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落花生》
一、背景知識
1、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有一篇課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現(xiàn)代優(yōu)秀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許地山,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樸實洗煉、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感觸,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優(yōu)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間。
2、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jié)的經(jīng)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在表達上頗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
1、根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我認為語文閱讀教學只是示例教學。課堂上對課文內容的處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加深理解,讓學生學得充分,學得深刻。就如《落花生》這篇課文我認為教師應抓住父親所說的這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教師要善于質疑,設置懸念,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性思維。
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是借物喻人,教師可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類人?也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一類人具備著落花生的這種精神。同時,新課程理念(二)提到的關于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問題。我認為《落花生》這篇課文體現(xiàn)的是一種奉獻精神。當然我們在評析時要賦予落花生以一種主體性,或者說它是主體精神的某種體現(xiàn)!澳銈兣既豢匆娨豢没ㄉs地長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沒有果實,非得等到你接觸它才能知道。”落花生沒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長,在地下結果。
炫耀自己是一種自我欲望的滿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卻是十足的貢獻。蘋果在生長的同時由于其顏色、芳香吸引了羨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長和死亡的過程中滿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畢竟還是有果實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滿足自己,沒有果實,絲毫不貢獻的主兒,大概許地山連提也不愿提到它們。也許,落花生的默默奉獻并沒有要以此貶低別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紛爭、斗爭,它也許只要我們品嘗它,而不要我們去拿它跟別的植物比較。所以我們如果把這種奉獻擴展到人際關系的斗爭、社會的貢獻,甚至到增加許多道德、倫理的內容進去,那就違背了作者的原意。
《落花生》沒有要我們把它的哲學當作工具,而只是講了一種人生的.意義,傳達一種極高尚的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又是那么一種極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塊極普通的閑地,普通的父親母親,普通的故事所產(chǎn)生出來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課文重點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說的幾句話上由落花生的特點進而闡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類,有著內在的美,有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
文章否定的是那種“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這種“東西”只會炫耀自己,嘩眾取寵,而無真才實學,外表好看心靈卻不美,對別人、對社會沒有好處,甚至有害,那絕不是美的、有價值的東西。
2、我認為在學習該篇課文時,應該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三、設計思路
我在設計這堂課時,把父親所說的這幾句話作為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親話的含義,從而抓住課文的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全文思想感情。另外,為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lián)系起來,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具體步驟如下:
。1)、課前,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及有關花生的常識。(學生可通過查找相關資料獲知,課堂上教師可利用課本P48頁插圖,讓學生了解花生的生長特點。)
。2)、課堂教學中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從父親說的這幾句話中領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這種品格的人。
。3)、本文語言淺顯,但所說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說明的做人道理的問題上,教師要注意三點:一要保證學生個體進行充分閱讀、思考和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的時間。二要注重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lián)系起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要對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認同。三要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見解。
。4)、“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
。5)、比喻手法所能體現(xiàn)的總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說:“比喻總是跛足的!北容^也是一樣。本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非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父親說那段話的目的,不曲解課文的本意。
四、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主要講一家人議論花生的好處,教育學生懂得不要只講體面,只求外表美,應該做一個有真才實學,對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學會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借助具體事例來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
4.學會生字新詞句。
5.分角色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詩歌所蘊含的主題,體會詩歌熱烈真摯的情感。
2、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及駕馭想象的能力。
3、明確這首詩歌的現(xiàn)實意義和當代意義。
說明:
這首詩歌的篇幅較長,在教學中進行細枝末節(jié)的分析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合理取舍。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理解詩歌的主題,并體會詩人抒發(fā)的情感是最基本的。同時由于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體現(xiàn)了浪漫主義的風格,顯示了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可以從詩歌采用的統(tǒng)一的意象上來理解詩人駕馭想象的能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站在五四運動和今天這兩個不同的時間點上理解詩歌強大的生命力,體會本詩對中國新詩藝術的.貢獻,充實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能夠分析詩歌的豐富意象,從而理解作者的想象力及駕馭想象的能力。
2、難點:正確理解時代背景和本詩主題的關系。
說明:
在詩人的筆下,人與地球的關系成為孩子與母親的關系,這是詩人在抒發(fā)感情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五彩斑斕的想象的藝術境界。因而通過詩歌中既多樣又統(tǒng)一的意象的分析來理解詩人的想象力就顯得尤其重要。此外,這首詩歌的產(chǎn)生并不是詩人單純的個人理想,而是社會理想的體現(xiàn),這和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讓學生理解五四運動的民主平等思想在詩歌中的體現(xiàn)是一個難題,并且教師還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從今天的視角來閱讀詩歌,使優(yōu)秀詩歌的生命力得以延續(xù)。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預設學生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教師提問:你曾經(jīng)讀過關于母親的詩歌嗎?然后引入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導入本課的學習。快速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思考學過的關于母親的詩歌,同時學生可以互相補充。溫故而知新,快速熟悉詩歌寫作的對象。
朗讀品味教師示范朗讀。學生熟悉詩歌,進入詩境。同時在傾聽教師的朗讀過程中體會詩歌的真摯情感。激起學生朗讀詩歌的興趣,同時為正確理解詩歌作好鋪墊。
重點把握
教師有效組織課堂教學。
1、詩人將我和地球的關系想象成誰和誰的關系?
