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時間單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秒”的具體概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
或播放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片斷,引出課題:秒的認識。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常要用到比分鐘更小的單位:秒。
二、新課學習
1.認識鈔針
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呢?我們首先要認識的是鐘表中的秒針。在一些鐘表有3根針,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針。
繼續(xù)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
2.認識1秒、幾秒
鐘面上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
繼續(xù)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
思考:走3小格是()秒,走5秒要走()小格,走10秒要走()小格。
3.認識大格與小格的關(guān)系
討論:1大格里有()個小格,30小格里有()個大格,1圈里有()個大格,()個小格。
4.認識秒和分的關(guān)系
思考:秒針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1分=()秒。
5.1秒鐘的價值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米
衛(wèi)星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每秒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
6.體會1分鐘(60秒)能做什么?
(1)播放1分鐘精彩動畫片。
。2)1分鐘數(shù)學競賽,體會1分鐘能做多少事情。
。3)1分鐘律動、感受1分鐘的長短。
7.知識應(yīng)用
繼續(xù)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
三、鞏固練習
填空
。1)1分鐘=()秒
。2)我們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35()。
。3)小明系好紅領(lǐng)巾大約需20()。
(4)我們一天睡眠的時間應(yīng)達9()。
四、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又什么收獲?有什么感想?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合理的利用時間。教案《人教課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秒的認識》教案示例》,來自網(wǎng)!,人教課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秒的認識》教案示例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欣賞與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zhuǎn)和對稱在圖案中的應(yīng)用,并學會設(shè)計較復(fù)雜的對稱圖案。
2.參與收集、設(shè)計圖案的活動,感受圖案的美,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課堂實錄】
。ㄒ唬﹦(chuàng)設(shè)情境,建立模型
1.欣賞美麗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yīng)用。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美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欣賞這幾幅圖案,你能說一說看到這些圖案的感受或知道圖案代表的意義嗎?
2.運用平移、旋轉(zhuǎn)、對稱的現(xiàn)象觀察、探究美麗的復(fù)雜圖案。
。1)每一幅圖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平移或旋轉(zhuǎn)得到的?
。2)哪幅圖案是對稱的?(先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匯報。)
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圖案是由一個簡單圖形經(jīng)過平移、旋轉(zhuǎn)或?qū)ΨQ得到的?
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評議課前收集的圖案是不是具有以上特征,再全班匯報交流。生活中有這么多美麗的復(fù)雜圖案,它們都是怎樣得到的?
(二)解釋應(yīng)用
1.你想不想也來設(shè)計一幅美麗的復(fù)雜圖案呢?
。1)畫出下面圖形的對稱圖形(教材第24頁)。
學生在書上獨立畫圖,教師巡視。展示學生的作品,請畫得又快又好的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在畫圖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對稱圖形有哪些特點。
。2)繼續(xù)畫下去(教材第24頁)。
我們一起來欣賞,觀察圖案,它是由哪個簡單圖形運用什么現(xiàn)象,經(jīng)過怎樣的變化過程得到的。
。▽W生匯報。)
2.小結(jié):你有什么收獲?
利用簡單圖形經(jīng)過平移、旋轉(zhuǎn)或?qū)ΨQ的方法設(shè)計的圖案,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很廣泛,我們能不能把一個簡單圖形經(jīng)過旋轉(zhuǎn),設(shè)計出更美麗的圖案呢?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游公園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幾、7加幾、6加幾的計算方法,并能靈活口算。
2、經(jīng)歷操作、討論、交流,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和遷移推理的能力,優(yōu)化算法。
3、激發(fā)學習興趣,感到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8加幾、7加幾、6加幾,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養(yǎng)成遷移推理的能力。
教學準備:
每人一個十只裝的針劑藥盒、小棒學具、答題卡、練習紙,8加幾、7加幾、6加幾的轉(zhuǎn)盤各3個。
教學設(shè)計說明:
本小節(jié)的教學分兩部分,一部分是8、7、6加幾的口算,這部分教學的關(guān)鍵是掌握口算方法,能靈活口算。在設(shè)計時,通過教學環(huán)節(jié)逐層深入,讓學生感受到“多中求異,同中求優(yōu)”。如,玩“轉(zhuǎn)轉(zhuǎn)盤”游戲中體會到“湊十法”的便捷,緊接著“動動腦”中感受到依據(jù)題目的不同選擇靈活的方法優(yōu)化口算方法。口算教學比較枯燥,在設(shè)計時通過生動活潑的練習形式,激發(fā)口算的興趣,同時熟練口算。
第二部分是“用數(shù)學”,這部分的教學設(shè)計力求體現(xiàn):①充分運用情境圖讓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②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意,體驗相同的問題,觀察的'角度不同,列式也會不同;③在經(jīng)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搜集信息資料的手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
小紅出了一題考考你們:9+5=
重點突出“湊十法”想的過程。為什么把5分成1和4?
今天的天氣真好,小紅和朋友一起去兒童公園玩,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動態(tài)出示課本第103頁買票的情境圖,)。
你能提出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估計學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買票?由此引出式子8+5=?)
二、探究新知
。ㄒ唬⒗v8、7、6加幾(初步感知計算方法)
1、教學8+5。
(1)小組內(nèi)討論:怎樣能夠最快地知道得數(shù)。互相說一說,再把思路寫在答題卡上。有困難的可借助針劑藥盒。(教師參加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口算方法可以多樣,重點突出“湊十法”,指名回答。
8+5=13為什么把5分成2和3?
10 2 3
。3)小結(jié):
剛才同學們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了8+5=13,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同學們真了不起!
2、小比賽:轉(zhuǎn)轉(zhuǎn)盤(教學例2——突出湊十法的優(yōu)越性)
1、教學7加幾和6加幾,初感湊十法的好處
。1)你們看一片綠油油的大草地,花兒在向我們點頭,鳥兒在向我們微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你能從這幅圖里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怎樣解決?
天空上有7只小鳥,又飛來了5只,天空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草地上一邊有6朵花,另一邊有5朵,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板書列式:7+5 6+5
。2)現(xiàn)在請你用最快的方法計算出7+5和6+5。
(3)請同學介紹口算方法。
7+5=12為什么把5分成3和2?
10 3 2
6+5=11為什么把5分成4和1?
10 4 1
。4)小結(jié):看來湊十法不僅能算9加幾,還能算8、7、6加幾。
。ǘ⒔虒W8、7、6加幾
1、小組合作玩轉(zhuǎn)轉(zhuǎn)盤。(8分鐘)
。2)寫得又多又快的小組進行匯報得數(shù)(只要求說8+4和8+8、7+6和7+8、6+6和6+8的計算方法),
。3)說說用什么方法口算又快又準。
3、動動腦(教學例3)
。1)計算8+9可以用湊十法,你還能想出更快的方法嗎?由學生們自由回答。
① 8+2=10 10+7=17
、 9+1=10 10+7=17
③ 9+8=17 8+9=17
重點介紹計算方法③,當兩個加數(shù)一樣時,可以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2)7+9、6+9你能用最快的方法算嗎?
