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导航,欧美日本中文,黄色在线观看网站永久免费乱码,chinese国产在线视频,亚洲欧洲第一视频,天天做人人爱夜夜爽2020毛片,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12-19 11:05:46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20篇)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猜想、驗證的研究過程中,初步感知研究的基本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及思維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量”“折”“比”等方法,經歷驗證的過程,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由例子抽象出圖形

  1.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那這又是什么圖形呢?(依然出示長方形,現(xiàn)場撕成正方形)正方形;

  2.尋找身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師:在實際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呢?

  學生舉例交流,教師幫助矯正錯誤的說法。

  二、驗證:在操作中證實猜想

  1.猜測長方形和正方形本身有哪些特征?

  追問:同學們都是抓住邊和角來猜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我們猜測的不一定正確怎么辦?驗證。

  2.聚焦研究方法,在交流互動中,驗證得出長方形邊和角的特征。

  重點一:引導學生通過“量”“折”“比”的方法,分別證明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結論。

  重點二:在操作、觀察中,理解長方形“對邊相等”的內涵。

  3.認識長方形的“長”“寬”。

  4.小組研究討論,驗證得出正方形邊和角的特征。

 。1)提出活動要求。

  先獨立研究:看看用什么方法能驗證得出正方形的特點?

  再小組交流: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去驗證得出正方形的特點?

 。2)全班交流反饋,辨析各研究方法并統(tǒng)一觀點。

  5.認識正方形的“邊長”。

  6.比較:看看這些經過我們證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比較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突出強調:正方形不僅相對的邊是相等的,任何兩條邊的長度都是相等的。

  三、鞏固:在活動中深化認識

  1.圍:出示幾根小棒。

  思考:如果要圍出長方形,你對老師提供的小棒有要求嗎?

  學生自由闡述。

  思考:如果給你四根一樣長的小棒,可能圍成什么圖形?

  追問:圍出來的一定是正方形嗎?

  根據(jù)學生的闡述,適時擺放小棒。

  引導學生明晰:正方形不僅要四條邊一樣長,還必須四個角也是直角。

  2.猜:出示只露出一個直角的信封,猜是一個什么圖形?

  引導學生猜測,得出可以是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五邊形等各種圖形。

  得出:必須是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結論:平面圖形中,只有長方形和正方形,所有的角都是直角。

  四、全課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2

  第一單元時、分、秒

  單元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2、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單元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第一課時時、分、秒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俪鍪剧娒妫]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诔鍪剧娒妫ㄓ忻脶槪核c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塾^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苷乙徽遥赫乙徽易约簩W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俳沂荆好脶樧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僬n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谡n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蹖W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發(fā)現(xiàn)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僬n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诮榻B秒表的計時方法。

 、壅n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

 、茏x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⑤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②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fā)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薷惺軒酌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第二課時時間的換算及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佟鞍又傅氖鞘裁础保俊案邆指的又是什么?”

 、凇胺轴樧咭恍「竦臅r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邸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 )分

 。1)教師: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

  2、完成第4頁“做一做”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shù)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方法(1)時、分、秒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2)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60秒=1分(10個1=1個10)

  60分=1時(10個10=1個100)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5頁“做一做”。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jié)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回歸評價:

  教師: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xiàn)在經過了幾分?一節(jié)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笔前,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第三課時時、分、秒的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shù)據(jù)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jù)生活經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3

  教學內容:

  P1617例6、例7

  要求:

  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1044=41610034=4012

  4164=□40124=□

  先求出積,再轉化為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點?

  二、展開

  這兩道題商中間都有0,怎樣用豎式計算?

  1.學生嘗試4164

  2.師生共同列豎式計算,邊討論邊板演計算:十位上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1,不夠商1,就要在十位上寫0,把個位上的6移下來,再繼續(xù)除。

  3、40124學生獨立練習

  中間有幾個0?它們是怎么來的?

  4、光榮題:5638

  學生獨立嘗試并驗算,師板演

  說:商末尾為什么會有一個0,這個0是怎么來的?計算時應注意什么?怎樣驗算?

  5、討論:什么時候用0占位?

  三、鞏固

 、170057223(先說商的位數(shù)再計算)

  ②練一練:

 、鄹腻e:說說錯誤原因。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4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比賽中初步感知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知道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

  2、通過判斷,辨析和驗證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理解,并認識對稱軸,根據(jù)特征會找和畫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讓學生初步感知幾何圖形的美,同時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并理解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

  教學難點:

  根據(jù)特征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準備

  媒體、圖形等。

  教學過程:

  一、比賽引入,初步感知。

  1.女同學和男同學比眼力,老師分別給你們看一個圖形的一部分,猜一猜是什么?出示:相關圖形的一半,

  女:蝴蝶、飛機、

  男:木梳、電筒、

  宣布比賽結果,激化矛盾

  男生覺得比賽內容不公平,女生猜的圖形另一半與看到的一半一樣,他們猜的圖形兩邊不一樣。

  女生猜的.圖形兩邊真的一樣嗎?(媒體演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認識完全重合(板書)

  2.再次感知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A.出示:半張電話圖形,男生猜一猜是什么圖形?

  B.能用最簡單的方法驗證電話圖形兩邊完全重合嗎?

  C.演示:“對折”、“完全重合”

  D.學生動手驗證樹的圖形兩邊是否完全重合,同桌互說驗證結果。

  學生得出結論: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板書)

  3.認識對稱軸

  二、自主探究,體驗新知

  1、判斷下列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雙喜圖在判斷中進一步明確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中間的直線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同一方向的一雙鞋對折后,圖形兩邊沒有完全重合,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

  C、兩條相對的魚

  D、葉子圖

  2、用手式比劃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字母:E T 漢字:中田)

  3、判斷圖中紅線是對稱軸嗎?(小組討論)

  只有沿紅線對折后圖形兩邊完全重合,紅線才是圖形的對稱軸。

  4、小結:我們怎樣來判斷圖形是一個軸對稱圖形?