2、地球母親和自我的關系在詩歌豐富的意象中卻變得單純統(tǒng)一,為什么?學生在詩歌中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力。
另外通過學生的討論,學生可以明確多樣的意象卻有一個形象的核心,這使母親和自我的關系變得單純,這是詩人駕馭想象的能力的體現(xiàn)。
學生充分體會詩歌想象的藝術境界。
難點討論
1、詩人強調人是地球之子,是大自然之子,通過這種關系的描繪,他最終要在詩歌中表達什么主題?
2、這樣的主題和五四運動的思想有何關系?
3、如果從今天的角度解讀這首詩歌,我們還可以把它理解成什么主題?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各抒己見等形式逐漸使各問題迎刃而解。提高學生探究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以及多角度考慮問題的廣度。
作業(yè)布置課后閱讀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進行比較,體會三首詩歌的不同主題。拓寬閱讀面,提高鑒賞能力。
思路點撥
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比較自由。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從現(xiàn)代詩歌的藝術特點進行賞析評價;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體會郭沫若的詩歌特色;同時與艾青、舒婷的詩歌進行比較教學,理解在這些詩歌中母親的不同含義、詩歌的不同主題也是一種比較可取的方法。
練習舉隅
1、詩人將地球稱為“我的母親”有什么深刻含義?
2、郭沫若的詩歌在情感抒發(fā)上有何特點,在語言運用上又有哪些特色?
3、對這首詩歌寫一段鑒賞性的評論。字數(shù)300字左右。
語文教案 篇3
一、認識字詞
寂寥(liáo)嘈(cáo)雜冗(rǒng)長陶冶(táoyě)
樂(yuè)以教和(hé)和(hè)歌工尺(chě)
弄,①弄(lòng)堂;②捉弄(nòng)
和,①和(hé)平;②和(hè)歌③和(huò)藥
樂,①樂(lè)趣②音樂(yuè)
二、文中線索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事情線索:
下雨————躲雨———借琴———拉琴————惜別
感情線索:作者:掃興—反覺趣味——借琴安慰——拉琴得樂———欣然惜別
兩女孩:怨天尤人———喜極而歌———難舍難分
導入……
一、作者簡介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xiāng)人,F(xiàn)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主要作品收集在《緣緣堂隨筆》里,另外還出版了《護生畫集》、《子凱漫畫集》、《音樂入門》等。翻譯作品有《獵人筆記》、《源氏物語》、《西洋畫派十二進》等。
二、認識字詞
正音:寂寥(liáo)嘈(cóo)雜冗(rǒng)長陶冶(táoyě)
樂(yuè)以教和(hé)和(hè)歌工尺(chě)
把需注音的生字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給加點字注音,并引出多音字,如:弄,①弄(lòng)堂;②捉弄(nòng);和,①和(hé)平;②和(hè)歌③和(huò)藥;樂,①樂(lè)趣②音樂(yuè);把詞語的解釋念給學生聽,并讓他們找到相應的`詞語。
釋詞:趨之如歸:很快地走過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樣。怨天尤人:埋怨天,責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觀條件。望洋興嘆: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樂以教和:音樂是用來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諧相處的。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tài)、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留戀童年、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4、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根據(jù)學生家庭的實際,讓學生聽聽長輩講的關于小時候家鄉(xiāng)生活的故事,或者回憶自己的兒時趣事,豐富他們的感情體驗。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上文,激發(fā)情感
學習了上課《梅花魂》,透過一位身在異國的華僑老人對唐詩宋詞的喜愛,尤其是對一幅墨梅圖的.分外愛惜,以及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和殷殷期盼,深深激起了我們的愛國之情。下面,老師帶來了王維的一首詩:“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里面也提到了梅花,它表現(xiàn)的又是怎樣一種感情呢?(出示詩歌)
學生自由吟誦詩歌,交流體會
小結:
詩人漂泊他鄉(xiāng),通過心系家鄉(xiāng)窗前的梅花,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而在不少文章中,通過對某樣事物的描寫同樣能傳達人物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桂花雨》,聰明的同學們一定猜出了課文主要寫的是—— 桂花,那它又表達了什么感情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體會情感
學生帶著閱讀任務,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作者借桂花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并劃出有關詞句。
反饋交流:
、薄爸星锕(jié)前后,正是故鄉(xiāng)桂花盛開的季節(jié)。”
、病拔夷钪袑W的時候,全家到了杭州!