三、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課本第104頁,第1題
2、說一說,算一算
課本第104頁,第2題
3、坐火車
每人手中有一張車票(口算卡片),要先算對了車票上的三個算式才能上車。然后根據(jù)你車票上的得數(shù)對號上車(分別有15、14、13和12四列火車)。教師在8、7、6加幾中各抽一題說說怎樣想。
四、拓展延伸
小白兔可以吃哪兩根胡蘿卜,小灰兔呢?
學生游戲,設(shè)“智慧星”,教師巡視指導。
五、 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8加幾、7加幾和6加幾”,計算時用了什么辦法?
(湊十法;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70頁到74頁“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內(nèi)容。
【教材解讀】
《面積》屬于空間與圖形領(lǐng)域,被安排在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這一單元具體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四部分。本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它的教與學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長計算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zhuǎn)化的開始,是空間形式“由線到面”的一次飛躍。學好本課,不僅是學習面積計算的基礎(chǔ),更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chǔ)知識。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教材在編寫上非常重視展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教材按照先認識面積(包括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封閉圖形的大小),然后歸納面積的概念,再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包含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為什么用邊長是“1”的正方形做面積單位,以及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體驗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動中獲得關(guān)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wù)于生活。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
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積的含義
1、通過物體的表面感知什么是面積
、徘榫硨
老師手中有兩張紙,想請兩名同學來進行涂色比賽,看誰涂的快一些,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張?為什么?
生可能回答,選擇小的那張,因為它小,就涂得快。
師:其實剛才同學們說的,這張紙小,是指的它的面小,這張紙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實每一個物體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請你摸摸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在哪里,桌子的面在哪里,你感覺誰的面大一些
生可能說桌子的面大一些。
再摸摸椅子的面,看看黑板的面,你感覺誰的面大?
、、教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通過摸和看知道物體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就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出示課件:課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課本封面的面積,鐘表表面的大小就是鐘表表面的面積。誰還能舉例說一說?
2、、通過封閉圖形理解面積的含義
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是物體表面的面積。現(xiàn)在老師把這幾個物體的面給大家請下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F(xiàn)在同學們看到的就是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像這樣,首尾相連,密封起來的圖形就是我們學過的封閉圖形
它們有大小嗎?誰大?誰小?(生交流方法)
像剛才我們研究的這些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面積。
板書封閉圖形
長方形的大小就是長方形的面積,不規(guī)則圖形的大小就是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圓形的大小就是圓形的面積。你還能舉例嗎?如: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積等等。
3、小結(jié)歸納面積的含義
誰能來說說,什么是面積?
師:物體表面或封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補充板書:或
二、動手操作,建立面積單位表象
。ㄒ唬┱J識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設(shè)疑。
出示兩個長寬各異,但面積相同的長方形紙,它們相比較,誰的面積大?(生交流)同學們意見不統(tǒng)一了,用觀察法更無法確定誰大誰小,用重疊法試一試。也不行,怎么辦?誰來想個好辦法?
2、請學具幫忙:那就借助學具袋中的學具在這兩張紙上擺一擺,比出它們的大小吧!動手操作要求:請同桌兩人,每人選擇一個長方形,任意選一種學具來測量長方形的大小,比比看哪個長方形大?
(1)全班匯報交流: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A:同桌兩人,一人用正方形擺,一人用圓形擺,但由于原形沒有全部覆蓋整個長方形,不能確定哪個圖形大,哪個圖形小。
B:同桌兩人,一人用正方形擺,一人用長方形擺,由于所選的圖形大小不一樣,也不能根據(jù)小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個數(shù)來確定兩個長方形的大小。(關(guān)鍵是兩人的標準不一樣)
C:可能有的同桌都選用正方形來測量由于所選的圖形大小一樣,所以能根據(jù)正方形的個數(shù)來確定兩個長方形的大小。、
D: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長方形
師質(zhì)疑:為什么不用圓形?
生展示時,教師不做評價,讓學生交流,質(zhì)疑。(如果學生沒有用到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師可質(zhì)疑,為什么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長方形沒混著用呢?)
3、師小結(jié):大家都認為要用同樣的學具,也就是要統(tǒng)一標準。有的小組用長方形作為標準,有的小組用正方形作為標準,都比較出了這兩張紙面積的大。
到底使用哪種標準比較方便呢?人們習慣上用正方形的面積作為面積單位。
學到這里,讓我們不禁想起了長度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ǘ┱J識面積單位:
1、為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國際上也規(guī)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書)
2、請同學們自學課本內(nèi)容
3、匯報學習收獲:
師:你們學會了嗎?老師來考考你
。1)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數(shù)學上是怎樣規(guī)定的?(生交流)從學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邊長是一厘米嗎?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再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大?
找找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
如果讓同學們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你的橡皮有多大,能不能量出來?如果讓你用它去量你的課桌呢?請同學們試一試?
感覺怎樣?太麻煩了?那么有沒有更大的面積單位適合量課桌呢?(一平方分米)
。2)一平方分米在數(shù)學上是怎樣規(guī)定的呢?(誰來說)
在學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邊長是不是一分米?
摸一摸它的面,閉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的大小。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同桌兩人比劃1平方分米的大小
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一平方分米
量一量課桌的面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
(3)如果讓你拿這張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我們的教室,你感覺怎樣?(太麻煩了)老師這兒還準備了更大的面積單位?
出示一張一平方米大的紙貼到黑板上,想一想1平方米的大小。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計我們的黑板大約是幾平方米?
三、表象運用,形成技能
1、做課本76頁第1題,做完后交流。
2、做課本76頁第4題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膯挝幻Q
黑板長4()一枚郵票的面積是4()
小明身高128()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小華腰圍6()一塊黑板的面積是4()
四、全課交流,知識提升:說說你這節(jié)課印象最深的地方?