  三、動手操作,內化新知

  1、以小組為單位挑出軸對稱圖形

  A、每組都有一張信封,信封內有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圓各種圖形,學生動手驗證出軸對稱圖形。

  B、學生動手找出各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C、小組匯報

  2、小結:有的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有的軸對稱圖形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

  四、課堂總結,拓展提升

  生活中有許多軸對稱現(xiàn)象,你能舉例嗎?

  媒體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現(xiàn)象,欣賞對稱的美。

  學生制作軸對稱圖形

  總結:你是怎么剪的?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5

  教學內容

  課本第五冊第74頁例1,練習十六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過程。

  2、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掌握計算方法。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

 。ǔ鍪局黝}圖)

  師:元旦到了。小明、小華和小英正在用彩筆畫畫,準備布置“迎接元旦”專刊。他們要用美麗鮮艷的彩色圖畫歌頌偉大的祖國,迎接新年的到來。從這幅圖畫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他們每人都有一盒彩筆,每盒12枝。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呢?

  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3盒大約有多少枝彩筆?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要知道準確的枝數(shù),該怎么辦呢?

  小精靈問了:怎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

  二、探討交流

  請同學們說一說:

 。1)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問:這道題該怎樣算呢?

  讓小組內每個同學先思考3分鐘,在紙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來。也可以擺出小棒(或其他學具)或畫畫圖等。如果能想出幾種算法的,就把幾種算法都寫出來。

  完成以后,在小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同組的其他同學聽。

  小組長歸納一下本小組一共想出了哪幾種算法。這時教師巡回了解各組的情況,尤其要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

  全班匯報。由各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小組的各種算法,教師將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類評價

  教師提出要求:現(xiàn)在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種算法,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算法分分類,看看一共有幾種思路。

  估計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幾類:

  1.擺學具求得數(shù)。

  引導學生擺。因為一個因數(shù)是12,所以一行擺1捆零2根;因為另一個因數(shù)是3,所以擺3行,一共擺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畫圖求出得數(shù)。

  例如畫出如下的圖:

  3.連加法。

  12+12+12=36

  4.數(shù)的分解組成。

  10×3=302×3=630+6=36

  5.拆數(shù)法。(轉化成表內乘法)

  8×3=24或7×3=21或6×3=18

  4×3=125×3=1518+18=36

  24+12=3621+15=36

  評價各種算法,組織學生議論,每一種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適用范圍。

  1.擺學具和畫圖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我們學了數(shù)學以后就應盡量使用計算的方法來算。

  2.根據(jù)乘法的含義用連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數(shù)的個數(shù)比較多,算起來就比較麻煩。

  3.把一個因數(shù)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分別與另一個因數(shù)相乘,再把幾個乘積加起來。這種方法不管因數(shù)是幾都能算。

  4.把一個因數(shù)拆成幾個一位數(shù),再分別和另一個因數(shù)相乘,然后把幾個乘積相加,這種方法不管因數(shù)是幾也都能算,但有時也比較麻煩。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紹豎式

  從剛才議論的結果來看,用數(shù)的分解組成方法來算比較簡便。那么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算式像加法豎式那樣合并成一個豎式呢?下面就請大家打開課本第74頁看看小英是怎樣列出乘法豎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積相加的豎式,再出示簡便豎式,并說明為什么可以寫成簡便豎式。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如有發(fā)現(xiàn)錯誤,指導訂正。

  五、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的作業(yè)。每道題先讓學生估算,然后再用豎式計算。

  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為什么是用乘法計算。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這道題有哪幾種算法。

  六、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在筆算時你認為要注意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 “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目標】

  1.認識余數(shù),知道余數(shù)的含義。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基礎上,掌握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

  4.通過探究過程,使學生感受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培養(yǎng)探究性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意義,探究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教具、學具】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圖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1. 考考老師:請同學們利用已經學過的找規(guī)律的知識,用學具設計一個規(guī)律,然后告訴老師,你是怎么擺的,接下來你想讓老師猜幾號學具,老師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誰來考考老師?(可以請不同的學生試一試,學生很驚奇。)

  2. 適時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等你們學會了今天的知識,就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來的了。

  [評析: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fā),用學生考老師的形式引入新課,這樣做,既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構概念

 。ㄒ唬┟鞔_圖意,展開思維

  利用課件呈現(xiàn)主題圖:通過創(chuàng)設校園里學生課外活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插旗子時按4面為一組的;跳繩時分成4人一組;打籃球的學生為5人一組;板報下面的花為3盆一組等。)

 。墼u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引導學生展開觀察、交流和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學生對“平均分”的應用意識,為下面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奠定基礎。]

 。ǘ⿲嶋H操作,感受新知

  1. 教學例題1。

 。1)利用課件演示例1:國慶節(jié)到了,同學們打算將聯(lián)歡會的會場用鮮花布置,小朋友先般來15盆花,他們打算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老師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分一分,你們愿意嗎?

 。2)動手操作:請小朋友拿出學具,用15個學具表示15盆花來擺一擺。

  (3)提問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15盆花有沒有擺完?想一想15里面有幾個5?

 。4)嘗試列式:如果用計算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

  15÷5=3(組)

 。5)明確寫法:(結合操作思考)每5盆擺一組,擺成了幾組?并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說一說豎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時了解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墼u析:引導學生在已具備的表內除法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學習。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但還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shù)學思考。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題,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擺學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義,同時通過理解表內除法豎式的含義,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建構知識的活動空間。]

  2.教學例題2。

 。1)課件演示例2:同學們將校園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會場,還是每5盆擺一組,最多可以擺成幾組?

