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評欒照鈞新著《公文寫作與評改禁忌大全》
從公文評改實踐研究公文評改應用理論的力作——評欒照鈞新著《公文寫作與評改禁忌大全》作者/劉耀國
最近從一些資料得知,欒照鈞新著《公文寫作與評改禁忌大全》,自去年12月由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以來,非常熱銷。據統計,多家網媒從今年3月1 1日至7月14日,所載的讀者對此書的評語有42條,其中40條給予一致好評,余2條中有一條認為該書開本太小不適宜這本厚厚好書的裝幀要求。多年來,在公文寫作書市場充塞著眾多平庸之作,或日最新版本卻內容老套,或曰獨具特色卻大同小異,或曰自成大全卻東拼西湊,或曰權威實用卻錯訛百出。在這種背景下,這本新著能有一個好口碑,實屬不易。
我覺得,這本新著確是多年來難覓的好書。它好在哪里呢?
顯而易見的是,誠如該書前言中所說,它“逐一解答‘不應該那樣做和不應該那樣寫’的問題”,由于它有如此的實用性、針對性和指導性,因而受到讀者歡迎,網上的40條好評就是對此而言的。這方面的成功,在該書的序言中,張慶儒已力透紙背,在此無須贅言。
進而思考的是,這本新著最大的成功,在于它是一本從公文評改實踐研究公文評改應用理論的力作。其內容有兩大部分:一是公文寫作禁忌,二是公文評改闡釋。我認為,全書貫穿著這樣一條主線: “不應該那樣做和不應該那樣寫”——“應該怎樣評和應該怎樣改”——“應該這樣做和應該這樣寫”。在這條主線中,起始點是“不應該那樣做和不應該那樣寫”,關鍵點是“應該怎樣評和應該怎樣改”,落腳點是“應該這樣做和應該這樣寫”。因此本文從公文評改的角度對這本新著的成功之處予以評析。
我在1994年寫過一篇縱公文評改中學習公文寫作》 (載《中文自修》雜志1994年第7、8期合刊)的文章。當我讀了欒照鈞這本新著后,深感當年那篇文章的認識還相當有限,應該像欒照鈞所做的那樣,抓住在公文評改實踐中研究公文評改應用理論這一關鍵。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從公文評改中學習公文寫作的切實有效結果:
欒照鈞這本新著共有108 1條禁忌,每一編都分為總述和分述兩部分。其所探究的公文評改應用理論知識點分布在每一編的總述部分:
在第一編講公文行文規(guī)則執(zhí)行方面的禁忌時,他指出“行文規(guī)則是發(fā)文機關行文的根本準則,也稱作公文制發(fā)規(guī)范”,它有“符合行文原則” “符合行文程序” “符合行文關系” “符合行文方式”四個方面的要求。每一方面的要求,都可用八個字來概括:符合行文原則,要“確有必要,講求實效”;符合行文程序,要“嚴格把關,依法行文”;符合行文關系,要“選準文種,協調主送”;符合行文方式,要“多種方式,逐一規(guī)范”。
在第二編講公文文種使用方面的禁忌時,他指出“正確使用文種,是執(zhí)行公文處理法規(guī)、實現公文規(guī)范化的起碼要求”,認為文種使用要把握“六個要點”,即“把握行文關系” “把握職權范圍” “把握行文目的” “把握不同類別” “把握對應規(guī)則” “把握關聯文種”,概括為六句話:“行文關系尤重要,職權范圍不可超,發(fā)文目的應把牢,不同類別區(qū)分好,對應文種宜可靠,關聯文種勿混淆!