板書課題:面積和面積單位。
一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我們對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研究卻剛剛開始,老師給大家留下個課下小調(diào)查:除了今天學的,還有哪些其他的面積單位?把你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與同學和你的數(shù)學老師交流。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建立分數(shù)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shù),能自己往下寫分數(sh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shù)的概念。
教學用具:
各類卡片圖,各類折紙。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說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ㄐ〗Y(jié):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數(shù)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shù)來表示,它叫做分數(shù)(板書)
(二)探究新知,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shù)來表示,這個分數(shù)就是。那怎么來書寫呢?跟著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說: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說:)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折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折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說是。)(學生反對,強調(diào)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shù)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shù),把這個分數(shù)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shù),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shù)。(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并說說這個分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yīng)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說一說: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jù)分數(shù)在圖中涂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shù)的大。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涂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jié)反思,拓展升華:
1.今天,你收獲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shù)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交流等活動,經(jīng)歷認識旋轉(zhuǎn)、平移現(xiàn)象的過程。
2、結(jié)合實例,初步感知旋轉(zhuǎn)、平移現(xiàn)象。在對物體旋轉(zhuǎn)、平移運動探索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認識旋轉(zhuǎn)、平移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認識旋轉(zhuǎn)現(xiàn)象。
(一)做風車:
1、指導學生動手用正方形彩紙做風車。
2、讓學生將自己親手制作的風車玩一玩。觀察風車轉(zhuǎn)動的情形,說說風車轉(zhuǎn)動有什么特點。學生在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使學生了解風車是繞一個點或一個軸轉(zhuǎn)動的,說明風車的轉(zhuǎn)動就是旋轉(zhuǎn)。
(二)說一說:
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可直接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旋轉(zhuǎn)現(xiàn)象。
二、認識平移現(xiàn)象。
(一)做一做:
1、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師生共同操作。
2、讓學生交流自己取書、推書的動作。
3、討論:
取書、推書的動作以及書的移動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了解書是沿一個方向做平移運動。
(二)說一說:
1、先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事例,說出平移現(xiàn)象。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
三、練一練:
第1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做平移、旋轉(zhuǎn)動作。
第2題:給學生充分的觀察、交流空間。
第3題:先讓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先讓學生指出事物的運動情況,再說出哪些是平移現(xiàn)象,哪些是旋轉(zhuǎn)現(xiàn)象。重點了解學生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的情況。
四、作業(yè):課本第4頁的第4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不同題型,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連續(xù)進位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連續(xù)進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
1.口算練習(練習三第1題)。
6×7+4= 2×8+6= 7×9+5=
5×5+3= 3×9+7= 8×6+4=
2.提問: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乘法計算順序是什么?在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練習三第2題。
43×8= 7×44= 39×5= 75×6=
3×284= 9×263= 6×724= 355×8=
學生分組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注意連續(xù)三次進位的題目,指名回答時要讓學生說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幾,是如何得到的。
2.練習三第3題。
(1)出示題目中條件,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小云有5本相冊,每本96張照片;小蘭有4本相冊,每本126張照片。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小云有多少張照片?
小蘭有多少張照片?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練習三第4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4.練習三第5題。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你打算怎樣解答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5.對比練習(練習三第6題)。
13×3= 2×14= 24×2=
16×3= 4×14= 24×3=
先讓學生觀察每組中上下兩道題,說一說有什么不同?你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再動手計算。
三、全課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學生,你獲得哪些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8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12頁內(nèi)容及第13頁“看一看、說一說”題。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欣賞民間藝術(shù)的剪紙圖案,以及服飾、工藝品與建筑等圖案,感知現(xiàn)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xiàn)象。
2、通過折紙、剪紙、畫圖、圖形分類等操作活動,體會對稱圖形的特征,能畫出簡單的圖形的對稱軸。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歸納概括能力。使學生能畫出簡單的圖形的對稱軸。
4、滲透圖形美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對稱圖形的特征,能畫出簡單的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1、判斷對稱圖形,按要求畫出對稱軸。
2、能正確找出全部的對稱軸。
教學準備
1、教具:投影片、圖片、剪刀、彩紙。
2、學具:蝴蝶幾何圖片、彩筆、剪刀和三張手工紙。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出示一些對稱圖形,引導學生觀察:
你們看這些圖形好看嗎?觀察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你能舉出一些特點和上圖一樣的物體圖形嗎?
從哪兒可以分為左邊和右邊?請同學到前邊來指一指。
你怎么知道圖形的左邊和右邊相同?還有別的辦法嗎?
用手中蝴蝶圖形動手試一試,互相討論。(對折,圖形左右兩邊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個圖形,使左右兩邊能完全重合?可以討論,看一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剪的。(把紙對折起來,再剪。)
二、學習新課
1、對稱圖形的概念。
以剪出的圖形為例,貼在黑板上。
問:你們剪出的這些圖形都有什么特點?
師:像這樣的圖形就是對稱圖形。(板書課題)
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畫在圖上)。
問:現(xiàn)在誰能準確說出什么是對稱圖形?什么是對稱軸。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你剛才剪的圖形叫做什么圖形?為什么?
畫出自己剪的圖形的對稱軸。注意對稱軸是一條直線,兩端可以無限的延長。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1、電腦出示第13頁“看一看、說一說”題: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對稱圖形?為什么?指出對稱軸。
生:蝴蝶、臉譜、天安門等是對稱圖形。花布圖不是對稱圖形,無論怎樣折,兩側(cè)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就沒有對稱軸。
2、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圖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對稱圖形?請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投影出示,折一折,說明是否是對稱圖形,并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條對稱軸?
生邊回答老師邊填在投影片上,試用小棒擺出對稱軸。
。ǘ┩卣咕毩暎
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與數(shù)字、漢字和字母打交道,你們知道嗎?在這些字母中有許多也是對稱的,不信你找找看。
1、你的學號是多少?這個數(shù)字是對稱的嗎?
2、你的名字中的哪個漢字是對稱的?
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個字母是對稱的?
4、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趣的對稱?
四、全課總結(jié)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有關(guān)部門大月、小月、平年、閏年、季度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知道一個世紀是一百年。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教學難點:大月、小月的記憶,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提問:1.5時30分15秒開始演示動畫片,這里面有哪幾個時間單位?
2.誰來說說悉尼的奧運會是哪年哪月開始的?(板書:2000年9月15日)這里面有哪幾個時間單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時、分、秒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擦掉板書中的數(shù)字)
二.新授:
1.在學習之前老師先問你們點事情。咱們班上的胡海青今年幾歲了?那你已經(jīng)過了幾個生日了?我認識一個老爺爺今年已經(jīng)60歲了,而他只過了15個生日,同學們,你知道這是什么道理嗎?想知道嗎?等我們學習完年、月、日之后,相信大家就都能回答這個問題了!
2.一年有幾個月,你們知道嗎?每個月的情況都不一樣,具體是什么情況呢?現(xiàn)在就請把你的年歷卡拿出來,邊看邊思考這樣兩個問題。(自學之后,四人一組討論)
出示思考題:(投影)
1.看年歷,找出各月份的天數(shù)。按天數(shù),12個月可以分幾類?
2.1996年和1997年全年各有多少天?你是怎樣計算的?
3.講解有關(guān)月的知識。
按天數(shù),12個月可以分幾類?(板書:31天、30天、29天、28天)
具體說說每個月分別屬于哪類?(板書:1、3、5、7、8、10、12和4、6、9、11)怎樣才能記住大月和小月呢?。
出示左拳頭圖(投影):讓學生自己握起左手數(shù)一數(shù)。
舉牌游戲:大月舉對勾的牌,小月舉叉子的牌。(引出2月)
不計算你能說出每一年的.天數(shù)都一樣嗎?為什么天數(shù)會不一樣呢?
那怎么能算出全年共有多少天的?(板書列式)
我們把二月份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二月份29天的年份叫做閏年。(板書:平年、閏年)
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板書:
年 月 日
一年 12個月 365天
。1、3、5、7、8、10、12)叫大月 31天
。4、6、9、11)叫小月 30天
1996年(閏年) 2月 29天(全年有366天)
1997年(平年) 2月 28天(全年有365天)
在回答第3問的時候老師講解:
由于天數(shù)不定,人們把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怎樣才能記住大月和小月呢?。
出示左拳頭圖(投影):讓學生自己握起左手數(shù)一數(shù)。
舉牌游戲:大月舉對勾的牌,小月舉叉子的牌。(引出2月)
4.在回答第4問的時候老師提問:你是怎么算出全年共有多少天的?(板書列式)
為什么天數(shù)會不一樣呢?