 。2)動手操作:你們是不是也能用學具代替23盆花來擺一擺。看看每5盆擺一組,能不能全部分完?還剩幾盆?剩下的夠不夠再分一組?

 。3)認識余數(shù):23里面最多有幾個5?這余下的3盆不夠再分一組,這個數(shù)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課題:余數(shù))

  (4)嘗試列式:23÷5=4(組)……3(盆)

 。5)適時小結:為了分清余數(shù)和商,我們要在余數(shù)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接著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

 。6)小組討論:如何列豎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7)學生匯報。

 。8)列出豎式:

  3.觀察比較:看看例1和例2的豎式,比一比,從這兩道題的計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嘗試練習:選擇兩個算式用豎式計算。(一個正好分完,另一個不能正好分完。)

 。墼u析:本環(huán)節(jié)教學,教師根據(jù)學生認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對新知識的學習進行準確定位,既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臺,又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會到探索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三、觀察比較,理解概念

  1. 探究關系:出示例3,引導學生運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導學生討論:觀察余數(shù)與除數(shù),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5÷5=3(組)

  17÷5=3(組)……2(盆)

  19÷5=3(組)……4(盆)

  21÷5=4(組)……1(盆)

  23÷5=4(組)……3(盆)

  25÷5=5(組)

  16÷5=3(組)……1(盆)

  18÷5=3(組)……3(盆)

  20÷5=4(組)

  22÷5=4(組)……2(盆)

  24÷5=4(組)……4(盆)

  2.歸納總結: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數(shù)才叫余數(shù);

  (2)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墼u析:本環(huán)節(jié)是在前兩個例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究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教學中如果讓每一個學生都來計算這一組題,勢必花費學生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也會產生厭煩情緒;而采用小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通過團隊努力取得成功的快樂。]

  四、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1. 鞏固題:第52頁的“做一做”。(判斷題,進一步明確“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2. 開放題: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shù)是8,余數(shù)有可能是幾?如果余數(shù)是6,除數(shù)有可能是什么數(shù)?

  3. 游戲題:“猜猜看”。

  (課件呈現(xiàn):一組有規(guī)律的圖形,猜一猜第10個是什么圖形、第18個是什么圖形,運用課件驗證。)

  4. 拓展題:現(xiàn)在你們能想出老師為什么會很快猜出你們前面所擺的學具是什么了嗎?你們也能運用今天學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知識,很快地猜出第24個、第30個圖形是什么嗎?

 。墼u析:練習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層次性、開放性、靈活性、啟發(fā)性和挑戰(zhàn)性。通過讓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練習,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尤其是最后一個練習,給學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整節(jié)課前后呼應,使學生掌握的知識系統(tǒng)化、結構化。]

  五、歸納小結,結束全課

  小朋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體驗最深的是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3.通過實踐活動,發(fā)展與同伴合作的意識,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難點:

  正確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具:課件、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很多立體圖形。今天老師邀請正方體和我們一起來學習。用正方體搭一搭立體圖形。(板書:搭一搭)

  二、動手操作,建立空間觀念

  1、活動一:探索站在最佳位置觀察正方體,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正方體,看看它有什么特征?(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大小相等的正方形。)

 。2)教師任指幾個面,讓學生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來描述。

  (3)請你拿出一個正方體學具,放在桌上,從一個最佳的角度觀察它,看看你最多可以看到它的幾個面。用手摸摸你能看到的那幾個面。(一個正方體最多可以看到三個面。)

 。4)小結:你觀察到的這三個面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正面、側面和上面。(板書:正面、側面、上面)

  2、活動二:請你用四塊大小相等的正方體,自由搭建立體圖形。同桌說說從正面、側面、上面分別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出示課件)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觀察到的圖形不同。

  3、活動三:根據(jù)指令搭出相應的立體圖形。

  (1)李老師設計了一棟大樓,想請同學們用準備好的立方體搭一搭,比比哪個同學能夠理解老師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來。搭完的同學就馬上坐端正,老師就知道你是最棒的了。

  1)橫著放3個方塊,在最左邊的正方體上面再放一個正方體。你們是怎樣搭的?(電腦出示)你們搭的和李老師設計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這個設計師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師。

  2)先放一個正方體,再在它的前面、上面、右面各放一個正方體。(電腦演示)

 。2)老師想找最棒的同學來當“設計師”和“建筑師”!霸O計師”的指令要既清晰又簡潔,“建筑師”要搭得又快又好。同桌兩人輪流互換練習,等會請你們把最棒的“設計師”和“建筑師”推薦給老師。(同桌練習搭立體圖形)

  請一組同桌發(fā)指令搭立體圖形。在“設計師”發(fā)指令的時候,其他同學也一起搭一搭,跟“建筑師”比比,看看誰搭得更好。

  4、活動四:通過盡可能少的問題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1)同學們玩得這么高興,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玩。老師不看你們搭好的大樓,不用同學們給我指令,只要問你們一些問題,根據(jù)你們的回答,我就會搭出和你們想的一樣的大樓來,我們試試看吧!

