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导航,欧美日本中文,黄色在线观看网站永久免费乱码,chinese国产在线视频,亚洲欧洲第一视频,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毛片,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3-02-18 18:16:25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5篇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

  新知識點:

  1、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三個方向。

  2、會辨別地圖上的方向。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

  4、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

  5、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線。

  學習要求:

  1、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路線。

  教學建議:

  1、根據(jù)學生原有的認知,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運用方位知識。

  2、使學生學會辨認地圖上的方位和空間方位。最初,應當根據(jù)學生自身的方位來形成辨認方位的技能,然后把這些方位和地圖上的方位聯(lián)系起來。教材首先利用學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識,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練習辨認東、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讓學生學習辨認地圖上的東、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

  維轉化的關鍵時期,此時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與感性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體形象性。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豐富的表象積累。因此,在教學時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創(chuàng)造大量的活動情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意見,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想象、描述、表達和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中豐富對方位知識的感知。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2

  一、談教材分析

  《分一分》是小學數(shù)學概念中比較抽象,學生較難理解的一課,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一些整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含義。從整數(shù)到分數(shù)是數(shù)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shù)和整數(shù)都是有很大差異。開始學生掌握分數(shù)的含義是很困難的,因此,本單元第一次出現(xiàn)分數(shù)時,通過一些學生熟悉的具體事例和一些圖形,著重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shù)的具體含義,給學生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這一節(jié)教學能為以后深入學習分數(shù)系統(tǒng)知識和小數(shù)系統(tǒng)知識打下良好而必要的基礎,更為以后解答分數(shù)四則運算和應用題奠定堅實而重要的基礎。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這套教材,分數(shù)這部分知識是分兩次進行教學的。第一次是三年級的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第二次是五年級的系統(tǒng)學習分數(shù)知識。《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對第六冊的要求是: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這一課是分數(shù)教學的起始課。它是學生已經(jīng)掌握整數(shù)平均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分數(shù)的加減計算等知識的基礎,在整個小學數(shù)學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jù)以上分析及《課標》要求,我擬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經(jīng)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直觀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形成關于幾分之一的表象,會讀寫幾分之一。

  (2)能運用生活經(jīng)驗,通過一系列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3)經(jīng)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培養(yǎng)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

  二、講“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shù)學學習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jīng)驗中對數(shù)學現(xiàn)象的一種“解讀”。在教學中,如果能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jīng)驗,那么學起來必然親切、有趣、易懂了。學生的好勝心理強,教師在學生認識了1/4。紙上折了1/4后,誰還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數(shù),學生動手積極性很高,紛紛折出了其它分數(shù)。當問誰折的分數(shù)大的時候學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學生對分數(shù)的比較這一知識停留在比較表面、比較膚淺的水平上。他們用整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來比較分數(shù),教師也不做出判斷,使學生主動得構建自己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對知識學的熱情。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

  本節(jié)課中主要采用“學生自學,同桌互學,小組研討,集體辯論”等形式,不僅能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意識而且能起到傳遞感情,增進友誼的作用。使學生明白團結就是力量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本節(jié)課注重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積極參與教學,讓學生親自參與知識推導的全過程,通過親身經(jīng)歷理解了分數(shù)的意義。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探究興趣

  導入新課時創(chuàng)設一個分蘋果游戲,三個同學一組把6個蘋果分給兩個同學,怎樣分才公平?每人分幾個?接著分4個蘋果,分2個蘋果。教師把學生回答的3、2、1分別板演,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生分多少?游戲

  1、起學生對平均分的回憶,突出平均分這一關鍵。

  2、通過把一個蘋果分給兩個同學,每個同學得不到一個蘋果(半個)該用哪個數(shù)表示呢?給學生留下懸念,為探索新知創(chuàng)設了情鏡,也使教學從整數(shù)很自然的過渡到分數(shù),由整數(shù)不夠而用分數(shù)表示是符合數(shù)的擴展規(guī)律的。

 。ǘ┲鲃訁⑴c,積極探究學習

  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使學生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有時遇到不夠一個的,就不能用整數(shù)表示,那用什么數(shù)表示呢?有知道的嗎?有的學生有預習的習慣,也有的同學學奧數(shù)就知道用1/2表示,讓他在師板書的3、2、1下面試寫,學生看到整數(shù)不夠可以用分數(shù)表示,從整數(shù)過渡到分數(shù)學生一點也不感到陌生,很自然便于接受。寫對后教師加以表揚,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感到很自豪,課上表現(xiàn)的會更積極。讓學生拿出學具袋中的卡片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涂自己喜歡的圖形,分別涂出它們的1/2。涂后展示給同學們。教師放慢速度,提高音量講解1/2的讀寫法,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再讓學生讀。突出教學重點。在這里教師重組了教材把教材后面的內(nèi)容先學了。讓學生把正方形紙折成它的二分之一并涂色,讓生把涂好色的正方形粘到黑板上,師鼓勵生用多種折法折,如有困難同學間合作,研究折。(對于偏離對角線的折法教師給予表揚)讓生說一說為什么圖色的形狀不同都能用1/2表示呢?這一設計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注重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聰明才智。讓學生想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還見到過可以用1/2表示的事物。注重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在重點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義的基礎上大膽放手發(fā)揮小組學習的作用。學生從學具口袋中拿出學具,動手操作把不同形狀的紙平均分成幾分把其中一分或幾份涂色并用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表示。開展小組奪紅旗游戲活動,看哪組折法多,折法特別,小組合作,研究折法,在探索,合作中獲取多種折法,多個分數(shù),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在評選活動中,對于折法特別涂法特別的與重不同的讓他們說出表示的意義。突出了難點;顒雍笤u出紅旗組,組中每個成員得一朵小紅旗,裝在自己成長記錄袋中又一次體會成功的`快樂。設計游戲活動學生積極參與,興趣濃厚,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