5.在回答第5問的時候老師講解為什么會有閏年:我們把二月份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二月份29天的年份叫做閏年。那為什么會有閏年呢?經(jīng)過科學家的測定,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大約是365天6小時。一年以365天計算比較方便,這樣一年就少算了大約6小時,四年就少算了大約24小時,即少算了一天,因此每4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閏年,又因為4年中大約少算的24小時,實際上并不是24小時,如果常年累月也會造成誤差,所以遇到整百年一般不閏,必須是400年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因此,有一句話叫: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算一算你手中的年歷是不是4的倍數(shù)?(找學生回答)
那1900年怎么算呢?(遇到整百年,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
小結(jié)判斷平年和閏年的方法。
練習:判斷下面哪些是平年,下面哪些是閏年。
1905 1840 1902 1944 1955
1976 1987 1992 2100 2400
6.老師說明:一年有四個季度。這和我們說的春、夏、秋、冬四季是不同的。
板書:一月、二月、三月 第一季度
四月、五月、六月 第二季度
七月、八月、九月 第三季度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第四季度
第一、二季度是上半年,第三、四季度是下半年。
7.一百年是一個世紀,“世紀”也是時間單位。(板書:世紀)
例如:從1800年到1899年是十九世紀,從1900年到1999年是二十世紀,從2000年到2099年是二十一世紀,我們剛剛進入到二十一世紀。
練習:提問:偉大領(lǐng)袖毛澤東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生于哪個世紀?你生于哪一年?是哪個世紀?
8.全課小結(jié)
開始我講的故事,通過對“年、月、日”的學習,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嗎?張峰的爺爺平均4年才過一個生日,所以他是閏年2月29日出生的。
三.鞏固練習
(一).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記住各月有多少天嗎?
出示兒歌(投影):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只有二十八。平年三百六十五,閏年再把一日加。
(二).填空
1.1年5個月=( )個月
2.29個月=( )年( )個月
3.5月最后一天是( )日,是第( )季度。
4.7月和8月共有( )天。
5.2000年是( )年,在( )世紀。
。ㄈ.判斷
1.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 )
2.凡單數(shù)的月都是大月。( )
3.二月份只有28天。( )
4.7月1日是黨的生日,它的前一天是6月30日。( )
5.1800年的2月有29天。( )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84頁—P85頁“可能性”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想——實踐——驗證”,經(jīng)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動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yīng)用意識,學會用數(shù)學眼光分析、觀察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通過“猜想——實踐——驗證”,經(jīng)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摸球盒、轉(zhuǎn)盤。
【教學設(shè)計】
一、談話引入課題。
數(shù)學故事:《生死簽》
很久以前,有一個犯人被帶到縣令面前處死。這個縣令喜歡抽簽,而且盒子里只有兩張簽,一張是“生”,一張是“死”,抽到“生”就可以獲救,抽到“死”就會被殺死。請問,如果這個犯人只抽一張結(jié)果會是什么?一定嗎?
但是陷害這個犯人的官員故意把盒子里的兩張簽都寫上了“死”字,請問,這時犯人只抽一張簽結(jié)果會是什么?一定嗎?他會抽到“生”簽么?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會抽到。
板書:可能(不一定)一定不可能
【可能性】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老師這節(jié)課為大家安排了一個摸球游戲,讓同學們共同學習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識。
1、介紹學具,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一個紙箱、8個黑球、1個紅球(兩種球的大小和輕重一樣)。
2、【猜想】請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出示課件】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測,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組內(nèi)的同學填在書上。
三、探索研究,得出結(jié)論。
實踐探索。
。1)【操作體驗】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摸球游戲,把每次摸得的結(jié)果記錄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每人摸5次,并把結(jié)果記錄在表格里(組長負責)。
。2)【驗證】統(tǒng)計摸球的結(jié)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數(shù)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數(shù)少?
(3)【深化認識】各小組將摸球的結(jié)果進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樣的結(jié)果。實際摸到的結(jié)果與原來的猜測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延伸:如果要一定摸到黑球,該怎么辦?
如果要黑球和紅球的可能性一樣大,怎么辦?
四、實際應(yīng)用。
1、試一試(1)先讓學生按題中要求進行摸球游戲活動,然后思考題出的問題,小組內(nèi)交流。接著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試一試(2):讓再次經(jīng)歷“猜想——實踐——驗證”的'探索過程,進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街頭轉(zhuǎn)獎的x
(課本85頁練一練)
2、分析從下面四個箱子里,分別摸一個球,結(jié)果是哪個?連一連。【出示課件】
學生在分析的時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這兩個該連接的盒子,但是對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會有一些爭議。這里需要通過演示活動來幫助學生辨別“很可能”與“可能性很小”兩者表達事情發(fā)生的程度大小。
3、問題:下面三個地方的冬天下雪嗎?請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說一說。
【出示課件】首先可以和學生說明:北方地區(qū)冬天比較寒冷(冬天會下雪),內(nèi)陸地區(qū)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樣?(學生回答),南方沿海如廣西、海南等地屬于x氣候,冬天不太冷,不會下雪;讓學生說一說“武漢”、“海南”和“哈爾濱”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查一下這幾個地方的氣候特點以及各季的平均氣溫,然后讓學生分析,“下雪”時,氣溫的特點!再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說一說活動。
【出示課件】
五、全課小結(jié)。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有關(guān)可能性的知識,在平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也具有可能性,請同學們留心觀察,把結(jié)果告訴爸爸、媽媽,好嗎?
六、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為以后學習代數(shù)知識做準備。
教學難點:使學生會運用等量代換這一數(shù)學思想方法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shù)學問題。
教具、學具: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高興趣
1. 師:同學們,我們的童年生活在豐富多彩、游戲多種多樣,蹺蹺板就是其中之一,你們玩過嗎?好玩嗎?(自由回答)
師:想一想,玩蹺蹺板的兩個人在體重上有什么要求?
生:兩人體重不能相差太多。
師:三四班的甲同學體重50千克、乙、丙分別重25千克,假如甲和乙玩蹺蹺板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生畫圖表示。
師:如何使蹺蹺板平衡?
生畫圖表示。
2. 介紹天平
師:天平的工作原理同蹺蹺板一樣,下面請看大屏幕(flash畫面伴有聲音:同學們,大家好,我叫天平。在實驗室里能見到我,當我平衡時,表示左右兩邊的物體同樣重。)
二、動手合作、探究就知
1. 故事引入
(flash畫面伴有聲音。)森林王國的熊媽媽生病了,小猴和小兔準備買東西去看望他。他們來到水果攤前,小猴對小兔說:“西瓜又大又甜,我們就買它吧!庇谑撬麄z把西瓜放到天平上稱了稱,發(fā)現(xiàn)一個西瓜重4千克,小猴提了提:“哎呀,太沉了,我提不動!毙⊥迷嚵嗽嚕骸拔乙膊恍!闭谒麄儌z不知怎么辦時,售貨員叔叔說:“西瓜和蘋果都是1千克2元錢,你們可以把西瓜換成蘋果,這樣就一人一半了。”“對呀!叔叔的主意好!彼麄z高興地說:“一個西瓜4千克,4個蘋果1千克,假如每個蘋果同樣重,1個西瓜能換幾個蘋果?小朋友,你能幫我們算一算嗎?”
