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 1
【教學目標】:
1、能流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知大意,體驗人物 。
2、積累文言詞語,疏通課文 。
3、當堂背誦,積累成語警句。
4、通過朗讀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
5、培養(yǎng)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學會修身做人 。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
2、初步學會運用各種方法,疏通課文,理解大意 。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當堂背誦,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論語》的有關(guān)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2.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含義,能熟讀背誦、默寫全文。
3.理解、運用其中關(guān)于學習的名言警句,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翻譯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學請診斷
1.教師導入。
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鞍氩俊墩撜Z》治天下”,它形象的概括了這部儒家經(jīng)典對后世的卓越貢獻。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孔子,隨著這位“萬世師表”一起去探討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初讀課文,掃清語言障礙。特別注意加點字的音行、形、義。
人不知而不慍(yùn) 學而不思則罔(wǎng) 思而不學則殆(dài)
不亦悅乎(yuè) 傳不習乎 (chuán)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
3.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曾大力宣傳“仁”的學說。在公認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jié)合,提出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副其實;在維護貴族統(tǒng)治的基礎(chǔ)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漢以后,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影響極大,F(xiàn)存《論語》一書,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后世對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贊譽,唐代的韓愈曾經(jīng)有詩:“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后代的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政權(quán)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為“至圣先師”“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國各地都有孔廟。山東曲阜的孔府是我國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宮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勝。
第二階段:自主探究
1.聽錄音,要注意聽準生字的讀音。然后學生自主朗讀。
2.根據(jù)課下注釋,翻譯課文。
參考: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時常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是君子(的所為)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過了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guī)矩。”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就可以當老師了!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有危險!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貧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他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起胳膊當枕頭,快樂也在其中了。非道義手段得到的富貴,對于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云。”
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孔子在河岸上感嘆說:“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奪去他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記得牢固,懇切的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第三階段:合作探究
根據(jù)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小組內(nèi)合作研討,概括每一章所講的內(nèi)容。
參考:第一章:第一句講學習方法。第二句講學習樂趣。第三句講為人態(tài)度,屬于個人修養(yǎng)范圍。不斷溫習,(知識)方能牢固,學習之樂;志同道合的人遠道而來,切磋促進,人生之樂;自求長進,不怨他人,提高修養(yǎng)。
第二章:討論思想品德修養(yǎng)。朱熹認為,重在為學!皞鳌敝甘苤趲,“習”則熟之于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由此可見古代治學之人非常重視品德修養(yǎng)。
第三章:講的是不同年齡階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討論學習方法,說明了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
第五章:討論正確的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學習與思考相結(jié)合,方能有所得。
第六章:討論思想品德修養(yǎng),顏回清貧樂道的高尚品質(zhì)。
第七章:講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要虛心求教,取長補短,彌補不足。
第八章:講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應樂在其中,不羨慕、不貪圖不義之財。
第九章:講的是要學習別人好的地方,借鑒別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點。
第十章:告訴我們時光飛快流逝,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
第十一章:用國家的帥將與一個人的志向做對比,說明立下大的志向,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十二章:一個人,要有大志,好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較大的收獲。
第四階段:檢測小結(jié)
試背全文,比比看誰背的最準確。
背誦過程中要注意停頓,不搶不拖,不加字,不吞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學請診斷
1.教師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從《<論語>十二章》學到了很多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識。這十二章的語言都很簡練,但卻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學習后,每個人都會受益匪淺。此外,《論語》是出成語最多的文化典籍,我們就更不能小視對這篇課文的挖掘。接下來,我們就繼續(xù)學習它。
2.準確翻譯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3.檢查課文的背誦情況。
第二階段:自主探究
試按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品德修養(yǎng)將課文中的句子進行分類。
1.學習方法:
(1)學而時習之。
(2)溫故而知新。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學習態(tài)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3.品德修養(yǎng):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第三階段:合作探究
通過本文的學習,你能就本篇課文的寫作特點及對后世的影響,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嗎?