 。ㄈ┯淇旖虒W,創(chuàng)設寬松環(huán)境。

  如讓學生標出繩子的1/10,再讓學生標出不同的方法,教師在表示出其中的兩部分,這又怎么表示呢?學生互相說一說,再出示五角星圖,點子圖說一說圖的3/5,5/6等表示的意義。突破難點,讓生靈活運用知識。由于有“折一折”做鋪墊,“說一說”部分,教師不是以講授方式傳授那樣勢必局限學生思維活躍性,影響他們思維發(fā)展這樣開放式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充分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可以在分享彼此思考見解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師有意識把學科進行整和,競賽時男女孩頭像下用英文girl,boy書寫在學生進行折紙活動時放舒緩的音樂,學生學起來更加輕松,課堂上不再是枯燥無味,鴉雀無聲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體驗數(shù)學的樂趣,活潑的游戲,優(yōu)美的音樂,教師豐富的表情,鼓勵性的語言都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使他們整堂課都能興趣昂然。

 。ㄋ模└傎惥毩,激發(fā)競爭意識。

  設計了“勇奪小紅花”節(jié)目老師當主持人,學生是競賽選手,分男女兩組進行競賽,讓同組的做在一起,獲勝組每生一朵小紅花,粘到班級紅花欄中,共設計三關題,第一關必答題,男女生互選題,答對得蘋果卡。第二關搶答題,答對得卡,答錯扣卡。第三關能力測試題,此題目的是為了對問題深層次的理解,給學生一個思維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自身水平和能力得以展現(xiàn)。練習活化了題形,新包裝,新口味題形必將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得到空前高漲。

 。ㄎ澹┘皶r評價,體驗成功快樂

  評價目的在于激勵,課堂上學生通過老師、同學、自己的及時評價更加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體會成功感。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3

  設計說明

  《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的關于估算的學習目標是“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要落實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認識估算對學生數(shù)感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在本課的設計中,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問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來完成。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估算經(jīng)驗,自己嘗試著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對除法估算有一個建構的過程。緊接著讓學生歸納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通過對“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和“多少個紙箱能裝下?”這兩個問題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和父母外出旅游時留心在賓館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了嗎?

  1.課件出示教材29頁例8。

  思考:

  (1)從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2)問題中的“大約”是什么意思?

  (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自由發(fā)言,大約就是大概的意思,結果要進行估算,得數(shù)不能用“=”連接,要用“≈”連接)

  (3)鼓勵學生分析題意,獨立列出算式,并說一說這樣列式的理由。(267÷3)

  師強調(diào)說明:問題中“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不需要算出準確結果,只需要進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課題。

  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應用除法的估算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自主預習,探究算法

  1.引發(fā)思考。

  師:你會估算267÷3的結果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1)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267≈300 300÷3=100(元) 267÷3≈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100元。

 、267≈270 270÷3=90(元) 267÷3≈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90元。(看除數(shù),想口訣)

  (2)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小組討論兩位同學的解答合理嗎?為什么?

  ①因為不需要算出準確的'錢數(shù),所以兩種結果都是合理的。

 、诘诙N方法估算的結果更精確一些,準確結果應該比90少,比80多。

  (3)總結估算的方法。(課件出示)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數(shù)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shù),除數(shù)不變,再口算出結果。

  (4)明確:解決同一個問題,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和探究使學生明白,估算時要看除數(shù),想口訣,找到和被除數(shù)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的數(shù),選擇合理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2.解決問題。(課件出示教材30頁例9)

  (1)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說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

  (2)問題中的“夠裝”是什么意思?

  (3)小組合作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182≈180,182÷820,需要的紙箱肯定超過20個,所以18個紙箱裝不下182個菠蘿。

 、18≈20,20×8=160(個),20個紙箱只能裝160個,所以18個紙箱肯定裝不下。

  (4)組織學生對以上的估算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課件出示)

  第一種方法與例8的把被除數(shù)看作和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shù)的方法一樣;第二種方法是把紙箱數(shù)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再乘每箱裝的菠蘿個數(shù),然后和菠蘿總數(shù)進行比較。

  設計意圖:教學中,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估算空間和交流機會,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自主探索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30頁例9下面的問題:多少個紙箱才能裝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答)

  2.完成教材31頁1題。

  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3.完成教材31頁2題。

  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感受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只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中。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

  2.在理解分數(shù)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shù)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西瓜圖片,圓片,方格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復習

  2.情境引入

  展示情境圖內(nèi)容,讓學生觀察,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

  二、新課學習

  1.例1,教學分數(shù)的.加法

  1)讓學生借助學具計算:

  2)學生交流,請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

  3)教師用教具演示的過程,讓學生理解分數(shù)加法的算理。

  2.例2,教學分數(shù)的減法

  1)用教具演示從里減去的過程

  2)讓學生說出教師演示的過程

  3)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演示的過程列出算式

  4)提問:

  5)引導學生說出算理并計算

  3.例3

  1)出示1個圓片:整個圓可以用幾表示?用分數(shù)表示是幾分之幾?

  2)用教具演示減的過程

  3)讓學生說一說演示的意思。

  4)學生根據(jù)演示列出算式1

  5)讓學生計算

  6)全班交流

  請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4.學生先探討,然后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計算下面各題

  2.填一填

  四、課堂總結

  通過學習,你認為在計算分數(shù)的加減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5

  復習內(nèi)容:

  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求平均數(shù),小數(shù)的讀寫、簡單的加、減法。(課本第113頁的第5、第115頁的第9、10題,練習二十五的第5、10~12題。)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加強統(tǒng)計觀念的培養(yǎng)。

  2、使學生能對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分析,根據(jù)分析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

  3、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

  4、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含義,掌握小數(shù)的讀寫法,并能進行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運算。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知識點

  1、出示:某地區(qū)1994~20xx年沙塵天氣情況統(tǒng)計表。

  2、學生取出方格紙,按照統(tǒng)計表數(shù)據(jù)制作統(tǒng)計圖。

 。1)教師出示圖例,引導學生制作。

  某地區(qū)1994~20xx年抄塵天氣情況如下圖,讀懂統(tǒng)計圖。

  橫軸上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使學生明白橫軸上表示年份,縱軸表示沙塵的天數(shù))

 。3)指導畫圖。

 、倏v軸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應該怎么表示?(使學生懂得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這不是確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②學生嘗試畫圖,教師巡視輔導。

  3、回答問題。

  (1)從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塵暴)

