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导航,欧美日本中文,黄色在线观看网站永久免费乱码,chinese国产在线视频,亚洲欧洲第一视频,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毛片,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五年級數學教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3-02-25 17:01:23 五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帪榇蠹沂占奈迥昙墧祵W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應用公式求圓的直徑或半徑,正確解決求圓的直徑或半徑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通過圓的周長公式的實際應用,進一步掌握圓的半徑、直徑和周長間的關系,感受利用公式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已知圓的周長,求這個圓的直徑或半徑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什么是圓的周長?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圓規(guī)兩腳尖分開4厘米畫一個圓,這個圓的半徑是多少?直徑呢?周長呢?

  指名回答,明確計算方法。

  3.知道圓的直徑和半徑,我們能很快算出圓的周長。如果只知道圓的周長,我們能算出它的直徑和半徑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研究圓周長的知識。

  二、自主先學

  出示例6和導學單

  1.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是什么?。

  2.如何準確地測算出這個花壇的直徑?

  3.還有別的方法嗎?

  三、小組討論

  四、交流展示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設花壇的直徑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方法二:算術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五、質疑拓展

  問: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你喜歡什么方法?為什么?

  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根據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列方程是順著題意思考,用除法計算是直接利用周長公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計算。

  問:已知圓的周長,如何求圓的半徑或直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倭蟹匠探獯稹"赿=C r=C 2

  六、檢測反饋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

  提醒學生估算時,可將圓周率看作3,并使學生意識到3比圓周率實際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長也應該適當估小一點。

  2.完成練習十上第6題

  各自填表,說說半徑、直徑和周長的關系

  3.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

 。1)借助圓柱形教具演示,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 樹干橫截面

 。2)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

 。3)集體交流。

  4.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1)理解拱門的高度的含義。

 。2)學生獨立計算。

 。3)集體訂正。

  5.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1)學生獨立思考。

 。2)集體交流,明確:先求出花圃的周長,再求出種的棵數。

  6.作業(yè):練習十四第8、10題。

  七、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掌握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知道約數和倍數以整除為前提及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重點

  1、建立整除、約數、倍數的概念.

  2、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3、應用概念正確作出判斷.

  教學難點

  理解約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課件演示:數的整除下載)

  1、口算

  6÷515÷323÷7

  1.2÷0.324÷231÷3

  2、觀察算式和結果并將算式分類.

  除盡

  除不盡

  6÷5=1.215÷3=15

  1.2÷0.3=424÷2=12

  23÷7=3......2

  31÷3=10......1

  3、引導學生回憶:研究整數除法時,一個數除以另一個不為零的數,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4、尋找具有整除關系的算式.

  板書:15÷3=515能被3整除

  5、分類除盡

  除不盡

  不能整除

  整除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探究新知

  (一)進一步理解”整除“的意義.

  1、整除所需的條件.

  (1)分析:24能被2整除,15能被3整除;

  23不能被7整除,31不能被3整除;(商有余數)

  6不能被5整除;(商是小數)

  1.2不能被0.3整除;(被除數和除數都是小數)

  (2)引導學生明確: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a、被除數和除數(0除外)都是整數;

  b、商是整數;

  c、商后沒有余數.

  板書:整數整數整數(沒有余數)

  15÷3=5

  2、用字母表示相除的兩個數,理解整除的意義.

  (1)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數相除,那么必須滿足幾個條件才能說a能被b整除?

  (板書:a÷b)

  學生明確:a和b都是整數,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

  (板書:a能被b整除)

  (2)繼續(xù)討論:在什么情況下才能說a能被b整除?(板書:b≠0)

  學生明確:整數a除以整數b(b≠0),除得的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可以說b能整除a).

  3、反饋練習.

  (1)下面的數,哪一組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29和336和121.2和0.4

  (2)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a.36能被12整除.()

  b.19能被3整除.()

  c.3.2能被0.4整除.()

  d.0能被5整除.()

  e.29能整除29.()

  4、”整除“與”除盡“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討論:綜合以上所學知識討論,”整除“和”除盡“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舉例說明)

  (二)約數、倍數的意義

  1、類推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教師講解:15能被3整除,我們就說15是3的倍數,3是15的約數.

  (2)學生口述:

  24能被2整除,我們就說,24是2的倍數,2是24的約數.

  10能被5整除,我們就說,10是5的倍數,5是10的約數.

  a能被b整除,我們就說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

  (3)討論: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兩個整數,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說a是b的倍數,b是a的約數?(在數a能被數b整除的條件下)

  (4)小結:如果數a能被數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或a的因數).

  2、進一步理解約數、倍數的意義.

  (1)整除是約數、倍數的前提.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必須以整除為前提,不能整除的兩個數就沒有的數和倍數的關系.

  (2)約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學生明確:約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

  (3)反饋練習:

  A、下面各組數中,有約數和倍數關系的有哪些?

  16和2140和20xx和15

  33和64和2472和8

  B、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a、8是2的倍數,2是8的約數.()

  b、6是倍數,3是約數.()

  c、30是5的倍數.()

  d、4是歷的約數.()

  e、5是約數.()

  3、教師說明:以后在研究約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一般不包括零.

  4、教學例2:12的約數有哪幾個?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匯報、板書:

  12的約數有:1、2、3、4、6、12

  (3)練習:15的約數有哪幾個?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約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的約數是它本身.

  5、教學例3:2的倍數有哪些?

  (1)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討論、分析.

  (2)匯報、板書:

  2的倍數有:2、4、6、8、10......

  (3)練習:2的倍數有哪些?