  你用了幾個立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上面看是幾個正方形?從側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2)你看,老師搭的和你想的一樣嗎?你們同桌兩個人也來試一試吧。注意:你們的問題盡可能提得明確些,回答問題的同學也盡可能回答準確。互換輪流練習。

  三、鞏固練習。

  搭一搭,看一看。正面畫“√”,上面畫“○”,側面畫“△”。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搭一搭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使學生知道周長的含義,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3.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

  4.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和估算意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材說明

  本單元是在前面“空間與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包括: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周長的含義,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探索和應用,對實物的估量等。

  本單元分三段編排。第一段主要教學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第二段主要教學周長的含義及計算。第三段主要講一些物體長度的估量,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具體安排如下頁表。

  在編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幾何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與空間觀念密切相關的素材,并遵循兒童學習數(shù)學的規(guī)律,選擇了活動化的呈現(xiàn)方式,目的是加強有關空間觀念的內容。

  標題

  具體內容及要求

  主題圖

  校園場景圖。豐富學生對四邊形的感性認識。

  四邊形

  從各種圖形中區(qū)分出四邊形,認識四邊形的特征。

  平行四邊形

  結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動讓學生感悟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以及與其他四邊形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初步建立平行四邊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

  周長

  利用實物和一些圖形,說明周長的含義,并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進一步加深對周長的理解。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估計

  通過畫一畫、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讓學生估量一些物體的長度。

  教學建議

  長期以來,關于“幾何”的課程內容和目標,在小學階段主要側重于長度、面積和體積的計算,較少涉及三維空間的內容,使學生的空間觀念、空間想象力未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稑藴省穼⒁酝摹皫缀巍蓖卣篂椤翱臻g與圖形”,是對我國傳統(tǒng)數(shù)學課程內容的一次重大變革,符合數(shù)學課程改革的國際趨勢。為此,小學階段的教材削弱了單純的平面圖形周長、面積、體積等的計算,加強了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增加了圖形變換、位置的確定等內容,加強了幾何建模以及探究的過程。這樣,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地融合,與數(shù)學課程中各個分支進行整合,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空間與圖形”的教育價值,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把握自己賴以生存的空間,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因此,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

  如上所述,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是小學數(shù)學幾何教學的重要任務。而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是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教材選擇了許多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作為教學素材,如把校園體育運動場景作為單元的主題圖,用一個小朋友移推拉門的情境作為平行四邊形的導入材料,等等。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視野從課堂拓寬到生活的空間,并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從現(xiàn)實世界中發(fā)現(xiàn)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

  2.注重數(shù)學實踐活動,突出幾何探究過程。

  空間觀念是在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貞浬罱涷、觀察實物、動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途徑,也是學生理解抽象的數(shù)學的重要手段。因為幾何初步知識,無論是線、面、體的特征還是圖形特征、性質,對于小學生來講,都比較抽象。教材在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時,采用了許多活動化的呈現(xiàn)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等。教學時,教師就應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從事數(shù)學活動,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有條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動,經歷從現(xiàn)實空間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探索圖形性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從而獲得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進而形成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

  3.了解教材編排特點,恰當把握教學要求。

  學生對一些知識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過程。因此,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識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結構,把“空間與圖形”的內容均衡地安排在不同的學段中,每一學段都有相應的目標。這樣,既突出每個年級的學習重點,又注意前后連貫。如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教材就分兩段編寫。本單元是第一次出現(xiàn),只要求學生能夠從具體的實物或圖形中識別出哪個是平行四邊形,對它的一些特點有個初步的直觀認識即可。第二次將在第二學段出現(xiàn),要求學生理解:兩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梢,同一內容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教學要求。

  另一方面,教材在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表達形式。就拿常見的數(shù)學概念來說,在小學階段,盡管描述式和定義式是最主要的兩種表示方式(定義式是用簡明而完整的語言揭示概念的內涵或外延的方法,描述式是用一些生動、具體的語言對概念進行描述),但低年級采用描述式較多,中年級逐步采用定義式。在整個小學階段,大部分概念沒有下嚴格的定義,而是從學生所了解的實際事例或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幫助他們感悟概念的本質屬性。本單元教材的編排也是如此,對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周長等都沒有下嚴格意義上的定義,如周長,只要學生能結合具體的物體或圖形說明周長的含義即可。對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材也沒有分別概括出相應的計算公式(長+寬)×2和邊長×4。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計算的方法有一個獨立思考、不斷感悟和比較的過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現(xiàn)象。

  因此,具體教學時,要認真研讀《標準》,仔細分析教材,恰當把握教學要求。防止任意拔高要求,或者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概念、公式等。

  4.本單元可用6課時完成。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9

  【教學內容】

  第五冊《三角形的分類(2)》P56到59.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能按三角形邊的長短對三角形進行分類,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不等邊三角形。

  2、能根據(jù)三角形邊之間的關系理解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ǘ┻^程與方法

  1、通過折疊,探索,初步體會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部分特征。

  2、通過小組學習活動,養(yǎng)成協(xié)作精神。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應用的樂趣,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部分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教學準備】

  小棒、三角形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師:我們在二年級時已經初步學了一點有關三角形的知識。誰能說說你對三角形有哪些認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ㄒ唬﹦邮植僮鳌⒁耘f引新

  1、三角形按角分

  教師出示8三角形,請你根據(jù)角的的特征,對這些圖形進行分類,并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學生交流,媒體演示:

  三角形按角分:

  2、師:小朋友說得真好,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那么三角形除了按角的特征分,還有其他分法嗎?(學生猜測)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ǘ┕餐骄,合作交流

  1、三角形按邊分

  把剛才7個三角形,請你通過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再一次進行分類,并說出分類依據(jù)。

  學生反饋:根據(jù)邊的特征,2條邊相等、3條邊相等、3條邊都不相等。

  師:3條邊都不相等的三角形你能給它取個名字嗎?

  板:不等邊三角形。

  想一想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角度相等嗎?

  師:我們把三條邊和三個角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稱為:不等邊三角形。

  2、研究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你怎么知道這些三角形兩條邊相等和三條邊相等的`呢?