、僮プr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學會關(guān)心別人;
②師:你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從第一個圖中看出,一個西瓜重4千克,從第2個圖中看出4個蘋果1千克,問題是一個西瓜和幾個蘋果同樣重?
師:請同學們用學具擺一擺。(教師巡視,適當指導)
學生講思路。
師:熊媽媽見到兩位小客人,心情十分高興,病也好了一大半,決定邀請小猴和小兔去動物園逛逛,他們看到了什么?請看大屏幕。
、貾109做一做。
(flash畫面伴有聲音:森林王國動物園的蹺蹺板平衡游戲開始了。“我小豬先坐上去,誰來和我玩呀?”“小豬等等我,我們和你玩,呵,蹺蹺板平衡了!薄澳銈兺娴倪@么開心,我也來湊湊熱鬧吧!”“老牛,我們四頭小豬站在一起才能和你玩。 蓖瑢W們,兩頭牛和幾只羊站在一起才能使蹺蹺板平衡呢?)
學生找出條件和問題。
師:2頭牛等于幾只羊?應(yīng)怎樣思考,自己想一想,再交流討論。
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解。
、诳创笃聊唬ň毩暥4題)
。╢lash畫面伴有聲音:“小雞,你比我輕,我不想和你玩!薄俺豇喿,你才比我輕呢!我還不想和你玩呢!痹谝慌缘涅Z聽到后,趕緊跑來勸架:“別吵了,我和你們一起玩吧!”孩子們看到這里,你們知道一只雞和一只鴨誰重一些?)
學生討論,匯報結(jié)果。
播放課件,講解。
三、拓展內(nèi)化 解決問題
師:參觀完動物園后,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什么情況了?
看大屏幕(練習二十四.3)
。╢lash畫面伴有聲音:“灰兔哥哥,今天我們真是大豐收,我采了大蘿卜,你采了這么多胡蘿卜和白菜,我想用9個大蘿卜換3棵白菜,行嗎?”“白兔弟弟,行,那我也用6個胡蘿卜換2個大蘿卜吧。”等量代換游戲開始了,你們知道6棵白菜能換幾個胡蘿卜嗎?)
師:提示先求1棵白菜能換幾個胡蘿卜?
學生可用學具擺一擺。
課件展示:
9個大蘿卜=3棵白菜→3個大蘿卜=1棵白菜
6個胡蘿卜=2個大蘿卜→3個胡蘿卜=1個大蘿卜
6棵白菜=?胡蘿卜→1棵白菜=?胡蘿卜
。54) ← (9)
四、布置作業(yè)(練習二十四.5)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周長的含義。
2。使學生通過圍、量、算等具體的活動,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方法。
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感受周長
1。剪一剪。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浅?蓯鄣目ㄍ^像圖片(電腦演示:三幅卡通頭像圖片),認識它們嗎?在三幅卡通頭像圖片中,你最喜歡誰就把它從紙上剪下來,看誰剪得又快又好!
學生拿出圖片,剪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卡通頭像。
2。說一說。
討論:你是怎樣剪的?(沿著頭像的邊剪的)學生互相評價剪出的作品,體會頭像的邊的意思。
小結(jié):沿著頭像的邊剪,就是沿著頭像四周的邊線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頭像四周的邊線嗎?(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間互相指一指)
揭示:頭像四周邊線的長就是頭像的周長。(板書:認識周長)
二、提供實例,認識周長
1。教學例題。
出示游泳池圖:這是一幅兒童游泳池圖,你能指出它四周的邊線嗎?
指出:游泳池圖池口黑色邊線的長就是池口的周長。
出示樹葉圖:你能指出樹葉四周的邊線嗎?
指出:這片樹葉四周邊線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
2。練一練。
。1)“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你還能指出我們身邊一些物體某一個面四周的邊線嗎?
學生可能指出數(shù)學書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課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體的面的邊線,并說一說它們的周長分別指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題目。
談話:你能描出這些圖形的邊線嗎?請同學們拿出水彩筆,在書上第62頁第2題上描一描。
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學生的作業(yè),互相評價。
提問:我們描出的每個圖形的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什么?
三、引導探究,測量周長
1。自主探究。
談話: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周長,怎樣測量物體的面或平面圖形的周長呢?請同學們看這三件物品。(出示長方形的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的硬幣)先在小組里討論怎樣測量它們的面的周長?你能想到哪些好方法?
學生可能想到量、圍、滾等不同的方法。
組織活動:下面請同學們拿出這三件物品,小組分工合作,用你認為合適的方法,分別量出它們的面的周長。
學生按要求測量長方形名片、五角星紙片和1元硬幣面的周長,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2。反饋。
提問: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匯報一下,你是怎樣測量長方形名片的周長的?
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方法:
。1)量出四條邊的長,再相加。
。2)量出名片的長和寬,再計算。
。3)用一根細線沿名片的邊線圍一周,再量細線的長。
。4)把名片沿直尺的邊翻動一周。
比較: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名片的周長,在這些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提問:你是怎樣測量五角星紙片的周長的?有不同的方法嗎?
再問:你認為測量五角星的周長,用什么方法比較合適?(量出其中一條邊的長,再用這條邊長乘10)
提問:你是怎樣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的?(學生可能會用圍或滾的方法測量1元硬幣的周長)
追問:為什么不能直接量出1元硬幣的周長,而要用圍或滾的方法呢?
3。小結(jié)。
提問:你學到了哪些測量周長的好方法?在測量周長的活動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談話:看來測量周長要根據(jù)物體形狀的不同,靈活地選用合適的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4。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
提問:你有辦法知道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自己先試一試。
反饋:你是怎樣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學進行交流。
5。“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題目。
提問: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下面每個圖形的周長嗎?(學生搶答,并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6!跋胂胱鲎觥钡5題。
出示題目。
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四、拓展延伸,提升認識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這樣的一片樹葉,你有辦法量出這片樹葉的周長嗎?(在討論不同方法的基礎(chǔ)上,明確用圍的方法測量樹葉的周長)
談話:請同桌同學合作,用圍的方法測量這片樹葉的周長。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反饋測量的結(jié)果,并說一說測量時要注意些什么。
課件演示:用細線沿樹葉的一周圍一圈,最后展開細線,量出樹葉的周長。
五、課堂總結(jié)
提問:今天我們共同認識了周長,你有收獲嗎?如果用一句話表達你對周長的認識,你想說些什么?
談話:認識了周長,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呢?其實,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的應(yīng)用是極為廣泛的,你發(fā)現(xiàn)了嗎?