  (4)學生明確: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在進一步研究整除的基礎上又學到了什么?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課題: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四、隨堂練習

  1、下面的說法對嗎?說出理由.

  (1)因為36÷9=4,所以36是倍數,9是約數.

  (2)57是3的倍數.

  (3)1是1、2、3、4、5,...的約數.

  2、下面的數,哪些是60的約數,哪些是6的倍數?

  3412162460

  教師說明:一個數可以是另一個數的約數,也可以是某個數的倍數.

  3、下面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1)1.8能被0.2除盡.()1.8能被0.2整除.()

  1.8是0.2的倍數.()1.8是0.2的9倍.()

  (2)若a÷b=10,那么:

  a一定是b的倍數.()a能被b整除.()

  b可能是a的約數.()a能被b除盡.()

  五、布置作業(yè)

  1、先寫出下面每個數的約數,再寫出下面每個數的倍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各寫5個)

  101336

  2、在下面的圈里填上適當的數.

  六、板書設計

  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探究活動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一、教材分析

 。ㄒ唬┍窘虒W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百分率知識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小學數學中最重要的基礎知識。百分率應用題是在學生掌握了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率的實質是百分數意義的實際應用;百分率在計算時采用固定的格式:乘100%,計算結果必須化成百分數。

  本節(jié)課是以后學習利息、成數、折扣等知識的基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這些知識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是必須學會的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常用百分率的含義及計算方法,理解公式中乘100%的道理。

  2、通過開放性的習題解答,提高學生運用百分率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百分率源于生活,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理解百分率的含義,明確公式中乘100%的道理,運用百分率知識解決問題。

  二、學情分析

  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發(fā)展,而不能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想感到自己是發(fā)明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因此,本課在設計中并沒有受到教材的束縛,而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上課伊始就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如果你是總經理”的導入情境,使學生很快地主動地進入學習情境,然后通過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小組合作、比較練習、拓展提高、成語中的百分率等環(huán)節(jié),有序、有趣、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本課的教學中,力求使每個學生自始至終地參與知識的形成和運用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ǘ┨幚硇畔ⅲ灾魈剿

  1、理解合格率

  我們知道,百分數又叫百分率(師板書)。剛才按張明和李超決賽時所用的方法是:合格零件占生產零件總數的百分之幾,誰高就錄用誰.這個百分之幾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做零件的合格率。(板書:合格率)合格率是怎么求的?師板書:。合格率是百分率中的一種。在工業(yè)生產中,我們通常用合格率來反映產品質量的好壞。 “率”是指兩個數相除的商所化成的百分數。對于求百分率的'計算,我們通常采用固定的格式。(板書:合格率=×100% 齊讀)。

  強調:①分數形式;② 乘100%。 乘100%既保證了計算結果不變,又突出了結果是百分數的形式。

  按照固定格式,如何計算張明生產零件的合格率呢?

  教師板演張明的合格率。強調:寫成分數的形式,要乘100%。

  學生按照固定格式完成李超生產的零件的合格率的計算。

  2、理解百分率

  A.生活中關于百分率的計算還有很多,如:

 。1)國慶期間,老師買了一百粒蠶豆種子,經過浸泡發(fā)芽率是95%;

 。2)今年秋天,趙爺爺幫我們學校栽了許多菊花,由于干旱,成活率為95%;

 。3)星期天,老師把小麥加成面粉,發(fā)現我家小麥的出粉率是85%。

 。4)昨天,六(2)班學生的出勤率是100%。

  提名說說“發(fā)芽率、成活率、出粉率、學生的出勤率”所表示的意義。

  B.小組合作,完成求百分率的公式。

  合作注意事項:

 、 由組長分工,每人獨立完成一個公式;

  ② 和組內成員交流:你所完成的百分率公式的意義。

  要能夠說出“發(fā)芽率、成活率、出粉率、學生的出勤率”所表示的意思。小黑板出示:

  發(fā)芽率=×100%;請解決:如果老師買的是101粒蠶豆,發(fā)芽了101粒,老師買的蠶豆發(fā)芽率是多少?

  成活率=×100%;算一算:今年秋天,趙爺爺幫我們學校栽了1000棵菊花,成活了975棵,成活率是多少?

  小麥的出粉率=×100%;解一解:灌南縣孟興莊中學面粉廠買來20噸小麥,加工出17噸面粉,請求出小麥的出粉率。

  學生的出勤率=×100%;試一試:這學期的11月12日,我們六(2)班43名同學只來了42名,計算這一天的出勤率。(百分號前保留一位小數)

 。ㄔO計意圖:“合作注意事項”這一要求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強調了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使小組學習更為實在、有效。)

  3、聯(lián)系生活 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求百分率呢?能舉例說一說嗎?

 。ㄔO計意圖:數學模型經常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要服務于生活。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很有用、很有趣的,數學是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

  (三)開放練習,拓展提高

  1、比一比

 、龠@學期的11月12日,六(2)班43人有1人沒來,出勤率是多少?

 、谶@學期的11月12日,六(2)班來了42名同學,有1名同學因病沒來,這一天的出勤率是多少?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說什么是出勤率,出勤率是怎么求的?并說一說解題的思路。現場統(tǒng)計:兩題都對的請舉手。請同學們求出我們這次計算的正確率是多少。指名說什么是正確率,正確率是怎么求的?并說出解題思路。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板演并講解。如果求錯誤率呢?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能力、分析能力,重視了知識的生成,使學生覺得數學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還滲透了統(tǒng)計的數學思想。)

  2、辨一辨 百分率一定小于100%。 ( )

 、倭列W有60名教職工,昨天全部按時到校上班。昨天的出勤率是多少?