  這些邊和角都有各自的名稱,它們叫什么呢?

  自學課本: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58頁,自學一下。

  認識等腰三角形

  媒體演示(教師不說出三角形的具體名稱)

  這些三角形我們稱為什么呢?

 。ò鍟旱妊切危

  (2)認識等邊三角形

  說說這個三角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征?

  學生動手折一折:發(fā)現(xiàn)這三條邊的長短一樣長,三個角也相等。

  根據(jù)三角形邊的特征,給它們取名字。(板書:等邊三角形)

  3、辨析三類三角形中的軸對稱圖形。

  師:我們剛才分出的三類圖形都是通過折的方法得出,那你想想看它們中有我們剛剛學過的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話它的對稱軸有幾條呢?請同學們挑選一些圖形畫一畫,來驗證一下。

  師: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它們的對稱軸分別是1、3條。

  4、小結并板書

  軸對稱圖形

  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 不等邊三角形

  兩邊條相等 三條邊相等 三條邊不相等

  兩個角相等 三個角相等 三個角不相等

 。ㄈ┨骄康妊切闻c等邊三角形的關系

  1、探究:等腰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的關系

  媒體演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ㄌ崾緦W生:正方形和長方形之間的關系)

  2、小結:邊小結邊出示集合圈

  等腰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

 。ㄋ模┬〗Y:三角形按邊分可以分成兩類,即等腰三角形是一類,不等邊三角形是一類,等腰三角形中包含等邊三角形。而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又都是軸對稱圖形。

  (五)練一練: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三角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2、等腰三角形都是等邊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ㄏ胂虢裉鞂W的什么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ㄋ模﹦邮烛炞C、深入理解

  1、小組合作,用小棒搭等腰三角形。

  2、同桌交流,媒體出示

  既是鈍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等腰鈍角三角形

  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既是銳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等腰銳角三角形

  3、完成學習單

  圖1既是( )三角形又是( )三角形

  圖6既是( )三角形又是( )三角形

  4、小結:根據(jù)邊和角的特征,我們知道同一個三角形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三、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0

  三維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時鐘

  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一個時鐘、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新年聯(lián)歡晚會的片段)

  師: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師: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 新授

 。ㄒ唬┱J識鐘面上的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 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 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 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取方法進一步類推。

  4、 體驗1秒鐘

 、 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 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 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看誰數(shù)得最準確。

  ④ 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 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shù)一個數(shù)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xiàn)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 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shù)字12走到數(shù)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shù)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 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ǘ┨剿鞣峙c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shù)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shù)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ㄈ┚毩暎后w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

  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三、 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四:1

  補充:

  ①我們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

 、谛∶髋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四、 作業(yè)

  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如練習十四第3題)

  教學后記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1

  《軸對稱圖形》

  教學內容:

  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新增內容《軸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1、在游戲比賽中凸現(xiàn)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并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知道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軸對稱圖形。

  2、通過判斷、驗證、比較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和理解,并認識對稱軸,根據(jù)特征會找和畫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在判斷、驗證、比較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思辨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交流、合作中學生學會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動手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會找并且會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學科素養(yǎng):

  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思辨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會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比賽引入,聚焦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

  師:今天上課我們先做個游戲,比一比女同學和男同學誰的眼力最好,老師分別給你們看圖形的一部分,你們馬上猜出這個圖形是什么?準備好了么?

 。ǔ鍪径嗝襟w):

  女生::蝴蝶。

  師:女生,你們都同意么?(出示)

  反饋:很好(豎起大拇指)。

  出示:

  男生1:木棍。男生2:鏟子。

  男生:……

  出示:

  反饋(淡淡地宣布):第一局男生輸了。

  出示第二輪題:

  女生異口同聲:飛機。

  隨即媒體出示:

  反饋:真厲害。

  問:現(xiàn)在輪到男同學了,媒體出示——

  男生3:盆子。男生4:帽子。

  男生:……

  媒體出示:

  反饋:第二輪男生又輸了,再看最后一輪。

  出示:

  女生興奮地叫起來:剪刀!

  隨即出示并贊揚道:女生的眼力真厲害,男生看你們的了。

  出示:

  男生5:書。

  男生6:乒乓板。

  男生:……

  出示:并同情地說道:哎!可惜,又錯了。

  生:老師,這不公平,女生猜得簡單。

  教師回頭一看銀幕:你們猜得也很容易的呀!

  生:不是的,女生猜的圖形兩邊一模一樣的。

 。ǚ謩e指著不同圖形讓同學們用語言說一下上下還是左右兩邊一模一樣)

  評價:你不僅會觀察圖形中的特征,還能用簡潔的語言敘述出來,一句話就讓大家都聽明白了,真厲害!

  師:老師畫一條直線(教師在媒體的蝴蝶上畫了一條對稱軸,)你們說的'是不是這條直線的兩邊一模一樣。

  追問:那么飛機和剪刀的這條直線在哪里?(學生用手比劃)男生猜的圖形有沒有這條直線?

  【設計說明:由于比賽內容的不公平,必然導致比賽結果的不公平,從而激發(fā)每個學生在為不公平比賽申訴中發(fā)現(xiàn)圖形的特征,即直線的兩邊完全重合,直接突出知識點】

  二、緩和矛盾,揭示概念

  問:這樣看來不是我們男同學的眼力差,而是女同學猜的圖形很特殊。那么男同學,如果老師也給你們這樣的圖形,你們能一下子猜出來嗎?

  銀幕出示:半個兔子頭

  男生:兔子

  追問:老師把圖打印了出來,你們剛剛說女生的團都有一條直線,兔子的直線在哪里?(指一指)

  追問:你們剛剛又說直線兩邊的圖案是?

