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8788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探求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規(guī)律或變化趨勢。
2、數(shù)學思考與解決問題: 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探索數(shù)與數(shù)之間、圖形與圖形之間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 :
探索規(guī)律的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將規(guī)律字母化,也就是如何用字母的式子表示規(guī)律。
教具準備:
一張很長的紙條和一根繩子
教法學法: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講解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導入復習
師:說一說我們生活中存在著哪些數(shù)學規(guī)律?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出示乘法表
師:我們的乘法表中也有很多的規(guī)律,先請你們填完這個乘法表,
你們會填嗎?(師指導怎樣填),生做在書66頁上
填表完后仔細觀察,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有趣的'規(guī)律?和同學說說匯報展示
2、找規(guī)律,填一填。
師:比一比看誰在兩分鐘內做得最多?
。1) 2,4,6,8, _____,12, 14,
(2) 1,3,5,7, _____,11,
。3) 8,11,14,17,_____,23,26,
。4) 1,8,27,64, _____,216,
。5) 1,4,9,16,25, _____,49,
。6) 3,6,9,12,_____, 18,21,
。7) 1,3,6,10,15,_____,28,
。8) 6, 1, 8, 3, 10, 5, 12, 7, ( ) , ( ),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要說明填的理由和依據(jù)。
師:填什么數(shù)?為什么?
師:象這樣的數(shù)列你認為一般有哪些規(guī)律?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展示生活中數(shù)學規(guī)律,與同學分享(課件)
師:如果不是數(shù)列而是圖形你還會觀察它們的排列規(guī)律嗎?
1、六(2)班同學在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按下面的規(guī)律在教室里掛上氣球。
第20個汽球是什么顏色的?第48個呢?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2
數(shù)學 總計劃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簡介:
本冊教材內容分為“圓柱和圓錐”、“正比例和反比例”和“總復習”三部分!翱倧土暋卑4個單元。
(一)圓柱和圓錐:包括“面的旋轉”“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4個課題。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變化的量”“正比例”“畫一畫”“反比例”“觀察與探究”“圖形的放縮”“比例尺”7個課題。
(三)總復習 :包括“數(shù)與代數(shù)”“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解決問題的策略”。
2、 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會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掌握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學會使用數(shù)對確定點的位置,懂得將圖形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平面圖的比例尺。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周密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生活中與體育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包括算式與方程在內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4)、通過對生活中與科技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擴展數(shù)學視野,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5)、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shù)和小數(shù)、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簡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會解簡易方程;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6)、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進一步明確各種計量單位的應用范圍,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shù)的簡單換算。
(7)、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征,進一步掌握一些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和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tǒng)計初步知識,能夠看懂和繪制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能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作簡單的分析,并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shù)問題。
(9)、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所學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37人,其中男生有22人,女生有15人。從總體上看,學生都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上課能專心聽講,認真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發(fā)言,提出不同的看法,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反應比較慢的有5個,一道非常簡單的計算題,你給他講一遍不會,再講一遍還是不會,繼續(xù)講一遍仍然不會。
三、教學措施:
1、進一步培養(yǎng)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
3、培養(yǎng)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以及遷移類推的能力;
4、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5、培養(yǎng)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加強口算練習,學會解答比較簡單的整數(shù)、分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8、能掌握一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9、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表象,正確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
10、能掌握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正確進行名數(shù)的換算。
四、教學課時安排
(一)圓柱和圓:13課時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4課時
(三)總復習:31課時
其中:數(shù)與代數(shù)20課時
空間與圖形8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1課時
單元教學計劃
第一單元 圓柱與圓錐
一、教學內容:
面的旋轉、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
二、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點、線、面、體”之間的聯(lián)系。
2、 從多種角度探索圓柱和圓錐的特征。
3、 探索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發(fā)展空間觀念。
4、 經歷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類比”的思想。
5、 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用活所學知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三、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的性質,學習了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還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與體積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本單元進一步學習圓柱和圓錐的知識。本單元主要通過五個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面的旋轉(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等內容,并參與實踐活動。本單元教材編寫力圖體現(xiàn)以下主要特點:
1.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引導學生經歷“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聯(lián)系教材的第一個活動體現(xiàn)的內容是“由平面圖形經過旋轉形成幾何體”,這不僅是對幾何體形成過程的學習,同時體會面和體的關系也是發(fā)展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這也是教材將此課題目定為“面的旋轉”的原因。教材呈現(xiàn)了幾個生活中的具體情境,鼓勵學生進行觀察,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經歷“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在結合具體情境感受的基礎上,教材又設計了一個操作活動,通過快速旋轉小旗,引導學生結合空間想象體會立體圖形的形成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教材還提供了若干由面旋轉成體的練習。
