,提出困惑。
教師活動: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梳理本節(jié)知識架構。
高中音樂教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jù)學校的組織工作計劃,結合本學期的教育工作時間,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完成好本學期的教育工作任務。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正處于創(chuàng)團,唱歌較困難。
2、學生素質差,膽子小,缺乏表演潛意識的能力。 3、學員對音樂的學習,觀念不正確。
三、教材分析
1、高五級學沿海版第二冊,以唱歌為主,分五部分共9課。安排19課時,其中復習考試2課時,機動1課時,實際授課16課時。 2、高二級學沿海版第四冊,以欣賞為主,分四部分,共8課。安排20課時,其中機動2課時,復習考試2課時,實際授課16課時。
四、工作任務:
1、高一、二級音樂教材教學內容,每周一節(jié)。 2、現(xiàn)代舞學校有關音樂方面的文娛工作。
五、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性,指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培植的教育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操守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而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3、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有獨立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
4、了解我國各民族主義優(yōu)秀的介紹民族民間音樂,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國外優(yōu)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的能力。
六、教學措施
1、高一、二級的音樂教材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優(yōu)化課堂的`“教”與“學”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主,學員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互相滲透,融洽工具書中各部分內容,徹底改變枯燥又單一的課型。
3、注重導入部分的設計,以“引趣”貫穿整個教學研究過程。 4、課外第二課堂,本學期計劃以訓練歌唱技巧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
七、具體安排:
周次高一級高二級
1《嶺南春早》《編鐘》
2廣東音樂古琴
3廣東山歌印安人的音樂
4《故鄉(xiāng)的親人》歐、非黑、非裔的音樂風格和特點
5《噢!蘇珊娜》北美洲的音樂
6亞洲的一曲中國民歌的題材
7圓舞曲中國民歌形式的分類
8小步舞曲民管樂簡介
9瑪祖卡、波蘭舞曲古曲欣賞
10中考中考
11進行曲簡介國族調式
12《軍隊進行曲》《在太行山上》
13《送別》《黃河大合唱》
14《問》抗戰(zhàn)時期的音樂
15《快樂的鐵匠》貝多芬簡介
16至17終考終考
這就是本學期我要教授的副校長課程了。音樂并不是一門很重要的培訓課程,所以每個班級三節(jié)一個多星期也就只有一節(jié)音樂課,所以我?guī)Я苏麄年級的學生音樂學習。在我漸次的教學中,我有了更多的進步,這才是我一直年后最渴望自己做到了。音樂教學并不艱難,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氣息,這才是我最偏愛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重點注意這一點的! 高中音樂教學總結2
高中音樂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感受、體驗爵士樂的風格特征,了解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逐步對爵士樂產生興趣。
2.通過體驗、對比、小組合作等方式感受爵士樂的音樂特點,通過改編樂曲提升審美創(chuàng)造力。
3.認識爵士樂,了解它的發(fā)展和音樂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欣賞,了解爵士樂的風格特點。
【難點】
掌握爵士樂的節(jié)奏特點,并通過實踐加深理解。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音響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民歌《茉莉花》,學生欣賞。
教師引導:同學們,這首歌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接下來老師要給大家聽一曲與眾不同的《茉莉花》,大家聽一下這首《茉莉花》和剛才的相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播放爵士樂《茉莉花》。(欣賞完后學生舉手發(fā)言)
教師總結:第一首《茉莉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民歌,第二首在風格上完全改變了,改編成了一種新的形式,這種新的音樂形式就是爵士樂,今天我們就走進爵士樂的世界親身感受一下。
(二)新課教授
1.走進爵士樂
播放爵士樂《What a wonderful world》,學生欣賞完談對爵士樂的初步感受。
教師進行總結:爵士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的黑人音樂,后來傳入城市風靡美國,并成為世界性的流行音樂。
(1)了解“布魯斯”音樂
教師簡單介紹“布魯斯”音樂:17-18世紀,西方殖民主義者將大批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成為奴隸,被迫勞動,受盡折磨。黑奴們懷念故鄉(xiāng)和親人,常常唱一種哀歌表達他們痛苦的心聲,由于藍色在美國被看做是憂郁的色彩,這種悲哀的歌曲,統(tǒng)稱為“布魯斯”而爵士音樂就來源于“布魯斯”。
現(xiàn)在給大家播放一小段“布魯斯”音樂片段,通過欣賞,大家感受一下。
(播放“布魯斯”音樂片段)
教師提問:“布魯斯”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感受?請從音樂情緒和音樂要素來分析。
學生討論回答(“布魯斯”音樂憂郁、悲傷、變化音多,節(jié)奏復雜,較難掌握。從音階上看,它的三級音和七級音經常降低一點,有時五級音也降低。這些降音還常輔之以滑音和顫音,因而更加強了歌曲憂郁、悲傷的色彩。旋律中多用切分節(jié)奏,形成輕重音顛倒的感覺。和弦常用主和弦、屬和弦和下屬和弦,因此,和聲聽起來很和諧,而且樸素。)
(2)了解“拉格泰姆”的鋼琴音樂
教師請學生根據(jù)搜集到的資料,簡單介紹“拉格泰姆”音樂。
爵士樂還有另一個起源,是來自一種叫“拉格泰姆”的鋼琴音樂。我們再來欣賞一段“拉格泰姆”音樂片段。通過欣賞,看大家能否對“拉格泰姆”的音樂特點總結一二。在欣賞過程中可適當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
(播放“拉格泰姆”音樂片段,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拉格泰姆“是19世紀末,一位名叫喬普林的黑人鋼琴手創(chuàng)造的。右手高聲部演奏節(jié)奏特別的切分音主旋律或琶音,左手則是規(guī)律地演奏由四分音符輕重音組成的節(jié)奏。這樣左右手形成交錯的節(jié)拍,使音樂帶有幽默、歡樂、活潑的情趣。它和“布魯斯”節(jié)拍上相似,都是重拍后移。
(3)了解爵士樂的特點
教師引導:通過剛才的欣賞和了解,我們大致能總結出爵士樂的幾個基本特點,首先是它的節(jié)奏比較多變,大多時候用的都是切分音;其次,爵士樂帶有很強的即興性,由其早期的黑人不識譜,大多是靠靈感激發(fā),對熟悉的曲調加以變化。因此,爵士樂又被稱之為“靈魂音樂”。
2.欣賞《南部之子》
我們在爵士樂的`世界觀光了一圈,接下來欣賞一首早期的爵士樂作品,是由“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的《南部之子》。
帶著兩個問題來欣賞,首先作品的特點和情緒是怎樣的?其次仔細辨別一下作品中運用了哪些演奏樂器?