  操作:那么我想請一個同學用最簡單的方法證明直線兩邊的圖形完全一樣?(停頓,給同學們思考后)不過我提個要求,要求邊驗證邊說出驗證過程。

  生:邊操作邊說,把“兔子頭”對折,直線兩邊一模一樣。

 。ㄔ趯W生折前:你是不是隨便折,那你怎么折?在學生折的過程中:教師抓住“對折”要沿著一條直線對折、“一模一樣”數(shù)學中叫“完全重合”,引導“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重合”。(板書)

  師:像這樣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后,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叫什么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并標注拼音zhóu)

  全班朗讀課題。

  【設計說明:通過比賽,直接抓住圖形的主要特征,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在動手操作驗證中揭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自然流暢!

  三、在判斷、辨析中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現(xiàn)在如果給你一個圖形,你能判斷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嗎?

  出示圖1:

  生:手勢判斷(是軸對稱圖形),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證明(先指一指直線,再折,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的數(shù)學語言敘述概念)

  出示圖2:

  生:手勢判斷(一小部分學生認為是的)

  師:請認為是軸對稱圖形的同學上來驗證給大家看。

  反饋:生活中有一些圖形看看是的,很有迷惑性,但實際上卻不是的。

  出示圖3:飛機和

  生:手勢判斷(是軸對稱圖形),一位學生上臺演示證明,下面的學生一起說: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后,直線兩邊完全重合,所以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說明:在正與反的判斷辨析中進一步明確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出示圖4:

  生:手勢判斷(一部分學生認為是的)

  師:這一次請大家在腦中“折一折”驗證一下,驗證后可以改變注意。

  一會兒,僅剩下少數(shù)學生堅持說“是的”,教師請其中的一位學生動手驗證,結果發(fā)現(xiàn)不完全重合。

  反饋:最開始的時候很多同學一會兒說是,一會兒說不是,但是后面老師說了句什么話,腦中折一下,很多人改變了主意是怎么回事?

  生:老師,如果這雙鞋背靠背,或者頭對頭就是軸對稱圖形了。(準備實物再對折)

  師出示圖5:

  生:手勢判斷(大部分學生認為不是的)

  生1:如果兩條魚嘴對嘴或尾對尾就是了,并上臺演示對折,不完全重合。

  生2:我認為是的,這樣折不行,這樣折就行了,生演示

  評價:對呀,說的真好,很會動腦筋,思維非常靈活,當發(fā)現(xiàn)這樣折不行,可以換個角度折,只要找到一條直線,沿著這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設計說明:在判斷完圖3時,部分學生有可能還停留在直線兩邊“一模一樣”,而對對折后完全重合理解還不夠透徹,通過圖4的判斷,讓學生在腦中“折”(發(fā)展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到引導學生動手驗證,在辨析中進一步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圖5由于圖4的負遷移,會產生爭議,組織學生辨析,明確只要找到一條直線,直線兩邊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同時又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勢,更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四、認識對稱軸

  師:剛剛同學們都說了軸對稱圖形都能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的,直線兩邊完全重合。(教師用手指出并畫對稱軸,如圖像這樣的一條直線我們稱它“對稱軸”)

 。ㄉ吓_畫愛心,如果畫的不一樣)

  反饋:觀察生1畫的和老師有什么不一樣?

  師:一般在數(shù)學上,畫對稱軸用直線,兩邊都要出頭。

  追問:還有同學想畫么,老師最后請一位同學上來畫(畫一個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溜冰鞋)

  反饋:你看看,同學們有不同意見了。讓你畫對稱軸,只有軸對稱圖形才有,不是軸對稱圖形沒有對稱軸,老師和你開個玩笑的。

  全體學生練習畫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反饋略(書P:54/3)

  五、認識幾何圖形中的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到對稱軸。

  師:接下去,同桌合作在信封內的幾何圖形中挑出軸對稱圖形。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

  生1:圖3、圖4、圖6是軸對稱圖形。

  生2:圖2也是軸對稱圖形。

  生3:我折過的,圖2不是軸對稱圖形。

  師:看樣子,其他圖形沒意見,分歧在圖2。請生3演示證明給大家看為什么它不是軸對稱圖形。

  生3:演示證明

  生2:這樣折不行的,應該這樣折,生2迫不及待上前演示證明:

  師:對呀!只要找到一條直線,沿著這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師:接下去請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看誰找得最多!

  反饋:圖2有一條對稱軸。圖4有兩條對稱軸。圖3有4條對稱軸。

  討論圓的對稱軸。

  生1:圓有四條對稱軸。并用自己的學具指給大家看他所折的折痕。

  生2:還有也,這位學生用自己的學具又折出兩條。

  生3:有很多很多條,這位學生也用自己的學具演示給大家看。

  師:由于學具比較小大家看不清楚,老師請電腦演示給大家看。(多媒體演示)

  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條數(shù),數(shù)學上叫無數(shù)條。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數(shù)學中的軸對稱圖形,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軸對稱圖形嗎?

  生1:黑板是軸對稱圖形。

  生2:窗子是軸對稱圖形。

  生3:紅領巾是軸對稱圖形。

  生4:大眾出租車的牌子。

  生……(教師規(guī)范成平面圖形)

  師:老師也找了一些。(媒體出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有臉譜、剪紙……,滲透民族文化教育)

  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

  師:今天的回家作業(yè)就是利用課上所學的知識,剪一個軸對稱圖形,并向大家介紹你的巧方法。

  【設計說明:由于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怎樣讓課堂教學得于在課外有趣的延伸,剪一個軸對稱圖形,既體現(xiàn)了對軸對稱圖形進一步理解和運用,又有動手的樂趣,一舉兩得。】

  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

  沿著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邊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軸對稱圖形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2

  教學目標:

  1、基本掌握整十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

  2、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實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過討論和比較,明確算理。

  教學重難點:

  在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基本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課前準備:

  口算卡片、幻燈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表內除法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

  復習除法筆算的.格式。

  9÷2=

  指名板演。提問各部分名稱。

  導入新課。

  出示課題:除法。

  二、新授

  1、教學40÷2。

  出示場景圖。

  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0÷2

  2、教學46÷2。

  先自己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告訴你的同桌。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4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十,也就是20。出示第二個問題:平均每個女孩買多少枝?