、场翱墒悄赣H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础坝谑,我又想起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從這些句子,體會到課文表現(xiàn)了對故鄉(xiāng)和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07*桂花雨教學設計四,桂花雨,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知識能力目標:積累文言詞語和成語,理解寓言的寓意;
2.過程方法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問題,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充滿睿智之光的我國古代寓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及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設想]
先讀通原文,整體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領悟故事的寓意,這是閱讀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最后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談談寓言給予自己的啟示,并進行語言積累,這是閱讀的標的。朗讀貫穿始終,自主、合作、探究為學生主要的學習方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3分鐘)
1.搶答成語:
展示課件一:
學生看圖說成語,比賽搶答——井底之蛙、畫龍點睛、對牛彈琴、守株待兔、掩耳盜鈴、亡羊補牢。
2.導入新課:
剛才同學們看圖搶答的這六個成語,均來自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謂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過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馬》,看看這個寓言假托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寄寓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給予我們怎樣的啟示?
展示課件二,并板書課題。
二.初讀(6分鐘)——讀準確,讀通暢
學習文言文,同學們可能感到有些困難。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這篇課文同學們作過預習,現(xiàn)在,老師檢查一下朗讀的情況。
1.學生齊讀一遍課文。要求字正腔圓,即要求字音準確,發(fā)音飽滿。
展示課件三:
其父(fǔ)曰父(fù)子相
其馬將(jiāng)胡駿馬而歸使關羽將(jiàng)三萬兵至益陽
墮而折(shé)其髀?lián)p兵折(shé)將
2.老師范讀,學生再讀。要求讀得抑揚頓挫(要注意停頓,要分出輕重,讀出語氣)。
展示課件四: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其馬/將胡駿馬/而歸此/何遽/不為福乎?↗
三.再讀(8分鐘)——通文意,析情節(jié)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須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內容。
1.通文意:對照注釋疏通文意,在自讀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學習。如有不懂的問題可提出來,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解決。強調下面重點詞語(古今異義)的意義:
展示課件五:
馬無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經(jīng)過)數(shù)月其馬將(帶領)胡駿馬而歸
其子好(喜歡)騎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2.理關系: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
請指出“塞翁”、“善術者”、“其父”、“其子”、“父子”各指代誰?(如果能
啟發(fā)學生自己提出,并由此引起爭論效果就更好)
3.析情節(jié):此故事情節(jié)可分為幾個部分,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jié)各部分的內容: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4.復述故事:采用比賽形式,讓學生對照圖片進行復述(創(chuàng)造性的復述)課文,以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為下面研讀課文作準備。
。1)展示課件六請男生對照“失馬”的圖片進行復述課文;
。2)展示課件七請女生對照“得馬”的圖片進行復述課文;
。3)展示課件八請男生對照“折髀”的圖片進行復述課文;
。4)展示課件九請女生對照“相!钡膱D片進行復述課文;
四.研讀(15分鐘)——提問題,探寓意
這篇古代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塞翁失馬得馬、兒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寄寓了一個什么樣的意味深長的道理呢?