1.寫作特點:
(1)語言簡潔、含蓄雋永。語錄體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征,它就是記錄孔子的只言片語,或是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都比較短小簡約,還沒有構(gòu)成單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意思的表達卻不乏一定的深度,值得推敲斟酌學習。
(2)《論語》的文學色彩在于表現(xiàn)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寥寥數(shù)語中,蘊含著一個為人師者的'胸襟、風范,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一個師者的拳拳育人之心。
2.影響:
《論語》這種在對話中說理的形式,直接影響了先秦說理文的體制;言近旨遠、詞約義豐的說理,形象雋永的語言,使它成為先秦說理文主要的形態(tài)。
第四階段:檢測小結(jié)
檢查課文的背誦和全文的翻譯、注釋等,要求做到掌握干凈、牢固。
板書設(shè)計
《論語》十二章
(1)學而時習之。
(2)溫故而知新。
學習方法:(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習態(tài)度:(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品德修養(yǎng):(3)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 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鑒賞品析
句子賞析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賞析:“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賞析: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學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jié)合,才可以是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3.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賞析:這句話寫出了孔子淡薄的心境,以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情懷。
寫法賞析
語言簡練,用意深遠。
課文共選取了十二章,又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和個人修養(yǎng)。這些是從《論語》中節(jié)選出的格言警句,每一章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nèi)容豐富,而且文字也頗具特色,句式整齊,音調(diào)和諧,讀起來相當流暢,富有感染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zhàn)。
教師應由知識的占有者轉(zhuǎn)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zhuǎn)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xiàn)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yǎng)學習者”的過程,實現(xiàn)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zhuǎn)變。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lǐng)。
(一)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由于學生的知識面相對狹窄,平時閱讀書籍、報刊、雜志等較少,這就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差。
針對這種情況,本人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現(xiàn)有書籍,有選擇的向他們推薦一些書籍,盡力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以提高他們閱讀理解的能力。而在課堂上,注意設(shè)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后回答問題,并適當?shù)匾龑,以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后,學生的知識面不但擴大了,而且閱讀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二)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本校的學生由于一些原因,口頭表達能力較差。為了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本人在課堂上,多注意讓一些羞于開口的同學起來回答問題,先用一些簡單的容易回答的問題,通過耐心引導其回答,并加以肯定、表揚,從中鍛煉他們的膽量,樹立他們的信心。
平時,還注意指定一些簡短的文章給他們朗讀,并且在班里舉行一些朗讀比賽,獎勵小禮品,以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從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們口頭表達能力有所提高,這不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在學校開展的朗誦比賽中,本班學生多人參加并且都獲得了不錯的名次。這反過來又刺激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三)學生寫作能力有所提高。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每周都會布置一個作文,并進行批改。在批改時充分肯定學生的閃光點,并且在班上公開表揚,讓學生嘗試到一點成就感,最終調(diào)動其寫作的積極性。
(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科目的興趣。