(播放《南部之子》,播放完畢學生舉手發(fā)言)
教師總結:樂曲速度較快,體現(xiàn)一種愉悅的心情,并運用了大量的切分節(jié)奏,是一首帶有幽默、歡快、活潑情緒的舞蹈型音樂。演奏樂器有小號、鋼琴、爵士鼓,其中主奏樂器是小號。
3.再次播放《南部之子》,主要感受作品的節(jié)奏,為小活動做準備。
出示節(jié)奏譜例,將學生分成兩組,每組負責一個聲部的節(jié)奏,用手掌打出節(jié)奏。通過這個活動進行節(jié)奏練習,加深對爵士樂節(jié)奏的體驗。
(三)拓展提高
教師將學生分為四小組,將樂曲改編成帶有爵士風格的《小星星》
(1)學生小組討論,根據(jù)爵士樂的特點進行創(chuàng)編,教師進行點評。
(2)學生演奏。
(四)小結作業(yè)
今天的爵士樂已發(fā)展成為一種既有個人獨奏、小樂團,也有類似交響樂團的大樂隊編制,在流行樂領域也深入人心,同時爵士舞也成為現(xiàn)在很多人的業(yè)余愛好。爵士樂的影響已遍布世界,它的自由和不被束縛被大眾所喜愛,大家多從身邊著手,搜集爵士樂,體會它的美。
五、板書設計
高中音樂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了解平面鏡成虛像的特點,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xiàn)象.
3.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4.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xiàn)象的美妙和和諧,獲得“發(fā)現(xiàn)”成功的喜悅.
5.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過程中,培養(yǎng)嚴謹治學的科學態(tài)度和合作學習的精神.
情境
情境1:“猴子撈月亮”的故事。
情境2:我國古代名著《紅樓夢》中有一段“劉姥姥照鏡子”的故事,劉姥姥看見鏡中的自己感到驚奇害怕是因為她不了解平面鏡成像的道理造成的,照鏡子應用的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平面鏡成像特點
以上兩個物理情境都是學生比較熟悉但有疑惑的,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熱情。
任務
任務:
1.設計探究平面鏡規(guī)律實驗方案.
2.選擇實驗器材,通過實驗探究出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3.小組內初步歸納并展示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4.匯總各小組展示成果,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最后的結論。
預期成果:
1.“猴子撈月亮”和“劉姥姥照鏡子”相關知識的資料.
2.“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方案.
3.“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光路圖
4.記錄的數(shù)據(jù)及得出的結論.
5.一份《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研究性學習報告.
過程
l課前準備
1.活動1:搜集資料
【活動步驟】上網查閱有關“猴子撈月亮”和“劉姥姥照鏡子”的故事。
說明:(1)學生可以重溫經典《紅樓夢》中的經典片段——“劉姥姥嬉游大觀園”。
。2)以下是給學生提供的“劉姥姥嬉游大觀園”的視頻片段。
點擊打開鏈接
相關網址:
2.活動2:家庭實驗
【活動步驟】回家自己照照鏡子,看看鏡中的“你”和你本人有何關系?
l課堂過程
3.活動3: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活動步驟】
步驟1:提出問題:
在“猴子撈月亮”和“劉姥姥照鏡子”這兩個故事中,為什么猴子撈不到月亮,而劉姥姥會和鏡中的“自己”聊天?
自己照鏡子時,你發(fā)現(xiàn)鏡中的“你”和自己本人有何特點?
步驟2:設計實驗與制定計劃: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實驗的設計。
步驟3:進行實驗與搜集數(shù)據(jù):學生在充分討論實驗方案中的基礎上,進行實驗,并且記錄好實驗數(shù)據(jù)。
步驟4:分析論證:總結得出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步驟5:評估與交流:
這個實驗最好在的環(huán)境中進行;
此實驗采用作為反射面,這樣做是為了,并且玻璃板要一些,是為了避免出現(xiàn)像,不易觀察;
兩支蠟燭為何要外形相同?
進行實驗操作時,玻璃必須與水平面,否則。
為什么要多次改變改變玻璃前蠟燭的位置,進行實驗?
此實驗最終處理數(shù)據(jù)時,除了用刻度尺測量距離的方法以外,還有其他更簡單別的方法嗎?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互相交流,合作學習。這些問題是在實驗過程中遇到最多的,通過研究性學習,能將成果與他人分享。
步驟6:點評總結:
教師組織學生分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諸多方面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點評。
評價
1.評價學生課前搜集的資料和做的小實驗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圍繞學生課前搜集資料的完整性,網絡利用率以及交流小實驗的態(tài)度。
評價等級:
。1)優(yōu)秀:能熟練地運用互聯(lián)網搜索“劉姥姥嬉游大觀園”的相關知識,形成比較豐富的平面鏡成像相關知識的'資料,較好的表達進行小實驗的感受.
。2)良好:較好地利用互聯(lián)網,找到一定有效網站,能形成平面鏡成像相關知識的資料。
。3)一般:基本沒用運用互聯(lián)網,沒有收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
2.小組展示實驗探究過程
評價方法:現(xiàn)場評價
評價指標:圍繞學生參與實驗探究的積極性,操作的規(guī)范性,小組合作的精神以及評估交流的能力。
評價等級:
(1)優(yōu)秀:積極參與探究活動,積極與小組內同學合作,積極參與討論,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能積極參加組內及組間的交流活動,善于發(fā)言,互相交流,能將自己的成果與他人分享。
。2)良好:能夠積極開展合作學習,與組員團結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能積極參加組內及組間的交流活動,能將自己的成果與他人分享。
。3)一般:與組內同學開展合作學習積極性不高,基本能與組員團結協(xié)作,基本能參加組內及組間的交流活動。
資源
1.教師演示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班班通、PPT課件、視頻資源
2.學生分組實驗用:兩只蠟燭(外形相同)、火柴、白紙板、平板玻璃、刻度尺、鉛筆
3.網絡利用:搜索“猴子撈月亮”、“劉姥姥嬉游大觀園”等關鍵詞。
4.圖書館或其他媒體的利用:查閱圖書或有關“猴子撈月亮”、“劉姥姥嬉游大觀園”的資料。
高中音樂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海外游子思鄉(xiāng)之情感,增強對自己故鄉(xiāng)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合作探究,采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歌曲,提升音樂的創(chuàng)造力。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用深情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用深情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
大附點十六分節(jié)奏的掌握
三、教具
鋼琴、課件、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上課前,老師要演唱一首歌曲送給大家,大家仔細的聆聽,歌曲傳達著怎樣的情感呢?
歌曲《望鄉(xiāng)》部分
學生:歌曲啊傳達著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教師評價學生并引出課題、板書
環(huán)節(jié)二:學唱歌曲
1.初聽歌曲
教師:讓我們先聆聽一遍這首歌曲,同學們體會和感受一下,歌曲傳達著怎樣的一種情緒,抒發(fā)著怎樣的一種情感呢?
