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仲永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傷仲永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傷仲永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傷仲永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材分析】
《傷仲永》是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古文,學生在剛剛接觸過古文,對古文中的實、虛詞釋義、文言句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初步的認識。它是王安石的一篇雜文體散文,作者通過寫方仲永從幼年時天資過人,到長大后“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告訴人們不要單純地依靠天賦,必須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學習。這對孩子們的成長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教材目標】
通過自讀和教師指導,能朗讀、朗誦《傷仲永》。
通過預習和課堂檢測,感知作者,掌握相關的文學常識。
結合上下文完成字詞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譯,梳理方仲永才能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了解“實詞”“虛詞”的具體含義,掌握文中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如實詞“扳”“謁”“稱”,虛詞“之”等。
理解課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聯(lián)系實際生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材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自讀和教師指導,能朗讀、朗誦《傷仲永》。
通過預習和課堂檢測,感知作者,掌握相關的文學常識。
結合上下文完成字詞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譯,梳理方仲永才能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教學難點
了解“實詞”“虛詞”的具體含義,掌握文中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如實詞“扳”“謁”“稱”,虛詞“之”等。
理解課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聯(lián)系實際生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方法】
目標隨堂檢測法
【教學準備】學生、老師充足的課前預習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分享自背古詩,其他學生點評。
二、師讀《傷仲永》,學生點評導入。
三、賞讀課文,完成檢測。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ㄒ唬┏踝x下的自知
1、出示任務:
、僮宰x《傷仲永》及課下注釋。
、谝罁A習所知道,完成自知檢測。
2、自知檢測
①《傷仲永》選自,作者是,字。他是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凇皞儆馈钡囊馑际
、畚恼轮v了(地點)(人物)
。òl(fā)生了什么事情?)
(二)朗讀中的自品
1、出示任務:
①快速的將注釋標注到原文中。
②以自己的理解讀《傷仲永》
、弁瓿勺云窓z測。
2、自品檢測
①完成生字注音
隸()焉()
邑()謁()
扳()稱()泯()矣()
、诶首x、朗誦《傷仲永》
。ㄈ┱b讀中的自究
1、出示任務:
①自己朗誦《傷仲永》
、谝罁n下注釋和自己的理解畫出表示傷仲永年齡變化和才能變化的詞句。
③完成自究檢測。
2、自究檢測
、俚谝惶幠挲g是,其過人之處是。
第二處年齡是,其出現(xiàn)的改變是。
第三處的年齡是,其又有了的變化。(要求用文中原話回答)
。ㄋ模┰僮x后的自量
1、出示任務:完成自量檢測
提示:“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驚嘆;“不能稱前時之聞”→遺憾;“泯然眾人矣”→痛心
2、自量檢測
、俜纸M朗誦不同年齡段仲永的才能變化。
②思考:不同年齡段中,我們和仲永相比,誰更厲害?
1.自讀課文
2.自知檢測
《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他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凇皞儆馈钡囊馑际牵禾娣街儆栏械酵锵。
、畚恼轮v了金溪(地點)方仲永(人物)從天才走向平凡(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1.標注注釋
2.自品檢測
、偕肿⒁簦
隸(lì)焉(yān)
邑(yì)謁(yè)
扳(pān)稱(chèn)泯(mǐn)矣(yǐ)
②個人、小組、集體多種方式朗讀、朗誦文章。
1.自讀課文,畫出要求詞句。
2.自究檢測
、俚谝惶幠晔巧迥辏溥^人之處是“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第二處年齡是十二三矣,其出現(xiàn)的改變是“不能稱前時之聞”。
第三處的年齡是又七年,其又有了“泯然眾人矣”的變化(要求用文中原話回答)
1.分組朗誦不同年齡段仲永的知識水平變化。
2.相比之下我們更厲害,因為他的才能日益降低,而我們參加了后天教育,才能日益增加。
掌握文章課題、大致內容和最基本的文學常識。
正音,多次朗讀,熟悉課文,培養(yǎng)語感。
給予字眼指導,梳理文章脈絡,了解方仲永起伏的成長過程。品析主人公的變化和作者情感的變化。完成課后第二題。
帶著脈絡梳理讀重點句子,直擊主題--后天教育必不可少。
四、總結概括
無論一個人的天賦有多高,后天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忽略了后天學習,只會像方仲永一樣,徒念昨日之美,徒增今日之傷。
傷仲永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學習目標:
1、結合課文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學習重難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方仲永“混然眾人”的原因。
學習內容解析
一、文學常識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宇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年輕時候,文章寫得十分出色,得到歐陽修的贊賞。王安石二十歲中進士,當官之后積極推行變法,后來新法被廢,王安石憂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蘇軾,蘇洵,蘇轍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拜歐陽修為師)。(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
二、正讀音
隸(lì) 扳(pān) 謁(yè) 邑(yì) 矣(yǐ) 泯(mǐ) 稱(chèn) 卒(zú) 焉(yān) 耶(yé)
三、整體感知,問題探究
1、在疏通文意及熟讀背誦的基礎上,思考本文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明確:本文就是通過記敘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的故事。
2、方仲永的從“幼年時天資過人”到“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明確:童年時期 才思敏捷、天賦極高,“世隸耕” “未嘗識書具”卻能在五歲時就“啼哭求之”!皶姙槊,“指物作詩立就”,“文理可觀”。
少年時期 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稱前時之聞”。
青年時期 才思平庸,與眾無異,“泯然眾人矣”。
3、方仲永最終“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 過渡。
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議論中所認為的那樣,方仲永“卒之為眾人”,是因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
明確:這里所說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資;“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認為,二者之間,后者更為重要,即后天教育對一個人是否成才是至關重要的。作者認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發(fā)天賦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結果將更不可設想的感慨。這段話論說事理,步步推進,辨明了“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5、本文題目是《傷仲永》,文中的“傷”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傷”是哀傷、哀憐的意思。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對“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
四、閱讀拓展
1、仲永的故事的確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請同學們做仲永的老師,根據他的表現(xiàn),給他下一段評語,怎么樣?