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分組合作討論來探究寓言的寓意。
1.教師指示思考的角度
從寓言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看,從塞翁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來看,從壞事和好事之間的關系來看。
2.合作研討,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研討的角度:
。1)從寓言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看(福禍得失的一系列變化說明了什么道理?)
討論、點撥:任何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因為禍中往往隱藏著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預伏著禍的先機。福與禍、得與失、好與壞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因此應當用辯證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
(2)從“塞翁”能沉著冷靜的靜觀事情的變化來看(面對一系列變化,塞翁為什么能處變不驚?)
。ňo緊抓住“塞翁”那三句話來思考。也可讓學生讀讀那三句反問句,通過揣摩語氣來達到目的。)
討論、點撥:因為塞翁是一個“善術者”,能推測人事的吉兇禍福,他好像洞悉人間世事的變化之玄機,懂得禍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轉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對這一系列變化,他能處變不驚,沉著冷靜,樂天知命,不因禍福而悲喜,不以得失為懷。正因為如此,我們認識事物應當把握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
。ǎ常┰凇叭獭笨磥恚瑝氖履茏兂珊檬,好事能變成壞事,難道就不要一定的條件就可以轉化的嗎?
討論、點撥:轉化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jīng)]有馬,壞事能變成好事嗎?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歡騎馬,好事能變成壞事嗎?如果胡人不入侵邊境,壞事能變成好事嗎?“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馬”,“‘塞翁’之子喜歡騎馬”,“胡人入侵邊境”,這些正是好事和壞事相互轉化的條件。
由此我們可知:這則寓言通過假托“塞翁失馬”的故事,寄托了這樣一個寓意——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簡要板書,見上)
老師可以順勢點撥:這就是“塞翁失馬”這個成語的意思。與此相關的有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還有俗語“塞翁失馬,焉(安)知非!。(黑體字板書)
。常|疑或激疑:
。1)在塞翁看來,好事可變成壞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給我們的感覺好像好就是壞,福就是禍,難道兩者之間就沒有區(qū)別了嗎?
點撥:是的,盡管“塞翁”能洞悉事物之間的相互轉化,但他混淆了事物之間的界限,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陷入了相對主義的泥淖。同時,他那種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也是不宜提倡的。
。2)盡管那些“近塞之人”他們不知道禍福相互轉化的道理,但我總覺得文末以“近塞之人死者十九”來反襯“塞翁”之子“以跛獨存,父子相保”格調低。
點撥:當外敵入侵時,那些“近塞之人”能拿起武器,以死報國,死得光榮。而“塞翁”之子“以跛獨存,父子相!憋@得消極不可取。這是作者的局限性所在。
。ㄈ缬袑W生提出諸如此類的質疑,老師要大加表揚,因為此時正是學生迸發(fā)創(chuàng)造火花的時候,要備加愛護,給予肯定。)
五.聯(lián)讀(5分鐘)——聯(lián)生活,談體會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塞翁失馬”的經(jīng)歷?請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這則寓言還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
。康氖菫榱伺囵B(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討論、小結:
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發(fā)展變化的,我們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應學會辯證的看問題。
2.對待生活,我們應當積極樂觀,不應消極悲觀,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因為好壞、福禍、利害是相互轉化的,在考慮問題時,我們應當考慮周全,處事要謹慎,要防患于未然。
4.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chuàng)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
5.現(xiàn)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安之泰然,處逆不驚.
…………
六.積讀(3分鐘)——背課文,積成語
1.背讀課文。
2.積累成語。
請學生比賽列舉含“馬”字的成語,然后展示課件八,讀記成語。
板書設計:
塞翁失馬————塞翁失馬,焉(安)知非福
劉安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ǖ湥ǜ#ǖ湥ǜ#
寓意: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感悟到漢字的構字特點,感悟偏旁表義的作用,使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2.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會寫4個字。
3.通過猜猜畫畫,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4.豐富學生的詞匯,進行詞語積累。
5.借助拼音學習古詩,擴大閱讀量,積累語言。
6.通過對事情結果的設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求異思維能力,激起學生樂于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感悟漢字偏旁表義的作用。
2.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會寫4個字。
3.在讀讀、想想、畫畫、說說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喜愛語文,樂于積累、樂于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朗讀錄音帶、配樂帶、錄音機。
3.課文插圖。
4.卡通人物:樂樂。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卡通人樂樂)教師模仿樂樂說話:小朋友,我叫樂樂。今天,我將帶大家到語文樂園游玩,那可是一個又好玩,又能展示大家本領,還能獲得獎品的地方。你們想去看看嗎?