學生:深情、思戀的情緒,對大海的.和故鄉(xiāng)的懷念的情感。
教師評價學生的回答,并簡單介紹歌曲。
2.復聽歌曲
教師:讓我們再來聆聽一遍這首歌曲,大家思考一下,歌曲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呢?
學生:二段
教師,并引導學生思考每一段感情的特點。
學生:第一段,樸實、優(yōu)美、回憶在海邊經歷。第二段音區(qū)提高充滿激情,表達主人公對大海故鄉(xiāng)和媽媽真摯的情感。
教師評價并引出發(fā)聲練習
3.發(fā)聲練習
教師示范指導學生練聲需要注意的地方,評價學生的發(fā)聲練習。
4.模唱歌曲
教師:同學們,在大海邊,你們能聽到什么聲音呢?
學生:海浪聲、海鷗的叫聲、輪船的汽笛聲。
教師引導學生用輪船汽笛的“嗚嗚”聲,隨教師鋼琴模唱旋律。
5.視唱歌譜
教師帶領視唱歌譜,并解決附點十六分節(jié)奏難點。
6.朗讀歌詞
教師提示學生按照歌曲的每樂段的情感特征,有感情層次的朗讀歌詞,并評價。
7.演唱歌曲
教師:接下來,大家跟隨老師的琴聲,完整的演唱一下這首歌曲。大家的歌聲真是太深情優(yōu)美了,這么優(yōu)美深情的聲音,如果加上其他表演形式的配合,就更好了。
環(huán)節(jié)三、拓展提高
教師:老師給大家?guī)追昼姷臅r間,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給歌曲進行自選形式的表現(xiàn)歌曲,我們看看哪一小組最棒。
教師巡視并指導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
教師:同學們,美好的時光總是結束的很快,轉眼間又到了下課的時間,那么大家本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嗎?
教師:大家今天的收獲真多呀,老師真替你們高興。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故鄉(xiāng),故鄉(xiāng)是我們一生都不能忘卻的地方,人啊就像風箏,故鄉(xiāng)就像線,心念故鄉(xiāng),才能越飛越高越走越遠。老師也希望,同學們以后無論走多遠,都記著自己的故鄉(xiāng),記著自己的根在哪里。今天的課程到此結束,同學們再見。
五、板書設計:
大海啊,故鄉(xiāng)
1=F3/4
附點十六分
高中音樂教案 篇6
授課年級 高一
授課人
教學目標
1、聆聽《中花六板》、《娛樂升平》,激發(fā)學生對民間絲竹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風格。
2、在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理解樂曲的音樂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掌握有關的音樂知識。
主要教學內容
1、《中花六板》、《娛樂升平》。
2、江南絲竹、廣東音樂方面的音樂知識。
重點和難點
《中花六板》、《娛樂升平》。比較作品的音樂風格。
教學方法
欣賞法、談話法等。
相關準備
多媒體設備、《絲竹相和》課件等。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教師演示本課課件,出示課題。
二、了解古城蘇州。
(1)教師以曾在蘇州學習3年的`經歷給同學們介紹蘇州。
(2)引導學生圍繞蘇州歷史名人、有關名詩、著名景點等方面談;閱讀文字材料。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吳文化。千百年來,蘇州人文薈萃。在古代產生了以孫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顧炎武、蒯祥等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古典園林60余處,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huán)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藕園、退思園等9座園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聽蘇州評彈片斷,感受其優(yōu)雅、嬌嗔之風味。
三、作品鑒賞
(一)《中花六板》
1、聆聽樂曲,說說有哪些樂器?
2、教師點評。
江南絲竹。其旋律清新悠揚,優(yōu)美抒情,典雅細膩,富有濃郁的江南色彩,抒發(fā)了人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情緒。“胡琴一條線,笛子打點點,洞簫進又出,琵琶篩篩邊,雙清當板壓,揚琴一蓬煙!
3、引導學生閱讀材料,了解江南絲竹。
流行于上海以及江蘇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間器樂。通常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揚琴、笛、蕭、笙、鼓、板、木魚、鈴等。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以輕巧、明朗、歡快、活潑為主,有時也表現(xiàn)的較為粗獷。
4、引導學生學說蘇州話。
5、復聽,結合蘇州話的特點,體驗音樂風格。
(二)《娛樂升平》
1、簡介。
是廣東音樂中流行較廣的一首,樂曲既保持、發(fā)揚了廣東音樂的傳統(tǒng)特色,又借鑒了一些歐洲專業(yè)音樂創(chuàng)作的作曲技巧,從而在風格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樂曲表現(xiàn)了一種清新活潑、樂觀向上的音樂情緒。
2、聆聽,和江南絲竹比較一下,風格的差異以及所含樂器。
3、學生交流后閱讀書本50頁第二段文字。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知識點。
流行于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民間器樂。高胡、揚琴是主奏樂器。樂曲一般短小精悍。風格多輕快活潑,纏綿,流暢動聽。名家有嚴老烈、丘鶴壽等。
5、觀看粵劇片斷,感受廣東音樂和粵劇的一脈相承的關系。
(三)絲竹鑒賞活動
1、播放4首樂曲,請同學們區(qū)分類型。
(1)《三六》 江南絲竹
(2)《旱天雷》 廣東音樂
(3)《行街》 江南絲竹
(4)《步步高》 廣東音樂
2、討論,回答類型并說明理由。
四、歸納概括
1、請學生歸納兩種絲竹的音樂風格。
2、請學生歸納有關音樂知識。
五、課堂小結
讓一名學生談本課主要收獲。
六、課外拓展
收集有關當?shù)亟z竹音樂的文字、音響資料,將其記錄下來。
教后感
1、為激發(fā)學生的欣賞興趣,教師不妨跟大家談談蘇州的概況,拓展欣賞蘇州評彈以及廣東的粵劇。。
2、要引導學生閱讀材料,積極思考,加深體驗,做到感性和理性相結合。
高中音樂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長城謠》體驗抗日時期我國人民愛國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2、通過歌曲練習表現(xiàn)質樸自然、蒼涼悲壯的深切感情。
3、注意歌唱的發(fā)聲和吐字。
課時:共兩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約10分鐘)