提示:下評語要結合仲永的實際情況,觀點要明確,內容要有意義,語言要準確,要簡要。請同學們拿出筆,先把評語寫在紙上,看誰寫得最棒。
示例:仲永,你五歲“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很聰明,是個神童?墒,你不該年紀輕輕就把學習拋在腦后啊!你最終成了“泯然眾人”,原因就是你放棄了學習。人非生而知之,不學習就沒有真正的知識。學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極端重要的。大概你知道“活到老,學到老”這句格言吧,請記住,人的.聰明來自學習。
示例: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仲永,希望你牢記這條真理。雖然你落后了,別灰心,振作起來,努力學習,迎頭趕上去,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你。
示例:仲永,你從一個智力超群的神童變成了碌碌無為的庸人。你完全可以成功的,但你沒有成功。我認為,主要原因就是你沒有正確的學習觀。你對學習缺乏理想,缺乏熱情,缺乏毅力。你雖然“指物作詩立就”,可你成天跟著你的父親寫詩賣錢,這是缺乏理想;你不堅持學習,熱衷于“環(huán)謁于邑人”,這是缺乏毅力。成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沒有理想的人永遠不會成功,沒有毅力的人永遠不會成功。
示例:仲永,你的最大錯誤就是你把自己當成了天才。天才就是勤奮,就是珍惜時間努力學習。魯迅先生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敝儆,你才只有二十歲,只要你珍惜時間,發(fā)奮學習,就能成為真正的天才。
2、同學們的評語下得很全面。有鼓勵的,有批評的,有介紹方法的,有指明方向的。從仲永身上,同學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生:任何人,不論其智商多么高,只要不學習,就會像仲永那樣變成庸人。
傷仲永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學習目標
1.學習并掌握“之”“于”等文言詞匯的意義、用法及文言詞活用。
2.能夠順暢朗讀課文,提高準確翻譯課文的能力。
3.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學習重點
1.了解'之''于'等文言詞匯的意義、用法以及文言詞活用情況。
2.體會語言的簡潔、洗煉。
學習難點
方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課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觀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朗讀課文,力求讀順,克服讀音障礙
2.查找王安石的有關資料,課上介紹
二、課堂展示
(一)預習檢測
(二)解題
本文采用隨筆的形式而寫。借一件事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闡明某種觀點、敘述是基礎,闡明道理是核心。文題含義:為仲永的經歷遭遇而感傷。
(三)朗讀課文,克服讀音障礙,并理解課文大意。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克服讀音障礙
3.理解文章大意
、僬莆瘴难栽~匯、準確翻譯全文
、趯ξ闹械'之''于'進行歸類。
之
忽啼求之:它,指書具.代詞。
借旁近與之:他,指仲永,代詞,
余聞之也久:這件事,指方仲永作詩立就,但仲永父“不使學”、“環(huán)謁于邑人”。
不能稱前時之聞:的',助詞。 '
卒之為眾人:語氣助詞,不譯。
于
環(huán)謁于邑人:到,介詞。
于舅家見之:在,介詞。
賢于材人遠矣:比,介詞。
受于人者不至:從,介詞。
③從文中找出詞類活用的詞語。
邑人奇之:以……為奇,形容動詞作動詞。
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名詞作動詞。
利其然:以……為利,名詞作動詞。
傷仲永:哀傷,感傷,形容詞作動詞。
三、當堂檢測
抽問重點詞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文言詞匯
2.翻譯句子
二、研讀賞析
1.思考:課文寫方仲永的才能發(fā)展經歷有哪幾個階段?
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幼年作詩的非凡才能和天賦。如:“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拔睦斫杂锌捎^”。第二階段,寫十二三歲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稱前時之聞”。第三階段,寫方仲永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般槐娙艘印。
2.這三個發(fā)展階段的敘述。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安排組織材料有何好處?
寫仲永年少時天資聰慧,以“聞”的形式;寫仲永十二三歲才思“不能稱,前時之聞”,以“見”的形式:寫方仲永最終平庸無奇,又以“聞”的形式;“見”和“聞”有機結合,敘述真切可信,課文詳寫第一個階段,鋪陳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的貪利之舉卻導致他的才能衰退。后兩個階段略寫,幾筆點出;方仲永淪落平庸的情形,引入深思。這種詳略處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鮮明地體現(xiàn)了“傷”的含義。
3.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三、當堂測試
以“從方仲永的悲劇所想到的”為題,在課堂上即席發(fā)言,談感受。
【傷仲永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傷仲永》語文教案10-11
語文傷仲永教學反思03-29
初一語文《傷仲永》教案03-20
傷仲永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篇01-15
七年級下冊語文《傷仲永》教案01-08
《傷仲永》說課稿11-29
傷仲永作文07-28
傷仲永說課稿04-28
《傷仲永》說課稿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