欣賞短片:周長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
談話: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學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一定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總說明:
“認識周長”的教學設(shè)計凸顯了先進的教學理念,賦予教學內(nèi)容更豐富的內(nèi)涵,為學生的課堂學習開拓了十分廣闊的空間,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課堂的生命活力來自于學生對事件或事實的感受、體驗,來自于對問題的敏感、好奇,來自于豐富活躍的猜想、假設(shè),來自于不同觀點的碰撞、爭辯、啟迪、認同,更來自于探究過程中的時而山窮水盡、時而柳暗花明的驚奇和喜悅。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shè)計,在尊重教材的基礎(chǔ)上,靈活使用教材,把對周長概念的建構(gòu)過程分解為認識邊線、認識周長兩個階段,并創(chuàng)造性地把對邊線的認識融于學生熟悉、喜愛的卡通圖畫之中,使學生的認識經(jīng)歷了豐富的感知過程。剪一剪、指一指、說一說、描一描等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使學生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探索活動中充分地實踐著、思考著、感受著……如此豐富的感受之后,周長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課堂的生命活力體現(xiàn)在教師盡可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經(jīng)歷體驗、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之后,教師設(shè)計了一個小組活動,要求小組成員討論如何測量長方形名片、五角星紙片和一元硬幣的面的周長,鼓勵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工具思考測量周長的不同方法。在這樣開放的探索空間中,教學過程呈現(xiàn)出雙向的交流、動態(tài)的建構(gòu),師生分享著發(fā)展的快樂,成長的愉悅。
課堂生命的活力更要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周圍豐富多彩的世界,發(fā)現(xiàn)、提升數(shù)學的美,使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得多方面的滋養(yǎng),讓課堂成為學生精神享受的家園。本課的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教師安排了“周長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的短片欣賞,一個個鮮活的畫面,使學生對周長的理解進一步得到深化,學習數(shù)學的情感也由此被進一步激發(fā)。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課例類別:部分探究
學習科目:數(shù)學/社會
學段年級:小學三年級
學習時間:2周的課外時間+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年月日以及相關(guān)知識的理和理解,讓學生了解人類創(chuàng)造歷法、認識世界的過程。讓學生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不同的歷法,知道現(xiàn)行太陽歷的產(chǎn)生發(fā)展完善過程和特點。
2.通過理信息和合作交流過程,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創(chuàng)造“希望日歷”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對年月日的探索活動,使學生形成認真科學的態(tài)度;通過對科學史的側(cè)面了解,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熱情和崇敬;通過對古代歷法和人類文明史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克服妄自尊大、妄自菲薄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
二、學習資源
1.文本信息,互聯(lián)頁,介紹人們對歷法的探索過程和有關(guān)各種歷法的形態(tài)。
2.《萬個為什么(天文分冊)》,工具書,有日歷的相關(guān)介紹。
3.《少兒百科全書(自然分冊)》,工具書,有日歷的相關(guān)介紹。
4.《數(shù)學》(第6冊,第三單元),數(shù)學課本。
5.20xx年當年年歷或者月歷。
三、教學過程實錄
1.師生會話,創(chuàng)設(shè)情景。
時間:
一個朝讀(20分鐘,下同。)
目標: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知道人類創(chuàng)造日歷的必要和艱難,為學生的自主探究作鋪墊。
過程:
教師:你多大了?你是哪一天出生的?
教師:很好。我們現(xiàn)在乘坐“機器貓”的“航時機”,時間倒退3萬年,那時候人們在做什么?注意現(xiàn)在是上午9時。
學生討論:剛起來,在吃早飯。有的學生反對:他們沒有早飯吃,他們要去找東西吃。小孩也要上學。不,那時候沒有學校,沒有書本和紙張。對,才會造紙,那時候他們不會……
教師:你們知道的真多,有的老師也不知道,現(xiàn)在請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想知道一個人多大了,什么時候出生的,你想他會怎么說?
學生七嘴八舌:他會說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不,那時候沒有年月日。沒有人告訴人時間。他會說他看見了多少次花開花落,或者多少次發(fā)大水,或者多少次下雪……
教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小就知道這么多,看的書真多,不愧為提前讀寫實驗班的學生。看來下面這些問題我不需要問了,你們自己就可以看書找資料解決。這里老師已經(jīng)為你們準備了一些資料:有的需要在信息技術(shù)課上查找,我已經(jīng)跟你們的計算機教師說好了,有的需要自己想辦法找。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讓老師失望。
2.自主探究。
時間:
一個周的課余時間
目標:
自己找到關(guān)于年月日的產(chǎn)生發(fā)展相關(guān)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發(fā)給學生《年月日探究提綱》人手一份。
請同學們查閱以下資料,分小組(6人小組)認真討論后面的問題。一個星期以后匯報。
《十萬個為什么(天文分冊)》
《少兒百科全書(自然分冊)》
《數(shù)學》(第6冊,第三單元)
當年年歷、日歷、月歷。
①你認為人類最初掌握的時間單位是什么?為什么?
、谠鯓咏凶鲆惶,一天是怎樣形成的?
、墼鯓咏凶鲆荒,一年是怎樣形成的?
④人類為什么需要日歷?日歷是怎樣來的?
、菽阒酪男┎煌娜諝v?
、尬覀儸F(xiàn)在的日歷是怎樣來的?
、咭荒12個月、一個星期7天是人們安排的還是自然形成的?
、嘁荒365天5小時48分46秒是自然的還是人們安排的?
、崮銓ξ覀兊娜諝v滿意嗎?你希望日歷是怎樣的?
、庑∶鞯氖1993年2月29日出生的,小明的奶奶記得清清楚楚,這是怎么回事?