(1)復習演唱前面學習過的歌曲 。注意引導表達歌曲的情緒,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過與以前學習過的歌曲情緒的聯(lián)系或對比引入本課將要學習的歌曲。
。3)聽歌曲范唱錄音(合唱)。在聆聽之前,提示學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緒。聽后引導學生簡單討論。
2、學習新歌(約30分鐘)
。1)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歷史背景。
A、學生朗誦歌詞。教師糾正、解釋歌詞中的個別字詞。
B、請學生談這首歌曲的時代背景和對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聽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師范唱,也可聽獨唱錄音)。
D、調查了解學生對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舉手統(tǒng)計方法,也在可課前進行)。
。2)隨琴視唱歌曲歌詞(為了體驗歌曲的情感,也為了實際檢驗一下學生對歌曲的`熟悉程度)。
A、 請學生分析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
B、學生讀節(jié)奏(可用“噠”或其他讀法)。提示讀節(jié)奏時要注意節(jié)奏的樂句。
C、 在教師彈奏歌曲曲調的“伴奏”下,再讀一遍節(jié)奏。
(3)學習歌曲的曲調。
A、學生隨著教師的琴聲試著視唱曲譜(只唱一遍,以便確定下面的練習方式)。
B、請學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線”(可用手勢來表示,注意一個樂句用一個動作)。然后一邊作“用手勢表現(xiàn)旋律線”的動作,一邊進行視唱曲譜練習。
。4)學習歌曲的歌詞。
A、聯(lián)系前面分析過的歌詞和情緒唱歌詞。
B、在練習中提示要注意運用氣息的控制唱好連音。
。5)用樂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調或其中的幾個樂句。
3、小結(約5分鐘)
。1)再聽一遍歌曲錄音,請學生對比一下,自己的演唱還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樂器演奏這首歌曲的情況。
。3)指出下一節(jié)課的任務或課下的樂器練習任務。
注:本教案(摘自《音樂課標解讀》案例)。譜例、基本節(jié)奏
句型和歌曲的旋律線未轉摘。
簡評:
這節(jié)課里,采用“學歌詞和學歌譜相互交替”學習新歌的方法,從學習的過程來說,按照“綜合——分析——再綜合”的模式進行新歌的學習,避免了把感受、體驗歌曲情感作為一個環(huán)節(jié)放到學習歌曲的最后階段去進行的缺點。這樣的學習新歌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的“先學歌譜,后學歌詞”的模式,比較符合初中學生的實際,符合學生對歌曲的認知規(guī)律。
在學習歌曲曲譜的時候,先從節(jié)奏入手,這種方法也值得提倡,因為它“先易后難”,切實可行。用類似于指揮動作的單手劃“旋律線”的方法,使學習讀譜與身體動作相結合。這些都有利于提高讀譜的效果和減低讀譜的難度。
高中音樂教案 篇8
課型:校本的音樂欣賞與文學鑒賞的研討課
教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導,輔助學案材料、視聽材料進行分析、欣賞的綜合課;學生主體參與、交流、感悟、欣賞等學習方式相結合的探討課。
教學目的:
1、通過引入《傅雷家書》中涵蓋廣博的音樂修身及高度的人文思想,使學生在初步欣賞音樂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2、通過教師介紹50年代青年鋼琴家傅聰?shù)匿撉賹W習之路,讓學生了解家書中的古典樂派的莫扎特、浪漫樂派的肖邦音樂風格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欣賞傅聰彈奏的中國作品《牧童短笛》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音樂欣賞與書信內容的相呼應。
教學難點:體會傅雷對傅聰音樂藝術修養(yǎng)的影響。
教學資源:
1、《傅雷家書》、傅聰?shù)南嚓P資料、學生閱讀材料。
2、課件、演示文稿、鋼琴。
教學詳案
教學流程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達標意圖
一、情景導入
教師朗誦余光中的詩《鄉(xiāng)愁》,讓學生體會書信是人們交流思想,寄托感情的一種重要方式。
1、學生聽后交流感想
問;大家聽完這首詩有何感想和聯(lián)想?
2、歸結:有的書信不僅僅是表達相思和依戀之情,它還傳達一些別的東西,譬如(課件1;板書課題)
創(chuàng)設濃郁的人文氛圍。
二、介紹背景(鋪墊)
概括介紹背景。《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藝術造詣是極為深厚的。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
這本書信集是他寫給遠在歐洲鋼琴求學的兒子傅聰?shù)摹?/p>
1、看閱讀材料1
2、讓學生交流傅雷父子的有關材料
3、教師補充:家書一共采用了185封信,其中涵蓋了,英、意、法等國音樂術語,知識面極寬。
承接:下面我們一起來賞析《傅雷家書》其中的一封信(讀信件1)
了解《傅雷家書》的內容,為學生下一步學習作好準備。
三、感悟欣賞(展開)
朗讀書信1(見《傅雷家書》P126頁),引出音樂家莫扎特,并初步感受歐洲古典音樂作品的風格;
結合感受歐洲古典建筑風格,欣賞莫扎特的奏鳴曲。
通過書信1,教師強調:彈奏鋼琴要注意感情投入,要有愛,不能囿于彈奏技巧。
1、聽音樂作品和老師的朗讀(看課件2)。
2、師生互動:
莫扎特是什么時期的音樂家,你還知道他的其他作品嗎?(閱讀材料3)
3、聽曲子、讀第一封信、學生談感想后,教師總結:音樂要用心靈去聽,傅雷是如何詮釋這句話的呢?請看大屏幕。(看課件3)
4、歸結:(看課件4)古典時期鋼琴音樂的特點。
具體感悟莫扎特的音樂風格,體味藝術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認識,還不能限于理性認識┉┉
四、主題探究(高潮)
1、介紹傅聰1955年3月參加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情況,引出浪漫派時期音樂家肖邦。(見學案材料----《傅聰》。
2、教師彈奏肖邦的作品-----《離別》(主題)引出書信2(見《傅雷家書》P204頁)。
3、書信2------傅雷論音樂素養(yǎng)。
過渡:在傅雷的悉心教誨下,傅聰在鋼琴演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閱讀材料2),于1955年3月參加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課件5、6)
1、看大屏幕,賽事介紹。(課件7、8)
在書信中傅雷是如何引導傅聰,分析肖邦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伴隨肖邦的夜曲(課件9),聆聽傅雷的教誨:
問題1:音樂像詩嗎?
問題2:聽了信你對鋼琴演奏有何新的認識?