 、诹粮G廠十二月八日計劃燒磚10000塊,實際燒了12000塊。求這一天的完成率。

  3、玩一玩

  百分率不僅與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很大,而且與我們其它學科的知識聯(lián)系也很緊密。比如,很多成語里也包含著百分率的計算呢?如 “十拿九穩(wěn)“的意思誰能用百分數表示?生答:成功率是百分之九十。師:請同學們找一找能用百分數表示的成語。百發(fā)百中---表示命中率是百分之百。百里挑一--表示被選種的可能性為百分之一。九死一生----表示死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九十,活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十。大海撈針----表示找到的可能性是幾乎是百分之零。

  游戲結束后,作簡要說明:成語中的百分率只是一個概數。

 。ㄔO計意圖:“玩一玩”這一環(huán)節(jié)既鞏固了新知,又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同時,還促進了學科之間的整合;能體會蘊涵于數學中豐富文化內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樂于學習的情感。)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第十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合格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必要性,能正確地將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掌握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教學用具:

  計算機課件

  教學流程:

  一、以趣引學

  1、同學們,昨天我們在數學王國中又認識了一位新朋友——百分數,你們想不想進一步的了解他呢?(想)好,請大家看老師給你們帶來的數學資訊。

 。1)期中測試,五年一班有50人參加考試,數學成績合格的有48人;五年二班有52有參加測試,數學成績合格的50人。

 。2)體育課上有30人練習投籃,達到優(yōu)秀率的有25人,合格率的有4人,不合格率的有1人。

 。3)植樹節(jié),五年級栽楊樹和松樹各150棵,楊樹的成活率是96%,松樹有141棵成活。

  (4)四年一班有50人,體育測試合格的有48人;四年二班有55人,體育測試合格的有52人。

  通過觀察,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匯報。

  2、同學們的思維很靈活觀察很仔細,在同學們的問題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名詞,如合格率,優(yōu)秀率,成活率等,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合格率。那你們能根據我們已有的知識經驗說一說什么是合格率,優(yōu)秀率,成活率嗎?

  學生交流,匯報,說出合格率就是合格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怎么用公式來表示呢?學生匯報教師在課件中相機出示(成績合格的人數除以總人數再乘以100%等于合格率)

  二、行中思,思中學

  1、同學們,那你們能不能根據合格率的概念來說一說什么是優(yōu)秀率,什么是成活率呢?(學生匯報)

  2、同學們,說的真不錯,那你們能算一算五年一班數學成績的合格率嗎?

  預設一:所有學生都利用化成分數的方法進行計算。(想一想還有沒有其它的表示方法)

  預設二:有的學生用化成分數的方式進行計算,有的學生用化成小數的方式進行計算。

  學生獨立列算式。(找一名或兩名學生上前板演)并讓學生說一說計算方法。

  預設:學生只寫成小數或分數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這是百分數嗎?不是,我們應如何化成百分數呢?教師可引導學生說百分數的概念。

  2、那你能用剛才的方法算一算五年二班數學成績的合格率嗎?

  (引導學生質疑,思考,當分母不能通分成一百時如何去做。)

  學生小組探討,指名匯報。

  3、同學們,剛才我們已經學習了如何求合格率及其計算方法,哪位同學能用數學語言再說一說呢?

  4、生匯報,老師適當的補充加以說明,然后以課件形式出現,加深學生的印象。(出示分數,小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5、同學們,我們學會了求合格率,那你們能不能求出數學資訊中出現優(yōu)秀率,合格率及其成活率呢?選擇喜歡的一題進行計算。

  6、師說明:同學們,像求合格率這樣的習題,最終的結果要用百分數表示,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即百分號前保留一位小數。

  7、同學們,除了我們所說的這些內容,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我們也可以用百分數來表示呢?生舉例。

  同學們掌握的真不少,說明了同學們都是樂學習善觀察的好孩子,成功就屬于那些愛觀察會思考的人。下面就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

  三、以練固學

 。ㄒ唬┗鹧坌∩裉

  讓學生看書完成練一練的第一題。使學生進一步的掌握小學和分數與百分數的關系。

  (二)明辨是非,我最棒

  1、六年級四月份植樹全部成活了,這批樹苗的成活率是105%。( )

  2、四年級共有學生89人,今天全部到校,四年級今天的學生出勤率是89%。( )

  3、張師傅的生產技藝十分的高超,生產的產品合格率高達100%,是可能的。( )

 。ㄈ┲藶闃,樂無邊

  A、課件出示練一練的第3題。學生獨立解答,集體匯報。

  B、幫助食堂選擇合適的品牌罐頭。 課件出示數學例題。

  C、幫助學校監(jiān)督員統(tǒng)計今天每個年級的出勤率。課件出示練一練的第4題。

  四、總體概括

  同學們,你認為你今天的表現怎么樣呀?你都收獲了什么知識?請用百分數的形式來說出自己對自己這節(jié)課表現的滿意率。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2頁,例1、練一練,練習十一第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會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約分,掌握約分的含義和一般方法,認識最簡分數。

  2、使學生在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愉悅,在知識的運用中體現數字價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在下面的括號里填商適當的數。

  8/20=()/515/18=5/()21/27=()/9

  獨立完成,說說是怎么想的?每組中的分數一樣大,哪個看起來更簡單一些?為什么?

  2、今天在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看看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幫助我們干什么?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例3。

 。2)你能寫出和12/18相等,兩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嗎?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匯報交流。說說怎么得到這個分數的?還有分子比2還小,分母比3還小但是與12/18一樣大的分數嗎?也就是12/18=2/3。

  (3)結合圖說說,12/18與2/3為什么相等?