2.重視操作與思考、想象相結合,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操作與思考、想象相結合是學生認識圖形、探索圖形特征、發(fā)展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在本單元中,教材重視學生操作活動的安排,在每個主題活動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動,促進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如“圓柱的表面積”的教學中,教材引導學生通過操作來說明圓柱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怎樣的圖形,并呈現(xiàn)了兩種操作的方法:一種是把圓柱形紙盒剪開,側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另一種是用一張長方形紙卷成圓柱形。再如本單元的最后專門安排了一個“用長方形紙卷圓柱形”的實踐活動,先讓學生用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一張橫著卷成一個圓柱形,另一張豎著卷成一個圓柱形,研究兩個圓柱體積的大小;然后組織學生將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裁開,把變化形狀后的紙再卷成圓柱形,研究圓柱體積的變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深化對圓柱表面積、體積的認識,并體會變量之間的關系。
3.引導學生經歷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類比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類比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合情推理時常用的方法。教材重視類比、轉化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圓柱的體積”教學時,教材引導學生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過程。由于圓柱和長方體、正方體都是直柱體,而且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都等于“底面積×高”,由此可以產生猜想: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積×高”。在形成猜想后,教材再引導學生“驗證說明”自己的猜想。在“圓錐的體積”教學時,教材繼續(xù)滲透類比的思想,再次引導學生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過程。另外,教材還注意轉化、化曲為直等思想方法的滲透,如在驗證說明“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時,引導學生把圓柱切割拼成近似的長方體進行研究,體現(xiàn)了化曲為直的思想方法。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所學知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圓柱和圓錐的知識在生活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教材在編排練習時,選擇了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如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時,鼓勵學生計算薯片盒的包裝紙的大小、通風管需要的鐵皮的面積、壓路機壓路的面積等,由于實際情形變化比較多,需要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在學習“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后,教材鼓勵學生計算水桶的容積、圓木的體積、圓錐形小麥堆的體積、鉛錘的質量等。這些實際問題的解決,將使學生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體會數(shù)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的認識,逐步形成學好數(shù)學的情感和態(tài)度。
四、課時安排:12課時
第二單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一、教學內容:
變化的量、正比例、畫一畫、反比例、觀察與探究、圖形的縮放、比例尺
二、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互相依賴的變量;在具體情境中,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2、 結合豐富的實例,認識正比例或者反比例;能根據(j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實例,會利用正、反比例的有關指示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
4、 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持產生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了解比例尺的含義。
5、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三、教材分析:
單元教材分析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過比的意義、比的化簡與比的應用的基礎上學習的。本單元教材編寫力圖體現(xiàn)以下主要特點。:
1.提供具體情境,使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互相依賴的量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化的世界中,從數(shù)學的角度研究變量和變量之間的關系,將有助于人們更好地認識現(xiàn)實世界、預測未來。同時,研究現(xiàn)實世界中的變化規(guī)律,也使學生從常量的世界進入了變量的世界,開始接觸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我們知道,函數(shù)(函數(shù)可以直觀地理解為:在一個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y,對于x的每一個變化的值,y都有唯一確定的值與之對應,y就叫做x的函數(shù))是研究現(xiàn)實世界變量之間關系的一個重要模型,對它的學習一直是中學階段數(shù)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國際數(shù)學課程發(fā)展的趨勢表明,對變量之間關系的探索、描述應從小學階段非正式地開始,早期對函數(shù)的豐富經歷是十分重要的。其實,以前學習的探索數(shù)、形的變化規(guī)律,字母表示數(shù)等,已經為學生積累了研究變量之間關系的經驗,而本章的正比例、反比例本身就是兩個重要的函數(shù)。函數(shù)是刻畫變量之間相互關系的重要模型,體會函數(shù)思想需要豐富的情境,學生將在這些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變量,有的變量之間是存在一定關系的,一個變量隨另一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正式學習正比例、反比例之前,教材設計了三個具體情境,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使他們體會變量和變量之間相互依賴的關系,并嘗試對這些關系進行大致地描述。多種研究表明,為了有助于學生對函數(shù)思想的理解,應使他們對函數(shù)的多種表示———數(shù)值表示(表格)、圖像表示、解析表示(關系式),有豐富的經歷。因此,教材在呈現(xiàn)具體情境中變量之間的關系時,分別運用了表格表示、圖像表示、關系式表示的方法。在后面正比例、反比例的學習中,也十分重視三種方式的結合。
2.提供豐富情境,引導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正、反比例的過程正比例關系、反比例關系是數(shù)學中比較重要的數(shù)量關系,同時,學生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往往比較困難。為此,教材密切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設計了系列情境,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有著共同之處,從而引發(fā)學生的討論和思考,并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討論,使學生認識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這些系列情境也為學生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例如教材從不同的角度(實際生活、圖形)提供了有利于學生探索并理解正比例意義的情境,這些情境中既包括“時間與路程”“購買蘋果應付的錢數(shù)與質量”等生活情境,也包括正方形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等數(shù)學情境,情境中有正例也有反例,以引導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正比例的過程。
3.注重引導學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關注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正、反比例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教材不僅僅是在引入時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現(xiàn)實情境,還鼓勵學生尋找生活情境中成“正、反比例”的量。如,設計“找一找生活中成正、反比例的例子,并與同伴交流”的題目,使學生認識到正、反比例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教材還特別注重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呈現(xiàn)了大量學生以前學過的量與量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判斷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底一定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圓的周長與直徑。
4.在畫圖或解決實際問題等的活動中,體驗比例尺的應用對于比例尺的知識,學生并不陌生,生活經驗比較豐富,如地圖上的比例尺等。盡管如此,比例尺的應用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教材結合具體的活動和實例,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到比例尺的廣泛應用。如,在探究活動中,通過在方格紙上畫小貓圖,討論哪只小貓長得更像樂樂,讓學生初步體會比例尺的應用。再如,在實踐活動中,通過畫自己臥室的平面圖,設計巨人的教室,進一步體會比例尺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通過“你知道嗎”欄目中的知識,了解比例尺的另一種形式,拓寬學生的視野。
四、課時安排:15課時
第三單元 總復習
一、 教學內容:
數(shù)與代數(shù)、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概率、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 教學目標:
1.整理常見的量以及量的單位,體會實際意義。
2.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在實際中的運用;復習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等運算的順序,提高運算能力。
3.體會估算的作用,總結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能力。
4.加深對運算率的理解。
5.回顧和整理有關代數(shù)的初步知識。
6.運用方程解決問題,體會在某種情況下運用方程的優(yōu)越性,鞏固解簡單方程的方法。
7.回顧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體會函數(shù)思想。
三、教材分析:
1.重視溝通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