聽肖邦的夜曲 ,談感受并分析作品特點(課件10)。
。ㄩ喿x材料4)
承接:肖邦作為浪漫派代表人物不僅僅限于他詩般風格的夜曲,更有他愛國主義情懷的其他類型的作品,如《離別》(教師彈奏肖邦的作品-----《離別》)
教師概括:我們在感受一個音樂作品時不要有局限性,要能夠懂得作曲家的.根基,以及作曲家的情懷。作品《離別》不僅僅是一首真的離別之曲,而是肖邦抒發(fā)自己思鄉(xiāng)情、為祖國擔憂的英雄性作品。
讓學生了解傅聰?shù)膶W琴之路,對他產生敬仰之情,誘發(fā)學生學習激情。
理解:修身對于學習音樂的重要性。
五、內容拓展(回歸)
介紹傅聰音樂會保留作品----《牧童短笛》,了解傅聰?shù)拿褡逍,愛國情?/p>
在傅雷給予傅聰進行藝術修身、鋼琴演奏的影響之外,從未忘記叮囑傅聰:“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都離不開他的根”,因此,傅聰時刻銘記他的教誨,在舉辦個人音樂會時,不忘彈奏一首具有中國民族音樂風格的作品,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傅聰彈奏的《牧童短笛》。
聽《牧童短笛》(課件11),感受中國民族音樂的風格---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并能做簡單的曲式分析。(閱讀材料5)
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
六、課堂小結
再聽肖邦的《夜曲》,感受傅氏父子情深。
教師小結,從內容、方法上小結。
教師歸結(課件12)
傅雷對傅聰?shù)挠绊憽?/p>
高中音樂教案 篇9
一、課題
《賞析驚愕交響曲》
二、教材分析
《驚愕交響曲》是人教版高中音樂欣賞的必修教學內容。是海頓的代表作品,其中以第二樂章最為著名。作品采用變奏曲式。第一樂章速度很快,感覺輕巧流暢。第二樂章速度變慢,開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輕,沒有什么變化,剎那間樂隊用的音量演奏,爆發(fā)出強烈的聲音,定音鼓猛烈地敲擊,模仿驚雷的聲音。樂曲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輕快活潑,音樂詼諧富有活力。第四樂章速度變得更快,好像是人們在歡快地舞蹈。因此本交響曲對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極其重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全體學生參與演奏,培養(yǎng)學生簡單樂器的演奏水平及合奏的能力。
(2)通過學生親自演奏作品,了解變奏曲式及變奏曲式的創(chuàng)作手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自己分析作品,模仿并實踐演奏,完成教學。
(2)發(fā)揮特長生的優(yōu)勢,讓他們有更多的展示空間。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參與演奏,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器樂演奏的興趣。
。2)通過分析演奏作品,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海頓的創(chuàng)作風格,使學生更加關注他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鑒賞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分段賞析驚愕交響曲
2.通過演奏作品,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海頓的創(chuàng)作風格,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鑒賞能力。
五、教學方法及教學設計意圖
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視唱、試奏、合奏等音樂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熟悉該曲的主題部分,從而促成“隨風潛入曲”的良好效應。
2.“生本課堂243”教學模式的實施。利用導學案媒介,針對學情,靈活處理“前置性補償--新知探究--形成性檢測--后續(xù)性補償”四環(huán)節(jié),真正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營造生動課堂、生本課題、生成課堂、生長課堂。
六、教學過程
。ㄒ唬⿲耄
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通過教師的問題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容(見板書設計)
。ǘ⿲W生分析作品,用樂器演奏作品片段
現(xiàn)有樂器;豎笛、鋼琴、小提琴、二胡。
1.主題:全體同學用豎笛演奏。(強弱變化如何處理?注意最后一個音。)
2.分析與演奏四個變奏及尾聲:讓學生分析作品情緒、演奏樂器及選擇現(xiàn)有的樂器進行演奏。
。1)變奏一:再次請學生欣賞片段,聽一聽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我們可以使用哪種樂器來演奏?作品的情緒是什么樣的,海頓為什么用這樣的情緒演奏作品?
(2)變奏二:轉調為同主音的小調。請同學欣賞片段。
(3)變奏三:
、偈忠舴檬裁礃菲餮葑?
、谛蕾p片段,兩個聲部分別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我們可以使用什么樂器來演奏?用了什么創(chuàng)作手法?
。4)變奏四:
①樂隊強奏,弦樂以快速的六連音襯托。欣賞這部分內容,使用什么樂器演奏?
②欣賞后半部分,使用了什么樂器?我們用什么樂器演奏,作品是如何變奏的?最后的強奏如何處理?
。5)尾聲:
作者如何處理情緒?為什么?我們怎樣演奏?
3.在教師的指揮下完整地演奏作品。注意各段的連接及不同樂器的.進入。
(三)小結變奏曲式并欣賞其他變奏曲式的作品片段
通過演奏作品,請學生說說什么是變奏曲式?請學生再欣賞兩首變奏曲式的作品片段,進一步體會變奏曲式。(《小星星變奏曲》、《少女的祈禱》)
(四)總結
通過演奏作品,同學們不僅對作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對變奏曲式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學生活動】
l.學生分析作品情緒、演奏樂器及選擇現(xiàn)有的樂器進行演奏。
2.變奏一:完全保持了主題結構,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襯托。主題可以用豎笛演奏,人數(shù)可以減半,(反復時換另一半),可用弦樂奏十六分音符,可選擇小題琴或二胡。學生分析作品的情緒,“驚愕”之后的愉悅。
3.變奏二:彈鋼琴的同學為我們演奏a部分。(b部分略)
4.變奏三:十六分音符可以用豎笛演奏。由雙簧管和小提琴奏出兩個聲部的旋律?梢允褂瞄L笛和小提琴演奏。這部分運用了復調的創(chuàng)作手法。所有樂器一起強奏,鋼琴演奏六連音襯托。學生全體演奏。
作品用弦樂演奏,可以用二胡和小提琴。加入了許多變化節(jié)奏,豐富作品。部分學生演奏,其他學生聆聽。強奏時所有豎笛加入,一起演奏。
5.尾聲:情緒有些壓抑,暗淡。因為“驚愕”過后一切都不會改變。豎笛演奏人數(shù)減半,弱收。全體學生完整演奏作品。(學生總結變奏曲式。)
變奏曲式:先奏出一個自成段落的主題,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題變形,使主題通過多次不同的變奏而得到多方面的發(fā)揮。少則三五次,多則數(shù)十次。
【教學評價】
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明確、合理。通過學生分析作品,并通過選擇身邊熟悉的樂器親自演奏作品,進一步了解什么是變奏曲式,使枯燥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的興趣。
高中音樂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外建筑藝術的區(qū)別,掌握中外建筑從材料、空間進行賞析,并理解中外建筑材料土木、石材、黏土等不同材質。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國家體育場、福建土樓、應縣木塔、帕特農神廟等建筑作品知道建筑藝術用材,欣賞分析蘇州博物館新館和朗香教堂的空間特點,能夠鑒賞中外建筑。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逐步養(yǎng)成正確的鑒賞多元建筑的意識,開闊美術鑒賞的視野,提高審美素養(yǎng),養(yǎng)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外建筑的用材和空間營造。