在吸收他人經(jīng)驗及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基礎(chǔ)上,盡力改變以往的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填充式教學方法,按照新課程標準,在課堂上通過設(shè)計一些與學生實際相貼近的問題,以啟發(fā)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在教學活動中盡量做到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裝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主動的狀態(tài),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接受知識并適當?shù)丶皶r地鼓勵、表揚學生的表現(xiàn),肯定他們的回答,讓他們從回答問題中樹立信心。
還通過設(shè)計一些難度較大的與現(xiàn)實有關(guān)的問題,讓學生分組探討。這不但刺激他們的求知欲望,讓他們在探討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完成教師的教學目標,而且還讓他們從中體會到一種團隊合作精神,集體的凝聚力,從而提高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增強了他們對語文這一學科的興趣。注意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由于本地區(qū)學生受閩南音的影響,對語文的學生有一定的局限性,對待語文科目較不重視,要讓學生樹立信心,只有多抓學生的優(yōu)點,讓他們意識到有人關(guān)注他們,有人在乎他。當然這種做法收效甚微,但我還是要關(guān)注他們,畢竟他們也是班級中的一員,在學習中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為我們的教育理論中有一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所以我不能放棄每一位同學。
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 2
【教學目標】
1.在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歸類的基礎(chǔ)上,用較為簡練的語言概況課文所選內(nèi)容中孔子談到的學習方法及態(tài)度,以及人格修養(yǎng)方面的思想觀點。
2.聯(lián)系自身,說說對文中有關(guān)“學習之道”以及個人修養(yǎng)論述的理解。
3.將課文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探究《論語》的現(xiàn)實意義,激發(fā)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珍視和熱愛。
【教學重、難點】
聯(lián)系實際理解《論語》的思想內(nèi)容及現(xiàn)實意義,并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方法】
引導法和講授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的圣人,但你們知道嗎?孔子生非其時,一生屢遭打擊,從沒有獲得過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機會。如果我們細考孔子的'一生,會發(fā)現(xiàn)他的一生無權(quán)無勢,只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過治理國家之權(quán)。但那些聲名顯赫的王公貴族們早已在歷史的長空中灰飛煙滅,而孔子留下的那些寶貴思想直至今天仍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鬃尤ナ篮,他的弟子們?yōu)樗貑嗜攴讲艦I而去,而子貢則整整為他守喪六年?鬃拥降子性鯓拥娜烁聍攘,使得人們對他這樣崇敬景仰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走近孔子,走近他的《論語》,來探尋其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
出示任務:對《論語》十二章課文內(nèi)容的簡單回顧。
(二)再讀課文,遷移闡發(fā)
出示任務:
1.在上節(jié)課學習基礎(chǔ)上,學生自讀課文,用較為簡練的語言概括所選的這幾則語錄中孔子談到的學習方法及態(tài)度,以及人格修養(yǎng)方面的思想觀點。
反饋指導:注意語言的簡潔準確。
2.結(jié)合自身在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方面存在的問題,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態(tài)度,并談談你對“學習之道”的理解。
反饋指導:注意與自身實際相聯(lián)系
3.圍繞課文中闡述關(guān)于修身的章節(jié),抓住其中的關(guān)鍵詞,談談對這些詞的理解,并討論這些關(guān)于修身的論述在今天是否有其現(xiàn)實意義?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反饋指導:理解詞語含義與探究現(xiàn)實意義相結(jié)合
(三)延讀《論語》,拓展提升
出示任務:
1.教師出示幾個《論語》中的小故事,并引出相關(guān)語句或章節(jié),安排學生分組探究這些語句或章節(jié)的思想內(nèi)容。
2.結(jié)合對本課的學習,你認為孔子身上最打動你的是什么?今天我們讀《論語》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反饋指導:將本課所學內(nèi)容結(jié)合到探究中
(四)誦讀課文,情蘊其中
帶有感情地齊聲誦讀課文,注意讀出音韻美,并在誦讀中進一步品悟課文內(nèi)容,同時感受古代典籍的無窮魅力。
(五)小結(jié)與作業(yè)
小結(jié):《論語》完整而充分地反映了被我們尊稱為“大成至圣先師”的孔子的為政以德、仁者愛人的政治思想,誠信處事、智慧生存的人道思想,有教無類、啟發(fā)誘導的教育思想等等。所有牽涉到人類生存與社會安定的各個方面都有深刻和卓有成就的論述,堪稱人生的百科全書。雖然有些篇章僅僅是只言片語,但卻精辟微妙,發(fā)人深省。雖歷經(jīng)兩千多年,今天讀來仍激蕩著我們的胸懷,啟迪著我們的智慧,給予我們豐厚的人生營養(yǎng)。
作業(yè):
1.課后自主閱讀《論語》,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摘抄下來,并且說說對它們的理解。
2.《論語》中有不少語句逐漸演化并固定為成語,至今仍活躍在現(xiàn)代漢語中,如“溫故知新”“不恥下問”“誨人不倦”“后生可畏”“當仁不讓”等。你還知道哪些?課文搜集積累,與同學分享。
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 3
教學目標