 。4)你們知道剛才分子、分母同時除以的2、3、6與分子、分母有什么關系嗎?(板書:分子、分母的公因數)

  (5)把這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板書課題:約分。

  (6)演示一步一步約分的過程。依次除以分子、分母的公因數。強調:每次約分后得到的數寫在分子、分母的正上方、正下方。2/3的分子、分母還有除了1以外的公因數嗎?因為2/3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最簡分數。約分時一般要約分到最簡分數為止。

 。7)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快的約分呢?(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演示直接約分的過程。如果你不能直接找到最大公因數,可以一步一步約分。

  (8)。在小組中互相說說約分的方法。你愿意采用什么方法來約分呢?

  2、完成練一練。

  (1)第1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6/4為什么不是最簡分數?分子、分母還有公因數幾?10/7為什么是最簡分數?你是怎么想的?

 。2)第2題。獨立完成,展示作業(yè)。60/45怎樣約分的?還有什么方法?(分子、分母直接除以15)為什么分子、分母可以直接除以15?說說約分時有什么要注意的?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一第4題。讀題,理解題意。怎樣判斷分子和分母有沒有公因數2、3、5?匯報交流。

  2、完成第5題。獨立完成。你是怎么看出它們不是最簡分數的?指出:有的分數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較大,判斷時要仔細。

  3、完成第6題。怎樣連線比較快?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4、完成第7題。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四、課堂

  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互相說說什么是約分?什么是最簡分數?約分的方法是什么?你愿意使用那種約分的方法?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復習內容:

  P122頁綜合練習5——11題

  復習要求: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正確解答有關分數加減法的應用題。能熟練進行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及簡便運算。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歸納概括能力,使數學知識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學生認真踏實的復習態(tài)度。

  復習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分數加減法運算,并能進行簡算。

  復習難點:

  進行簡算。

  復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復習過程:

  一、分數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

  1、說說下列算式表示的意義。

  7/8—3/87/13+7/131-2/7

  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

  2、算P122頁的第5題。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各應注意什么?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集體講評。

  3、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要約分,是假分數要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數法則計算。如果被減數的分數部分不夠減,退1化成假分數再減。

  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1、說一說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規(guī)定的,再計算下面的練習:

  1/15+4/15+7/151-2/9-5/95/6-(1/2-1/3)

  2、小結: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內的運算。

  三、用簡便方法計算

  1、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7/8+5/12+1/811/12-(1/12+1/6)

  2、師生共同小結: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減法的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在計算中要注意應用,提高計算技巧,做到正確、合理、靈活、迅速獨

  立練習后指名反饋,說說你是怎樣看出能簡便計算的。

  3、解方程:X+1/6=3/4X-7/15=2/5

  四、教師小結:通過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設計:

  1、基礎作業(yè):教材122頁7、8題

  2、拓展作業(yè):同步練習的部分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利用天平,結合觀察、猜測、圖示、推理等活動,理解“找次品”問題的基本原理,發(fā)現解決這類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二)過程與方法

  以“找次品”活動為載體,經歷由多樣到優(yōu)化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意識。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教學難點:用圖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過程。

  三、教學準備

  天平,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原理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例1:有3瓶鈣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設法把它找出來嗎?

 。2)理解題意。

  學生可能會說:倒出來數一數,或掂一掂、稱一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解釋:生產或生活中有時需要從幾個物體中找特別重或特別輕的一個,在數學中我們把這類問題稱為“找次品”問題。

  如果兩個物體的差異很大、很明顯,可以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如果差異不明顯或物體數量很多(例如有30瓶鈣片),用數一數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準確或不方便,此時可以用天平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次品”。

  【設計意圖】

  理解問題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前提,當學生面對例1,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數一數或掂一掂,因為他們缺少使用天平的生活經驗,所以讓他們了解“數”和“掂”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師出示天平,并讓學生想象: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支粉筆,在天平的.右邊放一本數學書,天平會怎么樣?為什么?

  學生回答:天平的左邊高,右邊低。因為數學書比粉筆重。

  教師繼續(xù)追問:如果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本數學書,在天平的右邊也放一本數學書,現在天平會怎么樣?為什么?

  學生回答:天平會平衡,因為左右兩邊一樣重!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出示:天平平衡,兩邊一樣重;天平不平,下沉那邊重。

  【設計意圖】

  學生沒有使用天平的經驗,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和觀察豐富表象掃除學習障礙,為進一步學習找次品做好準備。特別地,對兩種情況的概括有利于學生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2)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如果只有兩瓶鈣片,放在天平上稱一次就知道哪一瓶少了3片,因為它會輕一點。現在有3瓶,那么要稱幾次呢?為什么?

  學生:稱一次。左右兩邊各放1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翹起的一端所放的是次品。

  教師分別演示天平達到平衡和出現不平衡的兩種情況,請同學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

  根據天平的情況推斷出剩下一瓶的情況,是解決“找次品”問題的關鍵。此處將實驗演示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原理。

  3.交流圖示,掌握方法。

  你能想辦法把用天平找次品的過程,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1)可以用一個“△”加一條短橫線表示天平,用長方形表示鈣片。

 。2)為了方便,還可以給每瓶鈣片加上編號。

  學生完成后,將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儀進行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

  圖示是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的一種方式,通過圖示使找次品的方法具有概括性,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例1教學后及時進行方法的總結,可以分散本課的難點,有利于學生發(fā)現解決“找次品”問題的最優(yōu)策略。

 。ǘ┨剿饕(guī)律,優(yōu)化策略

  理解題意。

 。1)課件出示例2。

  8個零件里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2)大膽猜測。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學生:如果運氣好一次就能找到次品,所以至少一次。

  學生:一次不能保證找出次品,因為如果運氣不好,就找不到次品了。

  學生:每次稱2個零件,4次保證找出次品。

  教師:“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是什么意思?