難點:了解不同建筑的藝術。
三、教學過程
(一)趣味情境導入
請學生聆聽悠揚的樂曲放松身心,邊聽邊欣賞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說說哪些建筑令你印象最深刻?有哪些感受?(故宮建筑群給人穩(wěn)重、古樸、莊嚴之美)
教師總結:不同的建筑給人不同的視覺美感,德國歌德曾說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凝固的音樂。順勢導入課題《凝固的音樂》。
(二)作品內容識讀
建筑材料
多媒體展示國家體育場、福建土樓、應縣木塔、帕特農神廟等建筑作品,提出問題:
1.這些建筑藝術分別運用什么材料?(有泥土、磚瓦、竹木、鋼材、水泥塊等不同材料)
2.這些建筑用材給你帶來哪些不同的視覺感受?(磚瓦、水泥塊質感生硬、堅固,竹木古樸。)
3.這些建筑用材的特性是什么?(應縣木塔使用的木材重量輕、彈性好、易加工、來源廣泛,給人古樸、溫和的感覺;帕特農神廟使用的石材重量較重,堅固易保存,容易讓人產生崇高敬畏之情)
教師總結: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主要是土和木,西方的建筑則大量使用石,由于中西方使用建筑不同材質特點,中國傳統(tǒng)建筑被譽為“土木的詩篇”,西方則被譽為“石頭的史書”。
(三)形式語言審美
建筑空間的經營
1.展示蘇州博物館的圖片和內部空間的細節(jié)圖,并提出問題:
(1)建筑的美感是如何通過外形體現(xiàn)的?(建筑外形有明顯的高低起伏,內部的結構面積也有大有小)
(2)與傳統(tǒng)建筑相比,空間布局有何不同?(打破傳統(tǒng)建筑的中軸對稱布局,將博物館置于院落之間)
(3)博物館在建造中運用到了許多不同的元素以及造型手法,猜猜看是什么?(園林的造園手法,如借景、框景等)
(4)這些建筑空間的營造手段對建筑藝術效果的呈現(xiàn)有何作用?(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教師總結:蘇州博物館在外形上體現(xiàn)高低、方圓的空間變化,在內部的結構面積中體現(xiàn)出了大小的對比。在布局上,博物館的庭院、檐廊、門窗、亭臺樓榭,通過建筑單元之間、內外之間的轉接處理,形成了虛實相映的空間意象,體現(xiàn)出空間營造中最重要的虛實關系,形成一種虛中見實、實中有虛、虛實互映的情趣。
2.展示帕特農神廟、羅馬角斗場的作品圖片,學生以美術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
(1)西方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種柱式和拱券分別有什么樣的特點?
(2)為什么這些建筑樣式會應運而生?
學生思考,教師總結:古希臘經典的三種柱式是陶立克、愛奧尼亞和科林斯式,外觀隨時間的發(fā)展越來越精美。拱拳外觀為圓弧狀,有著承重和裝飾美化的效果。不同建筑的'樣式的產生與建筑的材料、地域的文化和自然環(huán)境息息相關。
(四)社會文化理解
中西對空間營造的不同理解
對比欣賞蘇州博物館、朗香教堂的圖片和設計圖稿,并提出問題:
1.朗香教堂的空間布局是怎樣的?(朗香教堂作為一個建筑個體,整體的設計簡潔、抽象,與外部的景物沒有緊密的聯(lián)系)
2.與蘇州博物館相比,你發(fā)現(xiàn)中西方對空間關系的經營有何不同?(蘇州博物館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線引入室內,使館內外建筑造型與所處環(huán)境自然融合;朗香教堂的形態(tài)跳出了現(xiàn)代主義的束縛,內部空間以側面采光,凸顯宗教的神秘氛圍)
師生共同總結:中國建筑習慣把外部空間視為建筑整體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情感的空間。它將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構成了中國建筑鮮明的空間特色。西方建筑重視結構造型,突出強調建筑的整體造型美,而外部空間只是作為布景。
(五)方法歸納總結
1.帶領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中西方建筑的用材特點和空間運用。
2.設置“鑒賞家”的活動,請學生在課本中挑選一組自己喜歡的中西方建筑,從用材和空間經營兩個角度鑒賞,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加深審美體驗。
(《羅馬萬神殿大穹頂》:這種建筑材料是大理石,結構有良好的承重特性,還起著裝飾美化的作用,其外形是圓弧狀的,給人宏偉壯麗的感覺。)
(六)小結升華作業(yè)
1.帶領學生以回顧的方式對本課的重點進行歸納和梳理。
2.升華情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藝術最大的魅力就是在于兼容并蓄。通過了解中外建筑,認識建筑的魅力,提高審美情趣。
3.課后找一找家鄉(xiāng)的著名建筑,試著動手畫一畫。
四、板書設計
高中音樂教案 篇11
[教材]
人音教版普通高中《音樂》第六單元——爵士音樂
[年級]
高中一年級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讓學生自主收集有關爵士音樂文化的資料(文字、音響),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與交流,共同探討爵士音樂的風格特點,并了解其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tài),正確審視美國黑人爵士音樂文化,增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由于某些歷史與社會的原因,學生對爵士音樂接觸比較少,沒有太多的感性認識,雖然通過大量的資料收集,但仍缺乏對音樂本身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讓學生初步了解爵士音樂的音樂特點(特別是即興性),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即興創(chuàng)作和表演活動。
[教學準備]
一、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多渠道(互聯(lián)網,書籍,報刊,傳播媒體,音響等)收集有關“爵士樂”的資料,并自選展示作業(yè)的形式(手抄報,文稿,網頁,課件等),用文字和音響配合說明——什么是爵士樂?
二、教師需準備一些有關的資料,并制成相關課件,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補充。
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座,以方便進行講座和交流。
[教學過程]
一、聽辨導入(3分鐘)
1、對比聽賞:
管弦樂《北風吹》爵士樂《北風吹》
師:請大家分辨一下,兩段音樂有什么不同?
2、學生談對音樂的理解
3、引出課題:“什么是爵士樂?”
(說明:對比聽賞可以反饋出學生經過學習后對爵士樂的理解,并自然導入課題)
二、交流與探討(25分鐘)
1、學生的交流
、賹W生展示各自的作業(yè)(手抄報、網頁資料、課件及喜愛的音樂等),并互相交流。
、谟烧n代表主持,按組自選介紹的內容,并選出代表進行作業(yè)展示:爵士樂的起源,使用的樂器,發(fā)展與流派,演奏形式,風格與特點,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說明:此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相互介紹了解彼此的作業(yè)情況)
2、學生分組展示并作介紹
由于沒有在介紹的內容上做硬性的規(guī)定,教師應靈活掌握,根據(jù)學生介紹的情況、內容,及時、靈活地進行交流、切磋和補充。著重在以下三方面作適當引導、交流:
⑴、感受、體驗布魯斯與拉格泰姆的音樂特點:
空虛布魯斯(1923年“布魯斯女王貝西。史密斯原版錄音)
、賹W生根據(jù)派發(fā)的歌譜,隨音樂哼唱,并模仿長號的吹奏。
、趯W生談感受:憂郁、悲傷;難唱、變化音多、節(jié)奏復雜、難掌握。
、蹖W唱一兩句,體驗黑人喧泄情感的方式。
、芤龑W生對比哼唱課件展示的譜例,感受降三音、降七音的音樂色彩。
、輰W生總結:“布魯斯“的風格特點。
“楓葉”拉格泰姆(作者:“拉格泰姆之王”,司各特·喬普林Scott·Joplin)
、僬f出聆聽的感受——適合跳舞的舞曲音樂。
②引導學生隨音樂做律動,找出重音基本節(jié)奏。
、蹖W唱主題音樂,幫助學生掌握拉格泰姆的節(jié)奏。
④引導學生總結拉格泰姆的特點。
教師總結:布魯斯的音調與拉格泰姆的節(jié)奏形成了基本的爵士語匯。
、、關于爵士樂的即興性
、僮寣W生嘗試解釋為什么被稱為“靈魂音樂”、“陳述心靈本能的音樂”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能否用一段音樂來說明?