  20xx年沙塵暴天氣最多達20天,近幾年沙塵暴天氣逐步增加。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2)算出這個地區(qū)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塵天數(shù)。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答案,說出想法。

  二、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1、小數(shù)的讀法

  教師:你們都認識這些數(shù)嗎?是什么數(shù)?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

 。1)請學生讀出這些小數(shù)。

 。2)你還知道哪些小數(shù)?說一說,讓同學寫一寫。

  2、小數(shù)大小比較。

 。1)出示兩組小數(shù)讓學生比較大小。

 、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 0.12米

  ②四名同學身高統(tǒng)計表(單位:米)

  姓名王鳳李娟劉麗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讓學生說一說想法和比較后的體會。

  雖然學生根據(jù)小數(shù)的含義進行,但是也可以讓學生明白一些簡便的比較方法,比如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整數(shù)部分小的,這個小數(shù)就小。

  3、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計算,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活動

  1、練一練:課本第115頁的第9、10題。

  2、課內(nèi)外作業(yè):課本第117頁的第5、10、11、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復習,你進一步知道了什么?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6

  設計說明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本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回顧整理,構建知識網(wǎng)。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復習包括: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估算方法、筆算方法,以及除法的驗算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和整理,形成全面的、有邏輯性的結構圖,既培養(yǎng)了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們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印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脈絡。

  2.重視對算法的復習。

  在教學中,選擇有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逐個擊破,通過解決這些有代表性的問題,回顧口算、筆算和估算的方法,使復習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師:我國大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就要經(jīng)常地復習,這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其實復習不僅是快樂的,它還能讓我們的知識得以鞏固提升,進而讓知識更好地為我們服務,這不就是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嗎?同學們,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對本學期的知識進行總復習。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要復習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

  ⊙回顧整理,建構知識網(wǎng)

  師:我們先回顧一下學過的知識,打開教材看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想一想,第二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

 。▽W生以小組形式交流、討論)

  師: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熤笇Рw納,將總結的內(nèi)容寫在黑板上)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知識,整理歸納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結構,掌握和理解知識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既梳理了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內(nèi)容,又為下面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引導學生復習口算方法。

 。1)想一想,240÷3怎樣口算呢?

 。▽W生思考后小組內(nèi)交流)

  (2)匯報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想:240是24個十, 想:3×80=240

  24個十除以3等于8個十。240÷3=80

  240÷3=80

  2.復習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的估算方法。

  估一估,123÷3的.商是多少?

  估算方法:除數(shù)不變,先把被除數(shù)看成幾百幾十或整百數(shù),再用口算除法的方法計算。

  123÷3≈40

  ↓

  120÷3=40

  3.回顧交流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及驗算方法。

 。▽W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后匯報)

 。1)筆算方法:從被除數(shù)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夠商1,就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

 。2)驗算方法。

 、贈]有余數(shù)的除法: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

 、谟杏鄶(shù)的除法:商×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4.完成教材111頁2題中關于筆算除法的習題并驗算。

  注意:對于商中間有0與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學生容易出錯,教學中教師可結合估算,要求學生在計算前,判斷出商是幾位數(shù),或在計算后,通過驗算來進行檢驗。

  設計意圖:小學生喜歡爭先,在學習活動中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引入競爭機制,猶如給學習活動加入了催化劑,既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樂于合作,勇于探究,又能避免常規(guī)復習課的枯燥乏味。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jù)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生成問題

  春季是運動的最好時節(jié),我們同學們都很愛好運動,不久我校就會舉行一次越野比賽,現(xiàn)在老師將越野圖展現(xiàn)給大家。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出示越野圖的起點和終點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你將從起點向什么方向行進?(方向標)加方向標有什么好處?為什么方向標畫在起點的位置?(以起點為觀測點)

  3.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例1的學習是讓學生明確可以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時,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通過情境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活動中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知道在出發(fā)點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fā)嗎?如果這樣會發(fā)生什么情況?這樣確定方向準確嗎?怎么樣走會更加的準確?

  準確的可以說是東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東60°這樣表示嗎?在說具體位置時,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向。——靠近哪個方向就把那個方向放在前面。

 。ň嚯x 1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1號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是 1千米。你學會表示了嗎?

  三、鞏固練習 內(nèi)化提高

  做一做呈現(xiàn)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圖,通過方向與距離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

  練習三第1、2題是相應的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練習。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我們可以根據(jù)題目提供的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方向標。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8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56頁—57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年、月、日的知識。

  2、過程與方法:應用年、月、日的知識,體驗數(shù)的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討論交流意識和互相學習的。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制作年歷的方法

  2、在制作過程中,從年具體到月再具體到日。

  教學用具

  整本年歷、單張年歷、臺歷、書歷等。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年歷?(整本年歷、單張年歷、臺歷、書歷等),小朋友們真有教學眼光,誰能把自己的年歷拿上來展示一下?有目的讓四名學生上臺展示,并讓每個學生說一說自己年歷有什么優(yōu)點?你欣賞其中的什么?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ㄒ唬┳詫W提綱(自學教材第56頁—57頁內(nèi)容并完成以下問題。)

  1、制作年歷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2、制作年歷首先要確定什么?然后確定什么?最后用顏色區(qū)別出什么?

  3、制作年歷還要知道什么?(每月的`重大節(jié)日是星期幾?)

  (二)學生自學(對照自學提綱自學,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三)自學檢測

  口答:1、一年有幾個月?哪幾個月是大月,各有幾天?哪幾個月是小月,各有幾天?平年、閏年二月各有幾天?一星期有幾天?

  2、制作年歷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哪四個部分?制作年歷首先要確定什么?然后確定什么?最后用顏色區(qū)別什么?制作年歷還要知道什么?

  三、合作探究

 。ㄒ唬┬〗M互探(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學習,鼓勵學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師巡回輔導,發(fā)現(xiàn)學生不同的解法。)

 。ǘ⿴熒ヌ

  1、想制作明年的年歷,但不知明年的1月1日是星期幾?

  2、不知道明年二月份是幾天?

  3、不知道其他重大的節(jié)日各是星期幾?