1.要求能疏通文意,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掌握關(guān)于學習方法與學習態(tài)度的名言警句。
3.了解《論語》的基本情況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學重點
掌握古文中重點詞語及句式的用法,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論語》十二章的深刻含義,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nèi)容。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俳榻B孔子及其《論語》。
、诶首x、背誦課文。
、垩凶x前六章內(nèi)容。
一、導入,出示學習目標。
1、中華民族有著數(shù)千年的文明歷史,產(chǎn)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它不僅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對今天在全民族弘揚愛國主義思想,建設(sh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已成為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部分,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驕傲。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獻中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F(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它的節(jié)選部分《〈論語〉十二章》。
出示學習目標并板書課題
2、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jù)。
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
二、初讀感知。
朗讀課文
、俜蹲x教師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diào)、停頓等。
②全班齊讀
感知課文內(nèi)容。多讀幾遍,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根據(jù)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和停頓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壅、正字
人不知而不慍(yùn)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不亦說(yuè)乎三省(xǐng)吾身傳(chuán)不習乎逾矩(yújǔ)簞(dān)
好(hào)肱骨(gōng)篤(dǔ)
三、賞讀課文。
1、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a.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匯大多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fā)生變化。如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為“行走”,這個成語就講不通了。再如“赴湯蹈火”中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些都與現(xiàn)代漢語完全不同。學習文言文要特別注意這些變義詞。另外,一些文言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意思比較寬泛,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這就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正確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細讀幾遍,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懂,試著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句子理解詞義,根據(jù)詞義理解句子。
教師要求學生,自己理解了的,講給同學、老師聽聽。不理解的,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實在不懂,請教老師。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能講清的,教師再度明確。學生理解有困難的,教師要講明白,講透徹。
重點掌握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點詞語):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簞食。人不堪其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師導學:關(guān)于課文翻譯,教師可以根據(jù)情況,給學生講解有關(guān)信、達、雅及直譯、意譯等常識,但要講得淺顯易懂。指導學生逐句翻譯前六章。
學生較為難以理解,須重點講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傳不習乎?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e.人不堪其憂
四、自主質(zhì)疑:學生自主質(zhì)疑,合作解決。
五、練習:反復朗讀,直到成誦。
六、作業(yè)
①背誦課文。
、诔瓕、識記字詞。
、垲A習剩余部分內(nèi)容二次備課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①研讀后五段內(nèi)容。
、诶斫馊牡乃枷胍饬x
、鄹爬ǔ烧Z、格言,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
考查句子的翻譯及其重點詞語的解釋。
二、朗讀背誦
、倮首x課文。
、诒痴b課文。
三、賞析課文
理解后六章內(nèi)容
1、按第一課時要求,逐句翻譯剩余各段。
教師須重點講解的: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陲埵枋筹嬎哦碇。
、廴诵斜赜形?guī)熝伞?/p>
、懿⿲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2、概括思想內(nèi)容,指導學生將課文有關(guān)內(nèi)容歸納到如下幾點:
、賹W習方法
②學習態(tài)度
、鬯枷胄摒B(yǎng)
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熤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四、學生質(zhì)疑,小組合作解決。
、賹W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nèi)容使你收獲最大?談談感想。
、谂c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③“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拓展延伸:
學生自由朗讀,從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成語、格言和警句,并說出理由。教師在學生交流后對本文出現(xiàn)的常用成語作歸結(jié)并板書:溫故知新、擇善而從、三人行,必有我?guī)?/p>
五、當堂練習(具體內(nèi)容見練習冊)
六、教師小結(jié)
《論語》的思想內(nèi)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yǎng)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lián)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七、作業(yè)
、偻瓿伞把杏懪c練習”
、谒鸭墩撜Z》中有關(guān)做人道理的簡短的語錄四條,讀一讀,背一背。二次備課
板書設(shè)計:
《論語》十二章
學習態(tài)度: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習方法: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個人修養(yǎng):人不知而不慍吾日三省吾身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成語:溫故知新、擇善而從、三人行,必有我?guī)?/p>
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 4
一、教材分析
《論語》十二章》作為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五篇文章,源自于中國儒家經(jīng)典《論語》。《論語》匯集了孔子和他的門徒的言論,是一部以對話形式呈現(xiàn)的古籍。在《論語》十二章中,主要圍繞求知的態(tài)度、學習的方法以及個人品德的修養(yǎng)這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這些豐富的話語精華與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對正處于心理發(fā)展初期的初中生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育價值。
二、學情分析
在學生步入七年級后的第二次接觸文言文之際,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既充滿活力又善于獨立思考的群體。這群青少年不僅熱衷于表達自己的見解,而且具備了初步的問題解決能力。然而,他們對于文言文這種獨特語言形式的理解仍需進一步提升,且學習的動力相對不足。因此,在教學策略上,我們需要著重激發(fā)學生學習古文的熱情,引導他們主動探索與思考,以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知識,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這樣的方法不僅能提升他們的文言文素養(yǎng),還能培養(yǎng)其獨立學習的能力,為未來的學習之旅鋪平道路。
三、 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nèi)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了解《論語》和孔子;積累文言詞匯和名句,提高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
2、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朗誦、合作探討以及讀寫結(jié)合的方式,來深度挖掘和表達閱讀后的思考與感悟,從而賦予閱讀以實際生活中的意義。
具體操作如下:
1、朗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或章節(jié)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通過聲音的抑揚頓挫來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感受。朗誦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記憶文章內(nèi)容,還能在情感上與作品產(chǎn)生共鳴,進而引發(fā)更深層次的思考。
2、合作探究法:與同學或小組成員共同討論閱讀材料,分享各自的觀點和疑問。通過集體智慧的碰撞,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本,發(fā)現(xiàn)不同角度的解讀,同時也能鍛煉批判性思維和溝通能力。
3、讀寫結(jié)合法:在閱讀之后,嘗試寫下自己的感想、理解或反思。寫作是一種有效的內(nèi)化知識的過程,它要求我們將閱讀到的信息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和思想,有助于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并培養(yǎng)批判性思考和表達能力。寫作也可以作為反饋機制,幫助我們識別和糾正對文本的誤解,或者進一步探索文本背后的深層含義。通過這三種方法的綜合運用,我們可以不僅僅停留在對文本表面意義的淺嘗輒止,而是深入挖掘其內(nèi)在價值,將其轉(zhuǎn)化為個人的知識和經(jīng)驗,從而讓閱讀成為連接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橋梁,賦予閱讀以更加豐富和實際的意義。
4、通過回顧個人的學習歷程,深入理解文章所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有助于我們形成積極正面的學習態(tài)度,并在此基礎(chǔ)上探索并優(yōu)化學習策略。這一過程不僅能夠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培養(yǎng)出更加高效、靈活的學習方式,從而在學術(shù)追求和個人成長的道路上行穩(wěn)致遠。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領(lǐng)悟文章中的深邃哲思,并激發(fā)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與道理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