、趲煟杭磁d演奏(演唱)是爵士音樂的靈魂,是它的'生命所在。它自由的即興風格,要求爵士樂手必須有豐富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由此這些無法準確記譜的美妙音樂,中能用錄音的方式把它記載下來。有人說:一張張的爵士唱片匯民了一部爵士音樂史。
、蹖Ρ刃蕾p:“What a wonderful wold”兩個不同的版本。
⑶、關于爵士樂的發(fā)展流派
、俸唵慰偨Y各流派的音樂特點,引導學生嘗試進行音樂流派的聽辨。
、诮處熣務勛约旱目捶ǎ涸诰羰恳魳返陌l(fā)展史中總有一個群體在推翻另一個群體,使爵士音樂在不斷地否定——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發(fā)展,使爵士音樂充滿了活力與生機。
。ㄕf明:此環(huán)節(jié)既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也顯示出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展示與介紹的情況,靈活、及時地作出反應;同時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表達他們的學習成果,尊重其學習的過程。)
3、爵士樂的藝術價值
、、爵士交響樂的產生——《藍色狂想曲》
最大的價值在于:把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復習主題音樂并模仿樂器演奏哼唱。
⑶、欣賞洛杉磯奧運會百臺鋼琴演奏《藍色狂想曲》的盛況。
、取煟簽槭裁疵绹诼迳即墛W運會上演奏《藍色狂想曲》?這說明了什么?設想一下,中國的2008年奧運會會向世界人民獻上什么音樂呢?
。ㄕf明:提出一些理性的思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思考與創(chuàng)作(10分鐘)
1、爵士樂在中國
、、欣賞影片片段:解放前的舞廳中以爵士音樂做背景的場面。
師:在這個影片片段中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啤W生交流看法,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談對爵士樂在中國的看法。
⑶、師:爵士樂在中國的影響由來已久,當這種由美國黑人貧民創(chuàng)造的民間音樂在征服了白人之后,舶來了東方;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百老匯舞廳”“和平飯店”等,其音樂演奏形式與歌曲創(chuàng)作都表現(xiàn)出國人對爵士樂的吸收與借鑒。
、取⑿蕾p:《薔薇薔薇處處開》
師:由于歷史的原因,爵士樂在很長的時間內,與頹廢甚至反動這些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成了“靡靡之音”和腐朽生活的背景音樂。我們通過了解知道:爵士樂本是美國黑人創(chuàng)造的,是美國黑人情感的渲瀉與流露,表達的是勞動人民的心聲;只是基某些因素的影響,使人們對美國這種音樂缺乏正確、全面的了解與認識……但現(xiàn)代開放的中國,我們沒有理由拒絕接受外來的音樂文化,應以開放的心態(tài)來了解、學習多元的音樂文化,豐富自己的視野。
。ㄕf明:結合中國的實際,讓學生再次進行理性的思考,并導出本課的學習目的:學會用審視的眼光對待外來的音樂文化,體現(xiàn)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
2、中國的爵士樂現(xiàn)狀
師:步入開放的中國,爵士音樂已逐漸走進人民的生活,日益受到大眾的喜愛,故此我們可以從各種不同的渠道收集到許多有關爵士樂的資料。
、拧⑿蕾p:具有爵士音樂風格的中國民歌:《采茶舞曲》片段。
、、分析與交流:
師:這首由中國民歌改編的爵士音樂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布魯斯音調的和聲、切分音的節(jié)奏以及演奏者的即興的技術發(fā)揮)
。ㄕf明:再次歸納爵士樂的主要音樂特點,并為以下的即興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3、創(chuàng)作和表演
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創(chuàng)作與表演:
可做簡單的旋律風格改編(教師稍做示范,并提供一定的范圍)
可為旋律配節(jié)奏的伴奏
可表演一段你學過的爵士音樂
可模仿爵士樂手的演奏
……
。ㄕf明:通過實踐,讓學生真正體驗“什么是爵士音樂”)
四、歸納與總結
1、再次提出課題:什么是爵士音樂?