布置任務(wù)之后,同學們顯得異常興奮,紛紛說自己家里有這個有那個,有的說家里有計算機,有的同學說他有《十萬個為什么》。有的說他的爸爸肯定知道……同學們天天交流和炫耀著自己的“重大發(fā)現(xiàn)”。在計算機課上,同學們上瀏覽了規(guī)定的內(nèi)容(我們已經(jīng)下載了整個頁)。他們非常興奮,看得很仔細,做了很多筆記,當他們看: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古羅馬的日歷全年分10個月,一個月30天或者29天,還有70幾天是年末休息日;曾經(jīng)有一年竟然有455天;7月8月都是大月竟然是皇帝定的……感到十分新鮮和驚訝。
3.小組匯報交流。
時間:
一課時。
目標:
主要能清楚以下幾個問題和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①一年365天5小時48分46秒是自然的,人們制定日歷盡力符合這個時間,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
②一年安排12個月,一個星期7天,一個月30、31、29、28天也是人為的。
、畚覀兊娜諝v并不完美,除了因為一年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而不是整天數(shù)以外,還有人為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每年天數(shù)不一樣,每月天數(shù)不一樣,每月星期不固定等。
④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日歷是如何安排的。
、菸覀兊霓r(nóng)歷大致是怎樣的。
過程:
教師:為了這一節(jié)課,同學們肯定迫不及待了,同學們肯定有很多東西想說出來,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把你知道的告訴老師。注意想好了再說,表述要清楚,可以看筆記,別人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聽,尊重別人,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有補充的要舉手。已經(jīng)說過了的,不要重復(fù)。
學生交流的綜述,(盡可能保留了學生的語言)。
我們認為人類最先知道的時間單位是天,他們每天看到日出日落這就是一天;
地球自轉(zhuǎn)1圈是一天,就是24小時。地球繞太陽轉(zhuǎn)1圈,是一年,是365天5時48分46秒;
人們?yōu)榱擞涗浺恍┦虑楹桶才呸r(nóng)業(yè)生產(chǎn)非常需要日歷,日歷是人們長期觀察太陽星星月亮的運行確定的,我們現(xiàn)在的日歷,是從古埃及人7,000多年前創(chuàng)造的日歷逐漸發(fā)展演變來的;
我們知道我們現(xiàn)在的日歷一年365天,閏年366天,一年有12個月。1、3、5、7、8、10、12是大月,每月31天,4、6、9、11是小月,每月3歟??年安排了一個閏年,今年(2年)是平年,平年2月28天。我們還知道怎么算平年還是閏年,將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shù)就是閏年;
我們還知道有農(nóng)歷,還有藏歷,的少數(shù)民族許多都有自己的日歷,有的還用繩子做日歷;
每年12個月,每個星期7天,這些都是人們自己定的。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有時只有28天都有時有29天也是人定的,是羅馬皇帝定的,他們不喜歡2月,2月要殺犯人。7月8月都是大月也是他定的,因為那是皇帝的月份。一年365天5時48分46秒是自然的;
我對現(xiàn)在的日歷不滿意,有的時候一個月30天,有的時候一個月31天。特別是星期幾一點也不規(guī)律,比如我出生的時候(1993年3月6日)是星期六,今年的生日卻是星期三,明年是星期四,要是還是星期六多好,可以休息兩天;
我希望的日歷應(yīng)該每個月天數(shù)是一樣的,每一天是星期幾也的是固定的,沒有現(xiàn)在這樣麻煩。我還知道春節(jié)是農(nóng)歷的過年。農(nóng)歷一年就是354天,有時卻有380多天。有時一年有12個月,有的時候一年有13個月,不怎么好;
其實人早就知道的一年是365又四分之一天;古代的科學家多數(shù)是天文學家,比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的天文學家有很多,比如祖沖之;張衡,郭守敬等等。古代科學很偉大,但是古代埃及羅馬也很偉大。
是1913年開始使用公歷。公歷也叫做陽歷,也叫做太陽歷。再過3000年,現(xiàn)在的日歷也要調(diào)整一天。
第十個問題我認為可能是奶奶記錯了?赡苁悄棠逃浀氖寝r(nóng)歷日期,農(nóng)歷2月有29。
4.鞏固練習。
時間:
一課時。
目標:
掌握判定平年閏年的基本方法。能應(yīng)用年月日知識分析相關(guān)實際問題。二次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
過程:
第一部分:基本練習(1課時)
、傧乳喿x教材,完成課本上的練習。
學生能夠順利完成課本上的習題。
、谙旅娴'日期,某學生輸入到計算機,計算機回答:非法日期。是怎么回事?
1965年2月29日 1983年2月30日
1999年12月32日 1996年9月31日
學生知道從日歷的規(guī)定來思考問題。
、巯旅婺切┤掌谑怯行掌冢
1993年4月5日 1998年5月31日
0年2月28日 8年2月29日
1998年2月29日 4年2月29日
2100年11月31日 20xx年2月29日
第二部分:探究練習。
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
公元4000年,人類在外太空中找到一個和地球環(huán)境差不多的星球--希望。希望的資料如下:自轉(zhuǎn)一圈(一天):24小時;公轉(zhuǎn)(一年):300天(7小時整);沒有月球這樣的衛(wèi)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人類將移民到希望上,遺憾的是,地球上的歷法在希望上不適用,但是又希望保留一些地球上的生活習慣。請每個小組研究制定適合這個星球的歷法--希望歷法。要求仔細考慮,大膽設(shè)想,認真討論,廣泛咨詢,不要像我們的歷法一樣,留下千年的遺憾。一個星期以后,我們交流評選出最佳。
學生非常興奮,躍躍欲試。
5.第二次自主探究。
時間:
一個周的課外時間
目標:
創(chuàng)造出希望日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
學生非常積極,有的同學一下課便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的同學查找書籍,有的同學和家長商量,有的同學還上查詢。同學們一般是按照人們制定太陽歷的思路制定日歷,因為對太陽歷的形成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對太陽歷的利弊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希望日歷”的制定都考慮到了這樣的幾個問題。
、倜總月應(yīng)當天數(shù)一樣。
、谌掌凇⑿瞧趹(yīng)當是固定的。
③應(yīng)當盡量考慮到地球上的生活習慣。
、芤荒昴芊譃樗募尽
由于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充分,因此小組的結(jié)果逐漸趨于統(tǒng)一,還形成了幾個派別。
6.第二次交流。
時間:
一個朝讀
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能力,自我認識能力。
過程:
我知道同學們很想展示自己的希望日歷,請同學們派代表介紹自己的日歷,然后我們稍加。
第一組:
一年10個月,每個月30天,每個星期6天,每個月5個星期。
:很好記,跟地球上的習慣差不多,每個月星期幾都是固定的,一個星期六天一開始可能有點不習慣,但是我喜歡,盡管沒考慮季節(jié),但是這不要緊。
第二組:
一年4個月,每個季節(jié)一個月,每個月75天,一個星期7天,每個月一號都是星期一,每個月10個星期,剩下5天都休息。
。阂粋月長了點,一個星期7天和我們一個樣,每個月星期也都是固定的,還考慮了四季,每個月放長假安排有意思。
第三組:
一年12個月,每個月25天,每個星期5天,每個月5個星期。每個季節(jié)3個月。
。撼艘粋星期5天外,保留了地球上的生活習慣,很好。一個星期只有5天,要是工作3天休息2天,真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曬,不過那時候都是機器人干活,可能不成問題。
第四組:
一年分10個月,一個月30天,每個星期7天,每個月第一天星期一,每個月4個星期,剩余的2天是公休日。
:
同第一組差不多,每個星期依然保留地球上的習慣,每個月安排兩個公休日也很有創(chuàng)意。
我們需要一個最好的希望日歷,如果我們是希望公民,我們同意使用那個日歷呢?這可是關(guān)系到千萬年的大事,我們應(yīng)該搞一個全民公決,我們舉手表決好嗎?