  3、練習。

  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46÷2。

  4、教學筆算46÷2。

  先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結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組織全班交流。

  明確: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口算的想:40÷2=20 6÷2=3 20+3=23

  出示口算卡片,視算。選擇幾題說說算理。

  自學除法筆算的方法。

  指導筆算除法的順序和方法。

  提問: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

  第二個4是怎么來的?

  第二個和第三個6分別是怎樣來的?

  三、練習

  做做第1題。

  說明46÷2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板書2 46說明豎式的寫法,以及在橫線格上的位置。

  做想想做做第2題。

  課堂小結

  討論并指名回答。

  作業(yè)

  直接寫得數(shù)。

  寫完后比一比每組兩題在計算上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1)先獨立做前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比一比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完成后兩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和解決與千克、克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的質量概念。 4、培養(yǎng)學生與人友好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學生隨意估計的結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果準確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jù)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教學反思:

  1噸有多重(12)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教學難點:掌握“1噸=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今天小明遇到難題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約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幫幫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量,引出質量單位“噸”。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

  3、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量單位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量。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教具準備: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圖,并根據(jù)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jù)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

 。2)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4、解決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5、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

  三、拓展應用:

  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拧⒁还灿卸嗌賶K餅干?

  ⑵、每個小朋友15塊,分給6個小朋友,夠分嗎?

  四、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會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中的相關作業(yè)。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5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教學用具:掛圖、數(shù)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fā)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fā)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xù)開發(fā)?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探索新知

  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塊。分給2人,平均每人……人數(shù)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shù)2 4 8

  80÷2 =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還剩多少頁每看?

  ⑵、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四、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課后反思: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使學生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使學生經歷毫米的含義以及1毫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形成過程。在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會用毫米作為測量物體長度,從而提高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4、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體驗1毫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厘米= 10毫米;會簡單的換算;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在二年級我們學習過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要精確地測量物體長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請說一說你是怎樣測量物體長度的?(學生匯報: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所量物體的一條邊,看這邊的另一端指向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讀數(shù)時要平視。)

  3、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并用手比一比有多長?(學生回答)

  4、填上合適的單位(課件演示,指生回答)

  5、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出示例1情境圖,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

  (2)4人小組合作,分別估計一下數(shù)學課本的長、寬、厚。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錄表的“估計”一欄中。

 。3)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6、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7、提問: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該怎么辦呢?

  8、能不能用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來精確地表示書本的厚度?(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毫米的認識)

  【設計意圖:借助游戲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出長度單位,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和質量觀念。在活動中產生知識上的沖突,為新知的出現(xiàn)做好鋪墊】

  二、新授知識

  建立1毫米的概念,認識厘米與毫米的關系。

  觀察自己的直尺,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個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間還有更小的格。每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個小格一個小格地數(shù)(一毫米一毫米地數(shù)),10個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個1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25px=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長?(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毫米5厘米=()毫米70毫米=()厘米

  (6)你能測量出書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個小格,是6毫米)

  三、想一想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長?拿出一張光盤,看一看,摸一摸。這張光盤的厚度就大約是1毫米。(小魔術: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盤,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縫隙寬度大約1毫米。讓學生反復做一做,加深對1毫米的認識。)閉眼想象并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猜一猜,幾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2)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長度接近1毫米。(電話卡的厚度、學生卡的厚度)【通過多次的直觀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讓概念從實際中來,便于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3)說一說,測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會用到“毫米”作單位?(小的物體)

  (4)生活中的毫米:

 、1角硬幣、1元硬幣的厚度大約是2毫米。

 、谌说氖种讣状蠹s10天長1毫米,腳趾甲大約20天長1毫米。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用到毫米。

  四、練習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或數(shù)。

  一只螞蟻長約3()。

  一本字典厚70(),也就是()厘米。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7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概念。

  2、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之間的相互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了解質量單位克、千克、噸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稱物體的輕重。

  4、能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與克、千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進一步感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了解1克、1千克、1噸的'實際質量,建立清晰的質量單位的感念。

  2、難點:噸的質量概念的建立。

  課時安排:

  5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教學用具:各種秤、幻燈、小黑板、1千克的鹽。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被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2、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⑴、稱一稱。

 、啤⒌嘁坏。

 、、估一估。

 、、找一找。

 、、猜一猜。

 、、拎一拎。

 、、說一說。

 、、小結: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

  3、建立克的質量觀念。

  4、單位換算。

  ⑴、讓學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 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拓展應用一個雞蛋重()一個西瓜重()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

  3、實踐活動我的體重、同伴的體重、一土豆,我的書包我的估計稱量結果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中有何收獲?