五、教法學法分析
1、誦讀法。反復誦讀,體會文章內(nèi)蘊,在讀中理解、領(lǐng)悟每一語錄的主旨,力爭當堂背誦。
2、探討、協(xié)作、發(fā)現(xiàn)法。對于章節(jié)的主題,可以提出疑問并一起尋找解答。在教育活動中,通過自主、協(xié)作、探索的方式組織學習過程,以形成個人見解。
3、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進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表達,可以采用競賽形式來幫助學生高效背誦課文。同時,通過組織學生圍繞課文內(nèi)容展開討論,分享個人見解和感受,不僅能夠加深他們對文本的理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設(shè)計一系列與課文主題相關(guān)的任務或問題,引導學生分組參與比賽,如快速記憶競賽、角色扮演、即興演講等,以此鼓勵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交流。此外,競賽環(huán)節(jié)應注重過程中的互動與反饋,確保每位參與者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理解與觀點。在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即使是初顯稚嫩的觀點也值得尊重和探討。通過小組討論、全班分享等形式,學生可以在相互啟發(fā)和碰撞中深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溝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教師在此過程中起著關(guān)鍵的引導作用,適時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解讀文本,拓展思考深度和廣度。綜上所述,結(jié)合競賽與自由表達法的教學策略,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背誦課文的能力,還能促進其深入理解和個性化表達,從而達到知識內(nèi)化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雙重目標。
4、在授課時,我積極采用多媒體與電子白板等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以增加教學的多樣性與信息量。此舉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通過直觀的感知體驗,加速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過程。這一做法遵循了教育理論中的自主探索與直觀教學原則,旨在優(yōu)化學習效果,提升教學質(zhì)量。
六、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在古代,有一位學識廣博的教師,但他從不自滿。一次,他游歷四方,行至晉國途中,遇到了一個年僅七歲的小孩,小孩向他提出了兩個問題,若無法回答便不讓其通行。第一個問題為:“鵝為何叫聲洪亮?”教師思考片刻,給出了答案:“因為鵝的頸部較長,所以聲音響亮!钡『⒕o接著提出了第二個問題:“既然如此,為何體型較小的青蛙也能發(fā)出巨大聲響?”面對這一問題,教師一時語塞,無言以對。他深感羞愧,對學生說:“我竟不如一個孩子,他能夠成為我的老師!边@段故事中的教師便是孔子,他被譽為“萬世師表”,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yè),倡導“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睦砟睢?/p>
[設(shè)計意圖: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出孔子及《論語》。]
(二)作家作品介紹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世于公元前479年,是中國古代最為杰出的思想家與教育家,他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派,并因其卓越的貢獻而被尊稱為“萬世師表”與“千古圣人”?鬃拥牡匚簧踔脸搅藝,被公認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論語》是儒家學派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
為主,《論語》這部著作匯集了孔子與其門徒的言論與行為,全面展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倫理學說、道德準則以及教育方針等核心思想,作為四書之一,其地位不容小覷。
[設(shè)計意圖:熟悉孔子及其《論語》,清晰地認識到孔子與《論語》在歷史長河中的重要性與深遠價值,以及它們對現(xiàn)代社會所具有的實際意義。請根據(jù)上述要求,將原文內(nèi)容轉(zhuǎn)換為一段意思相近但原創(chuàng)的表述。請注意,文中若涉及引用或固定表達,應保持原樣。直接給出修改后的文本即可。
。ㄈ┳x文感知
1、學生讀前三章,掃清字詞障礙。
2、教師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diào)停頓等。
3、學生自由朗讀,齊讀。加以體會。
[設(shè)計意圖:熟悉文言文的讀文節(jié)奏,誦讀中感悟作品內(nèi)蘊。]
(四)合作探究
1、教師示范講授第一章。
2、學法指導文言翻譯九法。
3、合作探究,完成后二、三章文意疏通。探究所學三章的內(nèi)涵。
[設(shè)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生與生、組與組、師與生等多邊合作突破重難點,把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提高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ㄎ澹┩卣寡由
1、教師提出案例(以身邊發(fā)生的事例)。
2、學生合作探究。
3、結(jié)合所學,反思自己在學習、修身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進辦法。
4、誦讀感悟,體會精彩內(nèi)涵。
(六)課堂小結(jié)