2.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
3.注重整理與應用相結合。
每部分內容的復習部分都分為“回顧與交流”“鞏固與應用”兩部分。“回顧與交流”再現(xiàn)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办柟膛c應用”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四、課時安排:20課時
六年級數(shù)學教學進度表
3月
周次 日期 教學計劃進度 課時 實際進度
1 3.2--6 面的旋轉---練一練(1--4) 4 練一練
2 9--13 表面積---體積(5—10) 4 體積
3 16—20 圓錐的體積---練習一(11—16) 4 圓錐的體積
4 23—27 實踐活動---畫一畫(17—22) 4
5 30—4.3 畫一畫---觀察與探究(23—27) 4
6 6—10 圖形的放縮---比例尺(28—32) 3
7 13—17 練習二---整理與復習(33—37) 4
8 20—24 整理與復習---鞏固與應用(38—43) 4
9 27—5.1 鞏固與應用---常見的量(44—48) 3
10 4—8 運算的意義---計算與應用(49—53) 4
11 11--15 計算與應用---運算律(54—59) 4
12 18--22 運算律---正比例與反比例(60—65) 4
13 25--29 探索規(guī)律---線與角(66—71) 3
14 6.1--5 鞏固與應用---圖形與測量(72—77) 4
15 8--12 圖形與變換---統(tǒng)計(78—83) 4
16 15—19 統(tǒng)計---解決問題的策略(84--90) 4
17 22—26
18 29—7.3
19
20
備注 清明節(jié)一天 五一節(jié)一天 端午節(jié)一天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系統(tǒng)地理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通過復習培養(yǎng)概括能力與計算能力。
3、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有關數(shù)學問題。
學習過程:
一、四則運算的意義。
1、閱讀以下信息: A、我們折了36顆紅星,還折了28顆藍星。
B、我們買了40瓶礦泉水,每瓶0.9元。
C、我們有24m彩帶,用 做蝴蝶結,用做中國結。
。1)你能提出哪些用計算解決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算式說明每一種運算的含義。
2、口答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數(shù)加法、分數(shù)加法的意義相同嗎?
、谑裁唇凶鰷p法?小數(shù)減法,分數(shù)減法意義相同嗎?
③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是什么?小數(sh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同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④什么叫做除法?小數(shù)除法、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相同嗎?
☆友情小提示: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的加法意義、減法意義與除法意義都分別相同。只有小數(shù)、分數(shù)乘法(第二個因數(shù)小于1時)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二、四則運算的方法
1、整數(shù)、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點?
☆友情小提示:
、僬麛(shù)加減時,數(shù)位對齊;
、谛(shù)加減時,小數(shù)點對齊;計數(shù)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
、鄯謹(shù)加減時,分數(shù)單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數(shù)、小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友情小提示:小數(shù)乘法,先按照整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乘數(shù)中有幾位小數(shù),然后在積中點上小數(shù)點。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4
第二課時
圓柱和圓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通過假設和調整來解決問題,進一步的提升思維水平。
2、在運用假設和調整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假設與調整的多樣性。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提高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學會假設和調整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并體會假設與調整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運用已學的多種策略來解決問題,通過對條件的進一步分析和轉化,使一個問題多種思維、多種解法。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假設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課件出示例2)
全班42人去公園劃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滿。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問:解決這個問題,你準備選擇什么策略?
學生小組討論。
畫圖法。
先畫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列舉法。
從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開始,有序列舉。并填寫右表。
。1) 列表假設。
假設大船和小船同樣多,那么我們要如何調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 出示表格。
、诮柚砀裾{整。
第一步:假設租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會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還少2人,也就是這2人還沒有上船,那要讓這2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數(shù)量應該怎么調整?
先想一想,再在小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第三步:集體交流,得出方法
引導思考:少了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調整為大船,一條小船調整為一條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條),所以調整為小船4條,大船6條。
、 檢驗結果。學生口答檢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29頁練一練。
。1)引導學生先用第一種方法,根據(jù)要求提示動手操作,獨立完成。
(2)用列表假設的方法再進行思考練習。
學生交流,并匯報想法。
2、完成練習五第4題。
根據(jù)題中所給的假設學生自主調整,并匯報調整想法。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哪些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堂作業(yè):練習五第5題。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
課本第78——79頁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用分數(shù)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不超過兩步),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數(shù)學應用的`意識。
2、發(fā)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用分數(shù)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并出示例題。
學生自由讀題,了解題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2,問: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說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談話:為了使已知條件之間、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更清楚,可以先畫線段圖。
教師一邊講解一邊示范畫線段圖的過程,學生和教師一起操作,完善線段圖。
2、問:要求女運動員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在圖上指出來。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期于學生同時列式解答。
集體評講。
探討其他算法
設問:想一想還可以怎樣算?
學生思考后交流。教師適當評講。
三、鞏固深化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先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列式解答。
集體評講。
2、完成“練一練”第2、3題。
學生弄清題意后獨立解答。(要求學生畫出線段圖)
集體評講。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三第1、2題。
教學反思: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比例尺產生過程和探究比例尺應用的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根據(jù)比例尺的意義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展示目標,引入本課。
二、探究新知,意義建構
1、看一看
下面幾幅地圖的比例尺分別是多少。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②安慶市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③笑笑家的平面圖按照一定的比例畫在紙上,這幅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說一說
。1)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圖上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厘米。
。2)在比例尺1:20xx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xx)厘米。
。3)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圖上,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40000)倍。
3、議一議
。1)什么是比例尺呢?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樣表示呢?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或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板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3)比例尺有什么特征呢?