  四、達標訓練(1——3題必做,4題選做)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年有()個月,其中大月有()個,每月有()天,小月有()個,每月有()天。閏年全年有()天,合()個星期零()天。平年二月有()天,閏年二月有()天。

 。2)元旦是()月()日,這個月有()個星期零()天。

  2、判斷。

 。1)小剛的生日正好是在2月30日。()

 。2)1900年、1996年、8年和9年都是閏年。()

 。3)制作年歷第一步是先確定1月1日是星期幾。()

  3、把4年9月份的日期填完整并標出教師節(jié)這一天。

  4年9月

  15

  4、春節(jié)期間到北京旅游前后用了5天,這5天日期表示的5個數(shù)之和正好是55,小明到家的這天是幾日?

  年歷的作用。

  問題:大家制作的年歷如此精美,可以用他來做什么?

  預設:

  1、查日期,了解時間。

  2、制定學習計劃。

  3、將全班同學的生日圈起來,到時候送去祝福。

  五、堂清檢測

 。ㄒ唬┏鍪緳z測題

  1、將4年2月份的日歷補充完整。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是1921年7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7月1日是()周年。

  李叔叔是1972年3月3日出生的,到今年3月3日,他是()歲。

  小紅的媽媽到6年剛好40歲,但她只過了10年生日,猜猜小紅的媽媽是()月()日出生的。

  (二)、堂清反饋:

  板書設計

  制作年歷

  制作年歷的步驟:

  調(diào)查、收集各種類型的年歷

  討論與制作:首先要確定1月1日是星期幾,然后確定整體的形式,每列4個月排3行,最后用顏色區(qū)別出休息日。

  展示與交流

  運用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為以后學習簡單的代數(shù)知識做準備。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shù)學問題。

  教具、學具:

  卡片學具、課件。

  師生活動:

  一、情景引入。

  師:看,今天水果園里正在進行“體重”大比拼呢?(播放課件)我們先來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說明: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一樣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師:接下來進場的是蘋果妹妹,我們假設每個蘋果同樣重。(繼續(xù)播放課件)看!天平又平衡了,這又說明什么?(引導學生說出:4個蘋果重1千克。)

  師: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

  讓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二、教學新知。

  (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合作探究解決方案。

  師:這個問題提得真棒,幾個蘋果與1個西瓜同樣重呢?(10個、12個、15個、16個……)

  師:小朋友不要急著猜,好好動動腦筋;蛘咴谛〗M內(nèi)擺擺學具,通過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及操作學具的時間,老師巡視,給予學生適當?shù)膯l(fā)與指導。)

  小組匯報:這時大部分的學生喊出:16個。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為:一個西瓜

  4千克

  (等于4個砝碼),

  1千克

  (1個砝碼)等于4個蘋果,我們用替換的方法,把一個

  1千克

  (1個砝碼)換成4個蘋果。西瓜重

  4千克

  (4個砝碼),總共要換4次,因此是16個。

  (師依學生的`回答,一邊擺學具,利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生2:我們組認為:如果第二個圖中天平的右邊變成原來的4倍,左邊也要變成原來的4倍,就是16個蘋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個西瓜和4千克砝碼同樣重,而4個蘋果和1千克

  砝碼同樣重,所以4千克砝碼就有4個4,4×4=16(個)。

  生4:……

  (二)進一步體會等量代換方法。

  師:小朋友說得都對,(課件展示: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這時又來了波蘿哥哥,1個波蘿的“體重”等于2個蘋果。一個西瓜與幾個波蘿一樣重呢?(課件)為什么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匯報結果。

  生1:32個。

  (可能有些學生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老師要及時給予分析引導,再通過生生評析,幫助其改正。)

  生2:8個。因為,2個蘋果可以換1個波蘿,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就可以換8個的波蘿。

  生3:2個蘋果換一個波蘿,16個蘋果里面有8個2,16÷2=8(個),所以1個西瓜和8個波蘿一樣重。

  生4:把2個蘋果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16個,等于1個西瓜的重量。把1個波蘿也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8個,這樣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個。

  師:(略小結。)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完成p109“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個別輔導。講評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師生共同梳理解題思路:要求2頭牛和多少頭羊同樣重,首先要知道2頭牛和多少頭豬同樣重,再利用豬和羊的關系進行替換(計算),最后求出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四第3題。

  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關系,并嘗試抽象地推導(計算)一下。如果學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難,可以讓學生先用學具擺一擺。

  2、完成練習二十四第4題。

  提示:直接比較1只雞和1只鴨誰重一些比較困難,可以轉化為2只雞和2只鴨,或4只雞和4只鴨的比較。

  3、完成練習二十四第5題。

  第1小題,把第一個等式中的△用□+□+□替代,就變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討論,尋找方法。

  建議:直接用等量代換的方法來解決比較困難,可以先把三個等式的左邊相加,右邊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換,依次求出○、△、□的值。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0

  一、教學內(nèi)容:

  三年級下冊 p13 。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算理,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shù)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一位數(shù)除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

  2.引導學生將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識遷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點:探究并初步掌握口算的方法。

  四、教學難點: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五、教學要素:

  1、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表內(nèi)除法和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

  2、原型:

  (1)趙伯伯3次運60箱黃瓜,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王叔叔3次運600箱西紅柿,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3)李阿姨3次運240箱青椒,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3、探究的問題:

  (1)計算“60÷3=”應怎樣算?

  (2)計算“600÷3=”應怎樣算?

  (3)計算“240÷3=”應怎樣算?

  (4)如何計算幾十、幾百、幾千除以一位數(shù)?