  學生:既要保證找出次品,又要次數最少。

  【設計意圖】

  這個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學生第一次遇到這類問題,可能不能兼顧兩端,說“一次”的同學忽視了“保證”,說“4次”的同學沒有考慮到至少。通過同學間的互相交流,否定錯誤,澄清認識,確定研究方向,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走錯路,少走彎路,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數學活動中建立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2、自主探索得出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習類比能力,從已有知識——面積單位引發(fā)思考,初步了解體積單位和面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4、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質疑反思等活動中,培養(yǎng)團隊意識,提升合作精神與質疑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體積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估算常見物體的體積。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積單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思考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體積,什么是物體的體積?

  問:體積有大有小,小胖和小巧運用所學知識搭積木、比體積。哪個體積比較大?(生生交流)

  師: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體積單位(揭示課題:體積單位)。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探尋學生已有知識:

  問:關于體積單位你已經了解了些什么?讓我們先相互交流一下!(生生交流)

 。A設:知道常用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會用字母表示)

  【設計意圖:教學是從學生原有的基礎和經驗出發(fā)的,了解學生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才能構建高效課堂】

  (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間觀念

  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間觀念:

 。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

  問:讓我們先暢所欲言,你認為1c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 cm3?(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你認為1cm3有多大?”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1立方厘米的大小,或用身邊的物體參照、或用手勢比劃,或對或錯,形式不一的表達方式,更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熱情——究竟1立方厘米有多大!

  <<<123>>>

 。2)觸類旁通,定義1 cm3的大。

  師:我們已經知道邊長為1cm的正方形,面積是1cm2,你能觸類旁通定義1 cm3的大小嗎?(同桌討論)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注意對學生遷移意識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要注重運用類比的'思想!

  (3)進一步感知1cm3的大。

  做一做:請大家四人為一小組,用彩泥捏出一些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4)想一想,填一填:

  師:我們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下列長方體或正方體是用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的?體積是多少?(課件展示)

  2、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1)舉一反三:從1 cm3定義1 dm3、1 m3的大小。(生生交流)

  【設計意圖:在類比的基礎上嘗試舉一反三,不僅使數學知識容易理解,而且對概念的記憶有水到渠成之感,自然、簡潔,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2)想象一下:1 dm3、1 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 dm3、1 m3?(學生舉例,課件、教具輔助)

  【設計意圖:學會定義1dm3和1m3,不等同于就能正確感悟它們實際的空間大小,教師事先準備了3階魔方、4階魔方和1個標準1dm3的模型,讓學生選擇哪一個立方體更接近1dm3,學生通過觀察、猜測、驗證,從而獲得對知識的真正意義!

 。3)學生活動:4個同學為一組,手拉手,圍出一個大約1m3的空間。

  【設計意圖:用3根1m長的木條做成一個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墻角,想象一下1m3的空間有多大。這樣的想象也能提升學生對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但是如果能創(chuàng)造一個有趣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體驗1立方米的大小,不僅提升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而且在做中學,更能有效幫助學生建立體積是1立方米的空間大小!

  3、練習(用合適的體積單位表示下面物體):

  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8( )。

  一臺錄音機的體積約是10( )。

  運貨集裝箱的體積約是40( )。

  一本新華字典的體積約是0.4( )。

  一個西瓜的體積約是5( )。

  一間教室的體積約是180( )。

  (三)繼續(xù)類比,探究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師:學好知識要能觸類旁通,今天我們從已知知識cm2、dm2、m2出發(fā),探索了cm3、dm3、m3這一新知識,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它們的區(qū)別,它們有哪些區(qū)別呢?(同桌交換意見)

  2、追問:cm2、dm2、m2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猜想一下cm3、dm3、m3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學生猜想)

  【設計意圖:安排“猜想”有兩層含義,一是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到面積單位與體積單位間的區(qū)別,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我們必須帶領學生“再創(chuàng)造”,雖然知識是前人證明和研究出來的,但我們更應該讓學生也像數學家們一樣學會自己發(fā)現,“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牛頓)。】

  3、驗證: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證明1cm3和1dm3間的關系呢?(課件輔助演示1個——10個——100個——1000個的過程)

  【設計意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重視“猜想—驗證”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培養(yǎng),使學生在猜想驗證中獲得探究的樂趣。】

  4、運用:同桌合作,請說一說1dm3和1m3間的關系。(課件演示)

  5、拓展:通過探究,我們知道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預設:你能試著說一說1cm3和1m3之間的關系嗎?)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提出探索1cm3和1m3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同時也繼續(xù)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或用100×100×100,或用1000×1000,鼓勵學生能多角度思考與驗證,收獲成功的喜悅。】

  三、動手操作,質疑反思:(機動,也可作為課后拓展)

  學生活動:用一些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做下面的活動。

  1、用4個小正方體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嗎?

  2、最少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才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

  3、你能再擺一個大一些的正方體嗎?用了多少個小正方體?

  【設計意圖:以“猜想—驗證”為核心,引導學生多角度探索問題,發(fā)現規(guī)律,并打通與體積單位進率之間的關系!