(二)有趣的漢字
1.看老師做動作猜字:做“跑”的動作,學生猜字后板書:跑。做“跳”的動作,猜出后板書“跳”,做“走路”的動作,猜字。
2.讀一讀,想想這三個字和什么有關。
3.小結:漢字中,帶有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腳有關。
4.投影“抱、打、捉”三字。
1.指名讀音。
2.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想想它們和什么有關。
3.小結:這幾個字都有提手旁,它們都和手有關。
5.總結:我們的漢字真奇妙,有許多字的偏旁能表示出字的意思,我們可以根據(jù)這個特點識字或選字組詞。
6.你能說出幾個相同偏旁的字,再說說它們和什么有關嗎?
(三)寫字板
觀察范字,注意間架結構,看清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怎樣安排才能寫好這四個字。
1.指導書寫。強調書寫筆順,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范寫。提醒學生:“寫”是上下結構,書寫時上小下大;“足”是獨體字,書寫時撇、捺要伸展,托住上邊的口。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不良的寫字姿勢,鼓勵學生寫好字。
3.自己找出寫得滿意的字,同桌互相欣賞,互相學習。
4.評選寫字能手,請他說說寫字要注意的地方。
(四)照樣子說
1.出示:高高的、胖胖的
一片片、一只只
觀察兩組詞語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2.小結:上面一組是前兩個字相同,下面一組是后兩個字相同;上面一組是形容樣子的,下面一組是說數(shù)量的。
3.學生仿照樣子說詞 ,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五)猜猜畫畫
1.投影謎面,自由讀。
2.想一想:謎底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3.畫一畫謎底。
第二課時
(一)閱讀欣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中國的名山之一華山去旅游。讓我們閉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飛呀飛,飛到華山。
2.(出示圖)華山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了。你們看到了什么?假如你現(xiàn)在爬上了華山的頂峰,你有什么感受?
3.宋代詩人寇準跟你有同感,他把自己的感受寫在詩中,大家自由地讀一讀。
4.教師進行配樂朗讀,請學生欣賞。
5.學生朗讀,評讀。
6.學生配樂朗讀。
(二)語文生活
1.故事導入:(投影獨木橋)這是一座獨木橋,由一根很窄的木頭搭在河的兩岸建成,橋下是嘩嘩的流水。有一天,兩只山羊同時從兩邊上了橋,但橋上一次只能過一只羊。請你想一想,后來會發(fā)生什么事?
2.小組討論結果。
3.各小組派代表在班里交流。要求每組的方法都不相同。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討論得很激烈。大家認為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兩只羊互不相讓,你頂我,我頂你,結果都掉下了河。一種是兩只山羊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過橋的辦法,如一只羊先退回去,讓另一只先過去;或一只羊橫站著,讓另一只羊從身上跨過去……結果它倆都順利地過了橋?磥恚灰鄤幽X筋,就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4.你喜歡哪種結果?說說理由。
5.同桌演一演山羊過橋。
6.指名上臺表演。
7.評獎:聲音響亮獎、善于傾聽獎、方法獨特獎、最佳表演獎。
8.指名上臺講故事《過獨木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進而產(chǎn)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重點難點
1.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錫(xī)林郭(ɡuō)勒(lè)大草原
內蒙[měng]古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kuò)而又美麗的。[句導讀:開篇點題,并且概括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特點之一:廣闊而美麗。]
段導讀:總的講了錫林郭勒草原廣闊而又美麗。
藍天下面,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①“綠”和“鋪”兩個字分別寫出了草原怎樣的特點?]平原上、山嶺上、深谷里, 覆(fù)蓋著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mò]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②這句話具體寫出了草原上野草怎樣的特點?]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qiàn)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③這個句中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草叢中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鮮紅的山丹丹花,粉紅的牽;,寶石藍的鈴鐺(dānɡ)花,散(sàn)發(fā)著陣陣清香。[④這兩句話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野花的特點的?]