  六、教學過程:

  (一) 喚起與生成

  1.口答

  80里有()個十

  400里有()個百

  3000里有()個千

  2.口算:

  36÷624÷430×3 600×6

  48÷872÷9400×22000×3

  在口算時,讓學生說一說①口算“36÷6”是怎樣算的;②“30×3”、

  “600×6”、“20xx×3”是怎樣口算的。

  3.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的口算。

  (二)探究與解決

  學習例1

  出示13頁情境圖,讓學生通過觀察,說出其中的數(shù)學信息。

  引導學生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教師板書:

  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1、解決第一個問題: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列出算式:60÷3= _(棵)

 。1)學生獨立思考。

  20×3=60,60÷3=20;6÷3=2,60÷3=20;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做完后分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動手操作,印證算理

  讓學生動手利用小棒、圓片、或回形針等擺一擺,如何把60平均分成3份,并找出每份是多少。擺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把6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個十,所以是20。(通過擺一擺,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理解算理,使算法直觀化。)

  (3)補充事例,舉一反三

  40÷2 60÷250÷5

  學生獨立做,并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2、解決第二個問題: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讓學生先列式、試做,然后同桌說說是怎樣想的。

  600÷3=200(箱)

  補充事例,舉一反三

  400÷2 300÷3 800÷2

  學生獨立做,并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3、基本練習,掌握算理

  40÷480÷49000÷3

  600÷2 500÷5 8000÷4

  訂正時,讓學生分別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4、小結方法:口算整千、整百、整十的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就用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除以一個數(shù),得數(shù)是幾千、幾百、幾十。

  5、解決第三個問題: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列式:240÷3=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然后集體交流。

  學生可能有兩種方法:3×80=240,240÷3=80;240是24個十,24個十除以3等于8個十,所以240÷3=80。

  補充事例,舉一反三

  120÷6 180÷33600÷4

  訂正時,讓學生分別說一說是怎樣想的。(計算時,可以把幾百幾十或幾千幾百看做幾十、幾百。)

  6. 歸納概括,形成結論

  “怎樣計算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幾十、幾百、幾千除以一個數(shù),就等于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除以一個數(shù),得數(shù)是幾十、幾百、幾千。

  (三)訓練與應用

  1.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訂正,并說算理。

  2.練習三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訂正,并說其中幾題的算理,重點說

  9000÷3的算理。

  3. 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4.知識介紹:除號的由來

  (四)小結與提高

  小結學習的收獲:口算除法的方法,評價學習的表現(xiàn)。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1

  學情分析:

  乘法分配律這個知識點在本節(jié)課以前學生已經(jīng)有一些潛移默化的理解,在實際計算中也有應用,如:本單元第一課時的《衛(wèi)星運行時間》乘數(shù)是兩位的乘法中,“114×21=”不論是第一種“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還是第四種用豎式計算,其實質(zhì)都是在利用乘法分配律這一理論依據(jù),即將21個114,分成20個114和1個114的和,只是表達形式不同罷了。因此,基于這些基礎,我教學時特別注重與舊知的聯(lián)系和在意義上的溝通。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會用字母表示。

  2.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3.在乘法分配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中訓練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能力。

  4.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增強獨立自主、主動探索、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猜想

  1.情景

  暑假中,我們諭小娃娃表演的《陽光羌娃》在比賽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他們馬上還要到香港參加演出。(出示照片)

  出示資料:他們每天都在辛苦地訓練著,有時會練得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昨天晚上,王老師就給參加訓練的18個男生和23個女生每人準備了一份8元的快餐,你知道王老師一共用了多少錢嗎?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學校中的大事作為問題背景,可以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數(shù)學的廣泛應用性,也利于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僬項l件、問題

  從這段資料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王老師遇到了哪些問題?

 、趯W生列式,抽生回答: (18+23)×8, 18×8+23×8

 、劢涣魉闶降囊饬x

  第一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個算式呢?

  ④計算:(發(fā)現(xiàn)兩個算式結果相等)

 、萦^察、分析算式特點

  咦,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算式非常有意思。你看看,這是兩個不同的算式,很多地方都不相同,仔細看看,又有相同的地方,對吧!

  現(xiàn)在,就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看看它們到底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奕嘟涣鳎龑W生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A.涉及到得運算及順序:都包含了+、×這兩種運算,左邊是先算加法,合起來以后再乘;右邊是分別先乘,然后再加。

  B.涉及到的數(shù):都用到了18、23和8這三個數(shù),其中8在左邊出現(xiàn)了一次,在右邊出現(xiàn)了兩次。

  C.計算結果:結果相等。

  (設計意圖:對算式意義的分析讓學生明白這兩個算式相等的道理,而從外在特點的分析則讓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同時,細致的特點分析也為學生后面的舉例驗證打下基礎)

  2.提出猜想

  真有趣,運算順序不同,數(shù)據(jù)也有不一樣的,結果卻一樣,那是不是只有這一個算式才是這樣呢?還是像這樣的算式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

  怎樣才能知道像這樣的算式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

  引導學生想到用舉例的方法進行驗證。

  師小結:要想知道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那我們就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再看看它們的結果想不想等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對一個人而言,記憶一個知識、規(guī)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知道從哪里去尋找知識和規(guī)律,要知道他的發(fā)現(xiàn)如何去獲得證明。本節(jié)課就是要以乘法分配律的學習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立足于學生一生的發(fā)展而在教學。)

  二、舉例驗證,證明合理性

  1.全班舉例:抽生舉例,全班進行判斷,看所舉的算式是否符合猜想的特征。

  2.分組舉例

  兩個孩子為一組,一起舉一個例子,再一起計算驗證,看結果是否相等。

  3.交流:誰愿意把你舉的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A.這個式子符合要求嗎?

  B.這些式子都有一個共同的規(guī)律,這個共同的規(guī)律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左邊都是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再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右邊是分開乘,再把兩個積相加,右邊算式中這個相同的乘數(shù),在左邊算式中放在了括號的外面。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jīng)歷舉例驗證的過程,經(jīng)歷歸納概括的過程。)

  三、概括歸納,建立模型

  1.個性概括

  這樣的式子你們還能寫嗎?能寫完嗎?

  強調(diào)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是寫不完的。

  你能用一個式子將所有的像這樣的式子都概括出來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概括規(guī)律。(學生可能用文字概括,可能用圖形符號概括,可能用字母概括)。

  2.統(tǒng)一認識

  教師指出一般用a、b、c表示式子中的三個數(shù),這個規(guī)律可以表示成

  (a+b)×c=a×c+b×c

  給出規(guī)律的名稱:今天,我們一起動手動腦發(fā)現(xiàn)了這個非常有趣的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是四則運算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規(guī)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3.進一步認識

  這個式子表示兩個數(shù)合起來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的結果與用這兩個數(shù)分別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的結果相等。反之,兩個數(shù)都與同一個數(shù)相乘,再把積相加所得到的結果與先把這兩個數(shù)合起來再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所得到的結果相等。

  齊讀式子。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不完全歸納法,得出規(guī)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不同方法的概括,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能力,尤其是分析與綜合的能力,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四、鞏固應用,深化認識

  1.哪些算式與72×35相等

  72×30+72×5

  72×35 72×30+5

  70×35+2×35

  70×35+2

  問:為什么相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質(zhì)意義)

  2.你會填嗎?