、俦壤吲c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個比,不帶計量單位;②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是統(tǒng)一的;③比例尺的前項,一般應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分子也是“1”。
【意圖】數(shù)學概念不是老師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之后,自己總結和概括出來的,自己發(fā)現(xiàn)特征的,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生只有經歷知識和概念的形成過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拓展延伸,鞏固新知
1、有時,比例尺的.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大。一個精密零件的長度只有3.5毫米,畫在一張圖紙上是70毫米,這幅設計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70:3.5=700:35=20:1
答:這幅設計圖紙的比例尺是20:1。
2、有的地圖上的比例尺用線段來表示。小明家在學校的正西方,到學校的實際距離是900米。你有辦法找到小明家在圖上的位置嗎?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300米。(在學校正西方向900米。)
3、這位老師從廣州坐飛機到北京開會,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192000000(厘米)192000000厘米=1920(千米)
答:廣州到北京實際距離是1920千米。
五、總結新課,整理知識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厘米表示的實際距離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jù)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觀察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點難點:
1、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在學生觀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學習了圖形的放大和縮?放大或縮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2、關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希望這些知識能對你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有幫助。
二、教學比例的意義
1、認識比例
。1)呈現(xiàn)放大請后的兩張長方形照片及相關的數(shù)據(jù)。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每張照片長和寬的比。
(2)比較寫出的兩個比,說說這兩個比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求比值,或把它們分別化成最簡比)
(3)是啊,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像這樣的比值相等的例子,這種現(xiàn)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6.4:4=9.6:6;6.4/4=9.6/6
數(shù)學中規(guī)定,像這樣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4)你能說說什么叫比例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在此基礎上概括出比例的意義)
(5)學生讀一讀,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ㄒ唬⿵土晫
1、昨天學習了圖形的放大和縮。糠糯蠡蚩s小后的圖形與原來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2、關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希望這些知識能對你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有幫助。
。ǘ┙虒W比例的意義
1、認識比例
。1)呈現(xiàn)放大請后的兩張長方形照片及相關的數(shù)據(jù)。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每張照片長和寬的比。
。2)比較寫出的兩個比,說說這兩個比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求比值,或把它們分別化成最簡比)
。3)是啊,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像這樣的比值相等的例子,這種現(xiàn)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6.4:4=9.6:6;6.4/4=9.6/6
數(shù)學中規(guī)定,像這樣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4)你能說說什么叫比例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在此基礎上概括出比例的意義)
(5)學生讀一讀,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操作,知道圓柱側面展開后可以是一個長方形,加深對圓柱特征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2.能力目標:結合動手操作,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3.情緒與情感目標:通過解決簡單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圓柱側面展開圖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恍┢恋氖止ぷ髌罚屑氂^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對,都有圓柱體紙筒組成。那我們要做這樣一個漂亮的手工藝品,首先要做一個圓柱體紙筒。那老師有個問題考考大家。
(二)探索嘗試,解釋交流。
1.研究圓柱側面積。
師:求“做一個這樣的圓柱形紙筒,如果接口不計,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積的紙板?”實際上是求什么?
師:用你手中的圓柱,通過剪一剪,把圓柱的表面展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師:誰來交流一下你們的剪法和發(fā)現(xiàn)?
師:對,圓柱的表面是由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圍成。圓柱側面展開不論是長方形還是平行四邊形,那它的'長與圓柱底面的周長有什么關系,寬與圓柱的高有什么關系?請小組交流一下。哪個小組展示一下?
同學們真有想法!我們通過動畫來看一下它們之間的關系。
想一想:圓柱的側面積應該如何計算?
討論得出: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柱體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師:如果用s表示圓柱的側面積,用c表示圓柱的底面周長,用h表示高。
你能用字母表示圓柱的側面積公式嗎?(板書:S側=C·h)
練習:你能求出下面圓柱的側面積嗎?
。1)底面周長4cm,高5cm。
。2)底面半徑0.2cm,高20cm。
2.圓柱體的表面積怎樣求呢?
。ò鍟簣A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積)
三、課堂練習。
1.牛刀小試。
、儆靡粡堥L8cm、寬5cm的長方形紙圍成一個圓柱體,這個圓柱體的側面積是()cm2。
②一根10米長的圓柱形排水鋼管,量得橫截面圓的半徑是0.2米,如果在鋼管的表面噴上防銹油漆,噴漆面積是()平方米。
2.應用實踐。
做一個這樣的圓柱形紙筒,如果接口不計,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積的紙板?
3.輕松一刻。
下面哪個圖形是圓柱的展開圖?
4.再接再厲。
做一個圓柱形的無蓋鐵皮水桶,底面直徑是4分米,高是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鐵皮?
5.挑戰(zhàn)自我。
如圖,把一個圓柱形薯片盒的商標紙展開,是一個長18.84cm,寬10cm的長方形,這個薯片盒的側面積是多少?表面積呢?
四、總結:
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9
【教學內容】
《義教課標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64頁練習十。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熟練掌握判斷正、反比例關系的方法,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和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jù)實際情況運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自學內容】見預習作業(yè)
【教學預設】
一、基礎練習
1、判斷下面各題中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
。1)每公頃產量一定,播種的公頃數(shù)和總產量。
(2)總產量一定,每公頃產量和播種的公頃數(shù)。
(3)從A到B地,所用時間和行走的速度。
(4)一個人的年齡和他的體重。
2、判斷下面一些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1)除數(shù)一定,和成比例。被除數(shù)一定,和成比例。
。2)前項一定,和成比例。后項一定,和成比例。
3、判斷下列關系中,兩種量是否成比例?如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聽課隨想
X+Y=K X—Y=K A×A=S X×8=Y A×H×=S
二、對比練習
上面各題學生作出了判斷,并說明理由后,師指出:比值一定,也就是商一定,成正比例。因為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除法運算的結果商相當于乘法算式中的一個因數(shù),即Y=KX,K一定。所以判斷成正、反比例的方法,可以統(tǒng)一用乘法關系式來判斷。把題目中的三種量列成乘法算式。如果一個因數(shù)一定,另一個因數(shù)和積成正比例,如果是積一定兩個因數(shù)成反比例。
1、利用乘法關系式判斷:
。1)每本書的單價×本數(shù)=總價速度×時間=路程
()一定()比例()比例()一定
。2)3X=Y Y和X()比例(3)Y和X()比例
2、引導學生總結判斷規(guī)律:一列(列出乘法算式)、二找(找出定量)、三判斷(積一定,則一個因數(shù)另一個因數(shù)成反比例,其他情況則成正比例)。
三、深化練習
1、利用判斷規(guī)律,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1)房屋面積一定,鋪磚塊數(shù)和每塊磚的面積。
。2)差一定,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
(3)圓的半徑和周長。
2、從汽油的千克數(shù),行的千米數(shù)和行1千米的耗油量這三種量中,分別說出誰一定時,誰和誰成什么比例?