  2、布置課后實踐活動任務:用秤在家分別稱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

  課后反思: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8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教學用具: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秋天師播種的季節(jié),為了今后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綠色,今天我們就要去進行植樹活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掛圖,觀察圖片,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解決“每組3人,可以分多少組?”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拓展應用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在()里填上“>”“<”或“=”。

  48÷4()84÷4 720÷8()720÷9 24×3()24×2 26÷2()26×2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除法計算,可以先用除數(shù)去除被除數(shù)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數(shù)的個位數(shù),然后把兩次除得的結果合起來。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歡的其他方法來計算。生活中有很多問題的解決都要用到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同學們要做一個有心人,下課后,我們可以試一試用今天學到的知識還能解決哪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19

  第一單元

  第一課我愛我的家

  教學目標: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2、通過講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fā)愛家的情感。

  3、通過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溫暖,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教學難點:

  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課程準備:

  1、教學課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曲《可愛的家》,讓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曲子,會唱的一起唱。

  2、聽教師朗誦一首詩歌:《我愛我家》

  3、同學們,你們都有自身的家,你們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關心照顧下健康生長,你們愛自身的家嗎?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學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身的家。

  二、認識自身的家庭

  1、讓兩名同學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紹自身家的家庭成員和家居環(huán)境。

  2、談話,讓學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點,每個家庭也各有特點,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家居和生活習慣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時候最想家

  1、看圖說說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他們?yōu)槭裁聪爰摇?/p>

  2、說說你什么時候最想家,為什么?

  四、有家感覺真好

  1、看照片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個什么樣的家。

  2、教師給學生介紹自身也有一個溫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況,談談自身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關愛下生長的。

  五、我愛我家

  1、請學生用彩筆在教材上畫自身家居的外觀或內景,或者把家居的特點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動。

  2、展示個別同學的作品,并讓他說說怎樣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張剪貼畫,貼在墻上;將零亂地房間收拾干凈、整齊。

  3、同學們各抒己見:我們應該用什么行動去愛我們的家?

  六、講講我家歷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師先講講自身小時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長小時候的故事。

  2、讓學生將自身的調查情況在小組或班級中匯報,也可以將找到的照片和實物向大家做介紹。

  3、交流一下調查后的感想。談一談,自身從中知道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談我的煩惱。

  1、教師:家庭是溫暖的,是我們快樂生長的搖籃,是我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在實際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學也會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煩惱”,現(xiàn)在,請我們的同學說說心里話。

  2、讓學生自身談談與家長發(fā)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決的。大家互相交流解決矛盾的經驗。

  3、教師設置三種選擇,學生先選其一,并說明自身選擇的理由: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爸爸媽媽有時對我不好,我還是愛他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他們。

  4、選讀一位學生的習作,宣讀。

  八、小結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家人吧,愿我們的家庭生活更加溫馨、更加美滿!

  第二課、我們的學校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自身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系。

  2、通過觀看學校的櫥窗、展板、專欄、學校特色角等,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在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的同時,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

  3、通過了解學校的發(fā)展變化和全校師生取得的各種成果,形成為學校感到驕傲自豪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學生發(fā)生“我也要為校爭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學校,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進對學校的認識和對未來學校的神往。

  二、教學重點

  體會學校生活的快樂,以和學校與自身生長的關系。感受學校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

  教學難點

  從學校文化中,獲得積極的人生啟迪,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為校爭光的愿望。

  三、活動準備

  1、收集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的照片,學校的展板、專欄、文化墻、學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過去和現(xiàn)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圖片。

  2、收集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學校的照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魳芬耄

  1)播放歌曲《學校中的喜悅》

  2)提問:聽了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嗎?你們喜歡學校的生活嗎?

 。ǘ┴S富多彩的學校生活。

  1)看圖片,了解學校開展了哪些活動。

  2)說說自身參與學;顒拥募o念品,回憶自身參與的學;顒,如入隊時的照片,參與活動時的照片,競賽中獲的獎,春游時買的小紀念品,活動后寫的日記,上課時畫的圖畫,制作的美術作品。

  3)講一講對自身印象最深的學;顒。

  (三)學校文化探秘

  1)將學生實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學校文化寫成一個小報告。內容可以為“學校文化面面觀”、“我最感興趣的一角”、“我給學校文化的寄語”等幾方面展開。

  2)小組討論,學校設計這樣的學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20

  【教學內容】

  我們的校園(教材第106頁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能認真仔細的觀察插圖(見教材第106)頁例題),解決“如果只有3000元,如何鋪草皮”的問題,讓學生用不同的鋪草皮的方法計算出相應的費用。

  2.在熟悉的校園生活情境中,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能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體現(xiàn)“用數(shù)學”的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習的自信心,獲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1.解決“只有3000元,如何鋪草皮”的問題;

  2.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意識,滲透優(yōu)化思想。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愛我們的校園嗎?校園就是我們平時生活學習的場所。綠茵茵的草坪多么可愛。】墒悄銈冎绬,這些場所里面還有一些數(shù)學問題。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領你們再次走進我們美麗的校園,用我們所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校園中的一個個數(shù)學問題,看誰最靈活,好嗎?

  板書課題:我們的校園

  【新課講授】

  課件出示鋪草皮例題:

  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生1:兩塊草坪同樣大,長28米,寬16米。鋪草皮有3種種類:白三葉每平方米2元,高羊茅每平方米3元,天堂草每平方米4元。

  只有3000元的費用。

  師:有哪些鋪草皮的建議?

  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匯報。

 。1)先算出草地的面積。

  生2:因為兩塊地同樣大,是長方形的,根據(jù)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列式為:

  28×16×2=896(平方米)

  (2)鋪草皮的建議。

  生3:全部鋪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葉草。

  生4:全部鋪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

  生5:一半鋪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葉草,一半鋪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

  生6:一半鋪鋪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葉草,一半鋪每平方米4元的天堂草。

 。3)計算不同鋪法的費用。

  方法一:全部鋪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葉草。

  生7:896×2=1792(元)

  1792元<3000元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0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22

三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1-26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上冊02-21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5-01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薦】12-18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熱門】12-17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推薦】12-16

【薦】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03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精】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