  (10+7)×6= ×6+ ×6

  8×(125+9)=8× +8×

  7×48+7×52= ×( + )

  問:訂正時強調(diào)第一小題為什么這樣填?第三個式子中括號外面為什么要寫7。

  (設計意圖: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

  3. 7×48+7×52 7×(48+52)

  這兩個式子你想選擇哪個進行計算?為什么?

  如果只給你第一個式子,你會想辦法讓你的計算變得簡便嗎?

  小結:利用乘法分配律有時候可以使計算變得更簡便。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明白乘法分配律在計算中的意義。)

  4.先想一想,下列各題怎樣計算更簡便,把你的簡便方法寫出來。

 、34×72+34×28(訂正時問:為什么不直接算)

  (80+4)×25

  訂正時問:把(80+4)×25寫成80×25+4×25依據(jù)是什么?

  如果不用好不好算?

  (80+20)×25

  問:這道題與(80+4)×25的樣子一樣,都是兩個數(shù)的和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為什么你們又不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了呢?

  教師小結:在計算中要根據(jù)數(shù)據(jù)特點,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

 、21×25 75×99+75

  小結:在計算中遇到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特點的式子,可以利用拆數(shù)等方法,在不改變原數(shù)大小的前提下將式子變成符合乘法分配律特點的式子,然后再進行簡算。

  (設計意圖:通過題組練習,讓學生在計算中要根據(jù)數(shù)據(jù)特點,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不生搬硬套題型。)

  五、全課小結

  孩子們,你們今天收獲了什么?

  當你們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中發(fā)現(xiàn)某些規(guī)律,而你又不敢肯定它正確時,你可以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18+23)×8 (18+23)×8=18×8+23×8 7×48+7×52=7×(48+52)

  =41×8 … … … …

  =328(元)學生舉例… … … … 34×72+34×28 (20+4)×25

  18×8+23×8 … … … … (80+20)×25

  =144+184個性概括:… …

  =328(元) (a+b)×c=a×c+b×c 21×25 75×99+75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2

  學習目標

  1、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2、復習年月日相關的知識,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會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

  3、明確時間的重要性,增強時間觀念。

  導學案

  自主預習整理年、月、日的相關知識。

  1、我們認識了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學了24時計時法,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歸納:

  年12個月 平年365天 閏年366天

  月大月:( )( )( )( )( )( )( )31天

  小月:( )( )( )( ) 30天

  二月:平年( )天 閏年( )天

  日1日=( )時

  時1時=( )分

  分1分=( )秒

  3、做一做P114頁第6題,說說怎樣想的?

 。1)、3年=( )個月 24個月=( )年

 。2)、 7月有( )天 15時是下午( )時

 。3)、 展覽館每天的開放時間是從8:30到16:30,一天共開放( )小時。

  交流合作

  1、說一說時間單位的知識。

  2、議一議有關時間知識的要點。

  3、你知道什么是24時計時法嗎?介紹一下你的學習經(jīng)驗。

  4、你會計算起止時間和經(jīng)過的時間嗎?怎么算?

  展示提升小組搶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會用什么方法記憶?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閏年?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3、什么是普通計時法?什么是24時計時法?各有什么特點?舉例說說。

  反饋測評1、完成課本練習二十五第6 題:

  小華每天早上7時30分到校,11時50分放學回家。下午2時到校,16時放學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長時間?

 。1)先求上午在校時間:

  (2)再求下午在校時間:

 。3)最后算出全天在校時間:

  2、出示鐘面:

 。1)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

  (2)17:00開往長沙的火車現(xiàn)在開始檢票了,還有多少分鐘開車?

  (3)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4)如果你耽誤了時間,會怎樣?由此,你體會到了什么?

  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把握時間,時時處處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合理利用時間安排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3

  一、總體說明

  數(shù)學是為生活服務的。本單元解決問題,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內(nèi)容包括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和運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運用乘法和除法一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掌握需要兩、三步計算解決問題。教材通過實際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貼近度很高的生動例子,讓學生先從直觀的圖畫中了解信息,再運用了解的信息來解決問題,既培養(yǎng)了學生了解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運用乘法計算或除法計算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了解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生動的實例,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4)結合適當?shù)慕滩膬?nèi)容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三、教學設想

  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就是要能運用數(shù)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先讓學生自己觀察圖畫,了解和收集圖畫中的信息,再運用所學的知識,根據(jù)信息在小組中討論、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然后讓學生解決問題后總結和歸納生活中一般性的規(guī)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建議用5課時安排教學。數(shù)學廣角(單元教案)

  一、總體說明

  本單元的知識內(nèi)容是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擴展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主要內(nèi)容包括:統(tǒng)計中的重復問題和等式中實物代換問題兩種類型。是在學生學習了統(tǒng)計和等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統(tǒng)計中出現(xiàn)的重復現(xiàn)象和等式中通過實物進行代換問題。通過運用集合的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解決實際問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教學目標

  (1)理解統(tǒng)計中出現(xiàn)的重復現(xiàn)象,運用集合圖推算事物的數(shù)量。

  (2)通過實物代換,初步理解代換思想,推算事物的數(shù)量。

 。3)擴展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三、教學設想

  根據(jù)奉單元知識內(nèi)容相對比較抽象和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的特點。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實物分析的方法進行教學.先讓學生能通過實物理解重復現(xiàn)象和代換思想,再通過適當?shù)木毩暭訌妼W生的思維訓練。使學生能充分理解,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本單元建議用2課時安排教學。

  集合的思想

  教學內(nèi)容

  課標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108頁例1,練習二十四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能借助具體內(nèi)容,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

  難點:用集合直觀圖來表示事物。

  教學準備

  CAI

  教學過程

  一、借助熟悉題材,滲透集合思想

  1、巧妙設疑,直觀感悟

 。1)談話:老師知道同學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喜歡美術,有的兩樣都喜歡,老師想進一步了解你們,請允許我對其中的一個小組進行調(diào)查,好嗎?