3、從每千克花生榨油千克數(shù),花生的千克數(shù)和花生油的千克數(shù)這三種量中,分別說出誰一定時,誰和誰成什么比例?
四、分享收獲暢談感想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反思與體會: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0
內容:
蘇教版六下P81~82“整理與反思”、“練習與實踐”第1~4題。
目標:
1.學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及方法,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及方程與等式的關系,會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能列方程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2.學生進一步提高用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關系的能力,增強符號意識,體會方程思想;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主動參與整理和練習等學習活動,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發(fā)展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方程的意義及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式與方程”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今天主要復習其中的字母表示數(shù)、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并且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數(shù),提高解方程和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回顧整理
1.復習用字母表示數(shù)。
(1)回顧舉例。
提問:你能舉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例子嗎?先獨立思考,再與同桌交流。
小組交流后組織匯報,教師相應板書:
、俦硎居嬎愎,如C=2(a+b)。
、诒硎具\算律,如a+b=b+a.
、郾硎緮(shù)量關系,如s=vt。
提問:用字母可以表示這么多的內容,那么在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乘法式子里,你覺得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做“練習與實踐”第1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集體訂正,選擇幾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追問:第(3)題是怎樣根據(jù)a=3求周長4a和面積各是多少的?
提問:列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根據(jù)數(shù)量之間的聯(lián)系,用字母表示數(shù)列出相應的式子。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只要把字母的值直接代入式子計算結果。
2.復習方程與等式。
(1)復習方程的概念。
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為什么?
3x=15x-2x-x=
18÷3=616+4x=40a+4
提問:根據(jù)剛才的判斷,你能說說什么是方程嗎?一個式子是方程,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方程與等式有什么關系?請你說一說,并從上面式子中找出例子說明。
根據(jù)學生回答呈現(xiàn)集合體。
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方程是含義未知數(shù)的等式;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復習等式的性質及解方程。
①等式的性質。
提問:等式的性質有哪些?等式的性質有什么應用?
提問:怎樣應用等式的性質解下面的方程?說說你的想法。
出示:x-3=150.5x=1x÷=2
根據(jù)學生說明板書解方程。
指出:根據(jù)方程里已知數(shù)和未知數(shù)的關系,應用等式的性質使方程左邊只剩下x,就能求出方程的解。
②做“練習與實踐”第2題。
學生觀察第2題。
提問:你會解這些方程嗎?請你獨立解方程。
學生解方程,指名板演。
集體校對,讓學生說說解方程的思路。
指名說說檢驗的方法,選擇一題板演檢驗過程。
提問:解方程與方程的解有什么區(qū)別?請你選擇一題說說它們的區(qū)別。
3.復習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1)談話:學習方程是為了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有哪些?你認為最關鍵的是哪一步?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第一步:弄清題意,用x表示未知數(shù)。
第二步:找出等量關系。
第三步: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第四步:檢驗,寫答句。
(2)說出下面各題中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①果園有桃樹和柳樹共1000棵。
、诩t花比黃花少25朵。
、蹖W校航模組的人數(shù)是美術組的3倍。
、芑ń痿~比黑金魚的1.2倍還多8條。
讓學生獨立思考,指名說出等量關系,明確要根據(jù)條件表示的意思確定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
三、鞏固深化
1.做“練習與實踐”第3題。
學生讀題后獨立解答。
集體交流,學生說出解題思路,教師板書等量關系和方程,并解方程。
說明:這題的關鍵是根據(jù)條件找出等量關系,再根據(jù)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2.做“練習與實踐”第4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提問:鞋的碼數(shù)與厘米數(shù)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獨立完成,把書上的表填寫完整。
集體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思考的。
追問:求b的碼數(shù)和求a的厘米數(shù)有什么不同?
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數(shù)的整除有關概念,明確概念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能力目標結合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推理、概括、歸納等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養(yǎng)成合作學習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明確概念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難點:在整理中構建數(shù)的整除的知識網絡。
教學過程:
一、結合情境,搜集概念。
師:今天一共有多少位同學來這里和老師一起學習?
生:40位同學。
師:40位同學又分5個學習小組,哪位同學能用數(shù)的整除的知識說說40與5的關系?
生:40能被5整除。
生:5是40的約數(shù)。
生:40和5的最小公位數(shù)是40,最大公約數(shù)是5。
師:剛才大家說的很好,說到了整除、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同學們再想一想,在數(shù)的整除里,除了這幾個概念外,我們還學習了哪些知識呢?
生:整除能被2、3、5整除的特征,倍數(shù)、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約數(shù)、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質因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變質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
二、敘述概念意義,梳理知識網絡。
(1)學生在小組內通過相敘述,質疑問難等方式回憶概念的意義。
(2)學習復習完后各組互派代表相查概念的掌握情況,并向老師匯報抽查結果。
2、梳理知識網絡。
(1)小組活動。
師:從同學們反饋情況來看,各小組這些復習概念較好,但數(shù)的整除里知識之間存在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呢?請同學們動手整理一下。
(2)對比交流。
抽一小組在黑板上整理,然后各小組表示。
師:通過展示,你們認為哪種觀點有道理呢?