歸納所學文言知識點。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前三則。
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 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解讀課文內(nèi)容,積累常用文言語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通過教師提供閱讀書目或參考資料,學生自主閱讀、自主分析判斷相結(jié)合的方式,使學生把握選言含義;通過自主與探究相結(jié)合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深入理解問題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思考為學與修身的相關(guān)問題,體驗并追求理想的學習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學重點
形成理解課文內(nèi)容后的個性化表達。
教學難點
參照權(quán)威資料獨立思考課文內(nèi)容。
課時安排
2課時。(課前布置預習,了解孔子其人、《論語》其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相信這能成為同學們的共同理想。有一部書可以隨時在這方面幫助我們,它就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論語》。今天開始我們來試一試,更多地發(fā)揮自己的學習能量,從這本書中獲得更多的人格力量。
“論語”意為語言的論纂,是對我國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記錄,主要記錄了孔子的言論。通過這些言論我們可以真切捕捉到孔子傳道授業(yè)的音容笑貌。但是,這畢竟是兩千多年前的話語了,要做到盡量準確地解讀,還需費一番工夫,幸好我們可以借助資料和注釋,并且可以相互幫助,共同完成這一學習歷程。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讀課文的前半部分,大家按照課上摸索的解讀方式在課后獨立完成對后四則的解讀。
。娮踊脽粽宫F(xiàn)課文內(nèi)容,集中到前四則)(學生準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二、默讀初解
1、給學生十分鐘時間,結(jié)合工具書和書下注釋默讀課文前四則。要求學生絕對安靜。
2、提醒學生在筆記本上記下詞句理解方面的疑問。
3、教師巡視教室一周,隨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討論細解
1、學生提出教師未來得及回答的問題,尋求大家?guī)椭?/p>
2、將全體同學分為八個小組,每小組再重點負責一則,確保每兩個小組研究同一內(nèi)容。
3、小組內(nèi)交流對這則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4、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為同學們講解本組負責的課文內(nèi)容,要求先朗讀、再領(lǐng)讀、后講解。任務相同的小組互相切磋交流,其他同學傾聽思考并穿插發(fā)表意見。
四、引導精解
1、教師在學生發(fā)言時及時予以點評,明確可否。
2、教師準備如下問題,推動探究爭論,引導深入理解。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習”有人認為應理解為“溫習”,有人認為應理解為“實踐”,書下注釋折中地處理,將兩種解釋并列出來。查閱工具書,掌握“習”的原意,之后再思考哪一種理解更恰當。
“習”的原意是鳥屢次拍打翅膀練習飛翔,從原意看,理解為實踐或練習更為恰當,學習的樂趣也應該是學了就去實施。溫故知新當然可喜,但還是沒有實踐的樂趣更為明確。
。2)書下注釋標明“朋”指“志同道合者”,按照你對孔子的了解,孔子的“志”“道”可以如何理解?
孔子志于“克己復禮、愛眾求仁”思想的傳播和施行。
。3)分別查明“君”和“子”在稱呼他人時表達的感情色彩,再結(jié)合起來理解“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深刻含義。
“君”單獨使用是對對方的尊稱,相當于現(xiàn)在的“您”。“子”單獨使用往往放在姓氏后,也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別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卻能不怨怒,有這種胸襟氣度的確值得人崇敬,的確是在追求完善人格。
。4)聯(lián)系下列觀點,深入理解課文第二則。
《中論治學篇》:孔子曰: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以為師矣。
《禮記中庸篇》: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此則與“溫故知新”一則互為表里。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學也。
學思結(jié)合才能讓學習的過程充滿了智慧的光芒。有知識,但沒有疑問,沒有對于疑問的深思,沒有深思后的頓悟,知識永遠是知識,不是學識,學習也變得索然無味。相反,有思想火花者耽于空想,一切想當然,不能踏實為學,沒有豐盈的積累和有益的'參照,就只能處于虛無縹緲中。“學”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內(nèi),在于明理。兩者是生命開發(fā)中相輔相成的事,如果偏廢就會勞而無功,甚至危及身心。
。5)孔子對子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教導與屏幕打出的這段描述有關(guān),仔細研讀這一則和所給資料,思考孔子想讓子路“知之”的是什么。
。ㄆ聊淮虺鋈缦聝(nèi)容:《荀子子道篇》曰:由!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風,則不可涉也。非維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弊勇汾叾,改服而入,蓋猶若也?鬃釉唬骸坝桑≈局!吾語女。奮于言者華,奮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保
子路出身微賤,從小就參加勞動,性格果敢爽直,時有莽撞之舉,但十分敬愛孔子,聞過則喜。因此也時常得到孔子語重心長的教誨!盾髯印分杏涊d,當時子路穿著華美的衣服來見孔子,孔子見狀教導他為人應謹慎,不可以這樣張揚的形象處世。子路馬上出去換了一身衣服進來,但神情舉止還很自負,孔子就說了課文中的話來警示他,不要不懂裝懂,做表面文章,要真正理解嚴謹處世的道理。
。6)“知之”“好之”“樂之”這三種學習境界的根本區(qū)別是什么?