  (2)(指定小組)分別在“音樂”和“美術”下面簽上名字,兩者都喜歡,兩邊都簽。

 。3)全班一起統(tǒng)計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人數(shù)。

 。4)(故作驚訝):咦,這個小組沒有這么多人呀?問題出在哪兒呢?

 。5)四人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過程中有學生既喜歡音樂又喜歡美術,是重復的,在計算總人數(shù)時只能計算一次。

  2、圖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兩個小組的集合圈,再把兩個圈進行合并。

 。2)讓學生說一說圖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3)讓學生列式求出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說說想法。

 。5)師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適當小結。

  3、運用集合思想解決問題

 。1)情境出示課本P110第1 題。

 。2)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3)同桌交流,重點說說想法。

 。4)反饋。(昨天和今天進貨的重復部份用重點號顯示)

  二、靈活運用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1、談話:小動物在討論在陸地上生活還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來了10種動物,有6種動物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的,有6種動物可以在水里生活。這里面有幾種動物既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適當給學生介紹“兩棲動物”的常識,擴展學生知識面。)

  2、練習二十四第2題

  要求:(1)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2)班內(nèi)交流方法。

  三、全課總結。

  1、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2、小調(diào)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學知識來解決。等量代換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09例2及做一做,練習二十四第3、4、5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

  2、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為以后學習簡單的代數(shù)知識做準備。

  難點: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

  卡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看,今天水果園里正在進行“體重”大比拼呢?(播放)我們先來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說明: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一樣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師:接下來進場的是蘋果妹妹,我們假設每個蘋果同樣重。(繼續(xù)播放)看!天平又平衡了,這又說明什么?(引導學生說出:4個蘋果重1千克。)

  師: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

  讓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二、教學新知。

 。ㄒ唬┮龑W生發(fā)現(xiàn)問題,合作探究解決方案。

  師:這個問題提得真棒,幾個蘋果與1個西瓜同樣重呢?(10個、12個、15個、16個……)

  師:小朋友不要急著猜,好好動動腦筋。或者在小組內(nèi)擺擺學具,通過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及操作學具的時間,老師巡視,給予學生適當?shù)膯l(fā)與指導。)

  小組匯報:這時大部分的學生喊出:16個。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為:一個西瓜4千克(等于4個砝碼), 1千克(1個砝碼)等于4個蘋果,我們用替換的方法,把一個1千克(1個砝碼)換成4個蘋果。西瓜重4千克(4個砝碼),總共要換4次,因此是16個。

 。◣熞缹W生的回答,一邊擺學具,利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生2:我們組認為:如果第二個圖中天平的右邊變成原來的4倍,左邊也要變成原來的4倍,就是16個蘋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個西瓜和4千克砝碼同樣重,而4個蘋果和1千克砝碼同樣重,所以4千克砝碼就有4個4, 4×4=16(個)。

  生4:……

  (二)進一步體會等量代換方法。

  師:小朋友說得都對,(展示: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這時又來了波蘿哥哥,1個波蘿的“體重”等于2個蘋果。一個西瓜與幾個波蘿一樣重呢?()為什么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匯報結果。

  生1:32個。

 。ǹ赡苡行⿲W生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老師要及時給予分析引導,再通過生生評析,幫助其改正。)

  生2:8個。因為,2個蘋果可以換1個波蘿,1個西瓜等于16個蘋果,就可以換8個的波蘿。

  生3: 2個蘋果換一個波蘿,16個蘋果里面有8個2,16÷2=8(個),所以1個西瓜和8個波蘿一樣重。

  生4:把2個蘋果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16個,等于1個西瓜的重量。把1個波蘿也變成原來的8倍就是8個,這樣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個。

  師:(略小結。)

 。ㄈ⿷眯轮鉀Q問題。

  完成p109“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個別輔導。講評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師生共同梳理解題思路:要求2頭牛和多少頭羊同樣重,首先要知道2頭牛和多少頭豬同樣重,再利用豬和羊的關系進行替換(計算),最后求出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四第3題。

  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關系,并嘗試抽象地推導(計算)一下。如果學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難,可以讓學生先用學具擺一擺。

  2、完成練習二十四第4題。

  提示:直接比較1只雞和1只鴨誰重一些比較困難,可以轉化為2只雞和2只鴨,或4只雞和4只鴨的比較。

  3、完成練習二十四第5題。

  第1小題,把第一個等式中的△用□+□+□替代,就變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題,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討論,尋找方法。

  建議:直接用等量代換的方法來解決比較困難,可以先把三個等式的左邊相加,右邊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換,依次求出○、△、□的值。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什么是等量代換嗎?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4

  單元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幾何直觀圖,使學生了解小數(shù)的含義,能認、讀、寫不超過兩位的小數(shù),并能運用小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數(shù)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使學生經(jīng)歷比較的過程,學會比較一位小數(shù)的大小,能解決簡單小數(shù)的比較問題。

  3.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

  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認識小數(shù)對學生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小數(shù)的認識,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簡單的小數(shù)加、減法,小數(shù)加減的實際應用。這些內(nèi)容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見過小數(shù)甚至用過小數(shù)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旨在將日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初步了解小數(shù)的含義,初步認識一位小數(shù)、兩位小數(shù),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地運用小數(shù)進行簡單的比較和加、減法的計算。

  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與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nèi)的數(shù),會計算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并且學習了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里是學習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教材中出現(xiàn)的小數(shù)的小數(shù)部分都只有一位或兩位,小數(shù)的計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這兩部分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是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為小數(shù)加、減法的學習做準備,而在小數(shù)加、減法的學習中,學生對小數(shù)的認識更加深刻,為今后系統(tǒng)地學習小數(shù)打下初步基礎。

  課標分析

  1.經(jīng)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初步認識小數(shù),發(fā)展數(shù)感。