各小組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后,都說出了道理。
下面看到老師這里也有一個網絡圖。
師:通過網絡圖更清楚地知道,在整除的前提下產生了一對概念倍數(shù)、約數(shù)、倍數(shù)下面又產生了公倍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的概念,約數(shù)下面又產生了公約數(shù),最大公約數(shù)的.概念;從分析自然數(shù)的個數(shù)又引入了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能被2、3、5整除的數(shù)一定是2、3、5的倍數(shù),從能被2整除的這個角度,出現(xiàn)了奇數(shù)偶數(shù)概念。公約數(shù)只有1的兩個數(shù)叫互質數(shù),所以互質數(shù)與公約數(shù)有聯(lián)系。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在56□的□里填上一個數(shù)字,使它能被3整除,又能被2整除。
2、填空。
(1)在1~20中是偶數(shù)的有()是奇數(shù)的有(),是質數(shù)的有(),合數(shù)的有()
(2)如果a、b兩數(shù)互質,那么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最小公倍數(shù)是()。
如果a是b的倍數(shù),那么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最小公倍數(shù)是()。
(3)18和24的最大公約數(shù)是(),最小公倍數(shù)是()。
四、全課總結,交流收獲。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概念?
2、這節(jié)課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討論、交流觀察等方法,會說出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通過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求圓柱的側面積
教學工具
圓柱教具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圓柱,圓柱有哪些特征?它各部分的名稱叫什么?
師:兩個底面和側面合在一起就是圓柱的表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板書:圓柱的表面積)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幾何圖形。現(xiàn)在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圖形?(老師拿著長方形紙板)
師:那它的面積如何求?
師:圓的面積和周長公式是什么?
師:那圓柱的表面積怎么計算?是哪些面積的和呢?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圓柱的表面積,剛才大家討論兩個底面面積和側面面積合在一起就是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積會求了,那我們先一起來學習一下如何求圓柱的側面積。
復習各種圖形的面積的公式,讓學生觀察模型,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積是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面積的和,為本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環(huán)節(jié)二:探究新知
目標1:通過討論、觀察等方法,會說出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圓柱的側面積
。1)推導公式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圓柱的展開圖(沿著圓柱的一條高剪開,圓柱的側面是一個長方形
師: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小組討論:
問題:①這個長方形和圓柱體有哪些關系?②你能推導出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嗎?師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側=Ch
。2)利用公式計算(加深對公式的理解,并能靈活運用公式)
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己體會出圓柱與長方形之間的關系。小組間互助,共同探討知識的過程,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圓柱側面積公式,對知識理解得更透徹,從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評價目標一)
環(huán)節(jié)二:探究新知 目標2:通過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例:一個圓柱,底面的直徑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側面積。(得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老師在黑板上板演。(規(guī)范格式)
S側=Ch=3.14×0.5×1.8
=2.826
≈2.83(㎡)
答:它的側面積約是2.83平方米。
嘗試練習,讓學生計算圓柱的側面積。(教師巡視)
、僖粓A柱的.底面周長是10厘米,高12厘米,求它的側面積;
、谝粓A柱底面半徑是5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側面積;
、蹐A柱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直徑的2倍,求它的側面積
2. 圓柱的表面積
。1)推導公式
同學們已經學會求圓柱的側面積,那么如何求圓柱的表面積呢?
根據(jù)學生匯報過板書: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2個底面面積的和
S表=S側+2×S底
(2)利用公式計算
例4:一頂圓柱形,高750px,帽頂直徑500px,做這樣一頂帽子至少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數(shù)保留整十數(shù)。)
、賹W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已知圓柱的高和底面直徑,求表面積。)
、谇蟮氖菑N師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廚師帽沒有下底面,說明它只有一個底面)
、壑付▋擅麑W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進行計算。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數(shù)是否計算正確。
由此指出:這道題使用的材料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這道題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通過獨立嘗試、匯報交流,評析。( 評價目標二)
小結:在實際應用中計算圓柱形物體的表面積,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計算煙筒用鐵皮只求一個側面積;水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油桶用鐵皮是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積,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進一法取值,以保證原材料夠用。
反思
圓柱圓錐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最后一部分內容,圓柱表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非常適合學生自主探究。結合我校開展的“提綱導學、自主探究”活動,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做了積極的嘗試,效果非常不錯。
首先,在新授課之前,我在去年去老師設計的道學提綱基礎上稍作修改,形成了自己的導學提綱:
1、找一個圓柱形的物體,測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盡可能取整數(shù),最多保留一位小數(shù))
2、你能動手用彩色紙給這個圓柱形的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嗎?動手試一試“穿衣”之前先思考:圓柱形物品有哪幾個面?這些面都是什么形狀?
3、把圓柱體的漂亮外衣脫下來,展開鋪在桌面上觀察:圓柱的外衣包含哪幾部分?都是什么形狀的?
4、你能算出用了多少彩色紙嗎?注意觀察:計算每部分的面積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就是圓柱的什么?