  四、總結全課,感悟學習方法: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生生互動)

  小結:今天我們從已知知識cm2、dm2、m2出發(fā),探索了cm3、dm3、m3這一新知識,學習就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教材分析

  1、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體積與容積的學習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內容是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但體積和容積又是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

  學情分析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對于概念教學,比較抽象,難于理解。學生們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從他們身邊的事物出發(fā),把概念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學生會更容易接受。本課的重點是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體積的概念是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合作精神和喜愛數學的情感。

  現代教學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使抽象變直觀,發(fā)揮現代教育手段的優(yōu)勢。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體積和容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探究《體積與容積》這一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烏鴉喝水的故事嗎?為什么烏鴉最后能喝到水呢?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生自由發(fā)言)

 。1)認識體積

  1、初步感受空間。

  師:老師往水里放一個蘋果,蘋果占空間嗎?放一枚硬幣,硬幣占空間嗎?橡皮占空間嗎?鉛筆盒占空間嗎?桌子呢?凳子呢?還有什么東西占空間?師: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占空間?在水里占空間,拿出來呢?(也占空間)板書:空間。

  2、空間也有大小。

  師:橡皮與鉛筆盒比誰占得空間大,誰占得空間?桌子與凳子呢?板書:大小

  3、體積的概念。

  4、比較體積大小。

  香蕉和雞蛋。

  老師叫一位學生上臺,問:“你有體積嗎?老師有體積嗎?誰的體積大?”請這位同學變換位置,站在教室的不同地方,問:“它的體積變了嗎?他的什么變了?說明了什么?”(物體的位置變化了,但體積不變)

  師:“橡皮泥是什么形狀的?(長方體。)把橡皮泥捏成球體,同時問:“它這時是什么形狀?(球體)它的體積變了嗎?他的什么變了?(形狀)說明了什么?(物體的形狀變化了,但體積不變。)生活中你見到過這樣的事情嗎?(生:媽媽把一團面搟成一個薄餅。生:奶奶把一個黃瓜切成了一片片的。)(2)認識容積

  1、出示:飲料瓶,水杯,茶葉罐。

  師:請迅速給這三個物體按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

  2、認識容器。

  師:他們是用來干什么的?(學生1:裝飲料、學生:2盛水,學生3:裝茶葉)教師:容納東西(板書:容納東西)

  師:還有什么能用來裝東西?

  師:像臉盆、油桶、水杯這些能容納東西的物體,我們稱之為容器。

  板書:容器

  3、感受物體容積。

  4、出示容積概念

 。ㄋ模⿵土曥柟蹋A主題

  1、出示課件。誰搭的體積大?

  2、出示課件。那一個的體積大?

  3、出示課件。

  (五)、總結評價

  師: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信息社會已經到來,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將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選擇具有豐富現實背景的學習材料,學生了解了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作用后,在應用部分設置了分析數據、處理信息的練習題,以培養(yǎng)學生根據數據、圖像分析事物并作出合理推斷的能力。

  1、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

  2、能分析折線統(tǒng)計圖,培養(yǎng)學生利用數據、圖像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折線統(tǒng)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yǎng)正確的數學觀,并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引入:

  1、出示:條形統(tǒng)計圖

  (1)某電影院上月各類影片觀眾人數統(tǒng)計圖

 。2)新芽書苑20xx年3月第一星期故事書銷售情況統(tǒng)計圖

  2、提問:你已知道了條形統(tǒng)計圖的哪些知識?

  3、現實生活中還有另一種統(tǒng)計圖,你見過嗎?出示:折線統(tǒng)計圖。

 。1) 上虞電影院20xx年(1~6)月觀眾人數統(tǒng)計圖。

 。2) 百官鎮(zhèn)一農戶96~20xx年人均收入統(tǒng)計圖。

  二、展開:

 。ㄒ唬┱劬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1、四人小組討論;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

 。2) 這兩類統(tǒng)計圖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2、結合條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歸納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

  3、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上我們能看出數量的'多少嗎?還能了解到什么?

  4、結合課本進一步深入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二)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

  1、你認為哪幅條形統(tǒng)計圖用折線統(tǒng)計圖來繪制更合適?

  2、小組討論:把這幅條形統(tǒng)計圖繪制成折線統(tǒng)計圖你有什么辦法?

  A、小組討論 B、匯報 C、提問:繪制的關鍵是什么?

  3、學生嘗試繪制。

 。1) 出示“我們的調查資料”。

  (2) 想一想,哪幾組數據用折線統(tǒng)計圖繪制比較合適?

  (3) 請選擇其中一組數據繪制。

  (4)小組交流繪制情況,分析增減變化的情況,并 推斷發(fā)展趨勢。

 。5)大組交流繪制情況,并糾錯。

  三、應用

  1、出示:李X(住院)的體溫變化情況統(tǒng)計圖,提問:看圖后,你能推斷出什么?

  2、出示:百官鎮(zhèn)一農戶96~20xx年人均收入統(tǒng)計圖。

  思考:A、看圖后你有什么感受?

  B、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對比練習:

  (1)出示:“吉祥鞋店20xx年涼鞋、棉鞋銷售情況統(tǒng)計圖”。

  思考:A、兩種鞋的銷售趨勢分別怎樣?

  B、你有什么建議?

 。3) 出示:兩家游泳衣專賣店的銷售情況統(tǒng)計圖。

  思考:A、比較這幅圖,說說哪一幅比較符合我們的生活實際?

  B、猜猜為什么樂樂專賣店會有這樣的銷售現象

  四、總結

  你又有什么新收獲?你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的?