段導讀:這段話從野草、湖水、野花三個方面具體地描寫了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美麗。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錫林郭勒大草原廣闊而又美麗。
草原不僅(jǐn)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段導讀:概括地講錫林郭勒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是過渡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矯(jiǎo)健的雄鷹 (xióng yīnɡ)在自由地飛翔,百靈鳥在歡快地歌唱。[⑤這句話寫了草原上雄鷹和百靈鳥怎樣的特點?作者是從哪些角度進行觀察的?]成群的牛羊安閑(xián)地嚼(jiáo)著青草。 [⑥“安閑”能不能改成“安靜”?]小馬駒(jū)蹦蹦跳跳地撒[sā]歡兒,跟著馬群從這邊跑到那邊。[句導讀:寫小馬駒撒歡兒時的活潑、可愛,是熱鬧的草原不可缺少的風景之一。]偶爾(ǒuěr)還會看到成群的黃羊,它們跑起來快極了,像一陣風。 [⑦這個比喻句意在說明什么?]一碧千里的草原上,還散[sǎn]落著一個個圓頂?shù)拿晒虐?[⑧“散落”一詞說明了什么?]牧(mù)民騎(qí)在高高的馬背上,神氣地揮(huī)舞著鞭(biān)子,放聲歌唱:“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句導讀:寫牧民騎馬放歌的情景,草原上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這也體現(xiàn)了草原的特點——歡騰。]
段導讀:作者抓住草原上有特點的事物,通過人和動物的活動,寫出了草原的勃勃生機。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寫錫林郭勒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摘錄并積累詞語。
3.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生字卡片。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誰能說一說你去過什么地方?那里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們去過草原嗎?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到內蒙古的錫林郭勒大草原去看看吧。
二 初讀課文
1.默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新詞。
2.說說初讀課文后,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 學習生字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分析字形,練習擴詞。
2.同桌相互檢查讀字、記字。
3.集體認讀生字、新詞。
出示生字卡片:
4.理解詞語的意思。
廣闊:寬廣。 偶爾:偶然。
5.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丹”,注意不要多寫一點。
6.認讀多音字。
四 朗讀課文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比比看誰讀得流利。
1.教師可以用錫林郭勒草原的風景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入新課。
2.本課有好幾個多音字,如“蒙”“沒”“散”“嚼”。在初讀時,教師要幫助學生讀準字音,熟讀時應列出其他讀音,并體會它們的意思。
3.教學本課生字,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利用掌握的識字方法記憶字形,比如形近字對比法、分析形聲字形旁聲旁法,扎實寫好生字。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3.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投影。
一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全文。邊讀邊思考: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廣闊、美麗,歡騰的世界。)
2.課文的哪個自然段讓我們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
二 細讀課文,感受美麗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2)討論理解。
、倬渥永斫。
藍天下面,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一個“綠”字,寫出了草原的一大特點——草多!颁仭闭f明了草原的廣闊與平坦。
平原上、山嶺上、深谷里,覆蓋著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
這句話具體地寫了野草的顏色及茂盛的特點。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
A.想象寶鏡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湖水像寶鏡?
B.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么?
C.談談你的感受。
、诔饲嗲嗟囊安莺拖駥氱R一樣的湖水,草原上還有什么呢?
、厶羁站毩。
草叢中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鮮紅的( ),粉紅的( ),寶石藍的( ),散發(fā)著陣陣清香。
(3)投影出示大草原圖片,請同學讀第二自然段。
、龠吙串嬅孢吢,感受大草原的美麗。
②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表達喜愛之情。)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感受大草原的廣闊、美麗。
(5)小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青青的野草,然后展現(xiàn)了( ),最后是( )。
過渡:錫林郭勒大草原真是太美了!它不僅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那么,課文哪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呢?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第四自然段。
(2)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錫林郭勒大草原“不僅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3)討論上面的問題。
(4)師生對讀課文,感受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老師讀描寫動物名及牧民的部分,學生讀描寫他們活動的部分。
(5)練習說話。
①想想是因為有什么,才使錫林郭勒大草原成為一個歡騰的世界。
②訓練學生用“因為……所以……”說話。
三 想象、創(chuàng)新
1.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了解了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感受到了草原是個美麗、歡騰的世界。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表達喜愛之情。)你最想做些什么?(畫畫、唱歌、寫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吧!
3.請你回家后當一次小導游,向家人介紹錫林郭勒大草原。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識字》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