5、將你的計算過程試著寫在反面。
把這個提綱發(fā)給學生,作為晚上的作業(yè)。因為學生有了圓的周長、圓的面積提綱導學探究經歷和體驗,對這次的探究比較有興趣,加之家長的大力支持,全班同學都很認真很用心的進行了探究實踐,不及給圓柱體穿的外衣漂亮、精致,而且認真按提綱的要求進行了觀察、思考。
課堂上,學生饒有興趣的互相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實踐過程和操作中的樂事。在此基礎上,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舉手發(fā)言,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發(fā)現(xiàn)。他們通過動手實踐發(fā)現(xiàn):給圓柱穿上外衣需要一塊長方形的彩紙和兩個同樣大小的圓形,長方形那個彩紙的長等于圓柱地面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而兩個圓形就是圓柱的底面。孩子們互相交流,互相補充,很自然很直觀地得到了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老師在這其中只起到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學的輕松愉快而且扎實。
不足的是,課后練習時,學生計算時由于數(shù)字不好算,常有為難思想,計算失誤較多。還有的學生,列式時容易丟三落四。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以后會注意以下問題:
1、提綱導學法是很不錯的方法,以后會根據(jù)課題繼續(xù)嘗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作業(yè)學生比較喜歡,并且各種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能夠按提綱步驟探究,避免了上課探究時小組活動中部分孩子的“觀眾、聽眾”角色,每個人都要自己親手去做,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家長參與了孩子的活動過程,關注了孩子的發(fā)展過程,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情況;
2、探究不能只重過程忽視結果
在學生探究得到結果后,更要重視知識的靈活運用,要注意不能讓學生重過程輕結果,更要重視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時,比較復雜的問題,不要列綜合算式,以免把本來會做的題弄錯,提高正確率。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3
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shù)、百分數(shù)(二)、圓柱與圓錐、比例、數(shù)學廣角、整理和復習等。
在數(shù)與代數(shù)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負數(shù)、百分數(shù)(二)和比例三個單元。結合生活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shù),了解負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百分數(shù)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學會解決有關百分數(shù)的簡單實際問題是加強問題解決教學的重要方面之一。比例的教學,使學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會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圓柱與圓錐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圓柱、圓錐特征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掌握有關圓柱表面積,圓柱、圓錐體積計算的基本方法,促進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fā)展。
在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百分數(shù)(二)、圓柱與圓錐、比例等知識的學習,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數(shù)學思想方法方面,教材除了結合負數(shù)、百分數(shù)(二)、圓柱與圓錐、比例、整理和復習等知識,讓學生體會、理解和掌握歸納法、類比法、符號思想、分類思想、演繹推理思想、轉化思想、數(shù)形結合思想、函數(shù)思想等思想方法外,還安排了“數(shù)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理解和掌握模型思想、歸納法、演繹推理思想,體會運用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優(yōu)越性,發(fā)展學生的四能。
整理和復習單元是在完成小學數(shù)學的全部教學內容之后,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系統(tǒng)的、全面的回顧與整理,這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原來分散學習的知識得以梳理,由數(shù)學的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的數(shù)學認知結構,為初中的數(shù)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能掌握本冊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學習較主動,但有個別學生依賴性較強,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較差,聽課時較易分神,學習成績較不理想。應用類,如應用題,還有個別學生對題目難以理解,解題困難。學生學習習慣大多較好,課堂聽課認真,作業(yè)基本上都能按時完成。只有少數(shù)潛能生學習上仍有惰性,完成作業(yè)處于應付狀態(tài)。本學期盡量多設計分層次作業(yè),讓潛能生得到提高,優(yōu)生得到發(fā)展。
學習目標
1、熟練地掌握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解決問題。
2、通過歸納整理,是學生熟練地掌握解決百分數(shù)問題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認真審題,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
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折扣、成數(shù)、稅率、利率等百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它們更多的應用,學習新知識之前,我們來回憶下之前的內容。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隨機板書,繪制表格。
二、綜合運用
課件出示例5。
1、學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及問題,嘗試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2、利用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回答,歸納出解題思路。
提問啟發(fā):“滿100元減50元”是什么意思?
引導回答:就是在總價中取整百元部分,每個100元減去50元。不滿100元的零頭部分不優(yōu)惠。
歸納整理解題思路:
。1)在A商場買,直接用總價乘以50%就能算出實際花費。
。2)在B商場買,先看總價中有幾個100,230里有兩個100,然后從總價里減去2個50元。
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果。再交流匯報,教師板書:
A商場:230×50%=115(元)
B商場:230-2×50
=230-100
=130(元)
115<130,
答:在A商場買應付115元,在B商場,買應付130元;選擇A商場更省錢。
4、總結思考:在什么時候這兩個商場價格差不多呢?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2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講解。
2、完成練習二第12題,再集體交流訂正。
3、完成練習二第13題!罢凵险邸笔鞘裁匆馑迹吭趺从嬎隳?
4、完成練習二第14題。
5、完成練習二第15題。提示:增長為“-0.068%”表示什么意思?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將如何運用到生活中呢?
板書設計
百分數(shù):整理與復習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問題,經歷認識成反比例關系的量的過程。
2、知道反比例的意義能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關系,能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量的實例,并進行交流。
3、對現(xiàn)實生活中成反比例關系的事物有好奇心,在判斷成反比例量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課前準備:
找一本《安徒生童話》,把四個人看書表格畫在小黑板上(圖用文字),找一張10元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都喜歡讀書,許多同學特別喜歡讀童話故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本童話故事書,你們看是什么?
出示《安徒生童話》,可了解一下誰讀過這本書。
師:猜一猜,這本書有多少頁?