  五、課外作業(yè)

  省略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

  一、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到體積與重量的關系。

  2、知道單位體積的重量,體積與物體重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3、會計算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體的重量。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重量,體積與物體重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這是兩塊同樣的木料,你估計哪塊更重一些呢?

  師:其實這里的大小也就是我們已經學習過的體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繼續(xù)學習有關重量與體積的知識。

 。ǘ┨骄啃轮

  1、出示長方體木料。

  (1)問:如何能知道1立方厘米這樣木塊的重量嗎?

 。2)交流。

  (3)出示測量數據。

  2、1立方分米、1立方米這種木料重多少克?是多少千克?

  生:獨立解答,交流。

  師:你從中獲得了哪些啟示呢?

  3、小結:

 、偻瑯拥奈矬w體積越大重量越大。

 、1 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物體的重量統(tǒng)稱為單位體積的重量。

  4、練習

 、1立方米這種木料重700千克,倉庫里堆放了39立方米這種木料,這些木料重多少千克?

  ②1立方米這種木料重700千克,一輛卡車一共裝了3.5t這種木料,這些木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這兩道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能夠熟練解答關鍵要知道單位體積的`重 量,體積與物體重量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

  5、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只要比較兩個木塊的體積就能比較他們誰更重。給出數據:長方體長4分米、 寬3分米、高5分米,正方體棱長4分米。

  生獨立解答。

 。ㄈ╈柟叹毩。

  1、一塊鋼板長3.2 米,寬1.4 米,厚0.02 米,每立方分米鋼重7.8 千克,這塊鋼板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2、一塊正方體花崗巖,棱長是2分米,如果這塊花崗巖重20千克,那么每立方分米石料重多少千克?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想嗎?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

  活動目標

  通過發(fā)豆芽活動,了解生活中的相關知識,運用多種途徑查詢和收集相關資料,并能運用數學的方法記錄和描述豆芽的生長情況,培養(yǎng)同學們動手實踐、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收集相關資料,并先做一次實驗。學生分組準備黃豆、綠豆各50g,以及發(fā)豆芽的器皿。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豆芽的生長過程嗎?你自己發(fā)過豆芽嗎?

  2.學生根據查詢的資料和咨詢科學教師得到的知識進行交流。

  3.根據學生的交流,提出:我們也來試一試發(fā)豆芽。

  揭示課題:發(fā)豆芽。

  二、討論交流,得出活動步驟

  1.提問:發(fā)豆芽要做哪些準備?怎樣記錄發(fā)豆芽的過程呢?對最后的記錄如何分析呢?

  結合學生的交流,得出本次活動的主要步驟:調查與收集;發(fā)制與記錄;整理與分析;推測與應用。

  2.學生結合教材了解4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做什么,并在全班交流。

  教師重點提問:發(fā)豆芽的統(tǒng)計圖畫什么好?為什么?如何計算發(fā)豆芽的盈利情況?

  三、學生分組活動

  1.教師演示發(fā)豆芽的過程。

  2.教師提出要求:

  (1)發(fā)豆芽活動要做的事情比較多,我們要分組進行,每組5個人。

 。2)為了方便觀察與記錄,我們都將豆芽統(tǒng)一放在教室里進行觀察,每天每個組在固定時間進行澆水。

  3.各組學生進行發(fā)豆芽實驗。

  時間大約是6天。教師對各組實驗的情況進行適時的指導,對各組的記錄進行及時督促與檢查。各組在發(fā)豆芽完成后,及時進行數據分析,制作好相應的.統(tǒng)計圖表,寫好分析總結。

  四、小組交流,感受價值

  交流發(fā)豆芽的具體做法和注意事項。

  五、觀察、記錄、分析

  1.觀察豆芽的生長情況。(大約6天時間)

  2.記錄豆芽的生長情況。(每天進行記錄)

  3.把豆芽的生長情況制成統(tǒng)計圖表。

  4.分析統(tǒng)計圖表,寫好總結。

  六、總結反思

  小組結合統(tǒng)計圖匯報豆芽生長情況,說說在發(fā)豆芽活動中的收獲。

  注:五、六兩個教學過程在課外進行。

  [簡評:本課設計采取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突出發(fā)豆芽的相關資料收集,討論發(fā)豆芽的活動步驟,對發(fā)豆芽活動進行分析、交流、評價。通過分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統(tǒng)一在教室進行,便于學生觀察、比較、交流、互相激勵。同時,把發(fā)豆芽活動的重點放在依據實驗數據制作、分析統(tǒng)計圖表上,以體現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現綜合應用的數學味。]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新世紀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82-83頁《包裝的學問》。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特征及表面積計算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幾個相同長方體組合成新長方體的多種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yōu)策略。教材把《數學與購物》這一系列數學實踐活動安排在第六單元后,主要意圖是通過這樣一系列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一系列實踐活動中,教材安排了三個內容,主要涉及數與代數、空間與幾何兩部分知識,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分別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算意識、計算中的最優(yōu)策略以及多個長方體疊放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yōu)策略。本課教學內容是這一系列實踐活動中的最后一個內容。

  包裝問題在日常生活與生產中經常遇到,教材創(chuàng)設包裝的情境,使學生綜合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jié)約包裝紙的問題,它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更體現了數學的優(yōu)化思想。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有利于學生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在本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熟練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能準確、迅速地計算出單一物體的.棱長、表面積、體積,能把幾個相同的正方體組合成新的正方體。初步接觸了由兩個相同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后表面積發(fā)生的變化。在第二單元探索活動《露在外面的面》中,又訓練了學生有序的觀察能力和計算露在外面的面 面積的能力。