“知之”是初級境界,客觀知曉而已,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可能知之不多,也可能知之不少,但都沒有投入,是理智的學習。“好之”是中級境界,有了興趣,自然想知之甚多,在興趣的引導下會不斷獲得新知,是愉快的學習!皹分笔歉呒壘辰纾褜W習視為人生的享受,心靈的寓所,在其中悠然自得,物我兩忘,是陶醉的學習。
(7)我們今天研讀探討的這四則都與為學有關(guān),哪一點讓你反觀了自己的為學狀況?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W生自由表達,教師適當點評。)
五、誦讀深解
1、學生放聲朗讀前四則。
2、學生分別背誦前四則。
3、全體背誦前四則。
六、課后作業(yè)
1、默寫課文前四則。
2、按照課上摸索的解讀方式在課后獨立完成對后四則的解讀,選擇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讀書筆記,題目自擬。
七、板書設(shè)計
習之——談之——恕之——思之——知之——好之——樂之——學之——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不動筆墨不讀書。寫讀書筆記是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極好方式,可謂一舉雙得。今天我們就來展示交流同學們就課文后半部分寫的讀書筆記。同學們選擇自己讀書筆記中自認為最精彩的部分朗讀,可側(cè)重于詞句理解方面的收獲,也可側(cè)重于思想感悟方面的收獲。傾聽同學發(fā)言時,大家要注意隨時吸納,及時補充自己的不足。
二、學生展示
1、學生分小組展示。
2、教師及時點評,鼓勵學生形成個性理解,并提醒其他學生整理補充。
三、教師補充
1、視學生展示情況而定。
2、教師參照《教師教學用書》做如下準備: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禾鎰e人謀劃事情是否盡心竭力了?與朋友交往是否誠實相待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認真復習了?”
自知者明。客觀評價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自我完善。做事盡心竭力、盡職盡責是謂“忠”,交友一諾千金、光明磊落是謂“信”,從師孜孜以求、反復實踐是謂“習”。人生在世,都是身兼數(shù)職,全身心地扮演好每一個角色,實非易事。每日做多次多方面的自我反省,也難做到。但每日做一次一方面的自我反省,的確可行。此時,可以拷問自己主要社會角色的分數(shù)如何,是否活得明明白白。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知人者智。及時了解他人,知道他人的好惡,才能和諧相處。所以,不必去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要隨時提醒自己去主動了解別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是高尚的人生態(tài)度,更何況,這樣做了,不管別人如何,主動權(quán)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才是擁有人生智慧的賢者,也只有這樣的智者賢者,才能寵辱不驚,悠然自得。
。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要和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保ǹ鬃诱f:“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我選取那些優(yōu)點而學習,看到那些缺點而(反思自己)改正!
學人者強。見到賢者,心生敬意,通常如此。見到賢者,渴望比肩,鮮有聞之。與賢者看齊,需要勇氣和膽識,也需要恒心和意志。能向普通人學習,則需要有謙遜的美德。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會從同行者那里學到很多。杰出者是學習的對象,普通人也是學習的對象,學眾人之長,為自己所用,這才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愛人者仁。有賢者就有不賢者,有善者就有不善者,萬事萬物都是辯證統(tǒng)一的。看到不賢之人和不善之處,不可生厭惡之心,而應當做一面鏡子,借以作自我反思。既然不欣賞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就要避免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和做出這樣的事,以謙遜的態(tài)度和悲憫的情懷面對,這就是愛人不惡人的仁者境界。
。4)舊時鄉(xiāng)間有這樣的俗語:“天大,地大,我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偉大!边@與孔子人生觀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什么?
這種傲慢心理,是人類天生的劣根性,孔子之所以成為圣賢之人,就是因為他能放棄與生俱來的傲慢,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之所長。
四、誦讀感悟
1、學生放聲朗讀后四則。
2、學生分別背誦后四則。
3、全體背誦后四則。
五、課后作業(yè)
1、默寫課文后四則。
2、在課后“積累”的第二項和第三項中任選一項完成,有精力的同學可完成兩項。
六、板書設(shè)計
律己省身——謀事而忠 愛人學人——不知不慍
——交友而信 ——見賢思齊
——學而時習 ——必有我?guī)?/p>
——患不知人 ——擇善而
【七年級語文《論語》十二章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論語十二章教學反思04-21
《論語十二章》的教學反思02-08
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07-17
《論語十二章》教學反思04-22
七年級上冊語文《論語》的教案08-27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教案04-24
小學語文論語教案01-28
初中語文論語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