  2.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小數(shù),能讀、寫小數(shù),會比較兩個一位小數(shù)的大小,會進行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運算。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提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并能對結果的實際意義作出解釋。

  4.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5.了解數(shù)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溝通口算與筆算的聯(lián)系,更好地理解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百以內(nèi)),幾百幾十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算理。

  2.在比較中,引導學生溝通個位相乘滿十(或幾十)與個位相乘不滿十(或幾十)兩類口算,概括得出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口算的基本方法。

  3.通過一定題量的課內(nèi)練習,形成較熟練的口算技能。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百以內(nèi))口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兩位數(shù)、幾百幾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算理。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課前談話

  師:老師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想和大家一起聊聊。

  師:看,小剛,小紅,每人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會有什么結果?(交換后每人還是1個蘋果。)那么,如果小剛和小紅,每人都有一種想法,交換一下,會怎么樣呢?(交換后每人會有2種想法。甚至受到別人啟發(fā),你還會有第3種、第4種想法呢。

  師:今天的數(shù)學課,老師希望看到小朋友們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舉手發(fā)言,和大家多多分享你腦袋里的想法,好嗎?哪怕是不小心做錯了,也不要緊,因為,有可能你的錯題中有著精彩的想法呢,更何況,你的錯題,可是對全班小朋友最好的提醒呢!

  師:上課

  活動2【導入】一、揭示課題,交待學習任務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乘法口算。(板書:乘法口算)

  課件呈現(xiàn)所有10道口算題

  15×3= 18×2=

  19×5= 130×4=

  130×6= 5×17=

  46×2= 180×4=

  12×8= 24×4=

  師: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jīng)會口算很多乘法題了,今天要學的是怎么樣的呢?看,這就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算的所有的口算題(停頓4秒鐘)?戳诉@些,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好多。

  師:密密麻麻,是挺多的。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我們解答了某道題,電腦就會把它擦去,獎我們一個大拇指,慢慢地,慢慢地,屏幕上留下的題目會——越來越少,大拇指的數(shù)量會——越來越多,直到最后,怎么樣?)

  師:這么多題,你選一道試試看吧?

  活動3【講授】二、例題教學

 。ㄒ唬├1:15×3

  師:有沒有選15×3的?等于幾?我們又是怎么算出這個得數(shù)的呢?

  師:把你的`想法寫在練習紙的反面。(寫完的,可以輕輕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巡視,找學生的典型作品,記錄在白紙上。

  學生逐個介紹。

  ●① 15

  × 3

  45

  ●② 10×3=30 5×3=15 30+15=45

  ●③ 5×3=15 10×3=30 30+15=45

  溝通各種方法

  師:比比②和③有什么想說的?(一樣。都是把15分成10和5……只不過,一個是從十位算起,一個是從個位算起。)

  師:用這樣的眼光來看看豎式,發(fā)現(xiàn)什么?(也一樣,豎式只不過是口算方法的另一種簡潔的記錄方式而已么。)

  師:我們借助方塊圖,一起再來看看。(可以先算3個10,也可以先算3個5,最后把它加起來即可)

 。ǘ⿲m椌毩暎◣壮藥祝綆准訋祝

  師:口答一組

  師:我們自己來練一組吧。

 。ㄈ⿴装賻资艘晃粩(shù)

  師:不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大屏幕上好像有一些不一樣的題目哎。

 。ㄟx出如下9題)

  師:以130×6為例,你怎么算?

  生1:……

  師: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呢?

  引導學生:13個十乘6,得78個十,就是780。

  師:看,原來算130×6的時候,我們心里想的還是13×6啊!難怪大家覺得不難呢。

  師:用這樣的方法完成練習第2題(如上9道)。

  活動4【練習】三、鞏固練習

  1.幫小馬虎找錯誤

  師:小馬虎也在學口算,看,這是他做的5道題。(你幫他檢查一下)

  46×2=82 28×3=74 350×2=700 14×7=98 17×4=98

 。]有進位) (進錯位) (對) (對) (錯)

  師:謝謝大家?guī)椭●R虎找出了錯誤。幫助別人總是快樂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有收獲哦,小馬虎的錯誤給了大家什么提醒呢?(進位、看清數(shù)字)

  2.算一算,比一比

  師:剛才小馬虎遇到的雙胞胎題目,是不是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出示:1□×□

  師:你想不想也編這樣的雙胞胎題目來試試呢?

  師:找到練習紙第2題,先編題,再算。(2組)完成后,同桌互批。如果有困難,可以舉手求助。

 。◣熝惨,把典型題目收起來,包括1組不進位和4組進位,抄到黑板上。)

  3.黑板上題目搶答

  師:看,老師從你們那兒選了幾題抄在這兒,咱們一起來搶答。先在心里想好得數(shù),等老師點到這題,你再報得數(shù)。

  不進位、進位對比,溝通方法,得出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口算方法。

  師:通過搶答,你可發(fā)現(xiàn),這些口算題,有些算起來方便,是哪些?(它們是不進位。)

  師:這些進位的口算,是今天新學的。(板書:進位)這些不進位的,是上學期學過的。(指某一題)我們又是怎么算的?

  師: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樣的)怎么一樣,說具體。

  師: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論是進位的還是不進位的,都是把兩位數(shù)拆成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加的形式,把它們分別和另一個乘數(shù)相乘,然后把積相加。

  師:真了不起,在學新知識同時,還能溝通舊知識。把新知識和舊知識溝通起來,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哦,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多多使用。

  4.口算卡片

 。1)教師出示卡片(學生記錄得數(shù),再校對)

  (2)4人小組口算卡片練習題(出示小組學習要求,后練習題)

  活動5【活動】五、課堂小結

  有什么收獲?有什么印象特別深刻?

  活動6【作業(yè)】六、課堂作業(yè)(解決問題)

  用今天的口算本領解決問題。(口答)書本P43第3、4題。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下冊教案03-16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3-01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數(shù)學教案01-14

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1-18

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優(yōu)秀教案02-22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04-06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1-11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下冊教案11-07

數(shù)學下冊教案 15篇03-16

數(shù)學下冊教案 (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