經(jīng)過表決,最終確定第三組的日歷為正式的“希望歷法”。
最后,教師,贊揚同學們的智慧,然后又提出一個問題:
“希望日歷”的公元205年(將地球人類第一次踏上希望規(guī)定為希望公元1年,大批向希望移民是公元年),人們遺憾地發(fā)現(xiàn),希望--這個人類的新家園,沒有美麗的月球,全球的人們通過集體表決一致決定給希望一個人造月球,你認為這個月球的速度應(yīng)該是怎樣的?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繼續(xù)討論。
四、教學效果
通過學生的表現(xiàn),不難發(fā)現(xiàn)效果好極了。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熱情,學生不僅僅了解了現(xiàn)行日歷的特點,能完成有關(guān)日歷的簡單計算,而且通過了解日歷的產(chǎn)生發(fā)展,體會到了人類適應(yīng)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艱難,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科學家的崇敬和對科學的向往,通過創(chuàng)造“希望日歷”,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與人們合作交流的能力?傊,這次課所取得的效果,是立體的多層次的,是常規(guī)課堂教學所不能企及的。
五、教學體會
年月日這個內(nèi)容,我上過兩次,聽過4次,其中有全國知名特級教師的授課,從純粹的知識要求上說,內(nèi)容簡單。事實上,我們以前上這堂課,都是直接找出年月日的編排規(guī)律,或者找出計算年月日的數(shù)學模型。對于為什么這樣,曾經(jīng)是怎樣,以后會怎樣等等,該不涉及。這就是典型的“掐頭去尾燒中段”,后果就是:學生根本成了裝知識的簍子,不知道為什么,更不知道要問為什么。我問了許多人(包括大人、小孩、高中學生):你知道為什么7、8月都是大月,而2月只有28天呢?他們的回答很簡單:日歷上就是這么寫的;可能與地球和太陽的位置有關(guān);自然的;沒有一個人說是人們自己規(guī)定的。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形成了不問所以、唯書本是崇的書生,談何創(chuàng)造?
單是就知識上說,以前的教學,因為學生的知識不是自主建構(gòu)得到的,因此難以牢固,不得不用一些口訣(比如: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或者拳頭來記住大月和小月。但是建構(gòu)主義認知理論告訴我們,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情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gòu)的方式而獲得的。這次課的,正因為遵循了建構(gòu)主意認知理論,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設(shè)計方法和全新的教設(shè)計。所以學生不知不覺地清楚了七月和八月都是大月,因為他們知道:七月是羅馬國王居里(july)的月份,八月是羅馬國王奧古斯都(august)的月份。
總而言之,探究式學習的生命除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得到的東西,這就是所謂忘光了所學的知識之后剩下的東西。還是那一句話:學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學到的。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2頁的例1、例2和“做一做”,練習一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的數(shù)的口算。
2.使學生會用兩種讀法讀一個乘法算式。
3.使學生知道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簡便算法。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6捆小棒(每捆10根),以及例2的圖;學生準備6捆小棒(每棒10根)。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聽算。(教師每題讀一遍,學生寫得數(shù),集體訂正。)
6×4 9×3 5×3 9×7 7×3
8×5 7×5 4×8 6×8 2×9
2.指名回答問題。
。1)6個十是多少?
10個十是多少?
12個十是多少?
。2)8個百是多少?
10個百是多少?
12個百是多少?
3.先讀數(shù),再回答問題。
。1)4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十?
。2)8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3)1200讀作什么?它是幾個百?
二、新課
1.教學例1。
先讓學生擺小棒,每堆擺2捆(每捆10根),擺3堆。在學生擺的同時,教師也在黑板上擺出來。然后提問:
“每堆有多少根小棒?”
“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用加法和乘法)
“用加法怎樣計算?”(20+20+20=60)
“用乘法怎樣計算?”(20×3)“你能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嗎?”(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3堆,也就是3個20,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3。)
“20×3得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想:每捆是10根,3個2捆是6捆,也就是3個20是60,所以20×3=60。
教師可以結(jié)合敘述,在算式下面對照寫出想的過程,如:
接著請兩個學生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然后教學乘法的另一種讀法。
教師告訴學生乘法的讀法除了已經(jīng)學過的一種外,還有一種,即20×3還可以讀作“3乘20”。
齊讀兩遍。
2.做第1頁“做一做”中的題。
第1題,教師先出示題目讓敘述用兩種讀法讀出3個乘法算式。可以先讓幾個學習好的學生做示范,然后把每個算式齊讀兩遍。接著再讓學生口算這3道題目。先讓學生獨立做20×4,訂正時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然后再分別做200×4和20xx×3。做200×4時,可提醒學生:你能不能按照剛才學的方法想出怎樣算?如果學生有困難,還可以啟發(fā)他們想:200是幾個百?2個百乘以4是幾個百?必要時在200下面注明“2個百”。使學生明確:2個百乘以4是8個百,也就是800,所以200×4=800。 最后讓學生做20xx×3。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第2題,讓學生一欄一欄地做。在學生獨立做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巡視,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并及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輔導。訂正時,指名說一說左邊兩欄的計算過程。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可有意讓學生在讀乘法算式時用新學的讀法讀。
3.教學例2。
教師分步出示例2的圖。先出第一組圖。問:“這幅圖中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帶著學生數(shù)出是300個。再出第二組圖。問:“這組里面有多少個小正方體?”(300個)“現(xiàn)在有幾個300了?”(2個300)類似地,出示第三、第四組圖。最后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出乘法算式?”(300×4)“這個算式還可以怎樣讀?”(4乘300)“你能根據(jù)前面的計算方法,想出這道題該怎樣計算嗎?”可以讓學生討論。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內(nèi)容:課本P8--P9
教學目標:
1.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shù)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并能正確處理小數(shù)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算法問題。
2.體驗只需估算就能解決的那些問題的特征,培養(yǎng)估算意識,能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探索小數(shù)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笑笑要到郵局去寄書,請同學們算算她的郵費是多少?
二、玩中學。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問題。
學生獨立觀察,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2.結(jié)合情境進行估算,解釋估算的過程。
。1)學生估算大約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郵費?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間?
(2)同伴一起討論剛才自己思考的結(jié)果,解釋估算的過程。
以往學生的估計沒有太多的'限制,這次讓學生說出估計的結(jié)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間,也可以說一定不會多于多少元,一定不會少于多少元,有個別學生可能會有困難,要注重方法的指導。
(3)全班交流估算的結(jié)果。
3.探究小數(shù)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學生自主選擇算法,獨立計算1.6元+12.4元。
。2)比一比計算與估算的結(jié)果。
。3)議一議計算小數(shù)進位加法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
。4)完成“試一試”第1題,再說一說計算小數(shù)退位減法時應(yīng)注意什么。
。5)完成“試一試”第2題。
三、學中做。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鼓勵學生先用心算寫出結(jié)果,再用豎式進行驗算。
2.森林醫(yī)生。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練一練”第3題。
關(guān)注有多少學生自覺選擇估算來解決問題。
將問題改為“小明帶40元買這兩本書,還剩多少錢?”讓學生進行計算。
四、做中得。
1.完成“練一練”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解題思路。
2.完成“練一練”第5題。
學生提問時,鼓勵學生從新的角度提出新穎的數(shù)學問題。這些問題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許
提出的問題暫時解決不了,但解決問題的愿望會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
五、總結(jié)。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02-28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1-14
三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1-11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1-14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0
三年級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1-17
三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09-08
三年級趣味數(shù)學教案01-30
三年級下冊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