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孔孟》 2
一、課文悟讀
在中國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歷經(jīng)千年而不朽。作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確實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們獨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們的思想代表一個理性的社會秩序。他們就像現(xiàn)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傳統(tǒng)的力量,相信人與人之間高度的道德標準。
孔孟思想雖然一脈相傳,但仔細比較,卻也發(fā)現(xiàn)他們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這雖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關系,但與他們的個性也不無關聯(lián)。
讀《論語》《孟子》,觀孔孟言行,他們的人品、個性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孔子的弟子顏回曾贊美孔子說:“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薄白訙囟鴧,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捌錇槿艘玻l(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睆倪@里,我們不難看出孔子生活的快樂、熱情及其充實的內心世界。
《史記·孔子世家》中有這么一段文字:“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東郭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頰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chǎn),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迂曇詫嵏婵鬃?鬃有廊恍υ唬骸螤睿┮。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的獨具的風趣,在他挖苦自己時自然流露出來。他們師生間偶爾的玩笑,其中點綴著幾處雋永的警語,經(jīng)常的溝通和切磋,使得他們關系融洽,親如父子。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華及曾皙談志向,輪到曾皙時,他說出一段詩情畫意的話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一下子把孔子感動得心曠神怡,喟然嘆服。
一襲布衫,大袖飄飄,身體的寬舒與心靈的自由相得益彰,幾個大人,又配上幾個嬉鬧無憂的頑童,這氣氛活潑而不拘謹,游戲而不功利。這不正是孔子樂觀、積極、熱情、率性、純真品性的形象寫照嗎?程朱理學禁絕人的七情六欲,而孔子竟是這么一個活潑潑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
孟子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其嚴格、責任心非常強的人,以“兼濟天下”為己任,倡導自省精神,以身作則,言行中也處處體現(xiàn)出這種自律!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為人自信自傲,認為人人都可為圣賢,且鋒芒畢露,好辯而且善辯,動輒與人交鋒,欲爭必勝,揪住君王就講道理,并且直言不諱,咄咄逼人,指責統(tǒng)治者“望之不似人君”,甚至當面批評當權者不實行仁政,“率獸而食人”,把政治搞得一團糟,主張“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言語坦率,嬉笑怒罵,絕不作吞吞吐吐之態(tài)。
二、亮點探究
1.“今人馮友蘭,也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孔子”與“蘇格拉底”、“孟子”與“柏拉圖”分別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來說明什么道理?
探究學習:蘇格拉底與柏拉圖都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蘇格拉底思想的傳承者。孔子和蘇格拉底分別對東西方文明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兩位先知都通過言論而不是親手寫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種學說,都強調以德治國,并率領門徒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奮斗。作者以此來說明孟子與孔子的傳承關系及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
2.“老羸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是什么意思?表現(xiàn)了孟子怎樣的感情和思想?
探究學習:“老羸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大意是:
鄒穆公問孟子:“這次和魯國的沖突,我的官吏犧牲了33個,老百姓卻沒有一個為他們效死的。殺他們罷,人太多;不殺罷,又太可恨,怎么辦好呢?”孟子答道:“當災荒年歲,您的百姓,年老體弱的棄尸于山溝荒野之中,年輕力壯的便四處逃荒,而您的庫房里卻裝滿了財寶,官吏們也不把這種嚴重情況報告給您,他們不關心人民疾苦,現(xiàn)在老百姓可得到報復的機會了!”
這段話,一方面表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認為為政需以身作則,要愛護人民,民貴君輕;另一方面,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孟子對統(tǒng)治者毫不客氣地指責,毫無隱諱地表達自己的不滿,鋒芒畢露,具有鮮明的革命精神。
3.孔子說,他一生學習,到70歲才能“隨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表現(xiàn)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探究學習:《論語·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笔钦f15歲有志于學業(yè),30歲說話做事都能夠合于禮,40歲(明白了世上的各種事理)能夠不迷惑了,50歲懂得了天命,60歲一聽到別人說的話,便能了解其主旨,70歲便隨心所欲,所想的一切都不會超過規(guī)矩。由孔子的這番話,可以看出學習的重要性。
4.文章第4段對比了孔孟對“禮”的態(tài)度、行為,體現(xiàn)了他們的思想,同時也表現(xiàn)了兩人的不同個性。有什么不同?
探究學習:孔子的行為,體現(xiàn)了他對“禮”的重視,他主張“克己復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為了禮,他可以委曲求全。而孟子不受“禮”的束縛,率性而為。
5.“針對這些條件,孔子對當時情形,還沒有完全失望。他的閑雅代表著當時的社會,相對于戰(zhàn)國的暴亂而言,還相當寧靜!睆奈闹械姆治鰜砜,當時社會“閑雅”“寧靜”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學習:(1)當時,一切都接受“禮”的約束的原則雖已不再適用,但諸侯間交往還貫以“道德”的名義。(2)當時的作戰(zhàn)形式——車戰(zhàn),布陣有一定的程序,交戰(zhàn)有公認的原則,仍離不開禮的約束。(3)當時的作戰(zhàn)形式?jīng)Q定了交戰(zhàn)時間短,參戰(zhàn)人數(shù)少的現(xiàn)實,戰(zhàn)事沒有波及全民,不足以造成社會的全面性動蕩。
三、選題設計
1.孔盂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思想的影響。
研究方法:
(1)系統(tǒng)了解中國文化思想的發(fā)展史及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代表思想。
(2)查閱《孔學雜著》《先秦儒學》《孟子譯注》等相關資料。
(3)摘取有關信息,對信息進行梳理。
(4)綜合概括,得出認識。
參讀書目:
(1)中國哲學網(wǎng)之中國哲學研究之孔子研究。
(2)陳獨秀《孔子之道與現(xiàn)代生活》。
(3)郭沂《老莊孔孟哲學的底蘊及其貫通》。
(4)黃秉泰《儒學與現(xiàn)代化》。
(5)俞榮根《儒言治世》。
(6)姜國柱《儒家人生論》。
2.借鑒本文比較人物的方法,比較田園詩鼻祖陶淵明與山水田園詩重要代表人物王維的創(chuàng)作內容與風格的異同及原因。
研究方法:
(1)了解比較文學的基本理論及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了解人物生平及生活的時代,知人論世。
(3)查閱資料,熟悉其代表作兄及風格。
(4)分析比較二人創(chuàng)作內容與風格的異同及原因。
參讀書目:
(1)魏正申《陶淵明評傳》。
(2)孫靜《陶淵明的心靈世界與藝術天地》。
(3)戴建業(yè)《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華中師大出版社2000年版。
(4)田軍《中國古代田園山水邊塞詩賞析集成》。
(5)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
(6)王從仁《王維和孟浩然》。
(7)楊海明《孟浩然·王維》。
摘自《中學語文教學通訊》
[1]
《孔孟》教學設計2由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頻道http://www.qkfawen.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孔孟》 2】相關文章:
論孔孟儒學的血親團體性特征(上)08-17
論孔孟儒學的血親團體性特征(下)08-17
經(jīng)典的語錄2篇09-30
經(jīng)典的語錄(2篇)09-30
經(jīng)典句子2篇02-04
心情的作文2篇08-19
軍訓心得2篇08-20
兄弟網(wǎng)名2人08-17
個人的求職簡歷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