在第三編講公文標題擬制方面的禁忌時,他認為“公文標題擬制的基本要求是:結構完整,事由明確,文種恰當,語言規(guī)范,文字簡潔,題文相符,便于閱讀、管理和使用”,特別強調擬制公文標題要遵守“公文標題總體結構原理”和“公文標題句法結構原理”。他指出,總體結構是以“三要素”為主的結構,要注意要素省略規(guī)范和要素位置規(guī)范;句法結構是以事由為主的結構,要注重事由本身的內部結構,使事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第四編講公文格式安排方面的禁忌時,他認為:一要“明確公文格式基本含義、基本要求和衡量標準”,公文格式基本含義是針對公文整體結構而言的,公文格式基本要求是實現規(guī)范化,公文格式衡量標準是符合明文規(guī)定和約定俗成;二要明確公文的不同版式、不同類公文發(fā)文字號的標注規(guī)范,明確公文格式的各種技術性要求。
在第五編講公文正文結構布局方面的禁忌時,他認為,要從“三個基本、兩個關系”著手!叭齻基本”即公文正文結構的基本含義、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公文正文結構的基本含義包括開頭和結尾、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等的合理布局,公文正文結構的基本特征是模式性與多樣性、規(guī)律性與靈活性的統一,公文正文結構的基本要求是符合文種、量體裁衣、語言得體、合理布局、主次恰當、詳略適宜、層次清楚、段落分明、開頭簡潔、結尾明確、過渡自然、呼應緊密。 “兩個關系”即公文正文結構與公文整體結構的關系,公文正文結構與公文語言表達的關系。
在第六編講公文語言文字表述方面的禁忌時,他提出要做到“七個明確”:明確語言文字規(guī)范是公文寫作與評改之重點和難點;明確公文語言特點和需要掌握的要點;明確公文語音修辭和各種辭格的規(guī)范使用;明確公文寫作中必須掌握的語法知識;明確公文中的語病類型與矯正技法;明確公文語言文字方面存在的問題,避免公文出現語法、修辭和邏輯等方面的錯誤;明確公文語言同文風的關系,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風格。
在第七編講標點符號使用規(guī)范方面的禁忌時,他提出要做到“三個明確、一個把握”:明確標點符號的種類和規(guī)范使用的意義,明確標點符號錯訛的主要表現,明確各種標點符號如何規(guī)范使用;通過實例評改把握標點符號錯訛的矯正方法。
這些總述的依據,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2012年4月發(fā)布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 (以下簡稱新《條例》),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發(fā)布的三個新國標,即2012年6月發(fā)布的《黨政機關公文格式》 (以下簡稱新帕式》)、2011年7月發(fā)布的《出版物上數字用法》 (以下簡稱新《數字用法》)、2011年12月發(fā)布的《際點符號用法 (以下簡稱新靦點符號用法》)。對這些總述的闡釋,是他依據上述法規(guī)性文件精神,在多年公文評改工作大量實踐中所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公文評改應用理論知識點。
全書每一編的分述部分,基本上都是他運用已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公文評改應用理論,對具體實例所進行的舉證、分析和評改。
從總述到分述,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所進行的公文評改工作,遵循了“實踐——理論——實踐”的認識過程。從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fā):若要真正掌握公文評改的本領,就得認真地從公文評改實踐中去研究公文評改應用理論,懂得“應該怎樣評和應該怎樣改”的道理,以公文評改應用理論來指導公文評改實踐,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不應該那樣做和不應該那樣寫”的問題,繼而取得“應該這樣做和應該這樣寫”的結果。因此,閱讀欒照鈞這本新著,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從具體實例中所得到的收獲,重要的是要懂得“應該怎樣評和應該怎樣改”的道理,從而掌握要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真正掌握公文評改的本領。
我們平時所說的公文評改,基本上指他評他改,自評自改更多見于文稿修改。盡管公文評改和文稿修改有所區(qū)別,兩者卻是一脈相通的。公文文稿起草者反復修改自己擬寫的文稿的過程,就是屢次所作的自評自改過程。一篇好公文常常是經過反復推敲和多次修改才出手的。因此,公文文稿起草者應高度重視公文評改在公文寫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倚馬千言的快手可以羨慕,反復修改的高手更應學習,公文評改的本領必須掌握。
欒照鈞這本新著所作的探究、獲得的成功以及給予我們的啟發(fā),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自然,即使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也難免有不足之處。這本新著雖然構思了兩年,但成書比較倉促,且作者為吃透新《條例》、新《格式》、新《數字用法》、新《標點符號用法》精神花去不少精力,因而書中除個別版誤外,在某些禁忌順序、結構布局方面也存有些許欠缺。然而,這些不足的存在,依然不會使它失去力作和好書的價值。我期待,這本新著經過再度打磨、精益求精,再版時能在力作的基礎上成為一本精品之作。