引言:“若你非問不可,你是永遠不會知道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2、師:你們認為老師組織這次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ㄅc學生交流學習的感受與收獲)
3、師:通過音樂我們了解一種文化,而通過文化又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音樂。我很感謝大家,是你們的作業(yè)給了我無數(shù)的靈感,是你們讓我了解了“什么是爵士樂”,是你們又讓我看到了“什么是爵士樂”,讓我真正領悟到了“什么是爵士樂”,謝謝大家。
。ㄕf明:讓學生理解教師的教學目的,是本課的點睛之處,也是對本次學習的總結與提升;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老師也是一個有限的主體,整個的學習過程應是一個師生雙向互動與交流的過程)
高中音樂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聽賞《草原放牧》,了解蒙古族少年無畏嚴寒,保護集體財產的故事,領會熱愛祖國、集體,建立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
2.通過感受、體驗、小組合作音樂作品的過程,增強體會情緒變化的能力。
3.掌握三個不同音樂主題,對琵琶協(xié)奏曲的題材有所了解。
教學重點:
聽賞《草原放牧》,復習音樂要素(力度記號和裝飾音),了解協(xié)奏曲的音樂體裁。
教學難點:
辨析三個音樂主題并體悟作品中所傳達的民族情感。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動畫片片段,并向學生提出問題:用自己的話概括動畫片內容,并說一說作品講的是什么故事?總結——講述的是草原小姐妹不顧自己安慰保護羊群成功脫險的故事,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為后面學生欣賞樂曲做好準備。
二、新課教授
1.初次聆聽
聽賞樂曲并提出問題:說一說感受到的音樂的情緒是什么樣的?(樂曲的情緒稍快,歡樂活潑,展現(xiàn)了大草原遼闊的景象和和諧的牧民生活。
2.再次聆聽
樂曲教師提問學生,該樂曲主奏樂器是什么?演奏形式是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引導學生回答總結:該樂曲是以琵琶為主奏樂器的協(xié)奏曲。教師講解樂曲的背景,《草原小姐妹》一共分為五個部分:草原放牧、暴風雪搏斗、在寒夜中前進、黨的關懷記心間、千萬朵紅花遍地開。這部作品是根據(jù)蒙古族少年龍梅和玉榮在暴風雪中保護公社羊群的真實故事寫成的。
3.深入理解
(1)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方式分析樂曲,提問:樂曲有幾部分?(根據(jù)不同主題旋律,樂曲分為三個部分。引子+第一主題+第二主題
(2)教師播放引子部分,引導學生說出其旋律特點,學生回答之后教師總結:旋律特點是由弱漸強、寬廣悠長的曲子作為開頭,首先用圓號奏出了“小姐妹”的主導動機:引出主奏樂器琵琶,表現(xiàn)出草原的遼闊。
(3)教師播放第一主題,樂曲有什么曲調特點?表現(xiàn)出了什么形象?教師總結:第一主題是根據(jù)吳應炬作曲的電影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題歌改寫的。這段旋律是這部協(xié)奏曲的主要主題。它著力刻畫“小姐妹”天真、活潑、樂觀、富有朝氣的少年形象以及她們勤勞放牧的生活情景。
(4)教師播放第二主題,小組展開討論,與第一主題相比有什么變化?學生回答:由mf-mp的變化,以及節(jié)奏的緊縮,使得第一主題的活潑變?yōu)槭闱閮?yōu)美的特點。教師補充: 第二主題與第一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二主題是一段頗具內蒙古長調色彩的抒情性旋律,因而從另一種角度表現(xiàn)了內蒙古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它好像在對美麗而遼闊的草原進行著如歌似的贊美,又好像在描畫著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更像內蒙古人民在抒發(fā)著熱愛家鄉(xiāng)、熱家祖國的真摯感情!恫菰拍痢愤@段音樂,逐步地在幽靜、安謐的意境中收束。
4.完整聆聽
(1)結合故事以及樂曲的內容,學生帶著對美麗廣闊草原的熱愛哼唱主題旋律。
(2)教師先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有關作曲家的知識,教師總結吳祖強、劉德海的有關知識:吳祖強,代表作品有弦樂合奏曲《二泉映月》,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舞劇《魚美人》、《紅色娘子軍》,琵琶與管弦樂協(xié)奏音詩《春江花月夜》等。
劉德海,琵琶演奏家。演出代表曲目有:《十面埋伏》、《陽春白雪》、《彝族舞曲》、《唱支山歌給黨聽》等,參與了琵琶協(xié)奏曲《草原小姐妹》的創(chuàng)作及演奏工作。
(3)最后完整欣賞樂曲之后,結合對作曲家的了解,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加強對樂曲的深層感受。
三、鞏固拓展
展示《梁!沸√崆賲f(xié)奏曲,感受不同樂器組合的音樂魅力。
之后請學生自由討論,并進行發(fā)言,談一談器樂協(xié)奏曲帶來的感受。(速度:快慢快/竟協(xié),不同部分的對比)。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總結協(xié)奏曲的藝術魅力。
四、小結作業(yè)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說一說對于本堂課的感受,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作出歸納和總結——引導學生喜愛民族音樂,激發(fā)學生傳承民族音樂的責任感。
五、板書設計
高中音樂教案 篇13
一、教育過程
教育對象:
高中學生;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使學生了解古代人民對封建勢力的反抗,歌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通過欣賞《梁祝》這個音樂作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各個聲部中不同樂器對人物心理描寫,并深入學習其中涉及到的相關音樂常識。重點:《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曲式結構和分析。難點:音樂作品中各個聲部不同樂器對人物是如何進行描繪的。教學器具:錄音機、磁帶、小提琴、笛子等
二、組織教學
1959年,陳剛和何占豪兩人在音樂學院上學時,合作寫成這首協(xié)奏曲,作為國慶10周年獻禮,樂曲首演于1959年5月的'“上海音樂舞蹈會演”,由俞麗拿演奏小提琴,上海音樂管弦樂隊協(xié)奏,內容采用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形式為單樂章,音樂素材主要取材于越劇曲調。
三、解釋有關名詞
1、什么是協(xié)奏曲?協(xié)奏曲是指由幾件或一件獨奏樂器與小型弦樂隊互相競賽的器樂套曲。用幾件樂器者稱“大協(xié)奏曲”!读鹤!肥切f(xié)奏曲,是一件獨奏樂器與樂隊的競奏;同時又是一個樂章的協(xié)奏曲,所以稱為小協(xié)奏曲。
高中音樂教案 篇14
教學理念:
音樂是民族性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文化,本課圍繞“非洲的靈感”這一單元,選擇了具有濃郁的非洲風俗的鼓樂為主要教學內容。旨在讓學生通過感受,體驗非洲鼓樂的特點及其對相關文化的了解與接納,進而產生興趣,以此來擴大學生的欣賞視野。
教學目的:
1、幫助學生了解喜愛非洲鼓樂。
2、感受、體驗非洲鼓樂、并為歌曲配上鼓樂伴奏
教學內容:
《非洲鼓樂》是根據(j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中《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第十四冊第二單元內容——《非洲的靈感》,整合重組拓展延伸成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體驗非洲鼓樂節(jié)奏
2、運用非洲鼓樂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教學對象:
初一學生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材、非洲康加鼓
教學過程與方法
一、導入
1、師擊鼓、學生進教室
2、出示圖片
3、揭示課題、非洲鼓樂
二、情境導入
用直觀感性的設問,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與好奇心
三、新課教學
1、圖中文鼓的特點?
2、感受鼓樂。
3、師總結引出非洲鼓語。
4、學生創(chuàng)設自己的鼓語。
5、找出圖中的組成部分。
6、引出鼓在非洲的`又一象征。
7、感受鼓樂,學生對非洲鼓樂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突出本課的重點,對非洲鼓樂加深一層了解。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地提高,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加深了對非洲鼓樂節(jié)奏的了解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我曾在市直中學的新課程展示課中上過。以下是本人的教學反思與聽課老師的課后的評價。這堂課中,我突破以往舊的教學觀念緊緊圍繞課題,始終以“玩鼓”為主線,巧設問題,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只要每位老師,巧設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會使學生從被動轉變?yōu)橹鲃拥膶W,學生就會喜歡上音樂課。
【高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的音樂教案05-23
高中音樂教案11-30
【精選】高中音樂教案06-08
高中音樂教案11-03
高中音樂教案(精選)01-09
音樂與舞蹈高中教案01-07
高中的音樂教案【熱門】05-24
高中音樂教學教案11-07
高中音樂鑒賞教案11-09
高中音樂教案優(yōu)秀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