學生猜測,然后實際看一看,說出頁數(shù)。
師:你們知道嗎?我們書中的四個同伴都讀過這本書,而且記錄下了他們每人讀書的情況。請同學們看小黑板。
小黑板出示:亮亮紅紅聰聰丫丫
每天看的頁數(shù)12 15 18 20
看的天數(shù)15 12 10 9
2、讓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師:觀察這個統(tǒng)計表,從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可能說出很多,如:
●亮亮每天看12頁,看了15天。
●紅紅每天看15頁,看了12天。
●聰聰每天看18頁,看了10天。
●丫丫每天看20頁,看了9天。
●丫丫看得最快,只用了9天,亮亮看得最慢,用了15天。
二、認識反比例
(一)讀書問題
1、師:觀察表中的數(shù)據(j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預設:●每天看的頁數(shù)越多,看的天數(shù)就越少。
●每天看的頁數(shù)越少,看的天數(shù)就越多。
●每天看的頁數(shù)乘看書的天數(shù),積是一定,都是180。
第三種意見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啟發(fā):
師:把他們每天看書的頁數(shù)和看的天數(shù)分別乘一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天看書的頁數(shù)與看書天數(shù)的乘積就是這本書的頁數(shù)),你們能總結出一個數(shù)量關系式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隨即板書:
每天看的頁數(shù)×需要的天數(shù)=書的總頁數(shù)(一定)
2、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當書的總頁數(shù)一定時,每天看的頁數(shù)和看的天數(shù)之間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在四個同伴看同一本書這件事情中,看書需要的天數(shù)是隨著每天看書的頁數(shù)的變化而變化的,每天看的頁數(shù)擴大,需要的天數(shù)就縮小;反之,每天看的頁數(shù)縮小,需要的天數(shù)就擴大。而且,每天看的頁數(shù)和需要的天數(shù)的乘積一定,我們就說每天看的頁數(shù)和需要的天數(shù)這兩種量成反比例。
板書:成反比例的量
3、師:像這樣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縮小,而且他們的乘積相等的事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下面我們就共同來看一個換零錢的問題。教師出示表格,并拿出一張10元的人民幣。
師:老師這有一張10張的人民幣,如果要把它換成5元的,能換幾張?如果換成1元的呢?那要換成5角的,2角的,1角的呢?
學生說,教師填在表格中。
面值5元1元5角2角1角
張數(shù)2 10 20 50 100
師:仔細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
●換的錢的面值越大,需要的張數(shù)就越少;換的面值越小,需要的張數(shù)就越多。
●表中面值與張數(shù)的積是一定的。
師:你們能總結出這里的數(shù)量關系式嗎?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
錢的面值×張數(shù)=10(元)
4、提出“議一議”的問題,讓學生判斷并得出零錢的.面值與換的張數(shù)這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學生可能會說:
●10元錢是一定的,錢的面值和換的張數(shù)是變化的,錢的面值變大,錢的張數(shù)就變小;錢的面值變小,張數(shù)就變大。
●錢的總數(shù)是一定的,錢的面值與換的張數(shù)是是變化的,錢的面值越大,換的張數(shù)就越小。反之,錢的面值越小,錢的張數(shù)就越多。
師:通過看書的事情,我們知道了什么樣的兩個量叫反比例,現(xiàn)在老師提一個問題:零錢的面值與換的張數(shù)這兩種量成反比例嗎?為什么?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討論后,多請幾人發(fā)言。
5、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分析一下上面的兩個例子和數(shù)量關系式,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可能會說:
●它們都是乘積一定,一個量變大,另一個量變小。
師:像上面這樣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兩種量相對應的積也一定,就說這兩種量成反比例,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稱為反比例關系。這段話在課本第13頁,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
學生自己讀書。
6、師: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叫成反比例關系的量,誰來說一說,成反比例的量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學生可能會說:
●是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
●這個量的乘積一定。
●一個量變大,另一個就變小;一個量變小,另一個就變大。
三、嘗試應用
1、讓學生自己判斷“試一試”中的三組數(shù)量。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試一試”,自己判斷一下,每題中的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同學們可以互相討論,要說明判斷的理由。
給學生獨立思考、交流的時間。
2、師:誰來匯報一下你判斷的結果,并說一說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
重點讓學生一說判斷的理由,學生如果有其它說法,只要是對的就給予肯定。
3、師:我們認識了什么叫做反比例關系的量,你能舉一個生活中反比例的例子嗎?先和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交流,然后指名舉例并說明理由。
4、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成反比例關系的量,下面請看練一練第1題,自己判斷一下,每題中的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要說明理由。
給學生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的時間,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結論是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
●乒乓球的總個數(shù)一定,就是說每盒裝的個數(shù)和需要的盒子乘積一定,每盒裝的越多,需要的盒子就越少,反之,每盒裝的越少,需要的盒子就越多。所以乒乓球總個數(shù)一定,每盒裝的個數(shù)和需要的盒數(shù)成反比例。
●全班的總人數(shù)一定,男生和女生人數(shù)是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但他們不是相乘的關系。
學生如果有其他說法,只要意思對,就給予肯定。
四、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2題,先讓學生自己讀題并判斷,然后指名匯報。
2、練一練第3題,完成表格再判斷,交流時說出自己的想法。
3、練一練第4題,先幫助學生理解題,讓學生明白大齒輪與小齒輪轉數(shù)的關系,因為30:10=3,所以大齒輪轉一圈,小齒輪轉3圈,然后,說明在工業(yè)生產中,齒輪轉的周數(shù)叫轉機,讓學生填表,并回答問題。
五、知識拓展
介紹成反比例的量可以用方格紙上的圖表示,讓學生課下自己閱讀。
師:在學習正比例的時候,我們知道成正比例關系的量可以在方格紙上畫圖表示出來,其實成反比例的量也可以在方格紙上畫圖來表示。請同學們課下自己看一看知識窗里的內容,了解成反比例的量怎樣用方格紙上的圖表示。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5
教學理念
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教學伊始,先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圓錐,并讓學生舉出成活中的圓錐,這樣,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圓錐。并通過測量的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親身感受“做數(shù)學”的過程。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圓錐的高和側面,掌握圓錐的特征,會看圓錐的平面圖,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
2、通過動手測量圓錐的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圓錐形實物、圓錐形教具
教學流程
一、復習
1、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圓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課
1、圓錐的認識
。1)實物投影呈現(xiàn)課文情境圖,讓學生觀察這些物體有什么特征。
(2)讓學生拿著圓錐模型觀察和擺弄后,指定幾名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圓錐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的,等等。
。3)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在圖上標出頂點,底面及其圓心O)
。4)圓錐有一個曲面,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5)讓學生看著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由于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2、小結
圓錐的特征(可以啟發(fā)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征是: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
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借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下冊教案03-16
蘇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案01-07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6-12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11-23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教學教案01-06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數(shù)學12-23
新人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5-31
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圓柱的體積教案08-26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