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思想政治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論思想政治課在德育教育中的
作 用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課程,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主要途徑。同時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渠道,其教學模式及效果是影響德育實際效果的一個主要因素。作為政治課教師要有改革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并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增強政治課德育的實效性。
一、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不受學生喜歡的原因。
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如“填鴨式”、“一言堂”,說教式等存在著教條化、教學方法機械、教學手段單調等弊端,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造成這些弊端的原因就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更新,教師恪守了教師、課堂和課本三中心,其不良后果是導致了學生原有的自主愿望的日漸消退,自主潛能的長期埋沒,終至于面對紛繁多變的世界無所適從,影響了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的發(fā)揮。教育人本論認為,學生應該是永遠的學習的主人,強調要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它的三大基本目標是發(fā)現(xiàn)學生的價值,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為了激發(fā)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活力,增強政治課德育的實效性,充分發(fā)揮政治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每一位政治課教師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精神,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力,就應該大膽探索,積極實踐,建立受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
二、建立新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目標和原則。
1、建立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應達到的目標。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構建必須是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學好政治課知識;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有利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很好的認識和分析問題并能很好的解決一些現(xiàn)實問題。
2、建立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應遵循的原則。
(1)方向性、科學性原則。
在建立新模式中要注意把握時代脈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黨在新時期的教育方針。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創(chuàng)造條件,系統(tǒng)科學地傳授政治課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新模式建立必須聯(lián)系以下幾方面的實際;一是聯(lián)系校情,要根據學,F(xiàn)有的條件來構建模式,利用好現(xiàn)有的資源。二是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要弄清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能力情況、思維特點和認知情況來建立。三是在教學過程中要聯(lián)系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聯(lián)系國內和國際時政熱點和社會問題新變化,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3)研究性原則。新模式的建立必須建立在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研究本學科、本專業(yè)及相關學科的教育教學理論發(fā)展的新動向,拓展知識,提高教學水平,從而進一步搞好教學實踐活動。同時,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不斷地提高。
(4)主體性原則。新模式的建立必須是以生為本,要注意啟發(fā)學生勇于提問題,以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給學生以充分表現(xiàn)自已見解的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
(5)創(chuàng)新性原則。在建立新模式過程中,每位政治課教師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要敢于否定自己,推陳出新,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摸索,建立符合學生實際的新模式。
三、現(xiàn)階段思想政治課新模式的探索。
根據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新課程方案》,在方案中把“研究性學習”作為必修課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此課程的開設在國內尚屬首次,它能夠給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生機,它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使每一個人獲得全面自由發(fā)展。根據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和實際教學情況,結合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我們積極探索的政治課的教學新模式是:以“研究性學習”思想為指導,把它滲透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建立研究性教學模式、問題導學模式和專題研究模式。
1、研究性教學模式。
研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中增進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校所處位置、政治課的特點和學生的素質,每期在教師指導下,結合教材內容,由教師或學生提出4至5個課題(課題應在現(xiàn)有條件下能夠完成,容易操作),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選擇各組喜歡研究的課題,按照“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具體實施——分析整理——成果展示”程序去操作,用學校安排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時間去完成。這樣做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使學生的研究能力、協(xié)調能力、社交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并且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質得到提高,充分體現(xiàn)政治課的德育功效。
2、問題導學模式。
問題導學模式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問題,學生充分討論與教師點撥相結合,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的一種模式。其目的就是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激活政治課,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地壓縮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時間,促使每位學生都有足夠的時間去主動學習,主動思考,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工作是適時點撥引導和總結。操作程序是“自主學習——情景創(chuàng)設——問題設置——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完成目標”。其中“自主學習”是指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先行學習并能發(fā)現(xiàn)問題,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扒榫皠(chuàng)設”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選取一些反映時代脈搏、重大時政、社會熱點和學生生活實際并且符合教學目標的材料,讓學生去分析感悟,產生問題。“問題設置”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設置富有啟迪性,拓展學生思維和調動學生主動性的問題,讓學生去分析思考并把它認真解決!皩W生討論”和“教師點撥”是在問題設置后師生共同完成設問的環(huán)節(jié),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討論和導引,完成教學目標。
這種模式在操作時要注意:一是教師要求認真準備,精心備課和設計;二是可以打亂教材編排結構,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來取舍教材內容;三是選取的材料要具有時代感并能貼近學生,還要精煉;四是問題設置是這種模式的關鍵和中心,問題設置要精簡實效,要具有適當?shù)碾[弊性和啟迪性,不能過于簡單或高難;五是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很好的控制課堂秩序。
3、專題研究教學模式。
所謂思想政治課專題研究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選擇一些與課本相聯(lián)系的材料(時事政治、社會熱點問題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等),以問題為中心,采用專題研究的形式進行教學的模式。這種模式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根據教學需要可以打亂教材原有的結構進行,可以隨教學進度在每課、每節(jié)乃至某些適合的框題使用。設置專題要小而精,要覆蓋所設的教學目標,為教學服務,它可以是緊扣教材知識點的簡易性專題,可以是立足知識面生成的綜合性專題,可以是圍繞現(xiàn)實問題生成的跨學科專題。問題設置既要有啟發(fā)性和遞進性,又要能夠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主動去收集資料進行分析思考。
這種模式既不同于“研究性學習”方式,也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其作用是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他們獨立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可以激起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浪花,面對專題學生能夠從多角度來分析解答;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這種模式很符合當今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可以使學生自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思想品德素質。
綜上所述,作為學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建立教學新模式,改變原有令人乏味的毫無生氣的教學模式,激活思想政治課,使學生在學習中自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自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從而發(fā)揮思想政治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強政治課德育的實效性,為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奠定基礎。
【論思想政治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相關文章:
初中思想政治課中的體悟教學08-15
《金匱要略》中的論治思想08-24
思想政治課改中把握“度”的策略08-18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以人為本”08-19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08-18
案例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08-24
高中思想政治課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25
非權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作用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