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心得
聽完李彩娜教授關于《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的講座,使我感慨良多。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對健康概念和教師的心理健康作一個科學的認識和理解。曾幾何時,我們一直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作為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標準;以“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作為從事教師工作的驕傲;以“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作為贊美教師人格最經典的語言。然而在贊美教師的職業(yè)偉大和人格魅力的時候,我們更應關心教師的身心健康。教師的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視的工作,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呢?當然,在當前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過渡的時期,這個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社會客觀環(huán)境和條件的改善,但是教師的自我心理調適,對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樣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具體地說,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自我調整和適應。
一、保持一顆平常心,學會自得其樂。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這一行業(yè)固然不能脫離社會的要求、規(guī)范和評價,但如果把工作和生活混淆起來,時時事事都以教師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以教師的角色出現(xiàn)在生活中,甚至在家人和親朋好友面前也是“誨人不倦”,樂此不疲,那其實是把教師這一角色當作一個殼子把自己包裝起來,就象是在戴著假面具生活。別人會覺得你活得很假,你自己也會活得很累,何必呢?所以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種平靜而穩(wěn)定的心態(tài),它不會為一點挫折而灰心喪氣,也不會為一點成功而沾沾自喜。其實有些名言正是說明這種心態(tài)的,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者常樂"等,以此自勉,是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的。雖說,緣于"責任感"而出現(xiàn)的焦慮也是必要的,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緊迫感,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焦慮是一種動力,然而一直處于焦慮狀態(tài)之中,則會使人緊張不安,所以還需要以平常心來調節(jié)。
二、既對工作負責,又要有“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人生態(tài)度。
教師的職責決定了他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但要做好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夠接受現(xiàn)實,面對現(xiàn)實,這就是“順其自然”。什么樣的現(xiàn)實呢?學生對學習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是有差異的;不可能每個人在成績上都是第一名;不應該以分數的高低作為衡量和評價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現(xiàn)在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不等于將來沒有前途;教師很難讓各方面的人都滿意……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面對這些現(xiàn)實,做教師的如果硬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改變現(xiàn)實,其實是背離客觀事實和規(guī)律的行動。主觀主義的結果,必然是費力不討好,自尋煩惱。只有接受現(xiàn)實,才能真正面對現(xiàn)實。依照事物的客觀情況和客觀規(guī)律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使之有利于學生成長。這就是“為所當為”。這才是我們教師所應當做的,也能夠做好的事情。堅持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生活態(tài)度,可以幫助我們以健康、平和的心態(tài)積極努力工作,做出成績。
三、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個性、多種興趣愛好。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各有不同表現(xiàn),要保持自己穩(wěn)定的良好心態(tài),就必須揚長避短,因為性格上的弱點往往正是造成心理失衡的主要內部原因。比如在氣質上屬于膽汁質、多血質的人,要保持自己熱情、豪放、明朗、善交際等性格特點,注意克服好沖動、浮躁、自傲、不易自制等弱點;粘液質與抑郁質的人要保持自己冷靜、沉穩(wěn)等性格特點,也要克服孤僻、自我封閉、自卑等弱點。教師具有多種興趣和愛好,這不僅是教育教學工作所要求的教師的基本素質,同時也是教師自我調適,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人是有思想的,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煩惱,但是人們在業(yè)余時間從事某些自己感興趣的或自己愛好的活動時,卻專心致志,仿佛把一切煩惱都拋在腦后了。也許這是暫時的,但這些活動,比如旅游、繪畫、書法、唱歌、跳舞等,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常有這種情況,到外面去轉轉,回來后再想想,也許就覺得原先那些煩惱的確沒有什么"意思"。所以,從事這些活動,不僅能使我們能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有所得,有助于教育教學工作,更重要的是能修養(yǎng)身心,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態(tài)。
總之,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經常進行自我調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忠誠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積極樂觀地生活,以良好的心態(tài),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米盧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人要把握自己的心態(tài),學會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有良好的心態(tài)。對人對己都有易的。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著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教師從事的是一種特殊的勞動,其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長著的、有個性特征的青少年。教師不僅以自己掌握的知識傳給學生,而且以自己的志趣、才能、性格、情感、意志、心境去影響學生,以全部的心血去澆灌年青一代的心田。教師的心理健康是使之完成光榮職業(yè)的前提條件。正如烏申斯基所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應建立在教師人格的基礎上。因為只有從教師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現(xiàn)出教育的力量。”教師是年青一代的教育者和引路人,其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導向性。教師的精深的學問、高尚的品德、友好的態(tài)度、濃厚的教學興趣與熱忱、適當的情緒表現(xiàn)、合理的語言表達等特質,都會為學生所觀察、所注意、所模仿。由于青少年身心尚未健全,教師的不良心理行為往往會給他們潛移默化的負面效應或意想不到的心靈傷害。所以,一個教師要圓滿地完成“教師角色”,首先要培養(yǎng)和調適自身心理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健康向上的青年一代學生。
【學習《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心得】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調適心得06-13
學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心得01-26
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心得01-26
心理健康教師培訓學習心得09-19
學習心理健康心得02-23
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心得15篇01-31
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心得(15篇)01-31
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心得(精選15篇)01-31
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心得精選13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