  2、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學生大都接觸過物品的包裝,能清楚地意識到用包裝紙包裝起來的部分就是求物體的表面積。

  3、學生學習本課內容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學習方式的研究。

  學生在探究由四個或者多個相同的長方體組合成新的長方體時,對于方案的多樣化與策略的最優(yōu)化可能存在問題,通過動手操作大多數學生可以得到由4個相同長方體組合成新的長方體時的六種拼擺方案,但思維可能會無序,對于方法的歸納和總結也存在困難。因此以小組合作的活動方式可以說是本課的較佳路徑,讓同伴之間相互協(xié)作,共同歸納總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科書第九冊第75~7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并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4、在有效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的主動性,培養(yǎng)熱愛數學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在探索活動中,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會找出計算每個小圖形所需的條件。

  難點:如何選擇有效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組合圖形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出概念,揭示主題。

  1.你能看出以下圖形是由那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嗎?

  2.像這樣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我們把它稱為組合圖形(板書“組合圖形”)畫一畫,分一分。

  二.新授。

  這是我家的客廳平面圖。ㄕn件出示客廳的平面圖。)

  1、估計地板的面積

  師:請同學們先估一估這個地板的面積有多大呢?

  2、探索不同方法。

  師:同學們估的數據都不大一樣,誰估得最接近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驗證。請同學們觀察這個圖形,咱們學過怎樣求它的面積?(停頓)那我們該怎么辦?請把你的想法用虛線在圖中表示出來。

  生動手畫圖。

  教師有選擇的展示方法。

  3.師總結分割法和添補法。

  其實不管是用分割法還是添補法,我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把這個組合圖形轉化成以學過的平面圖形。

  4.計算:

  現在你會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嗎?

  要算每個小圖形的面積分別需要哪些條件?請找一找,并標出來。

  生獨立計算。

  5.匯報計算方法及結果。

  6.辨析及總結。

 。1)同學們?yōu)槭裁床贿x擇分割五個或十個小圖形的方法來計算面積呢?

  分成的'圖形越少,計算面積時就越簡便,所以我們以后在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時要學會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剛才我們先用分割或添補的方法把組合圖形轉化成了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然后找出計算每個小圖形所需的條件,再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三.鞏固練習。

  1.根據條件算一算引入中兩個圖形的面積。2.動手做。根據你的方法測量你需要的數據進行計算。

  四.小結:談談你的收獲!

  五.板書:

  組合圖形面積

  圖11.轉化

  圖22.找條件

  圖33.計算圖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進一步利用平移、旋轉的知識把七巧板各圖形拼成魚圖。

  教學過程:

  一、 獨學:請觀察下圖,同位說一說第2個三角形是由第1個三角怎樣演變來的?

  再說一說第1個三角形是由第2個三角怎樣演變來的?

  二、對學、群學

  1. 七巧板經過平移或旋轉后得到了魚圖,請在魚圖中畫出相應的每塊板的輪廓線,標出序號同時說明每塊板是怎樣平移或旋轉的。

  2.我有多種方法得到的'

  三、群學:(鞏固提升)左圖是被打亂的4張圖片,怎樣才能還原成右圖?

  四、檢測:P88第1、3題。 文章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正確地讀寫百分數能運用百分數表示事物。

  2.會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問題

  教學重點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問題

  教學難點體會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組織學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數、百分數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備注欄

  一、復習舊知

  讓學生說說百分數的含義

  二、指導練習

  1.教科書第73頁第3題

  要求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最后全班講評

  2.教科書第75頁第8題

  先讓學生理解題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數與所有植樹總棵樹的百分幾。

  獨立完成后,全班講評

  3.教科書第75頁第10題

  先讓學生明白“優(yōu)秀率”的含義,鼓勵學生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書第75頁第11題

  先看表,弄清題意,然后獨立完成。

  學生匯報全班講評

  5.教學“實踐活動”

  先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交流,體會百分數、分數之間的'聯(lián)系。

  然后鼓勵學生分別總結生活中使用百分數和分數的例子,結合具體事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材第xx頁的內容及第xx頁練習的第x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并總結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操作用長方形紙片(長3Cm,寬2Cm)與方格紙。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生成問題:

  前面,我們通過研究兩個數的因數,掌握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知識。今天,我們來研究兩個數的倍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在數軸上標出4、6的倍數所在的點

  拿出老師課前發(fā)的畫有兩條直線的紙。

  在第一條直線上找出4的`倍數所在的點,畫上黑點。在第二條直線上找出6的倍數所在的點,圈上小圓圈。

  2.引入公倍數

  (1)學生匯報,多媒體課件出現兩條數軸,并根據學生報的數,仿效出現黑點和小圓圈。

 。2)觀察:從4和6的倍數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3)學生回答后,多媒體課件演示兩條數軸合并在一起,閃現12和21。

  (4)我們發(fā)現:有些數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如果讓你給這些數起個名,把它們叫做4和6的什么數呢?(板書:公倍數)

  說說看,什么叫兩個數的公倍數?

  3.用集合圖表示

  如果讓你把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填在下面的圖中,你會填嗎?試試看。同桌兩人可以討論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數

  學生匯報后問:

 。1)為什么三個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號?

 。2)4和6的公倍數還有哪些?有沒有最大公倍數?

 。3)有沒有最小公倍數?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幾?(板書:最小公倍數)

  4的倍數6的倍數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數: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01-19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09-05

數學下冊教案03-16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教案03-13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7-22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12-09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4

五年級數學下冊旋轉教案01-06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4

五年級下冊數學優(yōu)秀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